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雷锋之歌》教学反思1
《雷锋之歌》 教学反思
《雷锋之歌》是一首赞美和歌颂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优秀诗篇。整首诗言简意赅,以流畅明快的诗句,生动形象的比喻点出了雷锋年轻、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热情歌颂了雷锋忠于党,大公无私的崇高精神。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仅仅满足于对文本的理解,或沉浸于课文生字新词的抄写,或是举行一次关于雷锋故事或雷锋日记的交流会是不够的。于是我想到学生对雷锋的事迹和精神都比较熟悉,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去让学生去理解雷锋的精神。于是,我决定从另外的角度去设计这首诗的教学。
再一次读着这首诗,我被诗歌这种流畅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所吸引,因此,我想尝试着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对诗歌形式的掌握和诗歌的创作上。
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自由地去读读这首诗,说说你有没有读懂这首诗。正像我所预想的那样,学生很快就读出了这是一首赞美雷锋的诗,赞美了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于是,我马上抓住“短暂”和“光辉”两个重点词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善用比喻的特点,追问诗人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表现雷锋的一生是短暂的。学生马上找到了“一滴水”、“刚展翅的鸟”、“才点亮的灯”、“刚敲响的鼓”这些使用比喻的词组。然后,请学生读读这些使用比喻的诗节,(他,/是一滴水,/却能够/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他啊,/是刚展翅的鸟,/却能够/一心向党飞!他啊,/是才点亮的灯,只不过/每一分光都没浪费!他啊,/是刚敲响的鼓,/却能把/每一声都化成雷!)说说他们在诗的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点?生1:他们的结构是一样的。生2:他们都用了比喻的手法。生3:语言的表达上都使用了转折的手法。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诗歌有几个结构一样的小节连续组成叫反复,为的是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再请学生反复地读读这4个小节,感受诗歌这种特有的形式以及雷锋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看同学们读的热情非常高,我马上问学生想不想也象诗人一样用比喻的形式,转折的手法来赞美雷锋。没想到,还真的让我看到了诗人:生1:你,/是一枝梅花,/却能够/傲霜斗雪。生2:你,/是一滴雨,/却能够/滋润大地。生3:你,/是一片暖阳,/却能够/照亮整个世界。生4:你,/是一阵微风,/却能够/温暖每个人的心田。„„
太棒我,我激动,激动孩子拥有诗人般的气质;我兴奋,兴奋自己大胆尝试让学生去创作诗歌。接下来,孩子们似乎诗性未了,都吵着嚷着说“老师,我还有!我还有!”“好”我接过学生的话,“那能不能自己读读剩下的两小节,模仿诗人进行创作。”(呵,雷锋!/你不为自己编歌曲,/你不为自己织罗衣,/你不为自己梳羽毛,/你不为个人流一滴泪。呵,雷锋!/你,《国际歌》里的一个音符;/你,红旗上的一根纤维,/你,花丛中的红花一瓣,/你,浪花里的一滴水!)学生的创作热情再次高涨,用自己的智慧写下了优美的诗篇:啊,雷锋!/你不为自己铺道路,/你不为自己写诗篇,/你不为自己唱赞歌,/你不为个人安一个窝。呵,雷锋!/你,平凡的螺丝钉,/你,无私的红烛,/你,辛勤的蜜蜂,/你,奉献的园丁。
课后,我思绪万千,我们的课堂就是激情飞扬的地方,我们的课堂就是智慧闪烁的天堂,我们的孩子就是一首诗,是一首飘逸的抒情诗。
第二篇:(教学反思参考1)树之歌
识字2(教学反思参考)树之歌
识字2《树之歌》是一首儿歌,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课件用儿歌的形式,配上精致的插图,将杨树、榕树等11种树木的特点呈现出来,让学生对树木有一定的了解。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熟悉的树木,以此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既然是一首儿歌,那么了解儿歌的特点,以及学会朗读儿歌也是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的,所以我以朗读儿歌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熟儿歌的基础上学习生字,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第三篇:《雷锋之歌》观后感
