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递美德家风
“传递美德家风.寻找最美母亲”
———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她叫,众所称道的贤妻良母,中学的一名普通语文教师,作为新时期的女性,肩负着工作与家庭两副重担。她以满腔的热情对待工作,用自己的爱来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把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处理得协调有序,在家她不愧为贤妻良母,相夫教子,敬老爱幼;在学校她无愧于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热爱工作,乐于奉献。
走上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来,她始终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凭着“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的人生信条,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着。工作中,时时处处以人民教师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勉励自己,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
作为一名教师,对学习困难,生活困难的学生,她总是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帮助那些残病儿童、单亲孩子、留守儿童树立起信心,资助贫困生,让他们都能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她能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读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发展能力。工作之余,总不忘给自己“洗脑”、“充电”,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学历进修,把终生学习贯穿于一生。“先当学生,后当 先生”,这是她教书育人的准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她当教师的本色。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已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多次参加县市课堂教学擂台赛,多次送教下乡,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由于出色的工作,她荣获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教学论文获市级、县级多篇;多年来一直担任毕业班语文课,有了一套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任的学科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勤俭持家,教子有方。在家庭生活中,她艰苦朴素。结婚十年来她省吃俭用,不乱花一分钱,没给自己买过一件超过100元的衣服,她知道收入维持基本的生活都已经很困难了,家里的一切家务她都来承担,她怕过多的家务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每次有点好吃的,她都留给儿女,自己舍不得吃,即使儿女硬让她吃,她也趁儿女不注意时偷偷藏起来,省给儿女明天吃,家里的一切开支她都精打细算,母亲常说的一句话:“穿好不如吃好,穿干净就行了,肚子吃不饱,穿得再好看能干吗?”其实她在教育儿女不要和其他同学进行物质上的对比,儿女在母亲的熏陶与感染下也形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有位英国诗人乔治 郝伯特说过:“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老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些都说明母亲的重要性,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生活点滴是父母对孩子的隐形教育。家长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关爱孩子,以身示范。一份爱心,一份责任心,始终用自己的“正气”去影响孩子、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在孩子面前,她既是一位慈祥的妈妈,又是一位严格的教师,还是一位亲切的大姐姐,与孩子同喜同忧。教育孩子,她始终认为从小事抓起,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如:孩子每天回家看书,做作业时,她从不外出,从不看电视,而是同样坐在一旁静静地看书,营造安静、勤学的氛围。孩子在初中上学,她坚持与孩子一同步行上班。晚饭后坚持与孩子一起散步,边走边交流,教给他们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习惯。节假日休息时间,总不忘带着孩子去看望年迈的父母、公婆,带去祝福,从小培养孩子敬老的美德。在教育孩子友爱他人时,自己首先做到尊重团结同事,乐于为邻居服务,在母亲的感染下,孩子团结同学,待人诚恳,总是面带微笑面对学习、生活。当自己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想方设法去解决,毫不气馁。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总能伸出援助之手,积极捐款献爱心。在浓浓的慈爱滋育下,孩子健康成长。
甘心付出、不求回报、母爱胜天。任何一位母亲对自已的孩子都会不计得失、不求回报,可以牺牲自已的一切,乃至生命。母爱是一种胜于一切的感情,是一种甘心付出、蜡炬成灰的思想境界。当子女取得成绩的时候,母亲会感到高兴和欣慰,当子女有不开心的事时,母亲会感到焦急不安。
做为母亲,她对孩子的关怀和教育的过程,也一个自我锻炼和提高的过程,为孩子今天取得的成绩而开心、而自豪。同时,她也将继续去努力、去付出,去践行“母爱”的真谛。
一个好母亲,应该是孩子生命中的太阳,是一位身处逆境仍自强不息的母亲,她凭着自己的努力抚养她的孩子,她是一个坚强乐观的单亲母亲,在人生道路上她是孩子的引路人和指南针,正是用她身上的顽强意志和善良淳朴的道德品质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完整的天空,相信这种爱会延续传承下去!
敬爱公婆,相助丈夫。
她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与丈夫结婚18年来,夫妻恩爱,相敬如宾。结婚后,她对公婆敬如父母,对丈夫的弟妹亲如兄妹。18年来,坚持每月给公婆家里送钱,从无怨言。公公婆婆身体不好,干不了活,她主动把公公婆婆接来和自己同住,经常买许多营养品为公公、婆婆调理身体,下班后陪婆婆散步,锻炼身体。经过细心照料,公公、婆婆身体有了很好的恢复。
总之,她是一位好教师、好妻子、好妈妈、好儿媳、好公民,是每位女性学习的楷模!
