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平台培训材料

时间:2019-05-13 10:25: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溯源平台培训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溯源平台培训材料》。

第一篇:溯源平台培训材料

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

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

培训资料

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

培训提纲

一、追溯的定义和分类

二、国内追溯的发展

三、平台简介1、2、3、4、5、平台背景平台优势平台功能 发展历程 发展规划

四、平台的发展现状1、2、3、4、地区的覆盖范围

应用案例(政府、行业、企业)政府、行业、企业推广培训 权威查询网站

五、企业申请条件

六、企业申请步骤

七、企业应用方式

八、系统操作培训

九、常见问题及解答

十、增值项目 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

一、追溯的定义和分类

商品可追溯:是指从商品的流通终端探寻商品的起点,流通过程可查询。

1、大小追溯

大追溯:国际上的定义,全过程的信息链条。

小追溯:部分行业特殊要求的信息公示和内部关键点的管理。

2、内外追溯

内部追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流程管理的要求。外部追溯:通过第三方对产品的追溯信息的查询。

3、政府和企业追溯

政府追溯:政府主导,主要是监管的需要。

企业追溯:主要是防伪,窜货,品牌提升,流程管理,移动互联应用方面的需求。

二、国内追溯的发展

1.商务部

2010年以来,商务部启动肉、菜、中药材可追溯体系建设,利用中央、省、市三级平台,覆盖批发、屠宰、零售、消费环节,IC卡、二维码、条码等信息技术,消费者可以通过索证索票的方式进行查询,查询到上游产品的来源和出生地。

2.农业部 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

在抓紧农业智能化建设的同时,加快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建设,将生猪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兽药纳入质量追溯试点的范围。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药品采取统一发码。已经颁布酒类追溯的具体要求。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7年8月颁布《食品召回管理办法》。

2015年9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出台了新的《食品召回管理办法》。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

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

三、平台简介

1、平台背景

“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发展规划和中国信用体系研究成果,顺应时代发展建立商品可追溯的要求,由中国搜索和联合东方诚信(北京)数据管理中心联合建立的国家级可追溯平台,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自有cxbz技术,增加产品移动电商功能,方便购买,消费者在国家级搜索平台-中国搜索查询产品的详细信息内容,放心消费。

2、平台优势

国家平台:消费者在国家级平台查询产品信息内容,权威,可信。品牌提升:通过国家级平台展示企业信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平台先进: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完成商品的流程记录和设备方案,有符合不同行业应用的成熟方案。

电商联动:建立企业电商应用平台,增加新的宣传和销售渠道。多重项目:平台涵盖商品可追溯,企业移动电商平台建设,020联动等系统服务项目,全方位促进企业发展。

标准制定:信用国家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追溯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可信产品管理办法起草单位。主持和参与商务部《移动购物追溯管理标准》。

3、平台功能

“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有一组使用DES加密算法得出的17位诚信编码和其对应的二维码组成,具有以下功能: 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

1、方便查询:使用二维码和权威网站随时随地对产品信息进行准确查询,建立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纽带,增强消费者信心。

2、准确统计:统计每张标识的查询次数和查询方式,可以设置查询警戒线。

3、打击造假:一品一码和防伪元素加大了造假者的造假成本,记录产品流向,防止窜货,方便执法部门监管。

4、品牌提升:在国家级搜索平台-中国搜索展示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级功能:

1.芯片防伪:可以增加芯片,用专业设备和专用APP查询。2.隐形码监管:专业设备和专用APP监管区域铺货和销售情况。3.消费者数据:收集消费者信息,动态提供给企业。

4.精准营销:企业通过微信号和短信精准发布新品和促销信息。5.电商联动:建立020联动机制,消费者扫描后可以实施在线购买,优惠促销和新品发布等功能。

4、发展历程

2006年,“房屋产权证诚信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了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

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认证认可领域信用体系研究与应用。2008年,信用国家标准制定。

2009年,承担北京火炬计划项目“独立第三方征信管理系统”、“独立第三方学生档案征信管理系统”。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

2010年,商务部“媒体购物诚信标准”评审。2011年,公安部《保安行业诚信信息管理系统》。2012年,中国集邮总公司“邮品可追溯”研究和应用方案。2013年,国税系统《企业办税人员诚信信息管理系统》。2013年,文化部文化市场信用课题研究和应用。2013年,商务部《中国媒体购物行业诚信信息平台》。2014年,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上线运行。

2015年,《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追溯标准》制定;《微商行业商品追溯管理规范》标准制定。

2015年,军用产品数据库研究和应用;民政部紧急救援产品可追溯平台的设计和应用。

2015年,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增加互联网+应用。

5、发展规划

打造“全国统一追溯查询平台”,建立互联网+具体应用平台

四、平台的发展现状

1、地区的覆盖范围 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

2、应用案例(政府、行业、企业)

政府应用

(1).质检系统消费品质量安全追溯标识

(2).民政部紧急救援产品专用标识

(3).工商局市场监管标识

行业应用(1).全国木制品 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

(2).唐山陶瓷标识

(3).蔬菜流通协会标识 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

(4).文化部中国文化消费标识

(5).中国微商协会专用标识

企业应用

(1)蓝百蓓蓝莓企业(2)五常安家镇五常大米(3)南京尊海休闲食品(4)丫丫小镇(5)颖青绿茶 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

(6)沂源苹果(7)平安福微生物肥料

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

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

3、权威查询网站

通过17位诚信编码在权威平台查询:

中国搜索:http://cert.chinaso.com/ 中国网:http://lohas.china.com.cn/

全国打假网http:// 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

五、企业申请条件

1.2.3.需要正式注册登记,拥有自主品牌或品牌基地等。产品质量优良,具有市场竞争力强。社会信誉良好,能承担社会责任。

六、企业申请步骤

1.企业填写应用申请表;

2.提供营业执照,产品规格、执行标准、检测报告等信息扫描发邮件至联系人邮箱;

3.三个工作日内经有关部门核实无误,同意使用“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

4.统一上传信息,两个工作日内设计的企业查询页面同邮箱返回,请联系企业确认。

5.发放二维码和17位诚信编码,企业应用“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标识”(标识印制,印刷,激光机打印等)。

详见《应用申请表》

七、企业应用方式

1.打印标识,手工贴标。

2.提前印刷在包装上或者未包装前在线赋码。

3.在线赋码:(需要企业提供包装材质,规格,产量,打印信息和查询信息,还要根据生产线实际情况定制设计。)

 1)激光机在线赋码:

适合高速的非金属类:如纸类、塑料、陶瓷、玻璃、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

有机工程塑料、木材、建筑类材料等。金属类:如不锈钢、汽车配件等。

 2)热转印在线赋码: 适合中速的的饼干、面包、糖果、休闲食品、冷冻冷藏食品、袋装新鲜蔬菜、固体粉末等软包装材料上。

八、系统操作培训

九、增值项目

1、全网营销

2、食文化瑰宝评选和认定

3、商务部《移动购物追溯管理标准》,质检总局《消费品质量安全追溯标准》制定。

4、县域发展基金“一县一品”、民生惠民1+1公益工程、智慧城市、全国青少年食品安全基地,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

十、常见问题及解答

1、企业为什么要用?追溯码对企业有什么好处? a、有利于企业品牌形象提升。b、解决知名品牌的防伪防窜货的问题

c、有效的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信用背书,提高企业的公信力。

d、为企业提供相关行业的数据分析,为企业提供精准数据。e、移动互联为企业的产品拓宽销路,提高销量。

2、全国那么多做追溯的公司,该平台的优势是什么? a、国家级追溯平台,庞大稳定的数据库支持 b、权威第三方

c、中国唯一一个打造商品追溯与移动互联融合的国家级平台。d、根据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e、国家标准制定单位:信用国家标准起草单位,质检总局行业标准: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标准起草单位,商务部行业标准:网络和微商运营管理规范等。

f、收费较低,性价比高。

3、平台是如何做到防止假冒伪劣的,防窜货的?

a、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配合唯一ID号实现防伪、追溯功能。ID号通常使用不干胶标签来赋予产品,系统快速录入产品的ID号,ID号一般都印成二维码,通过各种识别设备,进行扫描,快速查验。b、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编码生成系统生成17位诚信编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

码,实现编码的无规则、不可推测。

c、设定每张标识的查询次数和查询方式,可以设置查询警戒线,为企业解决假冒伪劣以及窜货的问题。

4、追溯码的样式是统一的吗?

