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考题(内部资料)
200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方剂学考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麻黄汤中配用麻黄的意义是__________。2.体现喻昌所创“逆流挽舟”法的方剂是___________。
3.泻白散的功用是______________。4.橘核丸的功用是____________。5.一贯煎主治_____________ 证。
6.治疗外感温燥证的方剂是____________。7.鸡鸣散中配用核榔的意义是___________。8.补阳还五汤主治证的病机是___________。9.苇茎汤主治_____________ 证。
10.四神九具有______________ 的功用。11.竹叶石膏汤的功用是____________。12.木香按榔丸的功用是____________。
13.济川煎中配用肉发蓉的意义是____________。14.猪等汤主治___________ 证。
15.蒿答清胆汤主治____________ 证。
16.凉开方剂常用芳香开窍药配伍清热泻火药、__________ 药为主组成方剂。
17.布袋丸具有____________ 的功用。18.大秦艺汤主治_____________ 证。19.滚痰九主治____________ 证。
20.珍珠母见主治_______________ 证。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川穹条调散中用星最重的药物是()A.川穹 B.荆芥 C.薄荷 D.羌活2.越鞠丸的君药是()
A.苍术 B.香附 C.川芍 D.山栀3.半夏泻心汤的主治证是()
A.肝郁气滞证 B.肝胃不和证 C.胃气不和证 D.肝郁脾虚证
4.下列何药不是吴某某汤的组成部分()A.人参 B.甘草 C.生姜 D.大枣5.葛根答连汤的功用是()
A.清热止利 B.解表和里 C.解表清里 D.解表化湿6.痛泻要方中配用防风的意义是()
A.流风御邪 B.祛风止痛 C.祛风胜湿 D.散肝舒脾7.下列具有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作用的方剂是()A.牡领散 B.当归六黄汤 C.秦究鳖甲汤 D.玉女煎8.桑螺峭散的功用是()
A.固肾涩精,缩泉止遗 B.调补心肾,涩精止遗C.温中补虚,涩精益肾 D.温肾祛寒,缩泉止遗9.酸枣仁汤的功用是()
A.滋阴清热,养心安神 B.滋阴养血,补心安神C.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D.镇心安神,清热养血10.左归丸的功用是()
A.滋阴降火 B.滋阴补肾 C.滋补肝肾 D.滋补精髓
11.杏苏散的功用是()
A.轻宣温燥,止咳化痰 B.轻宣凉燥,宣肺化痰C.清燥润肺,止咳平喘 D.养阴清肺,化痰止咳12.天王补心丹中重用的药物是()A.人参 B.玄参 C.生地 D.丹参
13.下列哪一组药不是阳和汤的组成部分()
A.熟地鹿角胶 B.肉桂姜炭 C.麻黄白芥子 D.阿胶芍药
14.九味羌活汤与羌活胜湿汤两方在组成上除羌活外,共有的药物是()
A.防风川穹甘草 B.防风荆齐川穹C.独活防风川穹 D.防风荆芥薄荷15.真人养脏汤的组成除人参、白术、当归、肉豆落、肉桂、炙甘草外,尚有()
A.白芍木香河子积壳 B.白芍木香草果积壳
C.白芍木香河子炮姜 D.白芍木香河子罂粟壳16.治疗恶寒错卧,四肢厥冷,吐泻腹痛,口不渴,神衰欲寐,或身寒战栗,或指甲口唇青紫,舌淡苦白,脉沉微,甚或无脉者的最佳选方是()
A.四逆场 B.当归四逆汤 C.四逆散 D.回阳救急汤17.症见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上抢心,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者,治宜()A.血府逐瘀汤 B.权实感白桂枝汤 C.理中九 D.厚朴温中汤
18.败毒散的君药是()A.人参川穹 B.羌活独活
C.人参羌活独活 D.羌活川穹19.生化汤的君药是()
A.当归 B.川芎 C.桃仁 D.甘草
20.下列哪一组药不是麦门冬汤的组成部分()A.麦门冬半夏 B.人参大枣 C.甘草粳米 D.生地沙参
21.下列哪一项不是六味地黄丸的主治症状()A.腰膝酸软 B.骨蒸潮热 C.盗汗遗精 D.痰中带血22.治疗脱疽的最佳选方是()
