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命题简章

时间:2019-05-13 04:1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命题简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命题简章》。

第一篇: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命题简章

附件二

第五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命题大纲(2012年修订版)

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旨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育政策,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试用教育部制定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推进基础教育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激励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应用能力和英语教师知识,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表彰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促进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转变,推动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和学业成绩的大幅度提高。

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是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和培训的一种有效形式。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采取两个程序:初赛(采用纸笔测试形式)和决赛(采用说课形式)。初赛由全国统一命题,全国统一时间考试,总分150分,其中第一卷为英语语言知识,英语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70分),第二卷为英语教师知识和教学技能部分(80分)。初赛试题的选择题为90分,非选择题为60分。决赛采用“说课”形式。由全国技能大赛组委会统一命题,各地选择适当时间统一考试评奖。

一、命题原则

1.命题内容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我国基础教育小学英语外语教学的实际,根据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英语外语教学等基本原理和教育教学规律及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当前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际,考查小学英语教师应知必会的基础语言知识和教学知识及基本语言技能和教学技能。在理念上侧重考查在中国的国情、教情、学情下行之有效的英语外语教学(TEFL)理论和教法及技巧。在语言和教学知识和技能上重点考查小学英语教学实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使试题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2.大赛试题面向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难易度要适中。大赛要通过竞赛方式为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动力,激励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师教育和职前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教师专业发展,掌握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各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促成小学英语教师从新教师到有经验教师,从有经验教师到反思型教师,从反思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动态发展和转变。通过两个赛程,既从教师职业角度检查小学英语教师掌握专业理念,语言基本功,教师知识和教学技能的现状,又传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规范,纠正和避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种种误导和误区,使参赛者在自我检查专业理念,教师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同时,又接受到小学英语教师知识和教学技能的继续教育。所以赛题的难度应考虑到全国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差异,注重英语的专业理念、教师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普及教育过程和检查,不命制偏题、怪题、难题,并采用开卷考试形式,使大多数参赛者获得满意的结果。

3.赛题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和实用性。赛题的命题要考虑到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构成和专业理论、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现状以及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求,在考虑贯彻落实国家教育和英语外语教育教学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的同时,体现国家和地方现阶段中国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内容,使大赛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检查培训成果和教师水平的依据,成为科研部门和学校、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未来英语教师学好外语教学理论,教师知识和教学技能,以便高等师范校英语专业学生和其它有志于小学教师职业的人士所接受。大赛命题紧密结合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际,对当前小学英语教师普遍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出回应,以适应参赛者的普遍要求和个体差异及不同的经验与学历的实际情况,保证全国不同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师均可参赛,并获得理想的成绩。

4.赛题具有通用性和普遍性。赛题的命制要考虑针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和小学英语教师的现状,在考虑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初学者的启蒙教学,重在打好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基本技能,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其教学必须采用寓教于乐的活动或教学的特点,试题重点要考虑小学英语教师的语音、词汇、语法和听说读写译各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各种适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教法、技巧和活动的设计能力。试题既适合于在职小学英语教师,也适合于有志于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作为他们教师教育的职前、岗前培训的内容。

二、初赛结构和题型

为了保证本大赛的社会效益和可操作性,本大赛初赛赛题分两部分,共150分。一是英语的知识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部分(70分),二是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部分(80分)。

1.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部分(70分)此部分试题将设计一些题型考查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话题等基础知识,语言和词汇知识将通过考查音标知识,拼读规则和在读、听、说、写、译中应用这些知识的情况。阅读技能将通过提供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国家原版书报刊的各种体裁题材的文章,考查参赛者的细读、快读,特别是句子、语篇分析等文本解码能力;听力考查主要从交流沟通角度考查听音理解和听后的应对能力,考虑到小学英语教师主要是打好基础的启蒙教学特点和小学阶段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适当考查参赛者的语音知识和辨音能力,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听力理解和应对能力;说的技能将设计一些情景、话题等有上下文情境,考查参赛者日常口语交流能力和组织课堂英语教学应用能力;写和译的技能将通过句型转换,句子和短文改错,给料和情景作文形式呈现,突出考查英中两种语言的正负迁移及中国人学习英语的难点,注重文化差异的考查,体现英语语言国家文化、中国文化和世界其他文化的跨文化交流。

考查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试题难度适中,70%的考题考查初中和小学英语教材和课堂教学所涉及的英语知识内容和运用范围,其余30%的试题的难度相当于高中英语终点的中等水平。

2.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部分(80分)

英语教学理念指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力,即隐性素质,占30分。除了考查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学、心理学、师德知识和情态、态度、价值观等认识性外,侧重考查参赛者的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英语外语教学等专业理论水平。

英语教学技能占50分,指小学英语教师的显性教学技能,即小学英语教师对外语教学法及相关理论在教学中具体运用的教学操作。这部分是本大赛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参赛者的课堂教学设计、教材等教学资源利用、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手段使用,师生交流互动,讲授与训练的操作,各种考试与评价的实施和学习动力的提供及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这一部分的考察须根据中国的国情、教情和学情实际、根据语音、语言教学和英语外语教学的本质,根据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来命制试题内容。鉴于对三十年来改革开放和十年课程改革的得失和反思,试题题目内容有一些是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的普遍性和通用性知识,有一些是对流毒甚广的谬论和悖论的纠正和批判,以配合当前阶段的中长期教改规划和课改顺利进行。

为保证大赛试题的信度和效度,试题内容多、信息量大、题型多样化,其中选择题为90分,非选择题为60分。听力录音采用英式英语,采用开卷答题方式,但严格杜绝相互抄袭,严查雷同卷。

三、决赛赛题的题签内容和结构

本大赛的决赛采用“说课”形式。决赛题以实际操作为主,融小学英语教学基本技能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一体,比赛形式、要求相同但所采用教材、内容和课型不同。每一位参赛者提前24小时抽签定课型、定内容,然后进行20分钟的说课和现场答辩。

决赛题签按“说课”形式命制,每个组制共设6种课型:基础知识课:语言、词汇、语法课;课文精读和泛读课;听说课;写作课;复习课;讲练课。每个题型设5个赛项,共40个题签,题签可重复使用。说课和答辩尽可能使用英语,最好是采用英汉“双语”。建议采用九级评分法(即先记A、B、C三级,再把全级按上、中、下区分)。评分标准由全国命题组委会统一提供,省级赛区组委会也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决赛题签内容制定各赛区的评分标准和方法。

说课和评课要注意如下主要技能的考查: 1.课外课前的准备技能

上课的前5—10分钟,教师可通过提问、检测,了解学生对上节课和前一阶段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对本节课的预习情况,不是简单的热身和导入,也不是开始就采用讲授式的人“灌”和机“灌”,启发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但不提倡“先学后教”或“先教后学”的“学案式”教学。

2.游戏表演等寓教于乐课堂活动技能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课型和所教学的内容设计各种各样生动活泼的适合于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课堂语言活动。这些活动要求参与面广,活动由易到难,主要是师生和学生对话,兼顾个体和班组活动,提倡智力开发和记忆思维训练等活动,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3.体现、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技能 教师根据中国大班教学的特点,根据班级上、中、下学生英语水平的分布,确定教学聚焦大部分的中等、中上等、中下等学生,促进上等生和带动学差生的教学策略,不提倡分层教学和“抓两头,带中间”方法,使教学达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学业发展的目的。根据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在教学和辅导上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和各种学习能力。

4.系统化整合教学资源,知识、技能教学精讲精练的技能 教师要根据大纲和课标的要求,整合教材教具等教学资源,将基础英语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的重组和整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时的限制实行精讲精练,避免多讲多练和少讲多练的题海战术,把各项基础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应试复习技巧和策略的教学技能

教师应懂得考试与评价内容和题型,在日常教学和阶段、期中、期末及毕业考试复习中,指导学生取得各种形成性和终结性测评的好成绩。

四、样题及命题改革思路

全国技能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命题大纲(2012年修订版)组成权威国家命题组统一命题、审定,每届大赛前公布当年大赛初赛各级样题,供参赛教师及单位参考、备考。每届大赛题型及内容将稳中有变,与时俱进,届时将于大赛指定复习参考书《英语教师知识与技能手册》上公布当年大赛题型改革思路和备考样题,望广大参赛教师关注。(决赛样题略)

五、大赛参考书目

1.《英语教师知识与技能手册》,第五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指定复习参考用书,2011年编制。

(一)文件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同志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3.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1日。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人民日报,1999年6月17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9月1日起实行。

6.教育部2000年修订的九年义务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试用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7.教育部教基[2001]2号文件颁发的关于开设小学英语的《指导意见》和《基本要求》,《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1.4。

8.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0.教育部审订通过的各种小学英语教材(可侧重读自己教的教材)。

11.李连宁(原基教司司长):谈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决定与工作部署,《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2001.8。

(二)专著

12.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1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4.何广铿,英语教学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16.吴道存,怎样教好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7.李力、陈治安,Language Culture and TEFL,西南师大出版社,1997。

18.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19.李少伶、周真,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0.沈畔阳,语境理论与教学实践,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3。

21.张正东,外语教育学,科学出版社,1999。

22.张正东、杜培俸,外语教育实验理论与实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

23.张正东、杜培俸,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科学出版社,2000。

24.张正东,张正东英语教育自选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5.杨小鹃,透视国外二语习得理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6.胡春洞,英语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7.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28.桂诗春,应用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9.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0.章兼中,小学外语教育学,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7。

31.曾葡初,英语教学环境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32.魏立明,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大出版社,2005。

(三)论文

33.王蔷,小学英语课程应该怎样开?《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5。

34.包天仁,我国小学外语教学的形势和前景,《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0.5。

35.包天仁,如何纠错,《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9。

36.包天仁,中国英语教学—困局与出路,《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9.2。

37.包天仁,参加“两会”启示录,《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9.5。38.包天仁,论知识能力,《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6。39.包天仁,“有效教学”的无效成因,《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7。

40.包天仁,如何评价一节英语课,《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10。

41.包天仁,聚焦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12。

42.刘道义,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挑战,《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2001.8。

43.刘道义,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第三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上的报告,2009。

44.张正东,谈谈怎样教外语,《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1.3-4。

45.张正东,小学英语教学的两个“必须”,《张正东英语教育自选集》,2007。

46.桂诗春,当前外语教学的几个误区,《桂诗春英语教育自选集》。47.宋晓梦,是二语教学还是外语教学?访包天仁教授,光明日报,2001年3月30日《教育周刊》。

48.陈昌义,“外语”与“第二语言”不能混为一谈,《外语界》,2001.3。

49.杨小鹃,从语言教学看语言的分类,《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1.3。

50.黄泰铨,小学英语符合国情最重要,光明日报,2001年4月26日《教育周刊》。

51.曾葡初,“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没有本质区别吗?光明日报2001年5月10 日《教育周刊》。

