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弟子规》

时间:2019-05-12 19:0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郑小《弟子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郑小《弟子规》》。

第一篇:郑小《弟子规》

郑桥小学《弟子规》德育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构建和谐校园,经研究,我校决定从今年秋季开始,在全校开展《弟子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依据,以学习、力行《弟子规》为具体内容,广泛深入地开展《弟子规》学习教育活动,构建和谐校园,使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念,提升德行修养,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三、活动目的通过在全校大力开展《弟子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基础文明和基础道德,弘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道德规范,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活动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

(1)全面动员,广泛宣传。开学初,利用班主任会、全体教师会、晨会等载体,对师生进行动员;利用板报、橱窗等阵地,大力宣传《弟子规》的内容和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和家校通的联系平台,对家长做好《弟子规》学习意义介绍等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并配合好学校活动的开展。

2.学习理解阶段

认真做好对《弟子规》的学习理解,这是开展整个活动的基础,此阶段务必扎实做好“三个一”。

每日一读。各班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诵读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明确学生每日的诵读量,教师做好解读和检查工作。在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读,在家中学生和父母共同读,用各种形式,确保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背诵。每次集会做操后全校集体诵读相应内容。

每周一查。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对照诵读内容,每周开展一次检查活动,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师生之间的互查,纠正自身和周围不恰当的言行举止,班级、学校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以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推动活动开展。

每月一评。制定详细的《弟子规》学习考核细则,每月对各年级、班级进行一次考核,班级也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对学生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班级和个人进行全校表彰,以考核评比促进你追我赶局面的形成。

3.实践提高阶段

开展“三个融入”渗透,将《弟子规》学习融入家庭,融入社区,融入活动。通过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巩固学习成果,将《弟子规》丰富的文化内涵内化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融入家庭。学生在家与父母共同学习《弟子规》,并积极践行,促进家庭和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做一个好孩子。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的劳累;向父母长辈说一句问候语,表达一份感恩之心;与父母做一次交流,共同分享每天的进步和快乐。

融入社区。各校积极加强与所在街道、社区和村镇的联系,利用社区家长学校、社区讲堂、板报和橱窗等阵地宣传解读《弟子规》,让学生充当义务讲解员,并积极参与社区其他公益活动,抵制各种陋习,促进社区文明建设。

融入活动。借助各类活动创设情境,突出“实践”与“体验”,在活动中育人。各班可以围绕《弟子规》开展相应的感恩教育、礼仪教育、诚信教育等各类主题活动,结合时代特点,通过学生的实践参与,赋予《弟子规》新的内涵,健全学生人格。

具体流程:

2010年10月——11月

各班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学习《弟子规》内容,每天保证20分钟晨读时间,各班在班级板报中开辟“阅读弟子规”心得栏目。

2010年12月

开展一班为单位的《弟子规》诵读活动

2011年1月

期末《弟子规》学习优秀班评比

2011年3月

结合感恩内容进行活动

2011年4月

开展主题为“诵《弟子规》,做文明人”的典诗文诵读大赛。

2011年5月

“阅读弟子规”心得征文比赛

2011年6月

《弟子规》个人考级活动

说明:

一、每周二、四、五早读课教学《弟子规》,每次两句十二字,每次学习新句子前先复习上次学的。

二、集会时,由少先队大队长领诵复习前一天内容,然后再预习新内容。

三、底楼大厅的移动黑板上及时更新学习内容,以供学生的学习巩固,也提醒各班《弟子规》的教学进度。(各班的教学进度需与移动黑板上的内容一样)

四、4月底,期中考试前后进行《弟子规》的教学考查,方法为默写原句。期末考试难度相对增加,比如意思解释或是根据意思写出原句。

第二篇:子规Word 文档

读《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是清代人李毓秀所作,是一本教育青少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书籍。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受到了一次道德的洗礼,更深深感到里面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

初次翻开《弟子规》,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二十四个大字:“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沉思之余,我十分惭愧。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可现在的我们呢?面对父母的教诲,我们左耳进,右耳出;面对父母的批评,我们时常顶撞,使父母更加恼火;父母叫我们做事情,我们总是拖拉偷懒,心存不悦……我们又有几时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与期待呢?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从我们呱呱落地,一点一滴的将我们哺育成人,我们理应孝顺父母。从《弟子规》中所言可以领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须收起自己的坏脾气,不惹父母生气,不让父母担心„„从小事做起,从行动做起,去体贴、爱戴与帮助我们的父母,争取做一个懂事、乖巧的好子女。

