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邱县:五力齐发确保干部真驻村、真办事
河北邱县:五力齐发确保干部真驻村、真办事
一是制度推动。围绕推行“五日工作法”,相继建立了“双岗一服务”、“1+2+4”联系群众、服务承诺公示、限时办结、档案管理等八项制度,明确了县乡村和驻村工作组每天、每周、每半月、每月、每季度、每半年以及全年的阶段性任务和活动内容,为驻村帮扶工作提供了全面的制度保证。
二是示范带动。重点打造了新马头镇温庄村、邱城镇霍庄村、香城固镇傅东村、梁二庄镇谢里庄村等一批工作示范点,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动效应,建立了县乡干部联系点制度,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开展。全县27名县级领导干部、31个县直帮扶部门一把手和7个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每人分包1—2个帮扶村,累计到村开展调研活动129次。统一设计了《“五日工作法”台账》各类表格,使档案资料得到规范提高。
三是舆论牵动。编发《活动简报》23期,播放电视新闻专题10期,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宣传报道了各级各部门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各乡镇和驻村工作组还采取出黑板报、制作活动掠影展板、刷写标语和创作漫画、三句半、顺口溜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3月2日的《邯郸新闻》、3月17日的《河北新闻联播》、3月22日的《中央新闻联播》相继报道了该县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内容。
四是考核调动。建立了县级领导、县活动办和乡镇党委三级督导检查制度,重点对各驻村工作组驻村在岗和开展帮扶活动情况进行不间断的明查暗访和督导调度,规定发现一次脱岗的,就地免职;完不成帮扶任务的,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一票否决。活动开展以来,县委有关领导亲自带队开展明查暗访活动15次,召开专题调度会、培训会等8次。3月13日,县委书记乔朝英主持召开了县直帮扶单位一把手调度会,对全县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
五是真心促动。积极联系对接省市驻村工作组,以真情换真心,妥善安排好他们的食宿等问题,及时将省市下发的文件、资料、日志和手机卡发放到了每个驻村工作组,为他们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38个驻村工作组累计走访群众15000余人次,帮办实事230余件,协调帮扶资金100余万元,增加群众收入500余万元。
第二篇:燃起驻村的三位真火
燃起驻村三昧“真”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您们好!
点点红梅送寒离,簇簇山花拥春来。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厂上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带领群众迈着春天般的步伐向小康道路前进。根据会议安排,有幸代表厂上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做简要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自从在厂上村驻村帮扶以来,厂上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坚持“村民利益无小事,真心助农奔小康”的工作理念,以“真情暖民心、真心解民困、真干助民富”的三昧“真”火系情于基层,齐心协力理思路、跑项目,为使厂上村村民过上幸福小康生活付出努力。
点燃“真情”之火凝民心聚群力谋发展
驻村工作就是经常到群众家里拉拉家常、摆摆龙门阵,在我们的唠唠叨叨中了解群众所想、所需、所盼。我们真情融入群众,了解群众和依靠群众,使工作更加结合实际,不跑题、不偏题。自驻村以来,我们把村当家,把村民当亲人,和村民打成一片,推心臵腹和他们交谈,既拉近了与村民之间的距离,又为接下来开展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厂上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养殖,而种养殖业不上规模,走不出去,只能自给自足。因此,贫困现象一
直得不到改善。面对这种情况,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通过分组调研,熟悉村情、了解了村情民意,达成一致意见,决定以贵州娘娘山生态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为契机,紧随园区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特色种植业。
烧旺“真干”之火筹资金争项目为民富
发展是硬道理这话没错,但没有项目资金谈发展也是零起点。为此,驻村工作组决定从争资金跑项目入手,积极申报项目。为群众低下头弯下腰,做到要钱不要脸,硬是协调争取到40万元的扶贫养牛项目,并快速启动这个惠民项目。为了扩大扶贫养牛项目的效益,我们还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毕节市金沙县乌蒙黑牛有限公司和遵义县考察学习。
结合学习经验和项目开展情况,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确定了“能繁母牛分散养殖、饲养技术统一指导、疾病预防统一实施、雄性牛崽集中育肥、雌性牛崽滚动发展”的思路规范项目的开展。同时,注册成立盘县众合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管理,规范养殖、完善技术,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将引进的8头种牛发展到200余头。另外,争取到资金15.18万元,发展了特色小核桃5000亩,示范种植特色小黑稻2亩,直接增加厂上村村民人均经济收入600元。
加烈“真心”之火办实事求实效惠民生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驻村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真心为民,做群众的贴心人。大事不放松,小事挂心间,肩负起厂上村发展的经纪人重任,当好厂上村村民的管家,大事我能上,小事我在行,帮助村民安装电视电话、购买种子车票、调解纠纷,甚至当上媒人牵了红线。我们也彻底的由“外来干部”变成了“本地儿郎”。
驻村以来,争取到91.83万元,建设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安装管道26.3公里,建设水窖34口,修通了厂上村第一条通村油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懈努力,依托优势资源,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以及小黑稻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瞄准实施对象,强化技能培训,推动养牛和核桃种植的产业化发展;争取实施通组道路和串户路的硬化以及卫生整治,守住两万多亩的森林覆盖面,为早日实现厂上村1400多名群众的天空蓝、地上绿、产业兴、村庄美、设施全、腰包鼓的小康梦而扎实工作!
