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本礼仪:介绍他人
基本礼仪:介绍他人
核心要素:
介绍人,按顺序。先家人,后来客,先男士,后女士,先晚辈,后长者。
活动目标:
1、学习按顺序介绍他人
2、学习介绍他人的手势:以四指并拢,手心朝上的方式进行介绍。
3、介绍他人时要面带微笑,自然大方
教学方法:情景表演法 童谣游戏法 活动准备:
1、布置娃娃家场景、熊头饰一个(请一教师扮演小猪)
2、音乐:小猪请客
3、相关碟片
4、三字言的卡片。活动过程:一:表演《小猪请客》
1、教师邀请幼儿去小猪家做客并交待做客礼仪。
2、在《小猪请客》音乐声中,幼儿扮成小熊来到小猪(老师扮演)家。
敲门:小猪在家吗?我们来做客了。
幼儿:HELLO!小猪好。
小猪:欢迎欢迎,请进。
3、小猪介绍他人:按照先家人,后来客,先男士,后女士,先晚辈,后长者的顺序介绍。
二、讨论:
1、小猪是如何介绍他人的?
2、小猪的手势、动作、表情是什么样的?
三:观看碟片
四、出示三字言卡片
五、延伸:
判断谁对谁错(观看碟片)
六、学生表演
第二篇:介绍他人的礼仪
他人介绍,又称第三者介绍,它是经第三者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引见介绍的一种介绍方式。
他人介绍,通常都是双向的,即将被介绍双方均作一介绍。有时,也可进行单向的他人介绍,即只将被介绍者中的某一方介绍给另一方,其前提是前者了解后者,而后者不了解前者。
(1)他人介绍的时机遇到下述情况,通常有必要进行他人介绍。
第一,在家中,接待彼此不相识的客人;
第二,在办公地点,接待彼此不相识的来访者;
第三,与家人外出,路遇家人不相识的同事或朋友;
第四,陪同亲友前去拜会亲友不相识者;
第五,本人的接待对象遇见了其不相识的人士,而对方又跟他们打了招呼;
第六,陪同上司、长者、来宾时,遇见了其不相识者,而对方又跟他们打了招呼;
第七,打算推介某人加人某一交际圈;
第八,受到为他人做介绍的邀请。
(2)他人介绍的顺序在为他人做介绍时,先介绍谁、后介绍谁,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根据规范,处理这一问题,必须遵守“尊者优先了解情况”的规则。在为他人做介绍前,先要确定双方地位的尊卑,先介绍地位低者,后介绍尊者,可以使位尊者优先了解位对方的情况,在交际应酬中掌握主动权,以示对地位高者的尊重。
根据这些规则,为他人做介绍时的顺序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介绍年长者与年幼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年幼者,后介绍年长者。
第二,介绍长辈与晚辈认识时,应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
第三,介绍老师与学生认识时,应先介绍学生,后介绍老师。
第四,介绍女士与男士认识时,应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
第五,介绍已婚者与未婚者认识时,应先介绍未婚者,后介绍已婚者。
第六,介绍同事、朋友与家人认识时,应先介绍家人,后介绍同事、朋友。
第七,介绍来宾与主人认识时,应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
第八,介绍社交场合的先至者与后来者时,应先介绍后来者,后介绍先至者。
第九,介绍上级与下级认识时,应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
第十,介绍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认识时,应先介绍职位、身份低者,后介绍职位、身份高者。
(3)他人介绍的内容在为他人做介绍时,介绍者对介绍的内容应当字斟句酌,慎之又慎。倘若对此掉以轻心、词不达意、敷衍了事,很容易给被介绍者留下不良印象。
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为他人做介绍时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通常,有以下六种形式可供借鉴。
第一,标准式。适用于正式场合,内容以双方的姓名、单位、职务等为主。
第二,简介式。适用于一般的社交场合,其内容往往只有双方姓名一项,甚至可以只提到双方姓氏为止。接下来,则要由被介绍者见机行事。
第三,强调式。适用于各种交际场合,其内容除被介绍者的姓名外,往往还可以强调一下其中某位被介绍者与介绍者之间的特殊关系,以便引起另一位被介绍者的重视。
第四,引见式。适用于普通的社交场合,做这种介绍时,介绍者所要做的是将被介绍者双方引导到一起,而不需要表达任何具有实质性的内容。
第五,推荐式。适用于比较正规的场合,多是介绍者有备而来,有意要将某人推荐给某人,因此在内容方面,通常会对前者的优点加以重点介绍。
第六,礼仪式。适用于正式场合,是一种最为正规的他人介绍。其内容略同于标准式,但语气、表达、称呼上都更为礼貌、谦虚。
(4)他人介绍的应对在进行他人介绍时,介绍者与被介绍者都要注意自己的表述、态度与反应。这就是他人介绍的应对问题。
介绍者为被介绍者做介绍之前,不仅要尽量征求一下被介绍者双方的意见,而且在开始介绍时还应再打一下招呼,切勿开口即讲,显得突如其来,让被介绍者措手不及。
被介绍者在介绍者询问自己是否有意认识某人时,一般不应加以拒绝或扭扭捏捏,而应欣然表示接受。实在不愿意时,则应说明缘由。
第三篇:礼仪基本介绍
礼仪基本介绍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
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
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
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
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
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
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文明用语:
1、您好!