52.Donald Freeman and Jack C.Richards(编),语言教学中的教师进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3.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全国统一选拔考试指南,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2006。

(四)期刊

54.中小学外语教学,北师大主办。55.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大主办。

56.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

57.外语界,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

第二篇: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命题大纲

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命题大纲

一、命题原则

1.总的理念

命题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政府相关法规,针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需要,实现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批准的《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简章》所规定的宗旨、目的、内容、方式以及命题要求。

2.技能考查与素质考查的统一

大赛考查的技能含职业性的教育教学技巧与能力,以及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包含教学语言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些都是英语教师专业化素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又都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手段。所以教学技能是教师素质所具功能的物化,命题要着眼考查技能而落实于素质。3.内容要做到理论与实践、改革追求与实践操作两方面的动态平衡

人的素质是以人的先天性的生理、心理的自然物质为基础,通过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而形成的稳定的属性;所以素质的形成与稳定主要靠社会实践,包含校内外、课内外之显性的和隐性的教育与活动实践。故以素质为必要物质基础的教学技能的形成与巩固,同样依靠社会实践,英语语言技能也不例外。但理论对素质和技能的形成与稳定具有导向作用、有序化作用和升华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过理论与实践相比,实践是第一性的。因此命题的内容要侧重实践中所形成并为实践所切需的技能,用实践去印证理论,用理论去解决实践问题。不单从书本出发,力求做到实践与理论的动态平衡。与此相应,英语外语课改、教改的追求必然高于现实,而其实施又不能不从现实启步。因此,命题内容既要注重改革追求,更要着眼实际操作技能的完善与创新,使两者也保持动态的平衡。

4.教育与检查相结合的难度标准

大赛系通过竞赛方式激励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并促进其专业化意识。因此赛题必须既能从教师职业角度检查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现状,又能传播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规范;从而使参赛者在自我检查教学技能水平的同时,又接受到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继续教育。所以赛题难度应立足于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普及教育,兼顾检查作用;不能命制偏题、怪题和难度过大的专业化赛题。

5.赛题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根据上述四原则命制的赛题,必须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这意味着要做到五个必须:第一,必须宣传国家教育和英/外语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从而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所接受。第二,必须体现赛事进行阶段英语教师继续教育之基本内容的主要部分,从而为师训部门和英语教师所接受。第三,必须有助于未来英语教师学好外语教育课程,比如,英语教学论、相关教育学科、外语教育实验等等,为建设英语教师专业化和与英语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相补互促,以便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师生乐于接受。第四,必须保证大赛的社会效益,吸引全社会关心、支持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从而为社会有关人士,如学生家长、各科教师、社区活动家所接受。第五,必须适应参赛者的个性差异及其不同的经验与学力;故题量要多,以便参赛者选作,从而为不同参赛者所接受。

6.赛题的通用性

考虑到在职英语教师与培养中的英语教师对教学技能的要求与培训内容都应相通互促,在贯串上述命题原则的基础上,赛题还应具有通用性。这种通用性反映于三方面:

(1)反映基础教育特点的内容;即小学、初中、高中教师都宜使用的赛题。

(2)沟通高师英语专业与基教英语两类活动共同需要的内容;这指基教英语师资培训和高师英语专业教育都得重视的内容,即高师英语专业学生与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通用的赛题。

(3)标示一般高校毕业生从事英语教师工作者岗前培训需求与中小学英语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共同内容,这指大赛赛题应在一定范围为从事英语教学之非高师毕业生接受师范培训提供合用资源。

7.赛题的特殊性

除了通用性之外,小学、初中、高中的赛题,必须分别突出其特殊性。比如,小学突出教学行为之活动教学、培养学习习惯和拼读能力的技能,初中突出双基和口语教学的技能,高中突出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以扩大输入为基础的全面训练技能。

二、赛题划块 1.初赛赛题划块

划为小学、初中、高中三卷;三卷均含两块;教学技能与英语综合运用能力。(1)教学技能

又划分为两块:教学技能的隐性素质与显性教学技能。1)教学技能的隐性素质

这是形成教学技能的重要基础而又常常不直接表现为教学技能的素质,是许多教学技能的隐性源泉;如师德、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知识面、应变能力、学习能力等。此块赛题共30分。

2)显性教学技能

指英语教师的教学操作性技能,是外语教学法及相关理论的具体运用;如教学设计能力,教材处理技能,教学手段运用技能,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掌握英语教育全过程的技能,接近学生的技能等。此块赛题共50分。

(2)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指作为发展英语教师教学技能之重要基础的英语知识、基本技能和包含教学语言之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所以这里所说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比语言学和语言教学中相应术语的含义更广。这一大块又切分为两块。

1)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的笔试块

赛题将侧重考查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和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与交际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但均通过综合运用进行考查,不孤立地考查知识与技能。其深浅度的掌握,以70%的考题考查中小学英语教材和课堂教学所涉及的英语运用内容;其余30%以高中英语终点水平为起点,由易而难,最难的题小学、初中、高中卷分别以高师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之3-4级、5-6级和7-8级的水平为限。此块共50分。

2)听力考查块

要求从交流沟通角度考查听音理解和听后的应对能力,不孤立地考查辨音能力。赛题的60%为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日常交际用语/话题;20%为课堂教学所用教学语言;其余20%以高三听力水平为起点,由易而难,最难的题不超过英语专业专科、本科听力课程的要求。此块共20分。

2.决赛题签也划分为三个版块: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1)决赛题签要求

决赛题以实际操作为中心,系融教学基本技能与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一体的教学题目;它分为三块: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三组都采用题签,要求相同而教材、内容、类型不同。每一位参赛者抽取一张考签,提前24小时抽签定内容,然后进行10分钟的说课并答辩。小学教师从小学组抽取题签,初中教师从初中组抽取题签,高中教师从高中组抽取题签。(2)决赛题签的内容

每一题签都先从经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核通过的小学、初中、高中英语教材中随机选定一种作为命题依据,再从所选课本中指定某一教学内容,提出教学要求,作为参赛者进行说课的依据。每一题签都要直接、间接地考查以下内容的全部或部分:教学观点(教育观、学生主体观、创新观、实践观等)的表现,教学重点的取舍,教学内容前后左右的联系,教学效益的覆盖面,学生活动的组织,教学语言、教学行为和应变能力。

三、赛卷结构

1.教学技能部分隐性素质的赛题结构

这部分共设6类隐性素质(可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教学技能),每类设五个赛项,这些赛项互相联系,但以每一个赛项为侧重点命题1个,共30题。参赛者从各类的5题中选作3题,共选作15题,每题2分。每类的五个赛题中有两题标有*号,是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卷都要考察的通用题,参赛者必须选作一题。(1)师德 赛项:爱党爱国的政治信念;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思想;以教育家的胸怀热爱学生;八荣八耻的情操和以身作则的示范;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2)教育教学理念

赛项: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英语教学为儿童、少年、青年之素质教育服务的思想;以运用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英语教学目的观;从实际出发的教学活动观;“教学相长”、“教研相长”的英语教学过程观。(3)身心素质

赛项:健康的生活习惯;灵敏的想象力和情境的适应能力;丰富的情感与多项的思维,联想;耐心诲人的宽广胸怀与善于合作的作风;善于开发学生的优点和培养其创新思维的学风;熟悉小、初、高中学生之不同生理心理特点并能对他们的言行进行移情体验。(4)知识结构

赛项:对义务教育法、教育部教基[2001]2号文件、两个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切的了解;中外文化和母语的一般修养;读过或了解国内外出版的有关英语教学的理论专著;比如语言教学理论,英语教学法,英语教学论,英语外语教学理论,英语测试,英语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等;了解应用语言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外语测试等学科与英语教学的关系;读过或了解与英语教学相关的教育科学著作,如教育学、教学论、教学心理学、教育测量等。(5)学习能力

赛项:善于联想、反思的学习风格;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学生学习的策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修养;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与创造学习方法;善于自我调控的元认知策略。(6)教育机智,即应变能力

赛项:实施“个别对待,因材施教”以及适应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英语之特点的策略;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根据实际情况组合不同情境进行交流、练习、活动的能力;洞察学生需求和反馈的能力;灵活掌握奖惩与化解矛盾的能力。

2.教学技能部分显性技能的赛题结构

这部分设10类以显性素质为内涵的技能,每类设5个赛项,每项1题,共50题。参赛者从每类中选作2-3题,共选作25题,每题2分。每类赛题中有1-2题标有*号是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共用题,参赛者必须从中选作一题

(1)掌握教学依据的技能

赛项:课程标准关于小学、初中、高中之教学目标的规定,尤其是课标所定1-2级,3-5级和6-7级的目标以及施教的要求;了解教材的特点和路子(编写的理论依据);了解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途径;了解所教学生当前的主要要求并予以满足;了解自己和本校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劣势,能扬长避短。

(2)教材处理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技能

赛项:对教材的取舍、增删、分割与搭配的技能;选择重点与化难为易的技能;新旧联系与前瞻的技能;把教材转化为沟通活动并组织实施的技能;以教材为核心,开发、选用多种教学资源的技能。(3)实施课堂教学的技能 赛项:组织教学的技能,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运用技能;根据教学动态的发展调整教学活动的技能;组织学生完成任务的技能;教学中进行教育,尤其是应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技能。(4)教学的创造技能

赛项: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或制作课件;因应学生的需要变化教学方法和运用传统的或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提高活动效果以减轻学习负担;结合本班情况引用外地经验和教学法理论。

(5)教学行为的基本技能

赛项:听、说、读、写、唱、画、做的技能;运用教学技术设备的技能;讲、练、动、体态语的组合与运用技能;课堂行为的组织与协调技能;掌握学生年龄特征和思想动态并激发其积极学习的技能。(6)指导学习和引发创新意识的技能 赛项:帮助本班学生选取、创造合适之学习方法的技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技能;创造性转述的技能;引导逆向思维与标新立异的技能;自我评价和错误分析的技能。(7)接近学生的技能

赛项:尊重学生及其家长的合理需求与习惯;掌握本班学生身心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动态而耐心、友善地对应;发掘,发扬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公正、诚实的追求。(8)逻辑思维与评价的技能

