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油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石油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机械工程
摘要:在新时期,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日益受到中国化工行业与生产业的重视。针对现代石油化工生产特点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把安全质量关,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企业
石化行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石化行业生产线长、涉及面广,仅中国石化集团就有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输油、输气管道近6 000 km,加油站 2.4 万个, 石化企业的油田、采油厂、炼油厂、化工厂、油库、加油站、输油(气)管线遍及全国城市、乡镇、车站、码头、宾馆、千家万户。生产过程包括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钻井、采油、油气输送、原油储运、石油炼制、化工生产、油品销售等,生产社会需要的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化工原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化肥等 3 000 多种石油、化工产品,与人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中国的三大石油石化集团公司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固定资产已达到 6 000 多亿元,从业人员达到 200 多万人,石化行业 在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石油化工生产是一种高危险性的过程,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往往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强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对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以及整个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中国化工生产装置大型化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和环保压力越来越大,责任也越来越重。化工企业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具有易燃易爆 ,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等特点,易发生安全事故,易造成群死伤、中毒、污染等次生灾害。据统计,中国每年发生各种化学事故400起以上。
一、化工事故存在的原因
所谓化工事故,一般是指有毒有害气体(或液体)的大量流失,对周围群众生命财
产安全造成威胁的意外事件。由于化学物品大都具有毒性大、易扩散和易燃烧爆炸等特点,因而极易造成事故地域大面积污染和大量人员伤亡,在人员稠密的大中城市尤为严重。化工事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自然灾害外,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1.违章操作。如违反操作规程,操作错误,不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等。化工生产和储运有很严格的操作程序,一旦违章,就有可能发生事故,由于操作人员违章作业而引起的化学事故约占整个化学事故的 27.8%。
2.设备故障。设计上的不足。例如厂址选择不好,平面布置不合理,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生产工艺不成熟等,从而给生产带来难以克服的先天性的隐患。设备上的缺陷。如设计上考虑不周,材质选择不当,制造安装质量低劣,缺乏维护及更新等。许多化工产品生产需要高温高压(低压),加上许多原料和产品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容易造成各种管、阀、塔、缸的腐损而产生有毒物质跑、冒、滴、漏,这类事故约占整个化学事故的 50%。
3.管理上的漏洞。如规章制度不健全,隐患不及时消除、治理,人事管理上不严,工人缺乏培训和教育,作业环境不良,领导指挥不当等。以及不遵守劳动纪 律,对工作不负贵任,缺乏主人翁责任感等。
4.意外因素。这类事故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因突然断电、停水而使化学反应失去控制造成事故,以及有毒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撞翻、爆炸而发生泄漏事故。综上所述,造成化工事故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人的过错。上述列举的四条事故起因,无不与人相关。事故既然主要是由人造成的,那么人就必须想方设法去控制事故的发生。
5.当前,在中国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不少隐患,事故造成的后果严重,安全生产管理形势十分严峻。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施工作业环节中没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比较突出。部分企业放松现场管理,要求不严,设备管理、生产安全管理滑坡,工艺纪律、劳动纪律松弛。安全检查没有坚持“铁面无私、六亲不认、严之又严”的原则,安全隐患治理不及时,整改不落实;企业安全培训不重视,力度不大,针对性不强,有的甚至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员工缺乏安全生产的意识,在遇到紧急事故时的现场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比较差。
二、预防化工事故的几点措施
1.把好设备质量关。随着化工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工艺上不断的改进以及产量的提高,常年运行的设备和仪器,难免会出现运行不正常,异响、振动、仪表指示不准,新投用的设备仪器由于工作尚未稳定,操作人员对其不熟悉,也会导致操作人员误操作,从而引发各种生产事故,所以化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设备安管理。比如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生产设备设施台账制度。重点要加强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大型生产设备、储罐、仓库存储设备以及安全装置的管理与维护,专人负责,定期检测维修,对检查中发 现的安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员。