2、请坐!
3、请问„„
4、请稍候!
5、对不
起!
6、请原谅!
7、很抱歉!
8、没关系!
9、不客气!
10、谢谢!
11、请
不要着急!
12、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13、您请讲!
14、请出示您的《××
证》。
15、我会尽量帮助您。
16、为您服务是我应该做的。
17、有不懂的地方您尽管问。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和
修养习惯。服饰与形象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德。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
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和勤更衣勤洗手等个人卫生。不要在人面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
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声音太大,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
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
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
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
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颌、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握手礼
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与人握手。在正常情况下,握手的时间不宜超过3秒,必须站立握手,以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
握手也讲究一定的顺序:一般讲究“尊者决定”,即待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应。若一个人要与许多人握手,那么有礼貌的顺序是: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士。
鞠躬礼
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佩的一种礼节方式。鞠躬时必须立正、脱帽,行礼,或是边鞠躬边说好听的话。鞠躬前视对方,以表尊重的诚意。
致意
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常用于相识的人从各种场合打招呼。在社交场合里,人们往往采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脱帽致意等形式来表达友善之意。
(一)特定公共场所礼仪
影剧院
观众应尽早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间应当有礼貌的向已就座者示意,合其让自己通过;通过让座者时要与之正面相对,切勿让自己的臀部正对着人家的脸,这是很失礼的.应注意衣着整洁,即使天气炎热,也不要袒胸露腹,在影剧院千万不可大呼小叫,笑语喧哗,也别把影院当成小吃店大吃大喝;演出结束后观众应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图书馆、阅览室
图书馆、阅览室是公共的学习场所。
①要注意整洁,遵守规则。不能穿汗衫和拖拉鞋入内。就座 时,不要为别人预占位置,查阅目录卡片时,不可把卡片翻乱或撕坏,或用笔在卡片上涂抹划线。
②要保持安静和卫生。走动时脚步要轻,不要高声谈话,不要吃有声或带有果壳的食物,这些都是有悖于文明礼貌的。
③对图书馆、阅览室的图书桌椅板凳等等属于公共财产,也应该注意爱护,不要随意刻画,破坏。
(二)乘车礼仪
1、骑自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骑车时不撑雨伞,不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不骑车带人。遇到老弱病残者动作迟缓,要给予谅解,主动礼让。
2、乘火车、轮船:在候车室、候船室里,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喊叫。上车、登船时要依次排队,不要乱挤乱撞。在车厢、轮船里,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丢纸屑果皮,也不要让小孩随地大小便。
3、乘公共汽车:车到站时应依次排队,对妇女、儿童、老年人及病残者要照顾谦让。上车后不要抢占座位,更不要把物品放到座位上替别人占座。遇到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乘客应主动让座。