根据企业不同需求提供各类规格、样式定制化标识,可以体现企业个性化元素。

5、企业应用可追溯平台需要投入的设备和投入多少资金? a、企业无需再投入资金或是设备,原来的生产模式可以不做改变,只是将企业需要展现给消费者的信息嫁接到平台即可。如需进行视频实时监控也只需将网络端口与平台对接就可以了。

b、企业应用采用两种方式:

(1)企业购买或是自行印刷商品追溯标识粘贴在产品包装上。(2)企业可要求原有包装生产厂家在原包装的基础上增加变码印刷服务。

(注:如果企业有特殊要求或是对自动化生产要求比较高,可采购在线赋码设备,企业自行选择购买。)

6、企业说:我们公司有自已的二维码,也能做到电商。a、企业可以自己建立电商平台,以下几点可能是企业达不到的:(1)企业原有电商平台的引流,平台每一个二维码都是企业的销售员,都是企业的销售窗口。

(2)平台是具有权威公信力的第三方。企业自已做的标识达不到权威第三方标识的功能那么全面,并且企业自已的追溯缺乏公信力。

第二篇:中秋溯源

中秋溯源

宋瞳 《光明日报》(2014年09月06日

06 版)

中秋节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旧时与新年(今春节)、端午齐名。长期以来,八月十五中秋节,赏月团圆吃月饼似乎已成为约定俗成的习惯。不过,从一个日期成为一个节日,需要一定的时间与条件,而在节日背后附加的种种礼俗,更是一种文化形成与演变的范例,那么中秋节到底是如何形成?为何又在此日有赏月之俗?这些就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

所谓“中秋”,原为季节描述,依照中国所用农历历法习俗,农历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以古时排行称呼,在古籍中常以“孟秋”“仲秋”“季秋”称之。古时“仲”“中”互通,而八月十五日又处于仲秋之中,故称中秋。今人文章中,多喜追溯至《礼记·月令》篇作为“仲秋”两字之始。然而《月令》篇本意,是为说明各月天时、祭祀对象、物候特征以及对应的行为举措,如《仲秋月》的记载:“仲秋之月„„其日庚辛,其帝少皞„„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麋粥饮食„„”其中绝无节庆记载。因此可以说,在《礼记》成书的战国至西汉时期,仲秋并无节日喜庆,也无拜月、赏月等有关月亮的礼俗。

而在今日很多辞书中,将中秋节描述为北宋时期所定,甚至还细化为宋太宗赵光义时期确定,实则也缺乏文献依据。有学者研究指出,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在于1938年出版的尚秉和著作《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卷三九。其中描述唐宋间皆有赏月习俗,然唐代此风不若宋代为盛。后有“《太宗纪》: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三公以下献镜及承露盘。”后世想当然认为此语为《宋史·太宗纪》之言。实际对查《宋史》,《太宗纪》两卷均无此语。此言实出自《渊鉴类函》卷二十《中秋三》注引《唐太宗纪》。此书如今已然散佚,同时对查正史新旧两唐书,《太宗纪》中同样无此记载。以正史体例,倘若其间果有朝廷敕令将某日定为全国性的节庆,绝不可能无一字记载。

但是在唐代的诗文著作中,已然出现八月十五赏月的叙述。如著名的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不过在笔者看来,此诗恰恰说明当时中秋虽有赏月习俗,然而并无“中秋节”,因为一则此诗题中并未指明此日为中秋节,再则杜甫还有《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对月》二诗,可见仅仅由于三日中月圆明亮,可堪赏玩而已。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文献记载中,很难找到一个将八月十五对应为“中秋节”的明确日期,但却随处可见今人耳熟能详的中秋习俗。这充分说明,中秋节其实是一个从民间习惯演化而来的节日。在唐代,如果用今天的话说,并非“法定节假日”,而是百姓自娱自乐的节日。但因内容形式被广大民众喜闻乐见,逐渐扩大其影响,至明清时期,终于成为与正月节(旧历年)、五月节(端午)齐名的三节之一。

今天的中秋节,月亮是其中的关键因素,赏月,吃以月相制作、以月命名的糕点——月饼,甚至还要以圆月的口彩讲团圆一事,都是习见礼俗。但是细读文献,对月起兴,吟咏相思并不仅限于中秋,而举头望月,玩赏感叹也不仅限于八月。如我国最早的《诗经·陈风·月出》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一唱三叹,见月思人。唐人张若虚脍炙人口的《春江花月夜》,也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之语。那么中秋和月亮的关系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前文引《礼记·月令》中,并无只言片语提及月亮与秋天的关联,而秋日百姓所进行的活动,也无与月相关者。真正将秋与月对应的,是皇家祭祀典礼。东汉郑玄注《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中典瑞一职,称:“天子当春分朝日,秋分夕月。”而《国语·周语上》中记载更为明确:“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韦昭注曰:“礼,天子搢大圭、执镇圭,缫藉五采五就,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拜日於东门之外,然则夕月在西门之外也。”《国语》一书,虽作者存在争议,但学界一致认为其取材自春秋各国所保存史料,注《国语》的韦昭,是三国时期吴国人,充分说明了自西周起,王室已开始祭祀日月,而在后汉三国期间,秋日于西郊祭月,成为典礼。沿及明清,屡经变化,形成了冬至于都城南郊祭天,夏至于北郊祭地,春分于东郊祭日,秋分于西郊祭月的皇家祭祀典仪。

皇家祭祀民众虽不能参与,但能领略其事的慎重与盛大。凡祭祀之日,不但皇帝亲临,且需提前数日奉行斋戒、预备等一系列繁复活动。古时天子一举一动,皆为国人瞩目。皇家行为,一定会对民众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世间昼夜轮替,四季更迭,在先民心中,对这种自然现象不免产生敬畏之情,无论古今中外,皆有以四季、日月为主题的祭祀典礼或艺术形式。虽然民间习俗很多未能载入典籍,但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传承,相沿成习。而皇室以国家之力举办祭典,也给相对散乱无序的民间信仰习俗,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指引。综合所有因素,中秋节与月亮就建立了联系。

正如顾颉刚先生所谓“层累形成的古史观”一样,中秋节及其习俗起源于王室祭典与民间习俗的结合,同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自我完善。在此基础上,民间产生的所有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都渐次与节日相融合,嫦娥、吴刚、月兔、桂树、赏月、月饼,都逐渐成为与中秋密不可分的因素,最终成为了今天民众熟悉的中秋佳节。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第三篇:溯源性和标准化

一、基本概念

(一)溯源性

定义: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 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VIM:1993,定义6.10] 临床检验的目的:对患者新鲜标本检验报告可靠的结果。临床检验的传统:对收集的患 者标本只做一次检验,就发出报告。因此,发出报告的可靠性必须体现两个基本要求: 精密度:重复性好; 准确度:和参考方法具有可比性。

在临床检验中,公认:在参考实验室内,由具有认可资格的操作人员使用参考方法、或以参 考品为标准,对新鲜标本进行的检测结果是参考值结果。可是,在参考实验室内的所有参考 方法是手工方法;或使用参考品校准的方法,在实现参考值的传递上非常烦琐。在日常检测 中,无法使用这样的参考方法或参考品进行大量病人标本的检测,出报告。因此,现实问题 是:是否可以让常规的检测系统,对病人标本的检测,在计量单位一致的前提下,得到和参 考系列相同的检测量值。这就是通过一条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检测结果或检测标准的值能够 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为此,生产厂商必须对完成检 测涉及的检测系统各组分(仪器、试剂、校准品、和操作程序)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程序,实 现溯源性。

