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申报服务星材料

时间:2019-05-13 06:4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申报服务星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申报服务星材料》。

第一篇:社区申报服务星材料

大西街道天光社区申报服务星材料

以民为本 开拓创新 进一步提高了社区服务水平

天光社区位于大西地区中部,占地面积0.15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居民楼24栋、131个单元,居民3044户、8627人,驻社区单位165个。两年来,天光社区党委、社区委员会带领社区工作者、社团组织、居民志愿者以及一切社会力量,紧紧围绕和谐这一主题,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居民自治和特色服务活动,进一步打造居民宜居环境,使社区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建网络、抓队伍,打造为民服务平台

服务是社区建设永恒的主题,为了更好地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我们在加强社区管理的同时,依托社区工作站,搭建了为民服务的平台。我们建有150平方米的一站式服务办事大厅,2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室,50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并配置了彩电、VCD、麻将、棋牌、台球、健身器、按摩椅等设备设施20多套台,藏书6500多册,为居民提供了一系列温馨典雅的活动场所,使社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完善。我们围绕“便民、敬老、党员、义工、就业、教育、助学、环境、妇女、安全、卫生”等方面内容,建立健全了一个“内外结合、上下联动、门类齐全、覆盖全

民”的社区服务网络,使居民不出社区便能享受到温馨细致地服务,从而解决各种生活问题。比如为了方便居民生活,我们建立家政、食杂、粮油、杂修、房产、干洗、缝纫等各种便民网点40多个;为了爱老敬老,我们搭建了老年日间照料站、老年人科普大学、老年人服务热线、孤老求助“一键通”、老年人维权站、老年人健康档案等服务设施和平台。我们发动驻社区单位、居民群众、青年学生,先后成立社区协会、联席会议、社团组织、互助机构等各种民间组织50多支,使社区志愿者队伍壮大到了1000多人。

二、做好事、办实事,认真实施“五民”工程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服务居民是社区建设的主题,所以说,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就必须做好服务居民这篇大文章。一是做好扶贫帮困“助民”。两年来,我们把帮助社区弱势群体作为社区党建工作重点来抓,组织成立了卫生保洁、绿化、助残、家政、医疗等12个志愿者服务队,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0多次。通过为下岗失业人员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介绍就业;为特困居民办实事、解难事等,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使他们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二是建立党员教育长效机制“育民”。在居民中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活动,引导居民树立爱祖国、爱城市、爱社区、爱家庭,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的和谐理念。在青少年当中开展“社区手牵手”、“做文明居民”、“社区是

我家”、“文明小市民”、“不让毒品进我家”等活动,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思想教育模式。三是成立各种社区文体团队“乐民”。为了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我们成立了自己的秧歌队、健身队、合唱团、书画协会、棋牌协会、台球协会等文艺骨干队伍20多支500多人,常年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促进了社区文化的繁荣。比如去年5月份举办的“天光社区友好周”,组织大家开展读书学习、老歌联唱、棋类比赛、书画展览等各种活动,其中的关爱聋哑人学手语、学习英语迎奥运,掀起了社区居民学习的热潮。两年来,我们开展大小文体活动100多场次,参与居民10000人次以上,通过活动增进了邻里沟通,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使居民参与活动率达到了50%,邻里相认相知率达到了60%。四是强化社区治安管理“安民”。社区党组织始终把社区治安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成立了红马甲巡逻队,白天、夜间协同派出所民警在区内巡逻,随时对辖区的矛盾纠纷、流动人口进行排查,在社区内逐步形成了“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五是争创文明社区“惠民”。为了彻底治理乱停乱放、乱倒垃圾等公共问题,给广大市民提供舒适的人居环境,我们坚持每天对辖区内的环境卫生、绿化等进行检查,保护了环境,维护了居民的切身利益。

三、重特色、抓创新,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创新是社区服务的灵魂,为了实现“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服务宗旨,我们以居民满意为目标,深入开展了形式多样创新活动。

