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岗位职责与岗位描述的区别
1、岗位职责与岗位描述的区别
岗位职责是岗位描述的一部分。
岗位描述是对岗位的概要、要求、职责、条件等的全盘具体叙述。岗位职责是规范化的词组,是对工作内容的提炼
岗位描述是对岗位职责的具体解释
举个例子吧,比如说:岗位是仓储管理员
那么岗位职责包括:入库上账管理、出库下账管理、库房安全卫生管理、储物防护、仓储器材管理、不合格品管理、技术资料证件管理等等
显然,这里的岗位职责是粗线条的,简练的。
2、而岗位描述确是描述库管员具体要做些什么事情,可以绘制流程图的那种。
1.根据采购订单和收料清单对供应商入库物料进行点收签认;
2.根据签认记录,对到库物资进行上账处理,并安排仓位货位,建立或整理标识;
3.对到库物资的技术资料和证件进行集中归类管理;
3、岗位职责描述的编写有以下五个内容:
1.工作目标:是指工作的最终目标,即大的目标方向,叙述时需要简明扼要;
2.工作职责:是围绕工作目标来确定的,要实现本岗位的工作目标就必须要负责的工作范围及承担相应的责任;
3.工作任务:是要实现目标,要确保责任的结果落实就必须要完成的相关工作任务,工作任务是要可以量化,比如检查工作就要注明检查的频率(按天、周、半月、月、季度、年度等)及标准/相关记录,机器保养就要注明保养的频率/责任人/保养的标准/相关记录等等;
4.考核指标:是指用什么标准可以衡量到这个岗位的工作结果,要量化;比如机器保养的考核指标就是机器设备完好率达98%。
5.岗位素质要求:是人力资源根据这个岗位的素质标准要求所提供的人员能够胜任这个岗位工作的最基本条件。
6、工作职责描述上要注明:直接上司/所属部门/直接下属/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仪器和设备工具等。
岗位描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岗位描述是一种有效驱动业绩的管理工具,岗位定义是对一个岗位的总结。岗位描述一般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的内容:
1、职位名称和领导汇报关系
2、使命与职责
3、主要工作
4、参与、领导或需要完成的主要流程
5、关键业绩指标
6、技能与经验要求
岗位说明书与岗位职责的区别
1、岗位职责是岗位说明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2、岗位说明书包括了:上岗的基本条件、岗位的定位、岗位的级别、岗位职责、工作标准、考核标准、职业禁区等。
3、岗位职责仅仅是对岗位工作范围的划定或描述。
岗位描述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1、岗位描述是进行员工管理的核心文件。它规定了该岗位的主要
职责,任职资格、上下级关系,绩效要求、服从的规范等基本要求,使员工对自己的要求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2、岗位描述是进行员工招聘的必要文件。它规定了什么样的人适
合这个岗位,人力资源部在进行人员筛选时,必须按照其要求进行初步选拔,把符合要求的加入基本候选队伍。
3、岗位描述是绩效考核的基础。判定员工是否符合岗位要求,是
否完成了岗位职责,就是要和岗位描述中的岗位职责进行比较,看起是否完成该岗位的关键绩效指标。没有明确的岗位要求,就无法判定员工是否符合公司要求。
4、岗位描述是员工培训的前提。我们可以比照员工现有的技能与
岗位要求差别,有针对性的组织员工培训,使其更好地满足岗位需求。
填写说明:
策略与计划性工作:填写该岗位应该做哪些策略或者发展规划方面的事情。一般情况下部门负责人岗位的策略和规划的内容与其部门要做的策略和规划是一致的,部门领导的下级往往在策略上是执行者,而非制定者,或者在制定上起协助作用。而基层岗位,一般没有策略和规划方面的职责。
日常工作:这是岗位描述的重点,在工作分类基础上,详细列出这个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是对工作内容的要求。
授权:为完成工作必须给予的权利。
主要工作要求:
第二篇:岗位职责和岗位说明书的区别
岗位职责和岗位说明书的区别
岗位职责或责任制,只是一个总纲,比如说作文前的一个大体方向,让每个岗位的每个人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什么是可做,什么是不可做的一个总要求。它是一人范围,大同小异!
