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班拼音教学计划
学前班拼音教学计划
一、拼音课的教学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轻松的情境之中,愉快地学习汉语拼音、认识汉字、积累与语言,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汉语拼音是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然而,拼音字母的本身不表义,只是抽象的表音符号,这对学前龄幼儿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学习过程中小朋友容易疲劳,注意力分散,坐不安定,做小动作甚至厌学现象。如不注意方法,很可能会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要在拼音教学中,融入唱、跳、听、说、画、玩。
三、拼音教材分析
1、课本把学习汉语拼音与识字,读儿歌整全在一起,同时,把相关内容编排在一起,例:把Y、W和音韵母放在一起,利于学生掌握,另外,每课中都创设两境(语言环境)教材中编排了儿歌和短句,情境图,每二课后都有精美的插图,创设两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巩固所学的拼音,通过情境图来引导学生识字,积累语言。总之,课本安排的内容形式多样,有歌曲、儿歌、绕口令、手工、游戏、画画等,都是让学生复习、巩固的好素材。
2、每一课拼音教材分析
每课拼音教材由三部分组成:拼音、情境图、韵文。拼音:学习部件,拼读音节,练习书写音节
情境图:通过学短语和句子,引导学生认识汉字,巩固音节的拼读。韵文:主要是在朗读中巩固拼音,积累语言,陶冶学生情操。
四、拼音课的教学目标
拼音教学要过四关:兴趣关、部件关、拼读关、识字关。兴趣关:由于学生在幼儿园里已学习拼音,再学容易失去兴趣,所以教学一定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部件关:拼音部件要会认读,发音要准,字形要记牢。拼读关:学生能准确拼读,并能有一定连度。
识字关:不要教得太复杂,不要分析字形,教学时可用组词说句子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字。
五、拼音课的教学重难点
在拼音、识字、读儿歌中,拼音是重点!拼音教学中,认识部件,拼读音节是重点!识字是难点!
六、教学准备
准备工作要考虑教学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多做一些卡片,也可让学生做。
七、拼音课的教学关注
1、关注全体学生,一个孩子都不能落下。
2、关注学生差异,要关注稍微慢一点的学生。
3、关注学习过程,眼情要盯住学生的嘴巴、眼睛、手,不要放过任何小的细节。
4、关注教学评价,要善于鼓励学生,多表扬。
5、关注教学形式,课堂要活泼一些,可唱、可做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但并不要一弄一些花架子。
6、关注自身成长,为了让学生学好,老师要先学,即活到老学到老。
7、关注家庭作业,拼音学习阶段,尽量少布置一些抄写作业,要多布置一些口头作业,如编故事,读拼音韵文等,要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不要让他们感到学习太累太苦。
第二篇:幼儿班拼音教学反思
幼儿班拼音教学反思安田小学:罗春梅
担任幼儿班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感觉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很快。在学习中,他们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脑中积累的词汇不断丰富,表达的欲望也随之加强。特别是拼音教学,与语言教学密切相连,更能有效地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班的孩子具有明显的学前幼儿的特点,好动是他们的共性,学习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作为识字工具的汉语拼音,对于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学前班孩子来说是单调乏味的。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结合汉语拼音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注重图、形、音结合。
汉语拼音课的教学内容只有抽象的表音符合,没有词句等丰富的内容,缺乏一定的语言文字情境,这些让学生学起来感到很枯燥。教学中,我将字母的形和音与插图结合起来,将抽象字母具体形象化,激发学生的情趣。课堂上,从看图说话导入,让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图中的拼音的形,在模拟唱歌、打鸣的活动中读准音,在发现形的过程中学会写。学生在开心快乐中识记形,读准音,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 .设比赛。
儿童的好胜心强,抓住这一心理,在课堂上巧妙地增设比赛,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如:在学完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后,可以采用“小猴摘桃子”等比赛形式复习巩固。操作如下:在黑板上画一棵桃树,树上结满了红红诱人的大桃子,每个桃子上分别写着不同的声母、韵母或整体认读音节。把参加比赛的学生分成三个组,要求第一组把树上写着声母的桃摘下来,第二组把树上写着韵母的摘下来,第三组把树上写着整体认读音节的桃摘下来。比
一比,看哪一组先按要求摘完桃,哪一组就获胜。另外,还可以采用夺红旗比赛、拼音接龙比赛等形式进行拼音练习,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三、顺口溜辅助记。
在拼读中,孩子们会遇到多种特殊的情况,如j q x与ü相拼时应去掉两点,这时我就教幼儿背:“大鱼大鱼有礼貌,见到jqx就脱帽”,当学生们背着这些琅琅上口的儿歌时,拼写就不容易错误。在学习单韵母时,也可以通过念儿歌帮助学生识记单韵母。在教学中,根据幼儿喜爱诵读的特点,尽量设计一些节奏简单明快的拼音儿歌,或者鼓励孩子们自己创编歌谣,以此来加强记忆,巩固拼音学习。
总之,在拼音教学中,应创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必胜的信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学习借鉴好的教学方法,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心得,将所学真正运用于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持久的发挥课堂的有效