我们不但要孝敬父母,还要讲诚信。正如弟子规上所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古有“一诺千金”的典故,也有“狼来了”的悲剧,我们做人的立身处世之本便是讲诚信,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不讲诚信,那这个世界便是冰冷而可怕的;如果一个人不守信用,既会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时间一长,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只有你守信用,别人才会信任你、喜欢你,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和谐。这当然也是《弟子规》告诉我们的。

《弟子规》里还有许多关于礼仪的教诲,如:“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读了这些,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中国真不愧是礼仪之邦!《弟子规》里还有很多对如何学习、如何磨炼心志等许多方面的描述与要求……

总之,读《弟子规》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它以简单易懂又生动形象的形式告诉了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多读一些这样的好书,认真学习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结合我们现代社会的实际,积极行动,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现代中国不愧对文明古国的赞誉!

第三篇:第子规读后感

读了《弟子规》以后,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第子规读后感。“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之间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我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我还学到了“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凡出言,信为先”等等。

《弟子规》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和睦兄妹,教我们做人不要斤斤计较,要讲信用。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范了错误就要及时改正。

我要认真学好《弟子规》,按照弟子规的内容来要求自己。

-----------------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 “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 “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读后感《第子规读后感》。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非浅。以下是我阅读此书后的点滴体会。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我的兄弟姊妹较多,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争执,在一旁的父母看见了,多难过呀。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该做些什么呢?一方面,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为孩子的母亲,应正确引导子女诵读《弟子规》,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领导批评。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

第四篇:学弟子规心得

学习《弟子规》的心得

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在闲暇时候喜欢读书,尤其是传统的文学,包括古典的诸子散文、历代诗词。正因为喜欢诗词,就对音韵有了些兴趣,于是在90年代就买了几本音韵方面的书,如《笠翁对句》、《声律启蒙》、《格言联璧》、《三字经》、《千字文》和《弟子规》之类的启蒙读物。这些书的文字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尤其是其中的内容是专为孩童教育而编纂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在读这些书的时候,自己的兴趣在音韵方面,而且也自视甚高地认为这只是对小孩的教育,所以就只重视了它们的文学形式,而忽略了它们的教育思想。

到2011年三月中下旬,《山西青年报》的老师们来我中心讲授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之后,重新翻开《弟子规》认真细读,才真正明白那时的自己的见解何等肤浅。于是也明白了“学”与“读”之间的差距,也明悟到孔子在《论语·学而》中为什么说“吾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而不说“吾十五志于读„„”。

读,是看一本书的内容的好坏、形式的丑美,是把书中的内容记在心里或者走马观花消遣时间。而学,则不仅是了解掌握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把书中的道理实践运用于生活之中。因此,对我们成年人来说,读《弟子规》很重要,学《弟子规》更重要。

大家都知道《弟子规》是根据《论语》中的内容为适应儿童教育而编写的,因此大家也认为它是封建的产物、落后的知识,它已经远远不适应现代的教育,不符合现代人的道德观念;我们应该把它扔进垃圾堆,或者放在博物馆里当文物一样供奉起来,或者放在自己的案头书架上显示自己的博古通今。可是如果你真正的读了《弟子规》,并认真的思考了它的内容,你一定会为自己的无知暗笑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位哲人说过,经典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包含着亘古不变的哲理,人类永恒的主题。《弟子规》这一本童蒙读物就是讲述、传授、规范人类永恒主题的指南针之一。比如《弟子规》开篇就说: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就言简意赅地告诉我们:人作为万物之灵,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古今,无论中外,任何人都有父母兄弟、亲戚朋友,我们都要和周围的人交际来往,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都努力保持自我,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更重要地是,它从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和学文七个方面为我们的生活提出具体的、可践行的规范。

当然,我们学习《弟子规》,不能抱着一学就懂,一学就能全用的态度。因为学习本身就象我们自身的成长,是要日积月累的,是要慢慢培养逐步健全的。学习它离不开我们周围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我们自身的阅历、修养。如在学习《弟子规》“有余力则学文”这一章节时,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弟子规》是要我们努力学习文学知识的。如果它仅是要求我们学习文学知识,那它的价值也就太低了。这就涉及到什么是文,对不同的人什么是文的问题。