而说明书,是要细化到工作中的日常琐事、工作时间段,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工作异常等一些日常操作细节,一般岗位说明书很细,细到可以让他个岗位一天正常上班时间都要做什么~ 海尔就做到了这一点~ 具体细化到详细点要对症下药才可以,不是一天或一个月两个月可以完成的,一个岗位说明书最少要6个月才是定稿
1、岗位职责是岗位说明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2、岗位说明书包括了:上岗的基本条件、岗位的定位、岗位的级别、岗位职责、工作标准、考核标准、职业禁区等。
3、岗位职责仅仅是对岗位工作范围的划定或描述。
|
一、岗位职责的含义:
1、岗位:是组织为完成某项任务而确立的。由工种、职务、职称和等级内容组成。
2、职责:是职务与责任的统一。由授权范围和相应的责任两部分组成。
二、怎样确定岗位及职责:
1、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确立工作岗位名称及其数量。
2、根据岗位工种确定岗位职务范围。
3、根据工种性质确定岗位使用的设备、工具、工作质量和效率。
4、明确岗位环境和确定岗位任职资格。
5、确定各个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6、根据岗位的性质明确实现岗位的目标的责任。
三、实行岗位职责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1、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用工的科学配置;
2、有效地防止因职务重叠而发生的工作扯皮现象。
3、提高内部竞争活力,更好地发现和使用人才。
4、是组织考核的依据。
5、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意识。
6、规范操作行为。
7、减少违章行为和违章事故的发生。
职务、职位、岗位三个词的区别: 职务与职位的区别
职务即工作(job),它是指企业员工所从事工作的类别。职务是指由一组主要职责相似的职位(或岗位)所组成,它是由实现企业职能的一个个具体活动所构成的相对独立体。职位即岗位(position),它是指在一个特定的企业组织中、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由一个特定的人所担负的一个或数个任务所组成。简单地讲,职位是指企业的某个员工需要完成的一个或一组任务。
职务表示的是工作的类别,而职位表示的是工作任务;职务与机构没有直接的关系(确切地说,一个职务可为多个部门所有,而一个部门也可以有多个职务),职位与机构有直接的关系(即一个职位只能为某个具体的部门所拥有)。
我们说秘书是个职位,但秘书不是个职务。我们会说职位说明书,但不会说职务说明书,想来应该可以理解了。
职位与岗位不是一个概念:
我们说,经理是个职位,秘书是个职位,但很少说经理是个岗位。通常我们将岗位分为管理岗位或是一般岗位。职位是随组织结构定的,而岗位是随事定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事设岗。
职位和岗位的关系
岗位与人对应,只能由一个人担任,一个或若干个岗位的共性体现就是职位,即职位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岗位组成。比如:制造型企业的生产部门的操作员是一个职位,这个职位有很多的岗位的员工担任,如果具体到某个工序的,就是岗位了,比如钻孔操作员,操作员的职位可能有钻孔操作员、层压操作员、丝印操作员等等岗位组成。对于组织而言,岗位和职位的演变是随着组织的不断扩大而不断产生的。其演变过程和逻辑关系如下:
要素(pactor)--活动(activity)--任务(tast)--职责(duty)--岗位(position)--职位(job)
职务和职位、岗位的关系
职务可以由不同的职位和岗位担任,比如管理者职务,可以由某个职能部门的经理,也可以由某个能力达到了职务的要求的非管理职位的员工担任。最常见的就是在项目管理中的不同职务。比如:就上个例子中的钻孔操作员可能在某个工序改善项目组中扮演项目成员的职务。
第三篇:职务与岗位的区别
职务与岗位的区别,也叫职务与职位的区别
今天刚刚巧遇到了这么一个问题,记得以前也讨论过
首先理清两个概念
职务(job),它是指企业员工所从事工作的类别。职务是指由一组主要职责相似的职位所组成,它是由实现企业职能的一个个具体活动所构成的相对独立体。职位(position,也叫岗位),它是指在一个特定的企业组织中、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由一个特定的人所担负的一个或数个任务所组成。
即职务表示的是工作的类别,而职位表示的是工作任务。
简单的说,人力资源经理就是职务,而迪信通北京分公司人力经理就是职位。职务是类的集合,职位是具体到某一个点上。组织+职务就是职位。