赛项:组织教学活动和解决问题时遵循严格的逻辑顺序而又不排除“例外性”的调整;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以及比较与类推的综合运用;突出重点与照顾一般的辨证能力;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操作技能;奖惩结合以激发学习动能的技能。(9)科研技能

赛项:选题和论证的技能;设计研究步骤的技能;问卷调查的技能;实验研究的技能;研究教材和总结经验的技能。

(10)自我管理的技能

赛项:谦逊而自信;良好言、形、表情的仪表;自控而幽默的修养;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和思想现状而调整接近方式的技能;勇于坦承自己的失误与过失。

3.英语语言能力部分的结构

按划块要求,采用英语水平测试笔试卷的规范结构,共50分,与教学技能合为一卷。4.英语听能部分的结构

按划块要求,采用规范的听能测试卷结构,共20分;也与教学技能合为一卷并列于卷首。5.决赛题签的结构

决赛采取说课形式,题签按说课类型命制,小学、初中、高中三组均设9种类型,分别展示如下技能:教学设计技能,导入技能,游戏、表演完成任务等活动的技能,促学技能,系统化所学内容的技能,听说训练技能,课文阅读训练的技能,写作训练技能,词汇、语音、语法的教学技能。每项技能5个赛项,5个赛项类型相同但内容不同,命题将着眼于参赛教师教学技能的考查。小学、初、高中各45个题签。45个题签抽完后,可再重复抽用。提前24小时抽签,决赛者按所抽题签提出的教材和要求,进行10分钟的说课或教学表演并进行答辩;说课和答辩要求尽可能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汉语。答辩可用汉语分析和解释。建议评分采用九堆评分法(即先只记A、B、C三堆,再把每级又分成上、中、下三级,共九堆,第一级100分,以下每一级递减10分)。省级组委会也可据实际情况制定评分标准和办法。(1)教学设计技能

一指接任新班英语课后对该班在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发展要点的设计。二指对一学期、半学期、一单元、一课书的教学设计。两者都是在不同时间、空间中如何处理教材之内容及其教学活动的计划。

赛项:从一课书到一学年教学目标的切分;不同时空教学内容的重点及其相应的教学活动;不同时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同时空教学成效的评估;不同时空课外学习活动的发展。

比赛要求:教学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不可硬扣课标的要求,也不可完全否定学生已经取得的学习成绩;设计在立足大多数学生需求的同时,要兼顾差、优两极学生学有所得;设计要重视汉语与英语的差异之处;比如,注意培养拼读能力,注意英语的习语用法,注意英语语序从小到大和汉语语序从大到小,认识到英语时态学习非一日之动等等;设计要秉持教学过程的有序发展;设计要容许学生活动不按设计发展而保护其创新性。

(2)导入技能

指引入新教材,也称切入,系热身性质的预备活动。

赛项:导入内容兼顾结构与功能;导入对相关情境、背景的利用;各种形式的导入技巧;导入内容的旧新联系;导入活动对其后续学习的积极作用。

比赛要求:导入也可由教师讲解或活动完成,但不可成为单纯的讲授灌输;导入要做好旧新联系;导入要清晰简明,示范准确;导入教材要突出重点;导入要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3)开展各种课堂教学活动的技能

赛项:各种活动之学习重点的选择和由易到难的安排;活动结构的掌握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多种活动形式的穿插与结合;个体活动、班组活动与讲解的穿插,活动的投入与效益。

比赛要求:教师要成为优秀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活动要力求灵活简易并展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互含互补;活动要重视个体的学习,并有利于双基训练;活动要特别照顾差生、优生;活动要取得学语的实效。(4)促学技能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评价学习过程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

赛项:提问技能;评价技能;训练学习策略的技能;安排课内外自学的技能;个别对待的技能。比赛要求:课堂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从不同角度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和更有效地发挥其潜力;给学生提供创造性学习的时空;激发学生掌握自己学习的动力。(5)系统化所学内容的技能

这指课末或一课、一单元、期中、期末之际对已学内容的归纳、总结、检查、巩固复习;其作用是不同程度地加深、扩展、运用学过的内容,故可泛称巩固复习。

赛项:将刚学或已学知识、技能、能力系统化;检查需要牢记的已学教材;竞赛性和课堂学习资源的活动;口头沟通性的巩固活动;笔头巩固活动。

比赛要求:系统化的巩固复习活动要有助于记忆和提高学习信心并落实于学生;教师只是推动学生自己进行巩固复习的引导者;巩固复习的内容要以结构或功能作为支持点而进行扩展、变化;巩固复习还要口笔兼顾,并扩大学习资源,不可局限于课文或偏废口译、笔译。巩固复习内容宜偏向综合运用。(6)词汇、语音、语法的教学技能

赛项:拼读技能培养的多渠道与长期性;词汇教学的广泛联系与循环;演绎与归纳式语法教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互补互促;语言知识与培养英语运用的流利性、准确性、得体性和繁杂性。

比赛要求:语言知识的教学靠日积月累之功;英语外语的语言知识教学不同于英语二语;语言知识教学不能脱离语言运用;语言知识教学要从入门之际开始,语言知识的内容为语音、词汇、语法的结构、功能和语用,突出习语和词组教学(7)听说训练技能

赛项:听能训练的取材与组织;训练开口的技能;听写的运用;口语教学的设计;交流活动表演比赛要求:在听能教学方面,主要训练连贯地听取信息,不逐词逐句听;区别听辨能力与听能交流能力;开口训练要长期坚持,听写是便于坚持并具多种功能的训练形式;掌握口语发展的层次;通过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帮助学生有话可说,而不是照本宣科。(8)课文阅读训练的技能

赛项:关键词语与典范句段的教学;推测词义与略读教学;课文教学与听能、写作、口语训练的联系与组合;读速教学;课外及网上阅读。

比赛要求:课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训练阅读理解能力,推测词义很重要;课文阅读要涉及语言知识,但运用、分析知识只是读懂的手段;读要着眼语篇而过程须从大到小,又从小到大;精读、泛读要互促互保,精泛结合;课外阅读材料要浅而多,并适当摄取新鲜词语。(9)写作训练技能

赛项:控制性写作的步骤;自由写作的条件;小学的书写教学;初中的联句与一般应用文写作;高中的仿写与命题写作。

比赛要求:写作教学最好由控制性写作到自由写作;由于实践中大多淡化控制,所以可以从联句到一般应用文写作;再从改写、仿写到命题作文;书写可为联句打基础;小学、初中、高中都可通过听写为写作训练储备规范的英语语料。

四、赛题题型

1.教学技能初赛笔试赛题题型。采用是非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短答题、排误题等题型。例

1、是非判断题:隐性素质之教育教学理念类学生主体赛项的赛题:

甲: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体现于按学生的要求办事,学生如客户,教师要为他服务。乙:是。(√,╳)

2、填空题;隐性素质之知识结构类法规赛项之赛题: 英语教学涉及教材、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堂教学理论、教学评价原则以及义务教育法。其中具有指令性效力的文献是。

2.初赛英语语言能力的笔试和听能赛题。采用英语水平测试和听能测试的通用题型,主客观题型并用。

3.决赛赛题采用题签,先抽签后进行说课。例3(A):小学组题签

说课类型:小学口头交流活动

主要教材:What can I do for you? Can I help you?(因学生差异而选择两句都用或只用一句)You’d better see a doctor。

比赛要求:为小学三年级或五年级设计一个全班分组活动,提出活动话题、情景或课体设计、步骤和评价要求。

例3(B)初中组题签 说课类型:写作训练技能

主要教材:读完Go for it Unit11 Section B 3a 之后,仿写电子邮件。比赛要求:

1.由口头到笔头或由笔头到口头;

2.在熟悉本课所写电子邮件格式后进行仿写; 3.由个别学生示例后,再全班写; 4.提出仿写要求、步骤和备用语句。例3(C):高中组题签

说课类型:导入技能/Warming up 主要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人教修订)1A Unit7 Cultual relics 比赛要求:侧重导入内容的新旧联系;导入教材突出重点; 要求把“导入”分为猜、听、说、想、看、读等连贯活动,说明各个活动的内容。

五、赛前选读参考书目

以《2008年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大赛材料汇编》为主,参考以下材料:

(一)文件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同志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2007(9)【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人民日报,1999(6)【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9月1日起实行

【5】教育部2000年修订的初、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试用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教育部教基[2001]2号文件颁发的关于开设小学英语的《指导意见》和《基本要求》,《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1.4 【7】教育部制订,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教育部审订通过的各种小学、初中、高中英语教材(可侧重读自己教的教材)

【10】李连宁(原基教司司长).谈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决定与工作部署:《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2001(8)

(二)专著(以作者姓氏笔画为序)

【11】文秋芳.英语教育之献集.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12】包天仁.英语“四位一体”中、高考复习教学方法再实验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13】刘道义.英语教育之献集.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1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5】何广铿.英语教学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6】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17】吴道存.怎样教好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8】 李力,陈治安.Language Culture and TEFL.西南师大出版社,1997 【19】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0】李少伶,周真.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1】沈畔阳.语境理论与教学实践.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3)【22】张正东.外语教育学.科学出版社,1999 【23】张正东,杜培俸.外语教育实验理论与实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 【24】张正东,杜培俸.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科学出版社,2000 【25】张正东.英语教育之献集.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26】杨小鹃.透视国外二语习得理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7】胡春洞.英语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8】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29】桂诗春.应用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0】桂诗春.英语教育之献集.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31】章兼中.小学外语教育学.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7 【32】曾葡初.英语教学环境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33】戴炜栋.英语教育之献集.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34】魏立明.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大出版社,2005

(三)论文(以作者 姓氏笔划为序)

【35】包天仁.我国小学外语教学的形势和前景.《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0(5)【36】宋晓梦.是二语教学还是外语教学?访包天仁教授.光明日报,2001(3)【37】 陈昌义.“外语”与“第二语言”不能混为一谈.《外语界》,2001(3)【38】黄泰铨.小学英语符合国情最重要.光明日报,2001(4)【39】曾葡初.“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没有本质区别吗?光明日报,2001(5)【40】Donald Freeman and Jack C.Richards(编).语言教学中的教师进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1】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全国统一选拔考试指南.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2006

(四)期刊

【42】中小学外语教学,北师大主办

【43】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大主办

【44】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 【45】外语界,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

