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盛典》观后感
姓名: 黄鑫 学号:20110401254 专业:数学与应用
数学4班
观看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那些平凡却又伟大的教师们的感人事迹让我内心深受震撼,仿佛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那些令人尊敬的教师们的人生经历,看似迥异,却也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在这个光荣称号的背后,他们都饱尝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辛酸,却赢得了学生的独特的爱。
所有最美教师都有一个共性:他们为教师而生,他们将自己全部的爱给了教育事业,给了自己的学生!
美丽的田野孕育美丽的心灵,2012,我们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我们的田野收获希望的未来,2012,中国正在寻找最美的乡村教师。在颁奖盛典里,我们认识了80后的邓丽老师,本来到乡村支教期满,她可以回到城市里,可是因为她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那么深地喜爱着孩子们,也赢得了孩子们的真心爱戴,她毅然选择留下了她支教的学校。颁奖盛典上,当她的一批即将毕业的孩子们拿着他们亲手做的礼物送给老师,那是用冬瓜、茄子、苞米等做的一个小人,代表着邓丽老师,里面还有一个条幅:邓老师和我们一起上初中吧!邓老师哭了,孩子们哭了,我也跟着哭了!
邓丽老师,湖北恩施高原小学的教师,在她来到这所学校前,这里没有女老师,7位男老师的平均年龄是52岁。邓老师2008年从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毕业,在来到高原小学前是武汉一家知名的培训机构的老师,每天出入写字楼,月收入4000元左右。一年后,邓丽参加了“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并主动要求到海拔1800多米的高原小学任教。高原小学的老师们知识结构老化,不会说普通话,更不会教英语,学生流失比较严重,邓丽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家访,说服家长把辍学的孩子送来,哪怕一个学期先看看效果。结果从那以后,高原小学的学生减少不超过1人。邓丽让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英语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
如果说,知识是孩子们通向未来的路,那梦想就是他们腾飞的翅膀!主持人和推荐人说的很多话都值得我们反思。想想那位个子不高,毅然和自己的两位哥哥在师范学院毕业之后都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从教,接过自己父亲接力棒的吴金城老师吧!他那么其貌不扬,每天早上很早去卖豆腐,挣的钱都用来支助贫困学生。他所在的学校,整个学校就他一位教师,他又是木匠、又是电工、又是瓦匠,全学校48位学生的课都由他来教,下雨天他还要往返三个多小时去送自己的学生回家!吴老师在我的心中格外高大,他是最美的乡村教师,他的身体力行值得我们学习!
宋玉刚老师,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教师。1997年,年仅22岁的宋玉刚从拉萨师校毕业,分配到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宋玉刚的事业就这样开始了,上课、备课、改作业、关照孩子们起居、个别辅导、家访„„宋玉刚忙得不亦乐乎,宋老师说:“我喜欢这个只有两千多人的乡,即使有机会调走我也不想走,我只是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学生的成绩能越来越好”。
最美乡村教师的真实事迹非常感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之处!马复兴老师——从小失去双手,可是他又写板书、又画向日葵,还和孩子打乒乓球、羽毛球,还为孩子缝补衣物、穿针引线!那么一位意志坚强的教师一定会培养出一批有毅力、能够克服困难的学生的!想想马老师再想想我们自己,我所在的也是一所乡村中学,可是和马老师比我们应该有比他们优越的工作环境,我也应该懂得知足,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真抓实干,更努力工作!
用一匹白马风雨无阻接送山区孩子上下学的徐德光老师值得我们学习!他的爱的感召下,他的一位学生也愿意回到山区来和徐老师一起支援家乡的教育事业!感动!山区的孩子们上学真的很难很难!看着新疆阿力甫夏·依那亚提汗老师在孩子们放寒假和放暑假的时候往返那么远去护送自己的学生回家时,我看着都那么的惊心动魄,一路上要过雪山、要过激流、要攀爬高山,真的很有危险,那么多年,他都是在做非常有危险的护送工作,为了大山里的孩子们能够走出去看到外面世界的精彩,他付出了太多太多,真的很不容易!
在中华大地上其实有千百万个乡村教师像他们一样在为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明天,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默默地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奉献青春。因为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们甘受清贫,病痛而无怨无悔。我想起了那句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那句话,多么感人至深。那教师的苦和穷谁来管?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在他最后一届执政时还债,还教育上的债!中国经济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可谓是飞速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实体。在军事上我们已经拥有了航空母舰,不久会有我们国产的航空母舰,我们已经研制出了第五代隐形战机;在航空上我们已经具备了制造大飞机的能力可以和欧美竞争;在太空技术上神舟九号的飞天使我们成为世界太空技术的第三大国;北京奥运会的举行确立了中国体育大国的地位和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国家在这些领域的巨额经济科技的投入,可在教育上的投入呢?在教育上国家投入还达不到国民经济的百分之二都不到,这也是温总理要还债的原因。特别是在农村教育这一块是少之又少!二零零零年时,一个农村中学教师工资是几百块钱比当地的农民的收入好不到哪儿去!现在一个农村教师平均工资是一千五六,而一个农民工外出打工能挣三四千块是教师的两倍!都知道农民是低收入人群而教师更是低收入人群。教师也是人,也食人间烟火,上有老下有小也要养活一大家子。连自己家人都养活不了,老师还能一心只教圣贤书吗?是的老师可以当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孩子的人生,如果没有后续支持蜡烛会烧完的一天。
我是一名师范院校的大学生,通过观看这次的颁奖盛典,让我更爱我未来的教师职业,让我更知道了自己的前进方向!
