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答案 亳州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语文试卷(A)

时间:2019-05-12 23:0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答案 亳州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语文试卷(A)》,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答案 亳州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语文试卷(A)》。

第一篇:语文答案 亳州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语文试卷(A)

亳州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A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3分

1.A(譬如pì)

2.C(A.完璧归赵;B.雕梁画栋;D.刎颈之交。)

3.A(B.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C.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D.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指生活穷困或俭朴。)

4.D(A主语残缺。B改成“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日、尾厅五部分”或“由序厅、抗倭、抗英、抗日、尾厅五部分组成”。C.“此”指代不明。)

5.B

(④②衔接密切,④承题干首句②启下;③⑤⑥①是对“至理”的阐释。其中③⑤是 一假设,一实际,正反论证关系;⑥①是一问一答,设问关系。⑤句中提到“奋斗成功而得 的快慰”,⑥句紧承设问;①句和题干最后一句联系密切。所以选 B。)

6.C(描写的是贾宝玉。)

7.C(其余为宾语前置句,C是定语后置。)

8.D(所:大约)

9.A(是:均作代词,“这”。B乃:副词,才/副词,却。C其:代词,其中的/推测语气,大概D之:动词,到/音节助词,凑足音节。)

10.D(据文中“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不符合文意)

11.(1)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多次对自己检查反省,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不会有过错了。(赋分点:“博学”,“而”,“参”“省”句意1分,)(5分)

(2)权衡这两种策略,宁可答应而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或“后果”)。(赋分点:“均”,“之”,“宁”,“负”,句意1分)(5分)

12,C(3分)(“有花堪折直须折”是从正面说,“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从反面说。)13,(5分)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喻,以花喻青春,以折花喻珍惜青春;对比,花开与无花,莫惜与惜取;直抒胸臆,劝君莫惜,劝君惜取;反复(或回环反复),劝君,折,花。写对一种并简析正确给2分,写对两种并简析正确给5分。

14.(8分,每空1分)

(1)犹抱琵琶半遮面

(2)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丛菊两开他日泪,白帝城高急暮砧

(5)揾英雄泪

(6)凄凄惨惨戚戚。

15.小学的一位普通女老师、米店的老板胖女人、大街上衣衫褴褛的中年人、中学代数老师。(4分)

16.○1强调这些人都是普通人、平常人○2突出他们虽平凡却伟大,为作者带来对诚实守信、互助关爱、无私助人等问题的思考。○3写出了作者对真善美的感悟,表达了人与人

之间需要诚信互助的主题。(6分)

17.(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几位普通人的脸比喻成晴空,将现实世界的某些美德缺失比喻成雨季,揭示出他们折射的精神价值和意义,以及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不可或缺。(3分)

(2)运用借代、对比的修辞手法,皮鞋指代穿皮鞋的人,美丽的是外表,丑陋的是心灵,通过美与丑的鲜明对比,写出了行人虽多却无人对弱者施以援手的现实。(3分)

18.需结合文本内容分析(6分)

示例:本文从女教师、米店老板和数学老师等普通人常见的行为中,发掘出真诚、敬畏与无私助人等可贵品质,又从“我”对待衣衫褴褛路人的患得患失心理活动中,洞悉到人本心的迷失,作者在对凡人小事的褒扬与叩问中,表达出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从而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催人反思、促人猛醒和导人向善的力量。

19.(1)我市首届“美德少年”开评(2分)

(2(4分)

答案示例:

美德至上,少年先行。

开启美德明灯,照亮人生前程。

弘扬传统美德,创建和美校园。

中华美德传千年,忠孝礼仪记心中。

手拉手怀揣梦想,心连心践行美德。

美德为心灵添彩,少年为社会增色。

20.(6分)

(1)(2分)近半数学生最讨厌上课时同学说话,(或上课说话高居同学最讨厌行为首位)

(2)(4分)对老师:加强纪律教育,加强班级管理

对同学:严格自律,加强自身修养(言之成理即可)

21.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附;文言译文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学习军事,抗击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宦官逃回到李广那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李广于是就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两路包抄。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现在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来诱敌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说:“全体下马解下马鞍!”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于是匈奴骑兵终于不敢来攻