《雷锋之歌》观后感
电影《雷锋之歌》的主要内容:雷锋生活在贫困的家庭。小时候,爸爸就被日本鬼子打死了,哥哥当童工夹断了手,被资本家赶出了工厂,妈妈上吊死了。是党把他养大的,所以,雷锋要为冤死的亲人报仇。其中,电影里的两个镜头最让我感动。一个镜头是雷锋在漫天雪地里给别人修车。另一个镜头是雷锋冒着大雨去帮共产党员们堵住山洪,他看见有两个沙袋快要掉进水里了,他赶紧跳下去用手顶住那两个沙袋。
看了这部电影,我感触极深。雷锋一生省吃俭用,乐于帮助别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提倡学习雷锋精神,在生活中去实践。雷锋的一生,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任命服务中去,具备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的好精神。
我感受到了: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今后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我也要向雷锋同志那样为人民、为社会、为祖国做出伟大的贡献。
第四篇:雷锋之歌
《雷锋之歌》这是一首赞美和歌颂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优秀诗篇。课文言简意赅,旨在歌颂雷锋,但没有一处写雷锋的身世、经历和具体的先进事迹,而是根据诗歌艺术的特点,充分运用比拟的手法,把雷锋比拟成“春雨”“水滴”“刚展翅的鸟”“才点亮的灯”等事物,着力塑造了一位普通、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形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体会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读中领悟什么是雷锋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感悟,学习雷锋对人民的热爱,对事业的忠诚。对学习的执着和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4~6节。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在这里,我想要问问你,一个怎样的人会让你喜欢?一个怎样的人会博得你的赞叹?
2、师生对话。
3、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就是这样的人,一位普通的名人,他1940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不满7岁成了孤儿。在旧社会,他受尽苦难,新中国培育了他。19岁当上汽车兵,二十二岁的年轻生命在人们的心中成为定格。这位解放军中的普通战士,用短暂而平凡的一生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好榜样,他身上的魅力不仅是无私奉献,不求索取的体现,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好诠释。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诗歌,思考: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
2、再读诗歌,勾划出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里交流。
三、学习诗歌:
1、读了诗歌,这个二十二岁的年轻士兵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2、结合理解诗句中的“一滴水”、“刚展翅的鸟”、“才点亮的灯”、“刚敲响的鼓”来体会。
3、小组交流。
4、集体反馈。
(“一滴水”看出他的无私奉献;“刚展翅的鸟”看出他对党的忠诚;“才点亮的灯”看出他的好学上进,螺丝钉精神;“刚敲响的鼓”看出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点拨拓展:
A 朗读段落
B 补充:你不为自己编歌曲,只为();
你不为自己织罗衣,只为();
你不为自己梳羽毛,只为();
你不为个人留一滴泪,只为()„„
C 朗读体会。
D 拓展:你不为(),只为();
你不为(),只为();
你不为(),只为();
你不为(),只为();
6、朗读指导
(1)师生配合读
你,《国际歌》里的(一个音符);
你,红旗上的(一根纤维);
你,花丛中的(红花一瓣);
你,浪花里(最清的一滴)。
(2)启发创作:
你,百花园中的();
你,皇冠上();
你,();
你,()。
7、读完最后一个小节,你们体会到什么是“雷锋精神”了吗?
