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胜各族自治县乡村旅游从业人技术职业技能大培训方案员
龙胜各族自治县乡村旅游从业人员
技术职业技能大赛培训方案
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开发力度,不断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管理理念、服务理念和旅游服务基本技能,推动关系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促进我县乡村旅游发展,增加农民来自乡村经济旅游的收入,改善乡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认真做好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促进就业工作,切实帮助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提高其职业技能素质和创业就业能力,实现我县乡村旅游跨越式发展,塑造龙胜良好的乡村旅游环境。
二、服务对象和工作目标
(一)服务对象的确定
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创业愿望和劳动能力,并具有龙胜户籍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乡村旅游管理干部,或有志于从事乡村旅游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二)工作目标
从2010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全面开展我县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大培训,使服务对象普遍得到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
1、建立基础数据库。通过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建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基础数据库和基础台账。
2、职业技能得到提高。依托定点培训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素质和创业就业能力,培训合格率达到70%以上。
3、实现稳定就业。通过提供完善的创业、就业服务,帮助参加培训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实现创业或稳定就业,就业率达到70%以上。
三、工作内容
各乡镇要根据不同地域特点和乡村旅游特设确定培训内容。培训的职业(工种)主要有:民俗饮食、中式(西式)烹饪师、中式(西式)西点师、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导游员等。
(一)大力开展有乡村旅游特色和针对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各乡镇要建立和完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将乡村旅游培训纳入当地总体培训规划,并优先给予照顾和安排。充分发挥我县旅游优势和人力资源保障的培训优势,相互配合和协调,组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按照就近为主的原则,依托旅游人才培训基地、技工学校和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普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对培训合格者,颁发《广西职业技能培训结业证书》或《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参加技能鉴定考核合格者,颁发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能力证书。对按规定为服务对象提供免费职业培训、免费职业技能鉴定的定点培训机构和鉴定机构,接照自治区就业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
贴。
1、培训内容。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培训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职业技能培训。为提高服务对象职业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接照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由定点培训机构按照乡村旅游用工需求,分职业(工种)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井增加必要的引导性培训内容。(2)创业培训。为促进服务对象在乡村旅游方面自主创业和带动其他人员就业,由定点培训机构对有创业需求和潜能的培训对象进行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并为创业学员提供乡村旅游项目推荐、开业指导和后续咨询等服务,帮助他们成功创业。
(3)定向培训。从事乡村旅游的用人单位吸纳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井与其签订6个月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由从事乡村旅游的用人单位组织到定点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的,对从事乡村旅游的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的职业培训补贴。
2、补贴标准。
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根据开展培训职业(工种)的不同,按照自治区就业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补贴标准执行。定向培训接参加培训人数及同类职业(工种)补贴标准的60%核给。凡是列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新职业(工种L以及与乡村旅游需要的有关职业(工种),均纳入职业培训利、贴范围。其中,末写入自治区就业资金管理办法的职业(工种),具体补贴标准由自治县劳动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培训课时和成木参照就业资金管理
办法确定。
3、培训形式
开展乡村旅游职业技能培训,必须要充分调动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及服务对象的积极性,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培训可采取全日制、半工半读制或夜校等形式。
(1)促进就业培训。采取“旅游部门十就业服务机构十乡村旅游用人单位”的就业培训模式,即:由旅游部门组织有乡村旅游创业或就业愿望的劳动者,与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门一起,依托定点培训机构,共同组织服务对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在服务对象掌握乡村旅游相应技能后,输送到乡村旅游用人单位就业或鼓励其创业,共同培养乡村旅游新生的初、中级技能人才或创业人才。
(2)技能提升培训。采取“乡村旅游用人单位十培训机构”技能提升培训模式,即:对已经从事乡村旅游业的服务对象,由旅游部门组织,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一起,鼓励定点培训机构到乡村旅游用人单位,利用其的场地设备组织服务对象进行培训,或组织到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提升服务对象的技能和从业 能力。
(3)创业培训。采取。培训机构+就业服务机构"的创业培训方式,即:对已经具备服务乡村旅游技能,并有创办为乡村旅游服务企业或摊点愿望的人员,由旅游部门组织,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开展创业培训,并由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给予创业扶持及后续服务。
(二)引导服务对象从事乡村旅游业,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各乡镇要将乡村旅游业从业人员纳入当地就业工作总体部署,全面掌握辖区内服务对象的有关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为服务对象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引导他们从事乡村旅游业,为本地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合格的技能劳动者,促进我县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对为服务对象提供免费职业介绍的职业介绍机构,按照自治区就业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给予职业介绍补贴。
1、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稳定就业。各乡镇要抓住目前乡村旅游业大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乡村旅游业基础能力建设,大力培养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主动到乡村旅游服务点,了解他们的技能及用工需求,积极引导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扶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促进他们为乡村旅游发展服务,实现稳定就业。
2、鼓励支持自主创业。加强各乡村自主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鼓励旅游从业人员自主创业。对有资金、有技术、有创业愿望的,提供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政策咨询、小额贷款、后续扶持等“一条龙”服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个体经营收费减免等相关持政策,帮助他们成功创业,实现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
3、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免费就业服务。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特别行动,耍以人力资源市场为载体,以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和旅游机构为依托,为服务对象提供及时、免费的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用工信息、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
4、完善劳动保障维权体系,维护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 益。
各乡村要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劳动用工管理,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实行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同等待遇;督促用人单位接规定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使他们享有基木的社会保障;强化对劳动用工的监督检查,扩大劳动保障监察面,切实维护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5、完善促进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就业的长效机制。耍做好跟踪服务;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就业状况,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动态帮助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长效机制,提高其就业的稳定性。
四、工作模式
为做好我县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大培训,根据我县乡村旅游的特点,自治县人事和社会保障局、自治县旅游局选取龙胜镇金车村,和平乡平安村、大寨村,泗水乡细门村,里排村大塘湾民族苑为工作联系点,与当地紧密合作,根据当地乡村旅游资源特色,里排农业生态田园,观光体验,黄洛瑶族歌舞,平安民族旅馆,勒东、金车、坳背农家乐,江底渡江民俗休闲度假等农家乐类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统筹开展培训示范工作。
各乡镇根据当地乡村旅游现状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木情况,可选取一、二个点进行示范,在总结示范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乡、村全面铺开。有条件的乡、村也可直接全面展开培训。
五、经费保障
乡村旅游从业人质职业技能大培训的职业技能培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等经费。由自治县旅游局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补助符合条件的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大培训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工作。
六、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大培训的领导,自治县人事和社会保障局、自治县旅游局联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统一领导、统筹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各乡村也应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符合本地实际、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明确操作程序和工作步骤,严格工作要求,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确保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大培训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附件:
龙胜各族自治县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大培训
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长:陆全民 自治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黄会成 自治县旅游局局长
副组长:诸玉年 自治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黄仁斌 自治县旅游局副局长
成员:李电波 自治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就业股股长 刘盛成 自治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就业培训中
心主任
潘善环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讲师挂职龙胜旅游局办
公室主任
曾彩凤 自治县旅游局旅游宣传、培训股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自治县人劳社保局劳动就业股长李电波和县旅游局宣传培训股长曾彩凤兼任。办公室地点设在县旅游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