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美术教案(共5篇)

时间:2019-05-12 23:0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早教美术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早教美术教案》。

第一篇:早教美术教案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要关心照顾它们。

2、幼儿能很好的完成粘贴等精细动作,以促进小肌肉的发展。

3、幼儿初步学会撕纸片,用胶棒粘贴。

二、活动准备:

1、红、黄、绿色彩纸,胶棒、小筐等。

2、小鸟图片若干,大树背景图。

3、背景音乐《快乐的小鸟》。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通过谈话,激发幼儿产生帮助小鸟的愿望。

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小鸟飞的动作进活动室,停在大树图边:“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

“这里原来是小鸟的家,可是为什么大树上面一只小鸟也没有?”

“大树妈妈一片树叶都没有了,小鸟们都不愿意回来了,大树妈妈真伤心呀!小朋友你们能想办法让小鸟快点回家吗?”

“小朋友们刚才说的都很好,也帮大树妈妈想了许多办法,现在我们就用撕树叶、粘贴树叶的方法来帮助大树妈妈好不好?

(二)、教师示范方法步骤。

教师出示绿色彩纸,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轻轻撕成块状做“树叶”。然后用胶棒涂在“树叶”的一面,轻轻的贴到大树上。”教师再次示范一遍。

教师可增加点难度,让幼儿学习撕各种各样的树叶。

(三)、幼儿进行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将红、黄、绿色彩纸、胶棒放到小筐里,引导幼儿自由的选择彩纸进行撕树叶、粘贴大树的活动。教师提醒每个小朋友撕完树叶后要把废纸、还有胶棒都要放到小筐里面,不能乱扔垃圾。

(四)、出示小鸟,送小鸟回家。

教师:“小朋友,小鸟听说大树妈妈又长出了许多树叶,都高兴的飞来了。让我们一起送小鸟回家好不好?”教师和个别幼儿一起将小鸟图片粘贴到大树上。

四、活动延伸

教师“小鸟们都回来了,大树妈妈非常开心,也非常感谢你们帮助了它,它希望我们再帮它一个忙,让我们去告诉所有的人们,以后不能随便摘树叶,要爱护我们的大树,爱护小鸟,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告诉幼儿园里所有的小朋友好不好?”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出活动室。

小班美术教案:制作卷纸画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用铅笔将长条形纸卷成“圆盘”状,成功制作卷纸画。

2、体验铅笔的多种用处。

重点:学习用铅笔将长条形纸卷成“圆盘”状。

难点:大胆想象,能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卷纸画中。

二、教学过程:

(一)欣赏作品。

1、教师出示用卷成圆盘状的纸做成的作品,如蝴蝶、花朵等。

2、幼儿欣赏,并猜测这些作品是怎样完成的?

(二)讲解示范。

1、教师取出铅笔和纸条,示范用铅笔将纸条卷成大大小小不同的“圆盘”。

要领:要将纸条尽量卷在铅笔的同一个位置,这样的“圆盘”才圆。长纸条的圆盘大一些,短纸条的圆盘就小一些了。卷好后用胶水将纸条固定粘帖,慢慢将“圆盘”从铅笔上取下,完成。

2、教师再次示范制作一个圆盘,演示圆盘的大小还可以由卷纸的紧松程度来控制。

3、用卷好的“圆盘”进行组合,变成一朵鲜花,叶子可将卷好的“圆盘”压制而成。

(三)幼儿制作。

1、幼儿大胆想象,用圆盘组成不同的造型物体,最后还可以贴画背景,完成一幅美丽的作品。

(四)欣赏交流。

1、欣赏同伴作品,有哪些不同的造型。

2、思考:在制作过程中,铅笔是怎样帮助我们完成作品的?铅笔除了写字还有什么其它用处吗?

小班美术教案:西瓜圆圆

活动目标:

1、学习撕、贴圆形的西瓜和西瓜上纹路。

2、尝试用一只手转动蜡光纸,一只手撕,变成圆形,撕出圆圆的西瓜。

3、将自己撕剩下的纸张放进空篓子中。

活动准备:每组两盘浆糊,两块抹布,易撕的纸。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西瓜。

(1)教师:圆圆又大大,像个大皮球,衣服绿油油,身体红通通。西瓜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教师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欣赏范例。

师:西瓜的外形是怎样的?西瓜里面的瓜瓤是什么颜色的呢?你知道这幅画面上的西瓜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三、教师示范撕西瓜的基本方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撕西瓜的方法,重点让幼儿掌握撕圆形的方法。

四、幼儿撕贴:甜甜的西瓜。

教师鼓励幼儿撕切开的西瓜,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要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撕纸的方法。

五、音乐游戏:大西瓜。

结合活动在点点加工厂提供了撕纸材料,让孩子撕贴西瓜,培养孩子对撕贴画的兴趣。

小班美术:有趣的滚画

【活动目标】

1、探索并运用不同的球体,蘸上不同的颜料进行滚画,体验滚画的乐趣。

2、感受作品的美,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滚画的作品范样(裙子、汗衫、短裤、凉帽)等,幼儿操作篮子(盒子)、纸样若干。

2、弹珠、乒乓球、蹦球等若干制作材料。

3、篮子、湿布、颜料以及调色盘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1、夏天到了,贝贝服装公司生产了一批新品,看看有哪些新品呢?(出示:裙子、短裤、凉帽等)

2、你觉得她们漂亮吗?为什么?

3、它们这么漂亮,是怎样加工出来的呢?(让幼儿自由说说讲讲)

教师小结:这些漂亮的服装是用不同的球娃娃,蘸上好看的颜料加工成的,请小朋友认识一下,教师介绍材料。

(二)技能练习

1、提问:

球娃娃们都很调皮,喜欢在篮子里(盒子)打滚,怎样让它们既滚得开心,又不掉出来呢?

2、个别幼儿上前尝试,教师与幼儿共同用儿歌小结。

儿歌:球娃娃,圆溜溜。左也滚右也滚,前也滚,后也滚;滚来滚去真开心!

3、尝试。

(1)徒手动作练习。

(2)运用实物练习,要求:眼睛看好球娃娃,手部动作小些,轻些,教师适时运用儿歌引导。

(3)蘸上颜料练习,球娃娃滚起来真好玩,如果让它们穿着彩色的衣服(蘸上颜料)打滚,会怎样呢?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小结:球娃娃穿彩色衣服(蘸上颜料),从不同方向滚,拿起或放回球娃娃后,及时的用毛巾擦干净手,球娃娃用后送回原来的颜料盒。

4、幼儿自由交流:说说球娃娃穿着什么衣服在滚,滚出来的线是什么样子?(彩色的,有粗的,有细的)

(三)幼儿滚画

1、贝贝服装公司还有一些新品没有加工上漂亮的颜色,你们愿意帮忙吗?

2、你想用几种颜色滚画?

