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政部条法司编2006年9月6日广东省财政厅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
第 26 期
财政部条法司编
2006年9月6日
财政法制动态
广东省财政厅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对推动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广东省财政厅从建设法治财政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建立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与全面推进财政部门依法行政结合起来,切实抓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
一、建立健全制度,为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提供制度保障 广东省财政厅1998年就制定了《广东省财政厅行政执法责任
工作制度》及执法责任追究等配套制度,2000年,根据《广东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及厅“三定”规定确定的工作职责,重新修订了行政执法责任工作制度,不断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一是建立厅重大行政处罚登记备案制度,明确厅各处室(单位)以省财政厅名义作出重大行政处罚事项应送法规处审核,法规处应于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15日内报省政府和财政部备案;二是建立厅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将行政执法任务按照职责分工,层层分解,明确各执法岗位执法依据、执法范围和权限。三是建立厅行政执法人员考评制度,将行政执法考评结果记入执法人员档案,作为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四是建立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对错案行为分类、责任划分、责任形式等予以明确;五是建立执法监督检查制度,规定各执法处室(单位)每半年对本部门执法情况进行自查,法规处定期组织对全厅各执法处室(单位)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行政执法责任制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为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提供组织保障。省厅成立了由厅长任组长、副厅长任副组长、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推行执法责任制工作,法规处负责协调实施执法责任制日常工作。同时,为便于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开展,省厅建立了行政执法联络员制度,— 2 —
由厅内各处室(单位)指定一名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的同志担任执法联络员,负责组织处室(单位)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具体事宜。
(二)及时梳理行政执法依据。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行政执法职权核准界定公告工作的通知》(粤府办[2005]93号)要求,及时对省厅行政执法依据进行了梳理,共梳理出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国务院及部门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省政府及部门规范性文件等73件,包括行政处罚66项,行政许可7项,行政征收6项,行政裁决5项,其他具体行政行为72项。
(三)认真开展行政许可项目、行政许可规定和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清理工作。省厅的行政审批项目,作为行政许可事项保留的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国合作者税前收回投资、资产评估机构资格、省属在穗人员申办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师事务所设立、外国及港澳台地区会计师事务所临时办理审计业务、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财政业务代理银行确定等7项,其余项目分别改为按一般业务管理和移交省国资委处理。省厅法规处配合有关业务处室清理涉及行政许可文件,依据《行政许可法》规定进行修订或废止;省厅委托或授权其他单位办理的3项行政许可事项,因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已终止委托或授权。
(四)规范行政处罚行为。从2001年起,省厅规范对行政处
罚的管理,凡依法应予行政处罚的案件,按规定的文书格式草拟行政处罚决定书。在文件审核方面,法规处负责对处罚决定意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审核;办公室负责文字、文书格式方面的审核。行政处罚决定统一由法规处编“粤财罚”的文号,文件日常管理由主办处室负责。该规定的执行,避免或减少发生行政处罚错案,提高了厅行政管理效能。
(五)开展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从2001年起,每年年末由法规处组织厅各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处室(单位)进行行政执法情况考评。厅各执法处室(单位)提交年度行政执法自查报告,法规处根据各执法处室(单位)的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向厅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提交全厅行政执法情况报告,并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经厅各行政执法职能处室(单位)的民主推荐、综合考评,并报领导小组批准,省财政厅每年评定6个行政执法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三、加大培训力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建设
(一)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省厅的行政执法人员经省法制办培训,考核合格并领取《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未取得行政执法证的人员不得上岗执法。
(二)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质教育。每年通过定期举办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开展法律知识培训,组织各行政执法人员— 4 —
学习财政专业法律知识、《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以及 WTO知识、依法行政基本理论等,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养,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纠正以权代法、权大于法的旧习惯和旧作风,掌握运用法律手段加强财政管理本领,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
报:国务院法制办、全国普法办、本部部领导。
送:部内各司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计划单列市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哈尔滨、长春、沈阳、南京、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市财政局。本期打印150份。
第二篇:推行行政执法责任之情况(定稿)
2011年以来,侯马市规划执法大队行政执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法制办的具体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山西省《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精神要求,按照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局工作的实际情况,规划局党组把建设行政执法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端正行政执法指导思想,落实行政执法目标责任,坚持建设行政执法公开、公正、公平,努力提高行政效率,严格依法行政。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规划、依法管理,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水平,用法律规范规划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在推行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上进行了新的探索。现将行政执法工作汇报如下:
