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国考申论新题型解题技巧
2018
国考申论新题型解题技巧
申论考试,会固定积累常考题型、常规题型,一般这些题型,经过学习,大家基本都能驾驭的很好,但是,近几年国考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新颖题型的身影,搞得大家很纠结,无从下手。下面,中公教育专家通过几道例题来看看如何破解其中的奥秘,揭开新颖背后的面纱。
国考申论近几年新题型汇总:
【例1】“给定资料8”介绍了最近社会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某单位党委决定编印一期《内部学习资料》,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本单位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请你为这期《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10分)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不超过200字。
【例2】某单位为了解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和心理、思想状态,打算以“给定资料1”中小邹的情况为案例,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假如由你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请设计出该问卷内容所应列出的主要问题。(20分)要求:(1)写出明确具体的设问;(2)设问应当分类并对每类中的每个设问标注序号;(3)内容全面,用语得体;(4)不超过500字。
【例3】某美术馆正在策划艺术家黎明的作品展,请根据“给定资料4”,为这一作品展撰写一则导言。(20分)要求:(1)围绕黎明的创作宗旨、作品材质及其艺术追求等方面作答;(2)内容具体、层次分明、语言流畅;(3)不超过400字。
接下来以【例2】为范本进行讲解: 审题:
1、“导”:如导师、导演、导游、导诊,“导”就是走在最前面的,给出方向性、指导性。联系生活我们便可以理解,导言是整个材料或者作品的指导性内容,要把作品展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2、题干和要求:围绕创作宗旨(理念上的、总体的、宏观的,体现一位作家一个阶段的作品风格的总概括)、作品材质(如泥巴、水墨画、冰雕等)、艺术追求(这个较创作宗旨较为具体,往往指代某一幅或者某一系列作品)。
3、从三个方面答题:宗旨、材质、艺术追求。
4、形式:层次分明,将三方面分别进行书写。
新题型特点总结&解题方法:
1、拿到新题型不要害怕,新题型一般有一个骇人听闻的、陌生的名称,可能是编者按、调查问卷、导言等,文种较为新颖,可能没见过也没学过。
2、新题型是纸老虎。在要求和题干中一定会告诉如何作答,所以审题很重要,申请题干,所有的作答框架便都能够识破。重点看:内容要作答几方面、有没有形式要求,如标序号、分类(分段,不同内容写在不同段落)、层次分明等。
3、按照每一个文种的字面意思,加上一些生活积累去理解即可。
第二篇:国考申论新题型答法总结
短评:表明态度—具体分析—总结论述
发言稿:发言缘由—发言内容—重申主题
调查问卷:明确主题—问题分类—组织排列、倡议书:阐明倡议事由—写明倡议事项—发出呼吁号召
导游讲解稿:开头语—概况介绍—重点讲解—结束语
观点反驳:表明态度—具体分析——论述
编者按:明确读者身份、写作立场—明确正文内容主旨—组织要点、进行写作
公开信:原因及背景—阐释及说明—呼吁及祝愿
宣传稿:明确读者身份,确定写作主题—阅读给定资料,选取适用要点—确定写作逻辑,写作宣传稿件
词句理解阐释:词语阐释:解释内涵—阐释外延—总结加工
句子理解:直接点明本质含义—回到资料深入阐释—结合实际适当引申
第三篇:2018国考申论归纳概括题型解析
2018国考申论归纳概括题型解析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奋斗在公考道路上的各位考生而言,多学习、多借鉴是最高效的备考方法,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分享,供大家参考。
归纳概括题型对于国考和省考来说都是最基础、也是考察频率最高的题型。对于申论考试从本质上来说考察的就是考生根据给定资料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除去申发论述题型,其他题型都是从归纳概括题型为基础演变而来,因此,明确归纳概括题型的答题思路,不仅可以解答归纳概括题型,而且是作答提出对策、贯彻执行和综合分析等各类客观题型的前提和基础。为了让大家对此类归纳概括类题目应对自如,中公教育专家现将相关作答技巧整理如下:
一、命题趋势
在近些年来的公务员考试中,无论是国考还是黑龙江省考,归纳概括都是必考题,也是每位考生拿分的关键,经常考察的方式有:概括问题、原因、影响、特点、做法、现状、方式、争议等,或者概括一个词的概念。除此之外,在国考的考试当中,归纳概括的出题形式较为灵活,曾经出现过拟定小标题和填空题的形式。
二、充分审题
无论什么题型,审好题干和题干要求都是作答好题目的前提。要把握题干和要求中的每一个关键词,按照命题人的意图作答。首先需要通过关键词来确定题型,对于归纳概括来说,当题干中出现归纳、概括、概述、整理、总结、列出……关键词的时候,就可以判定此题为归纳概括题。其次,要充分把握题干中的作答对象,切忌答非所问。
三、答题技巧
根据题干的要求去到材料中找寻关键词,以便找到答案的要点,接下来对找出来的要点进行加工。需要广大考生注意的是,所有的归纳概括题都会有一个要求就是条理清晰,因此,就
经验而言,将书写归纳概括题目的方式总结为总分结构:总括句+分条罗列。对于要书写的答案首先要进行总括,然后将对应的要点逐条书写出来即可。例如:当前青年人心理方面的缺失主要有:
一、同情心缺失。
二、幸福感缺失。
三、宣泄压力的渠道和方式缺失。
四、快乐感缺失。
以上就是关于归纳概括题型的一些作答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一次成公。中公教育专家希望以上内容的梳理对考生巩固相关知识点有所帮助!中公教育祝各位考生一举成公。
第四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申论新题型解题技巧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国考申论近几年新题型汇总:
【例1】“给定资料8”介绍了最近社会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某单位党委决定编印一期《内部学习资料》,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本单位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请你为这期《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10分)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不超过200字。
【例2】某单位为了解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和心理、思想状态,打算以“给定资料1”中小邹的情况为案例,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假如由你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请设计出该问卷内容所应列出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1)写出明确具体的设问;(2)设问应当分类并对每类中的每个设问标注序号;(3)内容全面,用语得体;(4)不超过500字。
【例3】某美术馆正在策划艺术家黎明的作品展,请根据“给定资料4”,为这一作品展撰写一则导言。(20分)
要求:(1)围绕黎明的创作宗旨、作品材质及其艺术追求等方面作答;(2)内容具体、层次分明、语言流畅;(3)不超过400字。
接下来以【例2】为范本进行讲解: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审题:
1、“导”:如导师、导演、导游、导诊,“导”就是走在最前面的,给出方向性、指导性。联系生活我们便可以理解,导言是整个材料或者作品的指导性内容,要把作品展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2、题干和要求:围绕创作宗旨(理念上的、总体的、宏观的,体现一位作家一个阶段的作品风格的总概括)、作品材质(如泥巴、水墨画、冰雕等)、艺术追求(这个较创作宗旨较为具体,往往指代某一幅或者某一系列作品)。
3、从三个方面答题:宗旨、材质、艺术追求。
4、形式:层次分明,将三方面分别进行书写。
新题型特点总结及解题方法:
1、拿到新题型不要害怕,新题型一般有一个骇人听闻的、陌生的名称,可能是编者按、调查问卷、导言等,文种较为新颖,可能没见过也没学过。
2、新题型是纸老虎。在要求和题干中一定会告诉如何作答,所以审题很重要,申请题干,所有的作答框架便都能够识破。重点看:内容要作答几方面、有没有形式要求,如标序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号、分类(分段,不同内容写在不同段落)、层次分明等。
3、按照每一个文种的字面意思,加上一些生活积累去理解即可。
第五篇:2014年国考申论新题型:万紫千红总是春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新题型:万紫千红总是春
国家公务员考试在考生一天紧张地作答过程中落下了帷幕。对于考生来说,想必对于国家公务员考试变化的新趋势渴望至极,接下来中公教育将对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申论》考试当中出现的新题型——“调查问卷”进行深入的解析。
(一)新题型总点评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地市级)贯彻执行题突破了以往以宣传类为主要考察形式的惯例,出现了一种新的题型——调查问卷,考察的方式更加灵活。
(二)“新瓶装旧酒”——形式新,内容和思路与历年真题一脉相承
纵观历年地市级申论贯彻执行题考察的内容,2013年考察的“关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讲座的内容”、2012年考察的“社区宣传稿”、2011年考察的“给各村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这三道贯彻执行题目类型一致,均属于宣传动员类的题型,2014年考察的“写给参与救灾的各界人士的倡议书”则继承了则这一传统,但“调查问卷”这一新题型的出现对传统进行了突破,从命题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但其作答思路依然可以从题干要求和实际经验当中得出,所以考生作答依然有章可循。
另外,此题型也考察了考生综合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体现在考生需要通过对材料小邹的案例进行分析,抓取事件背后所反映的实质问题,进而以小邹为背景,设计出该调查问卷的具体问题。因此,今年的贯彻执行题体现出的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考察。
(三)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新题型的出现,是以当前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为背景,是中央所强调下基层、“接地气”,深入群众工作的切实表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设计调查问卷的问题是展开调查工作,了解实际情况的前提和基础。而这种调查和研究的能力是当前许多领导干部所欠缺的。所以,这种新题型的出现,对考生来说,是一种福利,告诫考生要打破常规,不要因循守旧,在备考过程中要对实践操作等综合能力进行全方位的锻炼和提升,以从千军万马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大军中脱颖而出。
所以,中公教育专家认为,透过这种新趋势,要求每一位考生都应学会辨识新事物,需要戒骄戒躁,踏踏实实,切忌投机取巧,以能力的提高为向导,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自觉抛弃不正确的观念,适应新形势,张开双臂,拥抱新事物,做新事物的促进派,而不是促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