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大班科学活动《动物的自我保护》说课稿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的自我保护》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多种多样,像保护色、拟态、硬壳、硬刺、装死等等。喜爱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是孩子们很喜欢了解的内容,但它不容易通过直接的实验或探究进行学习,老师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资料,所以这个活动需要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进行,在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等手段获取科学知识,是科学讨论型的活动。
二、活动准备:
这种活动首先要调动家长、孩子一起收集各种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如图书、图片、网上下载的资料。同时运用现代多媒体的手段,如准备好相关的课件和录像资料更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更有利于孩子的讨论、交流、学习。
三、目标设置:
科学讨论型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孩子围绕某一主题的表达交流,以达到分享知识经验的目的。结合大班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交流能力,而且随着各个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深入,孩子们也积累了一些有关记录的经验,本次活动的目标
1、了解常见的动物自我保护方法并尝试用绘画等方式进行归类和记录。这是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2、运用语言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同时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
四、活动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一)观看多媒体课件或录像资料,使孩子了解常见的动物自我保护方法。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这样,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观看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不会盲目,有一定的目的性。同时,生动的课件和录像刺激孩子在头脑中浮现自己搜集的资料中相关的方法,为孩子大胆发表观点和讨论活动做好了准备。
(二)伴随录像的回放,展开讨论与交流。
1、观看后鼓励孩子说说自己的看法,同时注意倾听别人的观点并进行讨论与交流。在孩子们轮流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可以通过录像的回放,不断地鼓励孩子们进行小结。这样,孩子们在仔细倾听、主动思考、总结概括、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对动物自我保护方法的印象就更深了。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启发孩子进行归类。
2、讨论交流在集体组织后,采取分小组的形式再次展开。因为小组活动有助于发展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增加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的机会,还可以促进孩子们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为小组的记录活动做好铺垫。
(三)分组记录,集体讨论、总结。
尊重事实是起码的科学态度,孩子们首先要记录下他们的发现,这是他们得出结论、进一步分享和交流的基础。孩子因为年龄小还不能运用文字,一般以绘画等方式表现和记录。
但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太多啦,记录起来较困难。所以,我设计了统一的记录表降低难度,使孩子们的记录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就不会再盲目或者不知道从何记起。难点自然不难。
每组一份相同的记录表,把常见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用文字标明,并且在文字下面配上一定的图示标记,如硬壳护身的方法下面可以画上乌龟壳,不仅形象
生动,而且更容易被孩子接受、理解。这种表格对于大班孩子来说操作性很强,所以孩子会非常有兴趣。补充部分可以提示孩子们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还有很多,激励孩子们继续搜集资料。(结合表格介绍)
当分组记录后,请每组选派一个代表介绍小组成果,这又是一个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
(四)延伸:
最后,把分组记录的结果统计到一张大的统计表上并且投放到主题墙上,鼓励孩子们继续搜集资料,不断积累,把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同时,还可以把活动延伸到人的自我保护上,这实际上也是把积累的知识、经验迁移到生活中,运用于实际。
这也正是让孩子们真正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第二篇:幼儿园说课稿,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定稿)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的自我保护》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大班科学活动《动物的自我保护》。本次说课我从“设计意图、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教法学法、活动过程、活动延伸”这几个环节进行阐述。
一、说设计意图
喜爱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大班的孩子多数都喜欢看《动物世界》,它们对动物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有强烈的兴趣和探究热情。“动物的自我保护”这一内容是孩子们乐意了解,喜欢了解的。在动物世界中,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多种多样,像保护色、拟态、硬壳、硬刺、装死等等。《纲要》中指出“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为满足小朋友们对动物朋友自我保护充满好奇的天性,本次活动我将主要通过让幼儿自主观察、尝试操作、交流讨论,来探究动物们是如何保护自己的,知道动物有多种保护自己的方法。
二、说目标
