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单元总结
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重点单词】
1.humorous adj.有幽默感的2.silent adj.沉默的; 3.helpful adj.有用的,有帮助的: 4.score n &v.得分,进球。5.interview v &n.面试,采访;6.dare v.敢于;胆敢; 7.private adj.私人的,私密的。8.require v.需要;要求;9.European adj.欧洲的; 10.British adj.英国的; 11.speech n.讲话;发言; 12.ant n.蚂蚁;13.insect n.昆虫
14.influence n &v 影响;15.proud adj.自豪的,骄傲的; 16.seldom adv.不常,很少;
17.fail v.不及格,失败;18.general adj.普通的,常规的;19.introduction n.介绍; 【重点词组】
1.used to 过去曾经 2.be afraid of the dark 惧怕黑暗 3.from time to time时常 4.get good scores 取得好的分数5.deal with 对付,应对6 remain silent 保持沉默 7.get tons of attention得到大量的关注8.African culture非洲文化 9.be alone独处10.read books on European history阅读有关欧洲历史的书11.paint pictures画画 12.be absent from classes 逃课 13.give a speech in public 作一个公开演讲 14.be nervous about tests 对考试感到紧张15.in the last few year在最近几年 influence his way of thinking 影响他的思维方式17.to one‟ surprise 使某人惊讶的是
18.be proud of./take pride in 为…感到骄傲 19.fail the examination考试不及格 20.talk with sb in person亲自找某人谈话 21.feel good about oneself 对自己充满信心
22.a general self-introduction 一个简要的自我介绍 24.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sb 对某人有很大的影响 23.all the time=always一直;总是相当于 25.one of +the+形容词最高级+复数名词,意为“最……之一”。
26.one of+复数名词或代词,”意为“……中的一个”,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重点句式】
1.---You used to be short, didn‟t you?---Yes, I did.---你过去个子矮,是吗?---是的,我是。
2.---What‟s he like now?---He‟s tall now.---她现在是什么样?---她现在很高。3.Paula used to be really quiet, she was never brave enough to ask questions.波拉以前很文静,她从来不够勇敢来问题。
4.It‟s three years since we last saw our primary school classmates.自从我们上次见到我们的初中同学以来已有三年了。
5.Emily didn‟t use to eat a lot of vegetables, but now she loves carrots and tomatoes.艾米丽过去不吃许多蔬菜,但是现在她喜爱胡萝卜和西红柿。
6.----I used to be nervous about tests all the time.What about you?---Yes, me too.And I used to hate P.E class.--我以前对考试一直感到紧张,你呢?---是的,我也是。并且我过去还讨厌上体育课。7.My life has changed a lot in the last few years.我的生活在近几年改变了许多。【重点知识】
一.be interested in对……感兴趣
该短语后接动词-ing形式、名词或代词,其主语必须是人或其他有生命的东西。interesting & interest 1.interesting作形容词,有主动意味,意为“令人有趣的”,作表语时,主语通常是物。The story is very interesting.这故事很有趣。This is an interesting book.这是本有趣的书。
2.interest作不可数名词时意为“兴趣、趣味”。作动词时意为“使(人)发生兴趣”,其主语多为事物。I have ___ to tell you.Maybe you will be _____ in it.A.interesting something;interested B.something interesting;interesting C.something interesting;interested D.something interested;interesting 二.used to do sth 意为“过去常常做某事”,特指在过去经常发生的动作,而现在已不再发生,其中used to 可以看作情态动词,用于各种人称。
He used to play soccer when he was young.他年轻时经常踢足球。(现在不踢了)She used to be an English teacher.她过去是一位英语老师。(现在不是英语老师了)1.其否定句为didn‟t use to do或used not to do,used not可缩写为usedn‟t。
如:Mr.Li didn‟t use to drink beer.=Mr.Li usedn‟t to drink beer.李先生不常喝啤酒。2.used to 的疑问句形式是“Did…use to do?”或“Used…to do”。
如:Did she use to get up early?=Used he to get up early? 她过去经常早起吗? 3.used to 的反意疑问句也用助动词did(n‟t)或used(n‟t)构成。
如Mario used to be late for school, didn‟t/usedn‟t he? 马里奥以前上学经常迟到,对不对?
