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四课《画故事》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14:4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下第四课《画故事》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下第四课《画故事》教学设计》。

第一篇:六下第四课《画故事》教学设计

六下第四课:画故事

【教材分析】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如何用绘画的形式对文学作品进行描绘,检验学生对绘画材料及工具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同时还力图在表现故事情节场景中,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激情。【课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尝试把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画通过一个或多个画面表现出来。

2、能力目标:在描画中,能运用故事画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把故事画的内容表现得生动、有趣。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故事的表现

【教学难点】构图的合理性,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 【教学准备】课件、绘画工具、画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老师:同学们,故事画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在我们的身边以及身边以外的世界里,每天都有事情发生,每天都有人把发生的故事传说,所以同学们从小就知道许许多多的故事,比如“孙悟空打闹天宫”、“哪吒闹海”、“嫦娥奔月”等。,从古至今流传下来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你们应该听过很多吧。

老师:其实每个同学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每天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读书、游戏等,就是一个个故事。现在请几位同学讲讲自己熟悉的或自己喜欢的故事。

2、学生讲故事。

3、老师小结:这几个同学多讲得很好,但是我们只知道故事的内容而眼看不到故事里这一些生动的形象,多可惜啊,要是能知道故事的内容又能看到“孙悟空”、“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这一些生动的形象,那该多好啊。请问同学们,能不能做到这样呢?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做到?

老师小结:对,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电影、卡通、图片、连环画等做到这一点。这一节课我们就是要同学们把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别人的或自己的故事,用自己一双灵巧的手把它画出来,画成一个或几个画面,让其它小朋友也来分享你的动人的故事吧。

4、导入课题。

二、新知探究

1、动画片段欣赏《大闹天宫》。

【设计意图】通过《大闹天宫》的欣赏,让学生了解作品中的造型大量采用了中国画的表现技法,欣赏还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动画里形象的塑造、形象的特点及形象所处的环境,使学生感受到画家功底之深和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继承。

2、教学示范:

老师讲一个故事并出示本故事的画面。

3、教材范例欣赏: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有单幅画、有组画,题材较多。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把自己喜欢的故事画出来。

4、学生小组讨论:

根据以上材料小组讨论如何选材、如何表现自己的故事。

【设计意图】理顺思路,激发创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绘画,教师辅导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学生可以选择中国谚语故事,也可以选择自己编故事或根据自己的经历编一幅或一组故事画。

表现方法:可先画故事的主体再添画背景,然后写上故事的内容。

2、学生绘画中,教师注意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解决选材和取材的问题;指导主题不突出、构图欠佳的作品;及时发现场景设计不够完美的作品,协助修改和完善。

四、课堂欣赏交流:

在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表现的基础上,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举办“故事画”展。

五、教师小结,课后拓展。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泥塑、剪纸等立体制作方式来表现一个故事。

第二篇:《画故事》教学设计

《画故事》教学设计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运用单幅画面的形式,绘制出能体现一定故事情节的铅笔创作草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创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画故事情景的基本要素

教学难点:角色造型、场景设计、构思构图的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每个小组彼此回忆一个小故事,可以是历史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也可以是有趣的生活故事等等,下面老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讲述)中国崇尚礼尚往来,既然同学们给大家讲了个故事,老师也给大家讲个故事。这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相传正月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这天晚上会听到老鼠吱吱叫的声音,为了不打扰老鼠娶亲的好事,在该晚都会尽量提早熄灯就寝,并且在家中的厨房或老鼠常出没的角落,撒上一些米、盐、糕等表示庆祝,希望与老鼠打好交道以求少一些鼠害,祈望来年有个好的收成。(出示《老鼠娶亲》图片)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个任务,要求每个同学给大家讲个故事,但是是用画面的方式画故事。(引出课题)(板书)

(三)新授

1、欣赏《老鼠娶亲》

(1)说一说作品怎样在迎亲队伍中突出新娘和新郎?