3、要求:(1)自己拿好纸样,放到盒子里。(2)选自己喜欢的球娃娃和颜色滚画。(3)注意操作卫生。

4、幼儿滚画,体验乐趣,教师指导。

(四)作品展示:

1、相互欣赏作品,自由发表意见。

2、共同评价,感受作品的美。

【活动延伸】

利用多种手段为贝贝服装公司加工更多的物品。

小班美术教案:猪宝宝盖房子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使幼儿能大胆使用各种线条表现房子的特征。

2.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乐于讲述自己的绘画内容。

3.使幼儿喜欢美术课的氛围。

二、活动准备

1、观察过周围建筑,对各种造型的房子有感性经验

2、小猪头饰若干、大灰狼头饰一个、音乐CD、纸箱做的房子、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导入课题。

1.有一天,猪妈妈对猪宝宝说:“瞧:今天天气多好啊,宝宝们和妈妈一起到草地上活动活动吧!可是草地上经常会有大灰狼来的,大灰狼来了,宝宝们怎么办?”(幼儿自由想出自己的办法)“不过,大灰狼真来了,宝宝们也不要怕,有妈妈在,妈妈会保护你们的。”(放音乐,幼儿和老师一起游戏)

2.(大灰狼音乐奏起)大灰狼说:“我是一只大灰狼,我的肚子饿慌慌,今天是个好机会,捉只小猪来尝尝。”(幼儿随着老师赶快躲到房子里)

3.大灰狼说:“哎,一只小猪也没逮着,再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吧!”“宝宝们,快出来吧,大灰狼走了。”(一起欢呼)

4.“瞧,原来这房子是妈妈一个人住的,现在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的宝宝,刚才都进去,房子真是太小太挤了,房子都要挤破了,以后再有大灰狼来怎么办呢?”(幼儿想办法,自由讲述)

5.“宝宝们想了学多好办法,妈妈觉得你们都长大了,应该学会自己造房子,那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房子呢?”(幼儿自由讲述)

6.“你们看过各种各样的房子,现在妈妈给你们一支神奇的笔自己去造房子吧!记住了,一定要把房子造在大路旁边,把房子造得结实些,这样,大灰狼来我们也不怕了。”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画出门窗,房子画好后,在房子周围添画花、树等。

2.“房子都画好了,我们一起来参观吧!看看哪个宝宝的房子最漂亮、最结实了。”(幼儿随老师一起参观)

(四)音乐游戏《猪宝宝乖乖,把门儿开开》。

1.“宝宝们,你们房子都画好了,现在妈妈可以放心的上班去了,你们在家一定要把门关得紧紧地,谁来也不开门哦!”

2.(大灰狼音乐奏起)大灰狼(白):哈哈,机会又来了,乘猪妈妈不在家,学她样子把门敲。大灰狼(唱):猪宝宝乖乖,把门儿开开……猪宝宝(唱):不开不开……

大灰狼做推门状:“哎,小猪的房子造得这么结实,门关得这么紧,一只小猪没逮着,真倒霉,再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吧。”(大灰狼下场)

3.猪妈妈回家(唱):“猪宝宝乖乖,把门儿开开……”

猪宝宝(唱):“就开,就开,我就开,妈妈回来了,我就把门开。”

“宝宝们,妈妈不在家时,有没有人来过?”(大灰狼来过了)

“啊,大灰狼来过了,那我的宝宝有没有少呀?”(没有)

“宝宝们真聪明,大灰狼来你们怎么办的?”(幼儿讲述)

(五)结束活动。

“看来宝宝们真的长大了,房子造得这么结实,妈妈要为你们的长大庆祝庆祝,好,我们一起去买菜,回家庆祝吧!”

四、活动评价:

教师针对幼儿的不同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让幼儿感受到成功感和自豪感,同时增强那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的自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小小棒棒糖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棒棒糖进行装饰后可以变得更漂亮。

2、学会先把图案剪下来后,再用蜡笔进行添画的技能。

3、欣赏自己与同伴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重难点:学会先把图案剪下来后,再用蜡笔进行添画的技能。

三、活动准备:

1、认识棒棒糖。

2、装饰好的棒棒糖1~2个。

3、画纸若干,浆糊,蜡笔。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漂亮的棒棒糖。

小朋友,我是小小棒棒糖,你们想跟我一起玩吗?谁能做出跟我一样漂亮的小小棒棒糖,我就和他做好朋友!

(二)、观察彩色的棒棒糖。

教师:小小棒棒糖漂亮吗?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你喜欢它们吗?

幼:它们很漂亮,是用彩纸做成,然后用蜡笔在圆形图案上绕圈圈(从中心往外绕)。

教师:先把我们要的东西剪下来,把剪下的长条纸粘在剪下的圆形上,然后用蜡笔把它打扮的更漂亮。

(三)、制作棒棒糖。

1、你想做一个什么颜色的棒棒糖?然后用什么颜色的蜡笔把它打扮的更漂亮呢?

(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2、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提醒幼儿胶水只要少涂一些)

(四)、小小棒棒糖展览会。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参与积极的幼儿,让幼儿获得愉悦的心情。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让他们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信心。

小班圣诞节教案:美丽的圣诞树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方的传统节目——圣诞节。

2、体验与老师在一起欢度节日的幸福和快乐。

3、培养幼儿能勇敢的在集体面前展示和表现自己。

教学准备:

1、装饰有节日气氛的活动室。

2、圣诞树一棵,圣诞老人图画一个,幼儿圣诞帽每人一顶。

3、白纸、蜡笔、水果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圣诞节到啦,我们一起来庆祝圣诞节好不好?今天我们的心情怎样?我们就载歌载舞的来庆祝这美好的日子。

2、领发圣诞帽。

3、唱《铃儿响叮当》。

4、幼儿自由上台表演。

二、讲故事——圣诞节的来历

1、教师:小朋友,我们又跳舞又做游戏,来庆祝圣诞节,那你们知道圣诞树是怎么来的?圣诞老人是怎么来的吗?

2、教师讲故事。

三、制作圣诞树贺卡我们知道圣诞树是最美的树。今天,我们就画一颗圣诞树送给你最爱的人好吗?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结束发送圣诞糖果互赠圣诞祝福。

小班美术教案:手指画《紫藤花》

一、活动目标:

1、感知紫藤花的特征:一串一串的,紫中带白的颜色。

2、学习双色相间点画紫藤花。

3、体验点画活动的快乐及成功感。

二、活动准备:

绘画纸、白紫两色颜料(稍干些)、抹布

三、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1、欣赏紫藤花。

把幼儿带至紫藤架下,幼儿自由欣赏紫藤花,教师引导幼儿重点观察紫藤花的外形及颜色等特征,并鼓励孩子们大胆说说自己的见解。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用动作表现紫藤花。

(二)、图形刺激

教师示范双色相间点画紫藤。

伸出食指先蘸一点紫颜色,接着再蘸一点白颜色,然后在图画纸上花柄的两边点画紫藤花,一点表示一朵花。

(三)、想象创造

1、幼儿作画,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大胆尝试双色点画。

2、点画是注意花形:上大下小,一串一串

3、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把带有颜料的手到处乱摸,点画结束,及时用抹布把手擦干净。

(四)、作品赏评

把幼儿的作品沿轮廓剪下,布置成紫藤架,引导幼儿共同欣赏,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参与积极的幼儿,让幼儿获得愉悦的心情。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让他们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小班美术教案:我给大树妈妈粘树叶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学会撕纸片,用胶棒粘贴。

2、知道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要关心照顾它们。

3、幼儿能很好的完成粘贴等精细动作,以促进小肌肉的发展。

二、活动准备:

1、红、黄、绿色彩纸,胶棒、小筐等。

2、小鸟图片若干,大树背景图。

3、背景音乐《快乐的小鸟》。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通过谈话,激发幼儿产生帮助小鸟的愿望。

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小鸟飞的动作进活动室,停在大树图边:“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

“这里原来是小鸟的家,可是为什么大树上面一只小鸟也没有?”

“大树妈妈一片树叶都没有了,小鸟们都不愿意回来了,大树妈妈真伤心呀!小朋友你们能想办法让小鸟快点回家吗?”

“小朋友们刚才说的都很好,也帮大树妈妈想了许多办法,现在我们就用撕树叶、粘贴树叶的方法来帮助大树妈妈好不好?

