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的兴盛与发展历程(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20:02: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徽商的兴盛与发展历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徽商的兴盛与发展历程》。

第一篇:徽商的兴盛与发展历程

徽商是徽籍人的商帮,它崛起于南宋,鼎盛于明清,衰落于清末,历史达六、七百年,其中鼎盛期领中国商界之风骚达三、四百年,影响至深至大。

一、徽商的兴起

徽商当年是被逼出来的。

徽州介于万山丛中,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地少土瘠人稠,所谓“即富者无可耕之田”;即使是有限的田地,也正如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所说的,是“土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独宜菽责红虾灿,不宜稻梁。壮夫健牛,曰不过数亩,粪龚缉栉,视他郡家力过倍,而所入不当其半。又田皆仰高水,故丰年甚少,大都计一岁所入,不能支之一。”本土经济长期以来都是赖以山林的山戍经济。粮食从来不能自给,所需粮食皆“仰四方之米”。特别是到了唐宋以后,“黄巢之乱”和“靖康南渡”连续两次的外地移民于徽州的高峰,使徽州人口大增,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尖锐,民众的生存空间更小。于是,徽人“非经营于四方,绝无治生之繁矣。”拓展生存空间,找寻徽州的再向外移民,就成了徽州人当时的当务之急。

同时,又由于徽州本土的主体经济结构是山林经济,它本身是盈缺待补和不平衡的,如,徽州山出美材,而美材于林只为柴;境内多茶叶,但茶叶过多也只为草,因此需要输出去,通过商业贸易,方才能换取徽民的所需。于是为治生计,徽民们多选择了经商作为自己的一大治生之道。除一方面他们感慨自己“生在徽州”是“前世不休”外,另一方面,又总是毫不犹豫把自己在“

十二、三岁”时“往外一丢”。“天下之民寄命于农,徽民寄命于商”,徽人经商就这样千呼万唤要出来了。

而正在徽民要外出经商之时,恰好又碰上了“靖康南渡”,宋王室偏安江南,迁都临安(今杭州),从而带来了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向南转移,江南经济开始充分活跃。这一历史契机,被徽州人牢牢地把握住了。徽民们充分利用了自己紧靠临安,有横贯徽州全境地的新安江水路直通临安的极大交通便利,极尽本土物产丰富、名产特产多的优势,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使徽商在南宋后全面崛起,走进历史大舞台,并获得极大的成功。至少是在南宋初年,徽州就拥有了如“十万大公”、“十万二公”和“祝半州”等大商巨贾,造成影响。

二、徽商的发展

当然,早期的徽商从事的还只是一种简单的以徽州本土盛产的茶、木、瓷土等物产输出去,以换取徽州所缺的粮布、盐等的互补贸易,经营方式上也主要是一种简单的以徽州为中心的贩买贩卖,因而,在它崛起之初,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帮,但以后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明代,则是:

经营行业上,是“其货无所不居”,以至于“倚顿之盐,乌得之畜,竹木之饶,珠玑、犀家、玳瑁、果布之珍,下至卖柴、贩脂之业,„„多新安人也。”从事的行业有粮商、布商、丝商、瓷商、墨商等等,但最主要的还是盐业,茶业、木业、典当业这四大行业。如盐业,正如明人汪道昆言:“新安多大贾,其居盐者最豪”,万历《歙志》更云:“邑中之以盐策祭酒而甲天下者,初则有黄氏,后则汪氏、吴氏,相递而起,皆由数十万,以汰百万者。”茶业,据《歙县会馆》载:“隆庆中,歙人聚都下者已以千、万计。”据《续金陵琐事》载:“万历癸丑年(1613年),新都人(徽州人)开一茶坊于钞库存街,此从来未有之事,今开者数处。”木业,宋时,徽人就“岁联为桴,下浙江,往者多取富”,明以后,则不仅经营徽州本土木材,更是经营着全国各地的木材,并且成帮性更强。典当业,它兴于明代,全国各地都有,据《明神宗实录》记:“徽商开当,遍于

江北,„„见在河南者,计汪充等二百十三家。”清时扬州“库存无土著之为之,多新安并四方之人。”

经营方式上,也不仅仅是过去一种走贩,还更有囤积、放债和垄断经营。走贩是利用商品在地理空间上的差价以牟利;囤积是利用商品在时间上的差价以牟利;放债则是直接地以钱生钱;垄断则是要充分占领和操纵市场,构建徽商帝国。对这几种方式,徽商把握的都十分全面和娴熟,从而达到“其时无所不鹜,其算无所不精,其利无所不专,其权无所不握。”

经营地的范围,是“其地无所不至”,明张翰在《松窗梦语》中记:“休歙尤黟,故贾人几遍天下。”明万历《歙志》说得更明白:“今之所谓都会者,则大之而为两京、江浙、闽、广诸省,次之而苏、松、淮、扬诸府;临清,济宁诸州;仪真、芜湖诸县,瓜州、景德诸镇„„故邑之贾,岂惟如上所称大都会皆有之,即山陬海堧,孤村僻壤,亦不无吾邑之人,但云大贾则必据都会耳。“徽商的足迹遍天下,以至于早在明中叶,就形成了一句古谚”钻天洞庭遍地徽。”

