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容美发行业的发展前景
美容美发市场的发展前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正是消费者对“美”的追求,美容美发市场才得以发展壮大,从理发到美发,从化妆到皮肤护理,到美容美体等等,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工业独树一帜的产业形式。作为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之一,它为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的关爱和尊重。
据调查分析,目前全国约有182万家各类美容美发机构,3100余家化妆品生产企业,600余家美容美发培训机构,形成了约2585亿元人民币的美容美发服务产值和约960亿元人民币的化妆品产值。调查还表明,全国美容美发机构的每店平均营业收人为11.63万元/年,中心城市的大型店收入较高,年收入超过60万元人民币者达到43.84%,小店的年收入多在5—10万元人民币,行业员工月收入平均约为1lOO元人民币左右;全国美容美发机构中约52.6%为盈利,38.5%为持平,8.9%为亏损。美容美发机构经营处于良性的运行状态中。
抽样调查表明,美容美发机构管理模式以家族式占主导地位,经营方式正由单一走向综合,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品牌经营机构发展连锁方式,加盟经营占87.98%;美容美发服务机构的形态表现为发廊型、沙龙型、治疗型、休闲型、享受型、专门型和会员型,有80.25%的美容美发服务机构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会员制经营方式,在经营面积200M2以上的大型机构中则100%以不同形式采用会员制经营;职业
经理人管理模式约占10.23%,大多数中小型机构都由投资者自己为主体进行管理,但大型机构由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占主流;运用网络信息化或电脑数字化手段进行管理者在被调查的机构中约占5.72%,已初见端倪。
3、自主择业,自我发展,是创业和就业的良好通道
据调查,美容美发从业人员平均年龄约为25.72岁,男女性别比例约为21.42:78.58。显示出是一个以女性为就业主体的优势产业;在从业人员中属本埠就业者占40%,属外省籍或远郊者占60%,这种情况在中心城市更为明显;在从业人员中约有70%为自谋职业及创业者,再就业者约占10%,“4050”大龄人员约占3%左右,美容美发业大量吸纳小城镇转移劳动力和待业者,是解决就业和创业发展的良好通道。
4、教育培训支撑行业发展
据调查,美容美发机构的从业人员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35.1%,高中及中专技校者占53.53%,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11.38%。从业者接受教育程度偏低,与美容美发业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和与人体卫生相关的服务性质的要求有所差距。
调查表明,美容从业人员中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者约占53.92%,近一半人员无专门教育经历,其中有医学背景者只占3.83%。目前专业培训亦多为1一3个月的短期培训,这与国外美容专业教育、后
续培训,特别是学历教育有很大差距。目前教育培训体制与美容美发行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是导致出现美容服务问题较多的原因之一。
5、美容美发服务已经成为消费热点
调查表明,有70%的被访者对未来美容美发业发展持乐观态度。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前三个因素是美容美发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占28.60%),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占15.2%),用具的卫生安全性(占12.1%)。评价满意度较高的是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评价较低的是管理和服务质量。在被访者中,有去美容美发院的意向者占90%以上,其中60%的人有去过美容美发院经历;有80%以上的被访者对普通美容美发服务价格持接受态度,办理消费月卡(占19.28%)和年卡(占23.08%)已成为主要方式之一,消费以城市为主(占70.05%)。美容美发消费者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9.61%:83.39%;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岁一50岁(占81.04%);大专以上学历的消费约占45.86%;社会地位较高和职业相对稳定的人员是消费主要群体(占93.12%);农民及农民工消费约占6.88%,广大农村的美容消费已开始显现一定的消费势头。
6、从自发到自觉,行业发展需要良好环境
中国美容美发业经过自主发展,已经从过去的自发状态,趋向于成长期的自觉状态,行业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市场需要规范。有88.69%的被访者希望行业法制化管理,在规范有序环境下发展;有89.5%的被访者希望健全标准化体系,保障卫生安全,提高服务质量。调查
还表明,有超过60%的正规美容美发机构的从业者希望能够建立执业资格制度,并且将执业资格作为企业注册开业和人员从业的必备技术条件,这一主张与目前国际通行的美容美发业管理模式相符合。
从美容美发行业呈现出来的这些特点可以看出:作为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士应该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技术学习和团队学习。美菊发艺作为介休美容美发行业的领军人,先后换了 家店铺,从开始 人的小店到现在发展成为占地面积 ㎡,拥有员工 人,环境设施优美,集美容美发于一体的大型场所。在投资成本加重的同时,我店仍坚持给员工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仍然坚持“顾客是上帝”的原则,吸纳顾客意见,不断改进内部装潢,为顾客创造最舒适的消费环境。