(二)、教师示范方法步骤。

教师出示绿色彩纸,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轻轻撕成块状做“树叶”。然后用胶棒涂在“树叶”的一面,轻轻的贴到大树上。”教师再次示范一遍。

教师可增加点难度,让幼儿学习撕各种各样的树叶。

(三)、幼儿进行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将红、黄、绿色彩纸、胶棒放到小筐里,引导幼儿自由的选择彩纸进行撕树叶、粘贴大树的活动。教师提醒每个小朋友撕完树叶后要把废纸、还有胶棒都要放到小筐里面,不能乱扔垃圾。

(四)、出示小鸟,送小鸟回家。

教师:“小朋友,小鸟听说大树妈妈又长出了许多树叶,都高兴的飞来了。让我们一起送小鸟回家好不好?”教师和个别幼儿一起将小鸟图片粘贴到大树上。

四、活动延伸

教师“小鸟们都回来了,大树妈妈非常开心,也非常感谢你们帮助了它,它希望我们再帮它一个忙,让我们去告诉所有的人们,以后不能随便摘树叶,要爱护我们的大树,爱护小鸟,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告诉幼儿园里所有的小朋友好不好?”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出活动室。

小班美术活动:小鸡出壳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小鸡是由鸡妈妈孵出来的,初步尝试用线条和图形按序组合表现小鸡的特征。

2、乐意表现不同动态的小鸡,体验鸡妈妈孵小鸡的快乐。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大胆表现自己的作品。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知道鸡蛋是由鸡妈妈生出来的。

2、材料准备:①教具:养鸡场大背景图一幅(母鸡、十三个鸡窝),律动音乐《小小蛋儿把门开》。②学具:人手一个鸡窝(“孵”小鸡用),勾线笔十二支,黄色水彩笔十二支。

三、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好,今天和张老师一起做游戏好吗?(好)

(1)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有只爱唱歌的鸡妈妈生了蛋宝宝,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想)你们看见蛋宝宝了吗?(没有)原来蛋宝宝都躲在鸡窝里呢。

(2)蛋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那我来找一找,哟,这里有一只。看看是不是鸡蛋。(教师示范)圆圆圆,圆溜溜。是不是鸡蛋。(是)

(3)圆溜溜的蛋宝宝真可爱。谁也愿意上来试一试、找一找?(幼儿示范)你的眼睛真亮,又找到了一个可爱的蛋宝宝。

2、鸡妈妈多想看见自己的鸡宝宝呀,它开始孵小鸡咯。

(1)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这一天鸡妈妈低头看看鸡宝宝出壳没有?(没有)鸡妈妈想,我呀耐心地等一等,也许明天我的宝宝就会出壳了。

(2)第二天,“笃笃笃”鸡妈妈忽然听到了小鸡啄蛋壳的声音。哎呀,我的宝宝要出壳了。

①鸡妈妈高兴地唱了起来:“小小蛋儿把门开,小小嘴儿钻出来”。小鸡听见妈妈的声音,赶快,赶快往外钻。小鸡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尖尖的)对呀,尖尖的嘴巴,捉虫子真方便。

②“小小蛋儿把门开,圆圆眼睛睁开来”。小鸡的眼睛长得怎么样?(圆圆的)

③小鸡的眼睛圆又亮,看见妈妈了,高兴地拍拍翅膀,钻出壳。谁来说说看小鸡的翅膀长得怎么样?(弯弯的)对呀,你说得真好。

④听,鸡妈妈又唱起来了:“小小蛋儿把门开,小小鸡儿站起来”,鸡宝宝真听话,一、二、三,一只脚站起来了。小朋友我们一起给小鸡来加加油,“小鸡小鸡站起来”一、二、三,又一只脚也站起来了,拍拍手鼓励鼓励。看看小鸡的脚是长长的还是短短的。(短短的)是呀,等它长大了才会和妈妈的脚一样大一样长。

(3)刚出壳的小鸡肚子饿饿的,要请鸡妈妈来帮忙喂点东西。小鸡喜欢吃什么呀?(米、虫子)鸡妈妈就来给它撒些米、找些小虫子。

3、“笃笃笃”这只蛋宝宝里的小鸡着急地也想钻出壳。哎呀它力气太小了,谁想做鸡妈妈来帮帮它?(幼儿示范)

(1)我们一起学学鸡妈妈的歌,鸡宝宝就会快快的钻出来了

小班美术:甜甜大西瓜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述故事引起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2.认识油画棒,学习手握油画棒画画的方法。

3.鼓励幼儿大胆地在西瓜上进行添画。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油画棒人手一份。

2.教学VCD。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1)请幼儿观察主题画“小熊的一家”,引导幼儿说一说:小熊家都有哪些人?你是怎么知道的?他们现在正做什么呢?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发言。

2)播放动画片“小熊的一家”,请幼儿看看小熊妈妈在什么地方?正在做什么呢?

2.请幼儿将书翻到“大西瓜”这一页,说说这幅画上有谁?她在做什么?西瓜上少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西瓜的形状和颜色。

3.出示油画棒,示范油画棒的拿法,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点的画法。

提示:使用油画棒画点的方法有3种,如图:

1)拿起笔往下划; 2)拿着笔往下点; 3)拿笔画一小圈,涂圆。

4.请幼儿在自己的书上添画西瓜籽,教师巡回指导。

5.请幼儿互相展示欣赏作品。

活动延伸:

游戏:切西瓜

玩法:选定一人为切西瓜的“熊妈妈”。游戏开始时,“熊妈妈”合拢双手在圈内沿圈边走边模仿切西瓜的动作。同时大家一起说儿歌:“切!切!切西瓜!不切一个就切俩。切完西瓜跑一圈!”当说到“跑”字,“熊妈妈”用合拢的双手切开拉手人的双手,被切开的二人分开手后,沿圈向相反方向跑一周后回到原位,谁先到达即做切西瓜的人。游戏可再度开始。

小班美术:小熊洗澡

活动目标: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幼儿对画画的兴趣。

2.学习使用油画棒画出长、短不一的线条,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油画棒人手一份。

2.《我爱洗澡》的音乐磁带。

3.带莲蓬的喷壶、小桶各一个。

活动过程:

1.播放《我爱洗澡》的音乐,教师跟随音乐带领幼儿做洗澡的简单律动。

2.引导幼儿说说洗澡时有什么感受。

1)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洗澡吗?在家里你们怎么洗澡啊?洗澡时需要用到哪些东西?”引导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大胆发言。

2)提问:“你们洗澡时舒服吗?今天,有人洗澡时遇上麻烦了,请小朋友们帮帮他吧!”

3.请幼儿将书翻到第3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熊爸爸工作了一天,累得浑身都是汗。他来到卫生间,打开水龙头,想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澡。可是,刚洗到一半,停水啦!这可怎么办啊?请你给熊爸爸想想办法吧!

4.启发引导幼儿学习长、短线条的画法。

1)教师拿出喷壶,往小桶里喷水,请幼儿观察喷壶里出来的水是什么样的?(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带领幼儿到洗澡间观察喷洒的出水情形)。

2)在黑板上画出长、短线条,引导幼儿说说这些线条像什么?启发幼儿知道可以画出这些长长、短短的线条表示洗澡水,帮助熊爸爸洗完澡。

5.播放《我爱洗澡》的音乐,幼儿听音乐绘画,教师辅导。

6.组织幼儿互相欣赏自己的作品,在音乐中做律动,结束活动。

小班手工:搓面条

活动目标:

1.认识橡皮泥,感受泥的可变性,喜欢参加泥工活动。

2.学习泥工技能:搓条,锻炼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橡皮泥、小盘子人手一份。

2.教学VCD。

活动过程:

1.用谈话调动幼儿的知识经验:小朋友喜欢吃面条吗?面条是什么形状的?你喜欢吃什么口味的面条?