(二)标准化

1972年,由ISO出版,T.R.B.Sanders主编的《标准化的目的与原理》一书对标准 化下的定义是:“标准化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促进最佳的、全面的经济 并适当考虑到产品使用条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作下,进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动 所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则的过程。”

可以简单理解为:为了实现临床检验结果的溯源性,检测系统的生产厂商的所有努力的 过程为标准化。

(三)理解检验的特点

1.检验的检测对象是病人标本,而且一定是新鲜的标本。实验室使临床和病人满意的 是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实现结果可靠性的质量管理有许多内容。在保证收集和处理的标本质 量、在检验后不存在处理检测数据和发出报告的差错前提下,获得可靠结果的主要阶段是分 析过程的质量。

2.检验的习惯是对每份病人标本只做一次检测,就发出报告;而且,每个标本内究竟 内含多少分析物无法知道。因此,度量检验的分析质量不能以工业上的多次采样、多次检测 或测量、取均值和预定标准比较等方式来观察。

3.病人结果可靠性的含义是准确度。国际上准确度的定义为:检测结果和被检测物 / 分析物真值间的一致性。(VIM93-3.5)。注:a)作为结果,在真值和该值间的差异,通常表 示为相同的计量单位;此时,表示差异的更确切的词为“不准确度”。b)可以使用“可接 受的参考值”替代“真值”。(ISO3534-1,3.11)c)特别是对每个标本只作一次测定时,差异 不仅包括分析过程的不准确度,也包括了分析过程的不精密度。

4.检验质量的首要问题是分析过程(即检测的)精密度。定义为:各个重复检测值间 的一致性。度量精密度的指标是不精密度。也即:临床要求结果的重复性好。

5.自动化在临床检验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检验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在多年的实践 中,认识到:保持检验必需的自动化仪器、试剂、校准品、和操作程序的固定组合,是实现

溯源性的前提。否则,一事无成。因此,要使检验结果的量值和参考系统结果一致,也就是 对涉及检验的检测系统各组分的标准化。

(四)、如何理解校准品

1.衡量一个检测系统(检验方法)的基本分析性能有 4点:不精密度、不准确度、病 人结果可报告范围、分析灵敏度。使用了自动化分析仪,日常检验的精密度得到了显著的提 高;在优良试剂盒的配合下,病人结果的可报告范围也可以满足临床要求;大多常规检验项 目没有对极低浓度的临床要求。这样,结果的可靠性的关键是准确度,即对校准品值的调节。因此,实现新鲜病人标本结果的溯源性,成为使校准品值实现溯源性。

2.认识标准品 传统的临床检验,要使检验结果可靠或有依据,往往有一个标准品(Standard)。以临床 化学检验的比色测定为例,常作三个检测:空白、标准、测定。用空白液调整吸光度为零,读出测定比色液和标准比色液的吸光度,分别为 As和 Au;已知标准液浓度为 Cs。在一定 范围内,某分析物浓度和吸光度呈良好比例关系,则样品内某分析物浓度 Cu为:

AU CU AS CS 一般而言,检验工作使用的标准品属应用标准。配制或供应这类标准品的实验室或厂商 具有符合质量标准的纯品。称取一定量的纯品,然后将其溶解,在容量瓶内用溶剂稀释至容 积刻度,混匀,标准液配制完成。由称量法获得的称量值和容量法配制的容积,计算出该标 准品浓度。检定部门抽样测定,结果在规定范围内属合格。即使测定检定结果在范围的上、下限,也不能将实测值作为标准值。因为测定值的可靠性取决于检定方法,一般的分析方法 的可靠性不如分析化学公认的称量法和容量法。所以标准品的定值由称量和容积计算确定。检定不合格即报废,决不可将实测值替代修正。

3.校准品和定值

为了克服因纯标准液和病人样品间的基体差异,对检验结果的严重误差,20年前开始 引用具有与病人样品基体相似的校准品替代标准品,用于日常工作。可是,尽管校准品的主 要来源是人的血清,为了使校准品内的一些分析物水平达到某个程度,而且形成稳定的产品,所有的校准品、控制品、室间调查品等都是处理过的血清。和原来的天然血清间又产生了新 的基体差异。

(1)校准值随方法而异

校准品中被检分析物的含量无法由称量法和容量法确定,只能倚赖于分析方法。校准品 的校准值必须取决于分析方法或检测系列。

(2)新鲜病人标本是最佳校准品

由于所有校准品都是处理过的样品,和新鲜病人标本有着基体差异。若使用公认的参考 方法去标化测定校准品,测定程序是严密的,测定值是可靠的。但使用该测定值去校准常规 的检测系列时,校准品中被检分析物参与反应时的表现明显不同于新鲜病人标本,不能将参 考方法系列的准确度通过校准品传递给病人标本。须明确的,所有用于检验中的检测方法、仪器、试剂等都是用来检测病人新鲜标本的,不是用来检测校准品这样的处理过样品。如果 先用公认的参考方法检测病人标本,再以具有参考值的病人标本去校准某检测系列(包括方 法、试剂、仪器),此时该检测系列再检测其他新鲜病人标本时,这些病人标本结果的溯源 性可上溯至公认的参考方法。也即用新鲜病人标本是校准检测系列的最佳校准品。用这种方 式校准,能使同一个检测系列在不同实验室检测新鲜病人标本时,检验结果在实验室间具可 比性。一些大公司正是按照这样的认识为校准品定值。

原则上,以具有参考值的新鲜病人标本去校准某检测系列(包括方法、试剂、仪器)

值反过来再校准组合的检测系列后,该检测系列又去检测病人的新鲜标本。观察病人标本的 检测值是否和参考方法的测定值具良好的可比性。实践说明,只有不断地调整校准值,直至 用该校准值校准指定的检测系列(加上具有校准值的校准品,即组合成检测系统)后,检测 系统再检测病人标本,得到的测定值和病人标本的参考方法测定值具有满意的可比性,此时,校准品的校准值可以确认。

二、公司标准化的大致内容和步骤

(一)实现溯源性的必备条件

1.建立“公司一级参考品”:准备多个混和血清,经离心、过滤等处理后,各个混和血 清分装成小包装。-70℃保存。试验说明,这样保存的血清复融后具有的性能和新鲜血清相 似。所以,这些血清组是公司产品标准化的“公司一级参考品”。由参考实验室使用参考方 法,或采用参考品对这些血清定值,使血清具有参考值。

2.设立公司内部使用的“一级校准品”:由于参考系统或参考材料的使用常常是很有 限的,因此,必须设立内部使用的参考系统(或材料)复制品-即设立公司一级校准品(Master Calibrator)。对公司一级校准品的定值方案见以下内容。除了有公司一级校准品外,还需要 建立公司生产用的应用校准品(Working Calibrator)。日常供应的校准品为商品校准品(Business Calibrator)。所有各种校准品的原料要求和加工制备工艺一样。只是在定值方案 上有区别。大致上,定值按照下列两个步骤的方法:(i)按照参考标准化方式对公司一级校 准品定值,(ii)常规校准品(routine calibrator)按照常规标准化方式定值。

3.自始至终以方法学比较实验为确定、验证、或传递定值的手段。因此,除了上述的 混和血清组外,随时还需要实际的新鲜病人标本,供方法学比较用。

4.进行定值的实验室:按照德国法律规定,为 Roche诊断公司控制品和校准品确定定 值的实验室,遵从法律上受委托的质量导则,所以完全符合专业实验室的规定。选择合适的 实验室是定值质量的先决条件。

