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中区民兵抗洪抢险分队进行实战训练
市中区民兵抗洪抢险分队实战训练
圆满结束
为认真贯彻抗洪抢险“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十六字方针,做到抗洪抢险队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中区人民武装部按照区委、政府的要求,于近日精心组织民兵抗洪抢险分队70余人在岷江大桥水域进行了为期15天的抗洪抢险实战训练,此次训练的内容主要是水上救援和堤坝抢险两个科目。
6月16日,训练圆满结束并进行了训练成果汇报演示。乐山军分区司令员肖振平,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区长贾志华,区防汛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副区长毛剑,区人大副主任辜良民,区政协主席张德银,区委组织部长左小林,区人武部政委李建、部长黄恩全,区水利局局长胡伟等领导亲临现场观看了训练成果汇报演示,并对参加训练的民兵抗洪抢险分队同志们表达了亲切的慰问。
军分区肖振平司令员作汇报演示总结发言,高度肯定了此次训练取得的成果,宣布训练圆满结束,并希望同志们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市中区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圆满完成全区抗洪抢险各项任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篇:民兵应急分队参加抗洪抢险行动情况
毓龙街道民兵应急分队参加抗洪抢险行动情况
7月4日晚6时15分,毓龙街道人武部收到险情通报:“新洋港河水暴涨,超出历史最高警戒水位,毓龙街道洋中段随时有决堤的危险。”情况紧急,向上级请示获许后,毓龙街道人武部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召集民兵应急分队35人,携带铁铲、砂袋、救生衣、手电筒等,火速赶赴现场。街道党工委书记、基干民兵教导员王勇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基干民兵营长成莉亲临一线,身先士卒,组织指挥应急分队经过2个多小时的奋战,加固防洪大堤50余米、加高1.5米,及时、有效地排除了险情,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一、立足防大汛救大灾,精细准备。针对今年可能面临的严峻防汛形势,街道人武部未雨绸缪,结合辖区防汛特点,及时修定抗洪抢险应急预案,配足配齐防汛物资器材。5月中旬,根据区人武部的统一部署,集中安排10天时间,组织40余名民兵应急队员进行以巡堤查险、运送防汛物资、管涌处理、打桩、封堵决口等内容的模拟实战演练,把练技能与练指挥有机结合,通过演练,进一步检验了防汛预案的实用性,理顺了抢险救灾工作流程和组织方法,提升了应急分队遂行抢险救灾行动的综合能力,为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顶得上、起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严格落实制度规定,迅即反应。进入汛期后,街道人武部严格落实防汛值班制度,特别是“6.23龙卷风”后,与街道防办一起,建立24小时昼夜值班,全时做好遂行任务准备。严
格人员管控,对民兵应急分队成员提出明确要求,汛期不得请假,保持人员在位和手机畅通,集中组织观看抗洪抢险救灾宣传专题片,教育队员随时待命。严格按程序动用兵力,接到街道防指险情通报和行动命令后,街道人武部临危不乱,第一时间向区人武部报告险情,请示兵力动用规模和任务,得到批复后,按防汛行动预案,立即组织快速动员,35名民兵应急队员携带抢险救灾物资仅用了20分钟就到达指定地点集结。
三、坚持党员干部带头,科学处置。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7月4日晚,风雨交加,新洋港河水位继续上涨,洋中段随时可能决堤,街道党工委书记、基干民兵教导员王勇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基干民兵营长成莉,现场召集街道防办相关人员研判险情,制定应对措施。街道人武部部长组织民兵应急分队边集结边受领任务,一到达现场,王勇书记作了简短动员,立即带领队员展开加固堤坝行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与应急队成员并肩作战,同甘共苦。在危急关头,毓龙街道民兵应急分队在党员干部的感召带领下,冲锋在前,连续奋战,充分发挥突击队作用,成功排除了险情,用热血和行动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称誉。
