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马承与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有感
读《马承与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有感
杭州市滨江第一小学周爱娟
近期一直在学习《马承与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一书,作者马承老师的外语教学法是我国外语教学法的重要流派之一,他的“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包括小学阶段的“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初中阶段的“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法都是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的教学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对马承老师的“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尤为感兴趣。因为这种教学法对现行的小学音标教学十分适用。在pep小学英语教材里,音标教学虽然被安排在C部分,新课标中也没有明确指出小学阶段是否要掌握48个音标,但音标教学仍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学好音标,将为中学的单词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与马承老师的“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所主张的语音教学观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语音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能否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正是英语课程二级目标之首。在马承老师的“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中,他把讲授26个字母名称音作为学习音素的基础,把掌握音素作为学习音标的前提。学了字母学音素,学了音素学音标,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联系紧密,过渡自然,易懂易记,学生一开始就能掌握字母与音素的对应关系。这相对pep教材所提倡的音标方面按部就班的教学而言,属于跳跃性的教学。到底这种跳跃性的教学学生是否适应和接受,我打算在新一轮的三年级教学中通过实践来检验。
在本书中,无论是马承老师的“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还是他的另一个教学理论——直呼式韵律英语教学法,无疑都告诉我们,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在学生乐于学的时候教会他们如何学习,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学会学习。
反思我自己的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遵循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坚持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单词教学时引入游戏式操练,会话教学时采用情景教学,语音教学时引入竞争机制,阅读教学时口头听力练习和笔头阅读理解练习相结合。通过多元综合,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学会用简单的英语表情达意,与同伴开展简单的交流活动。同时,我还致力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记课堂笔记的习惯的培养。我也十分注重学法的指导,如把马承老师的“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结合到五、六年级的语音教学中,从而提高语音教学的效率。
“马承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教会了我们怎样学习,以及如何学习更有效率。这与《英语课堂标准》里提出的“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会学习,即learnhowtolearn”的理念又一次不谋而合。所以,马承老师和他的“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对我们今天的新课改仍然具有不小的参考价值。
第二篇:国家级 “马承三位一体教学法”实验(精选)
国家级 “马承三位一体教学法”实验实验 “马承三位一体教学法”简介哈63中学地处南岗区新发屯,落马湖地区,家长离异的学生多,大部分家长是下岗职工,做小买卖的,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学生,导致学生学习困难.为了使63中学校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都能获得成功,63中外语组采用了马承三位一体教学法,这一教法是北京现代教育研究所马承教授根据我国外语教学现况,经过三十几年潜心研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 “字母,音素,音标”, “词汇,语法,阅读”两个层次的一体教学为主要内容,通过迁移规律的运用,使初学者能够 “听其音,读其音;见其形,读其音.”进而利用单词集中学,语法提前讲,阅读同步行。马成三位一体教学法好,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我们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符合大纲教学要求,他适应了时代的要求,为广大英语教师开创了一条简单,易教,易学,省时高效的英语教学之路,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范玉敏老师于98年9月开始承担本项实验,按时间内容划分三年六个阶段:第一年