参加定值的实验室要求见表 1。

为了确保实验室独立完成工作,Roche公司很少参与实验室为进行靶值设定的实施,并 且确保所有数据的及时返回。

对于公司“一级参考血清”的参考值定值,由公司选择国际上知名的参考实验室委托 定值。这些参考实验室在国际上的数量很少,每个实验室只是对某一个或几个项目接受定值 委托,费用昂贵。但是,这是公司校准品定值的依据。

组织机构 检测仪器 加样系统 样品处理 内部 QC系统 室间 QC系统 方案 储存 表 1 外部实验室参与靶值设定的质量要求

有明确的职责,有训练有素的检验人员 有明确的操作程序

有具体说明和注意保养 加样器的校正(分析天平)有控制图

对冻干样品的复溶有具体说明,对深低温冰冻样品的冻融有具体说明 有 QC图

参加室间质量评估,有相应的反馈 有合适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方案

有合适的储存条件,对储存温度有记录和检查

实验室和 Roche诊断公司的联系 有反馈,实验室主任参加会议,互相联系

.确定公司产品对病人标本检测结果可溯源的参考方法或参考品

目前,公司的部分产品指定以表 2中所列的参考方法或参考品为溯源目标。

表 2 罗氏公司校准品的溯源性 项目名称

ACP〔酸性磷酸酶(磷酸酚酞)〕 Alb〔白蛋白(plus)〕 Alb〔白蛋白(BCP)〕

-1-抗胰蛋白酶(免疫透射)ALP〔碱性磷酸酶(IFCC)〕 ALP〔碱性磷酸酶(DGKC 1972)〕 ALP〔碱性磷酸酶(SFBC/AMP)〕 ALT/ALA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IFCC加/或不加 PYP)〕

参考方法或参考品 罗氏试剂,手工方法 CRM 470 CRM 470 CRM 470

IFCC 1983推荐的手工方法 罗氏试剂,手工方法 罗氏试剂,手工方法 IFCC 1985 推荐的手工方法

ALT/ALA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DGKC)〕 罗氏试剂,手工方法

依据 IFCC 1998推荐 Amy〔淀粉酶(IFCC)〕

罗氏试剂,手工方法 P Amy〔胰淀粉酶(液体)〕

Apo-A1〔载脂蛋白 A1(免疫透射)〕 ApoB〔载脂蛋白 B(免疫透射)〕 ASLO〔抗链球菌溶血素 O(颗粒增强,免疫透射)〕 AST/ASA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IFCC加/或不加 PYP)〕 AST/ASA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DGKC)〕 碳酸氢盐

TBIL〔总胆红素(DPD)〕 TBIL〔总胆红素

(Jendrassik-Grof法,Malloy-Evelyn法)〕 DBIL〔直接胆红素

(Jendrassik-Grof法,Malloy-Evelyn法)〕 C 3-c〔补体 C3-c(免疫透射)〕 C 4〔补体 C 4(免疫透射)〕 Ca〔钙(邻甲酚酞络合酮 o-CPC)〕 Cl〔氯(离子选择电极法 ISE)〕 CHOL〔胆固醇(CHOD-PAP)〕 CHE〔胆碱酯酶(丁酰硫代胆碱)〕 CHE〔胆碱酯酶(乙酰硫代胆碱)〕 CER〔铜蓝蛋白(免疫透射)〕 CK〔肌酸激酶(IFCC,DGKC)〕

罗氏试剂,手工方法 WHO,国际参考品 SP1-01 WHO,国际参考品 SP3-07 内部标准

IFCC 1985

推荐的手工方法 罗氏试剂,手工方法 新标准(纯物质称量)Doumas推荐方法 Doumas推荐方法 罗氏试剂,手工方法 CRM 470 CRM 470 原子吸收 电量滴定法 a)ID-MS

b)Abell Kendall

罗氏试剂,手工方法 罗氏试剂,手工方法 CRM 470 IFCC 1991

推荐的手工方法

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 MB(改良 IFCC)〕 IFCC 1985

〔肌酐(酶比色法 plus)〕

CREA〔肌酐(Jaffe碱性苦味酸比色法)〕 CRP〔C-反应蛋白(免疫透射)〕

推荐的改良手工方法 ID-MS ID-MS CRM 470 CRP〔C-反应蛋白(颗粒增强,免疫透射)〕 CRM 470 Ferritin〔铁蛋白(颗粒增强,免疫透射)〕 NIBSC人脾 果糖胺(NBT)

GGT〔-谷氨酰转移酶(Szasz)〕 GGT〔-谷氨酰转移酶(IFCC)〕 GLDH〔谷氨酸脱氢酶(DGKC,1972)〕 GLU〔葡萄糖(GOD-PAP,HK)〕 1-acid glycoprotein 〔1-酸性糖蛋白(免疫透射)〕

HBDH〔羟丁酸脱氢酶(DGKC,1972)〕 HDL-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aptoglobulin〔触珠蛋白(免疫透射)〕 Kappa〔K轻链(免疫透射)〕 IgG〔免疫球蛋白 G(免疫透射)〕 IgA〔免疫球蛋白 A(免疫透射)〕 IgM〔免疫球蛋白 M(免疫透射)〕 FE〔铁(ferrozine)〕

Lactate〔乳酸(酶比色法)〕 Lambda〔L轻链(免疫透射)〕 LDH L-P〔乳酸脱氢酶 L-P(IFCC)〕 LDH L-P〔乳酸脱氢酶 L-P(Gay/McComb/Bowers)〕

精选的检测方法

Persijn/v.d.Slik(1976),手工方法

IFCC 1983

推荐的手工方法 罗氏试剂,手工方法 ID-MS CRM 470

罗氏试剂,手工方法

CDC方法〔葡聚糖硫酸盐沉淀,Abell Kendal方法显色〕 CRM 470

应用 CRM 470中的 IgG、IgM、IgA CRM 470 CRM 470

CRM 470

一级参考品(纯物质称量)一级参考品(纯物质称量)应用 CRM 470中的 IgG、IgM、IgA

IFCC 1994

推荐的手工方法 罗氏试剂,手工方法

LDH P-L〔乳酸脱氢酶 P-L(DGKC 1972)〕 罗氏试剂,手工方法

罗氏试剂,手工方法 LDH P-L〔乳酸脱氢酶 P-L(SFBC)〕

CDC方法〔肝素/镁沉淀(超离心),LDL-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Abell Kendal方法显色〕

Lipase〔脂肪酶(比色法)〕

Mg〔镁(xylidylblue)〕

Prealbumin〔前白蛋白(免疫透射)〕 Pi〔磷(钼蓝紫外比色法)〕 K〔钾(离子选择电极法 ISE)〕 Protein Total〔总蛋白(双缩脲)〕

罗氏试剂,手工方法 原子吸收 CRM 470

一级参考品(NERL)(纯物质称量)火焰光度法 SRM 927

Salicylate〔水杨酸(比色法)〕 Na〔钠(离子选择电极法 ISE)〕 Transferrin〔转铁蛋白(免疫透射)〕 TG〔甘油三酯(GPO-PAP)〕 TG〔甘油三酯(去除甘油空白)〕 Urea/BUN〔尿素(脲酶 UV)〕 Uric Acid〔尿酸(酶比色法 plus)〕 UIBC〔不饱和铁结合力〕

注:CRM=欧共体标准局的认可参考品

SRM=美国的标准参考品

一级参考品(纯物质称量)火焰光度法 CRM 470

以一级参考品校准的 ID-MS SRM 909b SRM 909b

ID-MS

一级参考品(纯物质称量)转换为铁

ID-MS=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CDC=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NIBSC=英国国立生物标准和对照研究院

6.方法学比较的标准化(对公司一级校准品定值的过程)