三、徽商的影响

徽商至少是在明中叶以后,就已经由一个不起眼的小帮发展成中国商界的一支劲旅,在中国的几大商帮中,占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资产影响上,明人谢肇淛在《五杂俎》中就曾说:“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它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晋商)。”而清以后,特别是至清中叶,徽商的发展则达极盛。特别是盐业的发展,“两淮八总商,邑(歙县)人恒占其四。”歙人江春业盐扬州,任两淮盐业总商达四十年,富可敌国,曾两次接驾乾隆南巡,获得“以布上交天子”美誉。

垄断经营上更加强化,牙行、行会遍地。如乾隆时,北京仅由歙县人所开的茶行有7家,茶商字号166家,小茶店数千家;乾隆五十一年杭州成立的“徽州木业公所”,参加者有五六百人;明时,徽商就开始在各地兴建会馆,到清时则更盛,几以遍及全国各大都会、城镇甚至小乡村等等。

所以,清中期时,徽商实际已是在中国商界中独占了鳌头,成为中国八大商帮中的居首之帮,彻底地构筑成了一代徽商帝国,其影响之大,历史地形成了一句古谚即:“无徽不成镇”。

具体来说,“无徽不成镇”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涵义:其一,一个原本是僻小平淡的乡村,如果有了徽商,则它很可能变成一个有影响的市镇;其二,一个原本不是市镇的地方,如果有了徽商,则它的经济与文化社会的发展就会走向昌盛与繁荣;其三,一个市镇,如果没有了徽商或者说过去曾有过徽商而繁荣,后徽商撤出或徽商在此已衰落了,则这个市镇也就会衰落了。民国时人陈去病在《五石脂》里关于徽商对扬州影响的一段话可作此一个说明:“徽人在扬州最早,考其时代,当在明中叶。故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扬盖徽商殖民地也。”

四、徽商成功的奥秘

徽商当年能获得如此的成功,不是无缘无故的,它至少是有以下四个成功的奥秘。

其一,“贾而好儒”。明人汪道昆说:“新都三贾一儒,要之文献国也。夫贾为厚利,儒为名高难度。夫人毕事儒不效,则弛儒都张贾;既侧身飨其利矣,及为子孙计,宁弛贾而张儒。一弛一张,迭相为用。”“贾”和“儒”在徽州人的价值观中,是地位平等的。徽州人尽管敬儒,但决不废贾,儒和贾,徽人对它们是或张或弛,迭相为用,都是作为了一种治生的手段,从而打破中国传统的“士农工商”士为首为重,商居后为末的观念。由此,徽州人业贾,总是贾儒结合,“贾名而儒行”,贾事而儒行,“以儒饬贾”,“与其为贾儒,宁为儒贾”,决定了他们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儒商的楷模和代表,由此直接决定了徽商在具体的经营中能够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从而获得极大的商业信誉;能够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以察低昂,权时宜,擅握算,工心计,堪廉贾,慎取予,从而具有高明的经营艺术;能够能过好儒而获得“名高”,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从而也就具备了极大的无形资产,以有利于经营等。

其二,贾仕结合。这是徽商基于他们那个时代,为生存和竞争计,不得已而为之的明智之举。具体说来,徽商为实现贾仕结合,主要是采取以下形式,即通过交友、联谊、联姻、行媚、捐输等以结交官宦甚至天子;直接以贾进仕或先贾后仕,或贾而进仕,或亦贾亦仕;充分发挥宗族或乡里的为仕之人等。可以说,徽商为达到贾仕结合,是不惜大量的精力和资本的,由之,也为徽商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正因为徽商是贾仕结合,攀附了封建政治势力,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徽商的社会地位,从而获得一种极大的无形资产,利于经营;也就能获得国家政策大环境的优厚,政治上有代言人;也就能得到一定的政治上的保护,使商家原本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属“懦弱”的阶层,而获得了政治权势上的靠山,能够直接有利于徽商的垄断经营以牟取暴利;可望获得和利用官僚资产以直接进入经营等等。

