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血液透析室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
血液透析室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
摘要:目的 通过在血液透析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通过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环境、标牌标识,加强护士的礼仪、沟通技能及三基三严知识和应急技能的培训,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需要。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得到了患者的好评。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透析患者的满意度,增进了护患关系。
关键词:血液透析;优质护理;实践
Practice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of Hemodialysis Room
RAO Fei-yan1,SHEN Yu2
(1.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zhou City,Chongzhou 611230,Sichuan,China;2.Hemodialysis Room,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zhou City,Chongzhou 61123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rough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blood dialysis room,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MethodsBy optimizing service process, regulatory environment, logo, strengthen nurse etiquette,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basic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emergency skill training, implement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holistic nursing care, to provide a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for patients,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and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 to meet the needs of patients.ResultsThe developmen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since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improved, the patient.ConclusionDeveloping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and improve the dialysis patient satisfaction, improve the nurse patient relationship
Key words:Hemodialysis;High quality nursing;Practice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1]。我院于2012年全面启动”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科在血液透析室开展优质护理,为患者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长期血透患者共62例,男40例,女22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为54.3岁,均为尿毒症终末期患者。
1.2方法科室通过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环境、标牌标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对护理人员进行优质护理知识培训,加强护士的礼仪、沟通技能及三基三严知识和应急技能的培训,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分床到位、专人负责对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透过程中运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个体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温馨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需要。
1.3结果采用我科设计的患者意见征询表对开展优质护理前后的患者进行调查,给每位患者发放问卷,回收率100%,结果显示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93.8%上升至100%。见表1。
2护理
我科结合透析患者满意度调查存在的问题进行工作改进,为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了优质护理。
2.1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学习,提高服务质量。参加护理部、片区、科室组织的培训:内容包括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文件;护士素质礼仪培训;护患沟通方式与技巧培训;分层次进行三基三严知识和应急技能、专科技能的培训。培训方式包括专题讲座,座谈交流,实践考核等。深化”三好一满意“工程,达到三满意: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及时、抢救处理及时;以及全程服务中使用礼貌性语言、解释性语言、安慰性语言、保护性语言等服务规范。通过培训让护士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为透析患者提高服务质量。
2.2规范服务,深化护理内涵全面落实科主任、护士长、责任护士管理体制,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分床到位,从而使护理人力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患者得到更安全的护理。结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等制定了《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各班护士岗位职责》、《血透室工作制度》《血透室操作流程》《血液透析质量检查标准》、《优质护理工作计划》、《优质护理保障措施》、《优质护理评价标准》等,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使护士更直观正确地掌握服务技巧。