第一年
1998年9月—1999年7月第一阶段,集中语音教学。
第三篇:张思中英语教学法马承三位一体教学法
马承三位一体教学法与张思中十六字教学法
一、马承的三位一体教学法
小三位一体: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 大三位一体: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
二、口语教学
马承:动词------句型150句------话题交际。张思中:对话100对:模仿----情景----创作。
三、语音教学
马承:字母的名称音+英语音素+国际音标。原则:音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四、词汇教学
马承:“词汇编码记忆组快表”、“分课词汇表”、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总词汇表”、“分类词汇表”和“语言天地”五个词汇表。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词汇教学三部曲:课前集中学习、课中概括运用、课后归类记忆。
张思中:集中识词。会读;会背;会默;会译;会用。初中生一节课可学40~60个单词。
五、语法教学
张思中:超前集中、随机集中、综合集中。
六、课文教学
马承:三T教学模式:Text Retell(课文复述); Reconstruction Task(语篇重建); Team Activity(小组活动)。李世虬:简笔画情景教学法:“一情一景、三五句话、给关键词、看图复述”。
张思中:预习、朗读、理解、背诵、操练和复习。外语基础教育的目标:百篇、千句、万词。
七、阅读教学
马承:“结构----会话----阅读”三位一体。张思中:阅读原著四字诀:一查、二猜、三议、四问。
八、因材施教
马承:A:“下要保底”;B:“上不封顶”。张思中:“能飞的飞,能爬的爬,能滚的滚”。
“十六字外语教学法”的认识
一、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4000---6000words)
二、有一套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
(一)从无序到有序
1、把确实没有规律的材料找出、整理处理出规律。
2、把别人整理的规律转化成自己的规律。
(1)找序:大规律、小规律;老规律、新规律;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2)理序:大小;先后;缓急。(3)用序:多、快、好、省。
1、家庭
7、数量
13、情感
19、通讯 2、学校
8、质量
14、体育
20、环保 3、饮食
9、时间
15、文娱
21、交际 4、衣着
10、颜色
16、卫生
22、气象 5、居住
11、形状
17、节假
23、电脑 6、交通
12、空间
18、旅游
24、人体
(二)分散难点,各个击破:“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由浅入深”
(三)输入量大于输出量
三、有一套有效的教育学的方法
(一)适当集中
(二)反复循环
(三)阅读原著
(四)因材施教
“十六字外语教学法”的实践
音标拼读单词的口诀:从前往后拼,首先读元音;辅音轻,元音重;两者结合猛一碰。拼过一节(音节),再一节;看准重音连起来。音节的划分口诀:“一归后,二分开,辅音连缀不分开”。集中识词
1、音形结合记忆。
2、分式记忆(不规则动词)
(1)AAA式 put put put, set set set, cut cut cut。(2)ABB式 buy bought bought, bring brought brought, spend spent spent。
(3)ABA式 come came come, become became become, run ran run(4)ABC式 do did done ,draw drew drawn, fly flew flown。
3、分类记忆
4、对比记忆
5、区别记忆
6、分解记忆
7、联想记忆
8、前后缀记忆
(1)集中识词的单词排列:“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由浅入深”(2)集中识词的课时安排(3)集中识词的巩固
三个阶段的循环:期初---期中---期末(4)集中识词的方法(5)闯过单词识记的低谷期 课文的适当集中于反复循环
步骤:预习、朗读、理解、熟读、背诵、操练、复习。语法集中教学
超前集中、随机集中、综合集中、相关集中、比较集中和循环集中。
5、阅读原著
6、分层教学
“五到”:“心到”、“手到”、“耳到”、“眼到”、“口到”。记忆单词关键有二:一是持之以恒;二是良好的记忆方法。
第四篇: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
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 一、三位一体教学法简介
三位一体教学法是对传统英语教学法出现的误区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两部分内容:“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及“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
