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高一地理下一调答案

时间:2019-05-12 13:0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2014高一地理下一调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2014高一地理下一调答案》。

第一篇:2013-2014高一地理下一调答案

2013-2014年高一年级下学期一调地理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共60分)

1.BCBACACDCC11.ABBACACBBA21.CCCDDDCACC

31.DBCCBCABAB41.ABCBBCCBBC

二、综合题(每空1分)

1.(1)东北信风带 炎热干燥

(2)顺时针寒流增温增湿

(3)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4)由赤道到两极热量

2.(1)略

(2)反气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偏北风(西北风、北风);E

(4)甲

(5)AC(6)甲(7)BD

(8)气压:先变小后变大;天气:晴雨晴雨

3.(1).C

(2).B

(3).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4).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4.(1)晨昏线(或昏线),7 月

(2)北极

(3)短

昼长夜短,再昼夜等长(平分),昼短夜长(或者昼渐短----最短----昼渐长)

(4)8∶008小时0°

(5)15°S75°

5.(1)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

(2)乙丁

(3)丙地在30°S以南地区的陆地面积较小。

(4)乙地近海地区有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西风只能影响山脉以西的南北狭长的沿海地区。

第二篇:高一地理答案

北语大附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10DDABBAAADD

11~20BDABDBDDCD

21~30BCACADAACB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0分)

1、(20分,每空2分)

(1)1222(2)12时12小时4小时

(3)DC(4)D>A>C>B相等

(5)A>D>B>CC<D<A<B2、(9分,每空1分)

(1)高压(或反气旋)(1分)晴朗少雨(1分)低压(或气旋)(1分)(1分)

(2)C(1分)冷锋(1分)大风、降温、降雨等(冷锋过境时的天气)

(3)暖气团(1分)

(4)西北风(1分)

3、(11分)

(1)北海道(1分)日本(1分)千岛(1分)

(2)东北信(2分)中纬西(盛行西)(2分)

(3)寒暖流交汇,水温变化剧烈(4分)

阴雨

第三篇:高一地理下教学计划

高一下学期进行了文理分科,文科周五课时。地理教学工作出现了一些变化,要结合实际进行调整。现将本学期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计划如下:

一、做好上下册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工作

高中地理下册是在高中地理上册的基础上进行的,上册地理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高中下册地理的学习。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旧知识逐步复习到位,从而克服上册地理知识不足的问题。

二、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1、时间安排

3月1日------3月20日第五单元

3月21日------4月17日第六单元

4月18日------5月15日第七单元

5月16日------6月19日第八单元

2、工作安排

高一地理备课组由两人组成,集体备课和习题配置由两人分工完成,其中单周由王伟作中心发言人,双周由袁旭作中心发言人,提前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好学案导学,习题原则上每节一篇(主要利用学案),单元结束后出一套综合练习题。习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由集体备课时研究确定,每节上课前保证准备妥当,以免上课时浪费时间。学案要经过认真的选题,避免错题和偏题的出现。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阶段性目标

本学期学校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习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

四、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每周组织好集体备课工作,首先确定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然后由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说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立教学目标,指出突破难点的方法,科学设置习题。在此基础上,组内成员进行广泛的讨论,作出有益的补充,最后达到最佳效果,真正做到“七备”“四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积累有益的经验,互相交流,提高效率,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五、收集有效信息,科学处理教材

教师通过研讨教学大纲和教材,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将知识归纳整理形成体系,将具体的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摆脱“题海”,节省大量时间,更好地提高成绩。

六、教学上应突出做好的几项工作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高考命题一贯的原则,在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基础知识是理解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工具;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知识是工具、知识是依据,知识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知识要围绕问题、围绕新材料、新情景重新整合。

2、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

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对考生多年来刻苦学习文化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形成基本能力的鼓励和尊重;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秩序;考试内容的覆盖面,首先应当考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然后再考虑其他;强调主干知识是在选材上注意所考查的知识在学科中的地位和分量;强调主干知识是指试题的新情景、新材料、新角度的落脚点必须落在学科基本内容和主干知识范围内,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3、重视知识网络的教学

每一个学科都有它自己的学科知识的体系、框架和网络;每一个学科的知识都有它内在的联系和自身的规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编织学科的体系、框架和网络的过程;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积累、梳理的过程。

4、坚持知识的三点论:知识点、连接点、生长点

强调考查主干知识不意味着让考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恰恰是强调要建构学科知识的框架、体系和网络;命题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指围绕新问题、新材料、新情景要重新整合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系统;高考命题是在知识交汇点上命题;高考命题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主干知识而肢解主题。

5、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思想

突出能力的测试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导思想;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是高考命题的改革重点;考查能力特别注意那些对学生的思维变化有科学意义的,与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相衔接的那些能力。

以上是高一地理组的教学工作计划,定有不足和不当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第四篇:高一期末地理答案

2013-2014学(下)市级重点高中协作校期末测试

高一地理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1-5 CBDBD6-10 DDADC11-15ACCAD16-20 ABBCA