第三篇:民兵、应急分队抗洪抢险行动方案范文
[注意]民兵、应急分队抗洪抢险行动方案
一、情况设想
XX市内或镇辖区内受台风、洪水袭击时,XX市内某一地域或XX水地段及XX湖联围可能塌方、漫顶或缺口。二、行动决心
以最快的速度集结收拢全镇民兵、应急分队按时到达各险情地段(点),抢修堤岸加固加高堤围,堵住缺口,确保大堤安全,坚决完成抢险突击任务。
三、组织指挥
镇抢险救灾领导小组迅速在镇武装部开设并展开工作,负责抢险救灾行动的组织与指挥。四、任务区分
(一)XX社区、XX村委、XX村委等单位民兵负责XX水道附近堤围的抗洪抢险任务,确保堤围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XX村委、XX村委、XX村委、XX村委、XX村委等单位民兵负责XX湖联围附近堤围的抗洪抢险任务,确保堤围附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三)应急分队独立排、XX村委、XX村委、XX村委、XX村委、XX村委、XX村委等7个单位的民兵为镇抗洪抢险预备力量,按时在镇政府大院内球场集中待命,随时执行机动抢险任务。
五、保障措施
(一)车辆保障由镇“三防”指挥部统一调遣派出;
(二)各单位要自行携带铁锹、铁镐、麻袋、纤维袋等救灾工具、器材;
(三)通信保障以现有对讲机、手机等通讯工具实施全程开通联络,镇电讯分局以不少于3条专线进行网络保障;
(四)各单位自备部分手电筒、照明应急灯;
(五)镇医院抽调部分医生组建医疗救护组,主要担负抗洪
抢险第一线的医疗保障任务;(六)由政府办公室安排有关人员组成后勤保障组,以干粮人均标准半斤的总量按3天计划为宜,另各单位出发时,自备1天的干粮。
(七)信(记)号规定按下发表执行。
XX镇武装部第四篇:民兵应急分队训练实施方案
大椿乡民兵应急分队训练实施方案
各村支部.村委会.乡直各单位:
根据县武装部的军事训练部署安排,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决定在乡内组织民兵应急分队集中训练。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我乡2014年的军事训练工作以上级军事机关有关指示精神为指导,以遂行急难险重任务和应对突发事件为前提, 以确保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坚持按纲施训,从严施训,扎实打牢训练基础,为促进军事训练任务落实,全面推进我乡和谐.稳定发展再上新水平而努力。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民兵应急排军事训练的组织领导,成立民兵应急排军事训练领导小组。
组 长:郑爱民(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副组长:秦贞国(党委委员、武装部长)组 员:沈城、刘珂、余冬苗、各村民兵连长
三、参训人员、时间、地点、方法、内容
1、参训人员:大椿乡民兵应急分队40名基干兵民
2、训练时间:2014年5月20日至24日共计4天。
3、训练内容:训练共计4天,32小时。其中室内训练
1天,8小时,主要进行共同条令、政策法规常识、战备常识,政治教育。室外训练2天,8小时,主要进行抢险突击队的专业训练。动员、考核、机动、总结1天。
4、组织方法:由乡武装部统一组织。采取室内理论讲解、观看录像;室外操作、实际练习的训练方法。
四、保障措施
1、教员保障:由乡机关选调两名军队转业干部担任教员。
2、教材、器材保障:由乡机关提供电化教学一套(电视机、录像机等)其余不足的训练器材到县武装部请领。
3、乡地、卫勤保障:训练乡设在大椿中心小学操乡内,理论教学在中心小学的1楼教室内,乡医院派一名医生随队训练。
五、要求
1、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民兵应急分队训练是加强抢险维稳工作顺利开展的需要,是提高应急分队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的基本途径。因此,我们必须站在确保和谐.稳定发展的高度,认真搞好民兵应急分队军事训练工作。
2、严密组织,按纲施训。民兵应急分队军事训练要严格按照<民兵军事训练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坚持依法施训,按纲施训,确保训练的人员、时间、内容和质量的四落实。训练要严格、规范、组织严密,高标准、高质量
地完成军事训练任务。
3、加强管理,确保安全。训练期间严格军事化管理,按照部队的条令条例来管理和约束参训人员,切实加强民兵训练期间的安全管理力度,把安全工作做到位。组训干部和各单位制定负责人,要加强工作责任心,坚持跟班训练,细致认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顺利圆满地完成训练任务。
大椿乡人武部 2014年5月15日
第五篇:2013民兵抗洪抢险材料
襄河农场民兵应急分队上下一心抗灾自救