【46】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大主办

第三篇: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命题大纲

本文由wanghengxin091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命题大纲

一、命题原则 1.总的理念 命题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政府相关法规,针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需要,实现国家基础教育实 验中心批准的《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简章》所规定的宗旨、目的、内容、方式以及命题要求。2.技能考查与素质考查的统一 大赛考查的技能含职业性的教育教学技巧与能力,以及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包含教学语言 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些都是英语教师专业化素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又都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手段。所以 教学技能是教师素质所具功能的物化,命题要着眼考查技能而落实于素质。3.内容要做到理论与实践、改革追求与实践操作两方面的动态平衡 人的素质是以人的先天性的生理、心理的自然物质为基础,通过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学习以及社会 实践而形成的稳定的属性;所以素质的形成与稳定主要靠社会实践,包含校内外、课内外之显性的和隐性 的教育与活动实践。故以素质为必要物质基础的教学技能的形成与巩固,同样依靠社会实践,英语语言技 能也不例外。但理论对素质和技能的形成与稳定具有导向作用、有序化作用和升华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过理论与实践相比,实践是第一性的。因此命题的内容要侧重实践中所形成并为实践所切需的技能,用 实践去印证理论,用理论去解决实践问题。不单从书本出发,力求做到实践与理论的动态平衡。与此相应,英语外语课改、教改的追求必然高于现实,而其实施又不能不从现实启步。因此,命题内容既要注重改革 追求,更要着眼实际操作技能的完善与创新,使两者也保持动态的平衡。4.教育与检查相结合的难度标准 大赛系通过竞赛方式激励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并促进其专业化意识。因此赛题必须既能从 教师职业角度检查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现状,又能传播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规范;从而使参赛者在自 我检查教学技能水平的同时,又接受到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继续教育。所以赛题难度应立足于英语教师教 学技能的普及教育,兼顾检查作用;不能命制偏题、怪题和难度过大的专业化赛题。5.赛题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根据上述四原则命制的赛题,必须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这意味着要做到五个必须:第一,必须宣传 国家教育和英/外语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从而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所接受。第二,必须体现赛事进行 阶段英语教师继续教育之基本内容的主要部分,从而为师训部门和英语教师所接受。第三,必须有助于未 来英语教师学好外语教育课程,比如,英语教学论、相关教育学科、外语教育实验等等,为建设英语教师 专业化和与英语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相补互促,以便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师生乐于接受。第四,必须保证大赛的社会效益,吸引全社会关心、支持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从而为社会有关人士,如学生家 长、各科教师、社区活动家所接受。第五,必须适应参赛者的个性差异及其不同的经验与学力;故题量要 多,以便参赛者选作,从而为不同参赛者所接受。6.赛题的通用性 考虑到在职英语教师与培养中的英语教师对教学技能的要求与培训内容都应相通互促,在贯串上述命 题原则的基础上,赛题还应具有通用性。这种通用性反映于三方面:(1)反映基础教育特点的内容;即小学、初中、高中教师都宜使用的赛题。(2)沟通高师英语专业与基教英语两类活动共同需要的内容;这指基教英语师资培训和高师英语专业 教育都得重视的内容,即高师英语专业学生与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通用的赛题。(3)标示一般高校毕业生从事英语教师工作者岗前培训需求与中小学英语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共同内 容,这指大赛赛题应在一定范围为从事英语教学之非高师毕业生接受师范培训提供合用资源。7.赛题的特殊性 除了通用性之外,小学、初中、高中的赛题,必须分别突出其特殊性。比如,小学突出教学行为之活 动教学、培养学习习惯和拼读能力的技能,初中突出双基和口语教学的技能,高中突出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以扩大输入为基础的全面训练技能。

二、赛题划块 1.初赛赛题划块 划为小学、初中、高中三卷;三卷均含两块;教学技能与英语综合运用能力。(1)教学技能 又划分为两块:教学技能的隐性素质与显性教学技能。1)教学技能的隐性素质 这是形成教学技能的重要基础而又常常不直接表现为教学技能的素质,是许多教学技能的隐性源泉; 如师德、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知识面、应变能力、学习能力等。此块赛题共 30 分。2)显性教学技能 指英语教师的教学操作性技能,是外语教学法及相关理论的具体运用;如教学设计能力,教材处理技 能,教学手段运用技能,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掌握英语教育全过程的技能,接近学生的技能等。此块赛 题共 50 分。(2)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指作为发展英语教师教学技能之重要基础的英语知识、基本技能和包含教学语言之英语综合运用能 力,所以这里所说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比语言学和语言教学中相应术语的含义更广。这一大块又切分为两 块。1)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的笔试块 赛题将侧重考查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和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与交际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但均 通过综合运用进行考查,不孤立地考查知识与技能。其深浅度的掌握,以 70%的考题考查中小学英语教材 和课堂教学所涉及的英语运用内容;其余 30%以高中英语终点水平为起点,由易而难,最难的题小学、初 中、高中卷分别以高师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之 3-4 级、5-6 级和 7-8 级的水平为限。此块共 50 分。2)听力考查块 要求从交流沟通角度考查听音理解和听后的应对能力,不孤立地考查辨音能力。赛题的 60%为中学英 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日常交际用语/话题;20%为课堂教学所用教学语言;其余 20%以高三听力水平为起点,由易而难,最难的题不超过英语专业专科、本科听力课程的要求。此块共 20 分。2.决赛题签也划分为三个版块: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1)决赛题签要求 决赛题以实际操作为中心,系融教学基本技能与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一体的教学题目;它分为三块: 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三组都采用题签,要求相同而教材、内容、类型不同。每一位参赛者抽取一张 考签,提前 24 小时抽签定内容,然后进行 10 分钟的说课并答辩。小学教师从小学组抽取题签,初中教师 从初中组抽取题签,高中教师从高中组抽取题签。(2)决赛题签的内容 每一题签都先从经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核通过的小学、初中、高中英语教材中随机选定一种作为 命题依据,再从所选课本中指定某一教学内容,提出教学要求,作为参赛者进行说课的依据。每一题签都 要直接、间接地考查以下内容的全部或部分:教学观点(教育观、学生主体观、创新观、实践观等)的表 现,教学重点的取舍,教学内容前后左右的联系,教学效益的覆盖面,学生活动的组织,教学语言、教学 行为和应变能力。

三、赛卷结构 1.教学技能部分隐性素质的赛题结构 这部分共设 6 类隐性素质(可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教学技能),每类设五个赛项,这些赛项互相联系,但以每一个赛项为侧重点命题 1 个,共 30 题。参赛者从各类的 5 题中选作 3 题,共选作 15 题,每题 2 分。每类的五个赛题中有两题标有*号,是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卷都要考察的通用题,参赛者必须选作一题。(1)师德

赛项:爱党爱国的政治信念;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思想;以教育家的胸怀热爱学生;八荣八耻的 情操和以身作则的示范;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2)教育教学理念 赛项: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英语教学为儿童、少年、青年之素质教育服务的思想;以运用能力为中 心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英语教学目的观;从实际出发的教学活动观; “教学相长”“教研相长”的英语、教学过程观。(3)身心素质 赛项:健康的生活习惯;灵敏的想象力和情境的适应能力;丰富的情感与多项的思维,联想;耐心诲 人的宽广胸怀与善于合作的作风;善于开发学生的优点和培养其创新思维的学风;熟悉小、初、高中学生 之不同生理心理特点并能对他们的言行进行移情体验。(4)知识结构 赛项:对义务教育法、教育部教基[2001]2 号文件、两个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切的了解;中外 文化和母语的一般修养;读过或了解国内外出版的有关英语教学的理论专著;比如语言教学理论,英语教 学法,英语教学论,英语外语教学理论,英语测试,英语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等;了解应用语言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外语测试等学科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读过或了解与英语教学相关的教育科学著作,如教育学、教学论、教学心理学、教育测量等。(5)学习能力 赛项:善于联想、反思的学习风格;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学生学习的策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修养;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与创造学习方法;善于自我调控的元认知策略。(6)教育机智,即应变能力 赛项:实施“个别对待,因材施教”以及适应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英语之特点的策略;课堂偶发事 件的处理能力;根据实际情况组合不同情境进行交流、练习、活动的能力;洞察学生需求和反馈的能力; 灵活掌握奖惩与化解矛盾的能力。2.教学技能部分显性技能的赛题结构 这部分设 10 类以显性素质为内涵的技能,每类设 5 个赛项,每项 1 题,共 50 题。参赛者从每类中选 作 2-3 题,共选作 25 题,每题 2 分。每类赛题中有 1-2 题标有*号是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共用题,参 赛者必须从中选作一题(1)掌握教学依据的技能 赛项:课程标准关于小学、初中、高中之教学目标的规定,尤其是课标所定 1-2 级,3-5 级和 6-7 级 的目标以及施教的要求;了解教材的特点和路子(编写的理论依据);了解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 基本要求和途径; 了解所教学生当前的主要要求并予以满足; 了解自己和本校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劣势,能扬长避短。(2)教材处理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技能 赛项:对教材的取舍、增删、分割与搭配的技能;选择重点与化难为易的技能;新旧联系与前瞻的技 能;把教材转化为沟通活动并组织实施的技能;以教材为核心,开发、选用多种教学资源的技能。(3)实施课堂教学的技能 赛项: 组织教学的技能,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运用技能; 根据教学动态的发展调整教学活动的技能; 组织学生完成任务的技能;教学中进行教育,尤其是应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技能。(4)教学的创造技能 赛项: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或制作课件;因应学生的需要变化教学方法和运用传统的或多媒体等技术 手段;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提高活动效果以减轻学习负担;结合本班情况引用外地经验和教学法 理论。(5)教学行为的基本技能 赛项:听、说、读、写、唱、画、做的技能;运用教学技术设备的技能;讲、练、动、体态语的组合 与运用技能;课堂行为的组织与协调技能;掌握学生年龄特征和思想动态并激发其积极学习的技能。(6)指导学习和引发创新意识的技能