21-25 BDCDB26-30 DBBC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24分)

(1)①是 ①位于城区河流上游,水质好(4分)

②是 对水源和大气污染小,位于城市中心,接近消费市场(4分)③是 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小(4分)

④是 接近能源产地,交通方便,且位于城区外的下风向(4分)

(2)东南(2分)

(3)(6分)A—D—B线。

施工方便,不打隧道,减少工程量;同时,绕过市区,减少对市区的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32.(16分)(1)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2)②接近原料产地,交通便利,位于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和城市河流的下游,对城市环境影响小。

(3)A

(4)减轻大气污染、减弱噪音、美化环境等作用。(任选两点)

第五篇:衡水中学2012—2013学下学期一调考试 高一年级物理试题+答案

河北衡水中学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一调考试

A.4mgB.7mgC.5mgD.6mg

4.一架飞机水平匀速飞行,从飞机上每隔1s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四个球()

A.在空中任意时刻总是排列成抛物线,它们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B.在空中任意时刻,总是排列成排列成竖直直线,它们的竖直距离在落地前是逐渐增加的。高一年级物理试卷

命题人:王国红审核人:李红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共4页,第Ⅱ卷共2页。共11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6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全部选对的4分,有漏选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1.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A.6 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 B.3 s末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C.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南 D.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始终反向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质量为M的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仍静止,则水平面对斜面()

A. 不受摩擦力B.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支持力为(M+m)gD.支持力小于(M+m)g

3.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Q物块的质量是2m,P物块的质量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

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物理卷Ⅰ试题 第1页(共10页)C.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的正下方,排列成竖直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距离的 D.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的正下方,排列成竖直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距离的5.地球和火星的质量之比M地:M火=8:1,半径比R地:R火=2:1,表面动摩擦因数均为0.5,用一根绳在地球上拖动一个箱子,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一定值,箱子获得20m/s

2的最大加速度,地球上重力加速g=10m/s2,将此箱和绳送上火星表面,仍用该绳子拖动木箱,则木箱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

A.12.5m/s2

B.20m/s2

C.22.5m/s2

D.25m/s2

6.如图,半圆形凹槽的半径为R,O点为其圆心。在与O点等高的边缘A、B两点分别以速度v1、v2水平相向抛出两个小球,(AB为圆的直径)已知v1∶v2=1∶3,两小球恰落在弧面上的P点。则以

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AOP为45°

B.若要使两小球落在P点右侧的弧面上同一点,则应使v1、v2都增大 C.改变v1、v2,只要两小球落在弧面上的同一点,v1与v2之和就不变 D.若只增大v1,两小球可在空中相遇

7.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由24颗卫星组成,卫星分布在等分地球的6个轨道平面上,每个轨道上又分布有4颗卫星,这些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均为20000km.我国自行建立的“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由三颗卫星组成,三颗卫星都定位在距地面36000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比较这些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北斗一号”系统中的三颗卫星的质量必须相同,否则它们不能定位在同一轨道上 B.GPS的卫星较“北斗一号”的卫星有较小的运行速度 C.GPS的卫星较“北斗一号”的卫星有更大的加速度 D.GPS的卫星较“北斗一号”的卫星周期更短

物理卷Ⅰ试题 第2页(共10页)

8.如右图所示,一小球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出,恰好垂直地射到一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并立即反方向弹回。已知反弹速度的大小是入射速度大小的3/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完全相同的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P、Q仍静止不动,则()A

B

C

D

9.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周轨道固定于竖直面内,轨道内侧光滑,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轨道内做圆周运动中,经过轨道最高点时刚好不脱离轨道,对此时的小球有下列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小球的向心力等于重力mgB.轨道对小球的压力等于mg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等于gD.小球的线速度大小等于gR。

10.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通过轻质弹簧连接的物块A和B,C为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变力F沿斜面向上拉动物块A使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物块B刚要离开挡板,已知物块的质量均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

F.力F

C.物块

A.力

F最小值为

11.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右侧

B.其他量一定,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左

C.其他量一定,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D.其他量一定,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小,径迹的长度越短

A.Q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变小B.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

13.有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之比为1∶2,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3∶1,下述正确的说法是()

A.它们的周期之比1∶33B.环绕速度之比为1∶3 C.角速度之比为1∶3D.所受向心力之比1∶9

14.用水平力F拉着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从某时刻起力F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如下图中实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是从t1时刻开始减小的,t

3时刻物体的速度刚好变为零 B.F是从t

1时刻开始减小的,t2时刻物体的速度刚好变为零

C.从0-t1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t1-t2时间内物体做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减速运动,t2时刻物体的速度刚好变为零

D.从0-t2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t2-t3时间内物体做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减速运动,t3时刻物体的速度刚好变为零

卷Ⅱ(非选择题 共54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Ⅱ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卷纸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兰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填写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

二、填空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15.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得到各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

(1)计算vF的公式为vF=____;

(2)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6.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6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用L、g

表示),其值是______(取g=9.8m/s2)。

17.河宽60 m,水流速度为6 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 m/s,则(1)它渡河的最短时间是多少S?(2)最短航程是多少m?