(服饰、道具、道具、色彩,配饰等)(2)猫在画面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猫是老鼠的天敌看着老鼠娶亲也无动于衷,它也不忍心扰乱这喜庆的日子)

2、要点:

用绘画表现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的情节、人物(角色)形象、时间、地点、场景,提取、归纳绘画所需的要素(形象、配饰、动作、神情、道具、服饰等),提炼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或矛盾焦点来安排画面。

4、欣赏《孔乙己》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常夹些伤痕;还有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他虽穿长衫,可是长衫又脏又破。丰子恺通过画面反映出孔乙己的穷困潦倒,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制造了大量只懂钻研书本,而没有实际生活能力的读书人。教师示范《画蛇添足》《掩耳盗铃》

(四)学生作业:自己编个小故事,或者身边的故事以及成语故事,并以绘画的方式画一幅单幅画。

(五)学生练习:自己编个小故事,或者身边的故事以及成语故事,并以绘画的方式画一幅单幅画。

(六)(七)作业展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八)教师总结

《画故事》教学设计

闽宁二中 马文瑞 2017-3-7

第三篇:《画故事》教学设计

六年级美术《画故事》教学设计

林口县奎山乡中心小学

鄂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欣赏各种小故事,体验创造的乐趣。引导学生把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个故事通过一个或多个画面表现出来。

技能目标:运用多种方式创作画的内容,加上丰富的想象,合理的格式,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培养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从小养成爱观察、爱动脑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故事内容的体现和多种材料的运用。构图合理、画面生动有趣。教学准备:

范画、卡纸、小刀、水粉颜料或油画棒、蜡光纸、布条、泡沫、课件。教学过程:

一、以趣导入,激发情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哪些动画片呢?

学生讨论交流:哪吒闹海、西游记、蓝猫、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教师提问: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好看的动画片,老师也忍不住想看看了!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动画城逛逛?(教师展示各种动画片的片段或图片。)教师提问:你最喜欢其中的哪部动画片呢?能不能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学生各抒己见地回答。

教师提问:这些动画片都是由一个个小故事组合起来的,其实我们身边每天都会有很多的故事发生,能给大家讲讲吗?找几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小故事。教师:这几位同学讲的故事真有趣,我们能不能用双手把自己有趣的故事描绘出来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故事画》。

二、创设情景,启发灵感

1、想一想

教师:其实我们每个同学本身就是一个故事,请同学们仔细地想一想,你身边都发生过哪些事呢?学生简单介绍。

教师小结:说得真不错,我们身边的故事有甜、有苦,你记忆最深刻的是哪件事呢?

学生讲一讲自己最深刻的事,教师小结。

2、说一说

教师:表现事物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已经学过用纸画、帖。除了这些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方式?还能怎么做啊?

学生:先用笔在布条上画出基本轮廓,在用剪刀剪下来,贴在背景图上。教师:这位同学的想法很有创意,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学生:还能用泡沫刻。我们可以先把自己想要表现的事物用笔简单地画在泡沫上,再用小刀沿着轮廓雕刻出基本形。

教师小结:这个方法很不错,因为泡沫有厚度,用小刀刻出的结构很有立体效果。

3、论一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你们准备选用哪种方法表现?这样表现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4、赏一赏

教师展示多种折、剪、贴、画、刻的实物。引导大家去观察,并找出这些方法的特点,给学生一个参考的空间。

5、做一做

教师找一位学生上台,在投影仪下展示一种做法,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后,给予评价,老师总结并给予奖励!教师生总结造型表现的具体步骤:

1、构思、构图(新颖、独特)

2、选材(合理)

3、制作(方式多样化)

4、涂色、修改(鲜艳)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采用多种方式表现故事内容,可以是多种制作方式:折纸、剪贴、雕刻、绘画、拼贴等。

1、设计合理,构图新颖。

2、用剪刀注意安全。

3、颜色吐沫均匀,互相帮助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出学生的作品,师生互评:(1)你认为谁做的最好?(2)向大家介绍制作的思路。(3)你喜欢自己的作品吗?为什么?(4)通过本课学习,你还知道了哪些知识?