襄河农场民兵应急分队,在农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多次完成防汛抢险救灾任务。
2014年 8月4日,12:30—14:00地处引龙河上游流域的襄河农场四区和二区一组降雨128毫米,17:00—20:00降雨30毫米,一天降雨达158毫米,再加上前几日的降水,全场境内降雨量超过了200毫米。据气象部门记载,是1955年建场以来最大的一次强降雨,骤然的降雨和龙门河水的入侵,造成局部形成洪水,山洪暴发使襄河农场庄稼被毁、房屋被毁、道路被毁、桥涵被毁、农田水利设施被毁,牛舍被毁、鹅舍被毁。灾情发生后,农场及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全面做好抗灾自救工作。农场场长武装部第一部长葛如强、党委书记武装委员会主任张本伟、农场副场长武装部部长吴永军等领导亲临前线指挥。
此次降雨雨量集中,来势迅猛,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农业受灾总面积7.52万亩,造成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2120.8万元。畜牧设施被毁。被淹死或水冲丢失奶牛、羊、鹅等近9000只,奶牛小区、种鹅基地围栏冲毁合计1100延长米,冲毁小区路面400延长米,涵洞4个,部分设施、机械、饲料被淹不能使用,种鹅基地鹅舍被冲塌9栋,造成畜牧业经济损失296.1万元。公路交通中断,公路过水路面达到4.58公里其中路基被毁4.3公里;造成干线桥头冲毁,桥涵冲毁9个,路基透水、土方流失、边沟被冲平3.2公里;路面被冲毁3.68公里(无法通车);田间路被毁7.4公里(路面冲毁)。公路和桥涵经济损失达到611万元。水利、林业、居民房屋受损均遭受不同程度损坏,此次洪涝灾害造成襄河农场和职工群众经济损失在3700多万元。
灾情发生后,农场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农场场长武装部第一部长葛如强、农场党委书记武委会主任张本伟、农场副场长武装部部长吴永军三位领导立即组织全场民兵450人在第一时间赶赴到受灾现场。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广大民兵连夜救援疏散临近河套居住和养殖的群众232户,480多人,帮助群众转移财产。当得知在养鹅基地还有刘少庭老俩口及孩子,共6人被困在河上游时,武装部部长吴永军、民兵干部魏志忠、宋玉柱、黄彬、孙彦波等人立即组织民兵战士展开营救,他们趟着齐腰深的冰冷的河水冲到受灾户家中,一次次来回往反将被困人员送到河水中游,再用吊车将6名被困人员送到安全地带,经过农场领导、民兵战士和消防官兵一夜的紧张救援,到8月5日凌晨4:30救援结束,被困群众无一伤亡,农场领导也一夜没有合眼,又继续投入到紧张的抢修公路战役中。
8月5日零晨2点左右,通往场外的白色路面被洪水冲断16米,早晨急于出场和回场的职工群众站满在冲断路面的两端。农场领导及时从场外调来吊车,用吊车来回运送过往的职工群众,使职工群众没有因为道路被冲毁而耽搁出行。同时农场又调集2台挖掘机和10台翻斗车对洪水冲断的路面进行抢修,经过近6个小时的努力,冲断路面终于接通,使过往的车辆可以安全通过。此次抗灾抢险农场共投入资金300万元,出动抢险车辆38辆,出动抢险民兵500多人,拉石料和土方200多车。
8月5日早晨7:30,农场党委书记、武委会主任张本伟农场场长、武装部第一部长葛如强立即召集管理区主任和机关科室长召开紧急会议,就抗灾自救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要求各单位马上对庄稼被淹、牲畜受淹、民房受损、公路、田间路受损情况进行统计,第一时间报到农场。并要求对平房区进行挨家挨户的调查,危房不能再居住,要安置职工群众搬到安全的地点。各党支部要积极主动地帮助职工群众抗灾自救,力争把所有损失降到最低,会后各位领导立即赶赴灾区,组织人员积极查灾核灾,指导救灾,安抚和慰问受灾群众,确保了各项救灾工作有序开展和灾区社会稳定。到目前为止,受灾群众情绪稳定,没有群众因为受灾而找农场和管理区的,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抗灾自救中,并服从单位领导的统一指挥,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尽快的恢复生产生活。
襄河农场党委在洪灾来临之际,积极主动应对,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尽最大努力使百姓的损失降到最低。襄河农场党委有决心在灾害面前不低头,积极做好抢险救灾工作,认真调查核实灾情,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积极引导受灾户开展抗灾自救,力求让百姓早日恢复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