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急诊科护理人员备班工作制度
急诊科护理人员备班制度
1、急诊科各护理岗位第二个休班人员为备班人员,即护理班本上标有★的护士,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
2、备班人员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备班,应于当日晨7:30前上报护士长,并告知替班人员。
3、如需备班时,原则上以备班人员所在位置距医院远近决定备班先后顺序。即以距医院距离最近的备班人员为第一备班,依次类推。
4、备班人员接到科室电话通知后,应立即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并立即向护士长报到,服从护士长的安排。
5、备班人员备班后,科里给予欠休一天,情况允许时及时补休。
6、任何备班人员接到科室通知后,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备班,不得以任何理由故意延误时间,一旦出现上述情况,立即停止上岗,交于科质量管理委员会处理。情节严重的直接交于护理部或人力资源部处理。
急诊科 2010-9-16 修订
急诊科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人员调配预案
1、急诊抢救室护士接到有批量伤员抢救的通知后,立即启用护理部制定的《护理人员应对批量伤员抢救预案》。同时通知科主任、护士长。
2、急诊护士长根据伤员情况,启用急诊科护理人员备班制度,即急诊科各护理岗位第二个休班人员为备班人员,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
3、如因工作量增加、减员、意外情况等各种原因造成急诊护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时,护理组长及时通知护士长。护理组长不在时,由大办班和大急班护士负责通知护士长;护士长立即启用急诊科护理人员备班制度。
备注:
1、急诊科护理人员通讯记录表
2、急诊科护理人员备班制度
急诊科 2009.1.1制定
第二篇:护理人员工作制度
护理人员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各班提前十分钟到岗,迟到早退者,按有关规定执行。
2.上岗必须衣帽整洁,符合护士的着装规范,佩带胸卡,微笑服务。不准戴耳环、戒指;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准穿工作服进餐厅、外出,回宿舍等。上班时间不允许带手机,外线电话不能超过1分钟;不准带情绪上班,应情绪饱满,精神振奋,微笑上岗。
3.在护理站不准扎堆聊天、喧哗、不准干私活、看闲书、带孩子、吃零食。
4.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要好,与病人及家属交谈时,不允许做有违规的动作。如:双臂胸前交叉,叉腰等。不准与病人及家属发生争吵,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汇报。
5.及时接听电话铃响不过三。
6.事假须提前请假,病假要有病假条,并办理请假手续,不可打电话请假或他人代替请假,调班或换班者必须通知护士长。
7.护士要热爱集体,团结友爱,工作中互相帮助,如有特殊情况能主动应付,工作人员之间不许争吵,不准搬弄是非,诽谤他人,影响科内团结,有敬业精神,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各项活动。如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等。
8.来访者到科室应站立迎接、主动询问,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制度,认真做好出入院指导及各项宣教工作。
9.病人及家属需要帮助,提出要求时,应主动热情地给予解决。
10.各班严格服从护士长安排,履行各班职责,坚守工作岗位,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时巡视病房,及时准确的完成各项护理工作,认真书写护理文书。
11.要自尊、自爱、自强,严格执行护士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刻苦专研,业务技术上勤学苦练,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第三篇:护理人员工作制度
护理人员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各班提前十分钟到岗,迟到早退者,按有关规定执行。
2.上岗必须衣帽整洁,符合护士的着装规范,佩戴胸卡,微笑服务。不准戴耳环戒指,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准穿工作服进入餐厅 外出,回宿舍等。上班时间不允许带手机,外线电话不能超过1分钟;不准带情绪上班,应情绪饱满,精神振奋,微笑上岗。
3.在护士站不准扎堆聊天、喧哗、不准干私活、看闲书、带孩子、吃零食。
4.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要好,与病人及家属交谈时,不允许做有违规的动作。不准与病人及家属发生争吵,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护士长和主任报告。
5.及时接听电话,铃响不过三。
6.事假需提前请假,病假要有诊断证明,并办理请假手续,不可打电话请假或他人代替请假,调班或换班者必须通知护士长。7.护士要热爱集体,团结友爱,工作中互相帮助,如有特殊情况能主动应付,有敬业精神,积极参加科室组织各项活动。
8.患者及家属需要帮助,提出要求时,应主动热情地给与解决。9.各班严格服从护士长安排,履行各班职责,坚守工作岗位,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及时准确的完成各项护理工作。10.要自尊、自爱、自强,严格执行护士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上勤学苦练,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第四篇:急诊科工作制度