A.岸黄丸 B.四妙勇安汤 C.小金丹 D.阳和汤23.健脾丸主治证的病机是()
A.脾胃虚弱,饮食内停 B.脾虚气滞,饮食停聚C.积滞内停,脾虚湿盛 D.脾虚气滞,寒热互结24.龙胆泻肝汤中配用的利水药和滋阴养血药是()A.木通车前子滑石当归生地B.泽泻车前子滑石当归白芍C.裁等车前子水通当归生地D.泽泻车前子木通当归生地25.小青龙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A.外感风寒,水饮内停 B.外感风寒,内有痰热C.外感风寒,肺气失宣 D.外感风寒,内有气滞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
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15分)1.清络饮的君药是()
A.鲜荷叶 B.鲜银花 C.鲜扁豆花 D.西瓜翠衣 E.鲜竹叶
2.消风散的君药是()
A.荆芥 B.防风 C.牛善子 D.蝉衣 E.苍术3.半夏白术天麻汤的主治症状有()A.眩晕头痛 B.咳嗽痰多 C.胸闷呕恶D.舌苔白腻 E.脉弦滑
4.八正散的组成药物有()A.木通 车前子 B.滑石 大黄 C.生地 竹叶D.山振 甘草 E.霍麦 扁蓄
5.咳血方中的君药是()A.青黛 B.瓜萎仁 C.诃子D.桅子 E.海石
6.补中益气汤中配用黄茂的意义是()A.益气 B.固表 C.利水D.升阳 E.止汗
7.银翘散的功用是()
A.辛凉解表 B.疏散风热 C.清热解毒D.疏风解表 E.辛凉宣泄
8.至宝丹的功用是()
A.清热开窍 B.镇痉安神 C.化油解毒D.清热化痰 E.行气止痛
9.清瘟败毒饮是由下列哪几首方剂加减而成()
A.白虎汤 B.犀角地黄汤 C.清营汤D.黄连解毒汤 E.五味消毒饮10.固经丸的功用是()A.滋阴清热 B.固冲摄血 C.凉血止血D.止血固经 E.清热凉血
11.黄土汤的功用是()A.补气健脾 B.养血止血 C.温阳健脾D.活血止血 E.补气摄血
12.定喘汤的主治症状有()A.喘咳气息 B.痰稠色黄 C.高热不退D.舌苔黄腻 E.脉滑数
13.下列哪些方剂属于清热化痰剂()
A.见清气化痰丸 B.温胆汤 C.小陷胸汤D.养阴清肺汤 E.大馅胸汤
14.五积散的功用是()A.发表温里 B.顺气化痰 C.活血消积D.和解散结 E.温里祛寒
15.普济消毒饮中配用升麻、柴胡的意义是()
A.疏散风热 B.升阳举陷 C.引药上行D.和解清热 E.散热舒郁
四、默写(方歌)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再造散用参附芪,桂甘羌防芎芍齐;再加细辛姜枣煮,_______________。2.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______________,温通寒积振脾阳。3.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______________。4.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更加饴糖补虽气,_______________。5.大补阴丸知柏黄,_______________;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6.暖肝煎中用当归,札苓苓与小茴;
行气逐寒桂沉配,______________。7.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右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______________。8.实脾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姜附兼厚杆,______________。9.贝母瓜蒌花粉研,陈皮桔梗茯苓添;呛咳咽干痰难咯,______________。10.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破例芍枣生姜;______________,和解攻里效无双。
五、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试述平胃散的配伍意义及适应证。
2.羚角钩藤汤与大不定期风珠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有何异同之处?
