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协同弹性探讨

时间:2019-05-12 18:15: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协同弹性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协同弹性探讨》。

第一篇: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协同弹性探讨

在分析城际应急网络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弹性的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协同机制,并分别从风险弹性、信息弹性、资源弹性三个角度对城际应急网络的协同弹性水平进行了研究,突出了协同弹性机制对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有效运行的重要作用。

em ergency network synergy resilience of

intercity major hazards

zhao lin—

du,cheng ting

(institute ofsystems engineering,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96)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intercity emergency network,emergency network synergymechanismof intercity major hazards based on resilience is established.then the level of synergy resilience of intercityemergency network is studi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risk resilience,information resilience and resource resilience,which gives prominence to the impo~ance of synergy resilience mechanism to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intercity emergencynetwork

key words:major hazards;emergency management;emergency net—work;synergy;resilience引言

“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出现使城市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充分利用,建设城际应急网络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城市重大危险源具有分布范围广,有些还以线状和网络分布在人口密集、公共设施集中的区域,以及危机工作状态复杂等特点,一些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源有明显向城市整体区域扩散的趋势,因此,面对每一座城市有限的应急管理资源,城市安全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经济的具有弹性的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来应对重大危险源等隐患所引发的各种意外中断。如何建立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间的协同机制,已经成为城市安全管理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bryson和crosby(1992)认为,城市在灾难发生后能否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管理能力,而城市管理能力是由可得资源和资本的多少,以及有效发挥这些资源最大效用的能力决定的。因此,为增强城市应急管理资源的可得性,国内外学者开展了有关城际应急网络协同机制方面的研究。eloranta等人(1995)认为各个组织在一个网络一起工作能够保证获得“弹性的整合”,快捷、弹性以及协同的网络是一个组织生存的关键问题。可见,建立不同城市应急网络之间的协同弹性机制已经成为今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

考虑到城市应急网络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能力,本文将弹性的概念引入到城际应急网络中,在系统分析城际应急网络主体结构和应急网络弹性基本含义的基础上,将研究构建基于弹性的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协同机制,重点研究应急网络协同弹性水平,提高城市应急网络的自适应和恢复能力。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结构

城市群就是在具有发达交通条件的特定区域内,以一个或几个经济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特大型或大型城市为核心,连同周围分布的若干个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和地域相邻的大小不等的城市,通过经济辐射和扩散所能影响的区域范围,包括其中的农村居民点。例如,南京城市群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以南京为核心、车程一小时左右的城市密集带,包括南京、镇江、扬州、马鞍山、芜湖、滁州、淮安、巢湖等相邻的城市。将城市群中的重大危险源应急体系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一个一体化、透明化、网络化的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如图1所示),以集聚整个城市群内的应急管理资源,通过共享的信息资源增强整个城市群的应急管理能力。

如图1所示,坐落在城际应急网络中的城市应急管理主体已经跨越了城市边界,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城际应急网络管理中心

包括城际应急指挥中心和城际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在具有协同关系的城市群范围内,主要负责分析预测别重大事故风险和发布预警信息;统一协调、指挥整个城际范围内的安全应急救援工作;统一规划整个城际范围内的安全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等。从而,使整个城市群的应急救援工作就如同一座城市一样快速有序运作。

(2)各城市的应急管理中心

包括本城市的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其主要职责有:组织编制本城市的应急救援预案;督促、检查重大危险源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及备案工作;统一协调、指挥本城市的安全应急救援工作等。

(3)各城市的应急救援力量

包括公共应急救援部门(消防、公安、交通、医疗等)、专业救援队伍(铁路部门救援、矿山行业救援等)和重大危险源企业自备的应急救援队伍。城际应急网络协同的弹性机制

3.1 城际应急网络弹性

为应对城市重大危险源等隐患所引发的各种意外中断,城际应急网络不仅要注重城市内部各个应急管理主体之间的协同,而且要注重城市群各个城市之间的协同,并注重在提高协同性的基础上增加反应性、适应性和自修复能力,即弹性。具有弹性的城际应急网络,表现为一定的鲁棒性、自组织和自修复能力,能够承受各类突发事件的冲击。

组织弹性不是什么新概念,一个组织成功应对不可预见事件的能力一直是取得成功的核心要素。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弹性”这一术语被广泛用来描述组织对意外中断的反应并恢复其正常功能的能力。由于城际应急网络是一种复杂的网络组织,面对众多危机事件的影响,弹性在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管理中就显得尤其重要。基于对弹性的理解和认识,可将城际应急网络弹性定义为:城际应急网络系统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能够恢复到初始状态或理想状态的能力,包括恢复到正常绩效水平(应急资源储备、专业救援人员比率等)的速度。城际应急网络形式是一种获得弹性的恰当方式,城际应急网络上的组织在获得较低的内部弹性的同时却能获得极高的外部弹性,只有蕴含足够弹性的城际应急网络,才能真正抵御各种不可预知的危机事件,才能有效

保障城市安全。

3.2 基于弹性的城际应急网络协同机制

在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众多的重大危险源和有限的城市应急管理资源,如何确保城际应急网络能够抵御各类危机事件的冲击,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具有弹性的城际应急网络不仅能使城市应急管理主体及时应对各类危机事件,而且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

每座城市的应急管理中心依据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弹性信息。通过对监测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危机以及危机类型和等级情况,并及时将重大危险源信息传递到城际应急管理中心,处于网络hub节点的城际应急管理中心一方面及时将危机信息在整个城际应急网络中传播,实现危机信息共享;另一方面针对危机事件配置应急救援力量和应急管理资源,实现应急管理资源的快速流动和优化配置。在这种动态协同机制的作用下,城际应急网络形成了一种弹性应急决策机制,及时高效地处理重大危险源带来的各类危机事件。因此,围绕城际重大危险源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应急管理中心为节点的城际应急网络协同弹性机制(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在城市群范围内,各城市的应急管理主体通过协同关系形成一个以城际应急管理中心为核心节点,各城市应急管理中心为边界节点的城际应急网络。各管理中心根据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弹性变化,在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之间实现弹性信息和弹性资源的协同,以提高应急决策的弹性水平。

在城市群内的城市之间通过应急管理中心之间的协同,不仅实现了弹性信息流在网络中的共享和资源的弹性优化,提高了单个城市应急资源的可得性,而且在城际动态协同机制作用下所形成的弹性决策,使得单个城市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危机事件。因此,这种城际间的协同在增强城际应急网络弹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单一城市的弹性。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协同弹性

城际应急网络弹性涵盖城市群内城市应急管理主体在内的整个城际应急系统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取决于每座城市所具备的组织弹性水平、风险弹性信息,而且取决于各座城市应急网络之间信息流、物流(应急资源)协同的弹性水平。因此,为提高城市应急反应能力、城市安全度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协同弹性机制是保障城市安全的必然选择。