2.观看教学VCD:和我一起搓面条。引导幼儿注意观察VCD里的熊奶奶是怎么做出又细又长的面条的。

3.教师出示橡皮泥,请幼儿说出名称。告诉幼儿,今天我们就用橡皮泥做出香喷喷的面条。

4.教师和幼儿一起搓面条:

1)将整块橡皮泥掰开,选择大小适合的泥团。

2)两手将泥团搓长。

3)用手轻轻压着橡皮泥在桌上搓成面条状;或用两手将泥块夹在中间,来回搓成面条状。

4)将搓好的面条放在小盘中。

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想想,除了又细又长的面条,还能做出什么样的面条?鼓励幼儿自己做出来。如:宽宽的挂面、弯弯曲曲的方便面等等。

小班美术:漂亮的花裙子

活动目标:

1.巩固正确的拿油画棒方法,愿意参加绘画活动。

2.能用自己喜欢的简单花纹装饰裙子,大胆画画。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油画棒人手一份。

2.绘画范例一张。

3.彩带或长条状的皱纹纸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给幼儿表演彩绸舞蹈。请幼儿说说当彩绸

挥舞起来的时候,像什么?

2.拿出长彩带或剪成长条状的皱纹纸,请幼儿自己挥舞,再次感受曲线的线条变化。

3.翻到创意绘本第5页,观察画面,请幼儿说说熊姐姐在做什么?她的裙子是什么颜色?裙子上有什么?还缺少什么呢?想想我们可以画上些什么让裙子更漂亮。

4.教师在绘画范例上示范曲线的画法,幼儿可用手指在桌上练习。

5.幼儿在熊姐姐的裙子上添画花边,教师观察幼儿用笔是否流畅。

6.展示作品,幼儿互相欣赏,教师给予相应评价。

7.在欢快的音乐中,师生一起跳彩带舞,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小班美术:彩色的泡泡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知泡泡的特征,如:大小、颜色、形状等。

2.能用油画棒或彩色笔给圆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油画棒(或彩色笔)人手一份。

2.配套绘画范例一张。

3.各种颜色的肥皂水和吹泡泡玩具一个、小熊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游戏:“吹泡泡”

1)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特征。

教师扮演小熊,对幼儿说:“我的爸爸、妈妈、奶奶、姐姐都得到过大家的帮助,今天我代表全家请小朋友到我家来玩,你们愿意吗?”“请你们闭上眼睛,猜猜我要和你们玩什么游戏。”教师利用泡泡玩具吹出不同颜色的泡泡。请幼儿睁眼看看,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今天,我们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一会儿,小朋友每人拿一张纸,接住老师吹出的泡泡,然后仔细看看纸上泡泡的形状、颜色、大小,好吗?”

2)集中幼儿,提问:“你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大小颜色呢?”

3)小结:“泡泡是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五颜六色的真漂亮!”

2.出示绘画范例大挂图,请幼儿观察,说说上面有什么。教师边说

边根据幼儿的回答和意愿演示。

“你们看,我吹的泡泡怎么样?”(太少了,而且也不好看)

“咱们一起吹出更多的泡泡吧?”

“用什么办法使这些泡泡更漂亮?”

3.集体做画:分组请幼儿往大挂图中空余地方画彩色的泡泡,再用油画棒描画泡泡的轮廓,并涂色。

4.幼儿作画,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独立画圆,并选出自己喜欢的颜色涂色。

5.将幼儿的全部作品展示出来,让幼儿自由地欣赏和评价。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找找生活中还有什么是圆圆的,有五颜六色的东西?

小班美术:小熊家的窗帘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

2.初步感知用手指点画的美术形式,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3.点画后能及时擦手,知道保持画面整洁干净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

2.颜料(红、黄、蓝、绿、紫等)每组幼儿一份,抹布若干。

3.各种窗帘的图片或照片若干,用手指点画装饰好的窗帘范图若干。

活动过程:

1.欣赏图片(照片):漂亮的窗帘。

1)展示图片里的窗帘,引导幼儿注意观察窗帘中不同的色彩、线条、图案,激发幼儿装饰窗帘的兴趣。

2)请欣赏教师准备好的各种各样用手指点画装饰的窗帘,让幼儿初步感知可以用自己灵巧的小手点画出不同颜色,不同造型的图案。

2.请小朋友想一想、说一说,自己想怎么打扮小熊家的窗帘。鼓励幼儿说出各种不同的构想,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3.教师请幼儿回忆VCD里教小朋友手指点画的技巧与方法,一边具体示范讲解手指点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用手指点画时要注意手指在画纸上点一下马上拿开。

2)提醒幼儿用完一种颜色后,要用抹布擦干净手指再换一种颜色。

4.幼儿分组开始操作,教师指导,提醒幼儿保持画面整洁干净。

5.作品展览,互相欣赏讲评。

附图参考:

活动延伸:

可在美工区里放置颜料和废旧白色背心,请幼儿当设计师,用点画的方法进行装饰衣服,满足幼儿自由创作的愿望。

小班美术:画地图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述故事,调动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2.通过画地图练习,使幼儿掌握曲线的画法,学习用手控制笔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创意绘本、油画棒或水彩笔人手一份。

2. 教学VCD。

活动过程:

1.播放教学VCD,请幼儿欣赏动画片:小兔请客。利用故事导入活动。

2.请幼儿翻开创意绘本,观察主题画,提问:

1)观察画面,说出画面上都有什么。

2)告诉我,小兔的家在什么位置?小狗的家呢?小猴的家呢?小鸡的家呢?让幼儿说出它们在画上的位置。

2.说说这幅画上的小动物都是谁。教师提示:小兔为了让大家找到自己的家,她画了一份地图给小伙伴。小朋友,你知道小鸡、小狗、小猴应该走哪条路吗?请你将路线用不同颜色的笔分别画出来。教师可在该页上用手指画出其中的路径。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幼儿拿笔的姿势。

4.画完后请幼儿互相检查一下,顺着相应的路线能否到达小兔子家。

活动延伸:

游戏:找找我的小伙伴

准备:与幼儿人数相同的卡通胸(贴)饰或头饰(如小动物:小猫、小狗、小牛、小羊……)

过程:将胸(贴)饰或头饰分别发给小朋友,然后围成一个圈,老师在中间。在做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说:“XX在哪里?快到XX这里来,快和XX拉拉手,请XX到XX那里去……”以此巩固幼儿对同伴的认识。

小班绘画:拔萝卜

活动目标: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幼儿对画画的兴趣。

2.学习胡萝卜的画法,并能尝试给萝卜涂上颜色。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油画棒人手一份。

2.绘画范例一张。

3.故事:拔萝卜。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拔萝卜》的故事。

2.请幼儿说说萝卜的种类有哪些?教师小结,并告诉大家萝卜有丰富的营养。

3.出示绘画范例大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小兔想要拔一个最大、最甜的萝卜送给妈妈吃,小兔子拎着篮子坐在地上,指着一个大大的红萝卜。噢,小兔子选中了这个大萝卜。小朋友们,请你把这个小兔子最喜欢、最想拔起来的萝卜画出来吧。

4.引导幼儿画萝卜并给萝卜涂色。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边画边念歌谣:圆圆的红脸尖下巴,卷卷的大花绿头发。

绘画步骤:

1)画出萝卜的外轮廓。

2)在萝卜的外轮廓上画出胡须。

3)给画好的萝卜添上叶子。

5.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幼儿的作品予以表扬鼓励。

活动延伸:

游戏:拔萝卜

目标:

1、仔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快慢,能随着音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2、大胆想象,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3、培养幼儿与同伴共同协调一致地做动作。

玩法:播放《拔萝卜》歌曲,老师扮演萝卜蹲在地上,小朋友扮演兔子。先让一个小朋友来拔,抱住老师的手臂,拔不动;再让其他的小朋友来,依次拽住前面小朋友的衣服。大概上来七、八个小朋友时,老师可以起身,萝卜就拔出来了。

小班泥工:甜甜糖葫芦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泥工造型的创作欲望。

2.学习泥工技能:练习搓球并学会组合,训练双手的协调配合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彩泥(橡皮泥),一根竹棍。

2.教学VCD。

活动过程:

1.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红红的小果子,上边有甜甜的冰糖,一串一串的。对了,是糖葫芦,又叫冰糖葫芦。知道糖葫芦是什么果子做的吗?是酸酸的山楂。

2.情景提示:小兔在超市里看到红红的糖葫芦,她想:“小伙伴们肯定喜欢吃!我要为他们每人做一串。可是,糖葫芦怎么做呢?”请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请幼儿观看VCD里制作糖葫芦的过程。

4.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诱人的糖葫芦。

1)取出红色的彩泥,揪下一块,然后双手揉搓成圆形,揉出4到5个小红球。

2)把小红球按顺序整齐地穿在竹棍上,当心不要扎到小手。

3)一串好吃的糖葫芦就制作好了,我们给小兔送去吧。

5.大家一起欣赏糖葫芦。

歌谣:糖葫芦,圆又圆,小兔见了心喜欢;

跑过去,买一串,放到嘴里甜又甜。

活动延伸:

可以引导幼儿用彩泥捏出各种形状,然后串起来,再给它们命名,如七彩糖葫芦、羊肉串、水果串……

小班美术主题:小栅栏

活动目标:

1. 通过手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2.学习撕纸技能,练习手眼配合。

活动准备:

1.彩纸、胶棒。

活动过程:

1.打开书的第14页,观察小动物们在干什么。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激发幼儿创作热情。

2.幼儿制作小栅栏:

1)拿出彩纸。

2)从纸的最边缘开始撕纸条:左右手要相互配合,纸条可有宽有窄。

3)在纸条后面抹上点胶水,将它粘成栅栏状。注意:先横着粘窄的,再竖着粘宽的。

3.教幼儿念歌谣:

小栅栏,长又长,横横竖竖真漂亮,围成圆,围成方,小小栅栏来站岗。

活动延伸:

游戏:过小路

准备:用2条长2-3米、宽15-25厘米的彩色纸条做成小路。

过程:1.老师示范走小路的动作。走在小路的中间,尽量不踩线,两臂可以侧举或保持平衡,眼睛向前看。

2.幼儿走小路,可以分2到3组走,增加练习的密度。

3.根据幼儿走路的情况,调整小路的宽窄。

小班美术主:蔬果饼干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蔬菜与水果,并利用蔬菜水果的切面蘸颜料来作画。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蔬菜水果实物与切面印纹的配对,巩固对常见蔬果的认识。

活动准备:

1. 创意绘本、绘画范例大图一张。

2.选择几样可以盖印的蔬果并切好当作材料,如:藕、灯笼椒、杨桃、苹果、苦瓜、白菜帮、黄瓜等。

3.颜料、小盘儿、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1.提问:小朋友,蔬菜都有什么呀?水果都有什么呀?说出你最喜欢吃的蔬菜和水果。

2.拿出蔬果材料问小朋友是什么,哪个属于水果,哪个属于蔬菜。

3.打开书的第15页,请幼儿观察,说说上面有什么。

创设情景:小兔给客人们准备了许多的蔬菜和水果,小伙伴们想用这些蔬果做出各种口味的饼干。小朋友们,大家快快一起来做蔬果饼干吧!

激发幼儿创作热情:“一张大大的桌子,桌子上面放着许多好吃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蔬果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印在大桌子上,做蔬果饼干吧。”

4.教师在绘画图上示范把蔬果的横切面蘸上颜料在纸上按。

5.幼儿作画,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印画的方法是否正确,画面是否清晰。

6.将幼儿的全部作品展示出来,请幼儿自由评价。

活动延伸:学习歌谣

一二三四五六七,黄瓜苹果和鸭梨。

拿起它们蘸一蘸,印出图画真神奇。

小班美术:分食物

活动目标:

1.正确地分辨图中动物的食物喜好。

2.学用不同的技能画出食物:米粒(点)、骨头(线)、苹果(圆)。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绘画范例大图一张。

2.水彩笔或油画棒。

活动过程:

1.翻开创意绘本,看着画面提问:小朋友们桌子旁都有什么呀?篮筐里都有什么呀?这些东西都是谁最爱吃的?小朋友们都爱吃什么呀?

情景提示:午餐时间到了。瞧!兔妈妈给客人们准备了那么多好吃的食物。请你帮小兔把客人们爱吃的食物分到各自的盘子里。

2.拿出水彩笔或油画棒,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开始画轮廓然后涂色,教师在绘画大图上示范画。

1)苹果的画法:画一个圆,在圆里面的上边位置画一条小弧线,然后再画一条往上翘的小短线。

画上一个大圆圈,凹凹小坑在上边,坑的里面藏着把,一个苹果在眼前。

2)骨头的画法:先画两条一样长的直线,再在直线的右边画上耳朵,形状像数字3。然后在另一边画另一只耳朵,是一个反过来的3。

一条线,两条线,两只耳朵在两边,小狗见它乐翻天。

3)米粒的画法:(油画棒)点画即可。

小米粒儿真是小,用笔一点一个好。

多点四下和五下,米粒马上变多啦。

3.幼儿开始作画,观察幼儿是否能较熟练地运用所学技能画出不同形状的物品。

4.组织幼儿根据自己的作品讲述画面内容。

活动延伸:老师把幼儿分成两人一组,一个孩子说一种动物,另一个孩子学那个动物的声音,并说出这个动物最喜欢吃什么。比如小牛(草)、小羊(草)、小猫(鱼、老鼠),老虎(肉)、狮子(肉)等。

小班美术:蹦蹦床

活动目标:

学习和掌握画长直线,锻炼幼儿小手肌肉对笔的控制能力。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

2.水彩笔或者油画棒。

活动过程:

1.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画上的情景,提问:小朋友们看到画面上都有谁呀?它们在干什么呢?小动物脚底下是什么?(蹦蹦床)

情景提示:小兔子和小客人们在蹦蹦床上蹦蹦跳跳,玩得真开心啊!可是,蹦蹦床突然坏了,请你将蹦蹦床上的网线修补好。

2.请幼儿把蹦蹦床上的线连接完整,并涂上颜色。

1)教师提示第一步:用黑色水彩笔把蹦床的线连接起来。教师可在黑板上示范如何连接,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提示第二步:用油画棒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教师指导。

活动延伸: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在活动结束后带领幼儿玩蹦蹦床的游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或者玩游戏《跳圈圈》。

游戏:跳圈圈

准备:5个圈圈

过程:

1.将5个圈圈摆成一排,老师逐一向前蹦圈、边跳边按节拍唱:

2. 请一名幼儿跳圈,老师在边上唱(或敲木板琴伴唱),幼儿可以跟唱。建议:掌握后跳的速度可快可慢,伴唱也要随着或快或慢。

小班美术:用棉签蘸色、涂染

活动目标: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幼儿对画画的兴趣。

2.学习使用棉签蘸色、涂染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油画棒人手一份、棉签若干、调色盘一个。

2.教学VCD,绘画范例大图一张。

活动过程:

1.播放教学视频,蝴蝶和蜗牛,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它们身上的花纹、图案。

2.引导幼儿说说蝴蝶和蜗牛各有什么颜色。

1)提问:“小朋友,蝴蝶和蜗牛都有漂亮的衣服,你们喜欢漂亮的衣服吗?你们的衣服都是谁给你买的呀?你们喜欢吗?” 引导幼儿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大胆发言。

2)穿上漂亮的衣服显得很精神。今天,有两个小动物没有漂亮的衣服,请小朋友们帮帮他们吧!