1、设立荣辱点评台,倡导文明风尚。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来,我们及时设立了荣辱点评台,将社区内发生的有代表性的好人好事和不文明行为定期在荣辱点评台进行点评,让居民辨别美丑荣辱,不断提高“讲文明、创和谐”人人有责的自觉性和自豪感,取得了显著成效。荣辱点评台设立以来,共登出好人好事45篇,点评不文明行为15篇。通过点评,使居民从中受到很大教育,膀爷不见了、养宠物的随身带手纸了、邻里和谐了、互助友爱的气氛浓厚了。我们的做法先后受到沈阳日报、辽沈晚报、人民日报的关注和报道。

2、开展预约服务,方便了居民办事。社区是政府联系居民的桥梁、服务居民的窗口。为了打造全天候的社区服务平台,让居民随时享受社区服务,我们开通了社区预约服务,不论什么时候,只要居民需要服务,就可以打热线电话进行预约,在预约的时间一定有人等候服务。开通以来共接预约电话二百余次,为居民办事124件。

3、发放邻里互助卡,促进了相认相知。在开展和谐楼栋活动中,我们在奉天街191-1号楼进行试点,为每户居民发放了邻里互助卡,卡上印有本单元居民的姓名和住宅电

话。林大娘在家突然发病,就是因为按卡片打了一个求助电话捡了一条命,她高兴地逢人便讲,这真是“救命卡”啊。通过发放邻里互助卡,促进了邻里之间的相认相知相助,也增强了居民对社区委员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总之,“只要居民认同的事,我们就全力以赴;只要居民受益的事,我们就坚持不懈,只要利于发展的事,我们就不断创新”,我们要以此为核形成天光社区的工作风格和执业精神,为本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大西街道天光社区 2009年9月30日

第二篇:社区申报生态星材料

大西街道天光社区申报生态星材料

精心打造生态社区

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我们大西街道天光社区位于大西地区中部,占地面积0.15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居民楼24栋、131个单元,居民3044户、8627人,驻社区单位165个。今年以来,我们为贯彻沈河区和谐社区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开展特色社区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本社区的实际,以为民做好事、办实事为宗旨,以居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开展创建生态星活动,从而推动创建平安社区工作健康深入开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章立制,强化社区生态环境联动建设 创建生态型社区必须要有坚强的组织、刚性的制度保证。我们天光社区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宗旨,以提高百姓生活品位,打造良好生活环境为主旋律,在各项工作基础设施、组织机构和服务功能均完善的同时,社区党委着力将环境管理摆上工作议事日程,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形成适应社区生态条件的发展模式,精心打造生态型社区,实现了生态环境优美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格局。

1、建章立制。一是社区建立了生态星创建工作领导小 组,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领导。同时强化生态联动建设。抽调骨干力量,具体负责生态创建工作的实施。二是按照上级生态星考核标准,建立制度,落实措施,具体分工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划分了责任、任务,明确了工作目标,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出“创建生态型社区”活动实施方案,制定了生态建设工作计划,建立健全了材料档案和图片档案,并设专人管理。三是明确领导责任,形成了社区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主任具体抓、社区干事合力抓的良好局面。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党委坚持做到每月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做到定期汇报、定期研究、定期部署,层层落实,保证了创建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2、完善网络。一是积极做好辖区内垃圾处理网建设。街道、物业、社区三位一体,积极配合,做到居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二是与物业建立经常沟通机制,1.加强保洁员队伍的管理,定期对保洁员进行培训,使专业的环卫保洁员队伍,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创造洁净、舒适的生活环境。2.建立院长、楼长、单元组长为主体的居民自治队伍。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从而形成人人参与、层层负责的环保氛围。3.加强居民的素质教育,引导居民养成良好文明的卫生习惯,随时保持家庭环境整洁,无杂物堆放,倡导绿色楼道。4.社区工作者包片管理到位,随时发现垃圾随时处理,消除死角。