选择了一份职业就要去爱它,就像孕育一个孩子一样去好好对待自己的工作,一直以来我觉得我就非常喜欢做教师、喜欢做班主任工作!可是在我熟悉了最美乡村教师的事迹之后,我知道我做得太少太少了,我和他们还有很多差距!陈万霞老师、肖山老师、那些80后90后的志愿者团队的年轻教师们,这些最美教师真正地履行了一位教师的职责,他们诠释了最正确的师德!
对待自己的学生,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满腔热忱给了自己的学生!他们忘我地工作,没日没夜地奋战在教育教学的一线上,他们不在乎自己的工作环境有多么差,自己的工资待遇有多么低,他们心里只想着我应该怎么想办法来改善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该怎么想办法让孩子们树立崇高理想,将来争取走出大山!这就是最好的师德体现: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甘为人梯、无怨无悔!
就像这次的颁奖盛典最后的主题歌的歌名一样,“最美的你”,他们是最美的一群人,做教师就该这样做!现在我明确了自己的前进方向,我一定要真正向这些最美乡村教师学习,用我的实际行动去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我也会更爱未来的教师工作,更爱我的学生们!
我愿意真心向“最美乡村教师们”学习!
第二篇: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我也是一名教师,我被那些乡村教师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个题材《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太感人了,一位位优秀的乡村教师的优秀事迹真的催人泪下,着时地感动着我们。昨天的节目是流着泪看完的,好久没这样感动了。
其中几个镜头令我看了之后久久留下思索。一个乡村女教师山村支教几十年如一日,每天背着孩子淌水过河,冰凉的河水长期浸泡早已使老师的双腿患上了风湿。老师不得不住着木棒背孩子过河。年幼的孩子说:“老师,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我给老师带回汽车,飞机让老师坐着!”孩子天真纯朴令观者动容。看了之后感动加心痛。从台湾来的林子宏,辞去了年薪20万的工作,来到了志愿者教师队伍,这是信念的力量......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教师最美的一面,在那些条件艰苦的乡村里,他们用不知多少个春夏秋冬的坚守阐释了什么是希望的守望者。“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从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里,我们看到了“最美乡村教师”的坚持和责任,体会到了他们那份始终不变的执着情怀。
在中国大地上其实有千千万万个乡村教师像他们一样在为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明天,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奉献青春。因为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们甘受清贫、病痛而无怨无悔。正是有许许多多这些默默无闻耕耘在中国乡村教育事业中的教师,大山深处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才有了飞向未来理想的翅膀。我想起了那句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那句话,多么感人至深。
正如白岩松总结的那样:不要为青春发愁,永远相信青春,让青春在磨砺中发光。
第三篇:2013“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2013“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有一位推荐人这样说,乡村教育的品质决定了中国乡村教育的品质,中国乡村教育的成功,就是中国教育的成功。专家们认为,眼下的乡村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以乡土为根,培养有乡土感情的、有生活技能的乡村人才。
最让我感动的是,广东籍的一位归国华侨廖乐年老先生,12年如一日,倾资于廖氏祠堂办英语培训班,倾心于故里的教育事业,他的崇高形象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他说:“当教师谈赚钱,不能赚钱,但是赚感情是最厉害的。”昨天是教师节,陆陆续续有十几位毕业生发来短信,问候老师节日快乐,我都一一回复:“谢谢您,还记得我!”此时此刻,我觉得老师是天下最富有的人啦!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根,是中国教育的希望。中国教育的品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乡村教育品质如何。没有乡村教育的现代化,永远不会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因此,乡村教师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乡村教育的品质如何,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村教师的品质如何,因为决定教育品质最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站在讲台前的那个人。
当然,爱是教育的底色。教育没有爱是不行的。教育没有爱,就好像池塘里没有水,这是前辈先贤早就告诉我们的道理。但是,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师的成长,教师成长需要强大的专业支撑。没有对于教育的深刻理解,对于孩子的深刻了解,对于所教学科的深刻把握,就永远不可能让教室成为汇聚伟大事物的中心,永远不可能真正地让孩子对知识产生无限的向往,也就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伟大功用。
所以,决定教师品质的,除了爱,还有智慧。如果说,爱,更多的是指教师的职业认同的话,那么,智慧,更多地是指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教师的成长历程中,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是重要的双翼,缺一不可。职业认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教师成长的内在力量。
