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强2017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末期调整使用方案

时间:2019-05-13 19:2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枣强2017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末期调整使用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枣强2017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末期调整使用方案》。

第一篇:枣强2017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末期调整使用方案

枣强县2017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末期调整使用方案

按照财政部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2017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农〔2017〕4号)和河北省财政厅 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转发<财政部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2017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允许贫困县根据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下达情况对方案的资金规模作相应调整,由于我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规模、用途变化,特制定本中期调整使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以“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为引领,以年度脱贫计划为依据,以具体建设项目为抓手,切实提高财政涉农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二)目标任务

通过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紧紧围绕突出问题,以脱贫成效为导向,以扶贫项目为平台,集中使用财政涉农资金,使财政涉农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确保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受益。

二、具体整合方案

(一)第二批统筹整合资金方案

第一批统筹整合资金方案后,上级新下达资金如下:

1、下达扶贫专项资金583万元,拟安排雨露计划9.6万元,28万元项目管理费,其余545.4万元用于贫困户入股分红。

2、下达省级乳粉业发展专项资金230万元,已上常务会研究,农业局负责实施。

3、(1)下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资金54万元,用于农业种植大户,带动周边贫困户;

(2)下达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20万元,用于完成全县贫困村耕地质量监测。

以上两个项目农业局负责实施。

4、下达农业局农业发展资金72.25万元、草原生态保护补助资金0.5万元,统筹安排。

5、下达农发资金199万元,未支出,统筹安排。

6、下达水务局水利发展资金25万元,统筹使用。

7、下达农工委扶持合作社示范社发展资金25万元,未支出,统筹安排。

以上资金共计1208.75万元,申请纳入2017年第二批统筹整合资金方案。

其中:4、5、6、7共计321.75万元,用于“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小额贷款担保(政策性担保中心或龙头企业等担保)。

(二)第一批统筹整合资金中期调整方案

第一批统筹整合资金方案已经政府常务会研究,现就部分项目资金做中期调整如下:

一是扶贫办负责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38万元

1、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755.442353万元,11月底完成报账开支。

2、(1)分布式到户光伏发电项目,招标价1810.168262万元,因在11月前形不成报账开支,调整为贫困户入股分红(待2018年 扶贫专项资金下达后,再调整回来);

(2)分布式到户光伏造价财政评减381.317738万元;招标结余64.671647万元,两项合计445.989385万元。

3、凉棚项目23.1万元,果树种植3.3万元,两项合计26.4万元不能按期支出。

2-3项共计2282.557647万元用于贫困户入股分红,和前边的[

一、2、(545.4万元)]总计2827.957647万元用于安排2016、2017年贫困户入股分红,经扶贫办考察、评审领导小组评审,选定吉祥现代农业和美景生态果蔬专业合作社作为入股分红企业,入股吉祥现代农业4620户,1570.8万元,入股美景专业合作社3593户,1221.62万元(均按每户3400元,分三个年度,按10%分红);其中35.537647万元用于贫困村项目区配套建设。、二是县级配套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1、组织部工作经费3万元;监理费16万元;财政评审费3万元。

2、非贫困村“动态识别”、“回头看”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经费67.935万元。

3、扶贫办、脱贫办政策明白纸、展牌制作、宣传品印制费120万元,办公费20万元。

三是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1506万元

1、住建局危房改造483.05万元;

2、用于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项目,招标价格475.1235万元;项目监理费10万元,以上两项均由扶贫办负责;

3、农工委美丽乡村537.8265万元未支出,需重新安排。

4、拨付交通局216.388578万元,用于武馆线至南臣赞改建和 武馆线至南流常修罩面工程,涉及15个贫困村连接线。5、321.437922万元未支出,用于金融扶贫小额贷款担保。四是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冀财农[2016]19号、冀财农[2016]20号),用于马屯广锋和唐林吉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调出204.881514万元,和招标结余54.263406万元,计259.14492万元,放到金融扶贫小额贷款担保中心。

五是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300万元,用于吉祥农业产业化项目补贴,未支出,用于金融扶贫小额贷款担保。

六是原下达农工委“农村新民居建设专项资金”1200万元,因上级调减200万元,调整为1000万元;原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新增29万元。

1、“七个一”暖冬行动为贫困户购买电热锅99万元;床单、被罩、枕巾98万元,共计197万元;拨付民政局组织实施。

2、(1)为贫困村村容村貌和贫困户家庭面貌提升,每村补助2万元,122个补助244万元;

(2)非贫困村的贫困户家庭面貌提升每村0.3万元,431个村129.3万元。

以上两项共计373.3万元,均拨付乡镇组织实施。

3、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保缴费,每位贫困人口210元,共需资金250万元。

4、退还第二批统筹整合资金中的2017[78]号水利发展资金25万元,用于贫困村康马闸维修养护。

5、马屯镇贫困村南陈庄新民居项目改造提升、建设新社区电力设施和大门96万元。

6、新屯镇朱里祥村修路9.9万元;马屯镇涧里修路、植树、亮 化19.9万元;肖张镇东赵村修建广场5万元,共计37.3万元。

7、“政银企户保”担保中心50.4万元。

七是民政局承担的1181万元,可支出232.096万元,948.904万元未支出,需交回,统筹安排。

(1)全县最低生活保障金140万元未支出;(2)农村“五保”供养587万元未支出;