2.建立健全安全制度体系。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建立和保 持适用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所在。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每一 位员工的身心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企业存亡和发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 安全保障,就根本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要走向市场争取理想的 经济效益,生产经营就必须以安全为前提。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经营理念,在市 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建立健全安全自我约束、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改进的管理体系,实现科学、规范管理,做到“防微杜渐”,有效预防和遏制事故的发生。
3.建立安全事故问责制。2001 年 4 月 21 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特 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 302 号),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根据这一规定的基本精神,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先后实行了重大事故问责制。《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重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试行)》规定, 有下列情况之一,并造成重大事故的,应对领导者进行责任追究:一是违反 《安全 生产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危险化 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二是违反集团公司有关新建及改扩建工程项目管理规定;三是违反国家、行业技 术规范、标准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等,四是事故应急处置不力, 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或造成次生事故的;五是未按有关规定对从业人员落实安 全教育及岗位技术培训。《规定》明确:领导干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特大及 特别重大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应引咎辞职或撤职。
4.全员参与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企业要搞好安全,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必须
达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使员工能够把安全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企业在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作用的同时,要想方设法让全体员工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现场的作业人员、设备状况给予静态的控制和动态的预防,切断和制止有可能发生事故的根源,明确和约束作业者的责任和行为,实现作业人员之间的自保、互保和联保,极大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安全管理其实就是对人的作业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制定出企业职工作业行为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建立切实可行的新型管理模式,不断学习安全理论知识,加强岗位安全技能培训,改正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不规范、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就是要把有效的工作方法贯穿到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同时安全管理不仅仅是安全环保部门的事情,必须党、政、工、团等各个部门齐抓共管,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将安全管理辐射到企业生产的各个方位,从上 到下,纵横结合,形成厂、车间到班组的三级安全网络,从而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 进行和安全规章制度的真正落实。
三、结论
现代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巧妙运用管理学的原理,做到以人为本,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将情感融入安全管理,全员、全方位管理,实现企业安全目标管理,才能有效地做好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张志檩.国外石油化工安全管理系统进展[J].数字石油和工,2006,(5):2-4.[2]孟祥林.浅议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J].化工管理,2005:1-2.[3]彭庆.中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经验[J].生产运营管 理,2005,(4).
第二篇: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安全生产调查报告
自板带厂建厂以来,发生一起死亡事故,属于违章操作,致使1人挤入升降臂下,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在该厂工作调查分析发现,该厂在安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从事故的类别分析,这起事故属于责任事故,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作业人员“三违”所造成。这说明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滞后,职工安全素质普遍较低,自我防范意识较差,遵守安全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不强。
二、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检修工在检修时,对该项工作没有进行安全确认。是此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事故归根到底属于操作者不按安全规程或没有按所制定的措施施工,加上现场带班人员的不负责,致使事故的发生。
三、天车在高空作业时,对我们地面工作的操作人员,特别要注意,由于天车机械失灵、钢丝断裂等很多未知安全隐患,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四、由于板带体积较大,在打包时非常困难,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遵守操作规程,这样即保质量,又保安全。