五、教师总结,拓展知识

教师:这节课,每位同学表现得都很不错,我们学会了多种方式表现出了身边发生的故事,说明只要大家愿意开动脑筋,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我们身边的故事很多,你还可以去创作你爸爸妈妈的故事,你好朋友的

故事,你兄弟姐妹的故事等等,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生活的美,表现出生活的美,生活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乐趣,我们还要养成爱动脑,爱动手的好习惯,做一个惹人爱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画故事

(一)故事内容、情节 如何来表现故事情节

第二课时

绘画和制作的方法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用中国画形式进行故事情景描绘的基本步骤与多种方法。技能目标:能在作品中表现故事情节,突出主要形象的动作与表情。

情感目标: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通过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表现、创造和感悟,提高个人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画故事情景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角色造型、场景设计、构思构图的表现方法。教学准备:

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从小到现在看了、听了很多优秀的经典故事,现在我请大家来欣赏一段故事。你知道这个故事吗?如果知道请你介绍给大家。教师播放影片《闹天宫》或者是故事的多幅图片。

教师:看了这段影片后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情节?(或是你能回忆起哪一段故事情节)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小结。

二、欣赏作品

教师展示中国画《闹天宫》学生欣赏,教师提问:

1、这幅连环画是用什么艺术手法表现的?

2、这是刚才动画片中的哪个情节?作者是如何表现主题的?用的什么表现手法?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用水墨技法来画故事。

三、学习水墨绘画方法

学生分组探究用讲故事的方法分析画面

小游戏:比比看。分小组欣赏《武松打虎》水墨画作品。

1、给画面命题。

2、画面是如何表现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的?各有什么特点?

3、画面是如何巧妙处理构图的?

4、如果你画这个情节,你想怎样设计?怎么才能紧扣主题? 学生小组研究讨论,然后一一来回答,教师小结。

四、学习创作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用笔和用墨的方法,尝试用色墨直接点写的方法,或用线条大胆进行勾勒后调色的方法,进行造型与表现。教师拿出学生的水墨小练习的作业评讲。

五、分析学生作业

教师展示学生的范画。请同学欣赏比较

你最喜欢哪张作品?作者是如何体现主题、突出人物特点的?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六、学生创作

教师布置作业:尝试有中国画的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也可以编一个故事进行创作。

七、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教师展览学生的绘画作品,学生相互欣赏评价,教师点评。板书设计: 画故事 欣赏中国画 水墨表现故事 水墨画的表现方法

第四篇:画故事教学设计

《画故事》教学设计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运用单幅画面的形式,绘制出能体现一定故事情节的铅笔创作草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创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画故事情景的基本要素

教学难点:角色造型、场景设计、构思构图的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每个小组彼此回忆一个小故事,可以是历史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也可以是有趣的生活故事等等,下面老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讲述)中国崇尚礼尚往来,既然同学们给大家讲了个故事,老师也给大家讲个故事。这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相传正月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这天晚上会听到老鼠吱吱叫的声音,为了不打扰老鼠娶亲的好事,在该晚都会尽量提早熄灯就寝,并且在家中的厨房或老鼠常出没的角落,撒上一些米、盐、糕等表示庆祝,希望与老鼠打好交道以求少一些鼠害,祈望来年有个好的收成。(出示《老鼠娶亲》图片)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个任务,要求每个同学给大家讲个故事,但是是用画面的方式画故事。(引出课题)(板书)

(三)新授

1、欣赏《老鼠娶亲》

(1)说一说作品怎样在迎亲队伍中突出新娘和新郎?