把爱和智慧完美地结合,可能是我们永远无法企及的教育最高境界,却必须成为我们拥有的理想朝向。只有这样,只有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前行,我们的教育才可能越来越接近理想。尤其对于乡村教师来说,所处的环境相对而言物质条件比较匮乏,教学条件也比较艰难,就更需要智慧。一旦拥有足够的教育智慧,不仅可以取长补短,更可以避短而扬长。
比如,乡间地头的一草一木,都可以融汇到教育中,成为课程的一部分,村头巷尾的民风民俗更是民间文化的直接传承,成为最鲜活的校本、版本教材等等,这些也是城市学校可望而不可及的乡村教学资源。用爱和智慧创造研发课程,再用爱和智慧来实施这些课程,就会让知识拥有生命的温度,让学生无论处于何种境遇之下,都能成长为幸福完整的人。
乡村教师是中国教育的守卫者,最美乡村教师是中国教育的瑰宝。愿全社会协力,帮助这些最美乡村教师得到新的成长,把生命打磨得更为璀璨。我相信,这些闪耀在乡间的教育萤火,将因此更美地将乡村孩子的心灵照亮,中国教育也会由此绽放光芒。
第四篇:《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2013年4月25日,在学院的组织下,我们集体观看了央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典礼。在观看的过程中,我被这些伟大的教师们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甚至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我承认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被彻彻底底地感动过了,在感动过后,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在不断地回忆里细细体味这些最美的乡村教师带给我们的精神洗礼。
视频上十位得奖的乡村教师,还有一些志愿者教师团体都是经过层层的推选才踏上这个领奖台。他们的事迹,相信每一个看过的人都会被深深地感动。他们除了拥有着同一样的身份——教师外,还有一种相同的崇高的品质,就是甘愿当垫脚石,为乡村的学生们铺起了一条通往知识殿堂的路,无私地奉献着他们的青春。即使是在艰难的环境下,他们也是那样的无怨无悔,就算是苦了自己,也要把知识传授给乡村的孩子们,把他们送出大山,为祖国作贡献!
我相信站在这颁奖台上的教师只是众多乡村教师的代表,在我们国家,有着许许多多的乡村教师,他们也有着不一样的感动人心的故事。在乡村的学校里面没有城里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学的条件相当简陋,但是就是这样的一群最美的乡村教师们,通过自己的小小的力量,为乡村学生们筑起了另一片天空,真的不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呼。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不久的将来,我也将踏上教师这个行业。我想,除了在三尺讲台上传授书上的知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
重要的,还要有一颗与学生同在的心,将自己的热情和心血全部投入到教育中去,当一名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第五篇:2014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2014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今天是第30个教师节,中央电视台2014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深深的吸引了我。2014年获得“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的教师是: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曾维奋、周丽娜、刘月升、张美丽张秀丽姐妹、张伟、秦开美、陈腊英、王偏初、胡清汝;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
坐在电视机前,听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对夫妻发挥余热,把爱播撒给孩子们,一个残疾教师的坚守,一对姐妹对聋哑孩子的付出,一颗完全扑在了开启孩子们智慧的心,一个用爱温暖周围人们的心,一个个向偏远贫困地区志愿支援的教师„„每一个人,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感动,都让我流泪。尤其是在看到颁奖现场师生相互拥抱,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为他们祝福。10位获奖教师的事迹感动了我,特别是朱敏才孙丽娜夫妇,为国家的外交工作做了40年的贡献,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把爱化作了夕阳的光辉,播撒给孩子们,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到偏远的贫困地区,住着不足10平米的小屋,在艰苦的条件下,教孩子们英语,为山里的孩子们推开了一扇通向外界的窗。除了给孩子们灌溉文化知识,他们还非常重视文明礼貌、个人卫生教育。由于条件较差,他们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但是他们表示只要能动,就一直教下去。这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他们?这是什么样的毅力支撑着他们?一个字就是“爱”。他们把青春献给了祖国的外交事业,他们又把晚年献给了山里的孩子们,把爱播撒给了他们。(www.xiexiebang.com)他们的话语十分真实、质朴,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地付出,他们的行动是那么的低调,从来没有被关注、被敬仰,但他们辛勤和汗水会使祖国的花朵更加鲜艳。
在晚会上,我看到了无数的乡村教师在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打动着我,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都奉献给了祖国教育事业,奉献给了孩子们实现梦想的事业中,他们的确是我们心中最值得尊敬的好老师。
看了这场感动人心的颁奖晚会,我感到了这些优秀教师的心底语言:那就是“良心”和“爱心”。做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要看得起自己的职业,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要精通自己的职业,我做为一名教研员,在工作中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把对工作的热情传递给基层的教师,强化为基层学校和基层教师服务的意识,认真做好教科研工作,为提高清河区教学质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