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科宣传材料
病友,您好!
您现在所住的科室是天祝县医院中医科,您的主治医生是
,责任护士是
,现就我科的基本情况向您做个简单的介绍:
1、在中医科住院的优惠政策:起付金降低20%,中医药品费、治疗费报销比例上浮10%,按90%报销。
2、哪些疾病适合中医治疗
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中医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对许多疾病具有独到见解、独特疗法和确切疗效。那么患哪些疾病该看中医呢?
慢性疾病:中医的指导思想为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中医在诊疗时特别注意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善于分析、综合和推理,擅长于调理人体气、血、阴、阳和脏腑功能平衡。因此,中医对于各种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反复口腔溃疡、面部痤疮、尿道综合征、贫血、糖尿病及老年期的消化、内分泌、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疾患的治疗有相当好的治疗效果。
大病初愈:大病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乏力、厌食、失眠、消化不良、盗汗、低热等虚弱现象。此时采用中药调理效果尤为显著,因为此时中医采用扶正祛邪、辨证施补、全面调整的治疗方法,故能使病后虚弱者较快地恢复人体的生理平衡。
妇科疾病:妇女的痛经、月经失调、带下病、功能性出血、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症、妊娠及产后疾患如严重的妊娠反应、产后无乳、回乳等宜看中医。因中医治疗妇科病用药谨慎,且中医中药治疗妇科疾病不仅治标而且治本。
儿童疾患:儿童尤其是幼儿生病时,因为幼儿较难描述病情,就是家长往往亦很难准确地陈述病况。而中医可采用望、闻、问、切的传统方法,加上现代化的化验检查,通过综合分析,可准确诊断病情,并对症下药。
疑难疾病:各种肿瘤手术和放化疗后及癌症晚期病人,中医治疗可帮助早日恢复或延长生命期、提高生存质量。阳痿、遗精、少精、死精、女性不孕、神经官能症、面瘫、脱发、风湿、痹证、牛皮藓、白癜风等疑难病求治于中医中药很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神奇疗效。
有病难诊:许多人自觉有病,但经各种现代化的诊疗设备检查、化验后,仍难以确诊时宜看中医。如对于气虚自汗、盗汗、耳鸣、肢麻、肢冷、腹胀、便秘、溏泻、小便频数、夜尿频频、口渴、心悸、胸闷、狂躁、忧郁、精神萎靡、身倦无力、头晕眼花、失眠健忘等症状,经中医仔细辨证,诊断出病因并对症施治,对西药过敏或有严重副作用时,亦可改用中医药治疗。
3、“三不要”、“三不用”、“四不能”原则
“三不要”:可做可不做的检查,坚决不做;可开可不开的药物,一律不开;可收可不收的费用,分文不收。
“三不用”:能用简单的药,就不用复杂的;能用便宜的药,就不用昂贵的;能用国产耗材,就不用进口耗材。
“四不能”:每位医生主管的每一名出院病人所用国家基本药物费用,占该病人总药品费用的比例不能低于30%;每位医生所管出院病人的抗生素费用,占该医生出院病人总药品费用的比例不能高于医院规定的控制线;每位医生所管全部出院病人的药品费用占该医生出院病人医疗总费用的比例不能超过医院规定的我科药物费用比例。
4、我科在护理站设立了病人意见投诉箱,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有什么建议和意见,请您毫无保
留地提出来,我们会本着“看一个病人,树一次形象,交一个朋友”的服务理念,也为我科的建设和发展积极采纳您的建议和意见。
5、看中医前4个注意
(1)不要化妆。“望诊”对诊断非常重要,一定要让中医师看到你的“本来面目”。
(2)不要吃容易染舌苔的食物或药物。牛奶、花生等含脂肪多的食品容易使你的舌苔变得白腻;杨梅、乌梅等,容易使舌苔变黑;咖啡、橘子以及维生素B2等,可能使舌苔变黄;就诊前喝热饮,可使舌质变红。
(3)不要使用气味浓烈的香水或护肤品;不要吃气味浓烈的食物,如葱、蒜等,以免影响闻诊的准确。
(4)不做剧烈运动。脉诊是中医诊病的重要手段,就诊前应尽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情绪急躁和剧烈运动等因素,对诊断造成影响。
第二篇:中医科工作制度
中医科工作制度
一、中医科是运用中医、中药诊治和防治疾病保障人民健康的部门。中医科应以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搞好门诊和病房工作。
二、中医的医疗工作必须以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辨证论治为指导原则,并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诊治水平。要建立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特色的病历,并把病历书写作为中医技术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中医科患者的入院、出院、饮食、护理均由中医医师决定,诊断、治疗以中医方法为主,必要时可请西医协助。
四、对于年老、经验丰富的中医,应配备水平较高的青、壮年中医或西学中医师,作为助手,继承并整理其学术经验,积极开展中医科研工作。
五、加强门诊工作,坚持高年资医师上门诊,积极开展门诊的中西医结合新业务。
六、中医门诊日均中药饮片处方数占本科室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70%,中医临床科室中药处方合格率≥90%。