(3)农村“五保”、“低保”参合、参保42.408万元未支出(共计162万元,已支出119.592万元);

(4)重残补贴179.496万元未支出(共计292万元,已支出112.504万元)。

2、水务局承担的226.6万元,可支出140.45508万元,86.14492万元未支出,需交回,统筹安排。

(1)振江口桥9.5245万元未支出(共计45万元,已支出35.4755万元);

(2)农村安全饮水项目76.62042万元未支出(共计181.6万元,已支出104.97958万元)。

1-2项共计1035.04892万元未支出,用于金融扶贫小额贷款担保,和前边的[(一、4、5、6、7)、二、(三)、5、(四)、(五)、(六)、(七)]共计2527.084362万元,用于金融扶贫小额贷款担保。

八是其它资金安排

1、农工委承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项目补助资金,原安排用于浩瑞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带动项目25万元未支出,统筹安排。

2、水务局承担的两个项目共计243万元,已支出28.6974万元,214.3026万元未支出,统筹安排。(1)水利发展资金213万元,用于索泸河肖张段清淤整治未支出;

(2)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30万元,已支出28.6974万元,尚有1.3026万元未支出。

(1-2项共计239.3026万元,未支出,用于政银企户保担保中心)

(三)市新下达市级扶贫专项资金和第一、二批剩余部分扶贫专项、统筹整合资金使用方案使用方案

一是11月份,市级新下达扶贫专项资金179万元,第一批扶贫专项资金剩余39.44万元,县级配套非贫困村帮扶责任人工作经费剩余105.035万元,县扶贫办、脱贫办建档立卡“回头看”资料费、办公费160万元,总计483.475万元。经县扶贫办、县脱贫办实地勘验,县扶贫项目评审会议研究同意,鉴于部分贫困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确定将该部扶贫专项资金用于贫困村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提升项目:

1、①安排枣强镇赵屯村硬化路肩等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提升项目17.325万元,②安排烧盆屯村硬化路肩和村容村貌提升项目18.7万元,③安排申屯村村容村貌提升项目0.4万元,责任单位为枣强镇。

2、安排大营镇陡河村路灯、硬化路肩等基础设施项目16.9万元,责任单位为大营镇。

3、安排唐林乡任毛庄村村支部修缮项目2.4953万元,责任单位为唐林乡政府。

4、①安排肖张镇东赵村100KW变电器项目3.5万元,②屈纸坊村修建广场项目8万元,③梁纸坊村路灯等基础设施项目10万 元,责任单位为肖张镇政府。

5、安排加会镇朱平楼、古漳营头村修建道路、硬化便道等村容村貌提升项目19.7万元,责任单位为加会镇政府。

6、①安排王均乡曹庄村基础建设项目19万元,②安排仉家庄硬化路肩、安装路灯等村容村貌提升项目10.6万元,③东故县硬化路肩和村容村貌提升项目17.6万元,责任单位为王均乡政府。

7、安排马屯镇北臣赞村维修街道项目15.3万元,责任单位为马屯镇政府。

8、安排王常乡仝站里村村容村貌提升等项目13万元。

9、安排新增贫困户入股分红26户8.84万元(马屯镇2户、唐林乡9户、张秀屯镇2户、恩察镇5户、大营镇6户、枣强镇2户),责任单位为县扶贫办。

10、安排新增雨露计划7户1.95万元,责任单位为县扶贫办。

11、安排14.9万元用于脱贫攻坚城区和部分村庄氛围营造工作。责任单位为县脱贫办。

12、分配给各乡镇125.2647万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由各乡镇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安排资金使用,责任单位为各乡镇(名单附后)。

13、县扶贫办、脱贫办建档立卡“回头看”资料费、办公费160万元全部交回财政,全部统筹整合到县农行作为风险补偿金。

二是经县扶贫项目评审会议研究同意,部分统筹整合资金871.878548万元用途:

1、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关于2017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因季节原因,未完成报账开支,剩余582.868548万元,现交回县财政,全部统筹整合到县政银企户保担保中心。

2、(1)县农林局关于欣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结余资金19.01万元;(2)关于贵和现代农业园区发展项目中270万元,到年底未形成报账开支,以上两笔资金共计289.01万元,全部交回县财政,全部统筹整合到县政银企户保担保中心。

三、加强规范管理

推行和完善报账制、公示公告制、专家评审制等管理方式,促进实现资金分配依据科学、分配办法公开、分配程序规范、分配结果公正。建立健全项目的民主决策机制和群众参与机制,进一步提高涉农资金整合管理使用的公平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提高项目资金申请的透明度,杜绝资金无序申报、重复申报和骗取套取涉农资金的行为。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要定期、不定期开展涉农资金整合使用专项检查和抽查,切实加强涉农资金日常监督检查,营造良好的声势氛围。建立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监督管理机制,切实做好涉农资金审计、检查和监督工作。

