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地理上复习提纲
我国地理知识简介
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 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现在是(第六次)人口普查。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6、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占8%。我国共有(56个)民族。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聚),(小聚居)的特点。
19、少数民族风情: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傣族)族的泼水节、孔雀舞,(藏族)族的集体舞、藏历年,(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20、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我国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1、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①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②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③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
北侧 南侧
⑤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23、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4、黄土高原的特征(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25、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26、开以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 建设)。
27、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28、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29、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30、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夏季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原因是(海拔高).31、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32、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34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35、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6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37、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38、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 程度,我国四个干湿润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9、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
4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2、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43、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于昆仑山、天山的冰雪融水。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44、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45、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 海)。
46、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
47、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
48、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
49、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50、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 山脉),注入(东 海),它是我国长度 最长、水量 最大、流域面积 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 ”)和(“黄金水道 ”)之称
51、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
5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宜宾 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53、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
5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55、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56、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7、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58、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 少、林地多、难利用土地不足,特别是后备土地资源 与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59、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60、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61、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62、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 占(2.5%)
63、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多数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64、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65、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的措施(兴修水库);
66、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67、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 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 地区)。
68、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
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69、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交通运输)。
70、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71、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东西向: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
陇海(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
昆(贵阳—昆明)线
南北向:京哈线(北京—哈尔滨);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
焦柳线(焦作—柳州);
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
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
徐州:(陇海线)、(京沪线)。
郑州:(陇海线)、(京广线)。
兰州:(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
株洲:(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
72、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
73、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运送。
74、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铁路)运送。
75、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76、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民的(基础产业)。
77、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78、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以达的地区。
79、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分布呈现(“南稻北麦 ”)格局。
80、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 两大生产区。
81、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 ”)的分布特点。
82、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秦岭-淮河以北 旱地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小麦 花生 甜菜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
8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84、(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了试验区。
85、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特点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 所占的比重大。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3。产品更新换代快。
86、高新技术产为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产业。
8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88、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89、全球变暖对我国各个粮食产区的影响。
90、产业转移对迁入地的影响
第二篇:高一地理上学期工作总结
学习从分享开始
高一地理上学期工作总结平山中学 黄丽纯
时间很快,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所有工作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回首这一学期,收获颇多,现将这学期的教学做个总结,既是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整理,也是对未来的提醒。
本学期我担任了七个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不算太重也不轻松,由于本学期节多事多,课时不多,各班进度稍有不同,但最后总算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各项教学活动开展井井有条,复习工作顺利进行,不负学校期望。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认真参与教研活动与备课活动
每周一次的教研和备课活动,大家共同探讨教学策略,研究教学效果,反思学生情况,组织练习工作,交流各自的教学进度,安排下一阶段的教学任务。有目的,定时定量的活动让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得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协调统一顺利地开展下去,同时也使我获益不少,每经一次活动就成长一次。
二、积极参加新教师培训
