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ImageQ大数据—网络订餐黑店回潮,食药监下令用“洪荒之力”整改
网络订餐黑店回潮,食药监下令用“洪荒之力”整改
前几日,新京报记者卧底曝光了北京外卖村的乱象,部分3·15曝光过的黑作坊下线后,转办假证挤进百度美团外卖,并获得商户推荐。一时间外卖平台无证上线经营问题再次回到公众视野,问题安全卫生受到网友质疑与热议。
【事件起源】
8月8日上午,新京报在报纸及微博平台同步更新了北京三无外卖村现象,辅以大量图片,真实再现了黑店脏乱差的环境。
【百度外卖回应】作为被点名外卖平台,百度外卖在不到两小时时间就做出了回应,表示将彻查商户,对违规商户采取下线措施。
【美团外卖回应】到下午14时43分,美团外卖在其公众平台也做出了正面回应。首席视频安全官钟永健公布了事件处理方案。
8月10日,北京食药监局约谈百度、美团、饿了么外卖平台,称10月1日前所有外卖平台的入驻商户必须“亮证亮照”,否则平台将被立案调查。
【大数据看传播趋势】
为了更好的看清次新京报曝光外卖黑店事件中,网友的舆论趋势变化,我们选取了两大平台的近7日舆论趋势图。
百度外卖:ImageQ大数据平台舆情趋势图
美团外卖:ImageQ大数据平台舆情趋势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8月8日,事件曝光之前,百度外卖的舆论是以中立为主,美团外卖则是以正面舆论居多。8月5日、6日,或受奥运会影响,舆论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在8月8日,事件曝光后,负面舆论迅速激增,在当日达到最大值;8月9日,关于美团外卖的负面舆论相对减少,而百度外卖仍与8日相持平。
【舆情态度】
针对此事件,从ImageQ舆情大数据平台(公众号-ImageQ舆情学院)可以看到,网友的舆论关键词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围绕“外卖”“百度””美团”,衍生的热门关键词有“下线”“北京”“黑作坊”“平台”“问题”等。
对比网友在事件发生前后的情绪变化,选择了8月5日及8月8日舆情态度图
8月5日:ImageQ大数据平台舆情态度图
8月8日:ImageQ大数据平台舆情态度图
网友的态度占比图在前后发生了明显转变,正面舆论从37.2%下降至19.7%,负面舆论从25.5%上升至68.2%。正面及中立情绪向负面转移。有网友甚至质疑为何无证餐厅、后厨卫生差等问题反复存在。
截选网友热门评论:
所谓线上,我认为一个是降低运营成本。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逃避法律监管。-----念念成佛念成魔
这些个黑餐厅的存在都是违法成本太低的体现-----瓜子yh
要是食品安全监督能有文化审查那么严格就好了惹-----徐渣子
针对网友的辛辣点评和质疑,百度、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相关负责人在现场表示,目前网络订餐平台是新兴业态,在技术和管理上都存在不足,监管也不到位,将会尽快整改调整。北京食药监表示:外卖平台整改应用“洪荒之力”
对此几大外卖平台的说法,北京市食药监局餐饮处处长刘国斌表示,3•15之后外卖平台无证餐馆问题一直反复,半年多来虽已进行多次执法检查和整改,目前情况仍不容乐观,“你们一直说在整改,真的做到了吗?希望你们下半年能用‘洪荒之力’来整改。”
黑“外卖村”呼唤订餐监管模式升级
一段时间以来,和“外卖”有关的负面消息,业已形成了一阵“丑闻接力”的浪潮。很多城市都曾曝出过外卖餐馆无证经营、脏乱不堪的新闻——这种跨地域的“普遍性”表明,餐饮外卖平台行业的管理,不能仅依靠平台自身,必须引入外部监督的力量。
政府部门的监管思维、模式、力度应该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索,切实背负起监管的重任,寻求更有效、更实际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另外网络平台也要自觉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规范其签约商户的行为,推动互联网与市场监管的深度融合。要知道网络订餐如果继续脱离监管野蛮生长,那么“舌尖上的诱惑”就会极有可能变成“舌尖上的诱‘祸’”。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