科学认知型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孩子围绕某一主题的表达交流,以达到分享知识经验的目的。结合大班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交流能力。本次活动的目标为: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有“保护色、拟态、硬壳、硬刺、装死”等。
能力目标:尝试自主观察、操作,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验参与科学探索活动的乐趣,萌发探究动物世界的热情。
三、说重、难点
根据活动的目标我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定为:
重点:通过观察,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有“保护色、拟态、硬壳、硬刺、装死”等。
难点:尝试自主观察、操作,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四、说活动准备本次活动我还做了如下准备: 1.《动物的自我保护》视频一段。
2.不同动物的头饰各一只。
3.动物的自我保护连线操作卡若干。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对动物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有强烈的兴趣和探究热情
五、说教法学法 杜威说过:“儿童具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而教师应该做的就是为幼儿提供探究的空间和时间,为幼儿的探究提供条件和适当的教学方法。我采用的教法有:
1.多媒体辅助教学:大班幼儿还处于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初步萌芽阶段,因此活动中用视频演示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幼儿沉浸在活动的愉悦之中。
2.观察法: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反应。敏锐的捕捉信息,做出正确反应,给予幼儿积极的指导。
3.讨论法:让幼儿根据自身经验共同探讨问题,在活动中我充分利用讨论法在整个活动中如:在讨论其他动物如何保护自己的时候。本次教学采用观察法、尝试操作法和情景教学法。
学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动物之间有不同的保护方法,这跟它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系,并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2.尝试操作法:活动中幼儿通过尝试的说出小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自主尝试完成操作卡。
3.情景表演法:幼儿在情景中自己解决问题,理解问题。
六、说活动过程
我将整个活动大致分为四个部分,下面将其进行说明一下。
(一)欣赏视频,引起兴趣。
1.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动物世界里又藏着怎样的秘密?
幼儿欣赏视频,主要是引起观察的兴趣。(这里用到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师:这段电视里面你看到了什么?动物们遇到危险的时候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二)观察动物自我保护方法,并大胆讲述。
1.师:小梅花鹿看见有狼来吃它的时候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
幼:赶紧逃跑/躲到鹿群里一起跑。
2.师:你还看到哪些小动物?你看到他们遇到危险的时候是如何保护自己的?
请个别幼儿大胆讲述,其他幼儿补充说明。(这里用到了观察法)
3.讨论其他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进行动作表演。
(1)师:你还知道其他小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吗?谁来说说?(这里用到了讨论法。)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师:你能把这个小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做出来吗?
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小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和动作,并做出来。
(三)尝试操作,把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进行总结、提升。(这里用到了尝试操作法。)
1.出示操作卡,让幼儿进行连线。(操作卡说课准备时候可简单画一画)2.集体讲评,帮助巩固知识。
(四)游戏表演,增加趣味。
师:在美丽的大草原上,许多小动物在快乐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危险来到了,他们该怎么保护自己呢?
教师给幼儿带上小动物的头饰,让每个动物按照它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自我保护。(这里用到了情景表演法。)
七、说活动延伸
科学区内投放更多的关于动物自我保护的书籍、操作卡等等,引导幼儿继续探究性学习!
我的说课结束了,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保护动物朋友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和动物互相依存,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保护动物是一个全社会都应该参与的问题。环保,应该从娃娃抓起,从自我做起。基于此,我设计并组织了本次教育活动。旨在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为了深入浅出地阐释道理,化抽象为形象,我围绕“保护动物朋友”这一主题,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开火车去旅游,认识动物,激发兴趣;观察照片,发现问题,引起幼儿的同情心;观赏课件,了解真相,明白道理;讨论制定保护动物的方法,从身边的事做起,并自觉去实践。教学中,教师始终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从而体现了《纲要》中所规定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的思想。
目标:
1、简单了解人与动物的生态关系,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2、了解一些动物受到伤害的原因,探讨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
准备:
1、各种动物受伤的照片。
2、动物受伤原因介绍的课件。
3、环境布置:森林、草原、海洋。
4、小动物头饰、小树苗、小草、标牌、透明胶等。
重点:了解动物受到伤害的原因。探讨保护动物的方法。
难点:通过看照片能自已总结出动物求救的原因。
一、导入部分:
1、老师带领小朋友开着“小火车”去旅游,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今天呀咱们要开着小火车去旅游。你们准备好了吗?火车要出发了。呜――――(放课件音乐《火车开了》)。师带领小朋友开着小火车经过草原。
师:小朋友,我们来到那里了?幼:大草原。师:咦?你是谁呀?