3.逍遥散、温经汤、归脾汤三方均可治疗妇科月经下调,其巧用及主治病机有何不同?4.试述旋复代赭汤的配伍意义。
5.祛气剂与泻下剂均常配用理气药,其理何在?试分别举方说明之。
第二篇:201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金匮复试笔试考题
201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中医临床基
础(金匮要略)复试笔试试卷 一填空(金匮中原文)
二名词解释
1在草蓐
2目睛晕黄
3酸削
4陷经
5发露风
三简答
1百合病的正治,误治
2酒疸的主症
3甘遂半夏汤主症及其治疗什么疾病
4血证仲景如何治疗
5妇人转胞的证治
四论述
1妇人产后病的辨证论治
2痰饮病的证治
3金匮研究现状及你的看法
第三篇: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
201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 报考学院、报考专业 方向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备注 基础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六版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科学出版社刘燕池主编; 100501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北京市精品教材刘燕池主编; 《中医基础理论》精编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主编郭霞珍 100501中医基础理论 内经 内经 《内经选读》北京市精品教材烟建华主编
《中医康复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傅世垣主编
1992年,第1版2; 《中医饮食营养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翁维100521中医养生康复学 中医养生康复学 中医养生康复
健主编
1992年,第1版; 《中医养生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王玉川主编 1992年,第1版; 伤寒 伤寒论 《伤寒论讲义》王庆国主编 金匮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张家礼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00502中医临床基础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 杨进温病 温病学 主编 中医医史文献综合(含医古《中医文献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严季澜主编;100503中医医史文献 文、中医医史《中国医学史》五版教材甄志亚主编; 中医医史文献 文献、中医各《中医各家学说》五版教材任应秋主编; 家学说、中国《医古文》五版教材段逸山主编 医学史)
《方剂学》人卫出版社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谢鸣
100504方剂学 方剂学 方剂学 主编 《中医诊断学》人卫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100505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季绍良主编 100520临床中药学 中药学 中药学 《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教材 《病理学》科学出版社2004版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病理学 病理学 黄启福主编 组织学与胚胎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人卫出版社成令忠主编 学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宋今丹主编人卫出版社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药理学 药理学 《药理学》第五版教材 《正常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部分)严振国主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神经解剖学 神经解剖学 编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生理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七版)施雪筠主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生理学 生理学 编 《生物化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教材 第二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
版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人卫出版社第4版陈慰峰主编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临床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人卫出版社王家良主编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医学 与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人卫出版社王家良主编
临床医学院(东直门 医院)《中医内科学》21世纪课程教材 100506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田德禄主编 100507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七版教材 100510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七版教材
100509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七版教材 《针灸学》七版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00512针灸推拿学 针灸推拿学 针灸推拿学 《推拿学》七版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西医结合内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内科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学苑出版社
科学 中西医结合外《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李乃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外科
科学 卿主编 《外科学》(骨科部分)
陈孝平主编,全国高中西医结合骨等医药院校教材,供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人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骨科 科学 卫出版 中西医结合眼《中医眼科学》曾庆华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眼科 科学 《眼科学》惠延年主编
人卫出版社第5版 中西医结合临中西医结合临床影像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床影像、检验、《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学苑出版社、检验、临床基础研究 临床基础研究 临床医学院(东方医 院)21世纪课程教材 《中医内科学》田德禄主编
(人100506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新世纪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外科100507中医外科学
(含皮科)(含皮科)学》李曰庆主编 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 100510中医儿科学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儿科临床研究》
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程(六版教材)《中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 100509中医妇科学 医妇科学》马宝璋主编
新世纪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针灸学 石学敏主编 100512针灸推拿学 针灸推拿学 推拿学 《推拿学》严隽陶主编 中西医结合内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内科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内科 科学 学》(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西医结合外新世纪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西医外科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外科 科学 学》 李乃卿主编 中西医结合妇《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尤昭玲主编(第一版)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妇科
科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西医结合儿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儿科临床研究》
科学 中西医结合眼新世纪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眼科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眼科 科学 学》 曾庆华主编 中西医结合骨新世纪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伤科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骨科 科学 学》 王和鸣主编 中西医结合耳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新世纪《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王士贞主编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鼻喉科学 学 临床医学院(第三附 属医院)《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100506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药院校规划教材,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 《中医外科学》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100507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药院校规划教材,李曰庆主编,出版社:中国中 医药出版社
《中医骨伤科学》,张安桢主编,出版社:人民