2.3改善配套设施、优化服务流程首先保证血透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安全,各室及物品做到标牌标识醒目,每床配备了擦手液,每个洗手池配备了洗手液及洗手操作图,每人血透后行空气物表消毒,更换清洁的床单、被褥及枕套。透析大厅配备电视机,播放柔和、舒缓的音乐或画面。病床可摇高坐起,设床栏,配备了轮椅,血透室入口处、透析大厅增设了不同内容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制定了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手册,同时优化了护理服务流程等,今年开展了尿毒症患者的联谊会,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2.4血液透析中的优质护理尿毒症患者由于长期血液透析,经济上的负担重,并发症较多,易产生忧虑、紧张、恐惧心理,特别是年龄大、收入低、知识高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高[2]。护士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分床到位后对患者主动介绍自己,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全面了解患者身体及心理上负面的应激,配合医生合理选择治疗方式、评估血管通路情况,正确选择透析穿刺点,在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询问患者的感受及需要,掌握病情变化,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护理,利用时间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疾病的治疗、护理等知识及饮食疗法及注意事项等。给予生理、心理支持,使患者在身心和谐的状态下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以及更积极的心态接受血透治疗。
2.5血液透析后的护理血液透析结束后责任护士告知患者及家属患者在家休养的注意事项,掌握透析后的内瘘护理,透析结束当天保持内瘘干燥,避免搬提重物,第2d可温水毛巾热敷,有利于软化、营养血管。患者每天检查内瘘情况(学会触摸血管震颤等),如发现异常(震颤减弱或消失)或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尽快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及时得到处理。并教育患者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到公共场所,不与感冒者接触。饮食清淡易消化,控制入水量,掌握低盐低磷优质蛋白质饮食谱,维持皮肤、口腔清洁,保持大便通畅,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加强对家属的宣教,告知家庭支持对患者病情稳定的重要性,鼓励营造良好的家庭休养环境,给予无条件的物质和精神支持,让患者感受亲人的可贵、生活的美好,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下一次血透治疗。
3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血透护理中,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爱,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念,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让患者感到舒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10]13号.[2]尚福香.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6):41.编辑/哈涛
第二篇: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计划
2014年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计划
1、在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及规范各项工作制度,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2、加强护理管理,确保护理安全,熟悉和掌握透析室的质量考评标准、各项护理管理度,有目标、有重点的进行护理管理。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能,科内每月组织两次业务学习,学习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
4、加强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制作宣传册及相关知识宣传彩页,强化健康教育内容,如内瘘的护理、控制体重、饮食护理等。
5、按规范要求对首次透析患者常规进行血液传播疾病病毒标志物的检查,对维持透析的患者每半年一次进行病毒标志物的检测。感染患者分区专机透析,杜绝交叉感染,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每周对反渗水进行水硬度和余氯测定,每月进行空气培养、反渗水、透析液细菌培养、透析液溶质浓度监测,每季度进行透析液及反渗水内毒素检测,每年进行一次反渗水化学污染物测定。
7、对所有透析患者进行全国血液净化病例登记系统登记。
8、在院领导及科主任的支持下,积极参加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培训进修学习,以便及时掌握血液净化领域的新知识及新业务,在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开展透析新
项目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9、透析病人是依赖于透析设备生存的,包括透析机、水处理设备、高质量的透析用品等,希望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可以完成水处理设备的更换,并能添加在线血液透析滤过机器一台。
第三篇: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制度
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制度
1.工作制度
1.1 在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治医师和技师给予必要的协 助。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
1.2 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严禁擅离 职守,做到对患者服务热心、观察病情细心、处理问题耐心。
1.3 进入中心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换工作鞋;操作时戴口罩。
1.4 注意观察患者透析时状况,及时处理问题。
1.5 保持透析室清洁、整齐、舒适、安静。
1.6 定期进行透析用水、置换液、透析液的监测。
1.7 治疗室、水处理室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1.8 备齐急救仪器设备和用物,专人负责每日清点,填充。
1.9 原则上一律谢绝探视、陪伴,家属请在门外等候,未经允许不得进入,以免增加感染机会。如需要进入时,需穿隔离衣,换拖鞋。
1.10 工作期间,严禁在血透中心治疗区用餐、会客、谈笑,不得看书报、杂?I。
2.消毒隔离制度
2.1 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2 任何人进入透析间应更衣、换鞋。
2.3 严格划分清洁区、污染区。
2.4 各项操作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
2.5 设立乙肝、丙肝病毒阳性患者专用透析区、透析机。2.6 血液透析治疗室每日早、中、晚(每班患者透析前后)开窗对流通风 30 分钟,每日下班后紫外线照射消毒 1 小时。
2.7 血液透析治疗室一切清洁工作均应湿式打扫,地面及物体表面每日擦 拭 2 次。
2.8 血液透析治疗室、水处理室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2.9 每个月进行反渗水与透析液污染菌量的测定,每月对入、出透析器的 透析液进行监测。
2.10 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乙肝、丙肝病毒标记物检查。
第四篇:血液透析室
血液透析室
简介
血液透析室又简称血透室,是利用血液透析的方式,对因相关疾病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场所。通过血液透析治疗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部分或完全恢复肾功能。
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开展项目
血液透析室主要开展各种血液透析技术项目,如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单纯超滤、可调钠透析、序贯透析、无肝素透析、体外肝素化透析、腹膜透析、腹水回输、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等。
血液透析室常见疾病
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毒物中毒、鱼胆中毒、蛇毒、高钾血症、肺水肿、代谢性中毒症、疑难危重症等。透析指征