击。有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立即上马和十几名骑兵一起奔驰,射死了那骑白马的匈奴将领,之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队里,解下马鞍,让士兵们都放开马,随便躺卧。这时正值日暮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到了半夜,匈奴兵又以为汉朝有伏兵在附近,想趁夜偷袭他们,因而匈奴就领兵撤离了。第二天早晨,李广才回到他的大军营中,大军不知道李广的去向,所以无法随后接应。

第二篇:政治答案 亳州市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政治试卷(A)

亳州市2013—2014年高一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A卷)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1---5DACCD6----10DDAAC11----15BACAB16----20BCBAC21----25ABCCA

二.主观题:(50分)

26.(12分)

1.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4分)

2.可以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分)

3.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4分)

27.(12分)

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3分)

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威信;(3分)

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3分)

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3分)

28.(12分)

1.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利用黑板报、演讲等形式)宣传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的优越性、合理性,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分裂的危害性;

3.(作为汉族同学)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习惯;

4.既反对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坚决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5.参加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对口支援,援疆青年志愿者活动等,促进民族地区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答出其中3点即可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9.(14分)

1.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与灵魂,中国政府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2分)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我国政府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4分)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政府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4分)

4.我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4分)

第三篇:英语答案 亳州市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英语试卷(A)

亳州市2014年高一教学质量检测英语A卷答案 听力测试1—5BACAC6—10 BABAA

11—15 ACBCA16_20 BBCBA

单项选择:21-25CCBAC26-30DACDD31-35ADDDA 完型填空:36-40 BDACB41-45ACADB

46-50 DACBA51-55DBABD

阅读理解:56-59 DBDB60-63 ADCB64-67 ACBD68-71 BBAD72-75 AACD

单词拼写:76-80 sentencedregrettingfluentlyimmediateremind81-85 satisfiedperformsreliefparticularconvincing

书面表达参考范文:

they are the charming gardeners who make our souls blossom.My English teacher is such a great soul, to whom I owe many thanks.During the previous study, my biggest flaw must come to carelessness, which worried me a lot.To make matters worse, I was too anxious to seek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my failure.I just dedicated myself to huge amounts of practice, regardless of repeated mistakes.Fortunately, my teacher noticed it and offered to have a long talk with me.Having been persuaded to change my attitude, I finally got the right way to rid myself of carelessness and gained confidence as well.I am grateful to my English teacher for all the support he has given me, which has made me stronger and a better person.

第四篇: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

绝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

本试卷8页,1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范围:必修三、四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共8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此时无声胜有声。(2)画图省识春风面。(3)沧海月明珠有泪。(4)飞湍瀑流争喧豗。

(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磨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7)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8)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二、选择题(每空3分,共18 分)

2、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秦曲(qū)

赦免(shè)

汤镬(huò)

列观(guān)B.倨傲(jù)

盆缶(fǒu)

不肖(xiào)

渑池(diàn)C.睥睨(nì)

披靡(mǐ)

毋宁(wú)

不怿(yì)D.避匿(nì)

燕国(yàn)

攻讦(jié)

稔知(rěn)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糟粕

荒疏

刎颈之交

春风料峭 B.斟酌

仓皇

冠冕堂皇

礼尚往来

共8页

第 1

页 C.丰盈

囊括

躁动不安

无事生非 D.寒暄

罪孽

兼收并蓄

礼上往来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水浒传》英译《在河边发生的故事》,《红楼梦》俄译《红色阁楼里的梦》,原著的韵味全失,使中国读者觉得简直不可理喻。

②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一开腔便先声夺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轰然叫好。

③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展现了形形色色的官场众生相,有人勾心斗角只求升官发财,有人犬儒到底只求独善其身。④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许多人致力于中国的金融改革,并为证券市场的建立付出了不少心血,为沪深两市立下汗马功劳。

⑤面对盘根错节的贪腐案件,调查组办案人员抱持坚定信念,纵使拔出萝卜带出泥,也绝不投鼠忌器,看了佛面看僧面。A.③⑤

B.①④

C.②③

D.④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始见于殷商时代,到西汉已基本完备,属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B.论文造假不仅导致研究重复低效、垃圾论文成堆,而且亵渎了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学术规则。C.3月23日,中国国家队和韩国国家队在长沙举行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为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组织方对劳动路和芙蓉路的部分路段实行了交通管制。