二0一二、六、二十、
第三篇:幼儿班数学教学计划
幼儿班数学教学计划
幼儿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二、教材分析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4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三、教学目标
1.教幼儿学习1~10的数数、顺数、倒数。
2.正确的方法书写1~10的数字
3.教幼儿学习8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地掌握8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及组成。
4.幼儿学习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远近
5.教幼儿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并能迅速地区分。
6.引导幼儿学习认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向右移动。
7.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8.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体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9.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工具
四、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五、教学措施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六、教学安排
第一周认识序数、学习方位
第二周学习等分、学习分类
第三周练习数数、认识几何图形一
第四周学习11的加减法
第五周学习12的加减法
第六周学习13、14的加减法
第七周学习15、16的加减法
第八周学习17、18的加减法
第九周学习19、20的加减法
第十周认识钟表
第十一周认识几何图形二
第十二周10以内数的连加法
一、10以内数的连加法二
第十三周10以内数的加法、连加法应用题
第十四周10以内数的连减法
(一)、(二)
第十五周10以内数的减法、连减法应用题
第十六周总复习
第四篇:拼音教学计划
拼音教学计划
九月份
第一周:
1、认识四线三格: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和第四线:上格、中格、下格。
2、认识单韵母ɑ的形,能发准音,知道ɑ占中格及其笔顺: 一笔左半圆,二笔竖加尾巴。
3、能正确占格书写ɑ,会排笔顺。
4、知道四声调名称,能准确区分并发准音。
5、能正确发准ɑ的四声调,并进行书写、拼读练习。
第二周:
1、认识单韵母o的形,能发准音,知道o占中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从左上开始到右上结束,一笔写成。
2、能正确发准o的四声调,并进行书写、拼读练习。
3、认识单韵母e的形,能发准音,知道e占中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一笔写成。
4、能正确发准e的四声调,并进行书写、拼读练习。
第三周:
1、认识单韵母i的形,能发准音,知道i占上、中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一笔竖,二笔点。
2、能正确发准i的四声调,并进行书写、拼读练习。
3、认识单韵母u的形,能发准音,知道u占中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一笔竖右弯,二笔竖。
4、能正确发准u的四声调,并进行书写、拼读练习。
第四周:
1、认识单韵母ü的形,能发准字音,知道ü占上、中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一笔竖右弯,二笔竖,三笔点,四笔点。
2、能正确发准ü的四声调,并进行书写、拼读练习。
3、能正确辨认单韵母,读准四声调音,会占格书写、排笔顺,知道它们加声调后可独立成音节。
十月份
第一周:
1、认识声母b的形,能发准音,知道b占上、中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一笔竖,二笔右下半圆。
2、学习b的两拼音节,能正确拼读和书写:bɑ、bo、bi、bu。
第二周:
3、认识声母p的形,能发准音,知道p占中、下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一笔竖,二笔右上半圆。
4、学习p的两拼音节,能进行正确拼读和书写:pɑ、po、pi、pu。
第三周:
1、认识声母m的形,能发准音,知道m占中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一笔竖,二笔左弯竖,三笔左弯竖。
2、学习m的两拼音节,能进行正确拼读和书写:mɑ、mo、me、mi、mu。
十一月份
第一周:
1、认识声母f的形,能发准音,知道f占中、上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一笔右弯竖,二笔横。
2、学习f的两拼音节,能进行正确拼读和书写:fɑ、fo、fu。
第二周:
1、认识声母d的形,能发准音,知道d占中、上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一笔左下半圆,二笔竖。
2、学习d的两拼、三拼音节,能进行正确拼读和书写:dɑ、de、di、du、duo。
第三周:
1、认识声母t的形,能发准音,知道t占中、上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一笔竖右弯,二笔横。
2、学习t的两拼、三拼音节,能进行正确拼读和书写:tɑ、te、ti、tu、tuo。
3、学习声母n的形,能发准音,知道n占中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一笔竖,二笔左弯竖。
4、学习n的两拼、三拼音节,能进行正确拼读和书写:nɑ、ne、ni、nu、nü、nuo。
第四周:
1、认识声母l的形,能发准音,知道l占中、上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一笔竖。
li、lu、lü、liɑ、luo。
3、认识声母ɡ的形,能发准音,知道ɡ占中、下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一笔左上半圆,二笔竖左弯。
4、学习ɡ的两拼、三拼音节,能进行正确拼读和书写:ɡɑ、ɡe、ɡu、ɡuɑ、ɡuo。
十二月份
第一周:
1、认识声母k的形,能发准音,只带k占中、上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一笔竖,二笔左斜右斜。