七、中医临床科室病床使用率≥85%,病房中医治疗率≥70%,甲级病案率≥90%。保证全院其他临床科室中医会诊次数≥6次/月。
八、中医科病房除完成本科室医疗工作外,还担负全院各科中医会诊及中医教学任务。中医治疗的住院患者,是否需要随诊,由会诊医师确定,并认真做好记录,定期随诊。
九、院外处方,原则上不转抄,只能供参考。医师未见患者,一概不得开处方和抄方。
十、对于特殊煎药方法及服药时间,医师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并在处方上注明。
十一、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定期(原则每月1次)或不定期实行病案讨论,提高各级医师诊治水平。
十二、加强组织纪律性,按时上下班,严格交接班制度。
十三、患者出院2周内,由主任医师(正副主任、科主任)带领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到病案室统一签署病案首页。签署首页时,对重点、疑难病例的病历进行复习,结合历代医家的著名论述及有关检查、病例报告,结合治疗效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提高辩证施治水平,确定最后诊断,由各级医师签字。讨论内容要认真记录,由主任医师签字,最后装订在病历内。
第三篇:中医科工作制度
中医科工作制度
1.各医院都要设立中医门诊,开设中医病房或中西医结合病房,加强中医科室的建设,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药学遗产。
2.医院中医科的病房,由中医负责管理。中医科病员的入院、出院、饮食、护理均由中医决定,诊断、治疗以中医方法为主,必要时可请西医协助。
3.中医可按病员病情签署诊断、病假、死亡等有关医疗证明书。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认真及时书写中医或中西结合病历(包括门诊病历)。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全名。
4.对于年老经验丰富的中医,应配备水平较高的青壮年中医或西学中医师,作为助手,继承并整理其学术经验。积极开展中医的科研工作。
5.承担中医和西医学习中医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进修、实习人员,定期开展中医学术活动。
6.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7.有条件的中医科要开展针灸、推拿、正骨等疗法。
第四篇:中医科简介
解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简介
中医科作为本中心特色科室;设立骨伤科及治未病专科门诊,现拥有医护人员8人,其中主治医师3人,医师1人,治疗师3人,执业护士1人。科室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针灸推拿等专业。目前人才梯队合理,医疗技术精湛,中医特色突出,团队精神一流。
中心积极宣传和普及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除了中医文化的氛围营造外,还组织专家在辖区对群众进行健康知识的讲解,发放宣传资料,传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理念;并与中医医疗相结合,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服务,如“冬病夏治”贴穴治疗、灸法治疗、经皮电刺激穴位治疗等。
中医馆服务的环境、流程、方式等方面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理念,坚持把高质量的医疗技术与优质服务融入到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本科充分发挥中西医互补优势,以系统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各类内科疾病开展广泛有效治疗,特别是对颈肩腰腿痛、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过敏性疾病、胃肠疾病的治疗采用独特疗法,均取得卓越疗效。
第五篇:中医科工作制度
中医科工作制度
一、医院设立中医门诊及开设中医病房,加强中医科室的建设,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药学遗产。
二、医院中医科的病房,由中医负责管理。中医科病员的人院、出院、饮食、护理均由中医决定,诊断、治疗以中医方法为主,必要时可铺以西医治疗。
三、中医可按病员病情签署诊断、病假、死亡等有关医疗证明书。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按照“中医或中西结合病历(包括门诊病历)基本规划”要求认真及时书写病历。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全名。
四、对于年老经验丰富的中医,应配备水平较高的青壮年中医或西学中医师,作为助手,继承并整理其学术经验,积极开展中医的科研工作。
五、医院可承担中医和西医学习中医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进修、实习人员,定期开展中医学术活动。
六、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
七、中医科必要时开展针灸、推拿、正骨等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