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区公共厕所建设
城区公共厕所建设
项
目
申
报
材
料
(申报单位盖章)
年月日
瓮安县城市管理局
关于增设城区公厕建设项目立项的报告
瓮安县住建局:瓮安是革命老区县,地处乌江中游,黔中腹地,黔南北部,与黄平、福泉、开阳县、遵义、湄潭、余庆六县市接壤。南距州府都匀120公里,西距省城贵阳174公里,北距历史名城遵义150公里,县域面积1974平方公里。
由于城市扩容,原有规划滞后,现有公共厕所远远不能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为了解决上厕难问题,特申请对瓮安县城区增设公共厕所建设立项,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背景
城市扩容,城区公共厕所建设不能满足市民日常生
活需求。
二、项目名称
城区公共厕所和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三、项目业主
瓮安县人民政府
四、建设性质
新建
五、建设内容及规模
在高家坳、狮子桥、计生局、屠宰场、文峰花园、人民广场、七星路口和工业园区路口建设八个永久性公共厕所。
六、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该工程总投资400万元,项目争取。
七、建设地点及时间
建设地点为县城区,建设时间为2012年。
八、经济社会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可以解决主城区群众上厕难的问题,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为瓮安的强县升位打下坚实基础。
二0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城区公共厕所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范文]
附件8:
城区公共厕所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总体安排、部署和《贵阳市力争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攻坚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城市公厕管理办法》等规范要求,结合现有公厕管理的职责范围,开展城区公厕专项整治行动。为确保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现有公厕归口管理的原则,分别由城管、旅游、林业绿化、交通、铁路等公厕权属管理单位,开展对城区范围内管理公厕的集中整治行动,确保公厕设置等级符合标准,设施、设备完好,内外环境清洁、卫生,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公共厕所整洁卫生,确保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二、整治范围
云岩、南明、小河、乌当、花溪、白云、金阳新区范围内各主次干道公厕,行人交通流量较大的道路沿线、公共汽车首末站、汽车客运站、火车站、机场、码头、旅游景点公厕,集贸市场公厕,居民、小区公厕以及公共建筑附设的公厕。
三、整治内容及标准
1、完善公厕的设置等级,加强公厕设施设备维修维护及设施改造。各管理单位对照《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
—1—(CJJ14-2005)《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GB/t17217-1998),完善公厕设施设备配置力度,确保公厕设置标准符合要求(其中,主、次干道,行人交通量大的道路沿线、公共汽车首末站、汽车客运站、火车站、机场、码头、旅游景点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其余区域不低于三类标准);对管理的公厕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及时维修维护公厕设施设备,确保公厕指示牌、标志牌设置规范,厕内灯具、便器、管道等设施、设备无破损,屋顶、墙面、贮粪池保持完好,无明显开裂、漏水、渗水等现象。
2、强化公厕内、外部环境卫生整治。各管理单位对公厕内外环境进行清洁,确保公厕内采光、照明和通风良好,无明显臭味;公厕内墙面、天花板、门窗和隔离板无积灰、污渍、蛛网,无乱涂乱画,墙面光洁,内地面光洁,无积水,外墙面整洁;蹲位应整洁,大便槽两侧应无粪便污物,槽内无积粪,洁净到底;小便槽无水锈、尿垢、垃圾,基本无臭;沟眼、管道保持畅通;厕内照明灯具、洗手器具、镜子、挂衣钩、烘手器、冲水设备等应完好,无积灰、污物;公厕外环境应整洁、无乱堆乱放,保洁工具应放置整齐,四周3-5米范围内,应无垃圾、粪便、污水等污物;蚊蝇孳生季节,应定时喷洒灭蚊蝇药物,有效控制蚊蛆孳生。
3、完善日常管理,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各管理单位确保公共厕所有经过培训的专人管理,有日常保洁制度;粪便 —2— 的收集、运输、处理符合建设部《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1997]21号)有关粪便收集、运输、处理要求。
四、整治步骤
(一)摸底调查阶段(2010年2月25日—3月5日)
1、开展环卫公厕摸底、调查工作,制定改造整治方案。由各区(管委会)、市城管局负责,组织对所管辖环卫公厕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摸清公厕总量、位置,公厕现达到的设置标准,公厕设施设备设置,人员管理等情况。根据摸底、调查的情况,对设计等级、设施设置、内外环境卫生、日常管理等方面达不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管理要求的公厕,按照“规范设置、严格管理”和“不低于二类标准”的要求,制定建设整治工作方案。
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金阳新区管委会、市城管局