扮演“梅花鹿”的小朋友作自我介绍:“我是梅花鹿,我的家在大草原上,这儿还有很多动物朋友呢!”
师:是吗?草原上除了有梅花鹿,还有那些动物朋友?
幼:羚羊、牛、马、兔子„„师:有这么多动物朋友呀!它们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真高兴呀!我们请梅花鹿坐上旅游车好不好?火车继续出发,呜――
2、师带领小朋友开着小火车来到森林。
师:现在,我们到哪儿了?
幼:大森林。扮演“老虎”的小朋友作自我介绍:“小朋友好?我是大老虎,我住在大森林里,在这儿还有很多动物朋友呢!”
师:森林里除了有老虎,还有那些动物朋友呢?
幼:狮子、豹、棕熊、野猪„„师:我们请老虎坐上旅游车好不好?
3、师带领小朋友开着小火车来到大海边。
师:现在,我们又到哪儿了?
幼:大海。扮演“海豚”的小朋友作自我介绍:“小朋友好?我是海豚,我住在大海里,在这儿还有很多动物朋友呢!”
师:是吗?大海里还有哪些动物呢?
幼:鲨鱼、鲸鱼、海星、海龟、海马、海豹„„
师:大海里的动物们可真多,我们一时半会也说不完,时间不多了,我们该回家了,请小海豚到我们家去做客吧!
4、师带领小朋友开着小火车回到座位上。
师:刚才,我们旅游了这么多的地方,见到了可爱的动物朋友,你们高兴吗?你们喜欢动物朋友吗?你喜欢哪种动物?
二、基本部分
引导幼儿讨论:动物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好处?师:可是,动物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好处?
小结:动物给我们带来快乐。有的动物可以帮助人类劳动,像牛和马。有的动物是有益动物,可以保护庄稼,消灭害虫。像啄木鸟、猫头鹰、壁虎等。有些人类饲养的动物可以提供给我们肉、蛋、奶,供给我们人类食用。
总之,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和动物互相依存,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谁也离不开谁。
现在我把这节课的自评情况汇报一下: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作为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所有可以产生效果的教育活动,都源自于兴趣,而动物是小朋友最感兴趣、最喜欢的。因此,在选题上我选择了以动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从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情心出发,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从本次活动来看,幼儿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好可怜啊!”是达到了这个目的。
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带领小朋友开着火车在三个场景中游览、参观,用孩子最喜欢的这种游戏方式,帮助孩子回忆认识各种动物。孩子情结高涨,反应热烈,愉快地体验出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种生态关系。如何让小朋友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动物受到伤害的原因?