赛项:帮助本班学生选取、创造合适之学习方法的技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技能;创造性转述的技 能;引导逆向思维与标新立异的技能;自我评价和错误分析的技能。(7)接近学生的技能 赛项:尊重学生及其家长的合理需求与习惯;掌握本班学生身心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动态而耐心、友善 地对应;发掘,发扬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公正、诚实的追求。(8)逻辑思维与评价的技能 赛项:组织教学活动和解决问题时遵循严格的逻辑顺序而又不排除“例外性”的调整;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以及比较与类推的综合运用;突出重点与照顾一般的辨证能力;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形 成性评价的操作技能;奖惩结合以激发学习动能的技能。(9)科研技能 赛项:选题和论证的技能;设计研究步骤的技能;问卷调查的技能;实验研究的技能;研究教材和总 结经验的技能。(10)自我管理的技能 赛项:谦逊而自信;良好言、形、表情的仪表;自控而幽默的修养;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和思想现状而 调整接近方式的技能;勇于坦承自己的失误与过失。3.英语语言能力部分的结构 按划块要求,采用英语水平测试笔试卷的规范结构,共 50 分,与教学技能合为一卷。4.英语听能部分的结构 按划块要求,采用规范的听能测试卷结构,共 20 分;也与教学技能合为一卷并列于卷首。5.决赛题签的结构 决赛采取说课形式,题签按说课类型命制,小学、初中、高中三组均设 9 种类型,分别展示如下技能: 教学设计技能,导入技能,游戏、表演完成任务等活动的技能,促学技能,系统化所学内容的技能,听说 训练技能,课文阅读训练的技能,写作训练技能,词汇、语音、语法的教学技能。每项技能 5 个赛项,5 个赛项类型相同但内容不同,命题将着眼于参赛教师教学技能的考查。小学、初、高中各 45 个题签。45 个题签抽完后,可再重复抽用。提前 24 小时抽签,决赛者按所抽题签提出的教材和要求,进行 10 分钟的 说课或教学表演并进行答辩; 说课和答辩要求尽可能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汉语。答辩可用汉语分析和解释。建议评分采用九堆评分法(即先只记 A、B、C 三堆,再把每级又分成上、中、下三级,共九堆,第一级 100 分,以下每一级递减 10 分)省级组委会也可据实际情况制定评分标准和办法。(1)教学设计技能 一指接任新班英语课后对该班在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发展要点的设计。二指对一学期、半学期、一单元、一课书的教学设计。两者都是在不同时间、空间中如何处理教材之内容及其教学活动的计划。赛项:从一课书到一学年教学目标的切分;不同时空教学内容的重点及其相应的教学活动;不同时空 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同时空教学成效的评估;不同时空课外学习活动的发展。比赛要求:教学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不可硬扣课标的要求,也不可完全否定学生已经取得的学习成 绩;设计在立足大多数学生需求的同时,要兼顾差、优两极学生学有所得;设计要重视汉语与英语的差异 之处;比如,注意培养拼读能力,注意英语的习语用法,注意英语语序从小到大和汉语语序从大到小,认 识到英语时态学习非一日之动等等;设计要秉持教学过程的有序发展;设计要容许学生活动不按设计发展 而保护其创新性。(2)导入技能 指引入新教材,也称切入,系热身性质的预备活动。赛项:导入内容兼顾结构与功能;导入对相关情境、背景的利用;各种形式的导入技巧;导入内容的 旧新联系;导入活动对其后续学习的积极作用。比赛要求:导入也可由教师讲解或活动完成,但不可成为单纯的讲授灌输;导入要做好旧新联系;导 入要清晰简明,示范准确;导入教材要突出重点;导入要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3)开展各种课堂教学活动的技能 赛项:各种活动之学习重点的选择和由易到难的安排;活动结构的掌握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多种活

动形式的穿插与结合;个体活动、班组活动与讲解的穿插,活动的投入与效益。比赛要求:教师要成为优秀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活动要力求灵活简易并展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互含 互补;活动要重视个体的学习,并有利于双基训练;活动要特别照顾差生、优生;活动要取得学语的实效。(4)促学技能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评价学习过程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赛项:提问技能;评价技能;训练学习策略的技能;安排课内外自学的技能;个别对待的技能。比赛要求:课堂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从不同角度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和更有效地发挥其潜力; 给学生提供创造性学习的时空;激发学生掌握自己学习的动力。(5)系统化所学内容的技能 这指课末或一课、一单元、期中、期末之际对已学内容的归纳、总结、检查、巩固复习;其作用是不 同程度地加深、扩展、运用学过的内容,故可泛称巩固复习。赛项:将刚学或已学知识、技能、能力系统化;检查需要牢记的已学教材;竞赛性和课堂学习资源的 活动;口头沟通性的巩固活动;笔头巩固活动。比赛要求:系统化的巩固复习活动要有助于记忆和提高学习信心并落实于学生;教师只是推动学生自 己进行巩固复习的引导者;巩固复习的内容要以结构或功能作为支持点而进行扩展、变化;巩固复习还要 口笔兼顾,并扩大学习资源,不可局限于课文或偏废口译、笔译。巩固复习内容宜偏向综合运用。(6)词汇、语音、语法的教学技能 赛项:拼读技能培养的多渠道与长期性;词汇教学的广泛联系与循环;演绎与归纳式语法教学;基础 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互补互促;语言知识与培养英语运用的流利性、准确性、得体性和繁杂性。比赛要求:语言知识的教学靠日积月累之功;英语外语的语言知识教学不同于英语二语;语言知识教 学不能脱离语言运用;语言知识教学要从入门之际开始,语言知识的内容为语音、词汇、语法的结构、功 能和语用,突出习语和词组教学(7)听说训练技能 赛项:听能训练的取材与组织;训练开口的技能;听写的运用;口语教学的设计;交流活动表演比赛 要求:在听能教学方面,主要训练连贯地听取信息,不逐词逐句听;区别听辨能力与听能交流能力;开口 训练要长期坚持,听写是便于坚持并具多种功能的训练形式;掌握口语发展的层次;通过多种教学资源的 利用帮助学生有话可说,而不是照本宣科。(8)课文阅读训练的技能 赛项:关键词语与典范句段的教学;推测词义与略读教学;课文教学与听能、写作、口语训练的联系 与组合;读速教学;课外及网上阅读。比赛要求:课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训练阅读理解能力,推测词义很重要;课文阅读要涉及语言知识,但 运用、分析知识只是读懂的手段;读要着眼语篇而过程须从大到小,又从小到大;精读、泛读要互促互保,精泛结合;课外阅读材料要浅而多,并适当摄取新鲜词语。(9)写作训练技能 赛项:控制性写作的步骤;自由写作的条件;小学的书写教学;初中的联句与一般应用文写作;高中 的仿写与命题写作。比赛要求:写作教学最好由控制性写作到自由写作;由于实践中大多淡化控制,所以可以从联句到一 般应用文写作;再从改写、仿写到命题作文;书写可为联句打基础;小学、初中、高中都可通过听写为写 作训练储备规范的英语语料。

四、赛题题型 1.教学技能初赛笔试赛题题型。采用是非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短答题、排误题等题型。例

1、是非判断题:隐性素质之教育教学理念类学生主体赛项的赛题: 甲: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体现于按学生的要求办事,学生如客户,教师要为他服务。乙:是。(√,╳)例

2、填空题;隐性素质之知识结构类法规赛项之赛题:

英语教学涉及教材、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堂教学理论、教学评价原则以及义务教育法。其中具有 指令性效力的文献是。2.初赛英语语言能力的笔试和听能赛题。采用英语水平测试和听能测试的通用题型,主客观题型并 用。3.决赛赛题采用题签,先抽签后进行说课。例 3(A):小学组题签 说课类型:小学口头交流活动 主要教材:What can I do for you? Can I help you?(因学生差异而选择两句都用或只用一句)You’d better see a doctor。比赛要求:为小学三年级或五年级设计一个全班分组活动,提出活动话题、情景或课体设计、步骤和 评价要求。例 3(B)初中组题签 说课类型:写作训练技能 主要教材:读完 Go for it Unit11 Section B 3a 之后,仿写电子邮件。比赛要求: 1.由口头到笔头或由笔头到口头; 2.在熟悉本课所写电子邮件格式后进行仿写; 3.由个别学生示例后,再全班写; 4.提出仿写要求、步骤和备用语句。例 3(C):高中组题签 说课类型:导入技能/Warming up 主要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人教修订)1A Unit7 Cultual relics 比赛要求:侧重导入内容的新旧联系;导入教材突出重点; 要求把“导入”分为猜、听、说、想、看、读等连贯活动,说明各个活动的内容。

五、赛前选读参考书目 以《2008 年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大赛材料汇编》为主,参考以下材料:

(一)文件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同志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2007(9)【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人民日报,1999(6)【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 年 9 月 1 日起实行 【5】教育部 2000 年修订的初、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试用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教育部教基[2001]2 号文件颁发的关于开设小学英语的《指导意见》和《基本要求》《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1.4 【7】教育部制订,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教育部审订通过的各种小学、初中、高中英语教材(可侧重读自己教的教材)【10】李连宁(原基教司司长).谈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决定与工作部署:《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2001(8)

(二)专著(以作者姓氏笔画为序)【11】文秋芳.英语教育之献集.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12】包天仁.英语“四位一体”中、高考复习教学方法再实验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13】刘道义.英语教育之献集.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1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5】何广铿.英语教学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6】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17】吴道存.怎样教好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8】 李力,陈治安.Language Culture and TEFL.西南师大出版社,1997 【19】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0】李少伶,周真.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1】沈畔阳.语境理论与教学实践.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3)【22】张正东.外语教育学.科学出版社,1999 【23】张正东,杜培俸.外语教育实验理论与实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 【24】张正东,杜培俸.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科学出版社,2000 【25】张正东.英语教育之献集.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26】杨小鹃.透视国外二语习得理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7】胡春洞.英语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8】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29】桂诗春.应用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0】桂诗春.英语教育之献集.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31】章兼中.小学外语教育学.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7 【32】曾葡初.英语教学环境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33】戴炜栋.英语教育之献集.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34】魏立明.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大出版社,2005

(三)论文(以作者 姓氏笔划为序)【35】包天仁.我国小学外语教学的形势和前景.《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0(5)【36】宋晓梦.是二语教学还是外语教学?访包天仁教授.光明日报,2001(3)【37】 陈昌义.“外语”与“第二语言”不能混为一谈.《外语界》,2001(3)【38】黄泰铨.小学英语符合国情最重要.光明日报,2001(4)【39】曾葡初.“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没有本质区别吗?光明日报,2001(5)【40】Donald Freeman and Jack C.Richards(编).语言教学中的教师进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1】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出国

留学奖学金项目全国统一选拔考试指南.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 育研究中心,2006

(四)期刊 【42】中小学外语教学,北师大主办 【43】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大主办 【44】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 【45】外语界,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 【46】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大主办

本TXT由“文库宝”下载:http://www.mozhua.net/wenkubao

第四篇: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命题大纲

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命题大纲

一、命题原则

1、总的理念

命题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政府相关法规,针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发展中的需要,实现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批准的《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简章》所规定的宗旨、目的、内容、方式以及命题要求。

