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预防登革热发生应急措施方案
预防登革热发生应急措施方案
由于近期内广东多地出现登革热现象,较多的人员感染,事态比较严重。根据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通知》及**市住建局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为贯彻落实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为守护全体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创造卫生、健康、和谐的环境,为此我项目部特制定此预防措施方案。
一、出现登革热的原因和传播
1、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蚊或花斑蚊)传播,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播的。伊蚊吸食了登革热病人的血后,会把登革热病毒传染给下一个被叮咬 的健康人。人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后大约一周左右开始发病,会出现发热、头 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发病第 3-6 天全身出现发疹,有的病人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症状,少数病人会突然病情加重出现登革热休克综合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于 4-6 小时死亡。只要消灭传播登革热的伊蚊,就可以防止登革热的流行。
2、要消灭伊蚊就要了解伊蚊的生活习性。伊蚊无论白天和晚上都会叮咬人,要切实做好防蚊叮咬的措施很困难,最有效消灭伊蚊的方法是消除伊蚊 的孳生地。伊蚊繁殖的孳生地主要是小型盆罐、旧轮胎、塑料袋等积水也是 伊蚊的孳生地,必须采取每星期翻盆倒罐消除积水,养鱼或放农药、清理弃 置容器等综合措施。伊蚊孳生地附近的居民危害最大,伊蚊飞行活动的半径 为 100 米,所以需要大家互相督促齐齐动手,你我齐参与共同开展消灭伊蚊的活动,防止登革热发生与流行。
二、项目部的预防措施
现本项目部专门成立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来预防登革热的发生,针对工地上四周环境、生活区宿舍、厨房、厕所、施工场地等伊蚊能孳生的地方,每天派专职人员进喷药防治,具体人员、做法安排如下:
项目部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其人员组成 : 组长: 联系电话: 副组长: 联系电话: 组员: 喷药专职人员:
1、安全领导小组人员的分工职责
1)、组长职责:负责整体安全防护工作,安排各班组长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对伊蚊孳生的地方进行监督处理。对各施工班组跟踪调查,如有在场人员发 烧现象,应立即督促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对每天的预防情况上报建设所备案。
2)、副组长的职责:负责组织购买预防药品,灭蚊药水、器材,遇到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协助处理。3)、组员的职责:负责检查现场情况,安排喷药人员对需要喷药的场地进行 喷药处理工作,督促跟班,遇到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协助处理。
4)、喷药专职人员的职责:负责现场喷药工作,听从管理人员的安排。
2、落实人、财、物保障,加强药械配备。项目部为确保灭蚊行动工作取得成效,购置了一批器材和药物。
3、预防部位和采取措施。
针对本工地的情况,对所有积水的地方,施工场地内楼层阴角处、电梯井、洞口、塔吊、人货梯底部、排水沟、生活区内宿舍的杂物(如破物品烂 鞋、烂衣服、胶袋、破罐)、厨房、厕所、垃圾点、宿舍四周的水沟等部位。安排人员对伊蚊能孳生生长的地方进行清洁清除杂物废品、喷药处理,每天喷二次药,负责喷药人员必须做好自己的防护工作,戴好安全口罩。如有早期症状的工人,及时到医院排查、确诊及时干预。
4、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通过各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广泛向职工宣传普及灭蚊和卫生防病知识,提高职工的卫生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引导职工自觉参与灭蚊防病活动。
5、认真组织开展全市每月8号、22号统一灭蚊行动日活动。坚持“以治理孳生地为主,科学使用化学药物消杀为辅”的原则组织好集中行动,广泛动员职工参与。同时加强向上级主管部门的信息报送工作。
工程公司
工程项目部 二O一四年月二十五日
附照片:
第二篇: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
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范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出现,为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往往需要预先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我们该怎么去写应急预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1由于近期内出现登革热现象,较多的人员感染,事态比较严重。为了加强商业城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公司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尽快控制事态,尽量减少损失,尽早恢复正常施工秩序,特制定此预防措施方案。