8、生互动发言。
9、师总结:任何社会都需要美好的情操。雷锋精神穿越时空他有着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他的价值在于他把自己火热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
四、总结课文、1、生自由读《雷锋日记》的精彩片段。
2、谈感受。
3、师导入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渡过:当他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懊悔,这样,当他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
——保尔.柯察金(摘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4、请你写上一句心中的赞歌献给雷峰。
五、作业设计:
1、摘抄《雷锋日记》中的名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
2、请你运用你的灵感和才思,创作小诗《幸福从哪里来》。
第五篇:雷锋之歌观后感
篇一:雷锋之歌观后感
3月14日晚上,学校组织我们观看电影《雷锋之歌》。《雷锋之歌》是一部老电影,也许很多人都没看过这部电影,但他的名字至今仍铭记在每个人心中。他是我们十三亿中国人民的榜样。
随着“我叫雷锋:打雷的雷,冲锋的锋。”故事开始了。电影主要讲述了雷锋一生的光辉事迹。雷锋生活在旧时的封建社会的贫困家庭里。小时候,爸爸就被日本鬼子打死了,哥哥当童工夹断了手,妈妈也随之上吊死去。是党!是共产党把他养大的。刚开始雷锋思想上想着为冤死的亲人报仇,但后来他参加了部队,申请了入党,也慢慢地了解了党,一心为人民,一心向着党。
我看了这部电影后,我非常敬佩雷锋。雷锋一生省吃俭用,乐于帮助别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雷锋曾在电影中说:“我的心里要装着共产党,装着人民群众。”是啊!一个党员要是心里没有装着共产党,没有装着人民群众,那么这个人一定不是什么好党员!
而且,我突然想起雷锋同志说的一句话:“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雷锋的钉子精神更是让我敬佩。雷锋以身作则,很多人都欣赏他。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提倡学习雷锋精神,到处可以看到雷锋事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雷锋精神。
《雷锋之歌》这部电影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将来也像学雷锋叔叔那样做一个对社会十分有用的人,为我们的祖国做出伟大的贡献。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就是活雷锋。雷锋,你真是我们的好榜样啊!
篇二:雷锋之歌观后感
电影讲述了雷锋从失去父母到为祖国而牺牲的整个过程。从一名普通战士到一位为人民做好事不计其数的班长,雷锋用自己的行动履行着自己的诺言。他做过的事都是为人民而做,他的思想里永远装着别人,在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对待同志要向春天般温暖。
看完这个影片,我就想起了班上的一位同学。她每次都会在别人有困难或是别人又忙不完的时候帮助别人。虽然她相貌一般,学习也不出众,但我们都很喜欢她,就是因为她有一副好心肠。
那次,我因为没有完成老师布置下的任务便不能参加课外活动,一个人在教室写作业很寂寞也很吃力,她突然跳出来,告诉我:“我和老师请假了,在教室看书,监督你写作业,这样我就可以来陪你了!”她说完,我扑哧一声就笑了。整个下午,有了她的陪伴,我很快的写完了自己的作业。有不会的题,也在她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当我不好意思的对她说:“让你牺牲了活动时间,真不好意思”。她大大咧咧的一笑:“没什么”!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爱帮助别人的女孩。和雷锋叔叔相比,她或许还差很多,但她是班级里的“活雷锋”
我向雷锋叔叔致敬,向她学习。
篇三:雷锋之歌观后感
今天看了雷锋之歌这部电影,它生动地讲诉了雷锋所做几件典型好事。从钢铁厂去参加入伍体检,半路上遇到张大娘和她患病的孙女小英子。雷锋热情地送她们来到医院,他还帮助医院的人扫地、照顾大家,使参加体检的人和接兵的指导员,都把他当成医院的服务员。雷锋参军后,当上了汽车兵。他刻苦钻研驾驶技术,成了一名出色的汽车兵。当蒋介石妄图窜犯大陆时,他要求上前线杀敌报仇,经过指导员的教育,他认识到后方工作同样重要,便和后方的同志们一起投入了支援公社修建水库的工作。战士李厚亮爱打个人小算盘,靳大力花钱大手大脚,雷锋耐心地帮助他们,使全班同志一道前进。严冬,雷锋冒着没膝的积雪,前往离驻地很远的红石镇购买毛选四卷。回营地时又帮助别人修好陷在冰河里的卡车,使车上的病人及时被送往医院。李厚亮的家乡遭水灾,雷锋冒着滂沱大雨跋涉一百多里去看望李的父母,并将自己积存的二百元钱全部寄给公社支援灾区人民。雷锋同志不幸因公牺牲,他的战友和乡亲们无限悲痛。大家呼唤着他的名字,追忆着他的往事,并学习他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和助人为乐、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
看过电影后,我早早已经热泪盈眶,雷锋的精神深深的打动着我,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为曾经虚度年华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的那么富有爱心,永远的那么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