根据统一安排,我与其他学校的老师在泉州师院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新教师培训,通过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相关方面老师介绍了有关教师法律法规知识,如何追求有效的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等。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论学习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三、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备课认真,尽量发挥新人特色,做到敢想敢做,有新意。在教学中我较多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在备课过程中,我积极寻找各种素材,包括各种图片和动画,视频,力求做到形象生动,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结果反映不错,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有很大的提高。除了教授课内的知识,还注意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地插入相关课外知识,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引发了学生地理探究的兴趣。一直认为学习是求知的过程,从本身的需求出发更容易让人接
微果网 人人都是好老师
学习从分享开始
受,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认真做好教学反思
作为新教师,对教学情况的掌握还不够熟悉,这就需要不断的做好教学反思。不仅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情况进行反思,还要积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教学效果,接受学生反映情况,做得好的坚持,做不好的改进。教学是一种双向的过程,是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做得好能促使另一方做好,从而使整个教学效果得到不断加强,反之,则不断减弱,最后可能导致学生对该学科失去信心,因此,教学反思必不可少。
同时,我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包括: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有治学不严谨之嫌。如对课堂上听讲不认真或表现反常的学生,有时没有及时谈心交流;对没有交作业或作业做得不认真甚至有可能是抄袭的学生,不是每次都过问,这些都是我今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注意改进的问题。
微果网 人人都是好老师
第三篇:高一地理上学期工作总结
2016-2017学上学期高一地理工作总结
时间很快,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所有工作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回首这一学期,收获颇多,现将这学期的教学做个总结,既是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整理,也是对未来的提醒。
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一级6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不算太重也不轻松,由于本学期内容较多(要求整个必修一上完),课时不多,各班进度稍有不同,但最后总算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各项教学活动开展井井有条,复习工作顺利进行,不负学校期望。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认真参与教研活动与备课活动
每周一次的教研和备课活动,大家共同探讨教学策略,研究教学效果,反思学生情况,组织练习工作,交流各自的教学进度,安排下一阶段的教学任务。有目的,定时定量的活动让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得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协调统一顺利地开展下去,同时也使我获益不少,每经一次活动就成长一次。
二、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备课认真,尽量发挥“老教师”特色,做到在经验的基础上敢想敢做,合理取舍,尽量使教学方式多样化。在教学中我较多的使用自己多年语文功底使语言简洁,明了,精炼,准确而又通俗易懂;也利用发展观去面对学生,让学生时刻感到自己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路上。在备课过程中,我积极寻找各种素材,包括各种新闻,故事,图片和动画,视频,力求做到形象生动,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结果反映不错,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有很大的提高。除了教授课内的知识,还注意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地插入相关课外知识,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引发了学生地理探究的兴趣。一直认为学习是求知的过程,从本身的需求出发更容易让人接受,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认真做好教学反思
作为“老”教师,对教学情况已经相当的熟悉,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因为定势思维会阻碍教学的进步这就需要不断的做好教学反思,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只有这样还能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我认为作为21世纪的现代人民教师,不应该仅仅是教授书本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应该去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教会学生去正确面对学习中和生活中的问题,更有正确评估自己,认识自己,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以积极的心态和充满能量的状态去迎接每一天。作为老师,我应该去正确引导学生,以正能量的状态无形中去影响学生。要做到这点,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和提升,具体如下:1,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量状态;2正确认识自己,评估自己,调整自己的心理,使自己处于健康的心理状态中;3,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把新的理论和知识运用至教学中;4,多关注时事新闻,多关注学生的身心状态,把教学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同时,我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包括: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有治学不严谨之嫌。如对课堂上听讲不认真或表现反常的学生,有时没有及时谈心交流;对没有交作业或作业做得不认真甚至有可能是抄袭的学生,不是每次都过问,这些都是我今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注意改进的问题。
2017年1月9日
第四篇:高一地理上学期工作总结
平山中学黄丽纯
时间很快,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所有工作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回首这一学期,收获颇多,现将这学期的教学做个总结,既是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整理,也是对未来的提醒。本学期我担任了七个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不算太重也不轻松,由于本学期节多事多,课时不多,各班进度稍有不同,但最后总算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各项教学活动开展井井有条,复习工作顺利进行,不负学校期望。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积极认真参与教研活动与备课活动
每周一次的教研和备课活动,大家共同探讨教学策略,研究教学效果,反思学生情况,组织练习工作,交流各自的教学进度,安排下一阶段的教学任务。有目的,定时定量的活动让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得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协调统一顺利地开展下去,同时也使我获益不少,每经一次活动就成长一次。二、积极参加新教师培训
根据统一安排,我与其他学校的老师在泉州师院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新教师培训,通过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相关方面老师介绍了有关教师法律法规知识,如何追求有效的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等。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论学习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三、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备课认真,尽量发挥新人特色,做到敢想敢做,有新意。在教学中我较多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在备课过程中,我积极寻找各种素材,包括各种图片和动画,视频,力求做到形象生动,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结果反映不错,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有很大的提高。除了教授课内的知识,还注意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地插入相关课外知识,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引发了学生地理探究的兴趣。一直认为学习是求知的过程,从本身的需求出发更容易让人接受,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四、认真做好教学反思
作为新教师,对教学情况的掌握还不够熟悉,这就需要不断的做好教学反思。不仅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情况进行反思,还要积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教学效果,接受学生反映情况,做得好的坚持,做不好的改进。教学是一种双向的过程,是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做得好能促使另一方做好,从而使整个教学效果得到不断加强,反之,则不断减弱,最后可能导致学生对该学科失去信心,因此,教学反思必不可少。同时,我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包括: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有治学不严谨之嫌。如对课堂上听讲不认真或表现反常的学生,有时没有及时谈心交流;对没有交作业或作业做得不认真甚至有可能是抄袭的学生,不是每次都过问,这些都是我今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注意改进的问题。第五篇:高一地理上学期工作总结
高一地理2013—2014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高一文科组
一、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我所教班的地理成绩还很好,在每次月考中都有一定的优势。大多数同学对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很好,成绩良好,学习兴趣浓厚。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学时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
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如涉及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即地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
高中地理教学要以读图、分析为基础。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二、政治思想方面: 一学期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和政治理论学习,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