在危机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城际和各城市应急管理主体要建立动态的协同机制,这种城际运作的动态性决定了城际应急网络的弹性也具有动态性。城际应急网络的弹性与风险弹性相关,当风险弹性与应急网络资源和信息弹性水平相平衡时,应急网络的弹性水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风险的弹性变化增加时,为应对风险带来的突发事件,需要提高应急网络的弹性,应急网络由原来的弹性平衡状态向新的平衡状态演进,并在持续追求平衡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协同机制(如图3所示)。可见,城际应急网络的运作过程具有明显的动态性,具有随着风险特性动态变化的特性。

4.1 城际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弹性

重大危险源是指工业活动中危险物品或能量超过临界量的设备、设施或场所。城际重大危险源是城际应急网络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了解城市群中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类型及分布情况是主动应对城际重大危险源风险的有效途径,也是合理配置应急管理资源的重要依据。因此,城市应急管理主体是否掌握重大危险源的变化规律,即风险弹性信息是决定应急资源优化配置效率高低、城际应急网络协同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城际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弹性信息可以通过危险源的监控数据和危险源事故发生的概率分析获得。城际应急管理中心应定期开展所管辖城市群内的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监控工作,针对七大类危险源:贮罐区、库区、生产场所、危险建筑物、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统计各个城市危险源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以界定城市群中众多重大危险源的分布区域。另外,风险弹性信息还体现在危险源事故发生的次数和事故危害性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上,城际和各城市应急管理中心可以绘制如图4所示的城际重大危险源风险弹性变化曲线,了解历年来由重大危险源等隐患所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

变化情况

风险弹性信息反映了城市群区域的风险状况,使城市应急管理主体能够对各城市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综合安全规划,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毒物泄漏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4.2 城际应急网络信息协同弹性

应急活动需要的信息来自不同的地域、空间、单位和部门,必须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才能交换数据、共享信息,支持应急反应的各种活动。信息协同水平是影响城际应急网络运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城市间、企业间、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甚少,信息流缺乏弹性常是导致危机爆发、危机控制不力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充分考虑信息协同的弹性水平,而建立弹性信息系统是实现信息协同弹性的关键。城际重大危险源分布的复杂性、预测的不确定性,都对信息系统在城际应急管理主体之间实现应急信息共享与交流提出了更高的弹性要求。在整个城际应急系统中,信息的共享与交流都需要有效的信息系统支持,弹性信息系统的构建不仅需要每座城市建立综合的信息系统,而且要求这些信息系统之间能实现有效的整合,从而为城际应急网络内的信息协同提供支持。弹性信息系统是城际应急网络中的基础子系统,如果该系统缺乏弹性,将大大影响城际应急网络的弹性水平,其构建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为风险弹性构建信息系统;另一方面,为应对信息需求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满足城际危机事件应急管理信息集成的要求,应使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弹性。

在弹性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不仅实现了弹性信息流在预警、反应、干预、救援和评估恢复各个关键环节之间的协同,而且实现了弹性信息在各城市应急管理主体、城际应急管理中心之间的协同(如图5所示)。在这种基于弹性的信息协同机制的支持下,城际应急管理主体能够迅速做出应急决策,应对危机事件的爆发。

4.3 城际应急网络资源协同弹性

在城际应急管理中,资源是指可被城市用以掌握、缓解和消除危机的安全基础设施、安全监控与应急救援物资、安全人才等,这些资源的储备、调度和使用等都需要科学的规划与协同。资源协同弹性是指城市应急管理主体配置和利用资源的灵捷性。对于城际应急系统,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现有应急资源利用的灵活性,以最少的安全投入实现最大的安全经济效益,而资源的弹性优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1)城际安全经济效益函数

安全经济效益是指由于安全投入而避免或减少危机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失即隐性的经济效益,表示为安全产出与安全投入的比。由于安全投入是城际安全产出的关键素安全经济效益是衡量其安全投入效用的重要指标,所以以函数q =安全产出/安全投入= f(x1 ,x2...,xn)(1)表示城际应急系统在一定的安全资源投入下的安全经济效益,其中: xi(i=1,2,..., n)为城际应急管理所需的n种应急资源。安全经济效益函数反映城际应急系统在各种应急资源的不同配置下,整个城市群的总效益状况。

由于弹性的城际应急网络具有有效调度应急资源的能力,不需要针对城市群内每个城市的应急所需分别配置资源,而是实现应急资源在城市群中的整体优化配置,避免同种类型的应急资源在多个城市内的重复储备,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安全投入的增加。因此,相比于单一城市内的优化配置而言,n种应急资源在城市群中的优化配置,能够以更小的安全投入达到相同的城市安全产出,即为单个城市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应急资源有效性的判定

对于不同的城市群,由于地理位置、网络结构以及重大危险源分布等的不同,各种应急资源存在有效、无效资源之分。有效应急资源是指城际应急系统更多地获取这种资源,增加储备,能够使城际安全经济效益得以提高。无效应急资源是指资源的增加并不能使城际安全经济效益得以提高,甚至反而降低的更快。有效、无效应急资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根据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弹性进行判定。一般而言,110、119等公共应急资源都是有效资源,而一些专业的应急资源(如电力救援物资、矿山行业救援队伍)对于不同的城市群可能是有效资源,也有可能是无效资源。根据城际安全经济效益函数,各种资源的弹性函数

为 :

资源弹性表示影响安全经济效益的某种应急资源每变动百分之一会使城际安全经济效益变动的百分数。当>0时,加大投入或储备这种资源,可以使城际安全经济效益q增加,应急资源x.应为有效资源;当<0时,继续投入这种资源,安全经济效益q反而下降,这种资源为无效应急资源。城际应急管理主体应该尽可能地多获取有效应急资源,减少无效应急资源的储备。有效、无效应急资源的判定有助于城际应急管理主体更好地选取储备资源类型,避免因盲目增加无效资源而导致城际应急系统投入成本的提高。

(3)应急资源的弹性优化

以城际安全经济效益的增加为目标,城际应急管理中心可以完全自由地储备和配置各种应急资源。对于>0的有效应急资源,要充分保证资源可得性。优先配置(max{ }i ≥1)中的资源x,加大其储备量,因为这类应急资源增加,可以为城际安全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对于(max{}10

弹性能帮助城际应急网络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恢复到正常或理想状态,使应急系统能够正常高效地运行。本文从弹性的角度分析了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的构建模型,探讨了城际应急网络弹性的形成机理,并重点从风险弹性、信息弹性和资源弹性三个方面对应急网络协同弹性水平进行分析。风险弹性反映了城市群区域内的风险状况,是影响应急网络弹性平衡状态的关键因素;基于信息弹性的协同机制是实现弹性信息流在不同网络之间协同的有效途径;资源的弹性优化有助于提高城市应急管理主体配置资源的灵敏性,从而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城际应急网络,抵御各种不可预知的危机事件,提高网络的自组织和自修复能力。