第二篇:XX县2020调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

XX县2020调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战略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为引领,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果,以具体建设项目为抓手,切实提高财政涉农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确保圆满完成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

(二)编制必要性。

通过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紧紧围绕突出问题,以脱贫成效为导向,以扶贫项目为平台,集中使用财政涉农资金,使财政涉农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完成2020年减贫任务,综合贫困发生率保持在2%以下。

(三)脱贫目标。

通过整合项目的实施,2020年上半年减少贫困人口310人,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10065户29853人。

(四)综合效果。

涉农整合资金的投入,解决了项目资金短缺问题,扶贫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提升,资产收益扶贫项目产权进一步明确,全县劳动力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得以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提升。

二、整合资金范围及规模

(一)整合范围。

以XX省财政厅和XX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扎实做好2020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及资产收益扶贫等工作的通知》(X财农【2020】X号)为依据,统筹整合使用省、市、县三级安排使用于农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资金,各类资金统筹谋划,按需而整,充分发挥涉农资金支持脱贫攻坚的积极作用。

(二)资金规模。

应整合规模10649万元,实际整合资金6644.5万元,具体:

1、省级资金。省级资金4637万元,其中:省级一批财政扶贫资金4026万元,省级二批财政扶贫资金311万元,省级农田建设补助资金300万元,占比69.8%。

2、市级资金。市级扶贫配套资金657.5万元,占比9.9%。

3、县级资金。县级配套资金1350万元,20.3%。

三、建设任务

(一)扶贫产业项目:1.投入资金3021.15万元,属资产扶贫购置养鸡设备,年收益302.115万元,用于37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和村集体经济,形成的资产归县政府所有,可带3080户10640贫困人口脱贫,户均增收300元以上。

2、投入资金31.2万元,发展杞柳种植312亩,每亩补贴1000元,涉及61户210人。3、投入资金75万元,用于刘屯扶贫车间,资产归村集体所有,受益20户20人。4、投入资金20万元,用于周庄扶贫车间20万元,资产归村集体所有,受益5户5人。5、投入资金25万元,用于大屯村菌菇产业再生产,购置菌棒4.1万棒,受益贫困人口187户590人。6、投入资金387.7万元,在扶贫产业园区内建成菌棒加工厂,占地6700平方米,日产标准菌棒2万个,形成的资产归县政府所有。7、投入资金657.5万元,在扶贫产业园区内建设自动化烘干车间,配备全自动菌菇分选、烘干设备、自动分选、烘干设备、自动包装机及厂房,形成的资金归县政府所有。8、投入资金100万元,在科研中心配备菌种繁育设备,形成的资产归县政府所有。9、投入资金197万元,在扶贫产业园区内建设高标准鲜菇仓储保鲜冷库1座,占地200平方米,形成的资产归县政府所有。10、投入资金34万元,在大屯、闫小寨各建设冷库1个,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所有。

(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入资金2070.95万元,用于村容村貌治理,计划硬化道路26万平方米,涉及53个村,受益10000贫困人口。

(三)电力设施项目:投入资金25万元,计划在牛庄菌菇大棚园区配备电力设施,解决园区生产用电问题,形成的资金归村集体所有,受益10户20人。

四、项目实施

(一)项目申报

项目入库主要流程是:村级项目申请、乡镇项目审核、县级项目审定并入库。

(二)项目论证

申报项目按照类型分类,分、分部门汇总,依照县级脱贫攻坚职责分工,报经县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县级相关行业部门严格对照县级“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和行业部门规划,对乡镇人民政府上报项目的科学性、合规性、必要性、可行性、绩效性等进行论证,并出具论证审核意见。

(三)项目审核

县扶贫部门结合脱贫攻坚规划合理确定项目库储备规模,报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审定扶贫项目,经公示无异议,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项目库并予以公告,及时反馈乡镇人民政府、县级项目主管部门。

(四)项目批复及实施

实施方案中的项目从县脱贫攻坚项目库中选取,编报实施方案后,经县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批复后实施。

产业项目实施由龙头企业和相应乡镇村集体、贫困户,按照县扶贫脱贫领导小组批复的项目计划进行实施,项目完工后验收。相关部门及乡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跟踪监督,严把工程质量标准关。

基础设施类、产业配套类项目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中标公司与项目业主签订项目实施合同,并按合同施工。

(五)项目验收

由项目村提交验收申请,经镇初步验收合格签字盖章后,由镇向县扶贫办提交验收申请,县扶贫办会同镇政府、驻村工作队、监理、村两会、贫困户代表、以及相关行业部门组成联合验收组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验收。基础设施类验收组只对项目建设基本内容(包含面积、长度、数量)负责;项目监理对实施的基础设施类项目所有的质量和数量按要求进行把关负责,包括灰土厚度、灰土比例、商砼质量、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建设数量等(包含面积、长度、数量),确认项目质量合格后在验收表上签字并出具项目监理有关资料。