其三,强化宗谊。徽州是个宗族社会,宗族宗法力量之大是他邑不可比的。徽州人于内,强化宗族血缘的力量,于外,又有乡里乡亲的观念,于是,整体性极强。特别是出处经商,徽人总是结伙并力,父子并力,正如明邑人金声所云:“歙,休两邑民皆无田,而业贾遍于天下„„..夫两邑人以业贾故,挈其亲戚知交而与其事,以故一家得业,不独一家食焉而已。其大者能活千家百家,小亦数十家,数家。”为强化宗谊,徽商还采取各种措施,如建祠修谱以强化宗族内部的宗族意识认同;大兴会馆、义庄和成立同乡会,以强化乡里乡亲意识的统一,追求“合志同方,营道同术”等。于是,这就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密集的徽商网络,优化了徽商身居外乡的生存环境,突出了整体的力量以增强了竞争能力;便于了徽商资金、资本的筹措和调配,优化了资本结构;有利于徽商内部经营的管理,优化了徽商的内部环境等。这些都为徽商得以长期兴盛并构建一代徽商帝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其四,重视教育。这是徽商当年能获得成功并保持几百年不衰的最根本的特点。明歙商鲍柏庭有云:“富而教不可缓”,这几是当时徽人的共识。具体说来,徽商重视教育的形式有:延师课子,加强对子弟的培养,往往是"延名师购书籍不惜多金;输金资助,兴办教育,对资府县学、办书院、兴文会、置学田等是乐此不彼,对学徒习业和职业教育也十分的重视。徽商正是由于重视教育,肯大投入,因而也获得了极大的回报,由此决定徽商的文化素质一般都很高,徽商作为儒商的本质也得以保证;决定了徽商能够长期延续发展,代不乏人、人才辈出,所出子弟为仕宦者,可大徽商声名,强化了贾仕结合,为贾者皆素质较好,维系世代资产不衰等。

当然,徽商在清末以后衰退了,究其原因,既有清政府政策上的改变、太平军的的沉重打击、国外资本和技术的入侵等外在因素,也有徽商自身的内在原因,这其中,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典型儒商,一味恪守封建的贾而好儒、贾仕结合;一味追求封建宗谊,重视封建教育,从而摆脱不了传统封建思想意识的束缚,这些都既是徽商起身和发达的根据,也是徽商最终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走向衰退的内因。如此教训应深刻记取。

第二篇:发展历程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法规:

1986年,审计署制定并颁布《关于开展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推动了离任审计的发展。

199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其国有控股企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条例》,经济责任审计开始得到全面发展,审计范围从企业扩展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审计对象从县级以下领导干部逐步扩大到地厅级,并积极稳妥地开展了省级领导干部审计试点。2004年国务院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率新的《审计法》。

2006年国务院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条例》。

2007年财政部、监察部、人事部、审计署、中央组织部以及中央纪委于2007年联合发布《关于2007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8年国务院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2008年审计署起草了《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征求意见稿)》以及于2008年编制的《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历程:

2006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决定》,并以第48号主席予以发布,自2006年6月1日起实施。修订后的《审计法》首次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地位,为全国各级单位、组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蔡】

蔡春,受托经济责任--现代会计、审计之魂,《会计之友》,2000年 第10期,

第三篇:发展历程

2014年

3月

“星艺装饰”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2013年

2月

2月10日(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星艺艺术院的春节大型艺术设计特训活动(庐山特训营)进行了报道。

3月

3月在广州市建筑装饰行业协会成立25周年庆典大会上,广东星艺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评“突出贡献单位”,余敏总裁荣获“突出贡献奖”、设计师郭晓华、袁霄、魏已成荣获“优秀设计师”称号。

7月

星艺文化理念重新提炼和颁布:

星艺价值观:客户赞许 员工依恋 社会尊重

星艺经营理念:设计经典 质量第一 顾客至上 学习创新 星艺精神:敢为人先 恪守勤俭 诚信正直 勇于奉献 质量锤宣言:让工地开口说话 沟通理念:做装修=做朋友

广告语:把装修交给我们 您放心上班去 口 号:我们一起努力„„

8月

8月,经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复审评定,广东星艺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连续第六次荣获“AAA级”企业信用等级证书。

8月22日,广东星艺装饰集团设计学会理事会换届大会在丽江召开。星艺创始人余工当选名誉会长,星艺设计研究院钱际宏当选会长,徐橘当选秘书长。

10月

10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有关规定,经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街道总工会批准,广东星艺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会正式成立。

10月22日,工会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从140名会员代表中采取无记名投票直接选举产生7名工会委员、3名经审委员、3名女职委委员。

10月29日,第八届“中国企业报刊(通讯)大会”在重庆举办。会上,经由国内新闻界、学术界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对呈报的材料进行审核,《星艺装饰导报》在众多国内报刊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第八届“中国企业报刊金纽带奖”“中国优秀企业报刊奖”“中国企业报刊封面奖”“中国企业报刊摄影奖”“中国企业报刊杰出主编奖”五项大奖。

12月

12月7日9日,CIID第二十三届(哈尔滨)年会开幕。会上,2013年第十六届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学会奖”颁奖揭晓:广东星艺装饰集团荣获2013中国室内设计学会奖“最佳设计企业奖”; 广州工程总公司知名设计师谭立予设计作品《2807号公寓》荣获住宅工程类金奖;集团总设计师、星艺设计研究院院长、星艺设计学会会长钱际宏和广州工程总公司知名设计师谭立予分别荣获“中国五十位优秀青年室内设计师”荣誉称号;南宁公司设计总监李明荣获“中国优秀青年室内设计师提名奖”荣誉称号。