这个方式在临床化学中是最常用的。关键概念是:首先,我们要有一批具有参考结果

X参考值(X参考方法的结果,即 X的参考值)的样品(即公司准备的一级参考品血清)。这

些样品在将成为常规检测系统的组合系统(指定的分析仪+试剂+操作程序+校准品等)上 的检测,得到真实(至少通过转换)的初步结果 X检测值。在第二步中,以方法学比较分析 评价参考结果和初步检测值结果的差异。又用方法学比较的回归线来调整样品在公司组合的 检测系统上的初步结果数值,向大家公认的参考系统(或方法)的参考结果数值靠拢。实际 上,是调整公司组合的检测系统校准品的定值,将它调整到:公司组合的检测系统再次被该 校准品的校准品校准后,对参考样品的检测结果尽可能和原有的相应参考结果一致(见图 1)。

通过方法学比较确定定值

信号

公司组合的检测系 统和原始校准品定 值()

方法学比较

准化过程

信号

靶系统和最终校 准品定值()

方法学比较

Ctar为具有参考值血清在公司组合 的检测系统上的检测结果。Cref为参考血清的参考值。

图 1:由图说明,方法学比较定值的程序。第一步,在公司组合检测系统内用初始校准品定值校准后,对系列参考样品检测。第二步,将每个参考样品的参考值和公司系统检测的值进行方法学比较。第三步,使用在第二步中经方法学比较的回归式调整得到的新校准品的定值,对公司系统再次校准,再检测参考样 品。第四步,用校准品新校准值再次后,再对参考样品人血清的检测结果,和相应的参考值再进行方法学 比较。若最后回归的截距和斜率分别和 0、1很接近,说明标准化成功地完成了

(二)常规临床化学的校准品定值过程

.参加定值的实验室数量:在上世纪的 80年代,德国诊断厂商协会(German Diagnostics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VDGH)依据大量研究,提出一个高效而可靠的定值测定模式。“VDGH模式”要求每个校准品每个项目的结果至少由 6个实验室做 5个天间样品的测定。这个 6×5=30个结果模式还要求同时进行“未知控制品”的检测。只有负责靶值设定 Roche 诊断公司,知道“未知控制品”的定值。所有被评估的参加实验室必须能回收这个值。研究 说明,确定定值要求的实验室数量为 6个是最佳安排;尽管使用了相同的检测系统,但是,各实验室同项目的精密度不一致;而且数据分布不呈正态分布。因此,确定靶值的做法是: 将所有实验室结果合在一起,去除 5%的极值后的中位数为定值。VDGH模式发表于 1981 年的 J.Clin.Chem.Clin.Biochemistry, Vol.19, pp.1137-1179。它的基本原理仍然用于今天对 每个靶值设定中。

欧洲的约 30个实验室中,总的有 7个(至少 6个)近日参与靶值设定工作。2.公司一级参考品和一级校准品的标准化

标准化的目的是确保患者血清在罗氏诊断分析系统上检测得到的结果,和直接用参考方 法检测、或使用参考品为校准品的检测结果一致。标准化的各要素见图 2。

标准化的各要素

校准品

试剂

分析仪

图 2:图中有三个要素,它们共同影响患者样品的结果的可靠性

所以,除非有一些例外,病人样品总是使用于参考标准化中。依据方法学要求,始终使 用单一献血员血清或混合血清。这些血清即为上述的公司一级参考品。

这些人来源的样品或者直接用参考方法检测;或者在罗氏诊断分析系统上,经参考品校 准后检测得到参考值。以后它们作为参考血清组(公司一级参考品)服务于公司一级校准品 校准值的定值。使用时,在需要标准化的分析仪上检测,用具有初步校准品值的通常公司一 级校准品批号进行校准。然后,通过方法学比较或使用各个检测平均变异等,为公司一级校 准品设定最终值。

公司一级校准品的基体大致和各批市售校准品(常规校准品)相当;另外,这些一级校 准品储存于-70℃,并定期检查稳定性。

在参考标准化中为了避免未处理过人的样品稳定性问题,单一献血员样品只使用一次。混合人血清的参考方法值最多被认可 6个月;需要重新用于参考标准化时,应重确定。

对公司一级参考血清定值的最高计量水平是国际认可的参考方法(如: ID-MS)。若没 有参考方法可用,则选择合适的正式官方参考品(如:CRM 470)。若这个也没有,则可使 用一级标准的水标准液(如:乳酸锂)为参考,或者某个确定的检测方法。

酶活力检测通常以酶催化活力为检测量,依据规定的检测方法,在指定的系统上指示底 物的转换速率即为检测量。IFCC方法是在正式的研究单位(他们是这些方法的发表者)进 行手工检测的参考方法,以基本的活力计算公式得到酶活力。国家认可的方法,是在实验室 内或各个实验室间,使用系统试剂作为参考进行手工检测的方法。

对人血清的检测。公司一级校准品以这些参考方法值标准化。市售校准品和控制品则以公司 一级批号校准品(真实性控制)在罗氏诊断分析系统上作校准。这样保证了在这些系统上确 定的患者结果值的溯源性。每个分析仪平台(罗氏/日立、COBAS INTEGRA)对每个方法 各自都以相同方式,按照该参考标准化。

溯源性途径

人血清组 “参考组”

以参考品(一级或二级)对(参考)方法校准

C.f.a.s.公司一级,初步校准品定值

C.f.a.s.公司一级,调整过的校准品定值

市售C.f.a.s.和真实性控制品

图 3:临床化学的参考系统和产品校准品、真实性控制品间的溯源性链

(1)相对于参考方法的参考标准化

测定参考方法值,如 ID-MS参考方法,一定要在认可的参考检测实验室,如 ZRI(Reference Institute of Bioanalysis)以参考方法作检测,每次对使用的 5~10个混合血清检 测,但是检测费用非常昂贵。每个混合血清由约 100个供血员血液组成。混合血清中的各个 分析物浓度或活力,尽可能分布于整个相应的检测范围。混合血清内不可添加任何处理过的 材料,也不可用氯化钠溶液稀释。以确保在参考标准化中使用的样品,和天然的患者血清没 有任何差别。另外,使用天然的人材料,我们能对出现在校准品的任何基体效应进行补偿。程序汇总于图 4。

罗氏分析仪方法vs.参考方法

参 考 方 法

用公司一级 参考品校准

人混合血清

分析仪 C.f.a.s.校准品(公司一级校准品)

图 4:本图说明相对于参考方法的参考标准化的程序

人混合血清分装后冰冻于-70℃,在参考实验室和 7个外部实验室(使用罗氏诊断分析 仪系统)同时对混合血清平行检测。在罗氏/日立或 COBAS INTEGRA系统上检测的统计模 式相当于用于确定定值的模式。公司一级校准品为具有初步校准值的校准品。在进行标准化 的分析仪上,每个样品在被标准化系统上所有可接受检测结果的中位数,和该样品的参考方

归线的截距若在允许限值内,可以从斜率的偏离计算出新校准品校准值。若截距超出了允许 限值,则方法学比较不能用于公司一级校准品校准值的标准化。

有些项目,如 HDL,参考标准化的整个过程按照合适的方案在确认的实验室内实施。(2)相对于参考品的参考标准化

若以参考品为参考标准化的基础,通常检测常规实验室的各个供血员的新鲜血清。一般,在 4个实验室总共对 50例患者血清每份独立地进行 2~5次检测。这些血清中的分析物浓度 尽可能分布于整个相应的检测范围。严格地在分析仪的 2个通道上进行检测。一个通道用参 考品校准,另一个用公司一级校准品校准;在任何情况下,都使用一个批号的试剂。一个未 知样品和 2个校准品,和其他样品一起在每批中进行检测。检测程序见图 5。

用参考品或一级标准的标准化

通道1 公司一级校准品

通道2

分析仪

人血清样品

参考品 如:CRM 470 图 5:本图说明相对于参考品的参考标准化程序

使用方法学比较(Passing,Bablok回归统计)进行校准值的标准化;评价时通常需要 200 个样品,但是最少为 50个。新批号公司一级校准品值的计算方法基本上和用参考方法进行 标准化的方法一样。另外,在使用公司一级校准品校准后,要设定对参考品回收的允许限值。