100508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卫生出版社 《中医妇科学》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100509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 药院校规划教材,张玉珍主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 《针灸学》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 100512 针灸推拿学 针灸推拿学 针灸学 校规划教材,石学敏主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 中西医结合内《内科学》(六版)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出版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科学 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西医结合骨新世纪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伤科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
科学 学》 王和鸣主编 《中医外科学》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男性中医外科学 药院校规划教材,李曰庆主编,出版社:中国中
病及皮肤、性病)医药出版社 外科学》(第七版),主编:吴在德、吴肇汉,中西医结合临床(外 外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科)《内科学》第四版,尤黎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学》第四版,曹伟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00522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 护理综合 《护理学基础》吕淑琴、尚少梅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护理学导论》吴瑛、韩丽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临床医学院(广安门
医院)《中医内科学》(新世纪普通高等教育“十五”100506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儿科学》(新世纪普通高等教育“十五”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 100510中医儿科学 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外科学》(新世纪普通高等教育“十五”100507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00512 针灸推拿学 《针灸学》《推拿学》(新世纪普通高等教育“十针灸推拿学 针灸学 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或《中药药理》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药药理 《中医内科学》《内科学》(新世纪普通高等教中西医结合内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临床 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科 临床医学院(西苑医
院)
100506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教材
《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内科学/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临床 教材 西医内科学
100822 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新世纪全国高等教材
100508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教材 100509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教材 中药学院 药物分析学 药物分析 100704药物分析学 药物分析》刘文英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
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翟中和主编 高等教 50% 育出版社 2007年版 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李毅 50%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100820临床中药学 临床中药学 中药学 《中药学》黄兆胜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00821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匡海学主编 中医中药出版社 100822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侯家玉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药剂学 80% 《中药药剂学》张兆旺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 100823中药制药学 中药制药学 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学》龚千峰主编 中国中医出版社 20% 复习要点:(1)《中药鉴定学》,第四章、第五章(中药材项下植物学形态、理化鉴定不在范围之内); 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康廷国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2)《药用植物50% 社 学》下列科特征、药用植物学100824中药生药学 中药生药学 《药用植物学》姚振生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重点属 亚科特30% 《中药资源学》王文全、沈连生主编
学苑出版征:蓼科、毛茛中药资源学社 科、芍药科、豆20% 科、五加科、伞形科、唇形科、桔梗科、菊科、天南星科、百合科、姜科(3)《中药资源学》,第三章、第六章 针灸学院 100512针灸推拿学 针灸方向 针灸学 《针灸学》石学敏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按摩推拿学》于天源主编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100512针灸推拿学 推拿方向 推拿学 版社 管理学院 1、卫生事业管理; 2、英语:口《卫生事业管理》
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 语及听力(普 作者:梁万年 管理 通)(人民卫生出版社)3、计算机,办公软件及数据处理
护理学院
1.护理学导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
5年,吴瑛、韩丽沙主编
2.护理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吕护理综合考核淑琴、尚少梅主编(笔试)3.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四版,100522中医护理学
护理操作考核 尤黎明主编 面试 4.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四版,曹伟新主编 5.护理科研设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肖顺贞、申杰主编
第四篇: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入学考试专升本-语文
《大学语文》专升本辅导资料 种树郭橐驼
一、填空题
1.“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__《论语·季氏将伐颛臾》。2.“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典故出自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_。3.出自《秋水》的成语有___望洋兴叹___、___贻笑大方__。4.《谏逐客书》全是李斯写给__秦王嬴政__的奏章。
5.《陈情表》的作者是_李密__。表的文体,是___臣民对君主陈请事情__的文书。6.孔子所说的小康社会指的是___封建诸侯的家天下时代____。7.匪我愆期,___子无良媒__。
8.出不入兮往不反,____平原忽兮路超远__。
9.《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 语录 体散文集。孔子,名 丘,字 仲尼,其核心思想是 “仁”和“礼”。
10.《寡人之于国也》选自_《孟子·梁惠王上》__。孟子,名 轲,战国时期思想家。
11.“大同”的含义是: 天下为公,天下一家。
12.庄子《秋水》一文,本义在讨论__价值判断__的相对性。13.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14.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15.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讽刺__不行仁政的梁惠王____。
16.庄子,___战国__时期___宋__国人,追求___“无己、无功、无名”____的无差别境界。
17.作者用“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论证“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类比法__。
18.“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自___李密《陈情表》__。19.孔子认为“大同”“小康”的最根本区别是_“天下为公”(大同)“天下为家”(小康)_。
20.其身正,__不令而行_;其身不正,__虽令不从__。21.柳宗元是中唐____古文运动___运动的倡导者。
22.《论语》是一部记录____孔子及其弟子___言行的___语录___体散文集。23.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说理的论证方法是______类比论证_____。24.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__北海若____。25.《大同》选自___《札记·礼运》。
26.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说明王朝的兴衰不在天命,而在___人事__。27.王安石字介甫,号____半山____,列宁称他是___“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__。28.“桃李不言,不自成蹊”比喻__只要为人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_。29.屈原的代表作是__《离骚》__。
30.孔子是___儒家__学派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_仁”和“__礼”_。31.孟子反对___兼并__战争,主张____力行仁政___以统一天下。32.庄子和老子同属___道家___学派,合称__“老庄”__。33.忧劳可以兴国,_____逸豫可以亡身____。3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纪传体____史书。35.桃李不言,__下自成蹊__。
36.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____浪漫主义爱国___诗人。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谒见).. 2.邻国之民不加少。(更,更加). 3.望洋向若而叹曰。(仰视的样子)..