如何让深奥的道理变得直观、浅显,一看就明白呢?为此,我搜集了大量的、有代表性的动物受伤的图片,幼儿人手一份,通过观察交流、讲述、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让小朋友自己去发现、去理解、去体会,真正体现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的思想。
如何去保护动物这是一个必须落实到行动中的问题,只有让孩子做过了,他才能记忆深刻,只有让孩子乐于去做,自觉去做,并坚持去做,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我设计和孩子共同去探讨保护动物的方法,并且从孩子所能做的活动入手,去种树、种草、捐零花钱、做标牌,因为形式多样,而且都是孩子所能身体力行容易操作的,所以,小朋友特别感兴趣,自己选择、自由分组,忙碌而又有序地进行着。
当然,在这次教育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像个别语言不够简炼,有的环节进行得不够深入。这提醒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学习、丰富知识,认真领会新《纲要》的精神,多钻研、多实践、做一名幼儿喜欢、家长满意的优秀的幼儿教师。
第四篇:大班科学活动《动物怎样保护自己》刘。。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怎样保护自己》
执教者:刘..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知道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萌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保护自己的图片、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教师提问:你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2、初步了解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小朋友,在蓝蓝的大海里,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课件,提问:(1)、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2)、乌贼是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3)、乌贼有没有被鲨鱼吃掉?
小结:原来,乌贼身体里墨囊,墨囊里装有墨汁,当遇到危险时,就会喷出墨汁,使海水变黑,然后自己再逃之夭夭。原来,小动物在遇到危险时会有办法来保护自己。
3、观看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1)、“森林里真热闹啊,那么多小动物在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小动物吧!”
(2)、“如果有危险时,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来保护自己的呢?(3)、感知小动物不同的自我保护方法。
4、幼儿操作,进一步探索动物的防身绝招。
(1)、出示图片,积极讨论,你还知道其他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2)、师幼共同小结,根据小动物自我保护方法来对小动物分类。动物的外形各不相同,名字不同、吃的东西不同,但动物都是很聪明的,能想出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比如这座楼房里就住着这样一群身怀绝招的动物:第一层住着(逃跑)、第二层住着(放臭气)、第三层(保护色)、第四层(硬壳)、第五层(盔甲护身)
(3)请幼儿思考:人类在哪些方面运用到了保护色?(如,解放军的迷彩服)
5、游戏活动:《找动物》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模仿小动物的防身绝招躲在活动室的四周,老师扮演大灰狼找小动物。
活动延伸:
回家收集有关其他动物保护的图书或图片,共同分享。
第五篇:幼儿如何自我保护
如何教育孩子自我保护
现在的孩子经历的挫折教育相对较少,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也相应减弱,渐渐接触社会的孩童,如何在社会这个复杂的大环境下,平安健康地成长,是宝宝踏入社会的必修课。那么,应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呢?
不要过多关注陌生人
很多时候,当孩子聪明可爱引人注意时,家长会对周围人的赞誉乐不可支。有时难免会忽略过多的与陌生人的攀谈,其实已经是让孩子更加勇敢地不认生。作为家长,应该简单果断地感谢对方对自己孩子的喜欢后,带孩子礼貌与之再见,这是在保护孩子;孩子也会从你告诉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命令中明白对他人的态度。
平时,家长应告诉孩子,对于他人给予的食物或玩具,要学会拒绝。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食物,这是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基本常识。但是据有关方面调查,对儿童进行性犯罪的嫌疑人中90%是儿童认识的人。家长应特别提醒女孩儿不要单独外宿或跟异性到任何地方去。
教孩子保护自己的身体