(1)急性肾功能衰竭(2)慢性肾功能衰竭(3)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4)难治性心衰,肺水肿,肝硬化,肝肾综合症,肾病综合征,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高尿酸血症,精神分裂症和牛皮癣等也有血透治疗效果。
血液透析室配置系统及基本条件
血液透析室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和人员等条件。
血液透析室应当包括透析治疗区、水处理区、治疗区、候诊区、接诊区、库房和患者更衣室等基本功能区域。各功能区域应当合理布局,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清洁区包括透析治疗区、治疗区、水处理区和库房等。
血液透析室应当配备符合规定的透析机、水处理装置、抢救基本设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双路供电系统和通风设备。
血液透析室应当满足透析患者,配备足够数量、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机构不少于6个月的透析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护人员。
独立建制的血液透析室应当至少配备3名执业医师,并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设置在相关科室内的血液透析室,其医师可由相关科室统一安排,应当有至少1名主治医师负责血液透析室的日常工作。
血液透析室护士的配备应当根据透析机和患者的数量以及透析环境等合理安排,每名护士负责操作及观察的患者应相对集中且数量不得超过4个。
血液透析室护士应当熟练掌握血液透析机及各种血液透析通路的护理、操作,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定期巡视患者及机器运作情况,做好相关护理记录。科室管理
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透析液及透析用水质量检测制度、相关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设备运行记录与检修制度等制度。
血液透析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光线充足,环境安静,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
(一)清洁区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III类环境的要求;
(二)清洁区应当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
(三)每次透析结束应更换床单、被单,对透析间内所有的物品表面及地面进行消毒擦拭。
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制度,包括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感染病例监测,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如存在严重隐患,应当立即停止收治患者,并将在院患者转出。
血液透析室应该设立隔离治疗间或隔离区域,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隔离透析,工作人员人员相对固定。
医务人员和患者更衣区应当分开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医务人员进入清洁区应当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对患者进行治疗或者护理操作时应当遵循医疗护理常规和诊疗规范。
根据设备的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确保符合质量要求。每次消毒和冲洗后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确定在安全范围。
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一)透析用水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在水进入血液透析机的位置收集标本,细菌数不能超出200cfu/ml;
(二)透析液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在透析液进入透析器的位置收集标本,细菌数不能超过200cfu /ml;
(三)透析液每三个月进行1次内毒素检测,留取标本方法同细菌培养,内毒素不能超过2eu/ml;
(四)自行配置透析液的单位应定期进行透析液溶质浓度的检测,留取标本方法同细菌培养,结果应当符合规定;
(五)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一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进行1次,结果应当符合规定。
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规范合理的透析诊疗流程,制定严格的接诊制度,实行患者实名制管理。
血液透析室应当为透析设备建立档案,对透析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证透析机及其他相关设备正常运行。
血液透析室使用的医疗设备、医疗耗材、医疗用品等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使用和管理。
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渠道,按照规定对患者履行告知手续,维护患者权益。
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血液透析患者登记及病历管理制度。透析病历包括首次病历、透析记录、化验记录、用药记录等。
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物品的规章制度。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可以重复使用的血液透析器应当遵照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第五篇:2011年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计划
2011年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计划
1、认真学习十五项核心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防差错
事故的发生。
2、加强护理管理,确保护理安全,熟悉和掌握透析室的质量考
评标准、各项护理管理制度,有目标、有重点的进行护理管理。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能,科内每月组织两次业务学习,每月组织一次科内讲课,学习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
4、今年三月份医院对透析室要进行扩建,扩建后增加机器的台
数,同时还要开展新项目,如开展急诊、传染病人的透析,开展血液灌流和中心静脉置管等新业务,利用这次扩建的时间,科里护理人员到三级以上医院透析室,学习有关急诊、传染病人的管理,以及血液灌流等新技术。
5、加强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如内瘘的护理、中心静脉置管的护
理、饮食的护理等。按规范要求对首次透析患者常规进行血液传播疾病病毒标志物的检查,对维持透析的患者每半年一次进行病毒标志物的检测。按要求给工作人员做了一次体检。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每月进行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监测,每季度进行内毒素的监测,每三至六个月进行主机的消毒。
6、业务培训和在职教育方面,争取有两名护士在三级医院培训三
个月,把上级医院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知识带回来,以改进透析室的护理工作,新进护士争取今年参加岗位培训,取得上岗证。
7、透析室扩建后,随着急诊、传染病人的透析和新项目的开展,工
作量将大大增加,希望领导给透析室增加2名责任心强的护士,加强透析室护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