5、围绕环境保护成立共产党员服务队和环保志愿者监督队,建立健全了一个“内外结合、上下联动、覆盖全民”的社区生态环境监督网络。

二、贴近居民,不断拓展绿色生态全民意识

我们本着创建绿色生态型美好家园,造福子孙万代为抓手,社区党委把宣传教育作为重要力量来抓,落实为百姓办实事的民生工程,经常性的大力宣传引导,强化生态全民意识。以积极开展好生态建设主题,召开环境整治动员会、利用黑板报、发放环保宣传小册子、生态建设倡议书等形式广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和意义。通过“绿色家庭创建”、“荣辱点评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和引导群众,使广大干部群众在自觉参与中真正意识到生态建设的迫切性,营造了“家家齐行动,人人都参与”的浓厚创建氛围。我们还经常利用科普大学宣讲环保知识,每季度开展1次环保知识教育讲座,同时成立了社区环境义务监督队,环保志愿者队伍和树木养护队。把绿色与环保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居民自觉投身创建“绿色、生态、环保、整洁社区”的行动中来。使社区居民普遍曾强了环保意识和公德意识,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明显,现在社区内无“天女散花”、无卫生死角、无楼道内乱堆乱放、无乱贴乱画、无侵占绿地、无毁绿现象、无违章建筑、无车辆乱停乱放。社区内有规范的毒饵站,我们定期投药,我们还定期开展消杀四害行动,又经常组织社区居民和低保户清除“城市牛皮癣”,小招贴。老百姓拍手叫好。目前社区广大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大大增强,我们将继续夯实创建基础,形成人人广泛参与的新格局。

三、争创生态,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努力

在创建生态型社区的系列活动中,我们本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人与自然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的原则,不断满足广大居民群众的需求,把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的触角延伸到每个家庭,使居民“保护环境,爱我家园”的意思提升为实际行动。

1、重点加强环境治理力度,着力解决社区居民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如:节能减排、环境污染、垃圾排放、污水处理、食品安全等等。

2、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综合整治,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居民普遍认识到同在蓝天下爱绿护绿,共建生态家园的重要性。

3、社区与街道、物业联动,通力合作逐步改善社区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社区“荣辱点评台”,加强居民环境道德教育,使环境意识逐渐渗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使大家牢固树立爱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的思想,自觉投身生态社区建设。随着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定会逐步实现社区环境净化、绿化、美化,人群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健康的目标。让天光社区成为整洁、舒适、祥和的人居环境,为精心打造一个生态化社区走出一条新路。

大西街道天光社区 2009年9月30日

第三篇:社区申报平安星材料

***社区平安社区创建申报材料

强化群防群治 构建平安社区

***社区位于县城中心。辖区下岗失业人口多、流动人口多。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平安建设,***社区今年以来,结合本社区的实际,以为民做好事、办实事为宗旨,以居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开展创建平安社区活动,从而推动创建平安社区工作健康深入开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章立制,为社区平安提供组织保证 创建平安社区必须要有坚强的组织保证、刚性的制度保证。***社区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以社区成员、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主体,物业公司和辖区共建单位的组织体系。经常性的抓好社区志愿者协会、残疾人协会、老年协会等各类协会组织,有针对性,生动和有效地开展群众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扎扎实实地贯彻到基层。

1、发扬民主 健全制度。一是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召开党员大会和居民代表大会,进行宣讲,让全体党员和居民代表认清“创建平安社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三是通过标语、板报在社区广泛宣传,使社区居民对这次活动人人皆知,家喻户晓。把综治工作和群防群治工作抓好,切实负起保一方平安的责任。四是成立了群防群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组成巡逻队,分片负责,每人配备红袖标,确定巡逻路线,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专群结合,并做好记录。