产业项目类验收组只对扶持标准负责,乡镇政府、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对项目建设资金到户、权益到户真实性负责。

(六)资金拨付

扶贫资金拨付实行报账制管理办法。扶持资金直接到户的直接支付到贫困户的卡(折)上;权益到户的根据验收情况,由县财政拨付到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提供的账户上;基础设施类建设项目监理确认工程质量合格后拨付到施工单位账户。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领导小组职责全部纳入县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职责范畴,全面负责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工作,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结合县情实际,抓好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相关工作。

(二)加强项目与资金管理。

审计、财政部门要把财政涉农资金作为监管重点,重点检查统筹整合情况、使用绩效情况、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

(三)完善绩效评价。

对各项目单位整合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对资金使用安全、发挥效益大的乡镇给予重点倾斜。对资金落实率低,影响扶贫成效的,扣除项目资金。

(四)项目资金公告公示。

县扶贫办、各乡镇要加大到村整合涉农资金公示公告力度,在县政府信息网公开整合资金实施方案,在村级扶贫开发公开栏、公布项目实施内容、项目受益对象等情况,项目完工后及时公开公示,阳光扶贫,严防暗箱操作。

第三篇:清涧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

清涧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

(试行)

一、总体要求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定》精神,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6】84号)和《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的意见》(榆政办发【2016】117号)文件精神,为优化财政涉农资金安排,化“零钱”为“整钱”,“多个渠道饮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保障我县集中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涉农项目资金整合范围

统筹整合使用的资金范围是各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资金,具体按照四个层面划分为:

(一)中央层面主要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林业补助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中安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用于一般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农村公路部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扶贫资金、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省级统筹部分)、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除外)、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部分)、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资金、全国山洪灾害防治经费、旅游发展基金,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工作部分(不包括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重大工程、跨界河流开发治理工程、新建大型灌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生态建设方面的支出)。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资金,也要结合脱贫攻坚任务和贫困人口变化,完善资金安排使用机制,提高使用效益。

(二)省级层面主要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果业发展专项资金、畜牧发展专项资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资金、粮油高产创建资金、设施农业建设补助资金、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现代种业发展资金、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资金、农村水产专项补助资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资金、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资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资金、职业农民培训资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资金、“一村一品”发展资金、保护性耕作资金、秸秆综合利用资金、林业产业发展资金、林下经济发展资金、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林业科技推广资金、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不包括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重大工程、跨界河流开发治理工程、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出险加固、生态建设方面以及相应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省级配套支出)、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支出、农村饮水工程资金、中小河流治理资金、江河湖泊治理与保护资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水土保持资金、农村环保资金、重点区域绿化补助资金、“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资金、防沙治沙补助资金。

(三)市级层面主要有:市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资金。该资金包括: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现代及传统特色农业发展资金、生态建设绿化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精准扶贫(苹果产业)专项资金、精准扶贫(振南)专项资金、畜牧发展专项资金、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支出、农村安全饮水市级配套资金、小型病险库除险加固市级配套资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配套资金等。

(四)县级层面主要有:统筹整合使用的资金范围是县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

三、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的原则

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应体现县委、县政府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方向和重点。项目规划要符合国家农业发展方向,项目申报要围绕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结合各类专项规划,按规划统筹项目,按项目安排资金,以脱贫攻坚作为整

合涉农资金的重点投向。在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中要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严格实行项目管理。在项目规划、立项报批、方案制定、预算编制和项目实施等过程中,由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进行审批和全程监控。

(二)要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农业发展各项政策。各涉农部门和单位要规范项目资金支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财政涉农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推进涉农项目资金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体现财力集中的优势效应。

(三)要严格保障全县脱贫攻坚和每年确定的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确保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加快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公共配套服务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四)要严格坚持以脱贫攻坚规划为引领、统筹安排。立足全县实际,把投向相近、目标相似、来源不同的各项涉农资金进行统筹安排,集中投入、综合打造,成片整体推进。

(五)要严格遵照预算法规定的管理体制进行操作。按照“渠道不变、优势互补、统筹安排、成果共享”的原则,在资金来源渠道不变、检查验收标准不变的前提下,打破行业界限、集中统一,积极主动、协调配合,统筹安排项目,统筹使用,提高财政资金整体效益。

四、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的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调配合。建立涉农项目整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由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召集相关部门通报涉农项目整合推进情况,研究下一步涉农项目整合措施,加强各类涉农项目整合力度,突出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的实施,尽快形成项目归并合理、安排科学、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管理机制。整合的涉农项目在项目设计、财政评审、工程招标等环节,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满足项目的条件和要求,以利于项目的实施和验收。

(二)编制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每年由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扶贫办)牵头,分析中省市涉农项目的投资方向和重点,结合我县脱贫攻坚规划,提出申报项目方向和领域,列出相关部门申报争取项目的指导目录,编

制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相关部门应围绕指导目录和确定的全县脱贫攻坚规划、重点发展区域、重点发展产业编制本的项目规划,项目规划整合资金按照全县脱贫攻坚规划编制。