发言完毕,谢谢!
第三篇:驻村动真格 服务用真心 帮扶出真招
驻村动真格 服务用真心 帮扶出真招
木垒县在开展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中,突出以下特点:
一是干部迅速到位,驻村动真格。企业、县、乡、村积极行动,明确帮扶重点,制定工作方案,提出帮扶意向,以政策、资源、财力、智力、人力进行帮扶。选派组织重点培养考察的后备干部或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驻村锻炼,目前17个工作队68名驻村干部食宿问题得到妥善安排。建立健全了赴基层干部考核管理办法、请销假管理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等,每名工作队成员一本《工作手册》、一本《民情日记》、每个工作队一本《考勤册》,使管理考核落到实处。
二是感情迅速融入,服务用真心。驻村干部到位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按照一村一计划、一乡一规划,全县一盘棋的总体要求,通过与牧民群众开展座谈讨论、进村入户等方式,摸家底,算细帐,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深入细致了解掌握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和发展需求,编制规划了各乡镇四年对口援助项目库和村级组织四年对接帮扶工作计划,按照每户具体情况,制定脱贫增收措施,做到乡有规划、村有计划、户有目标,使驻村帮扶工作有的放矢。
三是工作迅速展开,帮扶出真招。在驻村单位和驻村干部的协调下,大石头乡52名少数民族群众成为笑厨、屯河等大企业正式员工。由昌建集团在白杨河西泉村组建了一支哈萨克族工程队,招收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务工。截止目前,30个村与34个州直单位和15个企业商定帮扶项目81个,主要涉及基础建设、重点产业和民生工程等,确定帮扶项目总投资4096.1万元。(木垒县组织部赵忠花)
奇台县“三措并举”提升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
活动工作成效
一是选优配强农村带头人队伍。按照“抽强人、强抽人”的原则,从各单位选派60名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热爱农村工作的科级领导干部和中青年后备干部分别下派到60个中心村,挂任村党组织书记或党组织副书记,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协助各乡镇、村开展工作,落实任务。各乡镇结合领导干部包村工作,每个中心村选派1名包村领导和1名包村干部,与县委选派干部混合编组驻村开展工作,实行县领导包乡镇工作制度。
二是建立制度,规范驻村干部管理。成立领导小组,下设秘书组、督导组、宣传组等工作机构,明确下派驻村领导干部工作职责。制定下派驻村领导干部管理办法、请销假制度、考核管理制度、信息上报等8项制度,进一步规范驻村领导干部的管理。
三是严明奖惩,注重工作实绩。县委不定期对下派驻村领导干部进行督查通报,对工作态度不端正的领导干部,县委责令退回原单位。在教育引导各族农牧民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同时,重点抓好“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科教兴县”工程、“全民创业就业工程”、“住房条件改善工程”、“社会保障提升工程”、“水利交通惠民工程”和“生态建设工程”等7项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做到领导主体到位、部门责任到位、目标分解到位、资金筹措到位、督导检查到位,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工作任务,扎实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奇台县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常欢欢)
吉木萨尔县校场湖工作队为村民出实招 办实事
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开展以来,吉木萨尔县校场湖工作队走访12户,召开了村“两委”班子及老党员、老干部座谈会,了解民情民意。在得知部分村民的实际困难后,工作队主动联络企业,为村民出实招,办实事。一是协调奇台糖厂与村民签订了580亩甜菜种植合同,解决了村民甜菜滞销问题;二是协调麦趣尔、娃哈哈、大西渠玉堂奶牛合作社3家企业,在原有牛奶收购价每公斤2.7元的基础上提高了0.3元,并由大西渠玉堂村奶牛合作社投入120万元在该村建立一个奶站并建立养殖小区,举办奶牛学习班,聘请技术人员担任该村的科技指导员,解决了村民奶牛养殖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协调祥峰种业,落实了500亩的制种玉米种植合同,确定保本价在每亩2000元以上,解决了村民种植玉米的后顾之忧。同时工作组还计划利用城郊优势,在本村发展一批种植、养殖等科技示范户,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努力在今年实现村民人均收入过万元的目标。(吉木萨尔县校场湖驻村工作组张玉宏谢斌)