2、开展旅游、绿化部门及铁路、石油等公共单位户公厕的摸底、调查,制定整治方案。由市旅游局、市林业绿化局负责,对所管辖的公厕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并按照标准制定整治实施方案。铁路、石油加油站、交通客站等其它公厕,由 所在区统筹,督促制定整治方案。
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市林业绿化局、市交通局、成都铁路局贵阳办事处、各区人民政府、金阳新区管委会
(二)全面整治阶段(2010年3月5日—2010年3月31日)
—3—
1、全面开展公厕设施改造、内外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由各区人民政府、金阳新区管委会、市城管局负责,根据前期制定的公共厕所整治方案要求,开展环卫公厕的集中统一整治行动,对城区所有达不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管理要求的环卫公厕内部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维修维护,全面整治公厕内、外部环境,确保公厕等级达标,设施完好,环境卫生整洁。
由市旅游局、市林业绿化局以及其它公厕权属管理部门负责,按照制定的整治方案,对所管辖的公厕进行全面集中整治,确保各类设施完好、卫生达标。
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金阳新区管委会、市城管局、市旅游局、市林业绿化局、市交通局、成都铁路局贵阳办事处等公厕产权管理部门
2、切实规范公共厕所的管理。在加强公共厕所硬件设施改造及环境整治的同时,各区及各公厕权属管理单位按要求对所管公厕落实专人负责,加强管理人员培训,设立公共厕所卫生监督电话,完善管理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
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金阳新区管委会、市城管局、市旅游局、市林业绿化局、市交通局、成都铁路局贵阳办事处等公厕产权管理部门
(三)落实长效管理阶段(2010年3月31日后)
—4— 各区采取定期整治、自查、长效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做好查缺补漏,严防回潮。制定并落实城区公共厕所整治的长效管理措施,明确相关的管理责任。
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金阳新区管委会、市城管局、市旅游局、市林业绿化局、市交通局、成都铁路局贵阳办事处等公厕产权管理部门
(四)检查、验收阶段
市城管局每月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并根据检查结果和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指挥部每月检查结果进行考评,对整治工作开展不力或未达到整治效果,影响整个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单位和个人批评通报,在接受国家和省创卫工作暗访和检查验收过程中,影响和导致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大局的,将提请市委、市政府严格按照党纪、政纪和责任追究等规定,责令其主要责任人引咎辞职,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逐级从严问责。
—5—
第三篇:公共厕所(范文)
赶上“内急”,您大可迈开大步进豪华酒店、高档商场、停车场升堂入“厕”。昨天(2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布了《北京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该办法将于7月1日起施行。
《办法》规定,本市应当建立公共厕所导向牌、电子地图等指引服务系统,以方便社会公众使用公共厕所。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厕所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平房住宅区设置的公共厕所应当24小时开放。商业、文化、体育、医疗、交通等公共建筑和场所设置的供服务对象使用的厕所,社会公众在服务时间内可以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停用公共厕所或者改变公共厕所用途。
辽宁省沈阳市城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
沈阳市人民政府令第57号
2006-4-19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建设和管理,提高公民的公共卫生意识,根据《沈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公共厕所,是指供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共同使用的厕所。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和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地区公共厕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 市城市建设管理局是本市公共厕所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办法的实施。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本区公共厕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第五条 本市车站、机场、商店、宾馆、饭店、医院等公共服务单位的内部厕所必须免费开放,供公众使用。鼓励沿街机关、企事业单位及非经营性场所免费对外开放内部厕所。
第六条 本市公共厕所的使用不得向公众收费。