美容美发是一门技术,需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此将来美发教育上会出现师授徒,学校教育两种并行的情况,这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作为业内人士,深知这一行业人才的缺乏,我衷心希望能用自己十多年来苦心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有志者传道解惑,也会为将来的学子提供实习的平台,共同为社会解决就业奉献一点力量。
第二篇:美容美发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分析
美容美发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分析
最好的美容美发学校-美容美发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的美容美发行业发展仍再继续,这也是一个半支柱产业,人们对自己生活水平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据调查分析,目前全国约有182万家各类美容美发机构,3100余家化妆品生产企业,600余家美容美发培训机构,形成了约2585亿元人民币的美容美发服务产值和约960亿元人民币的化妆品产值。调查还表明,我国美容美发业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1、民营资本占主体,市场化运作
中国美容美发业的主体经济结构是民营经济性质,其生于市场、长于市场,按照市场机制由自发到自觉地配置资源,行业处于市场竞争状态。目前美容美发机构有94.78%为民营资本,4 11%为外资或混合资本;美容美发机构注册资金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下者有72 31%;营业场所主要以租赁方式为主,占88 27%;设备投资以小型化为主。美容美发业整体属于小投资、大市场型服务。美容美发业经过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产业规模,完全由民间资本自发投入,依赖市场化运作。
2、产业发展明晰,经济运行稳定
中国美容美发业已由单一的理发店和简单的护肤服务演变成涉及美容、美发、化妆品、美容器械、美容教育、美容媒体、美容会展和美容营销等产业。美容美发服务是产业终端,美容美发服务和化妆品牛产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火车头和晴雨表,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美容美发业发展步入成长期。
据调查,全国约有20余家美容美发专业媒体,行业每年约有110余场美容美发专业展会,化妆品营销已经形成日化线、专业线、专卖店、药店、超市、电视销售、网上销售和直销等多种途径的销售通道。
据调查,全国各类美容美发机构主要集中在城市(包括乡镇),有近50%是在近五年内新开业的;以生活美容服务为主占75.91%,以美发服务为主占24.08%。抽样调查表明,全国美容美发机构的每店平均营业收人为11.63万元/年,中心城市的大型店收较高,年收入超过60万元人民币者达到43.84%,小店的年收入多在5—10万元人民币,行业员工月收入平均约为1lOO元人民币左右;全国美容美发机构巾约52.6%为盈利,38.5%为持平,8.9%为亏损。美容美发机构经营处于良性的运行状态中。
抽样调查表明,美容美发机构管理模式以家族式占主导地位,经营方式正由单一走向综合,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品牌经营机构发展连锁方式,加盟经营占
87.98%;美容美发服务机构的形态表现为发廊型、沙龙型、治疗型、休闲型、享受型、专门型和会员型,有80.25%的美容美发服务机构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会
员制经营方式,在经营面积200M2以上的大型机构中则100%以不同形式采用会员制经营;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约占10.23%,大多数中小型机构都由投资者自己为主体进行管理,但大型机构由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占主流;运用网络信息化或电脑数字化手段进行管理者在被调查的机构中约占5.72%,已初见端倪。
3、自主择业,自我发展,是创业和就业的良好通道
据调查,美容美发从业人员平均年龄约为25.72岁,男女性别比例约为21.42:78.58。显示出是一个以女性为就业主体的优势产业;在从业人员中属本埠就业者占40%,属外省籍或远郊者占60%,这种情况在中心城市更为明显;在从业人员中约有70%为自谋职业及创业者,再就业者约占10%,“4050”大龄人员约占3%左右,美容美发业大量吸纳小城镇转移劳动力和待业者,是解决就业和创业发展的良好通道。
4、教育培训支撑行业发展
据调查,美容美发机构的从业人员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35.1%,高中及中专技校者占53.53%,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11.38%。从业者接受教育程度偏低,与美容美发业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和与人体卫生相关的服务性质的要求有所差距。调查表明,美容从业人员中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者约占53.92%,近一半人员无专门教育经历,其中有医学背景者只占3.83%。目前专业培训亦多为1一3个月的短期培训,这与国外美容专业教育、后续培训,特别是学历教育有很大差距。目前教育培训体制与美容美发行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是导致出现美容服务问题较多的原因之一。
5、美容美发服务已经成为消费热点