木垒县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南沟村工作组
深入山区牧场调研指导民族宗教工作
3月9日,木垒县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南沟村工作组深入南沟村山区牧场走访当地牧民,并调研了解宗教活动情况。工作组成员与清真寺毛拉和参加宗教活动的牧民进行了座谈,讲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如何识别非法宗教活动。
在座谈中,清真寺毛拉告诉工作组,目前正在组织信教群众学习《宗教政策100题解答》和州、县统战部下发的各类文件,坚决同非法宗教活动划清界限,支持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支持党的富民政策,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使信教牧民做一个守法、守纪的公民。(木垒县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南沟村工作组)
简报
第一期
开展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自治州党委常委、纪检委书记、政法委书记郭为民
检查
各级干部工作队开展情况并提出要求
近日,自治州党委常委、纪检委书记、政法委书记郭为民前往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就州、县驻镇工作队(组)维稳工作进行检查,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六项要求。一是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深刻领会学习区、州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工作任务,形成上下一心,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二是要尽快制定驻镇制度,严明工作纪律。把参加驻镇工作当作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出发,通过制定制度,规范队员的言行举止,加强对驻镇、驻村干部的管理,树立工作队的良好形象。工作队(组)成员手机要24小时开机,确保通讯联络畅通。三是细化驻镇、驻村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把驻镇、驻村联系点实际情况和工作队成员自身特长结合起来,落实驻镇、驻村工作职责,细化驻村工作任务,确保每位队员切实躬下身子、深入进去,确保走到见到谈到,户户落实。四是加强联系,优势互补。驻镇工作队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要与当地党委、政府多联系多沟通。党政联系会议,务虚会、例会等要邀请驻镇、驻村工作队(组)长参加,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五是扎实做好农村警务室管理和服务建设。按照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分配至我州的农村警务室民警于近日将到位,重点村要按照一民警、三协警、六民兵的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要解决好警力不足问题,协警员暂时不到位,干部先顶上。履行好驻村警务室职责,警务室要实行24小时执勤服务制,使其真正成为农村全天候的维稳、治安、服务平台。六是进一步加强情报信息工作。要拓宽情报信息渠道,广泛收集各方面信息,认真分析,准确研判,进一步强化信息监控,加大形势分析研判,建立长效预警机制,确保维稳信息在第一时间掌握、维稳工作在第一时间开展、维稳事件在第一时间处置。(博州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驻大河沿子镇工作队供稿)
博乐市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接入点
认真开展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 博乐市在开展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中,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接入点,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振奋精神、转变作风、服务基层,在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立新功。
围绕“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活动大讨论。组织开展主题大讨论活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照“五个好”要求、“五带头”标准,就“与先进典型的差距在哪里”、“今后的目标或者方向是什么”、“组织怎样创先进、党员怎样争优秀、怎么让群众得实惠”等问题展开大讨论。全市基层党组织召开讨论会400多场,参与党员4320余人次,查找突出问题67个,征求意见建议14类63条,总结梳理了制约农村、社区、机关、非公有制企业等党组织创先争优