3.常规校准品标准化

由于公司一级校准品具有和常规校准品相同的基体,使用公司一级校准品的单独校准,得到的常规校准品校准值预期不会和使用人血清校准得到的值有差异。校准值的真实性和检 测不确定度主要取决于统计模式和检测性能的质量。

但是,为了确认这个假设和认可常规标准化的程序,对每个方法(分析仪平台/校准品/ 试剂组成)进行下列的外部实验室的检测。使用相同批号的试剂,对一些患者样品(分析物 含量分布于相应范围),用公司一级校准品和市售校准品任意批号分别校准后进行平行检测。为了肯定市售校准品和公司一级校准品在这个程序中的可比性,方法学比较的直线回归的截 距必须接近0,斜率和 1.00间的差异在规定的限值内。

(1)常规标准化的趋势控制品

对校准品定值依据公司一级校准品(C.f.a.s.masterlot)。(在生产公司一级校准品和市售 校准品中是一样的。)公司一级校准品的定值可以用具有整个生理相应检测范围分析物的人 样品,直接溯源至参考方法或参考品。公司一级校准品的储存温度为-70℃,可以使用月 2~ 3年。为了确认,在 4~6年后对一级校准品重新用参考方法标准化。

为了使参与标准化的实验室质量在连续的质量控制下,要求每个实验市室对每批市售 C.f.a.s.校准品的定值时,同时检测 2个不同漂移/趋势控制品组成监视系统。一个控制品是

-70℃的市售校准品,以确保在储存期间有最好的稳定性。冰冻的(-70℃)天然人血 清为第二个漂移控制品。这个混合血清的来源和罗氏诊断产品过程是独立的。

两个趋势控制品至少可以使用 2年以上。如果要变换这些控制品,应将近期的和新的控 制品在一个试验中作平行检测。依据不确定度的计算,确定允许的可接受范围。

若有一个趋势控制品超出了允许范围,应开始重-标准化。若重标准化的 C.f.a.s.值超出 了预定的限值,公司一级校准品的定值应以此调整。这些做法的指标随不同分析物而不同,出现显著差异-这些指标和分析物有关-必须对所有市售校准品和控制品进行完全的重设定 靶值。

对市售C.f.a.s.校准品产品的常规标准化

C.f.a.s.一级校准品(-70℃)趋势控制品1(-70℃)

趋势控制品2(-70℃)

图 6:在市售 C.f.a.s.校准品产品校准值设定时的趋势控制品

(2)对参与标准化和靶值设定的实验室质量要求

罗氏诊断公司提供的校准品和控制品的定值,都以临床实验室对患者临床化学项目检测 值进行校正确定的。所以,参与确定控制品和校准品定值的实验室质量是极其重要的。

1)进行定值的实验室的 QC 参与标准化的实验室通常是独立的外部实验室,也检测患者的样品值,接受国家机构的 质量控制。在德国,例如,质量控制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定期参加循环检测,和参加德国医 学委员会导则要求的室间质量评估。参与定值的实验室分布于欧洲和美国,都接受相似的质 量控制。实验室定期接受审核。

靶值确定的质量要求需要符合 GMP导则,公司和靶值设定实验室间按照标准要求签订 合作协议。参与的实验室被要求检查设备、人员、检测性能、保存记录等是否符合文件要求。各实验室获得的原始数据,须进行抽样检查,然后必须将数据送给罗氏诊断公司确认。进行 每个靶值设定时,实验室将收到详细说明,要求按此实施,例如:关于样品稳定性(通常较 正式说明书考虑的要短)和各个检测的特点。

定值的测定一定在恒定的质量控制下。和患者样品测定一样,每个实验室在检测时应同 时检测 1~2个内部质量控制样品。若有任何一个质量控制样品的回收超出了 2标准差范围,实验室必须检查原因,有必要重做。参与者也会收到未知样品,要求像 QC样品那样,每批 检测时进行被检测。若这个未知样品的回收超出 2标准差,这个实验室的所有检测结果将被 排除在评价以外。若结果没有任何不正常,或在分析仪、试剂、或校准品等有任何问题,参 与者应写出报告和签署。必须消除检测操作中发生的误差,如样品混匀等。

2)统计设计、试剂、预处理、重复 靶值设定的统计模式依据德国诊断产品厂商协会 VDGH(German Diagnostics Manufactures Association VDGH)的模式,作下列修改。和 7个实验室签订协议,确定校准

次独立的检测,对每个均相免疫项目(如:IgG、转铁蛋白)进行 5次独立检测(每次只作 1次测定)。所以,最多可以有 21或 35个检测结果。所有实验室结果的中位数,它受离群 点的影响很不灵敏,被确定为定值。若检测结果少于 15或 25个,不能确定靶值。必须重做。

对什么是独立的检测“批”要精确地定义。每 1批,分析仪必须用新鲜复溶的校准品和 样品上机,必须进行完全的校准。这样消除了任何系统偏倚的影响,确保定值的准确度。

总之,整个步骤中,参与实验室必须有完整的质量控制,从所有可接受的结果中计算中 位数。

评价过程

对市售C.f.a.s.校准品定值 7个实验室分别对 每个项目独立检测3次

每个系列:

所有样品+未知控制品

未知控制品结果在定值的 2s 范围内

将所有样品结果用于计算

未知控制品结果超出定值的 2s范围内

排除所有样品结果用于计算

计算(中位数)设定校准值

使用其他系列结果

图 7:校准品校准值和控制品定值的评价过程

3)在标准化中使用的分析仪

对于靶值设定和常规标准化中使用的分析仪类型、校准品和试剂等,程序如下。

所有实验室应使用相同批号的公司一级校准品(master calibrator),但是试剂批号和分 析仪型号可以不同。这意味着,控制血清的定值和校准品的定值可以适用于所有校准品和试 剂批号的组合。在罗氏诊断公司的分析仪家属内发展成为统一的用法。意即,在罗氏 /日立

分析仪平台(如:罗氏/日立 7060、7170、模块式)和 Integra平台(如:COBAS INTEGRA400)上分别具有校准品、试剂和定值的确认组合。但是,若已知分析仪不同,应确定各自的靶值,并专用于这些分析仪家属。这确保了在所有的分析仪上,人样品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因为 一方面在校准品和控制品间基体的差异、另一方面天然人样品和这些加工的校准品和控制品 间的基体差异,产生了结果的差异。所以,在一个检测系统中,如:罗氏/日立系统和 COBAS INTEGRA系统,方法相同,不同系统的校准品定值不同,确保了患者结果具有一样的回收。为了使客户使用方便,在不同系统上使用的控制品尽可能有相同的定值。

(3)离子选择性电极(ISE)罗氏/日立系统上的 ISE补偿(Na、K、Cl)的参考标准化是特殊的。使用 2个水标准(类似一级标准)进行校准。虽然,ISE电极的分析物回收对于含有蛋白的样品和水样品有 差异。所以,用水溶液建立的校准曲线必须用表现上和人血清相同的材料作补偿(校准曲线 的平行位移)。

为了使人为的补偿向参考靠拢(火焰光度法或电量滴定法),在 7个实验室,分别使用 参考方法和在罗氏/日立分析仪上,对 10个人混合血清进行检测。

在罗氏/日立分析仪上检测时,使用公司一级校准品(master calibrator)、ISE标准、和 补偿物作校准,补偿值为临时的。检测时使用任何批号的试剂。

每个样品在罗氏/日立分析仪上检测的中位数,和参考方法中位数作方法学比较。因为 电解质浓度的生理分布很小,10个样品的所有各个离差的平均离差,用于补偿校准值的校 正因子。

第四篇:食品溯源,任重道远

作者及公司信息:

姓名:徐田涛

公司:青岛金弘测控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邮箱:xutiantao@jhck.net

电话:0532-80866005-8018

字数:1676

食品溯源,任重道远

根据行业内对物联网发展路径的预测,安全方面的应用将会首当其冲,成为物联网应用大放光彩的第一个阵地。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媒体曝光,政府和公众对食品的安全问题更是越加关注。因此如何有效地保障食品的安全成为政府、企业努力的方向。在物联网新技术和市场需求双方面推动下,食品溯源等名词被人们越来越多的提及,更是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但在大家争相涌入这个行业的同时,如何具体实施相关方案成为了很多机构和企业的疑难问题。

目前各种物联网概念层出不穷,仅与“食品溯源”相关的就有智慧农场、智慧畜牧等新名词,但从根本来说,当前的各种说法都不能完全概括食品溯源。一个完整的食品溯源系统,必然是一个包含多个独立系统并互相联系的分布式系统,各个独立系统可以是不同的农场、加工企业、流通企业自有的封闭系统,但在各个子系统之间必须有可互换数据的通道,并遵循共同的标准搭建。

欠缺统一标准,各自摸索中发展

限制食品溯源发展的首要问题在于欠缺统一标准,包括软件、终端、中间件、标签等。而对标准的依赖性,是由食品溯源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我们可以将所有食品溯源的应用都看做一个超级系统的构成部分,该系统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个企业或者某一个城市,应该是将生产单位、加工企业、运输企业、销售单位等各个子系统串联起来的集合,各个子系统自成一个应用,同时还能与其它系统对接并交换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执行统一的标准对于信息和各种资源的共享至关重要。

但目前的现状是:因自身的能力有限,一个单位只能部署公司、园区内部的封闭系统(目的还是用于加强内部的管理),无法达到食品溯源真正意义的应用和功能。所以相对投入来说,目前的食品溯源应用很难达到人们预期的产出要求。目前国内所欠缺的,并不是技术,而是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指导,保证各个企业搭建的自有系统能无缝接入全国乃至全球的大网络,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在不同的流通环节、营运单位之间顺畅流动,真正体现出物联网的魅力。

日前,青岛金弘测控曾与轻工业协会共同商讨行业标准的问题,双方都非常看重标准的作用,而协会方面经过大范围的调研和访问,也认识到了制定行业标准的紧迫性。

物联网行业处于发展的开始阶段,各方面都处在摸索和试验的过程中,导致行业对技术标准还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这是影响标准尽快推出的最主要原因。同时,由于一个标准的建立,往往涉及多个行业及其组织,因此各方的利益博弈,以及该由谁来主导标准的制定成为限制发展的另一个原因。不管是企业,还是行业组织,都希望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标准制定者”的称号也将会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知名度,并且参与制定标准的企业,可以第一时间获得行业发展的信息,及早抓住市场机会。

价格过高,规模化使用门槛高

食品溯源涉及到原材料供应、生产、物流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对一次性标签、各类终端设备的需求量大,这就导致要建立一整套的食品溯源系统需要很高的费用。并且食品市场具有出货量大、周转快等特点,使用过程中对一次性标签等耗品的需求量大,会不断产生费用,如果使用特殊的可回收包装又会造成溯源功能无法贯穿到最前端,不能100%解决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巨大的潜在使用量将导致较高的投入费用,这是导致食品溯源不能大范围推广的重要原因。只有不断降低设备、标签等的价格,才能促使该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另外,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比较滞后,机械化和科学种植率低,各种流通费用、运输费用偏高,导致各类食品、农产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在这种大背景下,农业生产对于新增加费用的承受力非常低,即使新的技术具有很大优势,也无法依靠本来就很稀薄的利润来购买标签、读写设备等。而一旦某一家企业采用该技术,虽然长期来看有助于竞争力的提升,但是因成本上升,就会使自身在短期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迫于经营的压力,一般经营单位难以下定决心采用食品溯源系统。

价格高昂是任何行业发展初期都要面对的困难,一般来说,随着使用数量的增加和上下游链条逐渐完善,成本将会逐渐降低。但对于食品溯源,那些单价低、流通环节多而散乱的农产品在中长期内也很难采用食品溯源,而新兴的有机食品、绿色农场等,具有单价高、直供用户的特点,更容易采用食品溯源系统。另外,随着国外对进口食品的检测越来越严格,一些农产品加工与外贸迫于竞争的需要,可能会最早的使用食品溯源技术。

投资方不明确,需政府主导投入

食品溯源体系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投入和支持,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从我公司接触到的多个农业项目来看,各蔬菜基地、协会都希望能采用最新的食品溯源系统来加强管理并提高竞争力,但是最难解决的一个是价格问题,再一个费用如何分派的问题。一般来讲,农户对食品溯源及物联网不了解,并不会积极投入;而政府机构和协会也无法明确经费来源和出资比例,这就导致了食品溯源呼声很高,但是落地的应用不多见。

与其它新兴产业的发展类似,食品溯源也需要政府在基础设备、技术研发、末端应用等方面做先期投入,才能引爆该行业的快速发展,并使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商务部于2011年10月20日印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并明确指出要“建立起完善的追溯制度标准体系”,表明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在大力开展各方面的工作以促进食品溯源的应用和普及。一旦标准体系建立并得到大力推广,食品溯源的应用将会迅速得到普及。随着应用量的增加,各种设备和耗品的成本也会相应下降,这更将加速该行业的发展。

在国内市场,食品溯源最被看重的作用是“防伪”,毕竟防伪对于很多产品来说是一种“硬需求”。以葡萄酒、茅台酒等高附加值产品为例,因为企业打假的成本高,而依靠行政手段也不能消灭假冒伪劣的销售行为,因此多数企业都在教育消费者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都希望消费者能自己辨别真假并主动购买真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RFID的特点和防伪的优势被很多企业认可,并开始使用

此类技术。

政府对食品溯源的支持,不可能涉及所有行业和区域,但在食品防伪领域,特别是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如食品原料及添加剂、酒、食用油等可以重点扶持。既可以采用直接投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政策优惠、税费减免等方式引导企业采用食品溯源技术。另外,政府应支持各类终端设备的发展,特别是那些针对大众消费市场并且内置RFID读写模块,能够支持各类电子标签的读写和数据交换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只有提高全民的防伪意识,引导消费者使用各类工具鉴别食品真伪与来源,才能从侧面督促企业加快使用新技术的步伐。

建立在同一标准下的食品溯源应用,会随着应用范围和使用数量不断增加而改善系统的兼容性,新增系统和终端设备借助已有的平台和云数据中心,部署起来将会更简单,也更容易发挥强大的防伪、溯源、跟踪等功能。即便如此,食品溯源要想快速发展,横在面前的价格和标准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但只要政府、企业认识到了阻碍发展的问题并着手解决,一定可以推动食品溯源越来越快的发展,并促使 “智慧城市”的美好愿景早日实现。

文/徐田涛(金弘测控)

第五篇:智能农业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产品溯源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中国农业物联网领航者——托普云农物联网!