12月底,由星艺装饰文化传媒中心策划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运作的大型设计专著“一个城市的幸福”系列图书陆续出版发行。

2012年

2月

2月16日,广东星艺装饰集团成立20周年庆典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长李秉仁先生、副会长刘晓一先生和中国住宅装饰装修委员会秘书长张仁先生莅临大会。会上李秉仁会长发表重要致辞对星艺装饰在行业自律、诚信经营、社会责任等方面充分肯定,并对星艺装饰的未来赋予了厚重期望。三位领导并为庆典大会题词,李秉仁先生的题词:“高举科学发展旗帜,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经营管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刘晓一先生的题词:“星级服务乃企业文化建设之本,艺术家装集全球风格总汇。”张仁先生的题词:“二十年行业领先,再续写辉煌篇章。”

星艺装饰创始人余静赣先生作了题为《做装修,就是做亲戚,做幸福》的重要讲话。

广东星艺装饰集团董事长周晓霖先生发表了题为《星艺的力量》的重要讲话。

庆典组委会邀请了全国客户、媒体、行业协会、合作伙伴和同行代表400余人参加了大会。

庆典大会上表彰了在企业发展20年来作出卓越贡献的10位功勋集体,20位功勋人物和60位杰出人物。

5月

《星艺的力量-广东星艺装饰集团成立20周年庆典纪念》大型图书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图书为集团首次以品牌名义向社会发行的出版物。

8月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前会长、88岁高龄的张恩树先生再访星艺装饰并题词:“忠于品质,致力幸福。”

10月29日在成都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企业内部报刊(通讯)大会上,经全国新闻界、学术界资深报刊主编、专家和官员组成的评审团评审,《星艺装饰导报》以其鲜明的舆论导向、丰富的版面容量、厚重的标题质量和标准的文字质量等总体优势,一举奇得“中国企业报刊金纽带奖”、“中国优秀企业文化建设传播奖”和“中国企业报刊杰出主编奖”。

11月

11月8日在中国建设学会室内设计分会CIID 2012第22届年会上,我集团荣获“最佳设计企业”称号。设计师谭立予的作品《Mayu汇景新城》荣获住宅、别墅、公寓工程类金奖。设计师谭立予、郭晓华的作品《xy财东十楼》荣获办公工程类银奖。

12月

成立23家子公司,初步完成“集团-子公司-分公司”的三级管理架构

广东星艺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在广东星艺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届股东大会上,选举产生出第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周晓霖任董事长,冷忠任监事会主席,余批生任副董事长。在第一届董事会

第一次会议上聘任了新一届经营班子。余敏任总裁。

2011年

1月

在由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主办的“2010先驱中国之夜”颁奖典礼上,星艺装饰荣获“2010绿色环保企业奖”。

江西美术专修学校落户星艺艺术学院。

3月

广东星艺装饰集团有限公司新网站正式上线。

4月

在央视一、二、三套进行品牌强势推广,掀起星艺二十周年庆典高潮。

8月

在井冈山全国经理人特训期间,提炼出“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乐观向上的创业精神;诚实守信的立企精神;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成就大我的大爱精神之”“星艺精神”。

9月

星艺装饰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证书。

10月

《星艺装饰导报》荣获“2011中国十佳企业传媒”。

2010年

3月

星艺装饰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专项乙级》资质。

4月

确立了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为“经营大爱”,品牌核心价值观为“奉献幸福”。

广东星艺装饰集团正式成立,母公司名称变更为广东星艺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5月

4.14玉树地震后,全国爱心涌动,为灾区捐款。集团公司对玉树灾区的土旦才培、桑措等十五位大学新生进行完成学业的爱心助学捐助。

集团公司与阆品(LPL)软装设计机构强强联手,由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台湾和香港六大国际采购定制机构、14个国际定制工厂基地及30多位全球顶级设计师加盟,倾力打造“传承不可复制的永恒家居”,开创了中国国际家居定制模式的先河,星艺装饰由此迈上了家居全球化的道路。

8月

广东星艺装饰集团设计学会正式成立,余工任名誉会长,钱际宏任会长。

10月

在中国国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博览会、亚太空间设计师筑巢奖作品展览会及第四届国际艺术和平展上,星艺装饰荣获“2010年亚太优秀设计企业”、“201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家居设计机构”两项大奖。

广东星艺装饰集团设计研究院成立,钱际宏任院长。

11月

星艺装饰与淘宝网签定战略合作协议,“星艺装饰旗舰店”登陆淘宝商城。

12月

《星艺装饰导报》荣获“2010广东省优秀企业报刊”。

星艺印象国际家居馆成立,相继推出“星艺”牌装修主材。

星艺设计师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八项大奖。

2009年

2月

“星艺有我四海尽飞扬 我因星艺人生畅豪情”——由郝峻作词、金旭庚作曲的企业歌《星艺人》录制并发行。

4月

《岁月留痕,星艺传说》——星艺最新企业宣传片问世。

9月

广东星艺装饰有限首届董事会、监事会由全体股东选举产生,周晓霖任董事长,冷忠任监事长,首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聘任了经营班子,余敏任总裁。

