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贯彻加强绍兴明也化纤〔以下简称“公司〞〕平安生产管理,做好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防止重大平安生产事故的发生,按照“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平安生产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绍兴明也化纤平安生产管理方法?,制定本制度。
二、名词解释:
1、危险源
是指公司范围内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它因素。即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
2、重大危险源
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等各类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量的设备、设施或场所。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
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
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
三、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公司应根据本制度及本单位实际逐级建立、健全并落实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四、管理内容及要求
1、公司是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责任主体,必须确保重大危险源处于受控状态;公司负有监督管理的责任。各单位不能解决的问题,应逐级上报,接到问题报告后,公司应立即采取措施,协助并催促各单位解决问题。
2、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辨识与登记建档。
公司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程序及本制度对单位的危险源进行全面清查并逐一登记,在此根底上逐一进行辨识,从中确定出重大危险源并对其进行评估、分级和建档。
3、重大危险源必须逐级上报至公司平安生产部。各级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台账,并根据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规定将重大危险源情况上报属地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4、公司应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及实施细那么,逐级落实重大危险源平安管理要求和监控责任,针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具体的平安管理与监控的技术措施及实施方案,并逐级上报至公司平安生产部。
5、重大危险源现场管理:重大危险源应配置专人进行现场管理,以确保其随时处于受控状态。
6、对重大危险源平安状况实行巡查、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的检查制度:
〔1〕巡查:现场管理人员应每日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巡查并认真做好日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应立即进行现场处理,重大问题应立即上报。
〔2〕不独立核算的部门、车间、班组及工程工程部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3〕公司平安主管部门每月检查一次。
〔4〕公司每季度检查一次;并随时抽查重大危险源的平安管理现状;公司各级平安生产大检查应将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列为主要检查内容。
7、存在事故隐患和缺陷的重大危险源必须认真进行治理,不能立即治理的,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平安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8、公司所属各单位必须投入足够的资金以保证对重大危险源采取足够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
9、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各项措施。及时进行培训、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与修订,以确保预案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10、各级单位均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平安管理档案;记录重大危险的辨识、危险等级、管理方法、技术措施、巡查、检查情况、隐患整改等情况。
11、重大危险源必须设置标有重大危险源名称、等级、影响程度及范围等情况的明显警告标志;各单位应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信息告知本单位员工及影响范围内的相关单位和人员。
12、对各类接触与使用重大危险源的员工必须进行平安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的平安操作技能和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13、当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企业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平安评估。
14、各单位应加强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平安措施、应急措施报告地方政府的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以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能够及时掌握有关情况。一旦发生本单位不能处理的情况,应立即报告属地政府有关部门,并同时报告上级公司,以便及时调动有关方面的力量进行处理,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15、公司及所属单位应贯彻执行国家、地区、行业的技术标准,推动技术进步,不断改良管理,提高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水平,提高重大危险源的可控性。
16、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公司平安生产委员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件:
重大危险源档案
序号
作业/场所
危
险
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
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包括:A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
B执行控制程序
C教育与培训
D监督检查
E制定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检查记录
检查人员: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名称
检查情况
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检验记录
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名称
检验机构
检验时间
检验结论
平安监控报警设施台账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制造厂家
安装位置
厂内编号
运行情况
投用时间
检验周期
检验时间
检验情况
重
大
风
险
清
单
单位:
年 月 日
No:
序号
部 位
装置、设施名称
危 害
潜在事件
等级
控
制
措
施
责任人
备注
危害辨识记录表
岗位/工序:
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名称:
分析人员:
分析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序号
工作步骤
〔设备状态〕
潜在危害
控制措施
重大危险源清单
类别:
序号
危
险
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
分
级
控制措施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预案名称
演练地点
组织部门
总指挥
演练时间
参加部门
和单位
演练类别
□实际演练
□桌面演练
□提问讨论式演练
□全部预案
□局部预案
提问讨论演练局部:
物资准备和人员培训
情况
演练过程
描述
预案适宜性充分性评审
适宜性:□全部能够执行
□执行过程不够顺利
□明显不适宜
充分性:□完全满足应急要求
□根本满足需要完善
□不充分,必须修改
演练效果评审
人员到位情况
□迅速准确
□根本按时到位
□个别人员不到位
□重点部位人员不到位
□职责明确,操作熟练
□职责明确,操作不够熟练
□职责不明,操作不熟练
物资到位情况
现场物资:□现场物资充分,全部有效
□现场准备不充分
□现场物资严重缺乏
个人防护:□全部人员防护到位□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
□大局部人员防护不到位
协调组织情况
整体组织:□准确、高效
□协调根本顺利,能满足要求
□效率低,有待改良
抢险组分工:□合理、高效
□根本合理,能完成任务
□效率低,没有完成任务
实战效果评价
□到达预期目标
□根本到达目的,局部环节有待改良
□没有到达目标,须重新演练
外部支援部门和协作有效性
报告上级:
□报告及时□联系不上
医疗救援部门:
□按要求协作□行动缓慢
周边政府撤离配合:
□按要求配合□不配合存在问题和
改良措施
记录人:
评审负责人:
时间:
****年**月**日
绍兴明业化纤
应急救援器材台帐
名称
型号
生产厂家
配置时间
配置部位
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