18.(10分)如图所示,小球A质量为m,固定在轻细直杆L的一端,并随杆一起绕杆的另一端O

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果小球经过最高位置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为拉力,拉力大小等于球的重力。求:

(1)在最高点球的速度大小。

(2)若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速度为gL,求杆对球的作用力大小和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19.(10分)为了迎接太空时代的到来,美国国会通过一项计划:在2050年前建造成太空升降机,就是把长绳的一端搁置在地球的卫星上,另一端系住升降机,放开绳,升降机能到达地球上,人坐在升降机里,在卫星上通过电动机把升降机拉到卫星上.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g=10m/s

2,地球半径R=6400km.求:

(1)某人在地球表面用弹簧测力计称得重800N,站在升降机中.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g(g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垂直地面上升,这时此人再一次用同一弹簧测力计称得视重为850N,忽略地球公转的影响,(1)求升降机此时距地面的高度;

(2)如果把绳的一端搁置在同步卫星上,绳的长度至少为多长?

20.(10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两个轻弹簧沿斜面悬挂着,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1的重物,最下端挂一质量为m2的重物,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缓慢推动m2,当两弹簧的总长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时,试求:

(1)m1、m2各上移的距离.

(2)推力F的大小.

21.(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右端放有一质量为m长度可忽略的小木块。开始时木块、木板均静止,某时刻起给木板施加一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4分)若地面光滑且M和m相对静止则m受到的摩擦力多大?(2)(8分)若木块与木板之间、木板与桌面之间的动均为μ,拉力F =3μ(m + M)g,求从开始运动到木板从抽出经历的时间。

衡水中学2012-2013第二学期物理一调答案

1.ABC2.D 3.B 4.BC5.C 6.D 7.CD8.AD9.ACD10.A11A12.BD13.AB14.BC15.vF

摩擦因数小木块下

图D-2

重力mg;拉力F,设向上为正

根据小球做圆运动的条件,合外力等于向心力

19.解:(1)由题意可知人的质量 m=80kg

GMGMR2

()g22mggg(Rh)Rh对人:850-=mg得=和g=R得=

即h=3R=1.92×10m

Mm22

m(Rh)()2

T(Rh)(2)为同步卫星的高度,据G,T为地球自转周期,及GM=gR2.得h=3.6×

7d6d4

(2)偏小 10T

16.17.20 s120 m.18解:(1)小球A在最高点时,对球做受力分析,如图D-1所示。

(2)m2gsinθ20【答案】【解析】(1)

222θ k2x2+

m1gsinθ=k1x1

加上推力后,当两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时,k1的伸长量与k2的压缩量均为x,对m1受力分析可得: k1x+k2x=m1gsin

θ 所以m1d1=

x1-x图D-1

重力mg;拉力F=mg

根据小球做圆运动的条件,合外力等于向心力,即:

F=mg②

(2)小球A在最低点时,对球做受力分析,如图D-2所示。

m21 2

F=m2gsinθ+k2x=m2gsinθ

21.解:(1

(2)

试题分析:(1)

隔离开mm

和M之间未产生相对滑动时,aa(2)当m与M出现相对滑动瞬间,ag,此时拉力为F2(Mm)g。当

M与m已经产生相对运动,当M的位移比m位移多出L,则两者分离。

对于m

对于M:加速度为

下载2013-2014高一地理下一调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2014高一地理下一调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地理暑假作业答案 完全版

    第一篇 地理读图基础 第一章 地球与地球仪 用图训练 1. 读图,回答问题 (1) 6378 6371 6370 40000 (2) 111 (3) < 扁 鼓 球 赤道 极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 40°W,40°N;B......

    地理高一考试试卷及答案[范文模版]

    学习是每个一个学生的职责,而学习的动力是靠自己的梦想,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责任的表现,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地理高一考试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

    高一地理期中试卷答案

    蓝天家教网 http:// 伴您快乐成长 灌南高级中学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必修)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0DDBBC ACCCC11—......

    2018春九年级思想品德一调答案

    2018年初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 思想品德试题参考答案 一、比较与选择(共20分) ▲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8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D 2A 3A 4B ▲多......

    高一地理。(范文模版)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 答案版 2015.1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 一、 选择题(60分)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题。 1.下列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最贫乏的是 A.珠江三角洲 C.长江三角洲读下图,完成2~3......

    高一(下)地理必修2 课件 目录

    高一(下)地理必修2 课件 目录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第二章 城市......

    高一地理下教学计划 (样例5)

    文章 来源中国教育文摘 www.xiexiebang.com xiexiebang.com高一下学期进行了文理分科,文科周五课时,高一地理下教学计划。地理教学工作出现了一些变化,要结合实际进行调整。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