3.请幼儿将书翻到第21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小蜗牛和花蝴蝶是好朋友,花蝴蝶喜欢把自己在天上飞舞时看到的有趣的事说给小蜗牛听。他们两个都没有漂亮的衣服,请小朋友根据刚才看到的美丽图片,用棉签蘸上颜料,给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

4.教师在绘画大图上示范,引导幼儿添加漂亮颜色。

1)教师拿出调色盘和棉签,往调色盘倒入颜色。请幼儿仔细观察拿棉签的姿势,以及怎样用棉签蘸色。注意一定要轻轻地蘸色。

2)接下来,让幼儿观察棉签蘸色后在纸上涂擦出的色彩效果。教师边念歌谣边示范,给空白的蝴蝶翅膀和蜗牛壳填充颜色:

童谣

小蜗牛,快快长,圆圆壳儿真漂亮。

花蝴蝶,真美丽,五彩翅膀披身上。

5.让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优秀作品予以表扬。

6. 播放轻快的音乐《春之声》,让幼儿一起模仿美丽的蝴蝶,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第二篇:早教 教案

总体思路:通过整个活动让幼儿能在几个物体里找出大的、小的。

教学过程:

1、组织幼儿和家长走线并围座唱“问候歌”来自我介绍。

2、儿歌《小熊找妈妈》

目标:(1)通过儿歌让幼儿对大小有初步概

念。

(2)教师说儿歌请幼儿仔细倾听

遍。

(3)儿歌结束后小熊回家谁先不见了

来分清大小。

3、名称:粉红塔

目标:(1)通过操作感知大小。

(2)练从大到小向上搭的动作。

准备:粉红塔(三块)每人一份。

内容:(1)教师取工作毯及教具。

(2)教师操作粉红塔请幼儿仔细观察。

操作后三阶段教学法,提谁是大的、小的,然后《谁不见了》巩固认识大小,最后将三块粉红塔搭高,注意看塔的顺序强调大的放下面。

(3)配课教师配合幼儿取教具。

(4)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5)放指定音乐收工具。

4、名称:套杯

目标:(1)通过操作认识感知大小。

(2)练习从大到小套的动作。

准备:套杯三个每人一份。

内容:同上。

5、名称:转起来

目标:让幼儿感受旋转的快乐并喜欢游戏。

准备:彩虹伞一个。

内容:幼儿都背靠背坐在彩虹伞中间,家长

和老师每人用双手抓住彩虹伞的边缘放音乐顺时针旋转再逆时针旋转。

6、唱“再见”歌相互告别。

第三篇:早教教案

早教教案

早教教案

一、交往—Hello歌

目标:培养宝宝学会听自己的名字并作出反应。

过程:今天小宝宝们又跟老师一起来上课了。下面老师点到哪位小朋友的名字,你就把手举得高高的。

指导要点:家长要引导宝宝学会听自己的名字。活动反馈:

早教教案

二、宝宝操

目标:锻炼宝宝的身体协调能力并培养宝宝的空间感以及平衡能力。活动准备:音乐 粉色包装《hello baby》NO.23 过程:

1、宝宝被动曲伸手臂;

2、宝宝被动曲伸手臂;

3、宝宝坐在妈妈的腿上,妈妈颠腿;

4、妈妈站起来抱着宝宝向前走,向后退。大家一起围圈走。指导要点:老师指导家长按照节奏进行活动。活动反馈:

早教教案

三、器械——豆袋

目标:培养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平衡能力。活动准备:豆袋

过程:

1、妈妈引导宝宝感知豆袋。

2、妈妈将豆袋子放到宝宝的头上仰头、低头、练习掉落。

3、将豆袋举起放手掉落。

4、妈妈扶住宝宝腋下双脚踩一踩小豆袋并练习在豆袋上蹦跳。指导要点:在身体各部位上面感知的时候妈妈要注意动作轻柔一点、节奏放慢一点。

活动反馈:家长能配合老师引导宝宝感知豆袋,个别幼儿会乱爬去抢别人的豆袋。早教教案

四、倾倒的乐趣

目标:培养宝宝手眼协调能力,加深对空间的感知能力。活动准备:宝物袋,玩具若干,球,塑料桶

过程:

1、老师出示宝物袋宝宝自由选取玩具,妈妈引导宝宝认知。

2、宝宝到老师处取小桶,并将桶扣在地上。妈妈引导宝宝自由敲击。

3、妈妈引导宝宝将玩具装进小桶。

4、妈妈引导将小桶里面的玩具倒出。

指导要点:宝宝将玩具装进小桶前,妈妈引导宝宝认知物品。

活动反馈:宝宝对宝物袋很感兴趣,妈妈积极引导宝宝认知,多数幼儿在家长的引导下能自己动手装玩具,一半的宝宝学会了将桶里面的玩具倒出来,一半的幼儿是用手把玩具拿出来,而不是倒出来。早教教案

五、放松:手铃

目标:锻炼宝宝手的控制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活动准备:手铃 CD4 NO.12 过程:

1、将手铃取回,自己玩耍。

2、听音乐按照节奏晃动。指导要点:家长引导宝宝注意按照节奏进行活动。

活动反馈:孩子们喜欢此活动。能听着音乐摇动手铃。有个别家长反应手铃的质地太粗糙建议给孩子用带在手腕上面的手铃。早教教案

六、经典游戏:彩虹伞 目标:

1、培养宝宝的空间感知能力;

2、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准备:彩虹伞

指导要点:活动时注意安全。过程:

1、拍拍泡泡

2、包包子

活动反馈:宝宝喜欢玩彩虹伞,比上次玩的时候胆子变大了。多数宝宝愿意在彩虹伞上面自由爬行。早教教案

七、GOODBYE 目标:培养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做事情有始有终。准备:无

过程:现在到了我们该说再见的时候了,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唱GOODBYE歌。指导要点:家长引导宝宝和老师、小朋友挥挥手说再见。

活动反馈:宝宝们表现的不错。

第四篇:早教教案

英语课()

1.教学内容:mom dad hello,mom!I love you!hello,dad!I love you!2.教学目的:让学生会说妈妈 爸爸。会表达妈妈爸爸我爱你。(带动作)3.时间:60分钟

4.教具:爸爸和妈妈的卡片。椅子若干(根据学生数量而定)5.步骤:

A:复习歌谣 little bee(5分钟)

B.老师拿出爸爸和妈妈的卡片,让孩子认识并且说mom 和dad(5分钟)

C. 会说mom和dad之后。回首打招呼练习说 hello mom!hello Dad!(5分钟)

D.妈妈和孩子之间练习。孩子和妈妈打招呼: hello mom!和爸爸打招呼 hello dad!