一、出现登革热的原因和传播
1、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蚊或花斑蚊)传播,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播的。伊蚊吸食了登革热病人的血后,会把登革热病毒传染给下一个被叮咬的健康人。人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后大约一周左右开始发病,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发病第3-6天全身出现发疹,有的病人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症状,少数病人会突然病情加重出现登革热休克综合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于4-6小时死亡。目前还没有治疗和预防登革热的特效药物,但是只要消灭传播登革热的伊蚊,就可以防止登革热的流行。
2、要消灭伊蚊就要了解伊蚊的生活习性。伊蚊无论白天和晚上都会叮咬人,要切实做好防蚊叮咬的措施很困难,最有效消灭伊蚊的方法是消除伊蚊的孳生地。伊蚊繁殖的孳生地主要是小型盆罐、旧轮胎、塑料袋等积水也是伊蚊的孳生地,必须采取每天翻盆倒罐消除积水,养鱼或放农药、清理弃置容器等综合措施。伊蚊孳生地附近的居民危害最大,伊蚊飞行活动的半径为100米,所以需要大家互相督促齐齐动手,你我齐参与共同开展消灭伊蚊的活动,防止登革热发生与流行。
二、公司的'预防措施
现本项目部专门成立一个由五人组成的小组来预防登革热的发生,针对工地上四周环境、生活区宿舍、厨房、厕所、施工场地等伊蚊能孳生的地方,每天派专职人员进喷药灭蚊防治,具体人员、做法安排如下:
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其人员组成1、安全领导小组人员的分工职责
1)组长职责:负责整体安全防护工作,安排各班组长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对伊蚊孳生的地方进行监督处理。对各施工班组跟踪调查,如有在场人员发烧现象,应立即督促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对每天的预防情况上报建设所备案。
2)副组长的职责:负责购买预防药品,灭蚊药水、器材,遇到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协助处理。
3)组员的职责:负责检查现场情况,安排喷药人员每天对需要喷药的场地进行喷药处理工作,督促跟班,遇到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协助处理。
4)喷药专职人员的职责:负责现场喷药工作,听从管理人员的安排。
2、预防部位和采取措施
针对本工地的情况,对所有积水的地方,施工场地内楼层阴角处、电梯井、洞口、塔吊底部、提升机井口、排水沟、生活区内宿舍的杂物(如破物品烂鞋、烂衣服、胶袋、破罐)厨房、厕所、垃圾点、宿舍四周的水沟等部位安排人员对伊蚊能孳生生长的地方进行清洁清除杂物废品、喷药处理,每天喷二次药,负责喷药人员必须做好自己的防护工作,戴好安全口罩。
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2为保护全项目施工人员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项目稳定,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将常见登革热预防与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形成工作常规,特制定此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登革热病应急工作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登革热应急工作机构及职责
(一)联络组:负责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联络;
监督全项目防登革热情况。(二)预防组:落实督查全项目传染病工作的报告、登记、统计、分析和登革热管理工作;
指导全项目施工人员做好班级、园内环境、教室内的灭蚊工作,指导教职工了解登革热知识。(三)宣传组:管理人员对工人进行防治登革热病知识的普及宣传。
(四)后勤组;
落实督查全项目防治登革热病工作的物质储备;负责防治疫情工作保障、交通、通讯等。三、工作要求
1、项目建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各栋号长及时准确地掌握并向文员上报情况,绝不允许缓报、瞒报和漏报。否则,要严肃追究各栋号长的责任。
2、文员每日向项目经理报告情况。
3、各栋号长,施工员要积极、密切配合项目预防登革热病领导工作小组工作,不得任何借口阻扰或延误登革热防控工作。
四、工作处理问题流程
发现问题→栋号长→文员··记录存档→项目经理→政府相关主管部门。