2、技能考查与素质考查的统一

大赛考查的技能含职业性的教育教学技巧与能力,以及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包含教学语言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些都是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又都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手段。所以教学技能是教师素质所具功能的物化,命题要着眼考查技能而落实于素质。

3、内容要做到理论与实践、改革追求与实践操作两方面的动态平衡

人的素质是以人的先天性的生理、心理的自然物质为基础,通过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而形成的稳定的属性;所以素质的形成与稳定主要靠社会实践,包含校内外、课内外之显性的和隐性的教育与活动实践。故以素质为必要物质基础的教学技能的形成与巩固,同样依靠社会实践,英语语言技能也不例外。但理论对素质和技能的形成与稳定具有导向作用、有序化作用和升华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过理论与实践相比,实践是第一性的。因此命题的内容要侧重实践中所形成并为实践所切需的技能,用实践去印证理论,用理论去解决实践问题。不单从书本出发,力求做到实践与理论的动态平衡。与此相应,英语外语课改、教改的追求必然高于现实,而其实施又不能不从现实启步。因此,命题内容既要注重改革追求,更要着眼实际操作技能的完善与创新,使两者也保持动态的平衡。

4、教育与检查相结合的难度标准

大赛系通过竞赛方式激励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并促进其专业意识。因此赛题必须既能从教师职业角度检查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现状,又能传播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规范;从而使参赛者在自我检查教学技能水平的同时,又接受到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继续教育。所以赛题难度应立足于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普及教育,兼顾检查作用;不能命制偏题、怪题和过于专业化的赛题。

5、赛题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根据上述四原则命制的赛题,必须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这意味着要做到五个必须:第一,必须宣传国家教育和英/外语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从而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所接受。第二,必须体现赛事进行阶段英语教师继续教育之基本内容的主要部分,从而为师训部门和英语教师所接受。第三,必须有助于未来英语教

师学好外语教育课程,比如,英语教学理论、相关教育学科、外语教育实验等等,为建设英语教师专业化和与英语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相补互促,以便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师生乐于接受。第四,必须保证大赛的社会效益,吸引全社会关心、支持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从而为社会有关人士,如学生家长、各科教师、社区活动家所接受。第五,必须适应参赛者的个性差异及其不同的经验与学力;故题量要多,以便参赛者选作,从而为不同参赛者所接受。

6、赛题的通用性

考虑到在职英语教师与培养中的英语教师对教学技能的要求与培训内容都应相通互促,在贯串上述命题原则的基础上,赛题还应具有通用性。这种通用性反映于三方面:

(1)反映基础教育特点的内容;即小学、初中、高中教师都宜使用的赛题。

(2)沟通高师英语专业与基教英语两类活动共同需要的内容;这指基教英语师资培训和高师英语专业教育都得重视的内容,即高师英语专业学生与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通用的赛题。

(3)标示一般高校毕业生从事英语教师工作者岗前培训需求与中小学英语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共同内容,这指大赛赛题应在一定范围为从事英语教学之非高师毕业生接受师范培训提供合用资源。

7、赛题的特殊性

除了通用性之外,小学、初中、高中的赛题,必须分别突出其特殊性。比如,小学突出教学行为动活动教学和培养学习习惯的技能,初中突出双基和口语教学的技能,高中突出以扩大输入为基础的全面训练技能。

二、赛题划块

1、初赛赛题划块

划为小学、初中、高中三卷;三卷均含两块;教学技能与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1)教学技能

又划分为两块:教学技能的隐性素质与显性教学技能。

1)教学技能的隐性素质

这是形成教学技能的重要基础而又常常不直接表现为教学技能的素质,是许多教学技能的隐性源泉;如师德、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知识面、应变能力、学习能力等。此块赛题共30分。

2)显性教学技能

指英语教师的教学操作性技能,是外语教学法及相关理论的具体运用;如教材处理技能,教学手段运用技能,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掌握英语教育全过程的技能,接近学生的技能等。此块赛题共50分。

(2)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指作为发展英语教师教学技能之重要基础的英语知识、基本技能和包含教学语言之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所以这里所说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比语言学和语言教学中相应术语的含义更广。这一大块又切分为两块。

1)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的笔试块

赛题将侧重考查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和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与交际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但均通过综合运用进行考查,不孤立地考查知识与技能。其深浅度的掌握,以70%的考题考查中小学英语教材和课堂教学所涉及的英语运用内容;其余30%以高中英语终点水平为起点,由易而难,最难的题小学、初中、高中卷分别以高师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之2-4级、4-6级和6-8级的水平为限。此块共50分。

2)听力考查块

要求从交流沟通角度考查听音理解和听后的应对能力,不孤立地考查辨音能力。赛题的60%为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日常交际用语/话题;20%为课堂教学所用教学语言;其余20%以高三听力水平为起点,由易而难,最难的题不超过英语专业专科、本科听力课程的要求。此块共20分。

2、决赛题签也划分为三块: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

(1)决赛题签要求

决赛题以实际操作为中心,系融教学技能与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一体的微型教学题目;它分为三块: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三组都采用题签,要求相同而教材不同。每一位参赛者抽取一张考签,准备5分钟后进行10分钟以内的微型教学或说课。小学教师从小学组抽取题签,初中教师从初中组抽取题签,高中教师从高中组抽取题签。

(2)决赛题签的内容

每一题签都先从使用面较广之小学、初中、高中英语教材中随机选定一种作为命题依据,再从所选课本的任一课中指定一段教材,提出教学要求,作为参赛者进行微型教学或说课的依据。每一题签都要直接、间接地考查以下内容的全部或部分:教学观点(*教育观、学生主体观、创新观、实践观等)的表现,教学重点的取舍,教学内容前后左右的联系,教学效益的覆盖面,学生活动的组织,教学

三、赛卷结构

1、教学技能部分隐性素质的赛题结构

这部分共设6类隐性素质(*可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教学技能),每类设五个赛项,这些赛项互相联系,但以每一个赛项为侧重点命题1个,共30题。参赛者从各类的5题中选作3题,共选作15题,每题2分。每类的五个赛题中有两题标有*号,是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卷都要考察的通用题,参赛者必须选作一题。

(1)师德

赛项:爱党爱国的政治信念;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思想;以教育家的胸怀热爱学生;八荣八耻的情操和以身作则的师范;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教育教学理念

赛项: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英语教学为儿童、少年、青年之素质教育服务的思想;以运用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英语教学目的观;从实际出发的教学活动观;“教学相长”、“教研相长”的英语教学过程观。

(3)身心素质

赛项:健康的生活习惯;灵敏的想象力和情境的适应能力;丰富的情感与多项的思维,联想;耐心诲人的宽广胸怀与善于合作的作风;善于开发学生的优点和培养其创新思维的学风;熟悉小、初、高中学生之不同生理心理特点并能对他们的言行进行移情体验。

(4)知识结构

赛项:对义务教育法、教育部教基[2001]2号文件、两个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现行初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了解;中外文化和母语的一般修养;读过或了解国内外出版的有关英语教学的理论专著;比如,英语教学法,语言教学理论,英语测试,任务型教学,英语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等;了解应用语言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外语测试等学科与英语教学的关系;读过或了解与英语教学相关的教育科学著作,如教育学、教学论、教学心理学、教育测量等。

(5)学习能力

赛项:善于联想、反思的学习风格;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学生学习的策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修养;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与创造学习方法;善于自我调控的元认知策略。

(6)教育机智,即应变能力

赛项:实施“个别对待,因材施教”以及适应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英语之特点的策略;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根据实际情况组合不同情境进行交流、练习、活动的能力;洞察学生需求和反馈的能力;灵活掌握奖惩与化解矛盾的能力。

2、教学技能部分显性技能的赛题结构

这部分设10类以显性素质为内涵的技能,每类设5个赛项,每项1题,共50题。参赛者从每类中选作2-3题,共选作25题,每题2分。每类赛题中有1-2题标有*号是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共用题,参赛者必须从中选作一题

(1)掌握教学依据的技能

赛项:掌握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关于小学、初中、高中之数学目标的规定,尤其是课标所定1-2级,3-5级和6-7级的目标以及施教的要求;了解教材的特点和路子(*编写的理论依据);了解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途径;了解所教学生当前的主要要求并予以满足;了解自己和本校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劣势而能扬长避短。

(2)教材处理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技能

赛项:对教材的取舍、增删、分割与搭配的技能;选择重点与化难为易的技能;新旧联系与前瞻的技能;把教材转化为沟通活动并组织实施的技能;以教材为核心,开发,选用多种教学资源的技能。

(3)实施课堂教学的技能

赛项:模仿与表达的技能;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运用技能;掌握教学动态的技能;组织学生活动的技能;教学中进行教育,尤其是应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技能。

(4)教学的创造技能

赛项: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或制作课件;因应学生的需要变化教学方法和运用传统的或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提高活动效果以减轻学习负担;结合本班情况引用外地经验和教学法理论。

(5)教学行为的基本技能

赛项:听说读写唱画做的技能;运用教学技术设备的技能;讲、练、动、体态语的组合与运用技能;课堂行为的组织与协调技能;掌握学生年龄特征和思想动态并激发其积极学习的技能。

(6)指导学习和引

2006年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参考书目

考试近在咫尺,哪位能告诉上哪或是上哪个网站可以查到这些参考书目呢

(一)文件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同志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6月19日。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人民日报,1999年6月17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9月1日 起 实行。

5.教育部2000年修订的初、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试用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教育部教基[2001]2号文件颁发的关于开设小学英语的《指导意见》和《基本要求》,《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1.4。

7.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教育部审订通过的各种小学、初中、高中英语教材(可侧重读自己教的教材)。

10.李连宁(原基教司司长):谈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决定与工作部署,《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2001,8。

第五篇: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命题大纲

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命题大纲

一、命题原则

1.总的理念

命题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政府相关法规,针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需要,实现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批准的《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简章》所规定的宗旨、目的、内容、方式以及命题要求。

2.技能考查与素质考查的统一

大赛考查的技能含职业性的教育教学技巧与能力,以及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包含教学语言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些都是英语教师专业化素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又都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手段。所以教学技能是教师素质所具功能的物化,命题要着眼考查技能而落实于素质。

3.内容要做到理论与实践、改革追求与实践操作两方面的动态平衡

人的素质是以人的先天性的生理、心理的自然物质为基础,通过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而形成的稳定的属性;所以素质的形成与稳定主要靠社会实践,包含校内外、课内外之显性的和隐性的教育与活动实践。故以素质为必要物质基础的教学技能的形成与巩固,同样依靠社会实践,英语语言技能也不例外。但理论对素质和技能的形成与稳定具有导向作用、有序化作用和升华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过理论与实践相比,实践是第一性的。因此命题的内容要侧重实践中所形成并为实践所切需的技能,用实践去印证理论,用理论去解决实践问题。不单从书本出发,力求做到实践与理论的动态平衡。与此相应,英语外语课改、教改的追求必然高于现实,而其实施又不能不从现实启步。因此,命题内容既要注重改革追求,更要着眼实际操作技能的完善与创新,使两者也保持动态的平衡。