一、充实完善领导机构,强化对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
我局把行政执法工作作为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具体日常事务落实了专人负责。明确了规划行政执法工作计划及目标任务。领导小组定时不定时地专题研究规划行政执法工作,督促检查到位,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干部职工配合抓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规划依法行政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
二、加强规划法律法规学习,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法律、法规和政治理论学习,把学法、用法与依法行政,廉政勤政、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宣传民主法制理论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山西省城乡规划条例》、《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诉讼法》等与规划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在“五五”普法学习中,我局购买了《住房城乡建设稽查执法工作手册》做到了副科级以上干部人手一本,一般执法人员人手一本。2011年11月10-17日在武汉举办的《全国建设执法问题研究与应对措施高级培训班》,我局积极派人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以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依法行政的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稽查执法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主的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邀请了省建设厅刘玉坤处长、杨璇副处长,检察、纪检部门
领导讲授了城市规划法、预防职务犯罪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建设行政执法人员和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法律素养,提高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
三、建全完善行政执法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按照有错必纠和惩处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不作为追究、错案追究和免于追究的责任范围。落实了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目标管理,年初建设局与各执法人员签订了行政执法目标责任,实行领导负责,责任到人,将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与干部职工岗位考核评议结合起来。并对建设行政执法职权和范围,行政执法依据,行政执法目标、任务,行政执法监督的措施和办法,行政执法责任和奖惩办法,违法行政行为责任追究等措施,健全完善了《xx市建设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xx市建设局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xx市建设局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xx市建设局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等12项制度,通过建设局网站向社会公布,做到了依法办事,严格执法,保障了建设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四、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
搞好法制宣传教育是“五五”普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此项工作中,我局一是通过组织专题学习,发放学习资料等形式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执政能力;二是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建设法制宣传教育。1月31日在《xx日报》上全文刊登了王若东局长撰稿的《认真学习贯彻城乡规划法全力服务三大工程和双百双千项目建设》文章;2月28日在《xx日报》组织专版刊登了《城乡规划法》全文;5月16日至28日刊登了6期有关《城乡规划法》方面的政策、法规知识问答。5月29日公开刊登了《城乡规划法》有奖知识竞赛题,8月5日又刊登了省建设厅统一编写的《城乡规划法》知识竞赛题。3月15
日与8月5日分别在市民广场、世纪广场设立了咨询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城乡规划法》宣传活动。主要解答广大市民关心的关于《城乡规划法》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设局行政执法人员100余人走上街头开展现场宣传,解难释疑,参与活动群众达15000人次。印发了《城乡规划法》宣传手册5000份、印发了《城乡规划法》3000份,宣传传单8000份、展出展板6块、图片60余张,在市区主要街路悬挂宣传标语50条。8月6-16日又组织大型宣传车深入大街、小巷、街道办、乡村进行了为期10天的深入广播宣传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在xx市营造了浓郁的《城乡规划法》学习宣传氛围,掀起了《城乡规划法》落实年活动新的高潮。
五、健全完善行政许可制度,依法推进行政执法工作
对干部职工进行宗旨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对在岗的行政执法人员严肃纪律,严格管理,强化监督,从严治政。继续加强对执法证件的管理和使用,坚持持证上岗和亮证执法。全面深入地开展《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工作,通过对行政许可项目,行政许可规定的清理和对行政许可程序的制定,进一步推进了我局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促进了行政管理方式的改进和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严格实施了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和备案制度,保证了我局重大决策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比如,xx建设行政许可窗口进驻新迁址的xx政务大厅,实行集中对外行政审批办公。按照“公开、便民、廉洁、高效”的办事原则,推行精简、集中、公开、承诺、监督的一站式服务,实行相关职能科室派员进驻大厅集中办公、一个窗口对外,并承诺办事时限,限期完成审批事项,为广大群众提供统一、简便、高效的服务环境。目前,xx建设行政审批窗口办理的建设行政审批事项共47项。其中,行政许可项目44项,非行政许可项目3项。XX年以来,xx建设行政审批窗口极大地提高了建设行政审批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截止目前,共办理了建设“一书两证”300件。为了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目前,建设局编印了10余万字《xx建设行政许可工作手册》,将47项建设行政许可分为12类,具体把建设行政许可依据、行政许可条件、申请材料目录、办理时限、办理程序等,进一步予以明确规范。
第三篇:财政部条法司编 2006年9月7日
第27期
财政部条法司编2006年9月7日
财政法制动态
黑龙江省财政厅推行行政执法
责任制工作经验
1996年以来,黑龙江省财政厅根据不同阶段客观形势的要求,先后研究制定了4个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努力在制度建设、制度完善和制度落实上下功夫、求突破,在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许多经验。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执法责任制工作的重要前提
在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探索和推行过程中,黑龙江省财政厅党组始终高度重视、全力支持,特别是2001年《黑龙江省行政执法责任制试行办法》颁布以后,厅领导对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给予