D.中国举办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目的在于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表明维护“二战”成果、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阅读首先是一种个人行为,▲ ;

▲,▲,由此阅读可以重塑个人的精神世界。亚里士多德曾经给人做出过最科学经典的定义:理性的动物。

▲。

▲,▲,而阅读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理性行为。这或许才是阅读的本质,由亚里士多德而来。

①是与个体经验的对接你 ②其次对于内容的感悟也基本是个体的 ③那里面有切实的人生知识与过去年代人类理性智慧的积淀

④你读与不读,读什么书,大多可以由你个人决定 ⑤而书本正是人类理性的结晶 ⑥尤其是那些杰出的经典之书更是人类奋斗最为经久不衰的成果

A.④②①⑤⑥③

B.①②④⑤⑥③

C.②④①⑥③⑤

D.④①②③⑥⑤

7、假如你在下列不同场合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A.同学在看杂志,你一边凑过去看,一边说:“让我也一睹芳容。”

共8页

第 2

页 B.同学请你帮忙修改文章,你说:“放心,我一定会帮你斧正的。” C.同学感谢你帮忙,你说:“不用谢!我说过会助你一臂之力的。” D.路口,你拉住闯红灯的爷爷,说:“你色盲啊?红绿灯都不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编程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D.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共8页

第 3

页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明商王朝的存在。

三、文言文阅读(共19 分)

9、(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藩,字叔翰。少恬淡修检,雅容仪,好学。父卒,家富于财,亲族吊者,有挈去不禁,愈务散施。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尤之,晏如也。

王绍持权,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王仲舒、韦成季为郎官,朋党辉赫,日会聚歌酒,慕藩名,强致同会,藩不得已一至。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复召藩,坚不去,后果败。

张建封辟为从事。杜兼为濠州刺史,带使职,建封病革,兼疾驱到府,阴有冀望。藩与同列省建封,出而泣语兼曰:“仆射公奄忽如此,公宜在州防遏,今弃州此来,欲何也?宜疾去!不若此,当奏闻。”兼错愕不虞,遂径归。建封死,兼悔所志不就,怨藩甚,因诬奏藩建封死时摇动军中。德宗大怒,密诏杜佑杀之。佑素重藩,因出诏,藩览之,无动色。佑曰:“慎勿出口,吾已密论,持百口保君矣。”德宗得佑解,亟追藩赴阙。及召见,望其仪形,曰:“此岂作恶事人耶!”乃除秘书郎。

元和四年冬,帝顾谓宰臣曰:“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给人足,或国贫下困,其故何也?”藩对曰:“古人云:‘俭以足用。’盖足用系于俭约。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国孰与不足!若人君竭民力,贵异物,风俗日奢,衣食益乏,则百姓不足,国孰与足!今陛下永鉴前古,躬尚勤俭,自当理平。”帝曰:“俭约之事,是我诚心。一有逾滥,极言箴规,此固深期于卿等也。”藩等拜贺而退。

时河东节度使王锷赂遗权幸,求兼宰相。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宰相字奏上云不可。德舆失色曰:“纵不可,宜别作奏,岂可以笔涂诏耶!”曰:“势迫矣!出今日,不可止。日又暮,何暇别作奏!”事果寝。元和六年卒,年五十八,赠户部尚书。(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八》,有改动)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共8页

第 4

页 A.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宰相字奏上/云/不可 B.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宰相字奏/上云不可 C.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宰相字奏上云/不可 D.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宰相字/奏上云/不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密诏是指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给大臣们下达的秘密诏书,区别于平常皇帝分封大臣与颁布政令的圣旨。B.“元和”是唐宪宗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一个皇帝所用年号有多有少。C.德宗是唐朝皇帝李适的庙号,庙号就是皇帝登基时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例如:太宗,高宗,玄宗,肃宗 D.赠分“赠谥”“赠官”等等。此处是“赠官”,“赠官”是古代朝廷对功臣父祖或本人死后追封官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藩安闲淡泊。父亲去世了,前来吊祭的亲属中,有人拿走东西他不禁止。读书扬州时,用度困难,妻子儿女都责怪他,他泰然自若。