当有人抚摸孩子,家长要教给你的女儿“身体是自己的宝贵之处,不能被人动”。告诉孩子,不要以为亲孩子的人就是对孩子的喜欢,家长更不能忽略对男孩子的教育,保护男孩子的身体不受侵害这是一样重要的。可能很多家长都觉得小男孩不像女孩子那样柔弱,所以不太注意教他们保护自己的身体。我们一定要清楚,男孩也要懂得自己的身体不应被触摸。
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父母以身作则,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遵守规则。比如过马路时,即使马路上没有一辆车,家长也要牵着孩子的手,一直等到绿灯出现,并且会告诉他怎样分辨车辆和行人应该遵守的信号,所以孩子在过马路时会很自觉地看红、绿灯。带孩子出去时,要主动绕过井盖走,还要告诉他井盖不能踩。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做父母的永远也不希望有危险的事发生在孩子身上,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对孩子进行一些安全教育,就会减少许多危险发生。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教育孩子人人有若干权利,如呼吸权、生命权、隐私权,这些权利任何人不能剥夺。告诉孩子,任何人也无权剥夺他的安全权,安全重于一切。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孩子应当知道身体属于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应被衣服所覆盖,不许别人看,不许触摸。孩子有拒绝亲吻、触摸的权利。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告诉孩子在遇到暴徒时有权坚决拒绝暴徒的要求。许多暴徒表面凶狠,内心却很胆怯。
所以众多孩子齐心协力,一齐高喊“滚蛋“,通常能把坏人吓跑。万一遇到真正的身体威胁,孩子身单力薄,一般只能向坏人屈服。有时,孩子们会担心被坏人抢去财产回家挨打受骂。
例如有的小孩会想:如果我的自行车被坏人抢了,父母准会打死我。应告诉孩子,他们的身体安全比自行车重要得多。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向孩子保证,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只要孩子向父母讲明真情,父母都不会怪罪的,而且
会尽力帮助孩子。当孩子向大人说实话时,他们应被充分信任。大人应当马上信任孩子并及时帮助他们。例如,在性骚扰事件中,如果孩子向大人诉说,而未得到信任,这种骚扰也许会经年累月地持续下去。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有权不听陌生人的话,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有权对毒品、烟酒坚决说不。
6.“不与陌生人说话。” 孩子有权不和陌生人说话。
当陌生人与孩子说话时,孩子可以假装没听见,马上跑开。生人敲门可以不回答,不开门。告诉孩子,对陌生人不理睬是对的,小孩没有能力帮助陌生人,大人绝对不会认为这是不礼貌的。
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为了保护自己,孩子有权打破所有规章和禁令。告诉孩子,在紧急之中,他们有权大叫、大闹、踢人、咬人,甚至打破玻璃,破坏家具。司马光砸缸就是典型事例。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遇到坏人、地震、大火,孩子应当果断逃生,拔腿就跑。自警、自救、自助,可以不要等大人的指挥。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告诉孩子,即使他曾发誓不告诉别人,但遇到坏人欺负一定要告诉家长,这些秘密千万不要埋藏在心里。比如有人欺负了你,他往往说:“小朋友,这个事告诉爸爸妈妈是不对的,咱俩拉个钩,这是咱俩自己的小秘密。“这个对不对?坚决不对,所以要让孩子知道他有不保守秘密的权利。
2,不要轻易的去家里有哥哥在家,或者父亲在家的同学家。更不能轻易的去男同学家。
3,走在路上不要和任何陌生男人搭话。尽量避免自己一个人行走,最好找同伴一起走。
4,不要轻易的跟任何男人走。
多伦多警察局报道,95%的性犯罪,都是亲人,朋友,同学,或者是父母的同事等熟人造成的。特别是一些小孩子,听到此人是父母的同事,而且还见过,就很容易跟人走。这要提醒孩子,千万不要。实在万不得已不能接孩子要首先和老师联系,告诉老师你将派一个什么人去帮助接孩子。最好是女性。
5,当遇到有异性开始抚摸孩子的脸,四肢的时候,要立刻离开,并回家立刻告诉家长。
不要认为这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告诉孩子这非常重要。要让孩子学会对异性的抚摸表示反感和拒绝的方法。
6,一旦发生危险,我个人不建议大人教孩子去用生命抵抗,毕竟孩子弱小,如何抵抗也抵抗不过身强力壮的大人。这个时候,告诉孩子她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这个观点我在以前写过了。尽量不要让孩子在受到肉体伤害的同时,在受到来自家长的精神摧残。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她们可能并不懂性伤害在精神上的意义。很多时候都是社会舆论和家长造成的。
让家长保护好孩子的同时,让孩子也有保护自己的意识,让孩子拥有快乐而又健康的童年是多么重要!
2017年12月 扬子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