2、群防群治 完善网络。一是与派出所联网。通过网格化巡逻,对违法犯罪成强大的震慑力和打击力,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二是警民联防,保证社区平安。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居民群众不仅是加强平安社区建设的力量源泉,而且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社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维护社区治安的积极性,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工作,落实防范责任和防范措施,努力预防和控制可防性、多发性案件的发生。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实现管区“政治安全、信访安全、社会安全”的工作目标。三是我们在注重发挥派出所社区民警业务熟、情况明、作风硬的骨干作用的同时,按照“管得严、防得住、控得牢”的原则,以驻街单位和商业网点为基础,以居民楼为重点,组建了一支群防群治队伍。从下岗党员、特困户、退休人员中挑选出身体健康,热爱社区工作的、居民信任的并且具有较好的个人素质的人员中招募志愿者,组成一支义务巡逻队。为了使这支队伍更加正规化,此外我们还请了消防大队民警培训队员学习防火、救火、宣传等方面的知识。夯实了群防群治的基础。

二、贴近居民,深入开创社区平安活动

我们本着社区平安工作长抓不懈、治安管理长治久安的原则,实现社区稳定。一是社区警务室民警与社区委员会之间紧密配合、互相联动。以社区民警为核心,综治队伍及物业、志愿者队伍为骨干,完善群防群治。强化对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的管理。二是社区在“三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支部、群防群治队伍、楼道单元组长,治安信息员的积极性,不断加强社区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积极开展各类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及时掌握各类信息,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三是坚持抓好“四防”(防火、防盗、防空、防事故)工作,落实责任,经常开办防火救灾知识讲座。消除事故隐患。四是认真处理和调解社区各类民事纠纷,来信来访,民事纠纷调解率达95%以上,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之中。确保社区无重大刑事案件、火灾事故的发生,现在社区风气良好,无封建迷信活动,无邪教等现象,无严重的家庭暴力事件。

三、以人为本,为百姓安居营造稳定环境

在创建平安型社区的系列活动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民利为先的原则,把和谐社区平安创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1、重点抓好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盗窃、抢劫等多发性案件的预防工作。

2、深入开展创建“无毒社区”,与辖区单位共建安全 社区等工作,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感。

3、健全治安防范队伍,严密监控和重点路段、部位的治安动态,及时处置突发性治安事件,调处和化解不稳定因素。

4、开展治安混乱部位的整治活动。有序整治社区内一些乱停乱放的车辆,对出租屋、商业网点、废旧物资回收业、娱乐行业和重点路段进行治安情况专项整治。

5、大力倡导见义勇为,社区每年评选、表彰奖励涌现的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弘扬社会正气,营造全社会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浓厚氛围,同时要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努力减少青少年犯罪。

6、加强街巷、道路巡防,将社区志愿者治安巡逻覆盖整个社区。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专群结合”的群防群治新格局。

多年来,***社区党委、社区委员会带领社区工作者、群团组织、居民志愿者以及一切社会力量,紧紧围绕平安、和谐这一主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平安创建”和特色服务活动,进一步打造居民宜居环境,使社区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我们继续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积极探索社区平安建设工作的新途径。强化群防群治,构建平安社区。

***社区居委会 2011年9月27日

第四篇:社区申报平安星材料

大西街道天光社区申报平安星材料

强化群防群治 构建平安社区 我们大西街道天光社区位于大西地区中部,占地面积0.15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居民楼24栋、131个单元,居民3044户、8627人,驻社区单位165个。今年以来,我们为贯彻沈河区和谐社区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开展特色社区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本社区的实际,以为民做好事、办实事为宗旨,以居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开展创建平安星活动,从而推动创建平安社区工作健康深入开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章立制,为社区平安提供组织保证

创建平安社区必须要有坚强的组织保证、刚性的制度保证。天光社区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以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主体,物业公司和辖区共建单位的组织体系。经常性的抓好社区志愿者协会、残疾人协会、老年协会等各类协会组织,有针对性,生动和有效地开展群众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扎扎实实地贯彻到基层。