B.李藩交往慎重。郎官王仲舒、韦成季等人结成私党,地位显赫,每日聚会饮酒,尽管他们仰慕李藩的名望,李藩却不愿与他们交往。

C.李藩刚直不阿。因他的阻碍,濠州刺史杜兼的企图没有得逞。皇帝知道实际情况后,非常生气,准备让杜佑杀掉杜兼。

D.李藩反对奢侈。他劝谏皇上俭省用度,认为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珍宝,就会奢侈成风,衣食日益缺乏,造成家贫国困的后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亟追藩赴阙。及召见,望其仪形,曰:“此岂作恶事人耶!”乃除秘书郎。(5分)(2)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5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5分)

10、医

心--明晓东

街上喧闹声传来时,王仁甫正在医心堂和白忠孝对坐品茗。听着外面日本兵叽里咕噜的叫喊声和皮靴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白忠孝长叹一声:“这群倭寇又在抢掠了,这日子啥时才是个头呢?”

王仁甫侧了身子仔细听了听,依旧低头无语。

二更天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王仁甫轻轻拉开门,闪进两个人影,其中一个受伤者被另一个人拖了进来。王仁甫扶伤者躺下,端起油灯仔细查看。白忠孝拉过王仁甫,悄悄地伏在耳边说:“师兄,怕是青龙山游击队的吧!日本人追究起来,咱俩可就没命了。”

共8页

第 5

王仁甫看了师弟一眼说:“伤者必救,这是师父的规矩,你不记得了?”

白忠孝就嗫嚅着退到一边,心惊胆战地听听窗外的动静,不再说话了。

王仁甫先是取下墙上的皮囊,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片刻,汩汩流血的伤口便止住了血。王仁甫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地捏着,把碎裂的骨头复位,再敷上草药,揩掉头上的细汗,牵出后院的骡子,套上车,扶伤者躺了上去,目送两个人在黑暗中离去。

翌日,日本兵长驱直入,把医心堂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抓走了一旁瑟瑟发抖的白忠孝。不几日,人们看到白忠孝点头哈腰地围着日本鬼子大队长宫本一郎转来转去,才知道白忠孝医好了宫本的头痛病,成了日本人的军医。

白忠孝带着宫本走进医心堂的时候,王仁甫正捻着他的宝贝银针,一枚一枚地仔细看着。宫本一郎进门就喝退了身边的随从,双手抱拳说:“久闻王先生神针大名,今日总算有幸目睹了。”王仁甫随意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宫本也不客气,单刀直入地说:“听贵师弟白先生说,令师曾传针灸秘术于你,可否让在下看看?”

王仁甫正色道:“中华医术博大精深,乃我民族之瑰宝,岂容异族觊觎?先生死了这条心吧!”然后拱了拱手,表示送客。

宫本一郎沉下脸来说:“王君再好好想想吧。”说完,带着手下走了。

过几日,白忠孝独自一人来了,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白忠孝告诉王仁甫:宫本怀疑青龙山游击队长刘一廷当日受伤是你救的,这一条就足以杀了你全家。白忠孝还说,宫本有头痛病,一高兴或是一发怒就头痛,痛得满地打滚,要不是念在王仁甫的神针可以救他,早就抓了王仁甫进日本人的大牢了。

王仁甫笑了笑说:“咱俩师出同门,你就可以治他,而且可以凭着手艺尽享日本人的荣华呀!”

白忠孝拉着王仁甫的手说:“师兄,你明知我的针灸术不如你,我只能治得了宫本一时呀!”

王仁甫拍拍白忠孝的手说:“好吧,你坐下,我把师父的针灸术教给你,你就可以治好宫本一郎的病了。”白忠孝坐在椅子上,王仁甫捻起一排银针,悉数刺入白忠孝头顶,片刻后取下,对白忠孝说:“这神针之妙就在于针的深浅不一,深一毫则当场毙命,浅一毫则治不了根本,师弟切记啊!”