第二篇: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敖万运字(2013)第55号

签发人:胡玲玲

万强运输公司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各科室: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

事故发生时,本预案的实施是由应急救援系统来执行完成的。应急救援系统分为应急救援指挥部和救援队两大部分。

2、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部为运输公司应急工作最高领导组织,指挥部总指挥为公司应急工作最高领导。指挥部成员直接领导其下属救援队,并向总指挥负责,由总指挥协调各项工作的进行。(总指挥不在时,由副总指挥代行总指挥职权)

指挥部总指挥: 胡玲玲 电话:*** 指挥部副总指挥:张振东 电话:*** 金玉荣 电话:*** 指挥部成员:陆景华 电话:*** 杨晶晶 电话:*** 张海涛 电话:*** 杨 超 电话:*** 郭晓欣 电话:*** 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并实施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2)负责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及应急资金、器材的配臵;(3)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4)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援物资保障、车辆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5)负责事故现场交通管制、人员疏导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6)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护、伤员转送、后勤保障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7)负责与市消防队、市公安局、医院及相关政府部门等单位的通知和联络。

(8)及时、准确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9)组织对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制订善后处理方案、编制上报材料。

3、救援队的构成及职责

事故一旦发生,经组织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在现场第一线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计划。

队 长:胡玲玲 副队长:张振东 金玉荣

成 员: 陆景华 张海涛 杨超 郭晓欣 张晓辉 救援队主要职责:

(1)事故发生后,服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挥,及时采取措施协调应急救援、应急救灾。

(2)在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负责现场人员的疏散、撤离至安全地带,确保人员处于安全区域,并防止消除证据。

(3)救援受伤及受害人员。

(4)负责事故调查及提供事故现场相关技术资料。(5)负责现场设备、设施修复、处理工作。(6)察看事故发生波及区内、外范围对附近危险源进行警卫。

(7)接待指引外来消防、环保、公安、医疗及上级人员。

(8)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救援情况。(9)负责事故报警、情况通报、通讯联络,向上级相关部门传达、报告事故情况。

(10)告知外来消防人员,企业就近的消防系统和水源部位,协助其灭火。

二、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监控

以客运公司为主的各危险源主要分布于客运站车辆保养厂及站内车辆,由各部门负责日常监控和管理,建立危险源档案,开展风险分析,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信息进行评价,完善预防措施,确保遇有突发事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臵。

根据公司现状,对危险场所及危险源的监控方式为:

2、危险源的检查

(1)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2)公司严格执行保养厂区内外和公司车辆的安全检查制度,安全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制度。

(3)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进行教育培训。(4)安全分管经理定期不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排查。(5)部门主管每周检查一次。(6)岗位责任人每天进行检查。(7)公司安全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8)对检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故障及时排除。

3、技术监控

(1)各部门设臵消防安全设备设施;

(2)保养厂设有消防安全设备、自救设施、灭火器、视频监控设备等;

(3)对公司车辆实施24小时监控。

4、预警行动 当发现事故隐患或事故隐患将导致灾害发生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所在部门领导报告事故情况,部门领导可根据隐患的危险程度、波及范围、性质、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事故的严重程度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应急指挥部接到应急情况报告后,依据应急报告内容判断事故类型,并通知相关部门及救援队展开事故救援工作,并根据事故实际情况按预案体系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做好向上级汇报工作,事故报告后如出现新情况的应及时补报。

5、信息报告与处臵

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所在部门领导报告事故基本情况,所在部门领导应根据基本情况判断是否有能力实施救援和控制,超出其救援和控制能力时,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并应在上报的同时,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如事态失控,应以保障人的安全为第一位,立即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必要时部门领导可同时拨打相关应急电话:火警:119 报警中心:110 医疗急救:120 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事故情况报告后,应根据事故基本情况及时判断事故类型、危险程度、波及范围、事故性质、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事故的灾害程度,并在第一时间通知救援队到达现场。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指挥部报告。

上报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部门、时间、地点、相关设施和现场情况;(2)事故可能的原因、性质及其危害严重程度;(3)事故可能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救援的建议和要求;(4)已采取的措施和效果及下一步处臵方案;(5)其它需要报告的事项。

未遂事故经部门采取措施后,该部门领导应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处臵结果。

六、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管理措施

为加大公司安全管理力度,提高员工对公司重大危险源危害的预防和控制,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订本措施。危险源管理措施是实现目标和指标的行动方案,应包括的内容:⑴目标和指标。⑵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措施、方法。⑶方案的执行部门及相关负责人。⑷投入资金的预算。⑸时间步骤和期限。

一、安全管理

1、目标:

增强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杜绝恶性事件、突发事故的发生;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制度落实。

2、指标:

1、重大伤亡事故率为0;

2、重大火灾事故率为0;

3、轻伤事故频率低于3‰。

4、安全防护合格率100%,优良率60%。

5、三级安全教育率100%。

7、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8、重大隐患及时整改率100%,复查合格率100%。

二、主要措施

1、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第二章第十七条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落实到人。

2、各层次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逐层次严格管理。

3、各层次制定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并逐层考核。

4、建立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并认真执行。

5、责任人:

负 责 人:胡玲玲

主管部门:安全办、车队、业务科

主管领导:张振东 金玉荣

三、防止倾覆事故的管理

1、目标、指标

杜绝保养厂机器发生倾覆事故。

2、主要措施

⑴制定大型机械拆装专项安全技术方案。⑵对机械拆装的全过程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⑶大型机械拆装应由有拆装资质的队伍拆装,拆装人员应该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⑷拆装全过程应派专人监护。

⑸拆装人员应按操作规程说明中拆装工序拆装,严禁违规操作。

⑹大型机械组装结束后,应先进行自检查,试运转后请当地主管部门检测合格后,挂牌运行。

3、责任人: 

负 责 人:李凤银

主管部门:保养厂、安全办

主管领导:金玉荣 张振东

四、防止物体打击事故的管理

1、目标、指标

杜绝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

2、主要措施

⑴严格执行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⑵高处作业时禁止向下方抛物。

⑶清理的固体废物应袋装吊下,严禁抛洒。

⑷凡吊装物体(钢材、钢模、钢管等)应捆绑牢固,并有专人司索、指挥。

⑸大型机械拆装作业的配件、工具等应装入工具袋防止落物。

⑺加强维修过程的检查,防止落物伤人。

3、责任人:

负 责 人:李凤银

主管部门:安全办、保养厂、车队

主管领导:张振东 金玉荣

五、防止触电事故的管理

1、目标、指标

杜绝发生重大触电伤亡事故

2、主要措施

⑴维修作业必须编制维修用电组织设计,实行TN-S系统,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三级保护,一机一闸。使用标准配电箱,动力箱与照明分开设臵。