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3一旦项目上发现登革热传染性疾病后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1、我项目施工人员一旦出现登革热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项目部请假,不得带病回项目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项目上班;
2、施工人员在项目部出现登革热疑似患者,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疑似登革热病患到项目部隔离室休息,并之后统一派车送去医院。
3、在项目部发现登革热传染病的工人或管理人员,项目部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项目部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
4、项目部对登革热传染病病人所在宿舍、施工区域等公共场所进行毒蚊大消杀,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亲人、同事前往探望。
6、管理人员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
7、上报天河区质量安全监督站、天河区卫生监督所、天河区疾控中心和天河区新塘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决定是否实行停工。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8、项目部领导发现登革热病人后,迅速向全体施工人员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施工人员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维护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4为了积极做好预防登革热传染病,确保幼儿园师生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我园实际情况制定本园的应急预案。
一、做好预案的基础工作
1、在强调园长是防范各类传染病的第一责任人的基础上,建立阶梯负责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实行分层承诺制。
2、健全和完善园内通讯联系网络,建立两极双向联系通讯网:
(1)班主任向家长公布住宅电话、手机号;将班级幼儿的家庭地址和家长的通讯联络重新核对整理。
(2)园长向全体教职工公布宅电、手机号;将幼儿园教职工的宅电、手机号等通讯联系核对整理成册,提供给全体教职员工。
(3)规范应急情况上报顺序,将有关联系电话整理备用,并备案张贴于门卫值班室和园长室内。
二、预防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工作要求:
1、学校建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各班主任及时准确地掌握并向园医上报情况,绝不允许缓报、瞒报和漏报。否则,要严肃追究各班主任的责任。
2、园医每日向主管园长报告情况。
3、各班主任,教职员工要积极、密切配合园内预防登革热传染病领导工作小组工作,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扰或延误传染病防治工作。
四、工作处理问题流程表:
发现问题→班主任→园医→记录存档→主管领导→园内领导
五、应急措施:
1、班主任发现登革热传染病疑似患儿,不得让其与其他人接触。
2、向保健室医生汇报,保健室医生怀疑为疑似病人后及时向登革热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3、立即送至应急隔离室。
4、通知幼儿家长,送疑似患儿到医院就诊。
5、上报街道卫生院预防科及区教育局教行科及区疾控中心,集体发病时上报区卫生防疫站。
6、对疑似症状者去过的地方进行消毒及灭蚊。
7、待该幼儿病愈且经南沙区疾控中心出具证明并经园内同意方可回园学习。
8、加强宣传教育,安定人心,稳定园内秩序。
9、加强门卫值班管理。不许园内人员擅自离园,园外人员随意进园。来访人员要进幼儿园要问清来人身份并做好登记。
六、应急物资准备:
1、设立应急隔离室,添置好有关设备。
2、处理突发事件时,应急人员一律做到“三白”:白口罩、白手套、白大褂。
3、应急隔离室做好物资准备,如体温表、消毒剂、口罩、毛巾等。
第三篇:防控登革热实施及应急措施方案
******工程
防控登革热实施及应急措施方案
编制单位: 编制人员: 编制日期:
防控登革热实施及应急措施方案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已成为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惠州市政府关于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通知,制定本方案。
一、出现登革热的原因和传播
1、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蚊或花斑蚊)传播,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播的。伊蚊吸食了登革热病人的血后,会把登革热病毒传染给下一个被叮咬 的健康人。人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后大约一周左右开始发病,会出现发热、头 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发病第 3-6 天全身出现发疹,有的病人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症状,少数病人会突然病情加重出现登革热休克综合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于 4-6 小时死亡。只要消灭传播登革热的伊蚊,就可以防止登革热的流行。
