第一篇:魏书生的“七个一分钟”
魏书生的“七个一分钟”:
1.每天都要做家务劳动,至少一分钟。
2.每天写一篇日记,至少一分钟。
3.每天唱军歌、唱校园歌曲、唱好歌,至少一分钟。
4.每天挺胸、抬头、大摆臂、高抬腿、踏步,至少一分钟。
5.每天练一分钟注意力。
6.每天练一分钟演讲。
7.每天带中外名著或好人传记上学,至少读一分钟
第二篇:魏书生七个一教学总结
七个一习惯培养
我们学习了魏书生教育思想,开展每天“七个一分钟”活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们在“简单事,天天做”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文明素养。下面把我们落实“七个一分钟”的做法跟大家交流一下,不足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1、每天做一分钟家务
要求每名学生都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家务包括家庭事务和班务及自己的内务。每位学生除了完成规定的值日任务以外,还要为班级至少做三件好事,例如:扫把倒了扶起来,粉笔洒了收起来,板擦掉地拾起来,废纸落地捡起来等等。必做内务:每天要整理自己的床铺、洗袜子、洗内衣。定期洗头、刷鞋、整理学习用品,剪指甲等。要求衣着整洁,身上不许有汗臭味,提倡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擦地、洗碗、做饭、清理房间等。在做好家务时,沟通与家长的感情,学会自己主动找家务事做,享受家务劳动的乐趣。班级开展“削瓜”“削苹果”和“插花”“钉扣子”“叠被子”比赛和烹饪活动比赛,检测学生做家务的能力。班务和内务由班长、劳动委员、生活委员负责检查,家务劳动由班主任通过日记、表格、校迅通、家访等形式进行检查,学校定期发放联系卡反馈情况。同时,每周召开一次家务分享会,让学生把自己做家务时的照片和视频带回班级进行分享。有的学生在日记里写道:“我只做一点家务就觉得这么辛苦了,而妈妈每天都要煮饭、洗碗、打扫卫生,妈妈真的很辛苦,我要好好孝顺她。”有的家长在反馈意见中写道:“通过学校的活动,学生做家务的意识强了,以前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能主动帮忙做家务,动手能力也强了。”
2、每天唱一分钟(军)歌
我们根据学校的安排在每天下午第二节下课后大课间活动前在教室进行,由学校统一播放国歌、队歌、校歌或其他鼓舞斗志的歌曲,要求学生唱准节奏、熟记歌词、歌名,唱歌时情绪饱满、精神振奋,树立勇往直前的胜利信念,同时学军人的作风,唱出气势、精神振奋、刚强有力。由许韶光同学负责检查记录,每周公布一次检查结果。班主任对唱得好的同学进行奖励,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开展的歌唱比赛。通过这项活动,鼓舞了学生的士气,增加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3、每天写一分钟日记
每天写一篇日记,天天坚持,魏老师称之为“道德长跑”。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我们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分成三个层次,尖子生坚持写,中层生自由选择写日记或周记,学困生写周记,日记形式可以是叙事、描写、抒情、想像、摘录、剪贴等各种写法,形式不拘一格。内容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体现,可以写自己做家务的感受或读名著的感受,每天由四位日记检查员负责检查,按5、4、3、2、1的等级在同学的日记本上奖红花,把结果写在本班记事本上,教师每周进行一次检查,对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奖励,每周开展一次日记交流欣赏会,让写得好的同学上讲台朗读自己的日记,全班同学进行评议交流。我发现学生们写日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很多学生把“摄影机”对准生活的光明面,让那些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风土人情、崇拜的人、喜欢的书、感人的事时刻影响着学生,激励着学生不断地进取,提高写作水平,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4、每天进行一分钟踏步
一分钟踏步在课间操或体育活动时进行。要求学生昂首阔步、挺胸抬头,培养我能前进、我能胜利、自强不息的精神。体育教师、班主任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踏步动作进行规范要求与训练,对摆臂幅度、抬脚的高度都要有要求。通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全班学生步调一致,严肃认真,很多学生矫正了不良的姿势,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锻炼了身心,增强了团队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紧张有序、顾全大局的好品质。