对于如何学好、落实好《弟子规》,我认为最好的态度是谦虚、真诚,最好地方法追根索源、从小做起。关于态度,我就不做多余的赘述了。那么,我首先谈谈学好的方法——追根索源。一是《弟子规》中的文字我们一般都是认识的,但由于该书年代久远,有些字的读音、字义发生了变化,我们就需要借助于字典之类的工具书。比如“便溺回、辄净手”中的“溺”字,准确的读音是“niao”,但我们经常会读为“ni ”。查字典就知道这个字有三种读音:

1、读“ni”词语有“陷溺”等,2、读“ruo”,词语有“溺水三千、只取一瓢”,3、读“niao”,通“尿”字。而且也知道了在这个地方的正确读音。二是《弟子规》的语句是从《论语》总结简化而来,学习时会出现断章取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错误,所以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对照《论语》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如“年方少,不饮酒。饮酒醉,最为丑”,从字面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诫年青人不要喝酒,喝醉了最为丢人。我们可以说我不是年青人,不限这个限制,可以喝醉酒。可是看看《论语》里面“唯酒无量不及乱”(喝酒没有限制,但不能喝醉以致乱性),就知道因为《弟子规》是针对儿童的,所以只谈到了“年方少”;而且《弟子规》也没有说成年人就可以“饮酒醉”。三是学《弟子规》不能望文生义,而是要正本清源,准确地理解它有教育思想。如看到“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这句话,我们很容易想 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个明哲保身的贬义词。但是看看《论语》中“乡愿,德之贼也”(老好人,是破坏道德的贼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等等,想想《弟子规》是处世良方,就明白这句话不是告诉我们消极地对待别人的言论,而是告诉我们要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大无畏精神,勇敢地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一切疑难、诽语,不要因为别人的疑难、诽谤就耽搁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生活。

其次,关于如何落实好《弟子规》的方法——从小做起。我认为:一是从我们年龄还“小”的现在开始做起,我们都是为子女的,“父母在,不言老”嘛。二是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任何事都不能眼高手低,“勿以善小而不为”。三是从对比我们“小”的人(年龄小的、职务低的)做起,以身作则,以点带面,就象石子投入水面,化做一轮轮美丽的涟漪,就象春风吹上枝头,开出一朵朵芬芳的花儿,不断影响、感召我们周围的人。

总之,《弟子规》不仅是处世指南,而且是心录鸡汤。读多了,学好了,我们会受益不尽,会使我们的心智更为健全,会使我们的品德更加完美,会使我们的人生倍添幸福。

第五篇:学弟子规有感

学《弟子规》的感受

沧县实验学校

四三班

刘城赫

《弟子规》共分为七篇。我读了它之后,对如何立身做人感受颇深。

“首孝悌,次谨信”这句话告诉我们首先要尊敬长辈。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很重要的,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做到孝是很容易的,但是我却常常把它忽略了。每当看到父母给我倒水,洗袜子的时候我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通过学习《弟子规》我知道了孝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比如给长辈倒水、洗脚、扇扇子„„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学习文化要有一个有效的方法。比如在背英语单词的时候,我嘴里读着,手里写着,心里记着,这样我就能很快把所学英语单词全部记牢。

《弟子规》让我受益匪浅。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四日星期日

下载郑小《弟子规》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郑小《弟子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弟子规感受

    学弟子规感受 最近一个偶然机会,拜读了我们祖先的杰作《弟子规》,加上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解,茅塞顿开,平时里对人生的点滴感悟都在圣贤的教诲中有明确的答案,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的......

    学弟子规演讲稿

    学《弟子规》,做文明学生 团结互助友爱望城中心小学周晨雨学了《弟子规》以后,我懂得了不少做文明人的规范行为,深深感到团结、互助、友爱的重要性。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

    第子规读后感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第子规读后感。”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

    第子规读后感

    第子规读后感1《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为人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还要对自已行为约束,诚实可信,博爱众生并亲近有德行的人。百善孝为先,而“孝”和“弟”这两个......

    子规 意象解读

    子规 吴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注]①吴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

    学弟子规 做文明人

    学弟子规,做文明人 ——《弟子规成长日记》心得体会 周庄学校刘轶男 我是今年的特岗教师,开学接到带三年级班主任还但任语文、数学课程,感觉心里压力非常大,随之而来的三年级又......

    学习《第子规》心得体会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东泉中心小学 曾美英 《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来幸福,这是真的吗?是真的,千真万确。这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治,想不想幸福;真想还是假想,想的厉害......

    学习第子规心得体会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按照中心校的通知要求,我校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了《弟子规》的相关知识,我深受启发,感慨万分,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现有以下心得体会: 《弟子规》用代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