(三)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审批程序。整合的涉农项目,其规划、立项、方案应包括项目实施主体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建设时间、投资规模、资金来源、项目用途、预计效益、项目的责任人等内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的审批程序:依据县脱贫攻坚规划和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项目资金来源部门和财政、扶贫会商,由扶贫办整理汇总后,提出整合项目初步方案,经县政府分管领导审阅后报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核批复。经批复纳入统筹整合使用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依据渠道不变、充分授权的原则,将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完全放到项目实施主体部门。每一个项目根据技术要求、资金筹措、环境保障等实际情况确定主管部门或所在乡镇为项目的实施主体,全面负责项目建设。涉及第二次分配资金的项目,应经县政府分管领导签字同意后报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同意,财政与相关部门方能出文下达资金项目。

(四)加强资金管理。通过整合后涉农项目资金相对集中,数额较大,各相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本渠道项目资金使用安全。要建立统一的涉农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实行政务公开,推行项目公示制;强化约束机制,严格实行工程招标制、物资集中采购制和县级报账制(县财政农业资金报账专户);已确定的项目责任部门围绕脱贫攻坚任务目标,根据行业规范及要求实施项目和使用管理资金并对资金绩效负责,县扶贫开发(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依据资金管理办法组织项目验收、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完善监管机制,实行管理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监督跟踪制、监督抽查制。项目成熟一个,资金到位一个,计划的建设任务,在批复后一年内完成,确保不出现资金滞留短缺问题。

五、强化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的监督检查与统计监测

(一)强化监督检查。财政、监察、审计和扶贫办要加大对整合涉农项目的监督和检查,进行跟踪问责。扶贫、财政、发改等部门要加强对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的绩效评价,并将其纳入扶贫开发工作绩效考核范围,评价和考核结果要在全

县范围内进行通报。对有关部门不按规定擅自向上申报涉农项目,或擅自改变项目实施地点、用途等行为,视其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加强统计监测。扶贫办要及时了解和全面掌握整合涉农项目的动态、信息,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进行正确决策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各涉农部门要认真做好涉农项目的统计监测工作,建立健全统计报表制度,要确定专人负责整合涉农项目和资金的统计工作,全面跟踪整合涉农项目在资金筹集、使用、项目进度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各项目单位要严格把关,确保统计报表填报数据的及时、真实、准确。

六、责任考评

(一)落实目标责任。将涉农项目方案编制、项目整合、资金管理、实施效果、组织保障、舆论宣传等方面列入各相关单位综合目标考核,保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实行绩效考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每年对各部门涉农项目整合及资金到位情况进行统一考核,并对整合涉农项目管理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价。通过开展绩效考评,建立起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对应整合而不按规定整合或拒不整合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按相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问责。

第四篇:2018年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

2018年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 的实施方案(调整版)

为进一步加强涉农资金管理,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贯彻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省定连片特困地区县开展统筹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7‟60号)精神,全面做好涉农资金整合、管理、使用工作,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集中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建立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管理制度,保证资金使用精准安全高效,实现贫困人口如期稳定脱贫。

(二)总体目标

以脱贫攻坚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瞄准制约贫困地区生产、生活和发展的瓶颈问题,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消除贫困现象,带动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和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实现同步提高。

(三)基本原则

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综合考虑我市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确定资金整合规模,在“因需而整”的前提下做到“应整尽整”,同时兼顾整合的深度和质量,持续完善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将财政涉农资金投入到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上。

二、整合资金范围

整合资金包括按照文件规定可统筹整合的省级资金和州、市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及扶贫等方面的资金。其中,可整合的省级资金包括: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防灾减灾、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资金除外);畜牧业发展资金(用于动物防疫、畜产品质量安全、财政贴息、畜禽品种培育、秸秆养畜实验、青贮玉米种植实验方面资金除外);林业保护与发展资金(林业产业发展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维护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水产项目补助资金、地方水库移民扶持资金、山洪灾害防治补助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部分)、农村厕所改造补助资金、省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用“三农”建设部分(不包括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重大工程、跨界河流开发治理工程、新建大型灌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中型病险水库 — 2 — 水闸除险加固、生态建设方面的支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部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补助资金(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解决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特殊困难资金部分)、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旅游景区内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部分)、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县市国有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补助部分、发挥防洪防汛作用的农田基础设施补助资金部分)、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补助资金、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省级配套资金。

三、资金使用要求

按照《图们市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方案》计划,围绕行业扶贫、产业脱贫、满意提升等重点工程任务,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对标退出指标,瞄准脱贫目标的“坚之所在”,排出轻重缓急,有侧重、有目标地落实在整合使用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安排,积极开展市、镇、村“补短板”工作。同时,坚持优先保障贫困人口直接受益的产业发展资金需求,突出“扶志”“扶智”并举,积极谋划推进一批贫困群众参与度高、带动性好的扶贫产业项目,持续激发、释放其内生动力。