1、发扬民主 健全制度。一是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召开党员大会和居民代表大会,进行宣讲,让全体党员和居民代表认清“创建平安社区”工作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三是通过标语、板报在社区广泛宣传,使社区居民对这次活动人人皆知,家喻户晓。把综治工作和群防群治工作抓好,切实负起保一方平安的责任。四是成立了群防群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组成巡逻队,分片负责,每人配备红袖标,确定巡逻路线,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专群结合,并做好记录。

2、群防群治 完善网络。一是与派出所联网。通过网格化巡逻,对违法犯罪成强大的震慑力和打击力,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二是警民联防,保证社区平安。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居民群众不仅是加强平安社区建设的力量源泉,而且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社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维护社区治安的积极性,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工作,落实防范责任和防范措施,努力预防和控制可防性、多发性案件的发生。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实现管区“政治安全、信访安全、社会安全”的工作目标。三是我们在注重发挥派出所社区民警业务熟、情况明、作风硬的骨干作用的同时,按照“管得严、防得住、控得牢”的原则,以驻街单位和商业网点为基础,以居民楼为重点,组建了一支群防群治队伍。从下岗党员、团员、特困户、退休人员中挑选出身体健康,热爱社区工作的、居民信任的并且具有较好的个人素质的人员中招募志愿者,组成一支义务巡逻队。为了使这支队伍更加正规化,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原则和工作制度,包括巡逻的范围、任务、时间等。有民警进行业务培训,使巡逻队员掌握和了解常识性的治安巡逻业务知识及擒、拿、格、斗训练。此外我们还请了消防大队民警培训队员学习防火、救火、宣传等方面的知识。夯实了群防群治的基础。天光社区的“维安义工”、“捉贼小分队”定期在社区的各个楼院当中巡逻,起到良好的震慑作用。天光社区的“捉贼小分队”还上了“新北方”。

二、贴近居民,深入开创社区平安活动

我们本着社区平安工作长抓不懈、治安管理长治久安的原则,实现社区稳定。一是社区警务室民警与社区委员会之间紧密配合、互相联动。以社区民警为核心,综治队伍及物业、志愿者队伍为骨干,完善群防群治。强化对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的管理。开展司法进社区活动,1、结合实际,积极开展群众普法教育。利用社区学校、黑板报、宣传栏、标语及上门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全方位法制宣传。提高居民懂法守法的自觉性,培养居民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文明礼貌、家庭和睦的良好社会风尚。

2、开展外来人口法制教育。对外来人口及出租房进行上门登记,并广泛进行法制宣传。社区常住人口犯罪率低于本市平均水平。二是社区在“三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支部、群防群治队伍、楼道单元组长,治安信息员的积极性,不断加强社区居民的自我防范

意识。积极开展各类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及时掌握各类信息,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三是坚持抓好“四防”(防火、防盗、防空、防事故)工作,落实责任,经常开办防火救灾知识讲座。消除事故隐患。四是认真处理和调解社区各类民事纠纷,来信来访,民事纠纷调解率达95%以上,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之中。确保社区无重大刑事案件、火灾事故的发生,现在社区风气良好,无封建迷信活动,无邪教、赌博、吸毒等现象,无严重的家庭暴力事件。

三、以人为本,为百姓安居营造稳定环境

在创建平安型社区的系列活动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民利为先的原则,把和谐社区平安创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1、重点抓好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盗窃、抢劫等多发性案件的预防工作。

2、深入开展创建“无毒社区”,与驻街单位共建安全 社区等工作,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感。