4.教育与检查相结合的难度标准

大赛系通过竞赛方式激励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并促进其专业化意识。因此赛题必须既能从教师职业角度检查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现状,又能传播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规范;从而使参赛者在自我检查教学技能水平的同时,又接受到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继续教育。所以赛题难度应立足于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普及教育,兼顾检查作用;不能命制偏题、怪题和难度过大的专业化赛题。

5.赛题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根据上述四原则命制的赛题,必须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这意味着要做到五个必须:第一,必须宣传国家教育和英/外语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从而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所接受。第二,必须体现赛事进行阶段英语教师继续教育之基本内容的主要部分,从而为师训部门和英语教师所接受。第三,必须有助于未来英语教师学好外语教育课程,比如,英语教学论、相关教育学科、外语教育实验等等,为建设英语教师专业化和与英语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相补互促,以便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师生乐于接受。第四,必须保证大赛的社会效益,吸引全社会关心、支持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从而为社会有关人士,如学生家长、各科教师、社区活动家所接受。第五,必须适应参赛者的个性差异及其不同的经验与学力;故题量要多,以便参赛者选作,从而为不同参赛者所接受。

6.赛题的通用性

考虑到在职英语教师与培养中的英语教师对教学技能的要求与培训内容都应相通互促,在贯串上述命题原则的基础上,赛题还应具有通用性。这种通用性反映于三方面:

(1)反映基础教育特点的内容;即小学、初中、高中教师都宜使用的赛题。

(2)沟通高师英语专业与基教英语两类活动共同需要的内容;这指基教英语师资培训和高师英语专业教育都得重视的内容,即高师英语专业学生与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通用的赛题。

(3)标示一般高校毕业生从事英语教师工作者岗前培训需求与中小学英语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共同内容,这指大赛赛题应在一定范围为从事英语教学之非高师毕业生接受师范培训提供合用资源。

7.赛题的特殊性

除了通用性之外,小学、初中、高中的赛题,必须分别突出其特殊性。比如,小学突出教学行为之活动教学、培养学习习惯和拼读能力的技能,初中突出双基和口语教学的技能,高中突出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以扩大输入为基础的全面训练技能。

二、赛题划块

1.初赛赛题划块

划为小学、初中、高中三卷;三卷均含两块;教学技能与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1)教学技能

又划分为两块:教学技能的隐性素质与显性教学技能。

1)教学技能的隐性素质

这是形成教学技能的重要基础而又常常不直接表现为教学技能的素质,是许多教学技能的隐性源泉;如师德、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知识面、应变能力、学习能力等。此块赛题共30分。

2)显性教学技能

指英语教师的教学操作性技能,是外语教学法及相关理论的具体运用;如教学设计能力,教材处理技能,教学手段运用技能,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掌握英语教育全过程的技能,接近学生的技能等。此块赛题共50分。

(2)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指作为发展英语教师教学技能之重要基础的英语知识、基本技能和包含教学语言之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所以这里所说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比语言学和语言教学中相应术语的含义更广。这一大块又切分为两块。

1)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的笔试块

赛题将侧重考查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和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与交际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但均通过综合运用进行考查,不孤立地考查知识与技能。其深浅度的掌握,以70%的考题考查中小学英语教材和课堂教学所涉及的英语运用内容;其余30%以高中英语终点水平为起点,由易而难,最难的题小学、初中、高中卷分别以高师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之3-4级、5-6级和7-8级的水平为限。此块共50分。

2)听力考查块

要求从交流沟通角度考查听音理解和听后的应对能力,不孤立地考查辨音能力。赛题的60%为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日常交际用语/话题;20%为课堂教学所用教学语言;其余20%以高三听力水平为起点,由易而难,最难的题不超过英语专业专科、本科听力课程的要求。此块共20分。

2.决赛题签也划分为三个版块: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

(1)决赛题签要求

决赛题以实际操作为中心,系融教学基本技能与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一体的教学题目;它分为三块: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三组都采用题签,要求相同而教材、内容、类型不同。每一位参赛者抽取一张考签,提前24小时抽签定内容,然后进行10分钟的说课并答辩。小学教师从小学组抽取题签,初中教师从初中组抽取题签,高中教师从高中组抽取题签。

(2)决赛题签的内容

每一题签都先从经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核通过的小学、初中、高中英语教材中随机选定一种作为命题依据,再从所选课本中指定某一教学内容,提出教学要求,作为参赛者进 2 行说课的依据。每一题签都要直接、间接地考查以下内容的全部或部分:教学观点(教育观、学生主体观、创新观、实践观等)的表现,教学重点的取舍,教学内容前后左右的联系,教学效益的覆盖面,学生活动的组织,教学语言、教学行为和应变能力。

三、赛卷结构

1.教学技能部分隐性素质的赛题结构

这部分共设6类隐性素质(可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教学技能),每类设五个赛项,这些赛项互相联系,但以每一个赛项为侧重点命题1个,共30题。参赛者从各类的5题中选作3题,共选作15题,每题2分。每类的五个赛题中有两题标有*号,是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卷都要考察的通用题,参赛者必须选作一题。

(1)师德

赛项:爱党爱国的政治信念;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思想;以教育家的胸怀热爱学生;八荣八耻的情操和以身作则的示范;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教育教学理念

赛项: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英语教学为儿童、少年、青年之素质教育服务的思想;以运用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英语教学目的观;从实际出发的教学活动观;“教学相长”、“教研相长”的英语教学过程观。

(3)身心素质

赛项:健康的生活习惯;灵敏的想象力和情境的适应能力;丰富的情感与多项的思维,联想;耐心诲人的宽广胸怀与善于合作的作风;善于开发学生的优点和培养其创新思维的学风;熟悉小、初、高中学生之不同生理心理特点并能对他们的言行进行移情体验。

(4)知识结构

赛项:对义务教育法、教育部教基[2001]2号文件、两个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切的了解;中外文化和母语的一般修养;读过或了解国内外出版的有关英语教学的理论专著;比如语言教学理论,英语教学法,英语教学论,英语外语教学理论,英语测试,英语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等;了解应用语言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外语测试等学科与英语教学的关系;读过或了解与英语教学相关的教育科学著作,如教育学、教学论、教学心理学、教育测量等。

(5)学习能力

赛项:善于联想、反思的学习风格;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学生学习的策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修养;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与创造学习方法;善于自我调控的元认知策略。

(6)教育机智,即应变能力

赛项:实施“个别对待,因材施教”以及适应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英语之特点的策略;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根据实际情况组合不同情境进行交流、练习、活动的能力;洞察学生需求和反馈的能力;灵活掌握奖惩与化解矛盾的能力。

2.教学技能部分显性技能的赛题结构

这部分设10类以显性素质为内涵的技能,每类设5个赛项,每项1题,共50题。参赛者从每类中选作2-3题,共选作25题,每题2分。每类赛题中有1-2题标有*号是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共用题,参赛者必须从中选作一题

(1)掌握教学依据的技能

赛项:课程标准关于小学、初中、高中之教学目标的规定,尤其是课标所定1-2级,3-5级和6-7级的目标以及施教的要求;了解教材的特点和路子(编写的理论依据);了解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途径;了解所教学生当前的主要要求并予以满足;了解自己和本校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劣势,能扬长避短。

(2)教材处理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技能

赛项:对教材的取舍、增删、分割与搭配的技能;选择重点与化难为易的技能;新旧联系与前瞻的技能;把教材转化为沟通活动并组织实施的技能;以教材为核心,开发、选用多种教学资源的技能。

(3)实施课堂教学的技能

赛项:组织教学的技能,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运用技能;根据教学动态的发展调整教学活动的技能;组织学生完成任务的技能;教学中进行教育,尤其是应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技能。

(4)教学的创造技能

赛项: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或制作课件;因应学生的需要变化教学方法和运用传统的或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提高活动效果以减轻学习负担;结合本班情况引用外地经验和教学法理论。

(5)教学行为的基本技能

赛项:听、说、读、写、唱、画、做的技能;运用教学技术设备的技能;讲、练、动、体态语的组合与运用技能;课堂行为的组织与协调技能;掌握学生年龄特征和思想动态并激发其积极学习的技能。

(6)指导学习和引发创新意识的技能

赛项:帮助本班学生选取、创造合适之学习方法的技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技能;创造性转述的技能;引导逆向思维与标新立异的技能;自我评价和错误分析的技能。

(7)接近学生的技能

赛项:尊重学生及其家长的合理需求与习惯;掌握本班学生身心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动态而耐心、友善地对应;发掘,发扬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公正、诚实的追求。

(8)逻辑思维与评价的技能

赛项:组织教学活动和解决问题时遵循严格的逻辑顺序而又不排除“例外性”的调整;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以及比较与类推的综合运用;突出重点与照顾一般的辨证能力;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操作技能;奖惩结合以激发学习动能的技能。

(9)科研技能

赛项:选题和论证的技能;设计研究步骤的技能;问卷调查的技能;实验研究的技能;研究教材和总结经验的技能。

(10)自我管理的技能

赛项:谦逊而自信;良好言、形、表情的仪表;自控而幽默的修养;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和思想现状而调整接近方式的技能;勇于坦承自己的失误与过失。

3.英语语言能力部分的结构

按划块要求,采用英语水平测试笔试卷的规范结构,共50分,与教学技能合为一卷。

4.英语听能部分的结构

按划块要求,采用规范的听能测试卷结构,共20分;也与教学技能合为一卷并列于卷首。

5.决赛题签的结构

决赛采取说课形式,题签按说课类型命制,小学、初中、高中三组均设9种类型,分别展示如下技能:教学设计技能,导入技能,游戏、表演完成任务等活动的技能,促学技能,系统化所学内容的技能,听说训练技能,课文阅读训练的技能,写作训练技能,词汇、语音、语法的教学技能。每项技能5个赛项,5个赛项类型相同但内容不同,命题将着眼于参赛教师教学技能的考查。小学、初、高中各45个题签。45个题签抽完后,可再重复抽用。提前24小时抽签,决赛者按所抽题签提出的教材和要求,进行10分钟的说课或教学表演并进行 答辩;说课和答辩要求尽可能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汉语。答辩可用汉语分析和解释。建议评分采用九堆评分法(即先只记A、B、C三堆,再把每级又分成上、中、下三级,共九堆,第一级100分,以下每一级递减10分)。省级组委会也可据实际情况制定评分标准和办法。