七日后,宫本头痛病再犯,白忠孝依着师兄传授之术,将银针一一刺入宫本的胖脑袋, 片刻间宫本只觉得神清气爽,而扎完针后,白忠孝却颓然倒地,再无气息。宫本挥挥手,让手下将白忠孝拖到荒野弃尸。自此,宫本的头痛病不再犯了。

再说白忠孝被扔在荒野,被青龙山游击队发现,认出竟是当日救过队长的先生的师弟,就抬上了山,准备找个地方掩埋,岂料一锨土下去,白忠孝却长出了一口气,醒了过来。活过来的白忠孝不敢说自己帮过日本人,就留在了游击队给伤员治病。

几个月后,宫本一郎指挥手下围攻青龙山,游击队已经弹尽粮绝,眼看着青龙山就要被攻下,宫本手舞军刀大笑,正指挥着日本兵冲锋的时候,突然觉得头皮一麻,头痛病又犯了。宫本丢了军刀,捂着脑袋直挺挺地倒下去,一蹬腿死了。

游击队乘机反攻,全歼了日本鬼子。游击队员不解,为什么没人击中官本,宫本却自己死了。只有白忠孝不语,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医心堂再次开张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投降。王仁甫端坐在草药味弥漫的大堂里,白忠孝也进来了。白忠孝进门就跪在王仁甫面前说:“师兄,我没能遵从师父教诲,帮了日本人,害了别人也差点害了自己呀!要不是师兄扎我几针,恐怕我已是罪人了呢。”见王仁甫不语,白忠孝又说:“你扎我,我再扎宫本,一样的针法,咋就治死了宫本呢?”

共8页

第 6

王仁甫哈哈一笑说:“宫本病在身上,一针进神经止住疼痛,再一针刺出脑血管微疵, 欣喜若狂自会出血而死;而你身体虽无病却病在心神,一针刺你灵魂出窍,再一针刺你回归正道,是为医心啊。”白忠孝跪地不起,王仁甫双手搀起白忠孝说:“心已归正,就忘记过去,我把师父的神针绝技教给你吧。”

自此,医心堂名震省内外。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白忠孝独自一人来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因为他很担心师兄的生命安危,更希望师兄能与他一道享受日本人赏给的荣华富贵,过上太平日子。

B.小说语言自然而简练,用词准确而形象,如“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中的“捻''”燎"等动词的使用贴切而生动。

C.游击队员们不明白宫本为何会突然倒地身亡,只有白忠孝内心清楚而不语,因为他知道宫本的死是师兄传授的针法导致的,自己不想邀功。

D.小说大量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方法,刻画了王仁甫与白忠孝两个形象,展现了师兄弟两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面貌。

E.小说多处设置伏笔和悬念,内容前后照应,这样不但使情节发展曲折起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而且使作品的结构严谨完整,主题更加突出。

8.小说中王仁甫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9.小说的标题为“医心”,王仁甫的医馆名为“医心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医心”的理解。(5分)

五、语言表达(共21 分)

1、(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11分)

寻雍尊师隐居---李白(唐代)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注释】

①雍尊师:姓雍的道师,名字、生平不详。尊师是对道士的尊称。②青牛:传说老子曾乘青牛西游,过函谷关(或说散关),西赴流沙而不返。后来用于咏道士的典故。③白鹤:传说汉代桂阳(今湖南郴州)人苏耽成仙,有白鹤来迎。后用作咏仙家的典故。

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首句起势不凡。“峭”状群峰之势,“碧”绘其色,补以“摩天”二字,壮观的景象全出。“逍遥”赞美雍尊师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

B.颔联紧扣诗题,着意写“寻”,再现了寻者攀登的举止和情态。上句从视觉着笔,下句则从听觉落墨,着重表现行寻过程的艰难。

C.颈联以动衬静,用青牛“卧”、白鹤“眠”来点缀隐居处,又用花和松做烘托,描绘了雍尊师居所优美、静谧、仙境般的环境。

共8页

第 7

页 D.“语来”句虚实结合,虽未交代诗人与雍尊师的高谈阔论,但从“江色暮”可以想象他们感情之融洽,谈吐之投机。

E.“下”字不仅与首局呼应,还别有情趣,与“暮”“独”“寒”三字在一联中连用,使人顿生寒气扑面而至之感。

22.这首诗是怎样刻画“雍尊师”这一形象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5分)12、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某校“健康与生命”研究小组做了“居民禁烟支持度”调查。阅读下面的调查数据统计图,回答问题。(6分)

(1)概括图表反映出的信息。(不超过30字)(3分)

(2)请你任选图表中的一个场所拟写一条禁烟提示语。(不超过20字)(3分)13、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①,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因为,②,或者说它只属于一小部分人。其实,③。