(服饰、道具、道具、色彩,配饰等)(2)猫在画面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猫是老鼠的天敌看着老鼠娶亲也无动于衷,它也不忍心扰乱这喜庆的日子)

2、要点:

用绘画表现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的情节、人物(角色)形象、时间、地点、场景,提取、归纳绘画所需的要素(形象、配饰、动作、神情、道具、服饰等),提炼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或矛盾焦点来安排画面。

4、欣赏《孔乙己》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常夹些伤痕;还有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他虽穿长衫,可是长衫又脏又破。丰子恺通过画面反映出孔乙己的穷困潦倒,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制造了大量只懂钻研书本,而没有实际生活能力的读书人。

(四)教师示范《黄帝的新装》

(五)学生作业

(六)学生练习

(七)作业展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八)教师总结

《画故事》教学设计

张庆中学 陈海萍 2014-4-14

第五篇:第四课教学设计

4、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两首经典的爱国诗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得以彻底平复。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儿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之中,以一气贯注、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名作。《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的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全诗字句发自肺腑,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理解诗句。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背诵这两首诗。

三、教学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心情格外欢快的原因。2.理解诗句。学重难点: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搜集有关爱国的诗句及名言。(整理在读书笔记上)

3、搜集有关杜甫及陆游的资料以及以前学过的这两位诗人的诗。

(二)课内探究

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一、激情导入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首杜甫写于战乱时期的诗,《春望》还记得吗?背一背(生背)背得真有感情,仿佛使我看见了诗人在八年的安史战乱中,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感时与恨别交织着满腔愁情,作为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忧患的诗人,当他听到“安史之乱”接近平息的消息,诗人惊喜若狂,冲口唱出了他生平第一首快诗。

1.出示课题(指名读,解题)

2.齐读课题(课题读得真好,我相信这首诗你们一定能学好,读好)

二、检查预习

1.正确朗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①在预习时老师要求同学们能正确朗读这首诗,做到了吗?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②生评价。

③指导读“妻子(zǐ)”生读,师读,比较

④齐读(可以读慢点,要读正确)

三。重点探究

1.查资料或联系语境弄懂下列词语:忽传、初闻、涕泪、却看、愁何在、漫卷、青春)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

3.这首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诗中诗人有哪些表现,哪些诗句,哪些词能让你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呢?

四.反馈交流 1.交流诗句理解: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剑门关以外,指四川。“蓟北”,河北北部,安、史叛军的巢穴。“初闻”,刚刚听到。“涕泪”,指因特别高兴而流泪。这句诗讲了什么?(收复蓟北的消息,忽然从剑外传来,刚刚听到这个消息,涕泪就流满了衣裳。)

(2)、“却看妻子愁何在,慢卷诗书喜欲狂。”“却看”,再看。“漫卷”,胡乱卷起。唐代一般没有装订成册的书籍文字大都写在纸卷上,所以收拾书籍,就要卷起。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伤?胡乱地粑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放歌”,放声歌唱;“纵酒”纵情饮酒;“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这句话讲了什么?(白天放声歌唱,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家乡。)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就。这句诗讲了什么?(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峰。顺流而下把襄阳一过;便一直奔向了洛阳。)

2.师生讨论

这首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板书:喜欲狂)

3.过渡:是的,忽传的佳音,使诗人惊喜欲狂,情绪也在不断的变化,诗中诗人有哪些表现,哪些诗句,哪些词能让你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喜悦之情呢?我们怎样才能在诗中体会到一边读一边闭着眼睛去想像去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

4.学生自由体会

5.学生自由表达

6.出示画面,想象最后两句的情境

小结:全诗连用六个地名,因为他始终贯穿着诗人喜悦心情,并不感到丝毫累赘,相反使人读来感到格外真切、真实,诗人爱国、思乡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也是诗人高明之处。

7.过渡: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怎样把你体会的情感读出来?(自由有感情朗读)

8.指名读

9.背诵(师引背齐背)

学习《示儿》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国历代的许多诗歌作品中,有一首诗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这首诗就是我国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在临终时留给儿子的遗言。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示儿》。

2、质疑

(一)、轻声的读这首诗,想想你有什么问题要你要提的吗?

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

1.这首诗的作者陆游是怎样一个人?2.这首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得?