4.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面向西边).. 5.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子女)..
6.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通“鳏”,老而无妻者). 7.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全). 8.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强作解释).. 9.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挖成隧道). 10.孟尝君怪之。(以 ?? 为怪).
11.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通“阵”,指布置阵地)12.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近). 13.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养育你们的).. 14.渐车帷裳。(浸湿).
15.首身离兮心不惩。(恐惧(或)悔恨). 16.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把(它)作为).. 17.谷不可胜食也。(完,尽). 18.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按季节).
19.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用来).. 20.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福分浅薄).. 21.城郭沟池以为固。(护城河). 22.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祷告).
23.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事情的原由).. 24.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两属,属二主). 25.孟尝君客我。(以我为上客). 26.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大约). 27.急诣部,如书。(往,到).
28.设淫辞而助之攻也。(花言巧语)..
. 29.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爱惜). 30.淇水汤汤..。(水势很盛的样子)31.是谁之过与.?(呢)
32斧斤.以时入山林。(一种斧头)3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道)
34.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赠与,赠送)35.猥.以微贱,当侍东宫。(谦词,鄙)36.男有分,女有归.。(归于良家)
37.智勇多困于所溺..。(所溺爱的人或事物)38.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做事情)39.爱其母,施.及庄公。(影响,推广)40.千金,重币.也。(财物礼品)
41.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仗恃)42.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诚恳拘谨的样子)43.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谋划)44.官命促尔耕,勖.尔植。(勉励)45.自我徂.尔。(往,指嫁到男家)46.无乃..尔是过与?(岂不,恐怕)47.弃甲曳兵..而走。(拖着武器)
48.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拘限)49.强公室,杜.私门。(削弱,制服)50.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缠绕)5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家室)52.祸患常积于忽微..。(细小的意思)53.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相与,相互)54.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赐予)
55.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拜访)
56.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横渡,横穿(沙漠))57.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正当,赶上)58.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请降,请求投降)
59.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天性,生长规律 60.女也不爽.。(过失,过错)
6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厌恶)6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指灾荒)63.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赞美,夸耀)64.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招来))
6.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 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尚书》说:“自满招致灾祸,谦虚得到益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败亡,这是当然的道理。所以正当他兴盛的时候,普天之下的英雄 豪杰没有谁可以和他争锋;可是当他衰败的时候,数十个怜人围困他,就能使他人死了国家也灭亡了,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往往是从细微小事积累起来的,而有才智 勇气的人又常常因过分沉溺于某种事物而陷入困境,足以败国亡身的,难道只有怜人吗?
7.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再说,我曾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开始我还不敢相信,现在我亲眼目睹了大海您大到难以穷尽,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
8.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因此,泰山由于不拒绝土壤,所以变得那样大;河海不嫌弃细流,所以才达到那样深;做王的人不拒绝民众,所以能显示恩德。因此,地无四方之别,民无国家之异,四季生活富足美满,鬼神都来降幅,这就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9.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孔 子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举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所以人们不只是奉养自己的父 母,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 都能得到供养。
10.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如果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接受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就如盲人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又不去搀扶,那何必还要助手呢?况且你的话是错误的。老虎犀牛从笼子里冲了出来,龟甲和美玉在匣子里毁坏,这是谁的责任呢?”