六、作文(共60 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陈小姐带着在BB车中熟睡的1岁大的孩子乘公交车,司机让陈小姐将BB车折叠放好,否则就要购买1元的行李货品票。陈小姐表示,如果把车折叠起来会把孩子弄醒,而车上没有空座位,把孩子抱在手中乘车又很危险。她认为司机的要求不合理,坚决不交这1元钱,而司机拒不开车。为了这1元钱,陈小姐与司机“对峙”数小时,期间陈小姐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数十人被迫转车。最后,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劝导后,陈小姐搭乘警车回家。此事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反响,议论不一。你有什么看法?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共8页

第 8

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二、选择题 2、10.C 【解析】A项,“列观”的“观”应读“guàn”;B项,“渑池”的“渑”应读“miǎn”;D项,“燕国”的“燕”应读“yān”。

3、3.D 礼尚往来4、23.A 解析: ①错误。“不可理喻”指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②错误。先声夺人,指在与对方或对手较量以前,张扬声势来压倒对方或使对方畏惧、退却;后也指做事要抢先一步。此处语境并没抢先一步之意。④错误。流金铄石:形容天气酷热,好像金石都要熔化。

5、25 B 解析: A项,中途易辙造成的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二十四节气属于……独特创造,对……起到作用”;C项,有歧义,“劳动路和芙蓉路的部分路段”可以有两种理解。D项,”目的在于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杂糅。

6、3.A(解答此题,主要根据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标志性词语来排序。首先综观全段是阐述阅读的本质,先强调是“个人行为”,后面的横线处当选第④句,是具体说明;紧接着选②①,个体感悟和个体经验是相联的,且语言标志“其次”与“首先”呼应;第四处横线与亚里士多德对人的定义“理性的动物”衔接最紧的是⑤,这是由内容和标志性词语“而”所决定;最后是⑥③,这是由标志性词语“尤其”和指代词“那”所决定。)7、3、C。A项,“芳容”指女子的容貌,用错对象;B项,“斧正”是敬辞,使用错误;D项,“你色盲啊?”不够尊敬。故选C。

8、1B 2.D 3.A

三、文言文阅读 9、10.D。(3分)

共8页

第 9

页 【解析】(参考断句: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兼相”字,奏上云:“不可。”)

11.C(3分)【解析】(登基时错,庙号只能是皇帝死后才有。)

12.C(3分)【解析】(“杀掉杜兼”错,对象错,皇帝下密诏让杜佑杀李藩)13.(10分)

(1)(德宗)立即追召李藩到朝廷。等召见他时,看他的仪容长相说:“这怎么会是做坏事的人呢?”于是任命他做秘书郎。(5分)(得分点:亟,1分。赴阙,1分。及,1分。除,1分。句意1分)(2)假使国君不以珠玉为贵,只是致力于农耕蚕桑,百姓丰足了之后,国君怎能不富足? 附:译文

李藩,字叔翰。李藩少年时性情淡泊讲求节操,容仪文雅,爱好学习。父亲去世了,家里富足,而前来吊祭的亲属中,有人拿走东西他也不禁止。四十多岁时还没有出去做官,在扬州读书,用度困难,妻子儿女都责怪他,他却泰然自若。王绍掌权,邀请李藩见一面就重用他,但李藩最终没有去。王仲舒、韦成季等人担任郎官,结为私党地位显赫,每日聚会饮酒作乐,他们仰慕李藩的名望,强邀他去同聚,李藩不得已去了一次。王仲舒等人喜欢传播谣言,表演杂戏作乐,后来又邀请李藩,他坚决不去。

张建封征用他为从事。杜兼任濠州刺史,带有节度使职衔,张建封病情危重,杜兼急忙赶到府中,暗中有所企图。李藩与同僚探望建封时,出来哭着对杜兼说:“仆射公忽然病重如此,你应该在州中镇守,现在放弃本州的事务来这里,想要做什么?应该立即离开!否则,我一定会上奏皇上。”杜兼仓促间惊惧没有料到的事情发生,于是径直回去了。建封死后,杜兼悔恨自己企图没有得逞,非常怨恨李藩,就上奏诬告他在建封死时摇动军心。德宗大怒,暗中下诏让杜佑杀了他。杜佑一向器重李藩,于是拿出诏书给他看,李藩看后,不动声色。杜佑说:“切勿说出口,我已经秘密为你辩解,用全家百口人的性命为你担保了。”德宗看到杜佑的辩解,立即追召李藩到朝廷。等召见他时,看他的仪容长相说:“这怎么会是做坏事的人呢?”于是任命他做秘书郎。