五、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工作中,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小小的异常,不做任何一次小小的违章,要精益求精的学习,踏踏实实地工作。生命是宝贵而美丽的,让我们珍爱生命,远离事故,把安全意识深深印在我们每一个职工的脑海里,扎扎实实贯彻于我们的工作中。
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心理,要从教育、培训、现场管理等各方面入手,努力提高管理人员水平和员工的素质,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减少事故的发生。
第三篇: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吴孝银
自2009年以来,我区共发生事故11起,均属顶板事故,共造成7人轻伤。当前我区在安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从事故的类别分析,半年多来共发生的11起顶板事故均属责任事故,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作业人员“三违”所造成。这说明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滞后,职工安全素质普遍较低,自我防范意识较差,遵守安全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不强。
二、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顶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客观上由于煤矿基础条件差,巷道压力大,安全投入不够,使用复用25UU型棚,一米棚距1米的网,网连接不上,复用卡缆紧固不了。主观上是由于工人在作业时支护不到位,或者是支护不及时所造成,有的是处理悬矸活石时,施工方法不合理,没有采用长把工具所造成。事故归根到底均属于操作者不按煤矿安全规程或没有按所制定的措施施工,加上现场带班人员的不负责,致使事故的发生。
三、提升运输也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四采轨道下山是多年来铺设的轨道,轨道规格不一,很多道木已腐烂,加上巷道压力大、淋水大,巷道变窄,给提升运输带来很大困难,矿车经常掉道,在处理掉道车时带来很多安全隐患,这些都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四、四采区是多年的老采区,巷道变形严重加上采动的影响,导致很多地方都需要修复,修复时应采用36UU型棚,这样又保质量,又保安全,维持的时间比较长,投入的虽然多,但收获的也就多。
五、进一步提高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首先每一个从业人员必须认识到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和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才是真正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要把抓安全作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去抓,要用“三镜”的工作思路,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心理,要从教育、培训、现场管理等各方面入手,努力提高煤矿管理人员水平和员工的素质,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减少事故的发生。
2009年7月22日
第四篇:关于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关于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石湾镇人民政府副镇长贺鹏飞
安全生产工作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我镇的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狠抓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积极开展了安监执法专项整治和安全生产大检查,严厉查处事故隐患,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弘扬安全生产文化,依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持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为全镇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现将我镇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当前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基本情况
(一)安全监管的行业和领域:辖区内共有非煤矿山9家(其中:砖厂4个、石料厂2个、楼板厂3个)、危险化学品单位3家(其中:加油站3家)、烟花爆竹长期销售网点4个。
(二)事故统计:2009年1—10月份,我镇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起;死亡2人。——违章作业安全事故1起,死亡2人;
——非煤矿山等行业没有发生伤亡事故。
(三)机构建设。今年调整了我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成立了石湾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四)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我镇对辖区内各行业、各领域实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并负责没有主管部门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的安全生产工作。
(五)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初步建立。成立了石湾镇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日常工作。
二、2009年安全生产工作简要情况
为切实加强我镇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防范措施,按照“依法整治、综合治理、巩固提高、务求实效”的原则,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坚决遏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围绕2009年“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主题。制定工作方案,举办 “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大型活动、举办安全生产知识竟赛。
(二)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活动”。全镇共检查辖区内15个行政村、生产经营单位,下发整改指令38份,查处事故隐患15项,现场整改10项,上报县上5项。