11.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大 史公说:“古代典籍上说,‘(为官的人)言行合于礼,即使没命令,人们也会跟着去做;为官者本身行为不合礼,即使下命令,人们也不会遵从。’这话说的恐怕 就是李将军吧??谚语说:‘桃树李树虽不会说话,但树下自然被踏出一条小路。’这话说的虽然是小事,但是却可比喻说明大的道理阿!” 12.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鱼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食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
左右的人因为孟尝君轻视他,拿粗糙的饭菜给他吃。住了不久,倚着柱子弹他的剑,歌唱道:“长剑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左右的人把这件事报告了,孟尝君说:“给他吃,比照着门下有鱼吃的客人。”住了不久,又弹起他的剑,歌唱道:“长剑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左右的人都笑话他,把这件事报告了。13.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故。他回答说:“我并不能使树活得久而且繁殖增多,只不过能顺着树木的天性,使它的本性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罢了。种树的方法,一般来说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平,要用熟土,土要砸密实,种完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也不必担心它不能成活,离开后就不必再照管它了。
1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现 在)狗、猪吃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放粮赈救百姓;人死了,就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年成不好的原故。’这和用兵器刺 人把他杀死,然后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兵器的罪过’有什么不同?大王您不要归罪于年成,这样,普天下的百姓就会投奔到您这儿来了。” 15.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古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我想圣朝以孝道治理天下,凡属老年人,都受到怜悯和扶养,何况我孤单贫苦,更是不同寻常。再说,我年轻时在伪朝任职,一直做到朗官本来就希图宦途显达,并不夸耀名节。现在我是亡国的俘虏,极其渺小和浅陋,却受到了过分的提拔,恩宠深厚,我怎敢徘徊观望,而有非分之想呢?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1)这段话的论点是什么?(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这段文字在论据上有何特点?
答:(1)得出的结论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国”以及“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永多困于所溺”。
(2)这一段主要采用了引证的方法和对比的方法。文中首先是引用《尚书》的话来概括庄宗成败的经验教训。接着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凸显庄宗由极盛到极衰的变化,从而强调了“忧劳”和“逸豫”所带来的不同后果。
2.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1)本段选文说明什么观点?(2)本段选文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3)本段选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效果如何?
答:(1)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之所为,皆似毫末,微不足道。伯夷仲尼,为名为博,皆为自多。
(2)归纳论证法。如五帝、三王、仁人、任士等个别事例,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尽此矣。”全是微不足道,不必自多。
(3)排比,相同句式紧密排列,增强气势。“尽此矣”,比喻形象生动。反诘增强气势。
3.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1)在这段话中,孔子驳斥了什么思想观点?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意是什么?(3)本段选文所用论据属于什么类别?(4)本段选文运用了何种论证法? 答:(1)驳斥了冉有推卸责任的说法。
(2)双重喻意:先说单句表层喻意,将季氏比作虎兕,虎兕出于柙,喻季氏出兵侵略;将颛臾比作龟玉,龟玉毁于椟中,喻颛臾无辜受难。再说两句深层喻意,将冉有季路比作守柙护椟之人,说明无论季氏出兵侵略,还是颛臾无辜被毁,冉有、季路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本段选文所用论据属理论论据中的名人名言。
(4)引名人名言说理属于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论证,大前提: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小前提:你们在职位上;结论:就应尽职劝阻。或小前提:你们不能陈力尽职;结论:应辞去职务。后两个比喻属于由个别到个别的类比论证。4.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是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1)这段选文在写景上有何特点?(2)概括这段话的大意。(3)这段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1写景上言辞简练,意境阔大 2秋天时,河流都流入黄河(原文中河特指黄河),黄河流量之大,两岸之间分别不清对岸是牛是马。因此河伯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美景都在自己这里来。他顺流而东下,到了北海,向东方看去,看不见另一边的水岸,于是河伯才变了表情,望洋兴叹。
3借用寓言故事表现主题,山外有山,之类
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孟子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析这段话的论证方法?