调查表明,有70%的被|方者对未来美容美发业发展持乐观态度。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前三个因素是美容美发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占28.60%),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占15.2%),用具的卫生安全性(占12.1%)。评价满意度较高的是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评价较低的是管理和服务质量。在被访者中,有去美容美发院的意向者占90%以上,其中60%的人有去过美容美发院经历;有80%以上的被访者对普通美容美发服务价格持接受态度,办理消费月卡(占19.28%)和年卡(占23.08%)已成为主要方式之一,消费以城市为主(占70.05%)。美容美发消费者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9.61%:83.39%;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岁一50岁(占81.04%);大专以上学历的消费约占45.86%;社会地位较高和职业相对稳定的人员是消费主要群体(占93.12%);农民及农民工消费约占6.88%,广大农村的美容消费已开始显现一定的消费势头。
6、从自发到自觉,行业发展需要良好环境
中国美容美发业经过自主发展,已经从过去的自发状态,问归于成长期的自觉状态,行业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市场需要规范。有88.69%的被访者希望行业法制化管理,在规范有序环境下发展;有89.5%的被访者希望健全标准化体系,保障卫生安全,提高服务质量。调查还表明,有超过60%的正规美容美发机构的从业者希望能够建立执业资格制度,并且将执业资格作为企业注册开业和人员
从业的必备技术条件,这一主张与目前国际通行的美容美发业管理模式相符合。
第三篇:IT行业发展前景
IT行业发展前景
话说360行,行行出状元,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选择从事什么行业成为大学生们嘴里最常提及的问题。事实上,大部分毕业生都没有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的行业,就面临着转型这一说。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成为当务之急。目前IT行业成为很多人的心头好,为什么这么多人看好IT行业发展前景呢,慧谷IT实训中心职业规划老师给出了以下解答:
1、政策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开发处李建伟处长就说过:“目前中国信息产业缺乏大量的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导致中国信息产业长时间处于一个无法向上的瓶颈。” IT行业在今后几十年的时间都将是朝阳产业,它需要大量的专业IT人才,就业前景非常看好!
2、市场需求。
因为我国在软件外包市场上缺乏大量专业人才,软件测试人员缺口高达几十万之多,对日韩等国外包人才缺口达到几万人,对英法美等人才缺口更大,但是人才可供量却低于5%。行业如此的发展,进而让许多公司不惜花大价钱挖取专业人才,2013年软件开发工程师普遍工资在六千到九千之间,比2012年增长了近30%,而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工资则早已突破万元!
3、职业素养。
由于IT专业人士受到的特殊思维训练,使得他们职业选择更加多元。IT人才所具备的严谨的工作态度、信息化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宝贵且有用的职业素质,这使得他们在从事其他职业时仍然游刃有余。除了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外,他们还可以在市场营销,技术主管,老师等多种职业中获得优秀表现。
选择进入IT行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与薪资相比其它行业,显得更有吸引力。但是IT行业存在一定的就业门槛,并非所有人都能进入这个行业。显然,选择一个值得信赖的培训机构是一个明智之选。
优秀的培训中心致力于大学生IT实战人才培养,不仅坚持以企业真实需求作为技能培养导向,开设涵盖Java、Android、网络营销、C++、PHP、.NET、网络工程七大应用领域,在学习期间要求学员完成大量企业真实项目实战演练,积累经验。并且在学员学完后,百分百推荐就业,并且就业薪资起点高,完成一个社会新鲜人往职业人的蜕变。
(PS:本文档由北大青鸟广安门收集自互联网,仅作分享之用。)
第四篇:IT行业发展前景
IT行业火爆发展前景喜人 发布日期:2008-9-19 16:18:00点击数:91 记者在上海威迅教育的权威专家那里了解到,2004年我国GDP为136515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6550亿元,比上年增长 41.2%,占全国GDP的比例上升到19.44%,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6550亿元。2004年,我国软件产业2004年完成产值2424亿元,同比增 长48.4%;软件市场销售额达到2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其中软件产品收入1008亿,同比增长20.4;系统集成收入714亿元,同比增长34.5;软件服务收入378亿元,同比增长42.6;软件企业则突破10000家,比上年增长43%。
进入2005年,软件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1-8月,我国软件产业完成销售收入1935.1亿元,同比 增长26.4。其中
软件产品收入1135.3亿元,同比增长17.9,占全部软件收入的58.7;系统集成和软件服务分别超过软件产业平均增速 18.2、7.8个百分点。从软件产业结构看,软件服务业所占比重逐步扩大,1-8月软件服务收入占软件收入的14.3,比上月提高了0.4个百分点。软件服务业无疑是高附加值产业,其比重的不断提高,将进一步加速软件产业的整体发展。同时软件出口继续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长。
上海威迅教育的权威专家还称企业需求量大 IT人才供不应求。IT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企业对软件人才的大量需求,但中国的软件人才却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首先,软件人才的供给严重不足。根据首届中国职业教育展示会的调查显示,到2005年,国内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国内市场销售额要达到2500亿元市场目 标,在从业人员规模上要形成80万的开发人员队伍(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然而统计调查显示,国内企业现有的专 业软件技术开发人员大约只有20万人,软件人才缺口巨大,供不应求!