第七条 本市公共厕所的建设应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公共厕所总体规划由公共厕所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编制。
第八条 下列地区和场所应当按规划建设公共厕所:
(一)广场和主要街路两侧;
(二)火车站、汽车站、机场、展览馆、商店、体育场馆、影剧院、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
(三)各类市场;
(四)居民住宅区。
第九条 公共厕所建设间距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一)一、二级街路为500米至800米;
(二)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区域为300米至500米;
(三)一般街路为800米至1000米;
(四)新建居民区为500米至800米,未改造的居民区为100米至150米。
第十条 公共厕所建设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与工程总体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竣工投入使用,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工程建设总体费用中。新建的公共厕所必须是水冲型或生态环保型。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新建10万平方米居民区、5万平方米商业网点、市场等,应当在建筑内建一座不少于50平方米的附属水洗公共厕所,设置直通室外的单独出口和管理间。
建成后的公共厕所应当经公共厕所行政主管部门验收,未按规划或标准建设公共厕所的,其总体工程建设项目不予验收。
第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厕所竣工时,建设单位应通知公共厕所行政主管部门参加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准交付使用。
第十三条 因建设或改造需要拆除公共厕所的,必须报市公共厕所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由建设单位按照规划还建或补偿。
第十四条 公共厕所的维护和管理具体由下列单位负责:
(一)各类市场的公共厕所,由市场经营管理单位负责;
(二)旅游景区、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公共厕所,由其主管部门或经营管理单位负责;
(三)公共建筑附设的公共厕所,由其产权单位负责;
(四)新建、改建的居民住宅区,公共厕所的建设由其开发单位负责,移交给公共厕所行政主管部门后,维护管理由公共厕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五)繁华地区、主次干道的公共厕所,由公共厕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六)责任主体不明确或产权不明晰的公共厕所,其维护管理责任由公共厕所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七)有关单位和个人也可以承包公厕的养护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 公共厕所应当按下列标准维护:
(一)水冲厕所应达到四壁、档墙、顶棚、地面完好,便器(池)完好,上下水设施完好,门窗、玻璃完好,附属设施、设备完好,贮粪池完好,地面净、蹲位台面净、附属设施净,厕外环境净、无臭味、无蝇虫;
(二)旱厕所应达到四壁、档墙完好,便池完好,蹲位台面完好,门窗完好,地面净、小便池净、蹲位台面净、四壁挡墙净、厕外环境净,夏季无蛆。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公共厕所周围乱丢垃圾污物、随地便溺、乱涂乱画、搭建其它建筑物、堆放物品及堵塞通道;不得损坏公共厕所或将公共厕所改作它用。
第十七条 公共厕所必须按规定设置明显标志。
第十八条 公共厕所必须按规定时间开放,不得随意停用。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由物价管理部门按规定罚款。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2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还建或补偿,并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原《沈阳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沈政令(1999)第29号)同时废止。
德州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公厕管理,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山东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和《山东省实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德州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公厕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公厕,是指供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共同使用的厕所(包含公共场所、公共建筑附设的公厕)。
第四条 德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是市政府负责城市公厕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公厕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公厕实行统一管理;