智能农业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产品溯源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一、简述概论

智能农业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产品溯源服务平台解决方案,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水平,减少了食源性疾病的危害,更加充分地保障公共健康;提高了公众对农产品安全体系的认识,增强消费者卫生意识,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历史信息。

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包含整个智慧农业的全流程跟踪管理,是主干道,涉及农户、合作社、生产企业、农资供销商、产品销售商、政府和消费者,贯穿了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种植养殖过程管理、采摘收割、加工、储存、运输、上市销售、政府监管的各个环节。追溯平台涉及到的各子系统为智慧农业的某一环节服务,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即时传送到追溯平台,最终在追溯平台上进行全流程的展现,实现“质量可监控,过程可追溯,政府可监管”。

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管控和追溯服务系统以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产品为研究对象,以生产企业直至销售终端(超市或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基本模式,分别完成了三个部分的系统设计。第一部分是产品部分:生产厂家可通过终端软件录入农产品从土壤耕作、种子选取、发芽、幼苗、开花、结果、收获、储藏、运输等各个阶段的土壤养分、温湿度、光照强度、水质监测、农药化肥使用、采摘时间、作物名称、数量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第二部:将各个阶段的情况录入软件平台,上传数据到中心数据库,在农产品包装时,通过一定的编码规则,生成带有产品生产档案信息的条码,这便是电子标签;第三部分:消费者买到带有电子标签的农产品时,可以通过质量追溯系统中的网站、手机短信、超市扫描机等不同平台输入标签上的条码,即可查询产品情况。而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和消费者都可以通过对商品的追溯结果和所涉及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查询与跟踪,监管部门可实现对农产品安全以及相关农企的有效监管,消费者也可有效维权。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历来受到高度的关注与重视,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际上疯牛病、口蹄疫和禽流感等疾病相继爆发和传播,而国内也发生了苏丹红、永年大蒜和劣质奶粉等食品质量问题。究竟原因是食品的生产过程存在众多问题,产品生产、物流信息,检疫检测信息等均有太多人工参与,各操作环节均容易产生错误/虚假信息,且各个不相关环节间很难做到信息核实,影响产品整体管理及信息查询;另外产品生产、物流、经销、检疫检测等各个环节的操作信息,难以做到信息流整体的监察管理;无法将监察管理信息传递到普通市民手中,真正的食品安全卫生上做到安心,放心,舒心。

中国农业物联网领航者——托普云农物联网!

二、项目意义

构建农产品溯源管理服务平台是提高农产品安全的一项重要手段,该平台的建立有以下重要意义:

1、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水平,减少了食源性疾病的危害,更加充分地保障公共健康;提高了公众对农产品安全体系的认识,增强消费者卫生意识,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历史信息,从而使消费者了解实情,消费者可以掌握供方信息决定是否购买。

2、对于企业来说,系统的建立有助于降低总生产成本,企业往往因为产品不合格,导致保质期缩短,迫使企业频繁回收其产品,导致了企业的管理费用增加,系统的建立可以事先预测危害的原因与风险的程度,因此,可以通过管理将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同时可以强化企业的责任感,良好的产品质量将不断增强消费者的信心,质量良好的企业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可以增加企业的信誉,并赢得大量的市场机会,降低商业风险。

3、对于政府来说,产品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改善公众健康状况,减少公众健康支出,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能够及时召回,减少了公众得病的几率,减少了因农产品原因带来的疾病的传播,减少了政府在公众健康上的支出,而且可以提高政府职能机构的执行能力及决策能力,为农产品生产提出合理的指导建议,并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国农业物联网领航者——托普云农物联网!

三、项目建设内容

追溯包括跟踪和溯源两个方面。跟踪是指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一个特定单元或一批产品运行路径的能力;溯源是指从供应链的下游识别一个特定单元或者一批产品来源的能力。食品安全追溯通过对个食品生产各环节信息的连接与记录,实现食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跟踪与溯源。

RFID食品追溯管理系统将利用RFID先进的技术并依托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实现信息融合、查询、监控,为每一个生产阶段以及分销到最终消费领域的过程中提供针对每件货品安全性、食品成分来源及库存控制的合理决策,实现食品安全预警机制。RFID技术贯穿于食品安全始终,包括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全过程严格控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形成各类食品企业生产销售的闭环生产,以保证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放心食品,并可确保供应链的高质量数据交流,让食品行业彻底实施食品的源头追踪以及在食品供应链中提供完全透明度的能力。

中国农业物联网领航者——托普云农物联网!

四、系统功能

1、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

以农业生产者的生产档案信息为基础,实现对基础信息、生产过程信息等的实时记、生产操作预警,生产档案查询和上传功能。

2、农产品流通管理

以市场准入控制为设计基础实行入市申报,对批发市场经营者进行管理,记录其经营产品的交易情况,实现批发市场的全程安全管理。

3、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

实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宣传与监督功能;同时完成企业、农产品信息库的组建、管理和查询及分配管理防伪条码等功能。

4、农产品质量追溯

综合利用网路技术、短线技术、条码识别技术等,实现网站、POS机、短信和电话号码于一体的多终端农产品质量追溯。

通过食品追溯系统的建设,解决了因为油污、潮湿等原因造成的对条码的损坏而不能准确读出数据的问题,不仅可以追溯养殖与加工业的疫病与污染问题,还可以追溯养殖过程中滥用药、加工过程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改变以往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只侧重于生产后的控制,而忽视生产中预防控制现象,完善食品加工技术规程、卫生规范以及生产中认证的标准,带动行业的整体进步,全面提升我国食品行业的水平。

四、系统特点

1、利用RFID 的优势特性达到对食品的安全与追溯的管理,相比记录档案追溯方式更加高效、实时、便捷。

2、在食品供应链中提供完全透明的管理能力,保障食品安全全程可视化控制、监控与追溯,并可对问题食品召回。

3、可以全面监控种植养殖源头污染、生产加工过程的添加剂以及有害物质、流通环节中的安全隐患。

4、可以对有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有效评估和科学预警提供依据。

5、数据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实时、准确报送,便于快速高效做更深层次的分析研究。

中国农业物联网领航者——托普云农物联网!

6、消费者可通过互联网或者短信、语音电话等多种手段查询所购买食品的完整追踪信息。

7、政府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无缝隙监管,并且可以根据相关信息为农业生产及发展提出指导性建议或决策。

农业物联网农产品安全溯源系统的特点:

8、农产品溯源系统是农产品从初级阶段到深加工建立了一个详细的数据库,一旦出现安全问题,能即时发现、即时处理,减少损失,同时也规范了种植和加工对农产品企业品牌也有促进作用;

9、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储藏、运输及销售的全过程监控,解决了之前消费者使用后才发现问题的弊端,完善了食品安全监督体系;

10、可将携带农产品信息的RFID标签的信息转换成含有农产品信息的一维或二维条码标签,保证信息链的流通。为企业提供了科学的管理平台,二维码或RFID的智能管理,使食品保鲜、出入库管理更科学,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

11、追溯系统可与物联网农业智能监测等系统共享数据库,数据库更安全,可靠性更高;

12、充分发挥无线射频技术(RFID)的优势,识别方便、灵活、抗污染、适合批量作业。

13、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信息,包括产地环境、生产流程、病虫害防治、质量检测等信息进行记录。

下载溯源平台培训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溯源平台培训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云平台培训心得体会

    云平台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人人通云教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蜂窝行动暨人人通·云教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东英中心学校王兴扬 通过参加本次人人通云教学培训,使我在思想上有了进......

    云平台培训心得体会

    教育云培训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新进教师,有辛和同事们在美丽的光谷二高参加教育云的学习,我很高兴,也有很多收获。以前在学校学习的是用ppt上课,而这次教育云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通......

    高等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平台

    高等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平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2011年10 一、学前准备工作 一账号登录注册 高校管理者培训平台网址gxpx1.ceat.edu.cn 初次登录在“学员登......

    人人通平台培训

    人人通平台培训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教基二厅函[2014]13号)要求,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

    品质溯源之旅欢迎词.

    【讲话稿】 品质溯源之旅欢迎词 各位传媒行业的精英们、朋友们: 欢迎大家来到江淮汽车,我代表江淮轿车全体员工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祝愿大家在深入体验品质溯源之旅的......

    3、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1、热工实验室计量标准器应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或者校准来保证其溯源性;主要配套设备应当经检定合格或 校准......

    关于中秋节作文:月饼溯源

    关于中秋节作文:月饼溯源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聚,品饼赏月,谈......

    互联网金融培训机构:互联网金融培训平台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8月15-16日成功举办“第四批会员单位集中学习暨会员牌匾颁发仪式” 2015年8月15日—16日,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在京成功举办“第四批中国互联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