2、要消灭伊蚊就要了解伊蚊的生活习性。伊蚊无论白天和晚上都会叮咬人,要切实做好防蚊叮咬的措施很困难,最有效消灭伊蚊的方法是消除伊蚊 的孳生地。伊蚊繁殖的孳生地主要是小型盆罐、旧轮胎、塑料袋等积水也是 伊蚊的孳生地,必须采取每星期翻盆倒罐消除积水,养鱼或放农药、清理弃 置容器等综合措施。伊蚊孳生地附近的居民危害最大,伊蚊飞行活动的半径 为 100 米,所以需要大家互相督促齐齐动手,你我齐参与共同开展消灭伊蚊的活动,防止登革热发生与流行。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登革热疫情的发生,保障施工现场人员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三、防控内容
为提高建筑工人的卫生知识和防病意识,引导工人改陋习、讲文明、讲卫生,普及蚊虫孳生、繁衍生活习性等方面知识,清理蚊蚴孳生地,搞好环境卫生和组织统一灭蚊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主要措施之一。
坚持以环境整治、清除室内外蚊蚴孳生环境为主要内容,落实结合化学药物灭蚊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四、防控成员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小组成员: *** *** *** *** *** 具体分工如下: 施工现场:*** *** 办公区:*** 生活区:***
五、防控措施
(一)加强环境治理。办公场所、施工区、宿舍区、食堂等全面清除积水、杂草,定期对工地开展全面的环境清理;对工地现场及生活区的塑料薄膜、一次性杯、饭盒、水坑等容器积水进行清理,贮水池每星期清理更换一次。
(二)每月4次时间定于周五,定期对现场及生活区进行防登革热消杀处理并做好登记台帐
(三)对所有管理人员及工人宣传登革热疾病的病征,如出现发烧及时报告项目安全部。
(四)对疑似登革热病例要及时报告并送定点医院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
医院线路如下:新塘医院-门诊部 地址: 水松坣路10电话:(020)82768701
第四篇:预防登革热活动方案
同方学校预防登革热应急防控方案
为有效预防登革热,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此预防方案。
一、出现登革热的原因和传播
1、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蚊或花斑蚊)传播,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播的。伊蚊吸食了登革热病人的血后,会把登革热病毒传染给下一个被叮咬的健康人。人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后大约一周左右开始发病,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发病第3-6天全身出现发疹,有的病人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症状,少数病人会突然病情加重出现登革热休克综合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于4-6小时死亡。目前还没有治疗和预防登革热的特效药物,但是只要消灭传播登革热的伊蚊,就可以防止登革热的流行。
2、要消灭伊蚊就要了解伊蚊的生活习性。伊蚊无论白天和晚上都会叮咬人,要切实做好防蚊叮咬的措施很困难,最有效消灭伊蚊的方法是消除伊蚊的孳生地。伊蚊繁殖的孳生地主要是小型盆罐、旧轮胎、塑料袋等积水也是伊蚊的孳生地,必须采取每星期翻盆倒罐消除积水,养鱼或放农药、清理弃置容器等综合措施。伊蚊孳生地附近的居民危害最大,伊蚊飞行活动的半径为100米,所以需要大家互相督促齐齐动手,你我齐参与共同开展消灭伊蚊的活动,防止登革热发生与流行。
二、防措施
学校专门成立一个由五人组成的小组来预防登革热的发生,针对学校四周环境、生活区、厨房、各办公室等伊蚊能孳生的地方,每天派专职人员进喷药防治,具体人员、做法安排如下: 领导小组其人员组成 :
组长:孙建志 副组长:贺海卫
成员:刘秋改、韦正省、定明举、陈长青、王婵娟、关雪贤
1、领导小组人员的分工职责
(1)、组长职责:负责整体安全防护工作,安排各班组长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对伊蚊孳生的地方进行监督处理。对各班跟踪调查,做好每天的晨检工作。如有发烧现象,应立即督促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对每天的预防情况上报建设所备案。(2)、副组长的职责:负责购买预防药品,灭蚊药水、器材,遇到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协助处理。
(3)、组员的职责:负责检查现场情况,安排喷药人员对需要喷药的场地进行喷药处理工作,督促跟班,遇到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协助处理。
(4)、喷药专职人员的职责:负责现场喷药工作,听从管理人员的安排。
2、预防部位和采取措施
针对学校情况,清理所有积水、围墙、厨房、厕所、垃圾点、学校周围的水沟、各教室、办公室等部位,安排人员对伊蚊能孳生生长的地方进行清洁清除杂物废品、喷药处理,负责喷药人员必须做好自己的防护工作,戴好安全口罩。