⑵线路架空或埋地铺设,现场照明不准使用护套线。⑶未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不准操作电工作业,电工必须持证上岗。⑷潮湿的作业场所的照明,必须使用安全电压。

⑸现场电源接头用绝缘胶布包扎良好,接头不能放在潮湿地上和水中,不得使用破皮、老化电缆线。在车辆进出的过道处和易受机械损伤的部位要加套管保护。

⑹配电箱内的破损电器要及时更换,接线不能搭设或采用线头直插,不准把出线直接接在漏电保护器上。

⑺做好各类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或接零保护,防止发生漏电。

⑻在保养厂外侧与边缘有外高压电线,安全距离小于最小规定要求的,要加屏障遮护,防止高压线发生事故。

3、责任人:

负 责 人:李凤银

主管部门:安全办、保养厂、车队、业务科

主管领导:张振东 金玉荣

六、防止高处坠落的管理

1、目标、指标

确保不发生高处作业坠落事故

2、主要措施

⑴按维修现场安全防护规定对深基础临边、各类大型机械拆装和运行中的环节进行防护,并对防护情况进行检查和验收。

⑵向参加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⑶不准任意拆除和改变各类防护网,栏杆,安全门和隔板等防护设施。

⑷高处作业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不准酒后作业。

3、责任人:

负 责 人:李凤银

主管部门:安全办、保养厂、车队 主管领导:张振东 金玉荣

七、防止火灾事故的管理

1、目标、指标

杜绝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2、主要措施

⑴实行动火批准制度,经批准后动火。⑵指派专人进行监护,适时督查。

⑶在施焊时,采取防止焊渣掉落措施。

⑷作业结束后,有专人清扫焊渣,消除火灾隐患。⑸制定消防责任制、管理制度,划分消防责任区,落实到人。

⑹对食堂、宿舍、办公场所、电焊气割作业、涂漆、喷漆、配电间、危险品库、库房等可能发生火灾的危险场所,按规定配备满足防火要求的消防器材并落实到人。

⑺办公区、施工区设臵灭火专用的灭火器、消防砂。⑻针对季节性特点,制定季节性特别是冬季施工的防火措施。

3、责任人:

负 责 人:李凤银 张双伍 李相武

主管部门:安全办、保养厂、车队、业务科

主管领导:张振东 金玉荣

八、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管理

1、目标、指标

杜绝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2、主要措施

⑴各种机械的传动部分必须要有防护罩和防护套。⑵现场使用的机械应相应固定。

⑶机械在运转中不得进行维修、保养、紧固、调整等到作业。⑷机械运转中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岗位或把机械交给别人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作业时思想要集中,严禁酒后作业。

⑸使用砂轮机、切割机,操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⑹维修作业厂区周围的废料、费油等必须随时清理,保持脚下清,防止被废料拌倒或引起火灾,发生事故。

3、责任人:

负 责 人:李凤银

主管部门:安全办、保养厂

主管领导:张振东 金玉荣

九、防止职业病危害的管理

1、目标、指标

杜绝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主要措施

⑴严格控制可能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工艺、设备及原材料的使用,以从源头消除、减轻职业危害因素的产生。

⑵按规定发放口罩、防护镜、防护罩等各种职业健康安全防护用品,并督促作业人员正确使用。

⑶不得招收或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人员从事其禁忌的特殊作业。

⑷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按规定设臵警示标志。

⑸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要设臵报警装臵,配臵现场急救设施。

⑹有毒有害作业岗位的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应针对具体危害特点进行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培训。

⑺每年对特殊作业岗位的职工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3、责任人: 负 责 人:李凤银 张海涛 

主管部门:安全办、保养厂

主管领导:张振东 金玉荣

十、防止食物中毒、传染疾病的管理

1、目标、指标

杜绝发生事物中毒、传染疾病事故

2、主要措施

⑴队部食堂应根据“食堂卫生管理”的规定不断完善管理,确保食物卫生。

⑵食品原料要做到防尘、防蝇、防污染源污染。

⑶不得采购制售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有异味或《食品卫生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⑷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主副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生熟要分开存放,采购的各类果蔬要经洗净,各种食品要烧熟煮透,杜绝事物中毒。

⑸不准私建土煤炉、土电炉取暖,不准在室内用干材、煤炭、焦碳等材料取暖和煤气做饭,以免发生火灾和中毒。

⑹保持办公、施工、生活场所保持卫生、通风,有消毒措施。污染物处臵按程序文件中《环境运行控制程序》执行。

⑺经常开展卫生习惯的教育,杜绝随便吐痰、随地大小便、随便扔垃圾的恶习,提倡勤洗手、勤洗澡的良好风气。

⑻公共食堂餐具有高温消毒措施。

⑼职工宿舍、职工浴池、厕所有通风消毒措施。

⑽施工现场的饮用水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施工现场茶水供应杜绝公用茶具。

3、责任人:

负 责 人:张双伍 

主管部门:安全办

主管领导:张振东 金玉荣

十一、安全组织机构

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胡玲玲 副组长:张振东 金玉荣

组 员:

组 长:副组长:张振东组 员:组 长:胡玲玲副组长:张振东组 员:组 长:胡玲玲副组长:张振东 陆景华 杨晶晶 张海涛 杨 超 郭晓欣 张晓辉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胡玲玲

金玉荣

陆景华 杨晶晶 张海涛 杨超 郭晓欣张晓辉

安全防火领导小组:

金玉荣

陆景华 杨晶晶 张海涛 杨超 郭晓欣

张晓辉

危险源辩识评价领导小组:

金玉荣

组 员: 李凤银 陆景华 杨晶晶 张海涛 杨超 郭晓欣

抄送:敖汉旗交通运输管理所

张晓辉

敖汉旗万强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3月10日

第三篇: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办法为保证生产项目的顺利开展,切实保障安全和产品质量的“双赢”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特制订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一、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办法

在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上,各专业部门按专业分工负责。

(1)在重大危险源管理上要组织人员对重大危险源进项登记建档,制订应急预案,对实施情况惊醒检查,组织安排应急预案的演习和事故救援演习等。

(2)生产部,综合部,设计部、质量部按照分工要求,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管理、检查和相关预案的演习等。

(3)岗位职工要清楚事故应急预案内容、工作职责、报告程序,要了解于重大危险源工作岗位有关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以及可能发生的后果,向上级不么报告重大危险源管理中的严重问题等。

2、安全检查和管理

(1)对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分四级进行检查,安全部门按月进行检查,负责人对所负责的重大危险源管理情况进行自检,检查内容包括安全措施执行情况,应急预案熟知情况级相关管理情况。

(2)在重大危险源处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所在场所应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应与职工宿舍、休息室保持安全距离。

3、危险源名称:

(1)火灾

主要生产阻燃PVC瓦和阻燃PC瓦。火灾的主要原因是设备自身故障(如短路)造成温度急剧升高。必须经常观察温度的变化,防止火灾的发生。

(2)生产设备的伤害

磨床、锯床、铣床、钻床等这些设备和部位都容易造成伤害,主要是手的伤害。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力集中,避免事故的发生。

(3)乙炔、氧气:

a.外观与性质:乙炔、氧气是带刺激性气味的易燃易爆化学气体,易挥发,当储存罐和储气瓶发生泄漏时会产生刺激性气味,遇火星或明火或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混合比例后会产生爆炸,造成火灾和强烈震感、冲击波。

b.氧气是一种助燃气体,氧气瓶在遇强烈碰撞时易发生泄漏,致使安全阀损坏气体外泄,当和乙炔等气体到达一定混合比例时会产生爆炸。

c.乙炔、氧气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化学物品。

d.微量泄漏时主要是吸入对人体造成危害。

(4)高压电:

35KVA变电所是高电压,易发生触电,火灾事故。

(5)油漆

油漆里面含有甲醛、苯、TVOC等

a.有机溶剂的毒性

人若长时间 吸入有机溶剂只之蒸气将会引起慢性中毒的现象,但短时间暴露高浓度有机溶

剂蒸气下,也会有急性中毒致命的危险。在常温下,低挥发性溶剂在空气重不易造成危险。其他队人体危害有关系者尚有溶剂之脂溶性,反应慢,喊杂质情形、人体吸收之方式及途径、人体之代谢速率、累积情形、个体感受及敏感性、暴露时间之长短

b.油漆对孕妇的危害

(1)它可能会造成孕妇皮肤过敏,引起变态反应,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胎儿健康和正常发育。

(2)它含的苯,可引起起孕妇或者胎儿发生溶血反应。

(3)它含的铅,可以通过皮肤黏膜或者呼吸道进入孕妇体内,引起慢性中毒,损害母子神经系统

c.最大伤害来自醛

油漆的主要成分是油料、树脂、颜料、稀料、辅料。而油漆中添加的甲醛是其中最大的危害,甲醛虽然不是油漆的主要成分,他作为油漆的一部分,保护油漆的质量,呈现刷漆后的光亮。甲醛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是原浆毒物于蛋白结合,在体内能生成甲醛对视网膜有较强的损害。

4、发生人员伤害处置措施

1.乙炔、氧气由储气罐存储,发现阀门泄漏后,操作人员立即通知班长,并报告部门负责人。若在短时间内能控制泄漏,则基本排除事故隐患,经相关人员到现场确认,更换泄漏阀门,若不能控制,则立即拨打119,公司消防人员到现场进行相应的事故排除步骤。

2.一旦发生爆炸燃烧,公司消防人员必须在顺风方向灭火,并戴防毒面具作业,20米其它人员撤出现场。同时关闭20米区域内所有电源,同时及时向区消防部门求援。

3.在喷油漆时,应戴防毒面具,手套、打开排风扇、禁止饮食、吸烟,如发现有人头晕、恶心、呕吐、无力、呼吸困难等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其水溶性小,应注意迟发反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即与医疗单位联系抢救。

5、重大危险源预防通则

1.一般事故:设备的微量泄漏,可由岗位操作人员通过巡检等方式及早发现,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

2.重大事故:可因设备事故,操作不当等发生大量泄漏而发生的重大事故,操作人员虽能及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危化品泄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伤害,波及周边范围,当发生重大泄漏事故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

⑴ 立即起动《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

⑵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生产部当班主管和区消防队报警,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⑶生产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车间,要求查明危化物外泄部位(设备)和原因,下达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专业消防队和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进行救护。

⑷生产部要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汇报事故的情况。

⑸发生事故时,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和原因。采取措施消除事故,以自

救为主。如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⑹消防队员到事故现场后,消防人员配戴好防护面具,首先查明现场有无受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将受伤者脱离现场,严重者尽快送医院抢救。

⑺指挥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如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

⑻ 生产部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同车间主任,在查明危化物泄漏部位和范围后视情况能否控制,作出局部或全部停产的决定。若需紧急停产,则紧急停产程序通过生产部、车间主管迅速执行。

⑼公司安全主管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担负治安和交通指挥,组织纠察,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如当危化物扩散友邻单位,厂区处过往行人在区、市指挥部指挥协调下,向上侧风方向的安全地带疏散。

⑽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与消防队配合,应立即救护伤员和受伤人员,对受伤人员应根据中毒和受伤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重伤员及时送医院抢救。

⑾生产部下达抢修指令,迅速进行设备抢修,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扩大。

⑿当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两个专门工作小组:

①生产部主任任指挥,组成由安全、生产、技术、环保、设备和发生事故工序负责人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②在车间负责人指挥下,组织抢修小组,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③夜间发生事故,由当班负责人起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事故处理和落实抢修任务。

3.变电所触电或火灾事故。

⑴ 早发现者应立即通知当班负责人。

⑵ 当班负责人接警后,立即通知本公司电工拉闸停电,并立即通知公司重大危险源事故应 急小组成员。

⑶ 即启动《公司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

⑷ 对触电人员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必要时送医院抢救。

4.各种设备发生人员伤害事故。

⑴按工伤事故管理制度执行。

6.具体工作安排

⑴公司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每半年组织对预案进行一次演练,根据演练结果,完善预案。

⑵公司定期对重点岗位和重大危险源进行确认。

⑶安全员每周对生产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并负责生产中的安全生产管理。⑷公司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小组,要指导各相关单位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惩罚制度,并严格执行。

⑸严格执行三级安全确认,对涉及重大危险源整改的,必须确保资金、人力,按时完成整改。

(6)司要随时安排一台车备用。

第四篇: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编 制 说 明

我公司运用适合本公司的安全管理方法,运行于安全生产工作之中。为了在事故发生时,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迅速控制事故发展,保护环境,保护现场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环境和财产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和《北京xxx有限公司安全评价报告》等文件编预案。

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成员:xxx

编制单位:北京xxx有限公司

预案版本:预案01(版)

编写: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签发人(签名):xxx

修订实施日期:2011年6月1日

目 录

1.概况

2.术语

3.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4.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

5.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和职责

6.报警及通迅联络

7.发生事故后的处理措施

8.人员紧急疏散和撤离

9.危险区的隔离

10.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11.受伤人员的救治

12.现场保护和洗消

13.应急通讯系统

14.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15.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16.应急培训计划

17.演练计划

18.附加说明

19外部联系

1.概况

1.1基本情况 北京xxx有限公司创办于1991年,以生产经营油漆涂料产品为主,属民营企业,目前在册职工有53人,工厂位于xxx中路北侧,距离高速公路0.5公里,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生产能力为6000吨/年,拥有1套生产装置,间歇式生产方式,仓储能力为2000平方米。