第二篇:互相帮助 传递美德
互相帮助,传递美德
巢湖市中垾镇庙集小学六(2)班 姚雨婷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比黄金还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吗?也许,你们会说是珍珠、宝石或古董。其实,我知道一样东西比这些都值钱,而且只要悟懂其中的道理,就很容易拥有。想知道这是什么宝贝吗?送你八个字——“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我对这两个词的理解就是互相帮助,传递美德。有些人很疑惑,互相帮助值钱吗?常言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的心里会感到温暖,然而当别人帮助我们时,他的心中也同样会感到安慰。爱心是无价的,爱心是永恒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曾经就遇到过一次受别人帮助的事情。那是一个凉飕飕的早晨,我匆匆忙忙地赶到学校。打开书包才发现文具盒落在家里了,心里一下子慌了起来:没有学习文具,我怎么做作业?
这时,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走进教室,让我们写生词。全班同学同学都低头写生词,唯独我在那儿傻傻地看着生词,一个字也写不了。正当我急得直跺脚时,前面的黄媛媛同学发觉我一字不动,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写啊?”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她。我的话音刚落,黄媛媛二话不说,从自己的文具盒里拿出一支蓝水笔递给我,热情地说:“用我的,快写吧!”我接过水笔,道了谢。如鱼得水的我,打起精神,奋笔疾书地写起来。可是,这道坎还没有过去,新的愁绪却接踵而来。这节课以后,还有数学课和英语课,要用其他的学习工具,怎么办呢?我仍然愁眉不展,当周围的同学知道了我没带文具盒这个消息时,都伸出了友爱之手,纷纷打开自己的文具盒,这个借我一把尺,那个又借我一块橡皮。看着他们那一张张热情的笑脸,还有那一张张援助之手,阵阵暖流流进了我的心灵,犹如一束阳光照进了我的心田。
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却让我从中深深体会到接受别人的帮助心里会有多么温暖。也许在你看来微不足道的一点帮助,就会给对方带来雪中送炭般的温暖。帮助与被帮助同样会得到快乐。
我们整个社会大家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道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献出一点点爱心,那么还有什么困难能打败我们呢?我们的社会又将会是怎样一幅美好的景象啊!
互相帮助是我们人类的美德,愿每一个人都能把这一美德发扬光大,让我们的爱心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评语:
作文的开头,作者能开门见山,运用了设问的手法,提出了“崇德向善”的珍贵。后面的内容以小见大,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例,阐述了帮助别人和得到帮助,都能让人温暖。作文的结尾,真诚地发出了呼唤——让爱心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指导教师:祝继华
通讯地址:巢湖市中垾镇庙集小学六(2)班
邮政编码:238074 联系电话:88612271
第三篇:与爱同行,传递美德
服务无止境
工作永创新——法律系分团委真诚为您服务
与爱同行 传递美德
——走进“学苑幼儿园”活动方案
尊老爱幼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弘扬这种优秀品德,走进幼儿园,将我们的爱心带到小朋友身边,关心小朋友的成长,给他们的生活带去温暖。用我们的行动树立榜样,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传递。让大学生学会关爱幼小,让小朋友学会助人为乐。让大家体会,温暖无处不在。
一、活动地点:学苑幼儿园
二、活动时间:10月19日 本周五
三、活动对象:大一部分青年志愿者
四、活动主题:传递爱心,关爱儿童成长。与爱同行,弘扬传统美德。以爱和互助为主题,促进社会和谐,关爱下一代。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童是祖国的希望。人间最温暖的力量叫关爱,用最温暖的爱呵护孩子的成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五、活动目的: 1. 2. 3. 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让爱用驻科院 展示当代学生的心灵美 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4.促进社会和谐,关爱下一代
六、活动内容: 1. 帮助小朋友打扫幼儿园,清理一些卫生死角,给小朋友们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和娱乐环境。
团结
友爱
互助
进步 服务无止境
工作永创新——法律系分团委真诚为您服务
2. 带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给他们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陪伴小朋友上课。3. 给小朋友们送一些小礼物,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七、活动意义:
通过各种交流,将爱心传递到小朋友心里,提高大学生的互动能力。小朋友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促进两者交流互动,将温暖围绕在大家周围。爱心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会号召小朋友努力学习,从小培养良好的思想品格,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会尊敬父母,关爱别人,感恩生活,快乐的度过美好的童年生活,茁长成长。我们大学生也会规范自身行为,给小朋友树立良好榜样,学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将温暖传递,将爱心传递。