4.be used to do sth & be used to doing sth.1.be used to do sth 表示“被用于做某事”,是被动结构
如:Wood can be used to make desks.木材可用来制作书桌。2.be used to doing sth 意为“习惯于做某事”,其中to是介词,后须接名词或动词-ing形式。还可以跟名词和代词。如:I was used to the hard life here.我习惯这里的艰苦生活。
He is used to working before six in the morning.他已经习惯每天早晨六点以前干活。1.She used to____ in the morning, but now she is used to ______ at night.A.read;read B.read;reading C.reading;read D.reading;reading 2.I used to go outside on weekends.(改为否定句)I____ ____ to go outside on weekends.2.What did his friends used to look like? 他的朋友过去长得什么样子?
What does sb look like? 只用来询问某人的外貌长相,相当于What is sb like?, like在句中作介词,意为“像”。例句
—What does Tom look like?(=What is Tom like?)汤姆长得什么模样?
—He is very much like his father, tall and dark.他非常像他的父亲又高又黑。What is sb/ sth like? 1.What is sb/ sth like? What is sb like? 还可用来询问某人的品质。What is sth.like?用来询问事物的性质,特别是用来谈论天气状况, like在句中作介词,意为“像”。¬¬【例句】
—What is Lily like? 莉莉是怎样的一个人?
—She‟s a very nice girl.她是个非常好的女孩。—What‟s the weather like? 今天天气怎么样? —Very fine.很晴朗。
—What does the lady look like?—.A.She‟s fine and well B.She‟s really a nice lady C.She‟s tall and thin D.She likes wearing skirts 1.dare敢于;胆敢;可以作实义动词,也可以作情态动词。(1)实义动词dare后面接动词不定式to do(2)dare作情态动词时后面接动词原形(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I daren't say that.Dare you go with me?(肯定回答:Yes, I dare.否定回答:No, I dare not.)注意:dare作情态动词时主要用于疑问句,否定句和条件从句中,不用于肯定句(只有一个例外—I dare say,但那是一个固定短语,意思是“我相信, 可能, 我想是这样”)。—Would you like to come over to my house tomorrow? —Oh, I „d love to.but I am afraid of your pet dog.I ____ go close to it. A.can‟t B.mustn‟t C.needn‟t D.daren‟t 2.give up 放弃
后接动词-ing形式或名词,但不能接动词不定式。后接代词作宾语时,代词应放在give和up之间。
You should give up smoking.你应该戒烟。
Math is too difficult for me.I think I‟ll give it up.数学对我来说太难。我想我会放弃它。give in 屈服,让步;give back归还;give away分发,赠送;give sb a hand 帮某人的忙
—Is he still raising money for charity? —Yes.He never_____ hope of helping poor children.
A.gives up B.gives out C.takes off D.takes out 3.take up:(1)占时间,占地方
That big table takes up too much room.那张大桌子占的地方太大了。
Learning English takes up a lot of my time.学英语占了我许多时间。
(2)开始从事 We took up physical chemistry at college.在大学我们选学了物理化学课。
(3)让乘客上车;接纳
The bus stopped to take up the students.公共汽车停下来,让这些学生上车。—What‟s your plan for the new school year?
—Oh, I am going to _____a new hobby by learning to play the guitar.A.take part B.take up C.take back D.take care ② deal with “对付”、“应付”do with“对付”、“应付”.do with常与连接代词 what 连用,而 deal with 常与连接副词 how 连用
The boss found two boys stealing his bread but he didn‟t know _____
A.how to do with B.what to do with them C.how to deal with it D.what to deal with a small number of 意为:“少量的,为数不多的”。Make it意为“办成,做到;成功”; Don‟t give up!Come on.I know you can make____.A.it B.this C.that D.so time的相关短语
in time及时on time 按时for the first time 第一次 at the same time 同时have a good time 过得愉快;玩得开心at times(=sometimes)有时
Look!The monkeys are jumping _____.A.in time B.for the first time C.all the time D.at times 1.cause(v.)造成;使发生(1)后接名词或代词。What cause his illness? 是什么使他生病?
(2)后接双宾语,即cause sb sth,意为“给某人带来……”。
(3)后接动词不定式作宾补,即cause sb/sth to do sth,意为“促使某人做某事”。
cause作名词,意为“原因”,等于reason。the cause of =the reason for表示“……的原因。
Every year driving after drinking wine _____ a lot of traffic accidents.A.happens B.provides C.causes D.affords 2.waste(v.)浪费;滥用,waste sth on sth/sb浪费...在某事、某人上waste sth(in)doing sth 浪费...做某事
1.你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看电视上。Don‟t waste your time ____ ____ TV.2.让那个孩子不要浪费时间了。Ask the child ____ ____ ____time.3.make a decision 下决定;下决心
该短语相当于动词decide。decision是动词decide的名词形式。—Jack, will your family move to Shanghai? —Yes.That‟s a very big my parents made.A.decide B.decision C.education D.difference 4.no longer 不再;已不=not…any longer = not any more He no longer lives here.(同义句转换)He ____ ____here ____ ____.5.take pride in =be proud of “为……感到自豪”We felt ________ when Liu Xiang won the first prize again in the race.A.pride B.proud C.successful D.worried
第二篇:第四单元
四年级语文课文知识点归类
(四)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注意下列加点字的写法。
合拢.