5、每天进行一分钟文明礼仪训练(注意力训练)
礼仪教育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教育学生尊重人,关心人,是礼仪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实施文明礼仪,让学生初步学会怎样尊敬国旗,怎样礼貌待人。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如“你好”、“谢谢”、“对不起”、“请原谅”、“没关系”、“别客气”等。正确运用微笑、鞠躬、握手、鼓掌、右行礼让、立正敬礼等礼貌体态语。通过训练与检查,很多学生学会了尊重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6、每天读一分钟世界名著或伟人传记
要求学生每人自备一本伟人传记(包括科学家、英雄人物),每天自由阅读。读完后可以与同学交换看。学生结合写日记每周写一篇读名人、伟人传记的感悟。由赵晓滢、黄琛瑜两位同学负责检查每周学习章节并记录,每周收集一次“读书感悟”上交给学校检查。每周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欣赏会,每人推荐一本好书,举行一次以“读书感悟”为主题的班会,使学生了解伟人的风范,得到知识的充盈。
7、每天进行一分钟演讲(讲故事)
演讲(讲故事)是口头综合能力的训练。利用每天语文课上课前的一分钟进行演讲,让学生自由选择内容进行演讲(讲故事),看谁的口齿伶俐、吐字清晰、条理清楚、内容完整。要求学生演讲时,做到大胆、大声、大方,听的同学要专心,听完后要把自己的感受跟演讲的同学交流。通过演讲,使学生锻炼口才,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学习名人和伟人的成长历程和成功之处,找到自己心中的偶像,树立自己学习的榜样,激励自己不断努力,不断
进步。很多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人多时一说话就紧张、脸红,经过两个多月的演讲训练后,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性格也开朗了很多。
同时,按“七个一分钟”的内容设置责任岗位及责任人,做好检查、登记。每学期召开一次时事新闻大家谈主题班会,每学期召开一次“七个一分钟”自我总结汇报会,每学期召开一次家务劳动汇报会,每学期召开一次《我最崇拜的伟人》主题班会。
每天“七个一分钟”活动实施,家长反响热烈,好评如潮。七个一分钟是学生习惯的培养,更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闪烁着教育的智慧,教育的魅力和力量,这也正是它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应大力学习和推广的。
第三篇:魏书生老师的一分钟方法
魏书生老师的一分钟方法
孩子正拖拉,不愿做事时,您启发他:“心情不好,就朗读激动人心的散文、诗歌,时间不用长,只读一分钟。”读过一分钟,数一数读了多少字。再读一分钟,声音又大又快地读,看比刚才多读了多少字。一做事,又是做容易的事,拖拉的念头就没有了兴奋的时间,就暂时休息了。
朗读了两三分钟,您可以引导孩子默写背得熟练的中文课文和外语课文,不必多写,只写一分钟,看看能写多少汉字和英文字母。如果心情非常糟糕,那就不默写,只抄写。快写一分钟,数一数写了多少字,再写一分钟。写了两三分钟,拖拉的脑细胞一般处于抑制状态了,学习脑细胞开始活跃了。
这时,再引导孩子进行一分钟速读,语文、数理化教材或报纸杂志均可。还可以引导孩子跳读一分钟,数理化教材都可以,看一分钟能读多少页。速读,跳读,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有利于训练孩子从总体把握重点难点的能力。
还可以训练孩子一分钟背诵的能力,看看一分钟背下来多少字的一段课文,也可以看看背下来的几个英语单词,或是别的学科的知识。
不管多么拖拉的孩子,不管注意力多么不好的孩子,抓紧一分钟的能力,一分钟全神贯注的能力还是有的。一旦进入这种状态,便常常取得自己意想不到的结果,发现自己的大脑有巨大的潜力,发现自我生命的神奇。
孩子经常搞这种一分钟的自我竞赛,往往就使拖拖拉拉的脑细胞失去了兴奋的机会。自我竞赛多了,拖拉病就治好了。
勤人时间当黄金,懒人时间当灰尘。时间是宝贵的,利用得好,一分钟也能产生很大的效益。
愿学生经常在一分钟自我竞赛中,发现一个乐观向上、果断高效的自我。
第四篇:魏书生的5个一分钟
魏书生的5个一分钟:
一、每天在家至少做一分钟的家务。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首先从爱父母和爱周围的人做起的习惯。
二、每天至少写一分钟的日记。要求学生时常劝戒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每天至少唱一分钟的歌曲,鼓舞学生奋发向上的斗志,活跃文化生活,焕发学校勃勃生机。
四、每天至少练一分钟的踏步走。使学生步调一致,自我约束,增强凝聚力。
五、每天至少一分钟的记忆力比赛。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这些做法具体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某个层面。
教师课上“十条”:
一、每堂课的教案要有备课组长审查签字方可使用。培养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认真备课、精心钻研教材的习惯。
二、每堂课至少设计三类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目标,使好、中、差学生都运作起来。
三、每堂课至少有10名学生的发言活动。抑制教师上课一言堂。
四、每堂课教师至少给学生10分钟的自己活动时间。让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不能超过20秒。教师要学会对问题的冷处理。
六、一堂课,教师纯讲授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
七、一堂课讲完,提倡学生做课堂总结,教师应虚心听学生听课的感受和对教师授课的评价。
八、一堂课要留有三种不同类型的作业题,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完成。
九、一堂课完成后,不要马上离开教室,要利用课间和他们聊聊天,谈谈心,获取一些反馈信息,交流一下师生感情,拉近师生关系。
十、写好教学后记,一教案讲完了,要写上一句话总结一下成功在哪里,失误在何处,做到天长日久,持之以恒,连珠成串,这样定能受益匪浅。
身体松心灵 静,呼吸 匀(深,细,匀,长)
培养读书的能力六册教材装订在一起
语文知识树四大块:1语文基础知识2文言文23文学常识4阅读理解和写作写作知识
基础知识:字,词,标点,语法,修辞,逻辑知识
语法实词,虚词,单句,复句
文学常识:外国,中国(先秦,两汉,唐宋,明清,现代,当代)
阅读:体裁(中心(立意),选材,结构(材料的先后,分段),语言(朴实生动形象华丽准确),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第五篇:东胜九小七个一分钟之三方案
东胜区第九小学“一分钟踏步、一分钟军歌、一分钟家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学习和实践魏书生教育思想,强化我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自觉主动性,激发学生情感、鼓舞学生奋发向上,活跃学生文化生活,焕发学校勃勃生机。特制定如下方案。
二、参加对象
全校所有班级、班主任及代课老师。
三、成立活动领导组 组长:王满仓 副组长:孟春燕
组员:吕军、李梅、郝翠玲
检查组:德育处全体人员及值周班级各成员
四、目标与任务
在唱军歌中培育学生昂扬向上的斗志,在踏步中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在做家务中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懂得父母的不易,学会感恩。
五、具体要求 1.每天做一分钟家务:每名学生都要做好家务,家务包括班务和内务。必做的班务除规定的扫除任务外,每人每周至少为班级做三件有益的小事,如扫把倒了要放好,粉笔洒了收起来,板擦掉了拾起来,废纸落地拾起来等等。内务以清理个人卫生、生活学习用品为主。每天要整理自己床铺,换洗袜子,注意个人卫生。提倡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洗碗、扫地、洗衣服、做菜、做饭等。在做好家务时,沟通与家长的感情,学会自己主动找家务事做,享受家务劳动的乐趣。班主任通过班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家访、校讯通等形式做到宣传到位、检查落实到位。
2.每天唱一分钟军歌:情绪饱满、精神振奋,树立勇往直前的胜利信念。可以是国歌、队歌、校歌或其他鼓舞斗志的歌曲,不断唱准节奏、熟记歌词、歌名。每天上下午每节课前进行(除下午最后一节)。唱歌时注意起立唱歌,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根据歌词的内容展开想象。要求学军人的作风,唱出气势、精神振奋、刚强有力。
3.每天进行一分钟踏步:体育教师、班主任要利用体育课对学生踏步动作进行规范要求与训练,对摆臂幅度、抬脚的高度都要有要求。全校学生昂首阔步、挺胸抬头,步调一致,严肃认真,养成习惯,培养学生紧张有序、顾全大局、关心集体的好品质。每天课间操前在班门前进行、或体育课上进行。
六、考核及上交材料
1.一分钟家务:一、二、三年级由家长撰写感谢信,信的内容就围绕孩子做一分钟家务以来的感受来写,是写给王校的,或班主任也可以,目的是让家长写写孩子经过一分钟家务后的改变和长进,写于九小稿纸上。班主任择优上交三份;、四、五、六年级由学生写一篇关于做家务的日记,如“记一次劳动”“第一次帮妈妈洗碗”等,写于九小稿纸上。每班择优上交三份。注:每班需上交3张学生做家务的电子照片。第一次家访时记录表上必须涉及此项内容。
2.一分钟军歌:三至五年级上交小组合作展示表里含有军歌考核的学生手写表格2份;一、二、六年级每班上交电子图片2张。德育处将于下周开始不定时检查。
3.一分钟踏步:每班电子照片1张。
以上三项内容于3月25日下午下班前上交,电子的放于10.112.81.60d2013-2014第二学期德育处家长学校一分钟家务、军歌、踏步资料的相应文件夹下,以班名命名文件夹。如未按时上交,要在班主任考核内扣除相应分值。
东胜区第九小学德育处
2014年3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