10月

由董事长周晓霖领队,星艺经理人、设计总监14人赴美国考察。

罗照球主任代表星艺装饰出席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四川行活动,受到国家领导、国家部委领导、四川省党政领导亲切会见。

12月

在中国民营企业系列成就颁奖典礼上,星艺装饰荣获“最具成长性民营企业奖”。

2008年

2月

星艺装饰荣获“广东省著名商标”。

4月

星艺装饰被广东省工商局评为“2007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5月

5.12汶川大地震后,星艺装饰分别在都江堰、德阳、安县、捐建三所爱心学校。

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协会授予我司“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称号。

12月

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住宅装饰装修行业总结表彰大会暨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大会上,星艺装饰荣获“改革开放30年全国住宅装饰装修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称号;星艺创始人余静赣先生荣获“改革开放30年全国住宅装饰装修行业杰出贡献人物”称号;星艺设计作品“颐和山庄毓秀阁1702室”等一批施工工程荣获“全国住宅装饰装修行业示范工程”大奖。

2007年

8月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名誉会长张恩树视察星艺装饰并题词:“创新发展,行业领先。”

11月

星艺装饰获“广州市著名商标”。

12月

星艺装饰荣获中国建筑装饰装修协会“全国住宅装饰装修行业百强企业”称号。

2006年

9月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星艺装饰,这是星艺首度被中央级新闻媒体关注。

在“第六届中国室内设计双年展”这一中国影响最大、水平最高的室内设计展上,星艺设计师占据二十多幅获奖作品中的六席。

11月

《星艺装饰导报》创刊100期。

12月

2006年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装饰装修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会胜利召开,星艺装饰高票当选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装饰装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为星艺装饰颁发“知名品牌企业”、“全国住宅装饰装修行业AAAA级诚信企业”、“全国住宅装饰装修行业企业创新奖”、“全国住宅装饰装修行业特别贡献奖”等多项大奖。

2005年

1月

星艺装饰品牌事业部成立。

8月

组织百名经理、总监到欧洲考察。

发布“全国联保宣言”。

9月

星艺装饰当选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10月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长马挺贵亲临星艺装饰总部视察,高度评价星艺装饰

在行业的地位:“行业发展的引领者、排头兵。”

12月

星艺装饰与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联合发布《2006年中国室内设计流行发展趋势》。

星艺装饰被中国双百峰会组委会评为“2005年中国家居产业最具影响力装饰公司”。

星艺进驻全国2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直营公司达256家。

2004年

3月

星艺装饰商标名及标识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成功注册。

8月

星艺装饰创始人余工奔赴法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瑞士、荷兰、卢森堡、比利时、日本等国家考察。

2003年

1月

100余名经理人在清华大学进行学习培训,拉开了星艺经理人每年半个月到国家重点大学脱产学习培训的序幕。

5月

余静赣先生在江西丰良创办“星艺艺术学院”,成为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加油站”。

2002年

4月

星艺装饰与国家建设部合作,分别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举办公装特训班,培训工程项目经理200名、工程监理120名。

8月

星艺装饰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广东省建设厅颁发的《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贰级》资质。

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9月

选派14人分赴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攻读MBA,成为业界首例。

2001年

10月

“绿色家装万里行”大型系列活动在广州、上海、北京、南京、天津、福州、杭州、成都、石家庄、厦门、深圳、中山、珠海等二十个城市同时举行,成为业界首家倡导健康、生态家居理念的装修装饰企业。

2000年

7月

向社会发布企业质量标准QB01/T07—2000《住宅装饰装修验收标准》。确立品牌目标:“为行业做榜样,打造中国人住的名牌”。

8月

购珠江花园物业——星艺大厦作为公司总部基地和内训中心。同年,星艺设计岛在珠江花园正式创立。

1998年

在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资500万,设立“广东星艺装饰有限公司(“星艺”取“广州市天河三星建筑设计艺术中心”之“星”和“艺”)继续承接原广州市天河三星建筑设计艺术中心所有业务,并以该公司的名义对外拓展,在全国开设分支机构。

确立品牌Log。

确立红色为企业标准色。

首创“家装现场咨询会”模式,该模式演化为星艺在全国独具一格的“家装文化节”。

首推“装修质量锤”宣言——“让工地开口说话!”自觉将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交给客户和社会监督。从而走上打造 “星艺装饰”品牌之路。

1997年

9月28日,第一家分支机构——深圳公司开业,开始实施“棋行天下的品牌扩张战略。

《星艺装饰导报》创刊发行,星艺装饰网站建立。

《星艺居》创刊。

确立团队口号:“我们一起努力!”