E. 外教做动作,I love you!I(两个大拇指指向自己)love 双拳放在胸前 you(双手指向对方),并且妈妈和宝宝做。(5分钟)

F.亲子游戏:音乐椅子 把椅子围成一圈,妈妈和宝宝围着椅子唱歌(学过哪个唱哪个),当外教喊stop的时候,所有人必须找个椅子坐下。没有椅子的小朋友要根据老师的要求来回答问题。例如:说出本堂课的单词或者句子(15分钟)

G:歌曲 : hello mom I love you!(15分钟)

H:复习本堂课的知识(5分钟)

英语课()

1.教学内容:brother sister hello,mom!I love you!hello,dad!I love you!2.教学目的:让学生会说妈妈 爸爸。会表达妈妈爸爸我爱你。(带动作)3.时间:60分钟

4.教具:爸爸和妈妈的卡片。椅子若干(根据学生数量而定)5.步骤:

A:复习歌谣 little bee(5分钟)

B.老师拿出爸爸和妈妈的卡片,让孩子认识并且说mom 和dad(5分钟)

C. 会说mom和dad之后。回首打招呼练习说 hello mom!hello Dad!(5分钟)

D.妈妈和孩子之间练习。孩子和妈妈打招呼: hello mom!和爸爸打招呼 hello dad!

E. 外教做动作,I love you!I(两个大拇指指向自己)love 双拳放在胸前 you(双手指向对方),并且妈妈和宝宝做。(5分钟)

F.亲子游戏:音乐椅子 把椅子围成一圈,妈妈和宝宝围着椅子唱歌(学过哪个唱哪个),当外教喊stop的时候,所有人必须找个椅子坐下。没有椅子的小朋友要根据老师的要求来回答问题。例如:说出本堂课的单词或者句子(15分钟)

G:歌曲 : hello mom I love you!(15分钟)

H:复习本堂课的知识(5分钟)

复习妈妈爸爸 我爱你 歌曲

教哥哥姐姐,我爱你

游戏 孩子找出妈妈爸爸 哥哥姐姐 把卡片交给妈妈 歌曲 hello 姐姐 我爱你

涂颜色 把爸爸,妈妈,姐姐,哥哥涂上颜色

第五篇:早教教案

幼儿园托班艺术领域:扭扭拍拍

刚刚进入幼儿园不久的孩子,对教师、同伴还较为陌生。他们有的表现为哭闹,有的表现为独坐一旁,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但是该年龄段的孩子普遍喜欢听节奏欢快的音乐,喜欢跟着成人玩音乐游戏。因此,如果用美妙、欢快的音乐作为伴奏,以扭扭拍拍的游戏作为载体,能够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引发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

在伴随音乐扭扭拍拍的过程中,孩子们会随着动作模仿和简单的语言节奏一起扭动身体,感知身体的主要部位,如手臂、脑袋、小脚等,了解简单的方位词“上、下、前、后”,并跟着念短句。托班孩子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扭一扭、动一动、念一念的游戏形式不仅有助于他们理解词语,愿意开口说话,而且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一、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乐意伴随着音乐节奏扭动身体。

2.感受与大家一起游戏的快乐,愿意和教师、同伴一起玩音乐游戏。

二、活动准备

1.孩子们已认识“巧虎”。2.每个孩子一个巧虎头饰。3.一段欢快的乐曲。

4.选择室内或室外较宽敞的场地。

三、活动过程(一)巧虎来了

1.出示巧虎头饰,引导孩子与巧虎打招呼。

师:这是谁呀?我们和巧虎说“巧虎好”。(教师要鼓励每个孩子与巧虎打招呼,可以说“巧虎好”,也可以说“巧虎早”;教师还可以手持巧虎木偶,走到每个孩子面前,与孩子握握手等。)2.观看巧虎表演。

师:今天巧虎来给大家表演节目啦。(教师拿着巧虎木偶,伴随音乐扭动身体各个部位,如果有个别孩子出现自主模仿行为,教师要加以鼓励。)(二)与巧虎共舞

1.鼓励孩子一起跳舞。

师:巧虎表演完了,你们喜欢吗?快来和巧虎一起跳舞吧。(教师应以巧虎的口吻大声招呼每个孩子来跳舞,引导性格内向的孩子逐步加入,如果有个别孩子不愿意,也不要强求。)2.跟着节奏简单扭动。

师:巧虎说“摆摆脑袋、扭扭屁股、跺跺小脚”。(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一起边念短句边扭动身体,可重复2~3次。)3.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拍手。

师:巧虎说“上面拍一拍、下面拍一拍、前面拍一拍、后面拍一拍”。(如果还有个别孩子没有扭动起来,教师可以轻轻拉着他的手随着音乐晃动或拍打节奏,可重复2~3次。)师:巧虎又说“我们上面拍手1、2,下面拍手1、2,前面拍手1、2,后面拍手1、2”。(“后面拍手1、2”的动作对托班孩子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师:巧虎问“小朋友还可以拍哪里”。(鼓励孩子大胆开口,说说身体其他部位的名称,然后大家一起做动作,如“拍拍小脸1、2”。)师:巧虎说“小朋友们,你们本领真大”。(教师手持巧虎木偶,伸出大拇指表扬孩子。)(三)和巧虎告别

师:现在,巧虎要回家啦,我们一起和巧虎说“再见”吧。(让每个孩子与巧虎握手道别。)

四、活动建议 第一,设计活动时,教师可以选择托班孩子熟悉与喜爱的动物或人物形象,用来导入活动并贯穿整个活动过程,这样容易激发大多数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更乐于模仿动作。

第二,选择合适的音乐是活动成功的关键。选用的音乐应具有节奏明显、旋律欢快的特点,尽可能是孩子已经接触过、较为熟悉的音乐,如《两只老虎》《小星星》等,这样更容易让孩子产生认同感。

第三,该活动也适合在户外运动时进行,还可在区域中开展。

幼儿园托班音乐活动:快乐小火车

《开火车》是一首节奏感和动作性很强的歌曲。初入园的孩子不太乐意参加集体性的活动,往往会游离于集体之外。教师可以借助这首歌曲,开展音乐游戏,吸引孩子逐渐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让孩子感受到大家在一起游戏的快乐,同时培养孩子听信号反应的能力,锻炼其动作协调性。

——选自《2~3岁婴幼儿教养活动(教师参考用书)》,第37页

幼儿园是一个群体生活的环境,孩子们在这里要学会与同伴相处。有的孩子初入园时,不太习惯在群体中活动,喜欢独自玩、随性玩,常常表现为游离在群体之外,对于统一指令的反应不敏感,没有集体行动的意识。音乐能感染孩子,能引导孩子放松情绪,并愉悦地参与到群体活动中。设计音乐形式的活动能够帮助孩子尽快适应集体生活,获得群体生活的经验。

歌曲《开火车》节奏明快,形象生动,歌词简单重复,朗朗上口,很容易吸引孩子不自觉地在音乐氛围中动起来,自然地融入群体。音乐游戏还能促进孩子对音乐节奏的反应力、听信号的行动力、肢体动作的协调力等的发展。热闹的群体活动不断给予孩子新的刺激,促进他们在相互模仿中学习,从中体验到大家在一起游戏的快乐。

一、活动目标

1.乐意跟着教师、同伴一起游戏,体验和教师、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2.在音乐游戏中,能跟着音乐信号模仿教师做动作,并尝试跟着教师一起唱。

二、活动准备

1.选择宽敞的活动室,场地四周的地面贴上醒目的黄色环状双线条作为轨道。(环状轨道不宜太大,以椭圆形为宜)2.循环播放的《开火车》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以音乐声引导幼儿进入活动 情境创设:播放火车呜叫的声音“呜呜——”,让幼儿倾听。1.重点提问: *这是什么声音? *看看我们的小火车都停在哪里? 2.小结:小火车长又长,一节跟着一节排在轨道上。我们的火车要开喽!呜呜—— 3.观察:火车呜叫的声音和教师的提问是否引起孩子的关注。