建设、规划、公用事业、供电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城市公厕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任何人使用公厕,都应当自觉维护公厕清洁,爱护公厕设施。
第二章 城市公厕的规划
第六条 城市公厕应当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改建并重、卫生适用、方便群众、有利排运、经济美观”的原则进行规划。
第七条 城市公厕规划应当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厕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居住人口密度和流动人口数量编制,并纳入城市环境卫生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 下列城市公共场所应当设置公厕:
(一)城市主次干道两侧;
(二)广场、公园、大型公共绿地、风景名胜游览区等公共场所;
(三)汽车站、火车站、大型商场、宾馆、饭店、影剧院、体育场、展览馆等公共建筑附近;
(四)各类市场和居住小区;
(五)其他按照国家规定应当设置公厕的场所。
公共场所设置公厕应当同时设置明显的符合国家《公众信息标志图形符号》规定的标志和指路牌。
第九条 城市公厕设置规划,应当依照《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和公共建筑设计规范进行编制:
(一)主要繁华街道公厕间距300米-500米,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小于300米,一般街道公厕间距750米-1000米;
(二)旧区成片改造地区和新建小区每平方公里不得少于3座;
(三)城市公共绿地,每5000平方米用地不得少于1座;
(四)沿街建设超过100米的,必须设置水冲式公厕一座。
第十条 城市公厕应修建在明显易找、便于粪便排放和机器抽运的地段,并符合卫生防疫的有关规定。公厕外观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公厕规划用地或者改变其性质。建设单位经批准征用的土地含有城市公厕规划用地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城市公厕规划和公厕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修建公厕,并向社会开放使用。
第三章 城市公厕的建设和维修
第十二条 城市公厕的建设和维修,按下列原则进行分工:
(一)城市道路两侧的公厕,由公厕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二)广场、公园、大型公共绿地、旅游景点的公厕,由其建设单位或管理单位负责;(三)集贸市场的公厕,由市场开办单位负责;(四)住宅小区的公厕,由其建设单位或管理单位负责;(五)公共建筑附设的公厕,由产权单位负责;
(六)个人或单位投资的公厕,由投资者个人或单位负责。
本条前款第二、三、四、五、六项中的公厕的建设和维修,其管理单位或产权单位可以委托环境卫生专业单位代建或维修。
第十三条 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投资兴建公厕。城市道路两侧公厕的建设,可由公厕行政主管部门采取招标或拍卖等方式选择投资管理者,其他场所内公厕的建设,可由其相关产权单位或管理部门采取招标或拍卖的方式出让公厕的建设、管理、受益权。
第十四条 凡在城市道路两侧投资建设管理公厕的,可享受下列优惠:
(一)城市道路两侧公厕建设用地由政府划拨给公厕行政主管部门。投资者在该土地上建设公厕,经营10-30年,到期后由公厕行政主管部门收回地上建筑物所有权;
(二)建设公厕的同时,建设单位或个人可按照设计要求建设一定面积的管理用房和经营用房,作为公厕的附属建筑物;
(三)公厕(含其附属建筑物)建设涉及到的供水、供热、供电等项增容费、开口费以及建设过程中的所有行政性收费均予免收。
第十五条 新建公厕应当全部实现公厕水冲化、粪便排放无害化。原有非水冲式公厕,应当逐步进行改造或重建。主要道路两侧、广场、公园、旅游景点及各类公共建筑附设的公厕,应按照一类公厕标准进行建设或改造。
第十六条 按照本办法和城市公厕规划应当设置公厕的场所未设置或者原有的公厕不符合规定标准的,责任单位应当按照城市公厕规划和公厕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新建、改建或扩建。
第十七条 各类开发建设项目按规定需要配建公厕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规划要点中予以明确。工程建设单位配套建设或附设的公厕,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和同时交付使用。公厕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对公厕的规划、设计审查、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交付使用的公厕,不得擅自改变其使用性质。
第十八条 人流量大、建厕地点难以落实的地段,沿街公共建筑附设的内部厕所应当对外开放,供行人使用。
第十九条 人流量大、公厕数量不足且难以补建的繁华地段,公厕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适当设置流动公厕。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坏、拆除、迁移、封闭公厕。确因城市建设需要拆除,建设单位必须先向公厕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提交拆迁、复建方案,经公厕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按“先建后拆”的原则负责复建;
确无条件先建后拆的,建设单位必须在申请时说明理由,提出完成复建时间,经公厕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按规定设置临时公厕。建设单位必须按规定期限完成复建,并在复建厕所竣工投入使用后拆除临时公厕。
第二十一条 拆除公厕应当就地或在原址附近复建,因道路工程建设拆除公厕的,应当沿新建、拓建的道路两侧复建。