3.对这首诗中的理解上的一些问题。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检查预习

指读这首诗,评价

三、重点探究

1.出示学法,学生自主探究 第一步:把这首诗读正确。

第二步、能过重点的词语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第三步、体会诗句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第四步、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四。反馈点拨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学生讲错的地方互相订正,教师相机指导)

(“元”,同“原”,“元知”,本来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学生讲后,教师加以归纳)

(“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3.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4.练读课文。(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

5.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容来回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答出: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6.激发想象 同学们,此时此刻陆游的儿子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现在你就是陆游的儿子,请把你要说的话发表在作品栏里。

五。巩固检测(两首诗)

基础积累

(1)字音

tì wū luò jì

()泪()峡()阳()祀

(2)词义

1.闻: 2.蓟北: 3.剑外:

4.初闻: 5.妻子: 6.漫卷:

7.喜欲狂: 8.青春: 9.万事空:

10.王师: 11.中原: 12.乃翁:

13.家祭: 14.九州同: 15.但:

(3)、填空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字(),唐代伟大的(诗人,作品被称为(),代表作《 》《 》。

2.《示儿》的作者是(),字(),号(),南宋(诗人。诗中最能表达渴望收复中原的诗句是(3.(),青春作伴好还乡。

死去元知万事空,()。)))。(4)能力迁移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2.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作者兴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的诗句回答)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4.《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六.拓展阅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甫的《归雁》和《月夜》

七、课后提升:

将《示儿》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板书:

示儿

死去无知万事空,国不统一

但悲不见九州同。死不瞑目

王师北定中原日,至死不变

家祭无忘告乃翁。收复失地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涕泪 漫卷

放歌 纵酒 喜欲狂

即从 便下„„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这两首古诗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结合背景资料,同时抓住诗句的语言特点,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到了:一,通过搜集查阅陆游,杜甫的相关资料,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二,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三,自主体悟从内容想开去.这两首诗明白如话,却感情饱满深厚,都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这一点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到.陆游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啊!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之所以那样激动,欢喜,不仅仅是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教学时,我在学完两首诗后,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练习”第三题,让他们体会悲之切和喜之狂表达了相同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补充朗读几首两位诗人的其他爱国诗篇,学生找到了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甫的《归雁》和《月夜》,对这些诗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诗人的爱国情思,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当然,本节课同样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1、对情感朗读的引导虽有层次,但没有很好的拓展开。

2、课堂上的发言机会不够民主,许多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没有或是较少有发言的机会。

3、学生朗诵古诗的情感不到位,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载六下第四课《画故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下第四课《画故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下Unit5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Unit 5 A party 第一课时(story time)教学设计盐城市亭湖区青墩小学徐玲 Teaching material analysis : 本单元围绕“举办聚会”这一话题,把有关一般将来时的日常交际......

    六下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篇一:六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揠苗助长-教科版【小学学科网】改写《揠苗助长》 1.认真阅读例文,领悟把寓言改写成记叙文的基本方法。改写不但要理解原文的内容,还要展开丰富想......

    英语第四课教学设计

    Unit4 第2课时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人教PEP三年级上册 Unit4 【主题】We love animals 【课时】第2课时:A. Let’s learn 一、教学目标 1. 能听、说、认读单词:“dog”, “du......

    第四课放牧教学设计[精选]

    第四课 放牧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唱好《放牛山歌》,为《小牧笛》编创表演唱。2、聆听《牧歌》、《小放牛》,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教学重点、......

    第四课 画故事-人教版美术第十二册教案1

    第四课 画故事-人教版美术第十二册教案1 4、画故事 1课时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了解用中国画形式进行故事情景描绘的基本步骤与多种方法。能在作品中表现故事情节,突出主要形象......

    《画》教学设计

    《画》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画》这节课选自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一年级上册第二个识字单元,延续了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这是一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

    《画》教学设计

    《画》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书写4个生字 2、认识两个偏旁“辶 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 4、掌握识字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

    画教学设计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 《画》 ( 第1课时 ) 使用范围: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 作 者:吴江云 单 位: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小学 撰稿时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