2、学习k的两拼、三拼音节,能进行正确拼读和书写:kɑ、ke、ku、kuɑ、kuo。
3认识声母h的形,能发准音,知道h占中、上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一笔竖,二笔左弯竖。
4、学习h的两拼、三拼音节,能进行正确拼读和书写:hɑ、he、hu、huɑ、huo。
第二周:
1、认识声母j的形,能发准音,知道j占上、中、下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一笔竖左弯,二笔点。
2、学习j的两拼、三拼音节,能进行正确拼读和书写:ji、ju、jiɑ。
3、认识声母q的形,能发准音,知道q占中、下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一笔左上半圆,二笔竖。
4、学习q的两拼、三拼音节,能进行正确拼读和书写:qi、qu、qiɑ。
第三周:
1、认识声母x的形,能发准音,知道x占中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一笔右斜,二笔左斜。
2、学习x的两拼、三拼音节,能进行正确拼读和书写:xi、xu、xiɑ。
3、认识声母z的形,能发准音,知道z占中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一笔写成。
4、学习z的两拼、三拼音节,能进行正确拼读和书写:zɑ、ze、zu、zuo,知道zi是整体认读音节。
第四周:
1、认识声母c的形,能发准音,知道c占中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一笔写成。
cuo,知道ci是整体认读音节。
3、认识声母s的形,能发准音,知道s占中格,会正确占格书写:一笔写成。
4、学习s的两拼、三拼音节,能进行正确拼读和书写:sɑ、se、su、suo,知道si是整体认读音节。
一月份
第一周:
1、认识声母zh的形,能发准音,知道zh占中、上格,会正确占格书写。
2、学习zh的两拼、三拼音节,能进行正确拼读和书写:zhɑ、zhe、zhu、zhuɑ、zhuo,知道zhi是整体认读音节。
3、认识声母ch的形,能发准音,知道ch占中、上格,会正确占格书写。
4、学习ch的两拼、三拼音节,能进行正确拼读和书写:chɑ、che、chu、chuo,知道chi是整体认读音节。
第二周:
1、认识声母sh的形,能发准音,知道sh占中、下格,会正确占格书写。
2、学习sh的两拼、三拼音节,能进行正确拼读和书写:shɑ、she、shu、shuɑ、shuo,知道shi是整体认读音节。
3、认识声母r的形,能发准音,知道r占中格,会正确占格书写。
4、学习r的两拼、三拼音节,能进行正确拼读和书写:re、ru、ruo,知道ri是整体认读音节。
第三周:
1、认识声母y的形,能发准音,知道y占中、下格,会正确占格书写。
2、学习y的两拼音节,能进行正确拼读和书写:yɑ、yo,知道ye、yi、yu是整体认读音节,3、认识声母w的形,能发准音,知道w占中格,会正确占格书写。
4、学习w的两拼音节,能进行正确拼读和书写:wɑ、wo,知道wu是整体认读音节。
第五篇:拼音教学计划
拼音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校是镇上的一个偏远农村学校,一年级有2个教学班。因为村里没有幼儿园,所以一年级的新生大部分是本校的学前班的毕业生,这些学生学习过拼音,但是掌握程度并不深也不相同,便造成了学生知识上的参差不齐。如果教师上课无新意又不注重引导,加上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那么学生便会产生厌学等不利的消极情绪。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现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本,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特拟定了以下拼音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
1、学会6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知道单韵母有4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的单韵母。
2、会8个复韵母和特殊韵母er以及5个前鼻韵母、4个后鼻韵母,会带调拼读,会在四线三格中拼写。
3、学会2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学会声母和单韵母组成的音节,会带
调拼读音节。会在四线三格中书写音节。
4、学会16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他们的四声。
5、会拼读三拼音节,理解什么是介母。
6、学会70个生字,会认,会读。
7、培养学生观察图画和读书的能力
三、教材的特点
(一)加强汉语拼音与识字和发展语言的整合教材在每一课的汉语拼音教材编入了情境图、词语和儿歌,要求认识70个常用字,这样编排,将汉语拼音学习与识字、学词、阅读、说话、积累语言紧密结合起来,不但丰富了汉语拼音阶段的学习内容,增强了初入学阶段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而且有利于使各方面相互促进,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精心设计汉语拼音字母的表音表形图和与之相配的情境图
教材在图形和图意的设计上都有改进和创新,不但重视图画与字母的“形似”,而且重视图画传达的人文精神,加上精心编写的儿歌,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比如,人教版教材中的“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渗透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小黄鸡,小黑鸡,欢欢喜喜在一起”体现了团结合作、友好相处的精神;“接来台湾小朋友,到我学校玩一玩”反映了盼望台湾回归祖国的愿望。
(三)精心设计汉语拼音巩固练习和扩展练习
教材汉语拼音的复习,练习中,有区别形近和音近字母的题目,有进行思维训练的题目,有动手做一做的题目,也有语言表达相结合的题目。该教材的“复习二”中的“我会摆”,让学生用两根木棍,一条绳子或一只手来摆字母,不仅有很强的趣味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四)加强了汉语拼音学习与儿童生活的联系
教材中的音节词语,句子或儿歌大都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这样编排,既有利于使拼读的音节形象化,有助于巩固音节,又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密切语文学习和生活的联系。
汉语拼音部分教材,每课主要内容是拼音、图、文、字结合。教学时首要任务是学拼音,其次是认汉字,再次是读儿歌。要保证主要任务的完成。