元和四年冬天,皇上询问大臣说:“前代帝王治理天下,有的能使百姓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有的却导致国贫民困,这是什么缘故呢?”李藩回答说:“古人说:‘节俭能使用度丰足。’假使国君不以珠玉为贵,只是致力于农耕蚕桑,那么百姓丰足了之后,国家怎能不富足?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奇珍异宝,风俗日渐奢侈,衣食日益缺乏,那么百姓就不会富足,国家又怎能富足?”皇帝说:“我诚心诚意力行节俭。如果我有越制奢滥的情形,这就确实深切期望你们能直言劝谏了。”李藩等人拜贺退下。

当时河东节度使王锷贿赂权贵宠臣,请求兼任宰相。李藩与权德舆都在中书省任职,有密旨说:“王锷可以兼任宰相,应该立即草拟诏书报来。”李藩于是用笔涂掉了“兼任宰相”等字,上奏说:“不可。”权德舆大惊失色说:“纵然认为不可,也应该另外写奏章,怎能用笔涂改诏书呢?”李藩说:“形势紧急了!过了今日,就无法制止了。天又晚了,哪有时间另写奏章!”此事果然被搁置了。元和六年,李藩去世,时年五十八岁,追赠户部尚书。

四、现代文阅读 10、7.BE;8.①医术高超。为游击队员治病时,王仁甫运用银针为其片刻止血,又很快将其伤骨复位,显示了他高超的医术就连日本人也称他为“针神”;

共8页

第 10

页 ②沉着冷静。在白色恐怖中,他从容镇静地完成了对游击队员的救治;宫本一郎和他搭讪,他“随意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对侵略者的淫威毫不畏惧;③大智大勇。他巧借白忠孝之手除掉宫本,体现了他的智慧与勇气;④正义爱国。他不顾生命危险救治游击队伤员,保持个人操守而拒绝与日本人合作;⑤包容大度。师弟白忠孝迷途知返后,他不计前嫌,教其神针绝技。9.医心有两层含义: ①医者之心。医者既要有伤者必救的仁爱之心,更要有恪守正道的崇高人格。王仁甫秉承先师教诲,不顾个人安危,救治抗日游击队伤员;他捍卫民族医学的尊严,拒绝与日本人合作,设计除掉日军指挥官,都体现了其守正爱国的情怀;②医治人心。医术既要善于医治患者的身体疾病,更要疗救世人的精神。王仁甫医术精湛,救死扶伤,始终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他用针灸之法,拯救了白忠孝这个误入歧途的人,帮助他重新做人,回归正道,体现了疗救精神的真谛。解析: 7.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准确性,此题都是涉及文章细节的题目。此题需逐项分析。A项白忠孝二次到来不排除是日本人的唆使;而且,他如果能说服师兄王仁甫,在日本人面前也好交差。C项,白忠孝“不言语”不完全是出于“不想邀功”,白曾经帮日本人办事不光彩,担心游击队知道此事。D项,“大量运用……心理描写”不准确,文中心理描写不多。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心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此题的选项A明显属于概括不全;D项说法以偏概全;A项说法与原文比较,不够妥当。

8.要分析王仁甫这一人物形象,只需要结合其行为表现等即可作出分析。可以按照小说叙写内容顺序,从“为游击队员治病时”、“宫本一郎和他搭讪,他的态度”、“他巧借白忠孝之手除掉宫本,体现了他的智慧与勇气”、“他不顾生命危险救治游击队伤员,保持个人操守而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师弟白忠孝迷途知返后,他不计前嫌,教其神针绝技”等五个方面加以分析即可。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分析人物形象,往往要从这样一些方面来把握:

一、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是一个较浅易的思维过程,但考虑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两个细节:要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词;要关注具有双关意义或较含蓄(具有深层含义)的描写词语;

二、通过情节、环境补充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要看清通过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通过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应该是人物性格与其身份地位的综合。人物性格的分析为人物形象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就如同要造一幢楼房,结构上的大多数建材都已具备,就只等着将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了。