急诊科工作制度
一、急诊科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应选派有二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师担任急诊值班,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班。
二、对急、重危病员要处理快、检查全、观察细、治疗合理。
三、对疑难重危的急诊病员,应立即请上级医师诊治或急诊会诊。对重危不宜搬动的病员,应在急诊室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到病房,对需立即施行手术的病员,应及时送手术室实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有关科室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
四、遇重大抢救及意外事故造成大批病员时,应立即报告院部领导(或者通知总值班),及时组织抢救力量。
五、凡涉及法律问题的病员(如猝死、车祸、凶杀等)在积极抢救的同时,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
第五篇:急诊科工作制度
急诊科工作制度
一、急诊科必须24小时开诊,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应诊。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急救工作性质、任务,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抢救规则、程序、职责、制度及技术操作常规,掌握急救医学理论和抢救和技术,实施急救措施以及抢救制度、分诊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治疗护理制度、观察室工作制度、监护室与抢救室工作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查房会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严格履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二、值班护士不得离开接诊室。急诊患者就诊时,值护士应立即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同时予以一定处置(如测体温、脉搏、血压等)和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来院准确时间、单位等项目。值班医生在接到急诊通知后,必须在5-10分钟内接诊患者进行处理。对拒绝来急诊科诊治患者或接急症通各后10分钟不到的医师,急诊科护士随时通知医务科、门诊部或总值班室,与有关科室负责人联系,查清原因后予以严肃处理。
三、临床科室应选派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师担任急诊工作,每人任期不得少于6个月,实习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进修医师经科主任同意报医务科、门诊部批准,方可参加值班。
四、急诊科各类抢救药品、器材要准备完善,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
五、对急诊患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和同情心,及时正确、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症患者应在急诊科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病房。对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及时送手术室进行手术。急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症患者。
六、急诊患者收入急诊观察室,由急诊医师书写病历,开好医嘱,急诊护士负责治疗,对急诊患者要密切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有效的采取治疗措施。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一周。
七、遇重大抢救患者需通知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有关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报告。
八、急诊范围:
1、急性外伤、脑处伤、骨折、脱臼、撕裂伤、烧伤等;
2、急性腹痛;
3、突发高热、呼吸、血压、心率(律)及神志明显异常者;
4、突然出血、吐血、有内出血征象、流产、小儿腹泻、严重脱水及休克者;
5、有抽风症状或昏迷不醒者;
6、耳道、鼻道、咽部、眼内、气管、支气管及食道中有异物者;
7、眼睛急性疼痛、红肿或急性视力障碍;
8、颊面青紫、呼吸困难者;
9、中毒、服毒、刎颈、自缢、淹溺、触电者;
10、急性尿闭;
11、发病突然,症状剧烈,发病后病情迅速恶化者;
12、烈性传染病可疑者;
13、急性过敏性疾病;
14、其他经医师认为合乎急诊抢救条件者。
上述规定,不可机械执行,以免耽误患者诊病。如病情模糊难定应由医师根据患者全面情况斟酌决定。
急诊室护理工作制度
急诊室是医院危重病人的地方,是医院体现医疗质量和管理质量的重要部门。为保证急诊室护理工作的高效、迅速,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一、组织管理要求
1、急诊室的护理人员必须有救死扶伤的精神,业务水平高,各专科知识,技术操作熟练,抢救动作迅速,治疗及时,准确。
2、要有严格的以岗责任制为核心和各项规章制度,如交接班制、仪器使用检查保管制、抢救制度等。护理人员值班时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3、要有健全的院内抢救组织,遇有特殊情况,通过信号系统立即组织人员赶赴急诊室进行抢救。
4、急诊室工作人员要有严格的时间观念,对病人的接诊时间、抢救时间、治疗时间要争分夺秒,任何人不得延误,否则要追查责任。