其次,软件人才结构严重失衡。人才结构失衡,使许多软件企业 的生产还停留在手工作坊的层次上,没有进行工程化、规模化生产,所以导致软件生产的效率低下,生产过程占用了大量的高级技术人员,在许多企业的博士生、研 究生和本科生都加入到编码的行列,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使得软件生产的成本居高不下。
第三,企业人员流动率高。由于中国的软件企业规模都比较小,企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几个“软件精英”手中,少数几个核心人员的离职很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崩溃。人员流动率高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风险变得无限大。教育部《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
工作会议指出,目前我国的软件人才需求增长很快、缺口依然很大、结构不尽合理,呈现“橄榄型”结构,未来的目标是培养 “金字塔”型人才队伍。周济说,美国、印度等软件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软件人才结构的“金字塔”型才是最理想的,而我国由于高端和低端软件人才均很缺 乏,中间大、两头小,既不利于软件行业的创新发展,也不利于推广普及。
最后,来自上海威迅教育的专家告诉大家,在软件行业如此喜人的发展前景下,加入软件行业就是美好未来的开始,选择上海威迅教育就是选择这个开始。
第五篇:IT行业发展前景
IT行业发展前景
二十一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中国软件产业还处于成长期,其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2005年中国软件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907亿元,增长率达到33%。2010年左右,中国软件产业将步入成熟期。IT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一定数量、结构和质量的IT人才队伍是IT产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的IT人力资源储备、IT人才培养及使用状况决定着该国IT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也可以说,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美国、印度和爱尔兰的信息产业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
就中国来说,IT产业在过去5年经历了年28%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已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3年,我国IT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万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000亿元,利税总额
1000亿元,IT产品出口额1421亿美元。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收入1600亿元,软件出口额20亿美元,创历史最好水平。IT产业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12.3%,占GDP的9.1%,成为第一大产业。
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会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聚集各种资源,突破核心技术制约,在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现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信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加强创新,促进IT产品更新换代,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并进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所以,无论是从大的方向讲,还是从小的方面讲,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IT人才都显得非常重要。
五部委报告:IT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
中国计算机报讯 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日前联合发布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四个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状况。
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
据介绍,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设施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运用,比发达国家落后10-20年。但我国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中,目前的软件营业收入是十年前的25倍,预计到2005年软件产业的规模将达到2500
亿元。
随着我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软件从业人员近60万人,其中专业人才约有34万人(其中高级人才4万人,中级人才20万人,初级人才10万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不仅
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
根据国际经验,软件人才高、中、初之比为1:4:7。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行业,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
每年将增加百万,但国内学历教育目前只能提供5-6万人。
北大青鸟教育全体系员工10000余名、授权培训中心240余家、合作院校450余所覆盖全国90余座城市、年收入21亿,市场占有率达到39.8%。IT北大青鸟集团与印度阿博泰克公司(APTECH)合资成立,是一家专业的IT职业教育公司。北大青鸟IT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北大青鸟APTECH北京阿博泰克”)由教育成立于1999年,致力于培养中国IT技能紧缺型实用人才,是我国最大的IT职业教育机构。公司长期专注于中国IT职业教育领域,依托北京大学雄厚的教育资源,通过院校合作和特许加盟两大经营模式以及先进的IT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教育领域广泛开展合作。2008年
北大青鸟几年来向社会输送了大批的IT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