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链本钱管理:新的突破潜力
供给链管理是提高企业效益,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关键的战略因素。有效的供给链管理有助于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顾客效劳水平和增加企业盈利。在市场全球化和外包(outsourcing)策略被广泛用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今天,许多企业都选择了供给链和物流管理作为获取竞争优势所必须采取的战略步骤。在企业实施了供给链管理之后,供给链本钱管理将成为这些企业之间优势差异的新的突破潜力。
尽管技术工业部门全面降低了供给链管理本钱,然而同类最正确〔best-in-class〕的技术公司在这一根本运作指标上,相对于表现平均的竞争对手仍然保持了4-6%的优势。在离散制造工业中,领头技术公司已经把供给链管理总本钱〔TSCMC〕从2000年占产品总收入的4%平均削减到了2001年的3.6%,大约改良了12%;而处于中游的公司同期也把他们的TSCMC从产品总收入的9.3%降到了8.9%,大约改良了5%。这些数据来自PRTM[注]关于2000年技术工业供给链本钱管理的一份调查报告,其中,同类最正确性能被定义为按性能指标排在前20%的同类企业的平均性能。由于对供给链本钱减少的压力仍在增加,这些领头公司继续超越了那些业绩平均公司的挑战。
供给链管理总本钱包括物料采购本钱,定单管理本钱,库存持有本钱,与供给链相关的财务和方案本钱,以及供给链管理信息系统(MIS)本钱。根据对技术工业十多年来所做的大量研究,PRTM认为同类最正确的公司在运作领域中能够保持4-6%的优势,这一数字对销售额为10亿元的制造企业而言相当于节约了4-6千万。
定单管理本钱和物料采购本钱大约占整个供给链管理本钱的三分之二,定单管理本钱与面向顾客的供给链端相关,而物料采购本钱那么与面向供给商的一端相关。由于这些本钱表现在属于不同组织的供给链系统之间的接口点,所以,他们构成整个供给链管理费用的一大局部也是合理的。
重要的本钱驱动:e-类供给链
Internet充分释放了供给链的潜力,对不同供给链之间的接口点将产生重大影响。通过使用Web使能的工具把直接供给商和用户纳入传统管理流程,一些领头企业已经开始打破同类最正确性能的障碍,他们在供给链管理中正在取得突破性进展,使他们更接近PRTM所称的“e-类〞〔eClass〕性能。通过电子协作网络把企业之间的信息流平顺地连在一起,减少了需要人为干预解决的不匹配和不连续,从而大大减少了企业在采购和客户效劳中的人力资金投入。
与传统MRP/ERP使用的周期驱动方式不同,e-类供给链以事件驱动方式来收集信息,并把它们分发给决策者和决策工具。例如,一个e-类采购系统可以检测出现的物料或元件短缺,然后根据事先设定的可选供给源的层次结构,搜索选择物料来源,包括可选的元件制造商,有多余库存的经销商,或网络交易市场。根据决策工具的复杂程度,这个系统或许还能在预定的范围内不需人为干预或检查而发出一份采购订单。
另外,e-类供给链也可认为是〞看板“(kanban)方法的电子展开。看板控制系统是丰田提出的〞拉式“制造系统的样板,这种方法保证在准确的时刻把物料传递到需要它们的正确地方。尽管实施e-类供给链获得了许多改良,但很多技术公司的库存水平仍然很高。这主要反响了需求的不确定性,产品组合传递,和对供给商不可靠性的担忧。随着Internet应用的广泛深入,信息的效用不断增加,而库存的效用那么逐渐减少。因此,通过利用信息来代替库存和对现有资源能力的裁减(这种资源仅用于快速响应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e-类供给链可以使企业的库存减少到运作必须的根本水平。其结果是:物料采购本钱,库存持有本钱和定单管理本钱都将被大大削减。
在一个供给链中,与定单管理和物料采购本钱几乎同样重要的是库存持有本钱。根据PRTM的数据,该本钱占供给链管理总本钱的大约20%,其中包括损坏,贬值,和运营资金的时机本钱。可以预见,这些本钱将随着e-类供给链潜力的挖掘而大大减少。
与供给链相关的MIS本钱根本保持静态,大约占供给链管理总本钱的10%。对这一本钱的削减目前没有多少时机,因为最新的MIS技术虽然昂贵,但却是必须的。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方面本钱总体上升带来的压力。好在随着ERP和APS系统实施本钱的下降,以及由于公司开展应用与供给链相关的Internet技术而带来的投资回报的自然增长,这种本钱压力或许能有些缓解。在PRTM的调查数据中,与供给链相关的MIS本钱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主系统的配置实施,这往往会引起1到3年非正常MIS本钱的增加。在系统的配置实施阶段,与MIS相关的供给链本钱超过一个企业的年供给链管理本钱的25%并非少见,在极端案例中可能接近50%。当然,这种过渡时期的本钱增加,应当考虑这样一个背景,即企业有时机更好地控制TSCMC中三个最主要的本钱元素:定单管理本钱,物料采购本钱和库存持有本钱。
管理蕴涵
通过实施e-类供给链,同类最正确的公司有各种时机加大领先差距。而那些当前性能业绩处于平均水平的公司,如果在供给链本钱管理中不加速改良,很快就会看到来自供给链本钱竞争的威胁。在这一领域中,如果企业只是以工业平均步伐改良性能,那么最终将免不了成为世界的弃儿。过去十年中,同类最正确的公司以每年超过10%的平均速率改良;而处于中游的公司,其改良速率还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随着Internet对整个供给链管理本钱影响的不断增加,就一个典型的制造企业而言,其本钱节约的时机有可能到达销售收入的几个百分点。
观察思考
供给链本钱控制使企业有时机超越当前同类最正确的运营性能,对企业最正确运营性能的细致分析充分揭示了Internet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潜力和时机,e-类供给链性能将成为根本的性能标准。
可以预期,企业为了在剧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必将对企业的信息技术做出巨大投资。企业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将构成供给链管理本钱的很大一局部,因此,每个企业都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供给链本钱进行有效地管理。
效仿个人计算机工业中颇具成效的定单制造模式,通过对供给链管理的彻底革新,美国和欧洲汽车制造商很快也能按定单快速而经济地装配汽车。这种革新,在不久前还被许多汽车制造商认为是不可行的。e-类供给链所带来的这些巨大变化和开展,在技术密集型工业企业中已不再鲜见。
注:PRTM(Pittiglio Rabin Todd & McGrath)是位于美国波斯顿的一家著名咨询公司,1996年与ARM共同牵头成立了供给链协会(SCC),并开发了供给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文中数据来自PRTM关于2000年技术工业供给链本钱管理的一份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