(三)分别开展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等行业重点整治。
(四)开展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三、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
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事故类别分析,我县2009年1—10月份共发生各类事故1起,为违章作业事故。造成事故死亡的原因:业务知识不强。
(二)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足。部村干部对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不强,存在开展安全工作不主动、宣传教育不到位,监督管理不落实现象。
(三)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出现了大量无行业主管部门的企业,这些企业决大部分是私营、个体中小企业,业主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管理制度不规范,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生产相对薄弱,存在问题较多。
(四)对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及时、缺乏针对性,存在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现象,违章操作、冒险作业的现象仍然存在。
(五)机动车(农用机动车、摩托车)无牌、无证、无照现象较为严重,农牧民安全意识薄弱,易造成道路交通事故。
四、对策和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加强安监人员的自身建设。以深化机构改革为契机,充实安全监管力量。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工作程序;继续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安监人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积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组织协调、安全执法和事故隐患的查处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适应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设
1、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阶段性安全生产工作。建立执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安委办的职能作用,根据工作阶段和重点,定期组织有各关执法部门参加的安全生产工作联席会议,通报、研究、安排、协调相关工作。
2、强化安全生产情况通报制度。结合工作情况和需要,定期将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内部通报和社会曝光,强化社会监督效果。
(三)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具体工作
1、继续加强各执法部门和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提高安全生产联合执法能力。
2、加强安全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企业经营者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各族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提高农民安全防范意识。广
泛深入地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文化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3、认真做好安全培训工作。继续对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组织好特种作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保障经济快速发展对特种作业人员的需要。
4、开展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建筑业、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为重点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落实安全生产保障制度,加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整改和安全资金投入力度,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
5、加强安全生产经常性监督检查和管理。对相关行政执法单位和企业主管、行业主管部门实施综合性监督,督促相关执法部门、企业主管和行业管理部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6、深入开展联合检查。加强各执法部门的协调配合,结合各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定期组织联合检查活动,使安全生产工作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良好局面。
第五篇: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xxxx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幅员面积3184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269个行政村、16个社区,85万人口。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度,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扎实开展了系列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对矿山、非煤矿县进行了关闭和整合重组,有效控制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的态势,但是安全生产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一、安全生产现状
(一)矿山基本情况。xxxx县现有矿山企业1xxxx个,其中:煤矿22个(包括4个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和18个民营煤矿企业),非煤矿山97 个(露天开采96家,井工开采1家)。4个国有煤矿包括2个建设矿(设计生产能力分别为60万吨/年、120万吨/年)和2个生产矿(生产能力分别为15万吨/年、120万吨/年);18个民营煤矿中有9家技改和新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合计216万吨/年)、试生产矿井3家(设计生产能力合计39万吨/年)、生产矿井6家(生产能力合计54万吨/年),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7个、高瓦斯矿井9个、瓦斯矿井2个,有Ⅰ级水患矿井2个、Ⅱ级水患矿井7个、其余为Ⅲ类水患矿井。97个非煤矿山企业包括页岩矿山43家、石灰石矿山51家、方解石矿山3家、石膏矿山1家,分布在25个乡镇。煤矿和金属非金属矿分布广,点多量大,开采方式落后,现有煤矿企业都已经进入深部开采,瓦斯、突出、顶板、机运等灾害控制难度大。