3、定期召开预防登革热专项会议,做好预防工作的部署。(1)、9月2日召开第一次预防工作会议。(2)、9月15日召开第二次预防工作会议(3)9月22日召开第三次预防工作会议(4)9月29日召开第四次预防工作会议(5)10月13日召开第五次预防工作会议(6)10月20日召开第六次预防工作会议
3、利用国旗下演讲及班、队会课对学生进行防登革热知识的宣传教育。
4、告知学生无论在家或在校都要进行灭蚊活动。(布置有关的实践作业)
中山市同方学校 2014年8月24日
第五篇: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
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范文(精选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在自己预料之中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后果,常常要提前编制一份优秀的应急预案。那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范文(精选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1为保护全项目施工人员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项目稳定,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将常见登革热预防与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形成工作常规,特制定此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登革热病应急工作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登革热应急工作机构及职责
(一)联络组:负责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联络;
监督全项目防登革热情况。(二)预防组:落实督查全项目传染病工作的报告、登记、统计、分析和登革热管理工作;
指导全项目施工人员做好班级、园内环境、教室内的灭蚊工作,指导教职工了解登革热知识。(三)宣传组:管理人员对工人进行防治登革热病知识的普及宣传。
(四)后勤组;
落实督查全项目防治登革热病工作的物质储备;负责防治疫情工作保障、交通、通讯等。三、工作要求
1、项目建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各栋号长及时准确地掌握并向文员上报情况,绝不允许缓报、瞒报和漏报。否则,要严肃追究各栋号长的责任。
2、文员每日向项目经理报告情况。
3、各栋号长,施工员要积极、密切配合项目预防登革热病领导工作小组工作,不得任何借口阻扰或延误登革热防控工作。
四、工作处理问题流程
发现问题→栋号长→文员··记录存档→项目经理→政府相关主管部门。
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2一旦项目上发现登革热传染性疾病后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1、我项目施工人员一旦出现登革热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项目部请假,不得带病回项目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项目上班;
2、施工人员在项目部出现登革热疑似患者,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疑似登革热病患到项目部隔离室休息,并之后统一派车送去医院。
3、在项目部发现登革热传染病的工人或管理人员,项目部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项目部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
4、项目部对登革热传染病病人所在宿舍、施工区域等公共场所进行毒蚊大消杀,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亲人、同事前往探望。
6、管理人员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
7、上报天河区质量安全监督站、天河区卫生监督所、天河区疾控中心和天河区新塘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决定是否实行停工。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8、项目部领导发现登革热病人后,迅速向全体施工人员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施工人员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维护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3为了积极做好预防登革热传染病,确保幼儿园师生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我园实际情况制定本园的应急预案。
一、做好预案的基础工作
1、在强调园长是防范各类传染病的第一责任人的基础上,建立阶梯负责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实行分层承诺制(家长向班主任承诺、教师向幼儿园承诺)。
2、健全和完善园内通讯联系网络,建立两极双向联系通讯网:
(1)班主任向家长公布住宅电话、手机号;将班级幼儿的家庭地址和家长的通讯联络重新核对整理。