四、教学方法
(一)将声母发音与课文插图有机整合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还有一些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辅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声母的本音虽然都是“标准的音”,但因为听不清,学生学习还是不便利。新教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给这些声母配上了不同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洪亮的音。这种呼读音,虽然能发出洪亮的音,便利学生的学习,但还是难以启动学生自学、自悟、自会。教材又配上了能够表声母音的插图,辅助学生练习发音。如学习w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图上是什么?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答复:“乌鸦”“一只乌鸦”。教师继续引导:谁能编一句儿歌记住“ w”,学生答复“乌鸦乌鸦www”“一只乌鸦www”。接着让学生发出精确的读音:如“乌”(wu),然后告知学生把ge读得轻些、短些,这样的发音就比较接近本音,也有别于音节wu音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教b、p、m、f、k、h、j、q、X、Z、C、S、Zh、Ch、Sh、y、W,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有几个声母如d、t、n、l的插图不是取音,而是取形,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直接练习声母的读音。
(二)将拼读音节与生活经验有效整合现在的孩子入学前已会说很多话了。从拼音角度来讲,他们已经会发很多音节的音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和理解为什么要分解音节。如看见一棵树,他们认识是树(shu),却不会将树(shu)分出声母sh,韵母u。更不会有意识地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拼读,因此字音(音节)的拼读成了孩子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调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汉语拼音第5课三拼音节:gua、guo、hua、huo、kuo,可以先制作课件从电脑中依次出示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扩大的圆等图片,先请孩子们认一认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实际上已调用他们原有的“语音储备”),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指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来的?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再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以及声调,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最后启发学生: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声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了,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再以此分别推出以上五个音节的四声,让学生读一读,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说出双音节词或一句话即可)。这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无一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的。
(三)将认识汉字与观察情景图有机整合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的组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观念,也突出了各知识点的科学性。特别是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情景图,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应站在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上,认真审视每一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它们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借助情景,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认汉字。
(四)将阅读儿歌与识字有机整合儿歌或口诀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材料,识字却是他们由拼音的学习转入高一层次的学习活动。新教材在编排上抓住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拼音教学内容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有机地把拼音与识字结合起来,我认为这种安排不仅是巩固和运用汉语拼音,还在于运用汉语拼音学习一部分构字率较高的独体字,为学习合体字准备条件。每一课中都有图画表示独体字的意义,字的上面都配有汉语拼音音节,图下又有汉语拼音短文和词组、句子来概括图意。学生通过读儿歌,既学会了一些汉字又没有增加单纯识字的心理负担。如汉语拼音第6、7、8课中的带拼音的小短文、儿歌、童谣深深引吸着学生,激发起他们拼读音节、认识汉字的强烈欲望。一位教育家曾说: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条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途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情境、铺路搭桥。既凭借图明白了字义和短文的意思,又在运用汉语拼音识字读文的过程中巩固了汉语拼音、掌握了独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