*孩子的行为表现:当声音响起时,所有孩子均驻足凝神,有的立即回应教师的提问;有的则看着教师,脸上表现出新奇的表情。

*教师的回应方式:“啊,是火车开来了”,接着提出“我做火车头,你们做小火车,我们一起停到轨道上去吧”。

4.观察:孩子是否跟着教师一起站在轨道上。

*孩子的行为表现:在教师的召唤下,大多数孩子站在轨道上,有的簇拥在一起,有的依次站在他人身后,还有个别孩子在轨道上跑来跑去兜圈子。

*教师的回应方式:对能站在轨道上的孩子,教师及时肯定,可用语言鼓励“你的小火车停在轨道上了,真棒”,也可用跷起大拇指等方式进行表扬。引导所有孩子都站在轨道上,尽可能一个跟着一个。

(二)以语言信号引导幼儿模仿

情境创设:继续播放《开火车》音乐,教师随着音乐节奏原地踏步并在胸前转动双臂,发出语言信号“小火车的轮子转起来了!咔嚓咔嚓,咔嚓咔嚓,车轮转起来了”,引导幼儿模仿。1.重点提问:

*你的车轮转起来了吗? *车轮转起来时发出什么声音? 2.小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车轮转起来了,我们的火车开来了。3.观察:孩子是否模仿教师在胸前转动双臂。

*孩子的行为表现:大多数孩子能模仿教师,有的双臂无节奏地快速转动,有的能按照音乐节奏转动,有的嘴里还会念着“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的节奏,有的脚步也动起来,跟着往前走。

*教师的回应方式: 第一,待所有孩子都动起来了,教师一边发出语言信号“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车开来了”,一边带动所有孩子在轨道上开火车。刚起步时,脚步小一点,行进速度不要太快。第二,大多数孩子都参与到开火车活动后,教师一只手握空心拳向上一举:“呜——火车到站了。”教师停止前行,并示范引导幼儿蹲下来。

第三,孩子全都蹲下来后,教师又将手臂一举,站起身发出开火车的信号:“呜——火车又要开了。”

(三)以音乐信号引导孩子进一步游戏

情境创设:教师跟着《开火车》的音乐,边唱边带孩子继续开火车。在音乐信号的引领下,教师转动着车轮继续开火车。音乐停止,教师用语言信号提示“呜——火车到站了”,带领孩子全部蹲下。游戏循环进行。1.重点提问:

*火车到站了,还有声音吗? *火车到站了,大家都应该怎么做呢? 2.小结:音乐停了,没有声音了,就是告诉大家火车到站了!我们要马上蹲下来。3.观察:孩子是否能听着音乐信号或者语言信号模仿教师做动作。

*孩子的行为表现:在反复游戏中,孩子能随着音乐节奏做开火车的动作,有的还能跟着歌曲一起唱。在音乐停止的时候,起初大部分孩子能模仿教师蹲下来,渐渐地还会模仿教师蹲下来时嘴里发出“呜——”的声音。*教师的回应方式:

第一,跟着音乐循环进行音乐游戏。为增加趣味性,教师带领孩子全部蹲下后,可以向孩子询问:“有人下车吗?”还可以招呼游离在游戏外的孩子“上车”:“火车停了,请快上车吧!”

第二,当孩子已经能跟着音乐做游戏,教师可以在音乐的间隙增加一些游戏情节,如“火车到站了,小兔子请下车”。教师可以变换角色,模仿小兔子竖起两只耳朵的样子,离开火车轨道,引导幼儿跟着教师在场地中央模仿兔子跳。“呜——火车要开了!小兔子快上车。”教师又带着孩子回到轨道上。音乐开始,游戏继续。

第三,随着游戏的推进,还可以变换多种角色,如小兔跳、小鸟飞、小猫走等,引导孩子进行情境性的动作模仿,如“这里有一片青草地,小兔子快下车”,然后在场地中央边念儿歌边带着孩子做游戏,如“小兔子跳跳跳,跳到青草地,吃吃嫩青草”。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重复或增加游戏内容。当“火车要开了!呜——”指令一发,教师重新引导孩子回到轨道上,游戏重新开始。

四、活动建议

第一,开展“开火车”游戏时,活动空间要宽敞,但不宜过大。轨道周边的障碍要清除,以免孩子在活动中发生碰撞。游戏可以先安排在室内,再到室外,尤其是初次游戏最好在室内,以减少周边环境对孩子的干扰。

第二,教师引导孩子参与游戏时,要注重音乐信号与语言信号的结合使用,帮助孩子快速且有序地进入游戏,提高孩子听信号反应的能力。

第三,本游戏可以反复进行,每次时间不宜过长,可根据孩子的活动兴趣和需要逐步推进。当孩子熟悉游戏方式后,可以设置一些游戏情节,如“火车到站了,小兔子请下车”,教师带领孩子模仿小兔子跳,以增加游戏的可玩性。

第四,刚开始游戏时,如果有个别孩子不乐意参加,可引导其在旁边观看,允许其慢慢进入游戏。

下载早教美术教案(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早教美术教案(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早教教案

    活动目标: 1. 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诗歌所展示的快乐情趣。 2. 通过图夹文的形式,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汉字:爸爸、妈妈、奶奶。 3. 喜欢主动和大人打招呼,乐意做个有礼貌的好宝宝......

    早教教案

    2—3岁幼儿早期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妈妈的手链 沙溪中心幼儿园 罗雪贞 一、 接待活动 (1)师迎接接待,给每个宝宝贴上写有其小名的水果胸饰。(2)师熟悉宝宝、家长和宝宝、家长熟悉......

    早教教案(5篇)

    親子早教活動教案 執教教師 邵麗娟 張 英 上課時間 2009、12、18 科 目 親子綜合活動 教育對象 30—36月齡寶寶 活動地點 常州市武進區鳴凰中心幼稚園 活 動 過 程 一、問候......

    早教课程教案

    夹铃铛(3——3.6) 一. 蒙氏走线(4分钟) 活动目的:1.帮助宝宝稳定情绪,以便更好地状态进入到课堂中来。 2.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和秩序感。 活动准备:1.放轻音乐,教师在前面师范,家长鼓励......

    早教教案(小熊)

    小熊 执教老师:王婷 一、模仿操 立正、稍息 我是一个小矮人(蹲下) 我是一个大个子(举高双手) 棒棒操 二、开汽车 儿歌:小汽车,开开开, 开到墙边停下来。 三、语言游戏 儿歌:我有小......

    宝宝早教教案

    中尚文化教育培训中心 中尚宝宝亲子学堂授课教案(一) 【教学内容】日常生活训练中的基本运动训练 【教学目标】让小朋友学会正确的爬、走、坐姿势 【教学重点】通过运动展开游......

    早教教案标准格式

    第一周 重点目标: 1.熟悉新的环境,消除陌生感,认识更多的宝宝。 2.初步形成大小的概念。 3.感知手印画带来的触觉和视觉刺激。 哈罗时间 认识新朋友 准备: ◆ 仿真娃娃1个,铃鼓1......

    早教详细教案[定稿]

    亲子活动方案 一、敲门歌 二、问好时光 活动名称:找朋友 活动目标:培养宝宝初步交往能力,增强宝宝的自信心 活动材料:电子琴音乐《丢手绢》 活动过程: 老师拿起手鼓摇一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