法律系青年志愿者服务团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八日
团结
友爱
互助
进步
第四篇:晒家风 传美德
晒家风 传美德
每个中华人,都必须要拥有自己国家的传统美德。中华美德有很多,比如说礼让、谦虚、尊老爱幼等等。就好比说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吧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让给比自己大和比自己小的人,而自己,却一个人拿了一个最小的梨。这就是中华美德之一 _------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有很多种体现,比如说,帮家长倒一次水、帮父母洗一次脚、陪弟弟妹妹玩、、、、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美德自在人心。在我家附近有间很小的小卖部,生意并不红火,因为老板是一对年近八旬的老爷爷、老奶奶,一家子只靠这一点钱来维持生活,小卖部销售不大,他们总要好几个月才能重新进货,也正因为很少人买,有时东西都过期了,可尽管这样,他们还是堂堂正正地做生意,从来都是这样,从不做手脚,也不抬价同样一件东西,往往宁愿少挣点也比别人买的便宜些,久而久之,有很多人知道这便宜,所以就都上这儿买来,有一天早上,我去上学时,路过这个小店,发现老爷爷在门口东张西望的,我以为是在等什么人,可奇怪的是,放学回去时,老爷爷依然还在那儿,我很纳闷!我实在是忍不住了:“老爷爷,您在找什么吗?”老爷爷伸出手来,只见他手心里有一元六角,“早上有人来买鸡蛋,忘找钱了。”“就为这?”“是啊。我等等看,那个人好像经常路过这里、、、、、”“这老爷爷不是傻晕了吧!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回家之后,我才醒悟过来,原来老爷爷并不是傻,而是一种美德。
这种美德是一种永不过时的雷锋精神!需要我们继续传承下去!
第五篇:家风稿——弘家风,传美德(范文模版)
弘家风,传美德
如果家是一处草地,家风就如滋润幼苗的雨丝;如果家是一座花园,家风就如吹开小花的微风;如果家是一片天空,家风就如点缀蓝天的云朵。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每个人只有在严谨、良好的家风熏陶下,才会健康幸福地成长。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传承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这源远流长的文明长河中,家风文明是其间最绚丽的浪花。历史上不乏家风文明的典范,古有卧冰求鲤的王祥、温席孝亲的黄香沿承了纯善至孝的家风;更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孙敬和苏秦书写了勤奋刻苦的家风;今有有平凡战士的雷锋、普通工人的郭明义深化了甘于奉献的家风。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家风是什么,家风在他们的人生路途中,给予他们的是无尽的动力和无悔的坚持。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家人。对于我家来说,我家的家风就是“细心做事,大方做人”。
那还是有生产队的年代,我的父亲当年还是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因为踏实肯干,成为生产队里的记工员,要知道,那个年月的工分是同口粮挂钩的,少记一个工分,就意味着可能家里的口粮要少许多。有一天,父亲作为积极分子临时被抽调到其他地方搞突击劳动,等到回家时已经很晚了,当天的工分还没有记录,于是,他提着昏暗的小马灯,到社员家里挨家挨户去问清楚当天的各人的劳动情况,七十二家,二百九十六人,每人当天的工分记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时至今日,说起这个故事时孩子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那个提着马灯,挨家挨户询问的身影时常会闪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就是那单薄却又坚定的背影,诠释了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就能真正地做好一个大写的人!
我是一名老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一直告诉自己,我要做这家风的传承者和有力的执行者。记得有一次因为天气的原因学校要求我们班主任老师通知全班学生第二天不上学,从头到尾54名学生一个不落,打妈妈的电话无人接听的就打爸爸的电话,爸爸的无人接听就打坐机,可是最后仍有一名感王的学生没通知到。当时孩子劝我说算了,爸爸,你已经尽力了,或许他看天气不好自己就不来呢,我只对孩子说了一句:一个也不能落。最后在我的坚持下,几经周折终于通知到了。对,“一个也不能落”就是我全部的事业!
我的儿子今年9岁了,孩子是班里的班长,为了保证自己每天都能更好的为同学服务,儿子每天只要有时间就要在班级的网络空间上传作业和照片,在8点准时检查自己小组的签到情况,没签的还要补签,有时我带儿子出门了,或电脑坏了,无论什么样的困难,这件事他坚持了300多天从未失职过,因为他的认真也得罪过一些同学,有一次还被气哭了,但哭过了他又一如继往了„„
一句“细心做事”使我们全家世世代代都秉承着一颗最细致的心去学习和工作。一句“大方做人”让我们全家祖祖辈辈都沿袭着一种大度的爱去成长和生活。我们要把这种从父辈身上感悟的优良的家风弘扬,更要言传身教地将这美好的德行传承。愿这家风伴着雨的演奏,和着风的吟唱,随着云的翱翔,飘在神州大地上,飘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