1996年

在广州主要媒体发布广告,成为全国业界首个在媒体发布广告的装饰装修企业。“把装修交给我们,您放心上班去!”成为品牌广告语。

“做装修=做朋友”的沟通理念形成。

1993年

注销三星服务部,并同时设立广州市天河三星建筑设计艺术中心,继续承接原三星服务部所有业务,创始人余静赣先生担任总设计师。提出十年目标——进入中国家居装饰行业三强。

1991年

余静赣先生在广州创立星艺雏体——三星服务部,属全国最早在工商部门

注册的民营家装机构。

第四篇:发展历程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制度上推动了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 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促进了中国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尤其是原料性大宗农产品, 由于其生产和现货市场特性,使得农产品期货在中国与在其他期货市场发育较成熟的国家一样, 成为最早产生的期货品种, 并且到目前为止, 农产品期货仍是中国期货市场上最重要的品种。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1 初创阶段(1990~1993 年)1990 年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以及1991年3月在该批发市场签订了第一份小麦远期交易合同等都在为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育奠定基础, 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育的可能性;1992 年下半年起适应期货市场发展要求的期货经纪公司开始成立;1993 年4 月中国颁布了第一个有关期货市场方面的法规———《期货经纪公司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截止到1993 年底, 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期货交易所达40 余家, 上市交易的农产品期货品种也不断增加, 在国家工商局登记的期货经纪公司达144 家[1]。总的来看, 这一阶段为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 不断产生的各种问题使得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趋势明显。

1.2 清理整顿阶段(1994~1996年)这段时间里, 中国农产品期货交易快速增长,1995 年中国期货市场总成交量达63612 万手, 总成交额达10 万亿元, 其中农产品期货成交额占到一半左右。但是, 由于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盲目发展和不规范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1993年11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 并开始对期货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工作。即使这样, 由于在这段时间里农产品期货交易主要集中在一些小品种上, 尤其是绿豆、咖啡、红小豆等不具备较好的期货市场发育所需要的现货市场条件的品种交易活跃, 使得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垄断和恶性炒作事件不断发生, 甚至威胁到中国期货市场的继续生存与发展[2]。

1.3 调整阶段(1997~2000年)经过前一阶段的整顿,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始进入相对平稳的试点发展时期。1997 和1998 年政府加大了对期货市场的调整, 进一步压缩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以及期货交易品种;1999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并相继实施了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相关管理办法等, 从而加强了对期货市场的法制监管, 使之逐渐向规范化发展。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 中国期货市场的法规体系和制度框架已基本构建, 从而使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规范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在整个调整时期, 中国期货市场交易量持续下降, 农产品期货交易也在不断萎缩, 2000 年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额不到1995 年的1/ 5, 农产品期货仍占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额的绝大多数, 尤其从2000 年起中国农产品期货交易已经开始趋于向原料性大宗农产品集中(图1和表2)。

1.4 规范发展阶段(2001年以来)2001 年3 月,“十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 为中国期货市场多年的规范整顿划上了句号;2002 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不仅为期货市场进一步发展扫除了理论认识方面的障碍, 也预示着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新阶段的到来。从2001 年开始,期货市场逐步趋于活跃, 出现恢复性增长, 并于2003 年超过之前的最高水平, 全年成交金额达到10.84 万亿元, 其中农产品期货占77.1%;2004 年农产品期货成交额稍有下降, 但近几年一直稳步上升,尤其是期货市场发育或功能发挥所需具备的现货市场条件比较好的原料性大宗农产品期货的交易越来越活跃(图1 和表3)。2007 年3 月起, 国务院和证监会陆续颁布了有关期货交易、期货交易所以及期货公司等的相关条例和办法, 为中国期货市场的进一步稳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一、中国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初衷——回避现货交易风险

农产品作为日常生活食品的来源和工业原料,其流通状况涉及到农民利益、国民生活和工业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无不重视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商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实行了以市场调节为主,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和流通。但同时也出现了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和农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使得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受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失时机地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引入期货市场机制,通过期货市场特有的价格发现和回避风险功能,使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转移,从而起到缓解农产品价格波动、稳定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作用。

一、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首先,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成为农民种地卖粮的好指导。农产品的生产周期比较长,价格波动也非常剧烈,生产者承担着巨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大力扶持和农业保险的逐步实施,对农民来说,他们面对的最大风险不再是自然风险,而是价格风险。

其次,成为企业改善经营和保值避险有效工具。对于很多现货企业来说,期货市场的主要作用是套期保值。还有的现货企业,将期货市场作为调整经营策略和方向的指示器,在长期参与期货市场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利用期货市场价格信息进行经营的有效策略。

同时,期货市场价格信息反映市场预期,可以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科学的参考信号,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并且期货市场价格信息传导效率高,对现货市场影响大,国家宏观调控信息通过期货价格信息传递,能够减少信息传导的时滞,提高政策实施的效率,增强调控效果。