四、工作流程

由市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会议,结合实际,研究确定整合项目总体规

划和阶段性计划,分量、分期、分批适时下达整合任务,实时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项目监督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并负责总结涉农资金整合实施工作开展情况。市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整合办)严格按照整合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指导项目主管部门做好涉整资金、项目的管理。同时,积极推广群众民主议事决策机制,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引导其参与扶贫项目前期选择、中期实施、竣工后期管理等程序,提高参与度,增强获得感。

(一)项目准备阶段。贫困村、贫困户项目以村为单位上报,由经镇党委、政府共同审核、研究后报至市整合办,涉及行业部门单位的项目由责任单位负责上报,市整合办对各镇、各部门上报的项目进行梳理、汇总。项目申报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类别、建设性质、实施地点、时间进度、责任单位、建设任务、资金规模和筹资方式、受益对象、绩效目标、项目可研、群众参与和带贫减贫机制等情况。

(二)项目审批阶段。根据年初扶贫攻坚计划,按照轻重缓急梳理上报的项目,由整合办、脱贫办、项目负责单位对项目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项目列入项目库,根据整合资金额度从项目库提取项目。对通过评审的项目由整合领导小组或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出具项目批复文件,并将下达项目批复到相关责任部门。

(三)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实施计划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调整,确需变更、调整的,应按项目建设程序履行项目变更手续,经审批主管部门批复后,方可按批复 — 4 — 实施项目。项目主管部门及行业部门要主动承担项目管理与协调责任,严格执行公示公告制度,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监管,对项目运行程序和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并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痕迹材料予以整理归档备查,确保项目全过程管理可追溯。

(四)竣工验收阶段

项目验收工作,由市整合办、财政、审计、项目实施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组织验收。工程竣工后,项目实施单位向整合办提交验收申请,项目主管部门接到竣工验收申请后,在7个工作日内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进行评估验收。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项目实施单位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不能补救、又无法返工造成损失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相应处理。

五、整合资金项目计划实施情况

2018年全市计划整合各类涉农资金为7170.7万元,拟全部用于脱贫攻坚涉贫行政村整体功能改造及提升工程。

(一)贫困人口房屋风貌改造提升

建设任务: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25户,所需资金合计156.8万元。

资金来源:156.8万元全部为涉农整合资金。

绩效目标:确保涉改贫困人口住房安全。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计划2018年10月底前完工。责任单位:市住建局 责任人:赵晶华

(二)村屯道路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一是2017年农村公路续建项目,拟建水南-河南(磨盘村)四级公路,路线全长10.611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涵及交通安全工程,预算总投资562万元。二是2018年农村公路工程项目,拟建302国道-头道阳沟屯(长安村)水泥混凝土路面0.985公里,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涵及交通安全工程,预算总投资193.7万元。三是2018年农村公路工程(旧路改造),拟建长安镇兴家村至磨盘村、凉水镇北大村至亭岩村水泥混凝土路面共4.038公里,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及桥涵工程,预算总投资221万元。四是间坪屯至集中村农村公路工程,拟建月晴镇间坪村至集中村水泥混凝土路面共7.338公里,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涵及交通安全工程,预算总投资1282.77万元(2018拟投资500万元,199.3万元为涉农整合资金,其余拟由地方配套)。

资金来源:2018年投入资金1476.7万元,1176万元为涉农整合资金,其余资金拟由地方配套。

绩效目标:进一步完善村屯路网建设,推动当地农业、旅游业等经济发展,提高道路安全系数,切实保障行车安全。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2018年10月底前完工。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责任人:金星华

(三)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

建设任务:建设饮水安全工程85处,包括机井63眼,泵房(管理房)83座,蓄水池24座,水源及蓄水池保护106处,布置输水管线31处,长11001m,输水管线上共布置检 — 6 — 修及控制阀门井6座;供水主管线72处,长40853m,供水主管线上共布置检修及控制阀门井110座,1座排气井;净水过滤器78套,紫外线消毒设备78套。所需资金3816.66万元。

资金来源:计划投入资金合计3816.66万元,其中,涉农整合资金1130.3万元,其余资金通过东西部援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列支。

绩效目标:落实水源地保护,新上取水、净化、消毒设备,更换老旧管网,解决全市所有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2018年11月底前完工。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住建局 责任人:秦宝忠、赵晶华

(四)龙城灌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一是水源工程。水源工程改造1处。二是灌溉与排水工程。原渠道改造2681米(干渠衬砌2221米、支渠衬砌460米),排水沟2039米,江龙沟护岸480米,渠系建筑物5座。共需资金1300万元。

资金来源:1300万元全部为涉农整合资金。

绩效目标:通过改善项目区域内土地质量,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把旱田建设成为“田成方,能灌溉,土壤肥,无污染,产量高”的高产稳产农田,使上、下龙城村彻底摆脱贫困,步入小康生活。

进度计划:9月开工建设,12月底完成投资1300万元。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责任人:秦宝忠

(五)月晴镇石建村堤防项目

建设任务:新建石笼网箱堤防500米,共需资金100万元。

资金来源:100万元全部为涉农整合资金。

绩效目标:保护耕地及两岸路基、防止水土流失,切实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进度计划:目前已完工。责任单位: 月晴镇政府 责任人:金杰