二、业务管理要求
1、急诊室护士的条件:要经过专业训练,能熟练掌握抢救一些常见病症的技能,如心电图机的使用和心脏异常图形的识别;除颤、起搏器的使用;人工呼吸机的使用及简单排除故障的办法;气管插管的使用;心脏聚停的抢救等。
2、抢救定位工作训练:对常风急诊,按抢救内容顺序,规定医师与护士的工作职责,制成文字条款与图片,并经常练习。这样,可在抢救时,有条不紊,准确无误地工作,抢救成功按标准应达80-85%.3、做好分诊预检工作,分诊准确率应在90%以上,并认真登记统计,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遇有急性传染病人时,应及时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急诊观察室工作制度
一、因病情需要,可在急诊科观察室短期观察者(包括病情复杂,难以确诊,需入院诊治而暂无床又不能转出者)。
二、值班医师和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开好医嘱,及时填写急诊观察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和处理经过,认真做好接班。
三、急诊观察室医师早、晚各查床一次,重症随时查看,主治医师每日查床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
四、急诊观察室值班护士,要随时主动巡视患者的病情、输液、给氧等情况,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记录。
五、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六、留观察者只许留一人陪伴(特殊情况除外)。
七、留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一周。
急诊注射室的工作制度
急诊注射室主要负责急诊各科病人的药物注射治疗任务,以方便病人。
一、工作人员应了解常用注射药的药理作用、毒性反应和药物过敏反应的紧急处理,并具有熟练的技术,高度的无菌观念责任心。
二、注射室内应保持整洁卫生,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地面先拖后扫,每日2次用消毒液擦拭,紫外线空气消毒,以减少污染。每月做空气培养1次,并做好监测登记。
三、着装整洁,带好帽子、口罩,并做好注射治疗器材和物品的准备工作,向病人做好必要解释。
四、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门诊“三查五对”制度(“三查”:查批号、有效期、药品有无变色、沉淀、裂纹:“五对:对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嘱病人保 管好注射单。
五、注射部位准确,避开瘢痕、硬结及皮肤患处,掌握无痛注射法,熟练基本技术操作,减轻病人痛苦。
六、各类器材、药品定点放置,专人负责保管并定期清点,及时兑换与补充,每周大消毒1次,保证无菌物品的绝对无菌和供应。
七、对使用过的注射器等一次性物品,应进行消毒毁形处理后更换,对每一个病人治疗前均应先洗手,后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八、室内应备有急救车或急救药品器械,备有氧气、吸痰器等,以备抢救用。
九、无菌持物钳(镊)消毒罐配套加盖,每周消毒2次并及时更换消毒液,贮物槽及敷料罐每周消毒1次。
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一、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尤其抢救室)。抢救的人一旦允许搬运,即应转移出抢救室以备再来抢救患者的使用。二、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三、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四、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
五、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时重新灭菌。
六、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七、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八、每次抢救患者完毕后,要作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急诊患者接待管理制度
一、目的;通过对急诊患者接诊过程进行控制,使急诊患者及时、准确得到诊治、危重患者到抢救、避免多科转诊,延误救治时机。
二、适应范围:急诊科患者的接诊服务。
三、职责:
1、急诊护士负责急诊患者接诊、分诊工作,按医嘱及时进行各种治疗和护理服务。
2、急诊科护士长负责指导接诊、分诊工作,协调解决急诊患者按诊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意外。
3、护理部主任、急诊科主任负责协调解决特大意外、灾难事件及大的纠纷。
四、工作程序:
1、急诊科专门设立急诊班护士,负责接待来诊急诊患者,24小时值班。
2、接诊护士应按急诊患者病情轻、重、缓、急分别处理。(1)对接受治疗的患者,当班护士根据需要安排坐姿或卧位,并介绍环境,交待注意事项及患者须知。(2)对外伤的患者,接诊护士应做相应的初步处理,如止血包扎、固定制动等。(3)高热患者按医嘱予以测量体温、物理降温,并安排床位、保暖等,在病历上做相应的记录,并按医嘱给予治疗及护理,(4)急诊护士接到危重患者直接送入抢救室,通知相关医生抢救,并参加抢救工作,开通各种抢救通道,准备各种抢救仪器。遇到因科内条件限制不能处理的急诊患者(如心脏破裂、股动脉破裂等)应立即送往手术室,争取抢救时间,在护送途中做好相应救治工作(如开通静脉通道等)。(5)遇到由路人送来的无名氏,做好接诊救治工作的同时,护士应向患者询问他的地址、姓名、电话,根据患者提供的资料,联系其家人或朋友。(6)对神志不清而无人照看者,在做好救治工作的同时,接诊护士和医生同时检查、清点患者的物品并登记,签名后暂时保管,根据患者承受身物品所提供的资料,设法通知其家人或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