(3)找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本体和喻体。
答:(1)说明治理国家要检讨主观原因,要检讨自己是否施行了王道仁政,而不要推卸责任,强调可观原因。
(2)类比推理。“刺人而杀之“,很明显,责任在人。把杀人的责任推给兵器,是极其荒谬的,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那么治国不善致人饿死,责任也在人,而不能把责任推给“岁”。
(3)本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喻体:“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第五篇: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
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中医药人才。
2.学制为三年。
三、报考条件
1.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最迟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者);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需在2011年11月1日前获得硕士学位;获得国外硕士学位的考生在资格审查时必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位认证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3.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67年9月1日以后出生)。
4.达到国家英语六级合格水平或日语四级合格水平,或提供相当于英语六级合格水平或日语四级合格水平的证明。
5.我校临床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分为科学学位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凡报考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者须具备如下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
(1)已获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人员。
(2)统招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应届毕业生或临床医学七年制应届毕业生(由培养单位提供培养类型证明,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3)已获得医学硕士科学学位人员或医学专业统招科学学位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考核(须提供合格证或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出示的通过培训的证明);
②已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及医师执业证书,并有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含二级甲等医院)临床工作不少于两年的经历(须所在人事部门提供证明)。
四、报名及考试时间、地点
1.报名方式:网上报名,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yanjiusheng
2.报名时间:
第一阶段:网上申请报考委托培养博士生时间:2011年10月25日-30日(拟报委托培养类别的考生)
网上报名时间:2011年11月20日——11月30日
第二阶段:报名费汇款时间:2011年11月20日——11月30日(以寄出邮戳日期为准)
面交报名费时间:2011年11月29日——30日
第三阶段:邮寄报名材料截止时间:2011年12月9日(以寄出邮戳日期为准)
面交报名材料时间:2011年12月15日——16日
3.报名具体步骤
凡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均需于2011年11月20日——30日登陆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yanjiusheng)填写报名数据。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需于2011年10月25日-30日登陆该网址提交报名申请。
网报成功者获得报名号后可交纳报名费。(报名考务费200元,报名交费后,不办理退款手续)汇款地址: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收款人:研招办;邮编:100029。备注中一定要写明网报成功后的报名号。
我校研招办在收到考生交纳的报名费后,网上报名系统的打印功能即可开通,考生可按操作说明打印报名材料。
邮寄报名材料的考生应于2011年12月9日前(以寄出邮戳日期为准)将下列报名材料寄至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A、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打印并签字)。
B、学士学位证书、本科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硕士毕业证书的复印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需要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生须提交培养单位出具的应届毕业证明及硕士研究生学生证复印件(将有照片、学号和注册信息页复印在一页A4纸上)。
C、国家英语六级合格证书或日语四级合格证书复印件,或相当于英语六级合格水平或日语四级合格水平证书的复印件。
D、《专家推荐书》(二份,在研招办网站下载),分别请两名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以上职称的专家推荐。
E、硕士阶段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若为复印件需加盖档案管理部门的红章)。
F、报考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者须提供符合报考条件的材料。
面交报名材料的考生应于2011年12月15日、16日两天内将报名材料(A-F项)面交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面交报名费和报名材料地点: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236房间。
考生需在2011年12月9日之前按照报名网页中的操作要求,上传个人电子格式照片,要求为:与报考博士生登记表所贴照片同底,象素要求为:320×480 pixel,浅蓝或白色背景,免冠半身近照。
凡上述材料和照片提交齐全者,视为成功报名,领取准考证时间以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网页通知为准。
4.凡拟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应同时于2011年10月25日—30日在网上提交报考委托培养博士生申请(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yanjiusheng)。我办在审核考生的报名信息后,组织专家进行答辩。答辩后确定具有报考资格的考生于2011年11月20日-30日进行博士生网上报名。
5.现为委托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及履行合同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考生须征得单位同意,并在报名登记表上盖单位人事部门章。录取为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博士生均需在领取录取通知书前,签订定向或委培协议书,否则不予发放录取通知书。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不能调档、录取的后果,责任自负。
6.凡发现报考材料作假者,一律不予录取。
五、考试
1.考试科目:外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2.考试时间:2012年3月(具体时间根据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的英语统考日期确定)。
3. 考试方式: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采用笔试,复试为笔试和口试相结合。
4. 考试地点:初试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西校区内。
六、考试结束30天后,可在我校网页查询成绩。
七、2012年我校面向少数民族地区招收博士研究生,为少数民族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凡符合条件的报考者,可参照我校2012年博士研究生专业目录报考。
八、在报名考试期间,我办将随时在网上发布有关信息,请考生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网页。单位代码:1002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
邮政编码:100029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64286502/010-64287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