1.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
(简称“小三位一体”教学法)简介
中国英语语音教学的误区:
以听说代替语音教学:在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中国,7岁以上儿童学习英语,照搬英美国家儿童学母语的方式为实现语言习得,即只靠听说学习语言不符合儿童知识发展规律。
先听说,再语音:先听说、后音标的教学模式,加大了学生的拼读难度。部分学生往往用汉字注音来拼读,结果导致学生发音不准,而且这种教学模式易形成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
用字母组合代替语音教学:字母组合发音的不规则性,决定了字母组合不能代替语言教学。
孤立地讲字母和音标:学生易将音标与字母混淆,加大了音标的教学难度。2.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
小学生三年过不了语音关,初中一年过不了语音关,而用马承英语教学法十几个学时轻松语音过关。中小学英语教学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症结就在于不学语音。语音是克服英语障碍的第一关。而“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就是为了解决中国人学英语的语音关而产生的。它不但解决了先学音素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学好音标的问题,提供了最佳的语音教学模式。
“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简化音标教学过程,把字母的名称音、英语音素和国际音标融为一体,集中教学。特别注重字母、音素、音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三者之间的交叉关系,并讲授26个字母名称音作为学习音素的基础,把掌握音素作为学习音标的前提。学了字母学音素,学了音素学音标,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联系紧密,过渡自然,易懂易记。学生刚开始就能掌握字母与音素的对应关系。
3.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简介
中国英语词汇、语法、阅读教学误区:见其形不能读其音,读其音不能想其形。
单词信息量输入少:学生习惯于“一词一义”的学习,忽视阅读,不能激活所学单词,单词记忆与阅读相脱节。
语法教学的繁琐及教学周期过长:小学阶段淡化语法教学,学生不能及时掌握语法规律。
中学阶段语音、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简称“大三位一体”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教学,体现了外语教学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动态平衡性。
中国学生听说或阅读最大的障碍就是词汇,学生提前记单词,就为听说阅读扫清障碍。因此在语音过关后,就要对词汇实行编码记忆。当然,编码有很多方法,如(1)以音为序,整体记忆;(2)归类记忆法;(3)联想记忆法等。
对于语法,马老师根据外语学习的规律,提出语法提前略讲并随进度精讲相结合,并将语法现象编成了韵律语法,易学易记。
第五篇:三位一体教学法与小学英语
三位一体教学法与小学英语
多年的外语实践表明,少儿如果只凭消极模仿,刺激反应,是不能真正学好外语的。胡春洞教授在他的《英语学习论》中说:一种语言能生成的句子数量可以说是无限的,如果一句一句地去学,一个人一生只能学极小一部分。因此学语言最终还是要靠理性、智力和认知。
由马承等主编的、科普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英语》使用了马承三位一体教学法,重在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和学习英语的潜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学英语入门难的问题。这套教材并不排斥模仿,而是强调在理解基础之上的模仿,运用迁移规律安排教学内容,用已知学未知,减少学习新知识的难度。马老师认为小学生在掌握汉语拼音的情况下,有助于英语语音的学习。该套教材将英语与母语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找出英语语音与汉语拼音的相同之处、相似之处、相异之处,确定英语语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英语语音教学体系。
该教材利用学生学习英语之前就已经掌握的知识学习26个字母的名称音。接着,用学生们已经掌握的字母名称音来学习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即音素。音素教学历来是语音教学的难点,以至于很多教师用字母名称音来代替音素,造成学生不会读单词,甚至用汉字来注英语单词的读音,把book注成“布克”,把going注成“勾引”等,令人啼笑皆非。三位一体教学法研究了音素和名称音的内在联系及两者间的可逆性,将音素教学简单的归纳为八个字“先辅后元,先闭后开”,即先学习辅音字母的音素,后学习元音字母的音素;先读闭音节的词,后读开音节的词。运用迁移规律,认知法,很快就掌握了26个字母的音素。
再按照五个短音、五个长音的顺序,分别与辅音相拼,形成两个系列的单词:重读闭音节词和重读开音节词,共十个记忆组块,即[
][e][i][
][
];[ei][i:][ai][