1.2主要产品有醇酸清漆和色漆、硝基清漆和色漆、聚氨酯清漆和色漆。

1.3主要原材料 有200#、150#、丁醇、丁酯、乙酯、等原料,为中高闪点易燃易爆液体物料等。原料通过供应商送货到岸。

1.4交通、消防情况 交通便利,xxx城内有消防支队,厂内有25人组成的义务消防队厂区有150立方水池,半自动化消防系统,可以满足消防用水。同时,配备有监控系统和火灾预警系统。

2.术语

2.1、危险化学品

指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2.2、应急救援

指在发生事故时,釆用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2.3、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2.4、危险目标

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

2.5、预案

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2.6、易燃液体

指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

3.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3.1危险目标的确定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的要求,北京xxx有限公司储存过程涉及的松香水、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等溶剂属于《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表二所列易燃物质。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储存场所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如下表。

储存场所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表

危险物质名称

场所

物质临界量Q(吨)

最大物质量(吨)

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

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

原料溶剂库

6.3是

松香水(200#溶剂油)

15.4乙酸乙酯

6.48

乙酸丁酯

6.34

醇酸树脂

中间品罐区

17.9

2否

乙醇

溶剂库

0.8

丁醇

0.8

硝化棉溶液

地库

0.8

说明

计算过程如下:液体原料库储存方式为200升铁通,每桶0.16吨。松香油最大量时不超过15.4吨;乙酸乙酯最大限量时不超过6.48吨;乙酸丁酯最大限量时不超过6.34吨;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最大量时不超过6.3吨。则:6.3/20+15.4/100+6.48/20+6.34/20=0.315+0.154+0.324+0.317=1.111构成重大危险源。

中间品树脂储罐区7个储罐,总容积28立方米,17.92吨。中间品单个储罐品种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地库硝化棉液5桶,每桶0.16吨。5x0.16=0.8吨,单品种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综上所述:溶剂库桶装多品种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公司溶剂库桶装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

通过安全标法评价分析,本公司储存条件基本合格;溶剂库桶装储存场所储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主要危险因素为火灾爆炸,但本企业单品种为桶装储存方式,且安全设施、建筑、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操作规程的要求,制定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事故处理方案及应急预案,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

评价结论: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评价人员

总经理xxx、各部门主管

3.2具体危险特性

3.2.1危险性类别: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

3.2.2健康危害:溶剂油蒸汽可刺激眼及上呼吸道,如浓度过高,可引起呼吸困难、出现紫绀等缺氧症状。

3.2.3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空气、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

3.2.4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其气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

3.3对周边的影响。

相邻重点防火单位:xxx虽然公司有严密的安全管理措施,安装有监控施设,发生事故的几率很小,但一旦发生大规模泄漏,有发生火灾和污染环境的可能。厂区东南角低向开挖的防渗防护池,容量约400立方米可防泄漏。故一般情况下可将泄漏事故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不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大的危害,另四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紧急情况下人员可顺利疏散,故对周边社区一般不会造成大的伤亡事故。

4.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

4.1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不同备好相关的灭火器材和设施,现有消防栓系统一套,消防栓17套及配套水带、水枪。

4.2现有灭火器35公斤和8公斤45具,做到每月查一次,发现压力不足及时更换,并做好检查记录;热炼炉位置同时备有砂土,以防万一。同时保证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维护、保管、检查工作由xxx负责。通过人员培训确保每个职工都会使用灭会器材和设施。

4.3遇特热天气时,备有2支水枪供平时喷淋降温和消防使用。

4.4防毒面具30套,有防尘口罩若干。

4.5抢修器材:公司配备有电、气焊、堵漏木及其它维修设施。

5.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5.1组织指挥机构:

5.1.1消防安全负责人:xxx

5.1.2消防安全管理人员:xxx

5.1.3从业人员构成xxx

A、灭火救援组(21)

组长:xxx

组员:xxx

职责:主要负责火场灭火、人员及物资的救援工作。

B、设备维护组(4)

组长:xxx

组员:xxx

职责:主要负责水、电、监控系统、消防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火场现场设备操作等。

C、疏散演练组(12)

组长:xxx

组员:xxx

职责:主要负责火场被困人员疏散、警戒、救护工作。

D、检查巡查组(8)

组长:xxx

组员:xxx

职责:主要负责消防设施器材的各项检查工作以及协助疏散组检查火场被困人员有无疏漏及人、物救援工作。

E、宣传培训组(7)

组长:xxx

组员:xxx

职责:主要负责防火安全教育培训、火场组织人员保护火灾现场,防止残火复燃,为调查火灾原因提供情况等工作。

5.2消防安全管理人:由在岗人员担任。

5.2.1任务:根据消防安全责任人的指令主要完成;

5.2.2启动灭火设施进行扑救;

5.2.3通知有关领导前往火场进行组织指挥;

5.2.4通知其他人员带来灭火器材、用具等前往火灾现场请领任务;

5.2.5向着起火点和其他范围发布疏散命令;

5.2.6通知场内值班电工及时切断相关电源;

5.2.7向社会有关部门报告,请求协助和支援。

5.3厂内值班人员应确保24小时开通手机,切实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6.报警及通迅联络

6.1报警装置

6.1.1 24小时有效报警的固定电话。

6.1.2 防爆对讲机(必要时配备)

6.1.3紧急报警电铃

6.2通讯联络流程:

首先发现人高声呼叫示警,报告领导或电话通知门卫联系

门卫按动电铃报警

同时电话报告领导

通讯联络组通知公司有关领导

并根据情况报告消防、环保、安监、公安、医疗、当地政府等单位

办公室负责人电话报告

总指挥和通讯联络组

7.发生事故后的处理措施

7.1报警

无论何人何时发现发生泄漏、着火、爆炸事故,应立即通知门卫和车间操作室,门卫和车间操作室立即按动报警电铃,当班的安全和生产人员立即开展应急处理。同时按报警程序报告,由指挥部成员通知各应急救援队成员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7.2.泄漏处理

7.2.1发生泄漏时,由技检部及公司义务消防队员立即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首先察看现场有无受伤人员,若有人员受伤,应以最快速度将受伤者脱离现场,其次切断火源、泄漏源,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7.2.2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溢漏液体收集在密闭容器内,同时判断泄漏的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立即用沙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

7.2.3大量泄漏:在消防堤内,如有泄出,引流入防护河床。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7.3.着火处理

7.3.1发生着火时,由公司义务消防队员立即做好防护后,首先察看现场有无受伤人员,若有人员受伤应以最快速度将受伤者脱离现场,其次切断泄漏源,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7.3.2小量着火:立即组织消防队采用灭火器灭火,灭火后,确认不再复燃,立即采取小量泄漏处理方法处理。