10个方面突出问题,明确了推动黄渠、黑渠和博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提高机关服务质量、提高行政效能、提高村干部待遇等12项重点工作和38条具体措施。
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服务群众。针对个别地方、个别干部中存在的责任心不强、工作落实不力、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提出转变作风“四多四少”要求,即多一些战略眼光、少一些狭隘短视,多一些敢闯敢试精神、少一些得过且过心理,多找一些可以干的依据、少说一些不能干的理由,多一些主动服务、少一些教条指点,努力提升干部队伍形象。一是进一步整治文风会风、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工作流程、缩短办事周期,推行现场办公和“一线工作法”。二是开展机关作风自查整治,强化治庸治懒、问责问效,对全市72名在编二线人员进行坐班情况督查,停发2人的工作性津贴、补贴。三是在全市开展150余场次“送课下乡”活动,举办专题报告会6场次,专题培训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农村党员4200多人次。
扎实开展“双服务”活动,重心落到基层。深入开展城乡联系共建、社区共驻共建活动和“机关服务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双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重心下移,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帮助基层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全市共有24名县级干部、249名科级干部、1300余名个机关单位与148个村党支部、社区党总支、学校、企业党组织结对帮扶联系,选派14名党员干部到相对后进贫困村任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解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23个。(博乐市供稿)
第四篇:武强县环保局驻村工作队 事无巨细真帮善无大小必为
事无巨细真帮善无大小必为
——武强县环保局驻解村工作队真情驻村搞帮扶 武强县环保局驻解村工作队入村以来,主动放下干部架子,带着满腔工作热情,住进去、蹲下来,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从老百姓身边的点滴小事帮起,从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着手,带着感情驻村,带着责任驻村,为村里群众百姓办了一件又一件的实事好事,受到了老百姓的称赞。
工作队驻村后,针对该村村容村貌脏乱差的实际,按照“净化、亮化、绿化、硬化、美化”的“五化”要求,对村容村貌进行了整治。工作队带头组织了垃圾捡拾活动,并帮助该村粉刷沿街外墙6000平方米;针对老百姓出行难的情况,他们还积极联系县财政局,利用农村“一事一议”项目,争取项目资金25万元,硬化街道2850米;工作队还协调电力局帮助村改造、维修老化的供电设施,保障了全村的用电安全。老百姓吃水难的问题又摆在驻村工作队员李建防的面前,他帮助村两委干部绘制了自来水管道网图,并多方与施工队联系,在工作队员与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顺利的完成村自来水改造,确保了群众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
驻村工作队针对该村群众文化生活单
一、活动场地受限、健身器材缺乏的情况,与该村干部一起到西岔河、杜林等村,实地考察农村文化党建广场的建设模式。结合本村实 1
际对村两委办公室、卫生室、村民活动室和文化广场进行了谋划。工作队积极协调争取了价值2万元的健身器材3套,已经安装到位,为群众娱乐、健身提供了方便。他们还帮助该村建设文化书屋,争取到农业方面价值1.8万元的图书12箱。
解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驻村工作队积极帮助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联系百利成线缆公司,签订了租赁占地八百亩的苗木花卉基地合同,引导群众搞花卉种植。同时,每年每亩还能拿到1000多元的租金。工作队还帮助村民搞肉鸭养殖,多次联系华都公司,帮助村签订了占地90亩的肉鸡孵化场的土地出让合同。依托花卉和肉鸡两个项目该村年内人均有望增收1000元。
工作队驻村以来,时刻把群众百姓的事放在心上,无论大事小情,只要是百姓的事,他们都会全力做好。有一次,村民于焕芹的孩子病了,急需去县城就诊,而又没有交通工具。工作队员李建防同志知道后,主动开车送到县城医院;村民高树行的女儿回了娘家,但是因为误了城乡公交车的乘坐时间,家里的摩托又坏了,电瓶车也没有电了,而作为一名教师,怕耽误了给孩子上课的心情是急迫的,工作队的刘洪波同志知道后,毫不犹豫的开车把她送到了学校;村民高咕噜,70岁,残疾(盲人),无儿无女,吃饭基本上是靠他的表姐或者外甥送饭,住的是乡政府给盖得一间小屋。由于 2
院子地面太低,雨天就积水很深,即使晴天坑坑洼洼的对一个盲人的出行也是十分的不便。工作队的李建防和刘洪波了解情况后,亲自动手帮助老人平整院子地面,解决了这位老人的出行问题。急民所急,想民所想,充分体现在武强县环保局工作队每名队员身上。