(二)交通运输基本情况。全县公路里程到2550多公里,其中国道35.7公里、省道126.7公里、县道526.2公里、乡道611公里、村道1110公里、专用公路60.5公里。现有客货运输企业38家,其中客运公司4家、货运公司28家、出租车公司2家、汽车租赁公司3家、公交企业1家。有汽车维修企业7个、汽车驾培学校3家、客运站5个(其中中心客运站1个)。全县共有客运车辆453辆、货运车辆904辆、公交车58辆、出租车75辆、教练车45辆(含14辆摩托车)。由于受地理环境影响,山高路陡,气候恶劣,道路基础条件较差,安全生产基础薄弱,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车辆增多既带动了交通业的发展,同时也跟安全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安全监管压力较大。有赤水河、xxxx河两条主要河流,其中通航水域11公里,非通航水域150公里。有码头企业18家、航运企业3家,共有货运船舶24艘;全县共有渡口17道(分布在9个乡镇,其中赤水河13道,xxxx河2道、水库渡口2道),渡船17艘,有渡工34人,安全监管员17人,渡口码头安全监管任务繁重。
(三)危化品、烟花爆竹基本情况。全县危化品经营点多,共有37个加油站(点)、5个氧气乙炔销售站(门市)、1家氧气充装站,1个农药经营站;有烟花爆竹批发企业1家、零售点538个,加油站(点)和烟花爆竹销售点都分布在26个乡镇,安全监管面宽量大。
(四)建筑施工、电力、特种设备、民爆、旅游等行业基本情况。全县有施工企业57家,重点(重大)建设项目112个,其中在建高速公路、铁路各1条;有农村小水电站55个;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xxxx0家,特种设备2597台件(其中锅炉xxxx6台,电梯115台,压力容器41台,起重机械141台,厂内机动车辆28台,气瓶2076只),压力管道2874.8米;有民爆公司4家,炸药库房31个(其中民爆炸药库房11个,煤矿炸药库房20个),涉爆单位25个;有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4个、A级旅游景区3个、宗教寺庙9处,有医疗机构646个(其中县级2个、乡镇卫生院26个、民营医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村卫生室564个、个体诊所36个、综合门诊1个、公共卫生机构3个、县计生指导站1个)。
(五)危险源基本情况。全县共有危险源101个,其中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煤矿16个、汽油储量大于20吨的加油站31个、白酒储量大于100吨的白酒生产企业18个、液化气充装站1个、天燃气储配站1个、热电厂2个、烟花爆竹批发企业1个、民爆炸材库31个。危险源所涉的企业普遍没有设专门的危险源监控员,高科技监控技术引进和应用不够,安全隐患重。
二、主要存在问题
(一)基础条件薄弱。大量企业和建设项目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和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快速推进与滞后的安全设施建设矛盾凸显,历史遗留问题大量积压,安全风险的数量和危险程度同时大量增加,而应与之相适应的安全意识能力、设施条件、管控手段、机制办法并未及时跟进,安全生产可防可控任重道远。例如:煤矿深部开采产生了日趋严重的瓦斯、水害等隐患,但绝大多数煤矿现有的安全技术、设施设备和管理能力远不足以解决面临的问题;在车辆数量快速增加的同时,目前的驾乘人员安全素质、道路条件和管控手段很难形成理想的道路交通秩序;建筑施工方面层层分包转包导致施工队伍不具备相应资质、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防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二)监控、执法手段滞后。一是视频监控覆盖面窄,视频监管仅覆盖了煤矿、水陆交通行业,危化(酒类企业、加油站点)、非煤矿山、建筑施工、民爆、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未实现视频监控。二是监控系统功能较为落后,预警功能缺失,监而未控。三是执法装备欠缺,执法执勤用车、事故调查专用车、探测仪器、测量仪器以及现场执法必需的手提电脑、便携式打印机等配备不足。
(三)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是基于行业主管部门执法查处权限有限、事故总量较大、隐患当事故查处等因素,生产安全违法行为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量日益加大,专职和专业的执法人员配置不足,不能满足综合执法需求。二是监管人员退出通道不畅,安监队伍知识、年龄结构不合理,需要研究配套政策加快轮换提升。三是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乡镇安监办人员兼职多、流动性大、业务水平低、执法力度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
(四)责任不落实、执法不逗硬。一是监管责任不落实。大量血的教训换来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章规程规范标准得不到全面、全时、全部落实,执行逗硬不力是主要原因。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够明确具体,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乡镇有责无权的问题仍然存在。现有的考核体系重形式、重结果而轻过程、轻真抓实干,导向不科学,助长形式主义和侥幸思想。二是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表现为“重效益、重生产、重工期,轻安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设备设施、>规章制度不落实,现场管理混乱,隐患大量积聚。三是监管执法不逗硬。部分监管干部对安全生产工作不主动、怕担当,不愿管、怕出事,存在不敢管、怕预后的问题,监督检查流于形式,查纠问题失之于软,长期如此导致安全意识淡薄、安全习惯失范。
(六)一线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规违章操作屡禁不止。从操作手、一线管理人员到企业业主乃至部分监管人员,普遍存在安全意识不足、警惕性不强、思想麻痹、工作要求失之于宽的问题,为图省力、省时、省事、省投入、省成本而违规违章操作,直接引发事故。宣传教育方式实效不强,缺乏安全行为习惯培养,一线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社会公众自觉、自律的气氛远未形成,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自保能力与社会经济安全发展的需求差距尚远。
三、解决对策
(一)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一是政府增加安全生产公共财政预算,加大隐患整治和安全监管财政支持力度,配齐配强执法装备,加快安全监管正规化建设步伐。二是加大重大安全隐患整治和道路安保工程建设力度,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购买专家服务的方式,开展重点建设项目、煤矿等重点行业的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安全技术保障。四是督促企业要加大安全生产投入,配备配齐安全监管人员,完善安全防护设施,淘汰落后工艺和设施设备,鼓励开发和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逐步提升安全生产条件。