后悔.
啄.食
希腊..
惩罚..
偷盗..
加厚.
水罐.
浇灌. 惭愧..
巍峨..
日复.一日
开天辟.地
精疲.力竭.
大发雷霆.
二、按要求写词语。
二四是反义的成语:
驱寒取暖
口是心非
冰天雪地
七上八下
声东击西
喜新厌旧
看到盘古想到的成语:大刀阔斧
开天辟地
与日俱增
顶天立地
变化多端
改天换地
近义词:
混沌(模糊)
合拢(收拢)
后悔(悔恨)
屈服(屈从)
触犯(冒犯)
惩罚(处罚)
惭愧(羞愧)
情愿(甘愿)反义词:
合拢(散开)
漫长(短暂)
惩罚(奖励)
自由(约束)
凶残(善良)
完好(残缺)
屈服(反抗)
精疲力竭(精力充沛)
三、把下列词语读正确。
l隆ónɡ起
l隆ónɡ重
轰l隆ōnɡ
黑咕l隆ōnɡ
咚 的dí确
的dí士
目的dì
无的dì
放矢
四、课文知识点归类。
1、《开天辟地》是中国的神话故事,主要写了(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赞颂了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了全文,概括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
2、《普罗米修斯盗火》是古希腊神话故事,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
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饶斗争的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不惜牺牲一切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3、《一路花香》是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4、在这一单元,我认识了(力大无穷、意志坚定、有无私奉献精神的)盘古,(勇敢、坚强不屈、富有同情心的)普罗米修斯,(残暴、心狠手辣)的宙斯,(英勇、富有正义感的)赫剌克勒斯,(循循善诱)的挑水工。
5、《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大闹天宫》)是中国神话故事,《阿伽门农的结局》、《木马计》、《食忘忧果的民族》、《从夜晚到天明》)是古希腊神话故事,《杯弓蛇影》、《井底之蛙》、《自相矛盾》、《狐假虎威》)是寓言故事。
五、读一读,记一记。
1、左手持凿,右手握斧。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这两句话的特点是(句中都包含了意思相反的词语),文中与它们相同类型的句子还有(头顶天,脚踏地。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
2、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
为人类盗取天火。当他得知是普罗米修斯触犯了天规,便大发雷霆,决定..要狠狠惩罚他。两个句子中带点词语不能互换。句1中的“决心”不仅说明了普罗米修斯立志要解除人类无火的痛苦,而且说明了盗取天火并非简单的事,需要有战胜困难和面对天神宙斯严厉惩罚的勇气。句2用“决定”,对于统管众神的宙斯而言,惩罚普罗米修斯当然只要作个“决定”就行了。
第三篇:文化生活第四单元主观题总结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主观题总结
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96)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2)文化的作用。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
⑶当前我国文化竞争力还相对落后,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提升国际竞争力。
2.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2)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创造活力,为此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4)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紧抓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①推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②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③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⑤个人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7)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8)要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文化的作用: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
⑤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⑥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喜忧并存,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前,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导向和示范作用,在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4)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4.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⑴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关键)(2)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向)
(3)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途径)
(4)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得到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主体)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体制)
(6)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方针、原则)
(7)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5.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P97)★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2)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
(3)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4)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5)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6.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
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④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⑤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⑥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7.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以及表现。
(1)含义:①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②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表现: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8.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理论依据: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能够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的就是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2)具体原因:①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助于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9.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根本任务。(2)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3)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0.如何发展教育事业?
(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3)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1.如何发展科学事业?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1)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
(2)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3)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2.如何发展文化事业?