了极大的关注和足够的重视。成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厅长李继纯同志任组长,其他厅领导任副组长,法规处、人教处、机关党委、办公室、监察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作为财政厅行政执法责任制第一责任人和领导小组组长,李继纯同志明确要求厅属各行政执法单位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办法》精神,厅、处两级领导要带头学习和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法规处具体负责相关工作,厅直各单位必须积极配合。在近几年的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和厅机关年终总结表彰会上,李继纯同志都要反复强调做好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重要性,并对进一步推行执法责任制作出具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前后几任主管厅领导也都对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深入开展倾注了大量精力,亲自参与和指导具体工作。厅党组在2005年提出建设“法治型机关”以及2006年明确的10项重点工作任务当中,都把继续完善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精神动力。
二、科学设计考评目标是做好执法责任制工作的制度保障 从1999年开始,按照黑龙江省政府的要求,各部门的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目标总体上划分为通用目标和专用目标两大类,各占50%的分值。通用目标由省政府制定,统一适用于各部门、各单位,专用目标由各部门、各单位根据自身法定职能分别研究设计,报省政府审定后执行。在行政执法责任制相关制度建设上,专用考核目标的设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财政部门的管理职— 2 —
权、执法依据以及执法机构都比较多,制定一个相对科学合理又全面系统的专用目标需要深入研究和推敲。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在制定2002年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之前,厅法规处牵头会同预算处、国库处、监督检查局、会计管理局、农业税局、省国资办和省农开办等主要执法机构进行反复研究,专用考核目标数易其稿,最终确定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收支决算、会计基础管理、中介机构及人员管理、农业综合开发、国有资产、农业税、财政检查、会计监督检查、行政事业性收费等11项考核目标,分别列举了主要执法依据,明确了考核内容,设计了考核标准,并设定了相应的分值。2005年,在对2002年的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进行调整时,为进一步增强专用目标的针对性、适用性,将省厅的考核目标和地市的考核目标分别进行了设计,重点加大了对行政许可事项的考核力度,删除了“收支决算”、“农业税征管”、“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等在实际操作中不便于考核、财政改革决定取消和职能发生改变的内容,归并了财政监督检查的有关内容。对地市的专用考核目标除作上述调整外,还根据职能划分,减少了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管理的项目,增加了当前基层容易出现问题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考核目标。经过调整,专用考核目标得到进一步完善,制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针对性等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三、强化检查考评、切实兑现奖惩是做好执法责任制工作的关键环节
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推行和落实,检查考评是关键。在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的基础上,黑龙江省财政厅努力在强化考评上下功夫,力求在制度落实上取得突破。2003年以来,省财政厅每年都组织对全省各地市财政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在各地自查的基础上,连续3年组织大规模的全省执法责任制检查,从地市抽调法制工作骨干组成工作组,由省厅带队对全省13个地市(每个地市抽查1个县、市、区)和2个财政计划单列县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在检查过程当中,增加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以及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了基层财政部门在行政执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总结和归纳了各地在实际工作中成熟的做法和良好的经验,进一步促进了全省财政部门规范行政、依法行政。每次检查结束后,都要对各地的工作情况进行认真全面的评定,根据考核标准打出分数,依次划分为优秀、良好、达标和不达标四个档次,并将考评结果通过正式文件的形式在全省财政系统内进行通报。根据考评结果切实兑现奖惩,是确保执法责任制严肃性和有效性的必然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省厅对工作较差或存在严重问题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未达标或因执法违法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严格执行“一年内不得授予其他荣誉称号”的规定。对于被评为优秀的单位,除给予通报表彰以外,还积极探索其他有效的奖励措施,2005年对考评优秀的地市给予了适当的物质奖励。奖优— 4 —
罚劣制度的落实,有效激发了各地财政部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准确切入、循序渐进,是做好执法责任制工作的重要方法
目前,黑龙江省财政厅执行的通用考核目标3大项,专用考核目标8大项,总共11大项的考核目标几乎囊括了财政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实际执行中,由于工作基础、方法手段、信息获取等制约因素的存在,很难在考评特别是实地检查时面面俱到,因此,坚持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的工作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找准切入点,选好突破口,是做好行政执法责任制考评的有效方法。在通用目标上,重点考察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础工作情况。主要是指相关制度建设情况、领导组织机构设立情况。二是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情况。看是否按照《黑龙江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和《省财政厅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的规定,规范性、政策性文件出台前报法制机构审查,出台后报法制机构备案,法制机构是否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三是行政处罚查审分离情况。看是否按照《黑龙江省财政厅行政处罚案件办理规则》要求,统一规范了行政处罚法律文书,法制机构是否对本部门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了审查、备案,有效保证了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在专用目标上,重点放在法律规定比较明确、实际执行中易出问题、考评手段相对直接的项目上。在2003年全省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检查中,把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预算编制和执行情
况、预备费设置和使用情况、预算收入完成情况、会计基础工作情况以及农业税征收管理情况等5个项目作为考核重点。2004年和2005年的检查中,把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情况和政府采购投诉受理和处理情况纳入了重点考核范围。由于重点考核项目比较易于准确把握和衡量,有效保证了考评工作的公平、公正,被考评对象比较信服,为执法责任制的继续深入推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报:国务院法制办、全国普法办、本部部领导。
送:部内各司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
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计划单列市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哈尔滨、长春、沈阳、南京、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市财政局。
本期打印15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