经确认无条件在原址或附近复建的,按审定的复建方案异地重建,或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原公厕产权单位偿还原公厕建设费用(含地价)。此项费用必须专款专用,用于公厕的重建。
第二十二条 城市公厕应做到造型美观、卫生适用。独立设置的公厕,有条件的应当将距公厕3米以内的空地用于绿化。
第二十三条 城市公厕应当配设方便残疾人用厕的设施。
第二十四条 供水、供电、供热部门应保障城市公厕的水、电、暖供应。
第四章 城市公厕的保洁和使用管理
第二十五条 城市公厕的保洁工作,依照本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分别由各责任单位负责。
第二十六条 城市公厕的保洁,应当逐步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保持公厕清洁和设施完好。
城市公厕的保洁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公厕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公厕保洁的监督检查,督促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做好公厕的保洁和管理工作。
第二十八条 城市公厕应当按公厕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开放,不得随意停用。因特殊情况确需临时停用的,必须经公厕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采取其他临时措施。
第二十九条 实行公厕“收费许可证”制度。在市区主要道路、窗口单位、繁华商业区等公共场所设置的公厕,经公厕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审核批准,管理单位可以收取公厕使用费。
老人、残疾人和现役军人凭证件免费使用收费公厕,儿童免费。
第三十条 公厕粪便必须按照公厕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清掏、清运和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乱拉乱倒公厕粪便。
第三十一条 公厕使用者必须严格遵守公厕使用管理规定,禁止在公厕墙壁和其他设施上乱涂抹、刻画、张贴;禁止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禁止向便器、便池、粪井内倾倒污水、污物;禁止在便池外便溺;禁止损坏公厕的各项设施。
第四篇:公共厕所管理制度
公共厕所管理制度
一、学校公共厕所(盥洗室)必须切实加强管理,落实专人负责清洁卫生和设施维护工作。
二、公共厕所(盥洗室)应每天打扫一次,保持地面、便槽、洗水池内无垃圾杂物。逢卫生大扫除,安排班级学生打扫,重点清除墙面、门窗灰尘、污垢。
三、公共厕所(盥洗室)应确保正常供水,在频繁使用时段,水冲式厕所要保持间歇冲水,防止粪便堆积、外溢。
四、每周两次以上对公共厕所(盥洗室)进行消毒除臭处理。苍蝇、蚊虫孳生季节积极采取灭杀措施。
五、经常检查公共厕所(盥洗室)供水和水冲设施,发现损坏及时维修。定期清理化粪池和出口通道,保证畅通无堵塞。
六、师生要文明如厕,爱护公共厕所(盥洗室)设施,讲究清洁卫生,节约用水。大小便要入槽,便前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抛杂物,不乱涂墙壁。
第五篇:公共厕所管理办法
公共厕所管理规章制度
为加强公共厕所管理,提高环境卫生水平,方便群众使用,杜绝安全隐患,落实专人负责,特制定本规定。公厕开放时间: 5月1日至10月31日 早5:00至24:00 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 早5:00至晚23:00
一、公厕每天至少打扫二次,公厕所内无蝇虫,基本无臭味,地面无积水、痰迹或者烟头、纸屑等杂物,便器内无污垢、杂物、积存粪便,墙壁、顶棚无积灰、污迹、蛛网等。并做好相应的设备运行记录。公共厕所的维护管理责任人应当公示服务标准、监督电话,便于公众监督。
二、公共厕所因设施故障等原因确需临时停用的,维护管理责任人应当公示停用期限,并及时维修。清扫保洁时应设置提示标志,地面保洁时应设置防滑标志,文字清晰。
三、公共厕所应当文明使用。公共厕所内禁止下列行为:
1.随地吐痰、乱扔杂物。
2.在便器外便溺。
3.向便器、粪井内排倒污水、污物、废弃物。
4.在公共厕所内的墙壁、设施上乱涂抹、乱张贴、乱刻画。
5.毁损公共厕所内的设施、设备或者将其移作他用。
6.禁止在公共厕所内吸烟,使用明火,防止沼气中毒及爆炸。
7.其他影响环境卫生和公共厕所正常使用的行为。
四、公厕管理员要保持服装整洁,佩戴胸卡。文明作业,礼貌待人,照顾老、弱、病、残、孕等人员,五、熟悉厕所设备的使用和日常维护及保养。主动介公厕设施的使用方法;填写报修记录,并及时报修。发现求救信号,应及时给予帮助。
六、公厕管理员必须严守上班时间,不得迟到早退。如发现空岗一次提出警告,累计二次罚款50元,予以辞退。
七、公厕管理员由所在村委会选拔使用。由北京上庄诚泰兴业公共环境设施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按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并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及组织安排相关的学习培训和安全教育。
八、领导或上级管理人员对公厕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公厕管理员违反本规定,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责令改正,超过二次者,公司予以解雇。
九、本规定从颁布之日起执行,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可作相应调整
北京上庄诚泰兴业公共环境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管理部 2013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