(1)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2)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3)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13.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推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2)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4、如何正视思想道德冲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P109 15.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是怎样的?★
(1)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3)二者相互促进,有机统一。
16.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2)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3)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17.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P112 ⑴国家: ①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人们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
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⑤大力发展大众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关注人民利益与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⑵个人:①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②自觉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③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18.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地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2)现状: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加。
(3)意义: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谐社会。
19.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2)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如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要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
(2)要同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3)要同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4)要同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5)要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6)要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紧密结合起来。21.如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国家:(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2)要立足人民群众的实践,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3)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落后文化,通过不断的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对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5)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个人:(1)自觉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2)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3)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22.全面认识教育的文化力量★
知识角度
教育作用
(1)文化的特点:
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2)文化与经济:
教育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3)文化与人:
教育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影响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文化交流: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作为一种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5)文化传承: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6)文化净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通过教育影响人、塑造人、提高人们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7)精神文明建设: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发展教育是培育“四有”公民的要求
(8)思想道德建设:
教育通过提升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从而促进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同时通过教育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23.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3)要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人民群众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主体,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4)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5)深入开展对外人文交流,促进中外文化相互借鉴。
必背知识点----------选择题
1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2文化生活“喜”的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忧”的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3文化市场有喜有忧,政府应该: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公民应该: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4文化需求的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
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先进健康的,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5对待落后文化: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6.对待腐朽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主导地位。作用:导向和示范作用。
8.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9.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10.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P101 12.教育的地位: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1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原则:集体主义。
1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思想道德的显著标志:为人民服务。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16.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
18面向现代化——时代精神。面向世界——开放精神。面向未来——创新精神。区别:“喜”和“忧”的原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第四篇: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中华文化的特征
(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穿越历史长河,世代相传,绵延不断。重要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②文字的发明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③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表现为“三性”
①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A、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B、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原因:A、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不同区域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有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③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A中华文化的构成中体现了多种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异彩纷呈。B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C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D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有异和兼收并蓄。
①所谓“求同有异”就是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②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3)包容性的意义: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同时这种包容性,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①汉字记载、史书典籍保存; ②中华文化所独有的包容性;
注:在当代为什么要努力繁荣和发展我们中华文化?
A、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的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困难、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B、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振奋我国民族精神,促进社会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为进一步发展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C、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适应当代国际的需要。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三、中华民族精神
1、基本内涵: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生存和发展的保证)、爱好和平(赢得世界赞誉)、勤劳勇敢(立业根基)、自强不息(内在气质精神力量)。
2、核心:爱国主义
(1)爱国主义的作用: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的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精神?
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②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③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促进民族发展)的必然要求。
④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要求。⑤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抵制外来思想文化影响,防止西方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策略)的需要。
⑥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强基固本,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
七、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⑤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⑥我们人人都应当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共同叙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注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注2: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1)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例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
(3)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一、文化生活现状:
1、特点及原因:
(1)色彩斑斓(类型、风格、形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与流通成为可能,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色彩斑斓,(2)喜忧并存(影响);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许多可喜的变化。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结果)引发了令人的忧虑现象。(3)有阳光有阴影(良莠不齐(性质);现阶段依然存在的原因: 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②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③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2.如何看待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1)落后文化。
①含义:指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②表现: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看相、算命等,是文化糟粕。③处理方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2)腐朽文化。
①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②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③处理方法:必须依法取缔,坚决抵制。
二、面对文化生活的现状,应该怎样做?
(国家角度)①要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要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弘扬主旋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角度)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②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社会角度)从事文化生产和创作者应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加强行业自律,增强社会责任感.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个人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能够塑造人生。
②面对文化生活喜忧并存、良莠不齐的现状,必须奏响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并以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④只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3、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保持文化发展的先进方向)?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⑥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⑦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地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2、意义:这一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2)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五、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①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②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③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④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3)怎样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双为方向、双百方针、三贴近原则、重社会效益、重改革)
②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六、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是什么? ①内涵: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②表现: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2)为什么?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如何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①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是什么?
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迈进,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2)为什么?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②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3)怎样做?
①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②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③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八、思想道德建设
1、是什么? ①核心:为人民服务 ②原则:集体主义 ③重点:诚信建设
2、为什么?
①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②道德典范具有时代性,道德评判具有差异性。
3、怎样做?
①要发挥思想道德模范的作用,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
②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
③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九、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是什么? ①基本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②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为什么?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
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3)怎样做?
①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④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1、为什么?
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2.怎样做?(如何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①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一、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1)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③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2)如何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1)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3)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第五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总结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概念总结
1.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单位“1”: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分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分数单位由分母决定,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用字母表示:a÷b= a/b(b≠0)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4.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
等于1。
带分数:像„这样的分数叫带分数。
5.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6.约分
公因数:1、2、4是16和12的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
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约分: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坟墓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7.通分
公倍数:6、12、18„是3和2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6是
最小的公倍数,叫做最小公倍数。
通分:像这样,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
通分。
8.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小数化分数:小数化分数时,先把小数写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
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注意能月份的要约分。分数化小数:一般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特殊方法,a、分母是10,,100,1000„„时,直接写成小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