本题中,应注意结合文本叙写,注意对人物叙写的顺序内容加以阐述即可。

共8页

第 11

页 9.此题关键是要审清“心”字含义。这里,通读全文,不难看出,医心应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医生的本心,即治病救人,同时,民族医生气节使他要设计除掉日本军官;另外,他医术精湛,救死扶伤,始终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用自己的本性和人格拯救了曾经误入歧途的师弟。从这两个方面加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看似很自由,可以任意谈论自己的观点,但无论是从作者的角度来答题,还是从自身的观点入手,答案的依据都应在文中或者仅仅围绕文本。本题中,只要是围绕着“医者”和“医治”两方面,联系文本叙写内容,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做一分析即可。

五、语言表达 11、21.BC B颔联除了写行寻过程的艰难之外,更主要的是写了寻找过程中的乐趣;C错在“以动衬静” 22.(1)“逍遥”句表现雍尊师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古道”“流泉”“花暖”“松高”烘托人物的淡雅高洁;“青牛”“白鹤”的典故表现人物的洒脱自由。

(2)对雍尊师人生态度的仰慕;对恬淡自然的隐居生活的向往;在寒烟中独上归程的怅惘之情。

12、21.(1)除大部分吸烟者不支持酒店禁烟外,居民普遍支持公共场所禁烟。(3分)(2)学校:儿童易模仿,请您勿吸烟!

医院:您的指尖夹着他人的生命,请勿吸烟!

酒店茶楼:提神不妨清茶,消愁莫若朋友,何必吸烟!(内容2分,形式1分)13、21.朗读是传播文字;很多人都觉得朗读是学生时代的事情;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六、作文 14、18、作文

一般说来材料作文的审题角度不是唯一的,如果出现多个人物,每一个人物都可作为一个角度来审视,在审视时抓住他的行为与思想之间的关联。

第一,从乘客的角度。她认为公交公司的规定不合理,她有实际困难得不到及时的帮助而使她作出“对峙”、报警等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她这样做对不对呢?我们应该怎么看,从肯定她的角度可以这样立意:坚持原则,维护个人的利益。从批评她的角度则可以这样立意: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罔顾他人的利益。

第二,从司机的角度,他执行公司的规定本身没有错,但没有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而造成这场原本可以避免的混乱,因而可以这样立意: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社会效益为先。应该有社会责任感,人与人之间应该发扬友爱互助的精神。

第三,从双方的关系来立意。如果交战双方都能本着互谅互让的态度来解决事端,这样的事或许就不会发生了。因此可以这样立意:人与人之间要有谦让的精神,要学会忍让,学会让步,学会礼让,学会体谅他人,为他人着想等等。

共8页

第 12

页 能选取上面的其中一个方面的立意来写都可以认为是切合题意的。

高一资料介绍

高一上期中考部分

1.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2.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3.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数学)两份 4.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

物理部分

1.高一物理运动学综合练习--基础 2.高一物理运动学综合练习--提升 3.高一物理牛顿定律综合练习--基础 4.高一物理牛顿定律综合练习--提升

5.高中物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练习

数学部分

1.2018年数学必修二专项练习2.2018年数学必修三专项练习

3.2018年数学必修四专项练习4.2018年数学必修一能力提高卷

共8页

第 13

高一上期末考部分

1.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

2.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必修一二 3.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必修一三 4.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必修一四 5..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英语)6.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

7.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

8.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9.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10.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11.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

高一下期末考部分

1.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

2.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必修二五 3.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必修三四 4..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英语)5.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

6.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

7.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8.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9.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10.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

共8页

第 14

共8页

第 15

第五篇:亳州市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物理)

亳州市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

1~5ACDBD

6~10 DABCD

二 实验题

(1)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

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

(2)ACBC

12(1)C

(2)1.22

(3)D

三计算题

13(1)S=0.9米

(2)V=4米每秒

14(1)F压=9600N

(2)V=20米每秒

15(1)M=gRR/G

(2)根号下gR

(3)三次根号……

16(1)V=11米每秒

(2)F=10.5N

(3)S=1.5米

下载语文答案 亳州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语文试卷(A)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答案 亳州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语文试卷(A).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