(三)旅游观光礼仪
1、游览观光:凡旅游观光者应爱护旅游观光地区的公共财物。对公共建筑、设施和文物古迹,甚至花草树木,都不能随意破坏;不能在柱、墙、碑等建筑物上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污染环境;不要乱扔果皮纸屑、杂物。
2、宾馆住宿:旅客在任何宾馆居住都不要在房间里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客人。对服务员要以礼相待,对他们所提供的服务表示感谢。
3、饭店进餐:尊重服务员的劳动,对服务员应谦和有礼,当服务员忙不过来时,应耐心等待,不可敲击桌碗或喊叫。对于服务员工作上的失误,要善意提出,不可冷言冷语,加以讽刺。
第四篇:介绍他人的社交礼仪
介绍他人定义:又称第三者介绍,是经第三者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引见、介绍的一种交际方式。介绍他人通常是双向的,即对被介绍者双方各自作一番介绍。有时,也需要进行单向的介绍他人,即只将被介绍者中某一方介绍给另一方。
介绍他人的顺序礼仪
在介绍他人时,谁先谁后是一个比较敏感的礼仪问题。销售人员要遵循“尊者优先了解情况”的规则,提醒您,在介绍前先要确认双方的具体情况,然后依次作介绍。根据规则,介绍他人时的礼仪顺序大致有以下几种:
介绍他人的方式
根据场合的不同,为他人做介绍时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通常有以下6种方式可供借鉴。
介绍他人的时机
介绍他人的时机:遇到下列情况,有必要进行介绍。
1、与家人外出,路遇家人不相识的同事或朋友。
2、本人的接待对象遇见了其不相识的人士,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
3、在家中或办公地点,接待彼此不相识的客人或来访者。
4、打算推介某人加入某一方面的交际圈。
5、受到为他人作介绍的邀请。
6、陪同上司、长者、来宾时,遇见了其不相识者,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
7、陪同亲友前去拜访亲友不相识者。
介绍时应注意事项
1、介绍者为被介绍者介绍之前,一定要征求一下被介绍双方的意见,切勿上去开口即讲,显得很唐突,让被介绍者感到措手不及。
2、被介绍者在介绍者询问自己是否有意认识某人时,一般不应拒绝,而应欣然应允。实在不愿意时,则应说明理由。
3、介绍人和被介绍人都应起立,以示尊重和礼貌;待介绍人介绍完毕后,被介绍双方应微笑点头示意或握手致意。
4、在宴会、会议桌、谈判桌上,()视情况介绍人 和被介绍人可不必起立,被介绍双方可点头微笑致意;如果被介绍双方相隔较远,中间又有障碍物,可举起右手致意,点头微笑致意。
5、介绍完毕后,被介绍者双方应依照合乎礼仪的顺序握手,并且彼此问候对方。问候语有“你好、很高兴认识你、久仰大名、幸会幸会”,必要时还可以进一步做自我介绍。
第五篇:基本礼仪:如何打断他人的讲话
基本礼仪:如何打断他人的讲话
核心要素:
当有人,在讲话。有急事,等一下。经允许,再插话。人人夸,好娃娃。
活动目标:知道打扰别人做事不好,但有重要的或紧急的事会礼貌打扰。
设计思路:通过开展本次活动,使幼儿懂得打扰别人做事是不对的,但是有重要的或紧急的事要学会礼貌打扰。
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教学
教学方法:情景表演法 童谣游戏法
活动准备:情境表演三个。
教学过程:
教师介绍情节发生的背景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内容:自从上次,小猴挨了妈妈的批评,又得到小朋友的帮助,礼貌多了,可是他又碰到了新问题,这回他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出主意。
2.观看情境一:猴妈和兔妈正在谈话。这时电话响了,小猴接听后知道是找妈妈的,怎么办呢?妈妈说不让打扰她,该不该传电话呢?
讨论:
(1)是否该打扰大人谈话?
(2)怎样打扰有礼貌?
3.观看情境二:猴妈正在睡觉,查煤气的来了,小猴该不该叫醒妈妈?
讨论:
该不该叫醒妈妈,怎样叫醒有礼貌?
4.观看情境三:老师正低头替小朋友准备教具,小猴有些肚子痛。
讨论:
小猴该不该在老师最忙的时候去找老师说话?有重要的事怎样说才有礼貌?
5.小结上述情况,让幼儿懂得在有紧急和重要的事需要打扰别人时,要用礼貌方式打扰,不要引起别人的反感。
6.学话句式:“对不起,打扰您了,我有重要事说。”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
7、观看碟片,共同学习基本礼仪:
当有人,在讲话。有急事,等一下。经允许,再插话。人人夸,好娃娃。
教师小结:上述情况,让幼儿懂得在有紧急和重要的事需要打扰别人时,要用礼貌方式打扰,不要引起别人的反感。
延伸活动:
学说句式:“对不起,打扰您了,我有重要事说。”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