7.3.3大量着火:立即组织消防队起动消防系统喷淋喷洒大量清水,让其冷却,灭火后,确认不复燃立即采取大量泄漏处理方法处理。

7.3.4现场指挥人员要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若遇到火势难以熄灭,着火处火焰变亮耀眼,伴有尖叫、罐体发生变色、罐体晃动等爆裂征兆时,指挥员必须适时做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

8.人员紧急疏散和撤离

8.1当事故可能对企业内、外人员构成威胁时,必须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由安全警戒队负责治安和交通指挥,对事故救援无关人员及可能威胁到附近居民以及相邻的危险化学品进行紧急疏散和撤离,向上风向疏散到500米外的安全地点。

8.2事故现场人员的撤离疏散组通知各岗位人员迅速撤离,撤离时应对人员进行清点,若有未撤离的人员,应由义务消防队员做好防护后到现场作搜寻。

8.3非事故现场人员的疏散,由应急指挥部下达疏散撤离的指令,按指定的路线进行撤离。

8.4周边区域单位、居民人员疏散,由公司应急救援疏散组人员通知周边区域各单位、各村庄及公司生活区居民按指示的路线进行疏散。

8.5应急救援人员的撤离,公司应急救援人员在发现事故现场出现危险状况时(如危化物将要爆炸等),应由现场指挥部下达紧急撤离命令,撤离到指定的区域,同时要将撤离的报告马上报告到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

8.6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8.6.1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8.6.2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8.6.3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8.6.4疏散时,被疏散人员严禁驾驶车辆及骑摩托车。

9.危险区的隔离

硝化棉液为重大危险源,当此危险源可能对企业周边人员和环境构成威胁时,必须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设定危险区。

危险区内与抢险救援无关的人员应当及时疏散,所涉及的公路应当通知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断路,使其改道行驶,直到指挥部下达撤消危险区的命令后,方可使其恢复正常状态。

10.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10.1抢险、救援,为确保事故伤害不扩大化,所有抢险救援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好防毒口罩,在抢险救援时,不得独自行动,作业时严格执行公司的安全管理规定,并高度警觉,服从现场救援指挥部的指令。

10.2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由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

10.3为防止事故扩大,应加大喷洒水量,增大沙土、等吸收入残液的物质使用量,同时将情况上报县主管部门请求增援,事故扩大后,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核定危险浓度区,并相应调整疏散人员的范围。

11.受伤人员的救治

11.1受伤人员从事故现场救出后,由公司医疗救护组人员按受伤情况进行分类抢救,现场抢救后,重者立即送医院治疗。

11.2现场救治方法

11.2.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及大量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11.2.2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11.2.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及心脏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就医。

11.4苯对人体的危害

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严重者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症;造血系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发生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性为多见)。皮肤损害有脱脂、干燥、皱裂、皮炎、可致月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

12.现场保护和洗消

12.1现场保护

由公司应急救援的义务消防队到达现场后,负责现场的保护工作,以便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为预防和制定防护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

12.2现场洗消

事故现场的洗消由技检部负责组织实施,现场洗消由车间及义务消防人员负责,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用雾状水稀释蒸汽、用沙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或用防爆泵移至槽车或者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13.应急通讯系统

办公室、生产车间安装有固定电话。

13.1应急电源

公司有柴油发电机组一台,能够保证全公司在出现停电时作为应急电源使用。

13.2应急照明

车间及各处重点部位都配有应急照明灯,以备在紧急停电时使用。

13.3应急救援器材

13.3.1灭火器材:35公斤的有6具,8公斤的有49具,做到每月查一次,发现压力不足或有丢失的及时更换。

13.3.2防护器材:防毒口罩30套,防尘口罩若干。

13.4保障制度

13.4.1责任制度

公司根据各部门的实情制定有安全责任制。

13.4.2值班制度

公司建立了公司领导、安全值班24小时值班制度。

13.4.3培训制度

公司建立了新入厂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转岗人员培训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制度以及日常安全教育制度。

13.4.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对重大危险源实行了承包和监控。

13.4.5安全检查制度

包括现场检查及消防物资、应急救援器材的检查、维护和保养。

13.4.6演练制度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组织一至二次专题演练演练。

13.4.7外部救援

13.4.8单位互助的方式

通过公司办公室联系城南街道政府进行救援。

13.4.9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

昌平消防支队。

13.4.10应急救援信息咨询,可向国家应急救援中心咨询,必要时请求救援抢险。

13.4.11专家信息(暂空)

14.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14.1危化品出现渗漏、滴漏,启动义务消防级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抢险救援。

14.2危化品出现较大渗漏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抢险救援。

14.3危化品容器开裂燃烧,厂区以外有可能受到危害时,在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的同时,应立即上报当地政府,启动政府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

15.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15.1发生的泄漏、着火得到控制后,在通过倒槽、稀释、吸收、回收后,全部将危化溶剂处理完毕,且用不燃性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周边地区大气中油气浓度小于0.2%时,由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15.2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由指挥部通知各相关部门事故危险已解除,由应急疏散队负责通知周边村庄及公司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可以返回居住区和返回岗位。

16.应急培训计划

为便于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组织抢险救援和人员的疏散撤离,定期对应急救援人员和公司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和教育。

16.1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公司的应急救援人员应选择身体状况良好,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便于通讯联系,以及具有丰富的本岗位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为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救援能力和水平,由各应急救援专业队负责人每年对其队员进行不低于两次的培训。

16.2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公司的员工每季度参加由技检部组织应急响应的培训。

16.3周边企业有培训要求时,公司协助周边企业搞好相应的知识宣传教育。

17.演练计划

为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组织应急救援,每年都要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17.1演练准备,演练分为三个层次,即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根据演练的方式和内容,准备演练所需器材,对人员进行演练教育培训,并制定演练的方案和安全措施。

17.2演练范围,公司级应急救援演练的范围为全公司的应急救援演练,相关部门和领导要参加演练。

17.3演练时间,每年至少演练一至二次,每年的六月份“安全生产月”期间必须进行一次演练。

17.4演练组织,由公司生产部组织演练,办公室做好记录。

18.附加说明

18.1预案编写依据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签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18.2预案指导原则和救援方针

在预案的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优先保护人的安全。作为岗位人员,救援人员必须做到处事不乱,应按预案要求尽可能地采取有效措施,若不能消除和阻止事故扩大,应采取正常的逃生方法进行撤离,并迅速将险情上报,等待救援。

预案作为应急救援的计划方案,采取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高效协调的方针,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持续改进,使之更符合救援要求。

18.3夜间预案的启用

夜间发生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人员在到达现场之前,临时由公司义务消防队值班人员和生产车间当班人员按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事故处理和落实抢险救援任务。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人员到达现场后,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处理。

18.4若发生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影响到公司安全时,应同样启动应急预案。

18.5预案打印

18.5.1使用A4白色胶版纸(70g以上)