(二)大力实施“科技兴安”。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工矿商贸企业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尽快实现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全部达到三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生产矿井和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矿山的“六大系统”全面建成。加强重点行业安全技术攻关,以高危行业如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行业为重点,集中技术力量解决事故灾害预防、应急救援、危险源监控、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难题,着力推动煤矿企业瓦斯抽采发电、机械化开采、安全高效矿井等煤矿安全生产科技项目的实施,配套建立安全技术服务,为煤矿灾害治理提供技术保障。全面推进金属非金属矿山机械化、自上而下分台阶(分层)开采方式,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加强车船信息平台共享建设,按标准规范实施安保工程建设,加大智能系统建设,完善道路信息化基础,提高交通运输科技管理水平。加强新型建材推广使用,逐步推行重点建筑施工项目远程视频监控,推广大型工程机械检测监控设备使用,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标准化、装配化程度。
(三)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升级改造监控系统,建立集监控、预警、应急指挥功能为一体的安全生产综合监控平台,对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经营、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重点工程等安全生产高风险行业(领域)实施全域全时监控管理。规范监控平台管理,推进监控系统智能化建设,实现违法违章自动预警,切实发挥监控平台实时发现问题、督促隐患整改、预防事故发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功能。建设隐患排查整治动态管理系统,实现隐患排查、录入、审核、下发、整改、反馈、复查等一系列治理过程网上监察,推动隐患排查治理现代化、信息化管理。
(四)加强机制体制建设。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以村(社区)为底部基础、网格化、全覆盖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明确细化县级领导主管与分管、县级行业主管部门直管与协同、乡镇党委政府和村(社区)工作职责具体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县级领导与联系乡镇安全生产“连坐”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监管责任的无缝覆盖。要制定创新安全生产考核办法,形成过程、结果并重的安全生产考核细则,推行干部提拔任用安全岗位锻炼和安全政绩考核制度,建立安全监管干部正向激励机制,调动安监干部积极性,切实解决不愿管、不想管、不敢管的问题。
(五)全面加强“依法治安”。一是严格项目建设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验收,依法依规、按照标准实施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强化源头治理,提升安全生产条件。二是持续保持高压严管态势,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斗争,严查重处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深入推进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民爆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整顿安全生产秩序。三是坚持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程序合法规范、使用法律(法规)得当、自由裁量适当“五位一体”,完善执法行为规范,坚持“逢企必查、逢患必处、逢违必罚”和“隐患当作事故查处”原则,真正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顶格处罚、严厉追责“四个一律”措施,坚决打到痛处、使其痛改前非,以执法促监管,以监管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六)全力推行“全民创安”。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从一线、从基层抓起,充分发挥好村、社区等基层组织的安全生产监管作用,倡导社会公众参与、全民共筑安全。一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知识进村社、进校园、进家庭、进企业、进园区五进活动。通过坝坝会、群众大会、入户走访、座谈会等方式,加强安全知识、法规教育和案例警示宣传,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三级”教育、班前教育、岗前教育、事故警示教育考核评价机制,抓好学校安全教育,充分发挥“小手牵大手”作用,通过学校教育影响家庭教育推动社会教育,逐步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二是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安康杯”竞赛等活动,加强安全生产的形势政策宣传,强化安全发展理念,使其深入人心、扎根基层,指导和推动工作实践。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注重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组、班组长等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班组职工自觉抵制“三违”行为和应急处置的能力,提升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三是深化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安全社区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贯彻了公众参与、公众受益的原则,是社会经济安全发展的需要。要发挥好安全社区示范作用,抓好村、社安全协管员、劝导员、群监员等一线安全监督管理队伍的建设,发挥群众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功能,以“共享”促进“共建”,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安全社区创建,形成推动社会安全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