(1)教学设计技能

一指接任新班英语课后对该班在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发展要点的设计。二指对一学期、半学期、一单元、一课书的教学设计。两者都是在不同时间、空间中如何处理教材之内容及其教学活动的计划。

赛项:从一课书到一学年教学目标的切分;不同时空教学内容的重点及其相应的教学活动;不同时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同时空教学成效的评估;不同时空课外学习活动的发展。

比赛要求:教学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不可硬扣课标的要求,也不可完全否定学生已经取得的学习成绩;设计在立足大多数学生需求的同时,要兼顾差、优两极学生学有所得;设计要重视汉语与英语的差异之处;比如,注意培养拼读能力,注意英语的习语用法,注意英语语序从小到大和汉语语序从大到小,认识到英语时态学习非一日之动等等;设计要秉持教学过程的有序发展;设计要容许学生活动不按设计发展而保护其创新性。

(2)导入技能

指引入新教材,也称切入,系热身性质的预备活动。

赛项:导入内容兼顾结构与功能;导入对相关情境、背景的利用;各种形式的导入技巧;导入内容的旧新联系;导入活动对其后续学习的的积极作用。

比赛要求:导入也可由教师讲解或活动完成,但不可成为单纯的讲授灌输;导入要做好旧新联系;导入要清晰简明,示范准确;导入教材要突出重点;导入要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

(3)开展各种课堂教学活动的技能

赛项:各种活动之学习重点的选择和由易到难的安排;活动结构的掌握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多种活动形式的穿插与结合;个体活动、班组活动与讲解的穿插,活动的投入与效益。

比赛要求:教师要成为优秀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活动要力求灵活简易并展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互含互补;活动要重视个体的学习,并有利于双基训练;活动要特别照顾差生、优生;活动要取得学语的实效。

(4)促学技能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评价学习过程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

赛项:提问技能;评价技能;训练学习策略的技能;安排课内外自学的技能;个别对待的技能。

比赛要求:课堂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从不同角度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和更有效地发挥其潜力;给学生提供创造性学习的时空;激发学生掌握自己学习的动力。

(5)系统化所学内容的技能

这指课末或一课、一单元、期中、期末之际对已学内容的归纳、总结、检查、巩固复习;其作用是不同程度地加深、扩展、运用学过的内容,故可泛称巩固复习。

赛项:将刚学或已学知识、技能、能力系统化;检查需要牢记的已学教材;竞赛性和课堂学习资源的活动;口头沟通性的巩固活动;笔头巩固活动。

比赛要求:系统化的巩固复习活动要有助于记忆和提高学习信心并落实于学生;教师只是推动学生自己进行巩固复习的引导者;巩固复习的内容要以结构或功能作为支持点而进行扩展、变化;巩固复习还要口笔兼顾,并扩大学习资源,不可局限于课文或偏废口译、笔译。巩固复习内容宜偏向综合运用。

(6)词汇、语音、语法的教学技能

赛项:拼读技能培养的多渠道与长期性;词汇教学的广泛联系与循环;演绎与归纳式语法教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互补互促;语言知识与培养英语运用的流利性、准确性、得体性和繁杂性。

比赛要求:语言知识的教学靠日积月累之功;英语外语的语言知识教学不同于英语二语;语言知识教学不能脱离语言运用;语言知识教学要从入门之际开始,语言知识的内容为语音、词汇、语法的结构、功能和语用,突出习语和词组教学

(7)听说训练技能

赛项:听能训练的取材与组织;训练开口的技能;听写的运用;口语教学的设计;交流活动表演比赛要求:在听能教学方面,主要训练连贯地听取信息,不逐词逐句听;区别听辨能力与听能交流能力;开口训练要长期坚持,听写是便于坚持并具多种功能的训练形式;掌握口语发展的层次;通过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帮助学生有话可说,而不是照本宣科。

(8)课文阅读训练的技能

赛项:关键词语与典范句段的教学;推测词义与略读教学;课文教学与听能、写作、口语训练的联系与组合;读速教学;课外及网上阅读。

比赛要求:课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训练阅读理解能力,推测词义很重要;课文阅读要涉及语言知识,但运用、分析知识只是读懂的手段;读要着眼语篇而过程须从大到小,又从小到大;精读、泛读要互促互保,精泛结合;课外阅读材料要浅而多,并适当摄取新鲜词语。

(9)写作训练技能

赛项:控制性写作的步骤;自由写作的条件;小学的书写教学;初中的联句与一般应用文写作;高中的仿写与命题写作。

比赛要求:写作教学最好由控制性写作到自由写作;由于实践中大多淡化控制,所以可以从联句到一般应用文写作;再从改写、仿写到命题作文;书写可为联句打基础;小学、初中、高中都可通过听写为写作训练储备规范的英语语料。

四、赛题题型

1.教学技能初赛笔试赛题题型。采用是非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短答题、排误题等题型。

1、是非判断题:隐性素质之教育教学理念类学生主体赛项的赛题:

甲: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体现于按学生的要求办事,学生如客户,教师要为他服务。

乙:是。(√,╳)

2、填空题;隐性素质之知识结构类法规赛项之赛题:

英语教学涉及教材、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堂教学理论、教学评价原则以及义务教育法。其中具有指令性效力的文献是。

2.初赛英语语言能力的笔试和听能赛题。采用英语水平测试和听能测试的通用题型,主客观题型并用。

3.决赛赛题采用题签,先抽签后进行说课。

例3(A):小学组题签

说课类型:小学口头交流活动

主要教材:What can I do for you? Can I help you?(因学生差异而选择两句都用或只用一句)

You'd better see a doctor。

比赛要求:为小学三年级或五年级设计一个全班分组活动,提出活动话题、情景或课体设计、步骤和评价要求。

例3(B)初中组题签

说课类型:写作训练技能

主要教材:读完Go for it Unit11 Section B 3a 之后,仿写电子邮件。

比赛要求:

1.由口头到笔头或由笔头到口头;

2.在熟悉本课所写电子邮件格式后进行仿写; 3.由个别学生示例后,再全班写;

4.提出仿写要求、步骤和备用语句。

例3(C):高中组题签

说课类型:导入技能/Warming up

主要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人教修订)1A Unit7 Cultual relics

比赛要求:侧重导入内容的新旧联系;导入教材突出重点; 要求把“导入”分为猜、听、说、想、看、读等连贯活动,说明各个活动的内容。

五、赛前选读参考书目

以《2008年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大赛材料汇编》为主,参考以下材料:

(一)文件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同志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1日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人民日报,1999年6月17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9月1日起实行

5.教育部2000年修订的初、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试用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教育部教基[2001]2号文件颁发的关于开设小学英语的《指导意见》和《基本要求》,《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1,4

7.教育部制订,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教育部审订通过的各种小学、初中、高中英语教材(可侧重读自己教的教材)

10.李连宁(原基教司司长):谈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决定与工作部署,《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2001,8

(二)专著(以作者姓氏笔画为序)

11.文秋芳,“英语教育之献集”,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12.包天仁,英语“四位一体”中、高考复习教学方法再实验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13.刘道义,“英语教育之献集”,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1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5.何广铿,英语教学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6.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17.吴道存,怎样教好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8.李力、陈治安,Language Culture and TEFL,西南师大出版社,1997

19.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0.李少伶,周真,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1.沈畔阳,语境理论与教学实践,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3

22.张正东,外语教育学,科学出版社,1999

23.张正东、杜培俸,外语教育实验理论与实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

24.张正东、杜培俸,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科学出版社,2000

25.张正东,“英语教育之献集”,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26.杨小鹃,透视国外二语习得理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7

27.胡春洞,英语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8.29.30.31.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桂诗春,应用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桂诗春,“英语教育之献集”,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章兼中,小学外语教育学,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7

32.曾葡初,英语教学环境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33.戴炜栋,“英语教育之献集”,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34.魏立明,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大出版社,2005

(三)论文(以作者 姓氏笔划为序)

35.包天仁,我国小学外语教学的形势和前景,《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0,5

36.刘道义,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挑战,《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2001,8

37.宋晓梦,是二语教学还是外语教学?访包天仁教授,光明日报,2001年3月30日《教育周刊》

38.陈昌义,“外语”与“第二语言”不能混为一谈,《外语界》,2001,3

39.杨小鹃,从语言教学看语言的分类,《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1,3

40.黄泰铨,小学英语符合国情最重要,光明日报,2001年4月26日《教育周刊》

41.曾葡初,“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没有本质区别吗?光明日报2001年5月10 日《教育周刊》

42.Donald Freeman and Jack C.Richards(编),语言教学中的教师进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3.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全国统一选拔考试指南,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2006

(四)期刊

44.中小学外语教学,北师大主办

45.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大主办

46.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

47.外语界,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

48.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大主办

下载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命题简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命题简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六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师小学技能大赛

    PartII. Multiple Choice (10marks)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each blank. Write your answers on the answer sheet. Section A Vocabulary and Grammar (7marks) 16.H......

    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试题

    第二部分(英语.30分) 一.语音测试(本题共5分,每小题1分)从下列各组中选出画线部分读音不同的词。 ( )1. A.home B.box C.zero D.no ( )2.A. he B.she C.see D.pen ( )3.A.midd......

    英语命题大赛感想(推荐)

    扬州市初中英语命题大赛感想 宝应县安宜实验学校 陈香 这次非常荣幸参加了由扬州市教研室组织的扬州市初中英语现场命题大赛,无论是命题前的讲座培训,还是选题、改题等一系......

    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命题教师保密承诺书

    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命题专家保密承诺书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_______________单项竞赛的命题人员,本人承诺: 一、不公开或变相公开命题人员身份,不向任何人透露赛题的内......

    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命题大纲(优秀范文5篇)

    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命题大纲一、命题原则1、总的理念 命题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政府相关法规,针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发展中的需要,实现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批准的......

    首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首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NTSCPET)初赛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题总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I卷 英语语言技能部分(70分,共九大题)Listening Part I.Questions 1—5(5po......

    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试题201402

    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试题 一.语音测试(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Ⅰ.从下列各组中选出画线部分读音不同的词。1.A. their B. girl C. thirteen D. bird 2. A.number......

    全国小学英语的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2009年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30分,共三大题)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II卷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部分 一、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本题计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