(六)下龙城江龙沟堤防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修建江龙沟河道沿线堤防660米,共需资金96万元。

资金来源:96万元全部为涉农整合资金。

绩效目标:保护下游桥梁、农作物、房屋等不受洪水侵袭,防止水土流失,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2018年9月底前完工。责任单位: 石岘镇政府 责任人:金辉

(七)长岭村四组堤防项目

建设任务:新建堤防140米(双侧),共需资金60万元。资金来源:60万元全部为涉农整合资金。

绩效目标:保护河堤沿线房屋及17年新建农桥不受洪水侵袭,防止水土流失,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2018年9月底前完工。责任单位: 长安镇政府 责任人:张大志

(八)凉水镇北大村农桥项目

— 8 — 建设任务:新建一座42米农桥和上、下游堤防各16米,共需资金98万元。

资金来源:98万元全部为涉农整合资金。

绩效目标:方便村民过河劳作,保障村民务农、出行安全。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2018年9月底前完工。责任单位: 凉水镇政府 责任人:孙光胜

(九)长安镇兴家村二组堤防及农桥项目

建设任务:新建农桥一座及农桥上下游堤防100米,共需资金45万元。

资金来源:45万元全部为涉农整合资金。

绩效目标:解决该河段泄洪问题,方便村民出行、入田务农,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2018年9月底前完工。责任单位: 长安镇政府 责任人:张大志

(十)图们市乡村振兴污水处理项目

建设任务:对图们市月晴镇、凉水镇、石岘镇及长安镇四镇进行污水处理一体化建设和配套的管网建设,新建DN300污水管网232810m,DN200污水管网29428m,DN150污水管网9735m,新建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136台(套),恢复破坏道路面积54394.60㎡,共需资金27525.15万元。

资金来源:2018年投入涉农整合资金3008.6万元用于贫困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其余资金通过向上争取和地方配套等形式解决。

绩效目标: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推进“厕所革命”,— 9 —

保护生态环境,为贫困村旅游产业发展打好环境基础,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可度。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预计2020年12月完工,2018年11月底前完成2018年工程量。

责任单位: 图们市住建局 责任人:赵晶华

四、职责分工

涉农资金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且复杂,市直各行业单位要按照“简政放权、权责对应”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

市脱贫办(整合办)负责牵头编制脱贫攻坚规划,建立项目库,制定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对统筹整合资金项目进行立项审核汇总,上报图们市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按项目轻重缓急分批次下达项目计划批复,并及时将项目计划信息在市政府网站或主流媒体向公众公开,负责项目日常监督管理、扶贫政策指导,牵头对统筹整合资金使用绩效进行评价。

市财政局负责测算可整合资金规模,统计全市已到位涉农资金数额,上报图们市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资金用途,并按批复的项目计划将涉农整合资金分解下达到责任部门或项目实施主体,负责资金的使用和监督管理。

市直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实施的项目,由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的计划申报、公示、实施管理、验收移交、档案管理,由受益单位进行后续管理工作,项目竣工验收由主管部门负责,各镇政府配合,按照项目管理流程上报市脱贫办备案。

各镇政府负责实施的项目,由各镇政府负责项目的计划 — 10 — 申报、公示、实施管理、验收移交、档案管理,由收益单位进行后续管理工作,项目竣工验收由各镇政府负责,按照项目管理流程上报市脱贫办备案。

市审计局负责对统筹整合资金进行监管,要加大对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审计和监督检查力度,并对监管职责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对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相关主管部门要与各镇政府相互配合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工作,会同整合办、财政局向对口上级通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情况。

五、绩效评价

项目完工后,由市脱贫办对统筹整合资金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主要对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预期效益的实现程度及效果进行评价,并形成书面绩效评价报告。由市脱贫办按照每个项目绩效评价情况,对各项目主管部门进行通报,同时将绩效评价结果纳入各项主管部门年终考核内容,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八、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完善市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职能。各相关部门要强化沟通,密切配合,市涉农整合资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工作,财政局负责对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各项目主管部门按照职责组织实施,形成推动统筹整合使用的工作合力。

(二)加强资金监管。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定期、— 11 —

不定期开展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专项检查和抽查,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特别是加强事前的监管力度,切实做好整合资金审计、检查和监督工作。同时,积极探索开展第三方独立监督,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包保单位、村委会要深度参与涉农资金和项目的管理监督,构建多元化资金监管机制。

(三)实行公开公示。实行扶贫项目阳光化管理,推行和完善项目招投标制、监理制、公示公告制等管理方式,促进实现资金分配依据科学、分配办法公开、分配程序规范、分配结果公正。建立健全项目的民主决策机制和群众参与机制,进一步提高涉农资金整合管理使用的公平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提高涉农政策和项目资金申请的透明度,杜绝涉农资金无序申报、重复申报和骗取套取涉农资金的行为。