][ju:]。用最简单的语言总结出“元辅”和“辅元”“元辅e”的发音规律,培养学生直呼单词的习惯,即见其形能读其音,读其音能想其形明其意,不借助音标就能轻松地拼读诸如bag,bed,big,dog,bus;name,Eve,bike,home,use一类的词。这套教材旨在教会学生如何拼读单词,养成见词读音的好习惯,让学生感到英语单词的拼读比汉语拼音还简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信心,避免出现哑巴英语,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真正实现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小学英语》第一册第3-7课系统地安排了音素教学内容,以五个元音字母为中心,放射性地拼读规则发音的词,学生们很快就能拼读单词和识字了。识字后就本着“音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将每个记忆组块的单词变成交际性的语言,如Dad has a bag and a flag.A red egg?Yes.A wet hen?Yes.It is a big pig.A dog is not on a box.Mum is in a bus.等等。心理学告诉我们,人脑信息的输入主要有两个途径,即听觉和视觉。其中听觉输入的信息量占15%-20%,视觉输入的信息量则占80%-85%。可以设想,在我国英语学习环境很差的情况下,如果只靠听说学习英语,不识字,效果不可能好。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也表明了这一点。大翻译家叶君健先生谈到自己学英语的体会时说:“我不是从小就在英语环境中长大的,而开始学习这种语言时年龄已经相当大了,得用理智去学,以便在较短的期间内就能掌握英语的规律。因此,我不能一开口或一下笔就本能地讲出或写出英国人的惯用英语。我的英语是通过理智和逻辑思维来学习。因此,小学生学英语时应在模仿的同时,寻求规律和窍门,以求达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效果。”音素教学阶段是英语识词的最重要的阶段。整个语音教学要突出音素教学,淡化名称音的教学。马承老师身体力行,自1985年至今作过数百场英语识词课,现场课的学生均是没有学过英语的学生。他从字母名称音讲起,用上述方法两小时内就教会学生认字一百多个,令在场的教师和记者都赞叹不已。
音标教学是英语识词的第二步。根据字母名称音讲音素,根据音素讲音标,这是马承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的本质。《小学英语》第一册用非常简便的方法由音素引出了18个音标。听课教师亲眼看见马老师只用几分钟的时间就教会了学生认读这18个音标。在教材中是这样安排的,先复习f,l,m,n,s;b,d,k,p,t,v,z;g,h,w,r这些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即音素),然后将音标符号逐个与音素对上号,就学会了16个辅音音标[f][l][m][n][s][b][d][k][p][t][v][z][g][h][w][r]。再复习ei的短音,又引出[e][i]两个短音音标。《小学英语》第二册安排了余下的30个音标的教学内容,不断深化英语识字的过程。先让学生由音素联想到音标,简化记单个音标的难度和过程;再进行音标拼读,培养直呼音标的能力;最后将音标符号与单词对上号,突出字母组合与元音字母不规则的发音,实行音形义的统一。学生掌握了音标符号,就不怕读音节长或发音不规则的单词了,也不会再出现用汉字注音的现象了。
以前进行语音教学,孩子们往往感到枯燥无味。这套教材在语音教学阶段实行愉快教学,每课书均安排了一首与语音教学相关的歌曲,如字母名称音歌、重读闭音节词歌、元音字母短音拼读歌、元音字母长音拼读歌、短音音标歌、长音音标歌等。孩子们通过唱语音歌,玩英语语音游戏,不但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识词的能力。在齐齐哈尔、哈尔滨、淄博、秦皇岛、北京等地,马老师均在其他老师的现场课上出示大量学生没有学过的单词,学生都能流利地读出。
自1992年《小学英语》教材实验以来,几乎100%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认读单词的能力。来自黑龙江省宝泉岭农管局的实验报告说:八年来,我们使用科普版《小学英语》,成功地解决了语音过关问题,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单词、句子、对话并初步掌握了学习英语的方法,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日益高涨。学生家长反映说:我们不懂英语,给孩子辅导不了英语,但英语成绩却很让我们放心;其他学科小学教师说:原来英语老师总向我们多要课时,以领学生背单词,自从用了马老师《小学英语》后就不再多要课时了,明显减轻了学生负担。近几年来初中老师普遍反映说:新初一的学生语音好,基础牢,有自学能力,初中第一册教学内容只是一带而过,为初中教学缩短课时、提高质量打下基础。现在本区的初中的一年级教材考核优秀率能达90%,合格率100%,学生基本上杜绝了英语塌腰,跟不上的现象,使我区的英语教学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好景象。北京市大兴县黄村镇中心小学在实验报告中这样写到:与以前的教材相比,马承主编的《小学英语》中内容衔接紧凑,循序渐进。学生从一入门开始就觉得英语好学,而且一学就会,避免了两极分化。他们最爱上的课就是英语课。
学英语从识词开始,这是科普版《小学英语》在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大胆尝试。八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模式之一。(肖叶:科普出版社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