中国从1988 年起开始研究期货市场。与美国等其它国家不同的是, 国外的期货市场是自然生成的, 是根据生产经营者的需要“自下而上”自发产生的, 中国的期货市场是由各级地方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自上而下”自觉建立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价格体制、外贸体制及对商品交易的管理体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 “三角债”、违约现象屡禁不止。期货市场可以有效回避或减少这些风险, 这成为中国当时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重要原因。

1990 年6 月, 中国第一家以期货交易为目标的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建立。1993 年5 月该市场正式推出了小麦、大豆、绿豆等5 个期货交易品种。上海粮油交易所于1993 年6 月开始小麦、大豆、菜籽油等农产品的期货交易。除此之外, 海南中商交易所推出了天然橡胶、原糖期货交易。苏州商品交易所、北京商品交易所、天津联合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等交易所也陆续推出了其它农产品品种的标准化合约。农产品期货交易的品种、数量在全国逐步扩大

3.1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建立 3.1.1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

我国期货市场的产生起因于80年代的改革开放。经济转轨要求国家更多地依靠经济手段,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经济。80年代的改革是沿着价格改革和企业改革这两条主线展开的。价格改革最早从农产品开始,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国家实心价格双轨制,除计划订购外,可以议价购销,市场调节范围不断扩大。随之,出现了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农业生产大升大降,买卖问题此消彼长,政府用于农产品补贴的财政负担日益加重等一系列问题。这其中,现货价格失真并且市场本身缺乏保值机制,一旦价格波动,政府必须出面,甚至承担全部价格风险。能不能建立一种机制,既可以提供指导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价格信号,又可以防范价格变动造成的危险呢? 80年代后期,一批学者提出了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设想。1988年初,国务院作出重要指示,决定研究期货交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改委、商业部等部门开始组织力量进行期货市场研究,并成立了期货研究小组,系统地研究了国外期货市场的现状和历史,组织人员到国外期货市场进行考察研究,积累了大量有关期货市场的知识。

3.1.2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准备后,我国的期货市场开始进入了具体运作阶段。1990年12月,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正式开业。到1993年,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尤其是部门和地方利益驱动,在缺乏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各地各部门纷纷创办各种各样的期货交易所。到1993年下半年,全国各类期货交易多达50余家,期货经纪机构近千家,中国期货市场建设一哄而起,盲目发展。期货市场一度陷入了一种无序状态,如交易所过多、分布不平衡、品种重复设置、设计不合理、地下非法交易泛滥、盲目开展境外交易、大户联手操作、欺诈投资者等,多次造成期货市场风险,直接影响其市场功能的发挥。

在经过了长达7年的清理整顿之后,期货业的规范程度大大提高了,期货业的规范形象已初步树立起来。无论内部条件,还是外部环境,我国期货市场都已经具备了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基本条件。

①清理整顿任务基本完成,期市规范程度大大提高。从期货市场自身条件来看,经过清理整顿,期市规范化程度显著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法规体系。国务院颁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证监会出台的四个管理办法已正式施行,为期货市场的长期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二是监管体系和市场结构逐步完整。我国期货市场的监管体制发生重大改变,初步建立了中国证监会垂直管理体系,监管思路符合市场规律,监管能力显著提高。期货交易所从14家撤并到3家,经纪公司从原来的300家压缩到170余家,期货经纪公司充实了资本金,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经培训和考核获得了从业资格,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规范运作的自觉性显著提高。三是经过几次升级和改造,期货市场的交易和信息系统更加成熟,其容量、速度、安全等主要指标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四是投资者操作R趋理性。经过十年磨练,投资者对期货市场的功能特征、运行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操作手段日趋成熟和理性,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总之,经过几年实践,期货市场己建成一套严密的交易、结算与风险控制制度,特别是经过一系列风险事件的洗礼,期货市场风险监控技术与能力得到大幅提高,目前己能有效遏制期货市场较大风险事件的发生。现有的市场基础和条件,非常有利于推出期货投资基金。

②实践造就了一批专业的期货管理与投资者队伍。目前,我国专业期货经纪公司有170余家,期货经纪公司的最低注册资金由原来的一千万元提高到三千万元,大大增强了经济实力,一些大型期货经纪公司脱颖而出。另一方面,期货经纪公司不得从事自营业务的规定,使经纪公司的风险大大降低,自有资金显得比较充足,这就为发起成立期货投资基金创造了条件。同时,期货经纪公司不从事自营业务,也可以避免关联交易的发生,打消投资者的顾虑,这从制度上保障了期货投资基金的公正性。此外,通过培训和长期实践,期货市场从业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造就了一支既懂期货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期货管理人员、经纪人与投资者队伍,为期货投资基金的试点成功奠定了人才基础。