3、与派出所、亮化办、物业公司配合,确保小区居民住宅楼的楼道照明亮灯完好率达95%。

4、健全治安防范队伍,严密监控和重点路段、部位的治安动态,及时处置突发性治安事件,调处和化解不稳定因素。

5、开展治安混乱部位的整治活动。有序整治社区内一些乱停乱放的车辆,对出租屋、商业网点、废旧物资回收业、娱乐行业和重点路段进行治安情况专项整治。

6、大力倡导见义勇为,社区每年评选、表彰奖励涌现的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弘扬社会正气,营造全社会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浓厚氛围,同时要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努力减少青少年犯罪。

7、加强街巷、道路巡防,将社区志愿者治安巡逻覆盖整个社区。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专群结合”的群防群治新格局。

多年来,天光社区党委、社区委员会带领社区工作者、群团组织、居民志愿者以及一切社会力量,紧紧围绕平安、和谐这一主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创建”和特色服务活动,进一步打造居民宜居环境,使社区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我们继续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积极探索社区平安建设工作的新途径。强化群防群治,构建平安社区。

随着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天光社区定会成为一个管理有序、安全稳定、文明祥和的平安、和谐社区。

大西街道天光社区

2009年9月30日

第五篇:2012亚星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管理制度

亚星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规范和促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提升现代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区志愿服务是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倡导和扶持下,从社区成员多种需求出发,组建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社区工作者、物业服务企业员工等共同参与的组织网络,开展各种无偿服务,协助解决社区问题,倡导社区居民互助,共同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公益活动。

第三条社区志愿者是在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注册登记,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第二章 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社区应建立党组织统一领导,社区居委会、驻区单位、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同配合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第一责任人。

第五条党支部、团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

第六条社区党员、职工、青年、巾帼等志愿服务组织统一纳入社区志愿服务管理体系,接受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协调指导。

第七条志愿服务组织机构职责: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招募、培训、管理志愿者,确立服务项目,开展服务活动,加强阵地建设,为社会公益和社会保障等项工作提供服务。

第三章 社区志愿者招募与注册

第八条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可采取公开招募与定向招募相结合、经常性招募与阶段性招募相结合、面向个人招募与面向集体招募相结合等方式开展招募工作,建立健全高效便捷的志愿者招募机制、稳定通畅的招募渠道。

第九条志愿者管理推行注册登记制度。注册志愿者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具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二)年满十八周岁或十六至十八周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者;十四至十八周岁者,须经其法定监护人同意;

(三)具备参加志愿服务相应的基本能力和身体素质;

(四)品行端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市志愿者联合会章程和注册机构的相关规定。

第十条 注册志愿者的申请程序:

(一)本人持有效证件到所在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提出申请,填写《郑州市志愿者注册登记表》。

(二)所在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按照志愿者基本条件对申请人情况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由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提交注册机构审核;

(三)审核合格后,注册机构为申请人统一编号,发放注册志愿者证,将申请人的有关信息录入志愿者数据库,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为志愿者建立志愿服务档案。

第四章 社区志愿者权利与义务

第十一条社区志愿者享有以下权利:

(一)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二)获得志愿服务的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

(三)获得志愿服务所需的条件和必要的保障;

(四)获得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的教育和培训;

(五)请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帮助解决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六)有困难时优先获得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志愿者提供的服务;

(七)对志愿服务组织进行监督,提出批评和建议;

(八)要求志愿服务组织出具参加志愿服务的证明;

(九)申请注销注册志愿者身份;

(十)其他依法享有的权利。

第十二条社区志愿者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志愿者组织的相关规定;

(二)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注册相关信息,如有信息变更及时联系修改;

(三)履行志愿服务承诺或者协议约定的义务,完成志愿服务;

(四)开展志愿服务时应当统一着装或佩戴统一的标志,自觉维护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形象和声誉;

(五)自觉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六)退出志愿服务活动时,履行合理告知的义务;

(七)保守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获悉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或者其他依法受保护的信息;

(八)不得向接受志愿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索取、变相索取报酬;

(九)不得以志愿者身份从事任何以营利为目的或违背社会公德的活动;