32012年6月4日
第五篇:中共道真自治县委党校(县职教中心)帮扶洛龙镇大塘村驻村干部个人计划
中共道真自治县委党校(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2014 同步小康暨“三进三增”帮扶活动
挂职挂帮驻村干部个人工作计划
——郑凯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组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深化“帮县、联乡、驻村”工作实施方案》精神,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方法,更好地在县委和学校同步小康社会建设暨“三进三增”帮扶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配合大塘村、支两委,脚踏实地的为群众多提供优质服务,做他们的贴心人,为人民多做好事、实事,努力提升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信誉度。为工作有效开展,特制订如下个人学习工作计划。
一、大塘村基本情况
在自然资源方面,大塘村位于洛龙镇东北面,东接鹰咀村,南接五一村,西接阳溪镇阳坝村,北接重庆市武隆县黄莺乡;道武公路横贯其中,交通十分便利,是贵州对接重庆的重要窗口,遵义市14个小康示范村之一;全村耕地面积7284亩,平均海拔1250米,全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488户1771人,其中党员65人;村民主要以玉米、烟草等农作物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于种植、外出务工收入;全村烤烟种植大户30户,一般种植户150户,烟叶年均产量70万斤;玄参种植大户2户,一般种植户90户;烟草基地36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600亩,蔬菜基地500亩,方竹笋基地1500亩;境内有丰富的荒山草坡,宜林宜牧,有丰富的铝和硫铁矿等矿藏资源。在发展方面,一是通过举办“土鸡节”活动和利用大塘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继续打造乡村旅游业,把大塘建设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特别是重庆市民休闲避暑的后花园;二是在继续抓好烤烟、中药材、蔬菜、经果林等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努力打造土鸡、洛党、蕨巴、平竹笋等精品产业;三是按新村建设规划部署,继续做好生态移民、水库建设移民的安置工作;四是做好“道真—武隆”公路的改扩建工作;五是注重学校、医院建设,改变教育、医疗滞后现象;六是完善新村办公楼的办公设施设备和休闲广场的设施设备,绿化美化亮化新村办公区和休闲区。
二、结合大塘村实际情况,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全心全意为民办事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为把所在村早日建成小康村而工作,以实现“中国梦”和“美丽中国”为根本方向,以建设“生态大塘、美丽大塘、幸福大塘”为具体目标,牢牢把握党的十八大主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工作中虚心向支两委的同志请教,学习他们直面百姓困难深入农民内心的工作态度及其各种有效的工作方法。
(二)积极参与党的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活动文件和资料读本,自觉遵守中、省、市关于作风建设的规定,坚决反对“四风”。
(三)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民情,搜集第一手材料,记录分析民情,撰写调研报告(年内两篇);并且常与村支两委成员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全面完成驻村工作任务。
(四)加强调研,为民办事。发扬“踏千山万水,走千家万户”,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切实了解民情,尊重民意,细心发现民之难处,而后对之进行有目的的关爱关怀与扶助。
(五)规范工作程序,重视服务流程,强化工作过程。建立工作日志、驻村工作台账等,认真书写民情日记。
(六)带着村之困难,民之急需,向派出单位回馈信息,搭建帮扶单位与帮扶对象之间的桥梁,有针对性的实施帮扶;努力协助学校完成拟定的帮办实事。
三、强化纪律,规范工作行为,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贵州省委的十项规定、遵义市委的十二项规定,严格做到“八不”即:不干扰基层正常工作;不接受基层吃请;不在基层报销开支;不收受基层馈赠;不违规驾车;不在工作期间饮酒;不赌博;不牵扯基层干部过多精力。认真执行考勤管理制度,确保高出勤率,全面接受上级督查。为推进挂帮村加速“减贫摘帽”、同步小康进程,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2014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