③期货市场达到一定的规模。在经过长期的低迷之后,目前我国期货市场恢复性增长势头良好。2003年中国期货市场在国内外大环境趋好的背景下,大连、上海和郑州国内三大期货市场全面活跃,交易规模已创历史最好水平。据统计,2003年,全年交易额累计达10.84万亿元,一举刷新了1995年创下的10.12万亿元的历史新纪录。这说明,我国期货市场经过几年规范整顿,正逐渐迎来新一轮发展空间,已经进入规范发展新阶段。权威部门预测,我国期货市场未来发展的环境继续看好,理由如下:第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带来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进而引起包括生产资料、农产品等一系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增加了生产、经营者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回避价格风险的需求;第二,中国经济增长的增量,成为国际市场供求变化的主要变数,在铜、铝、大豆等主要期货品种上,中国期货价格对国际期货市场价格的影响不断增大,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第三,党的十六大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决定》中明确指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确定了期货市场的重要地位,为期货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有理由相信,我国期货市场容量将继续扩大,交易规模将更加扩大。

2000年底,期货业协会成立,我国期货市场三级监管体系初步形成。我国农产品期货的几个品种中,大豆、小麦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大豆、小麦期货为引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服务粮改,衔接粮食生产、主销区的购销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大豆、小麦期货在价格预期指导和为粮食生产、经营、加工企业提供转移风险的手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显现出了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

第五篇:兴盛企业文化注入发展活力

兴盛企业文化注入发展活力

——F600创业社区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之核心篇

核心文化——和谐共赢,一言九鼎

在“和谐共赢,一言九鼎”的企业理念下,F600以诚信服务客户,以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司的标准。米兰空间艺术坊的成功塑造,使其一夜成为知名艺术液体壁纸品牌,正是“和谐共赢,一言九鼎”理念的一个体现。

在“和谐共赢,一言九鼎”企业理念的熏陶下,员工把“和谐共赢,一言九鼎”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做人的准则。每一个F600人,都秉承着公司的理念为每一位客户热诚服务。

企业文化之价值篇

团队——众志成城,飞跃巅峰

优秀的团队,给每一位客户带来的是质的蜕变,众志成城的团队,定能与客户一起飞跃巅峰。在团队的不断努力下,F600创业社区网站成功改版,改版后的F600标志着和鼎核心网络招商产品线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和充实。

共赢——携手共赢,创造未来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客户的支持,客户的生存离不开与公司的合作,公司与客户携手共赢,才能共创未来。互利共赢,是市场生存的客观条件,把客户、公司、员工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携手共赢,共创财富。

企业文化之诚信篇

诚信——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必衰

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信守承诺是企业的责任,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必衰,对公司诚信,是一种责任,对客户诚信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义务。诚信亦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中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

责任——拥有责任心,前途一片光明

责任心就是竞争力,责任感就是凝聚力,责任更关乎企业发展的前景。责任是每一个F600人的做人的准则,对客户负责,是公司的宗旨,我们一直在用责任诠释着公司发展的历程。市场是企业的根、管理是企业的本、文化是企业的魂。对于一个大企业来说,F600具有忠诚的客户群体,亦深得他们对F600的信赖度,是因为F600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就是说,良好的经济效益来源于良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则是依赖于优秀的企业文化。(文案:龚建群)

下载徽商的兴盛与发展历程(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徽商的兴盛与发展历程(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兴盛与危机读后感

    初读《兴盛与危机》,虽然整体印象模糊,但是感觉到一股新气息,然后细读了三遍,当文章脉络慢慢清晰时,不免有些不安:结论有些说服力,但是论证过程却稍显牵强。是我没有领会作者的逻辑......

    共产党宣言发展历程

    恩格斯 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先后就读于巴门理科中学和爱北斐特理科中学。1837年9月辍学习商。次年......

    新闻业发展历程

    专业定制各类报告 淘宝ID:华中秘书网 浅析我国近十年的新闻业发展历程 新闻事业是伴随着新闻的产生而不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事业,新闻事业不是墨守陈规的,而是随着时代和社会......

    呼吸机发展历程

    呼吸机介绍 呼吸机是当前大型医院必备的抢救设备,是延长病人生命为进一步治疗争取宝贵时间的重要工具。它通过机械装置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为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重病人提供呼吸......

    上海大众发展历程

    上海大众发展历程 1978-1983 1978年11月 以一机部部长周子健为首的首批代表团考察当时的西德大众。 1981年8月21日 合资改造上海轿车项目建议书批复。 1982年10月23日 上海......

    学生会发展历程

    学生会在工作中,与团委密切协同,并配合行政部门,全面管理同学的思想、学习、文娱、体育、生活福利等,并通过自己的活动,引导同学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可靠......

    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1、1999年-2002年 萌芽阶段 2000年时中国网民仅1000万左右,网民的网络生活方式还仅仅停留于电子邮件和新闻浏览的阶段。市场未成熟,以8848为代表的B2C电子商......

    社团发展历程

    社团发展历程 艺苑曲艺社,是校社团联合会的成员。 社团以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拓展兴趣爱好,增强实践能力,培养个人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正确曲艺观为宗旨。我社的目标是:全面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