(十)其他依法应当履行的义务。

第五章 社区志愿服务保障与管理

第十三条社区应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设立志愿服务工

作站,确保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规范化的志愿服务工作站应具备“八个有”:

(一)有工作场地:一张办公桌、一部电话、一个议事场所;

(二)有志愿者队伍:根据自愿原则招募组建社区注册志愿者队伍;

(三)有服务项目: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题,因地制宜设计开展志愿服务项目;

(四)有活动计划:每一个志愿服务项目都有明确的全年目标和近期计划,确保服务站志愿服务工作长期坚持;

(五)有管理制度:在志愿者的招募、培训、活动、表彰,日常管理等方面建立相关制度,实现规范化运作;

(六)有档案制度:包括活动计划、图文信息、工作总结,志愿者名册、服务内容、服务时间、表彰情况记录,服务对象名册等;

(七)有服务基地:根据服务项目要求建立长期服务基地,如服务广场、老年公寓等;

(八)有统一标识:悬挂“志愿服务工作站”牌匾,规格:60cm*40cm,各项管理制度上墙。

第十四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可接受社会捐赠和资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挪用。经费的筹集、使

用和管理,依法接受有关部门监督。

第十五条在重大活动志愿服务和应急志愿服务中,志愿服务组织或接受服务的组织,应当为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经常性志愿服务中,有条件的志愿者组织可根据需要为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应当对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中由本人所支出的交通、误餐等费用给予适当的补贴;经常性志愿服务,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给予上述补贴。

第十六条建立志愿服务时间累计和绩效评价制度,实行志愿者星级认证。注册志愿者每年至少要参加 20 小时的志愿服务。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到100小时、200小时、500小时、800小时、1000小时的,可根据《郑州市星级志愿者认证管理办法》,分别认定为郑州市一至五星志愿者。

第十七条认证申请由负责安排志愿者参加活动的志愿服务组织或志愿者个人提出,由对其进行注册的志愿服务组织根据志愿者服务的时间累计及服务评价情况进行认定。

第十八条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应组织开展相关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文化宣传设施,广泛宣传实践中涌现出的优秀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及其典型事迹,加强正面宣传引导,营造有利于志愿者队伍发展的良好氛围。

下载社区申报服务星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申报服务星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星社区2014年度工作总结

    天星社区2014年工作总结天星社区居委会在天星镇党委、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天星镇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砌落实......

    六星社区申请报告(本站推荐)

    一、 申请目标: 我社区在此次创建活动中的初期目标是创建“三星”示范社区,即“民主自治示范区”、“关注民生示范社区”、“平安创建示范社区”。 二、 活动开展情况: 1、 广......

    平安社区申报

    平安社区申报创建“平安社区”是造福市民、为民服务的有效形式之一;社区是城市管理单元,社区工作是直接为群众服务的,要真正搞好这项工作,必须夯实基层基础工作。通讯社区经过几......

    申报文明社区材料

    申报文明社区材料 ****小区占地120多亩,建有17幢商住楼、16幢山顶独立别墅,总建筑面积近23万M。现有居民住户1660户,居民6000人,各项配套设施、管理制度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都比......

    文明学生勤奋好学星申报 表

    文明学生勤奋好学星申报 表姓名Xxx 学校 Xxx 班级 职务 最高荣誉Xxx 素质评定 主要事迹学习自觉意识强,课内课外刻苦钻研。上课认真 听讲,课后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并且能定下心来......

    天星社区反恐预案

    天星镇天星社区反恐预案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全面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保证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促进......

    社区学校申报汇报材料

    望城区格塘镇社区学校工作情况汇报 格塘镇社区学校负责人刘建宏 2011年9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我谨代表格塘社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向各位关心支持我校工作的各......

    XXX社区申报“交通安全社区”材料

    xx社区申报“交通安全社区”材料 xx社区居委会于2002年4月成立,现有人口9024人,3291户,居民楼院72座,社区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xx社区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共有双环委、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