第五篇:莲花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扶贫资金

莲花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扶贫资金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管理,根据《财政部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2018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农[2018]9号)、《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8]35号)、《江西省财政厅 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补充通知》(赣财扶[2018]1号)、《江西省财政厅 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我省财政涉农扶贫资金整合工作的通知》(赣财扶[2018]7号)、《莲花县精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印发莲花县2018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实施方案的通知》(莲攻坚[2018]12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扶贫资金(以下简称整合资金),是指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统筹整合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扶贫项目资金。

第三条 统筹整合资金应合理规范使用,发挥扶贫资金效益。资金使用应当围绕脱贫攻坚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以贫困村摘帽销号为目标,以贫困户减贫成效为导向,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扶贫项目为抓手,形成整体合力,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攻

整合财政涉农扶贫整合资金方案确定的项目内容组织实施。县直部门承担项目实施的主管(体)责任,各乡镇(场)承担项目实施的主体责任。具体职责如下:

县扶贫办:统筹全县脱贫攻坚项目,对各行业主管部门审核上报的项目进行汇总,报县精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批后,建立全县脱贫攻坚项目库,确定财政涉农扶贫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的项目。负责收集项目责任部门提交的脱贫攻坚项目统筹整合资金安排计划,上报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进行批复,并做好统筹整合资金往来账。配合相关部门参与项目管理、监督及项目绩效评价等工作。

县财政局:严格按上级相关文件要求,做好整合范围内的资金整合工作,编制整合资金来源方案。根据县扶贫办提交的用款计划和项目资金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并拨付资金,建立统筹整合资金台账,配合相关部门参与项目申报、管理、监督及项目绩效评价等工作。

各乡镇(场):负责对整合资金方案确定的项目承担项目实施主体责任。具体负责项目规划、项目建设、项目资金管理、项目验收以及项目资金绩效申报自评等工作,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工程质量,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项目和更改项目资金用途。

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实施的项目承担主体责任;业务上负责指导各乡镇开展项目建设、项目监管、项目验收、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及项目资金管理等工作。具体参与投资

实施的项目乡镇(场)承担主体责任。

各责任单位应按要求积极做好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在项目安排中防止项目重复申报、多头安排,甚至弄虚作假套取骗取资金的行为发生。

第十条 乡镇(场)、村、相关部门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开工及确保建设进度。要明确负责项目的主体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对有要求落实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合同制、工程竣工验收等制度的,应逐一落实,同时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

第五章 资金用途

第十一条

整合资金,只能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不得用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医疗、社保等社会事业支出。省级和省级以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中央要求不得用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前教育新增教育资助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和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

第十二条

整合资金要瞄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补齐脱贫短板,排出轻重缓急,将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明确具体牵头部门,整合资金要优先保障贫困户直接受益的产业发展资金需求。扶贫项目资金由扶贫项目管理办公室下达到行业主管部门,由行业主管部门拨付到项目主体单位。各乡镇(场)、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快资金的拨付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结转结余的整合资金,按上级关于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

的实施内容,严格审核项目财务报账资料,确保报账资料合法、合规,不得借统筹名义,违规支付款项,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

第七章 资金监督

第十六条 严格执行项目及资金公开公示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县扶贫和移民办对经县精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定并上报的上级备案的项目,要在县政府门户网站等要媒体上公开,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名称、实施地点、计划实施时间、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资金计划、责任单位等。项目实施乡镇(场)、村要做好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七条 加强资金监督。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村委会要深入参与涉农扶贫资金和项目的管理监督,引导贫困人口主动参与监督。县纪委、监委、审计、财政等部门,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情况,资金拨付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严禁任何单位弄虚作假、虚报冒领、套取、骗取扶贫项目资金。对出现以上行为的,对所涉责任人员将按相关规定追究责任,处罚到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八章 绩效评价

第十九条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申报、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要求,推行项目和资金绩效管理。

第二十条 扶贫项目资金根据各行业主管部门特点,以及行业职责要求,由行业主管部门设定扶贫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指标,指导乡镇(场)做好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的申报、自评工作。

下载枣强2017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末期调整使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枣强2017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末期调整使用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武强财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

    武强县财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 2017年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项目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准扶贫工作相关精神,全力配合武强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根据......

    吴桥县2016年度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

    吴桥县2016年度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 使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以“十......

    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现状及建议

    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现状及建议 一、统筹整合及资金使用情况 **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整合涉农资金推进精准扶贫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各项决策部署,把统筹整合使......

    区县政府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

    区县政府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一、为了进一步聚集力量,优化涉农资金安排,充分发挥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集中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据XX及省市县......

    大通县2017年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

    大通县2017年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 为加强财政涉农资金管理,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推动权力下放和制度松绑,做好“放、管、服”工作,履行好我县扶......

    2022统筹推进财政涉农资金工作方案

    2022统筹推进财政涉农资金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关精神,依据《》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为做好2022年统筹整合......

    若尔盖2018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

    若尔盖县2018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 使用方案 (第二批) - 12若尔盖县2018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 整合使用方案 (第二批) 为强力有序高效推进我县涉农资金的统筹整合,着力构建我县......

    南城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

    南城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 使用管理办法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使用与管理,提高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