职务没有上下级之分,只有属于哪一个层次,比如属于总公司,属于某个分公司等等,职务有一个职务说明.职位有上级职位,比如在直管的方式下,某分公司人力资源经理的上级职位是总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然后他们属于不同层次的组织,但是可以通过上下级的职位关系来联系起来.这里的职位关系指的是直接管理关系,跟人的直接领导是一个意思.职位有一个岗位说明书,这个是比较详细的.目前eHR系统中有主要有三种模式: 1)人+部门+职务,其中,部门+职务=职位,这种情况下,只要维护好职务体系,即可以自动地形成职位,系统中通过部门+职务来表示职位;2)人+职位,这种情况下,职位被具体化了,由于失去了职务的分类,使得统计分析变得比较困难.3)人+职务+职位,这种情况下,职位也是具体到了各个部门当中,而职务做为其分类,可以进行统计.显然,人+部门+职务这种模式比较好,方便统计,标准,统一,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当企业大的时候,会有很多很多职务,如果集中维护的话,工作量会比较大,另外就是,如果有很多职务的多,再交叉上部门,结果会比较可怕。这个问题还没有想好,在peoplesoft中,有一个setid的概念,SETIDDefinition:A key field internal to PeopleSoft HRMS 可以对职务进行分分类,如同样是人力资源部经理(job),再加上setid就可以分成集团的,子公司的两类,这样,似乎维护起来稍微方便了一点。
第四篇:岗位说明书与职能说明书的区别
岗位说明又称工作说明或描述,是指用书面形式对组织中各类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职责与工作环境所作的统一要求。
职能管理,就是职责与效能的管理。职能管理不是罪与罚,而是疏与导。提出和发现问题不难,难的是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而职能管理部门需要重新认识自身的职责,并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更为长远的理性思考。一个职能部门,就是要以实际的行动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当中,为基层指导工作,为上级的决策提供可供参考的具体依据
1、岗位职责是岗位说明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2、岗位说明书包括了:上岗的基本条件、岗位的定位、岗位的级别、岗位职责、工作标准、考核标准、职业禁区等。
3、岗位职责仅仅是对岗位工作范围的划定或描述。
一、岗位职责的含义:
1、岗位:是组织为完成某项任务而确立的。由工种、职务、职称和等级内容组成。
2、职责:是职务与责任的统一。由授权范围和相应的责任两部分组成。
二、怎样确定岗位及职责:
1、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确立工作岗位名称及其数量。
2、根据岗位工种确定岗位职务范围。
3、根据工种性质确定岗位使用的设备、工具、工作质量和效率。
4、明确岗位环境和确定岗位任职资格。
5、确定各个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6、根据岗位的性质明确实现岗位的目标的责任。
三、实行岗位职责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1、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用工的科学配置;
2、有效地防止因职务重叠而发生的工作扯皮现象。
3、提高内部竞争活力,更好地发现和使用人才。
4、是组织考核的依据。
5、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意识。
6、规范操作行为。
7、减少违章行为和违章事故的发生。
第 1 步:为什么绩效管理会失败?
第 2 步:绩效机制与制度设计
第 3 步:如何制定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的制定流程
•微观绩效计划的 14 项核心关键
第 4 步:最容易忽视的关键:绩效辅导
•有效绩效辅导的6步法
•绩效辅导14个技巧和“ 16 字”原则
第 5 步: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究竟考什么?怎么考?
•案例:不同岗位绩效考核方法介绍
•平衡记分卡、KPI、360 度、MBO等常用考核方法利弊与适用性分析
•设置 KPI 指标的 8 大简易方法
第 6 步:绩效管理成败关键——绩效反馈与沟通
•绩效反馈的6大原则和面谈步骤•绩效面谈的10大注意
第 7 步:绩效考核结果分析与运用•“强制分布” PK “末位淘汰制” •绩效考核结果的18种应用方式•如何处理绩效不佳的员工?
•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的6个方案总结:绩效管理关键环节与成功要点•绩效管理流程和基本步骤 •绩效管理成功的12个关键 绩效管理角色与职责分工
第五篇:区别会计岗位与工作岗位
区别会计岗位与工作岗位
不属于会计岗位的有:一场:商场收银员
二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三审: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社会审计人员,政
特殊强调:档案机构内的档案管理人员不属于会计岗位,而会计机构府审计机关工作人员四院:医院的门诊、住院处、药房、库房收费员
内的档案管理人员属于会计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