(2)园长向全体教职工公布宅电、手机号;将幼儿园教职工的宅电、手机号等通讯联系核对整理成册,提供给全体教职员工。
(3)规范应急情况上报顺序,将有关联系电话整理备用,并备案张贴于门卫值班室和园长室内。
二、预防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燕萍(正园长)
副组长:梁金英(副园长)、朱沛秦(副园长)
组员:保健医生、全体班主任
三、工作要求:
1、学校建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各班主任及时准确地掌握并向园医上报情况,绝不允许缓报、瞒报和漏报。否则,要严肃追究各班主任的责任。
2、园医每日向主管园长报告情况。
3、各班主任,教职员工要积极、密切配合园内预防登革热传染病领导工作小组工作,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扰或延误传染病防治工作。
四、工作处理问题流程表:
发现问题→班主任→园医→记录存档→主管领导→园内领导
五、应急措施:
1、班主任发现登革热传染病疑似患儿,不得让其与其他人接触。
2、向保健室医生汇报,保健室医生怀疑为疑似病人后及时向登革热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3、立即送至应急隔离室。
4、通知幼儿家长,送疑似患儿到医院就诊。
5、上报街道卫生院预防科及区教育局教行科及区疾控中心,集体发病时上报区卫生防疫站。
6、对疑似症状者去过的地方进行消毒及灭蚊。
7、待该幼儿病愈且经南沙区疾控中心出具证明并经园内同意方可回园学习。
8、加强宣传教育,安定人心,稳定园内秩序。
9、加强门卫值班管理。不许园内人员擅自离园,园外人员随意进园。来访人员要进幼儿园要问清来人身份并做好登记。
六、应急物资准备:
1、设立应急隔离室,添置好有关设备。
2、处理突发事件时,应急人员一律做到“三白”:白口罩、白手套、白大褂。
3、应急隔离室做好物资准备,如体温表、消毒剂、口罩、毛巾等。
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4由于近期内出现登革热现象,较多的人员感染,事态比较严重。为了加强商业城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公司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尽快控制事态,尽量减少损失,尽早恢复正常施工秩序,特制定此预防措施方案。
一、出现登革热的原因和传播
1、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蚊或花斑蚊)传播,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播的。伊蚊吸食了登革热病人的血后,会把登革热病毒传染给下一个被叮咬的健康人。人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后大约一周左右开始发病,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发病第3-6天全身出现发疹,有的病人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症状,少数病人会突然病情加重出现登革热休克综合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于4-6小时死亡。目前还没有治疗和预防登革热的特效药物,但是只要消灭传播登革热的伊蚊,就可以防止登革热的.流行。
2、要消灭伊蚊就要了解伊蚊的生活习性。伊蚊无论白天和晚上都会叮咬人,要切实做好防蚊叮咬的措施很困难,最有效消灭伊蚊的方法是消除伊蚊的孳生地。伊蚊繁殖的孳生地主要是小型盆罐、旧轮胎、塑料袋等积水也是伊蚊的孳生地,必须采取每天翻盆倒罐消除积水,养鱼或放农药、清理弃置容器等综合措施。伊蚊孳生地附近的居民危害最大,伊蚊飞行活动的半径为100米,所以需要大家互相督促齐齐动手,你我齐参与共同开展消灭伊蚊的活动,防止登革热发生与流行。
二、公司的预防措施
现本项目部专门成立一个由五人组成的小组来预防登革热的发生,针对工地上四周环境、生活区宿舍、厨房、厕所、施工场地等伊蚊能孳生的地方,每天派专职人员进喷药灭蚊防治,具体人员、做法安排如下:
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其人员组成1、安全领导小组人员的分工职责
1)、组长职责:负责整体安全防护工作,安排各班组长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对伊蚊孳生的地方进行监督处理。对各施工班组跟踪调查,如有在场人员发烧现象,应立即督促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对每天的预防情况上报建设所备案。
2)、副组长的职责:负责购买预防药品,灭蚊药水、器材,遇到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协助处理。
3)、组员的职责:负责检查现场情况,安排喷药人员每天对需要喷药的场地进行喷药处理工作,督促跟班,遇到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协助处理。
4)、喷药专职人员的职责:负责现场喷药工作,听从管理人员的安排。
2、预防部位和采取措施
针对本工地的情况,对所有积水的地方,施工场地内楼层阴角处、电梯井、洞口、塔吊底部、提升机井口、排水沟、生活区内宿舍的杂物(如破物品烂鞋、烂衣服、胶袋、破罐)、厨房、厕所、垃圾点、宿舍四周的水沟等部位安排人员对伊蚊能孳生生长的地方进行清洁清除杂物废品、喷药处理,每天喷二次药,负责喷药人员必须做好自己的防护工作,戴好安全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