18.5.2正文采用仿宋4号字

18.5.3打印装订成文本

18.5.4存盘电子版本一套

18.6预案版本

本预案为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第01版。

19、外部联系

1、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系电话:xxx2、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应急咨询服务电话(企业安全值班):xxx3、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

(1)消防:119

(2)巡警:110

(3)医疗:120

(4)xxx安监局:

(5)xxx环保局:

第五篇:重大危险源应急处置方案[范文]

重大危险源应急处置方案

1、液体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方案

事故类型:车间各类液体反应罐、液体原料库、液体罐区(甲醇、甲苯、苯、酸碱罐),实验室使用液体化学品泄漏;

(1)报警:现场人员应迅速按照应急报警联络号码表向部门主管或公司主管部门报警,说明事件发生地点、部位、物质、势态及报警人姓名、部门与电话号码。

(2)隔离:接到报警后,部门主管或公司主管部门应迅速到达事故现场进行指挥,根据危险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及可能影响范围建立隔离区,隔离区域的边界应设明显的警示标志并有专人看守,除救援人员之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隔离区。注意:泄漏溢出的危险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严禁火种。

(3)泄漏应急处理:现场指挥人员指导应急人员立即采取正确抢险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a.视化学品的特性,进入现场人员必须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b.切断火源、电源,避免发生静电、金属碰撞火花等; c.进入隔离区的现场人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取对泄漏源的控制措施,如将容器破裂处向上,堵塞漏源;关闭阀门等,制止危险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同时,应观察附近是否存有地漏或污水、雨水井,并迅速围堵,以防止泄漏物进入污水、雨水管道。d.对于少量化学泄漏物可用沙土或抹布进行吸附,如泄漏物具腐蚀性,则只能用沙土吸附;大量泄漏时,为避免泄漏物四处蔓延扩散,要用沙土进行围堤堵截或者进行引流后,将泄漏物收集到容器中后再对地面的残留物进行吸附;

e.将收集到容器中的泄漏物进行密封,运至公司危险废物存放处;吸附有化学品的吸附材料放置于危险废物桶中,运至公司危险废物存放处。

(4)紧急疏散:当有大量化学品泄漏时并可能影响到附近和其他区域人员时,要迅速通知疏散撤离。当事态发展严重无法控制时,包括污染区内的应急处理人员要全部撤离,以减少人员伤亡。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a.指挥人员应明确指定疏散集合地点。

b.如泄漏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c.避免人员慌乱,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指定疏散集合地点。

d.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e.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危险区域。

(5)现场急救:在事故现场,危险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主要有:皮肤灼伤、神经毒性损害、严重者可致全身脏器衰竭、窒息等,应立即进行以下处理: a.由现场指挥指定的人员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现场急救。

b.在现场急救的同时,急救人员迅速汇总伤员人数和受伤情况并向现场指挥汇报, 必要时

由指挥人员呼叫120。

c.窒息伤员立即行CPR心肺复苏术和高级生命支持。

d.皮肤接触液体危险化学品:迅速脱去沾染液体危险化学品的衣服、手套、鞋袜,并擦净皮肤上残留的液体危险化学品,对患处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一般要求20~30min。碱性物质灼伤后冲洗时间应延长。最大限度减少液体危险化学品经粘膜、皮肤吸收对身体的损害。

e.面部皮肤粘膜接触液体危险化学品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眼睛灼伤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伤员也可把面部 浸入充满流动水的器皿中,转动头部、张大眼睛进行清洗,至少冲洗15分钟,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

f.消化道、呼吸道粘膜受液体危险化学品灼伤:保持呼吸道通畅,先用筷子或汤匙按压

舌根部引起呕吐,也可以立刻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减少人体对有毒液体的吸收。

g.救护车到达后迅速转送全部伤员去医院救治。

h.注意: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

2、气体泄漏应急处置方案

事故类型:氯气泄漏,二氧化硫、氨气泄漏,为有毒气体泄漏。1)最早发现事故者应立即向应急办公室报警、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

2)接到报警后,应立即通知有关车间要求查明氯气外泄部位(或装置)和原因,下达按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及消防队各专业救援队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3)由指挥部统一部署,按对口专业迅速向主管局和公安、安全、环保、卫生等上级领导机关报告事故情况。

4)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采取切断气源或倒槽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指挥部报告并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

5)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消防人员配戴好空气呼吸器,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中毒人员,发现中毒者以最快的速度将其脱离现场,严重者尽快送医院抢救。

6)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况及危险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如果事故扩大应请求支援。

7)安全环保部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同发生事故单位查明氯气、二氧化硫气、氨气外泄部位、程度和范围后做出是否局部停车或全部停车的决定。若需要紧急停车由公司总调度室通知岗位紧急停车。8)治安队到达现场后,担负治安和交通指挥,组织纠察,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当氯气、二氧化硫气、氨气扩散危及到公司外人员安全时,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协助友邻单位,厂区外过往人员在指挥部协调下向上侧风向的安全地带疏散。对可能威胁到的厂外居民,指挥部应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将居民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9)环保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查明泄漏氯气、二氧化硫气、氨气的浓度和扩散情况,根据当时的风向,迅速判断扩散的方向、速度,并对氯气、二氧化硫气、氨气泄漏下风扩散区域进行监测,确定结果。监测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必要时根据指挥部决定通知氯气、二氧化硫气、氨气扩散区域内的群众撤离或指导采取简易有效的保护措施。

10)抢险抢修队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修指令,迅速进行抢修设备,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扩大。

11)事故得到控制后,应急指挥部研究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夜间发生事故由公司值班及总调度室按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事故处置和落实抢修任务。

下载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协同弹性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协同弹性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炼钢厂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北京首钢第二炼钢厂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生产中产生危险物质是转炉煤气, 主要化学成份是CO;按年产钢500万吨, 每吨钢回收煤气50立方米计算,年产转炉煤气......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长沙盛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万博汇名邸二期7、9、10#栋及地下室 重 大 危 险 源 控 制 措 施 及 应 急 预 案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二○一一年八月 目 录 1、 模板......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1 1、重大危险源识别(1)由于局部失稳引起整体失稳或由于砼浇筑方法不对引起整体失稳,一般情况是钢管严重变形,扣件多数爆裂,模板......

    煤矿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内蒙**********************************煤矿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目 录 一、总则 ......................................................................................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处置方案

    物体打击应急预案 一、现场处理和抢救 1.现场负责人及值班人员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同时向安技部报告。 2.安技部接到报告后通知其他救援小组成员赶往事故现场进行救护,同时......

    重大危险源防范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大全)

    厦门新希阳中心工程 重大危险源防范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福建省龙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2年7月15日 重大危险源防范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重大危险源治理措施及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治理措施及应急预案编制:安全质量管理科 批准: 审核: 张掖市隆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 重大危险源治理措施及应急预案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执行上级的安全方......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共五篇)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 1、国家、行业、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 2、公司的相关规定;3、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要求; 二、目的 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