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时间:2019-05-13 06:5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一篇: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主要知识点

第1课《地球的卫星——月球》

1. 月球是地球的 卫星,月球围绕着 地球 运动。

2. 1969年7月,美国的“ 阿波罗11号 ”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在月球上 留下人类第一个足迹的宇航员是 阿姆斯特朗。P46-47 3. 月球围绕地球朝 逆时针(自西向东)方向运行。P47 4.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 1/4,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的 1/80,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 1/49,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1/6。P47 5.月球表面没有水也没有空气,昼夜温差非常大。月球的地形主要有:月海和环形山。6.自己能发光的星叫恒星,例如太阳。自己不能发光,围绕恒星运动的星叫做行星,例如地球。自己不能发光,围绕行星运动的星叫做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第2课《月相变化》

1.月球在 圆缺变化 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月相。

2.月球是一个 不发光、不透明 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 太阳 的光。3.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 太阳 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 也就不同。

4.模拟月相实验的步骤是:

○1在教室或一块空地的一端墙面上贴上太阳,在场地中间画上两个圆圈。几个同学站在小圆上,代表 地球 上的观察者;一名同学举一个一半被涂亮的皮球,代表 月球,沿大圆转动一圈,表示 月球 绕 地球 运动一个月。

○2让“月球”亮面始终朝着“ 太阳”,表示月球只能有一半被 太阳 照亮。当“月球”分别运行到不同的 位置 时,画下我们所观察到的“月相”。

5.月相在一个月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变化周期为农历一个月。

6.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朔)(初一)——上弦月(初七、八)——满月(望)(十五、十六)——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的过程

7.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第3课《我们来造“环形山”》

1.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 环形山。

2.环形山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3.关于月面环形山的形成原因,人目前公认的观点是“ 撞击说 ”。P52 4.一些行星、卫星及小行星的表面都有这种类似环形山的“陨击坑”

5.自人类登月,就在月面设置“月震仪”,在过去的46亿年间,月球从来不曾有过频繁而激烈的火山活动。

第4课《日食和月食》

1.当 月球 运动到 太阳和地球 的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 一条直线 上时,月球 就会挡住 太阳 射向地球 的光,在地球上处于 影子 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 日食。P54 2.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 初一,日食的种类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3.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4.当 月球 运行到 地球的影子 里,如果三者正好处在 一条直线 上时,地球 就会挡住 太阳射向月球 的光,就发生了 月食。

5.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 十五 前后。月食的种类有:月全食、月偏食。6.日食时太阳被遮部位从日轮的西边开始,东边结束。日食:先亏西

第5课《太阳系》

1.太阳系里有 八 大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从近到远分别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P55

2.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 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 天体系统 叫做 太阳系。3.八大行星中,除水星和金星外都有卫星。4.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发光的恒星.第6课《在星空中

(一)》

1.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 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就称为 星座。P57全天划分为88个星座。

2.星座实际上是一些距离各不相同、彼此没有联系的 恒星 在天穹上的排列的 图像。P58 3.天空中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星星其实离我们有远有近。

4.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 北极星,它是颗不太亮的星星。P58 5.大熊座的明显标志是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P58 6.借助北斗七星可以找到北极星。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北极星属于小熊座。7.由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向勺子前端直线延长,在这两颗星距离的五倍处找到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

第7课《在星空中

(二)》

1.夏季天空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这三颗星分别是:天津四、织女星 和 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 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

2.夏季,我们还会在南部天空发现一颗火红的亮星,它是一颗红巨星,属于 天蝎座。3.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我们根据这条光带去寻找这几颗亮星,就变得十分容易了。

4.在夜晚观星时可将活动观星图举过头顶来观察 第8课《探索宇宙》

1.我们观察到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 恒星,它们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 天体系统。P61 2.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是由许许多多的 恒星 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3.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 30万 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 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4.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 100亿 个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称为 河外星系。比如: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座等

5.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但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处于 膨胀 之中。

6.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 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 消亡。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 运动。有些恒星自身还有节奏地 膨胀 和 收缩,有些恒星还不断地向外 抛射物质 ——我们的宇宙是一个 充满活力 的宇宙。P62 7.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的 发源地。P64 8. 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

9. 目前,我国的 航天技术 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和“神舟”六号 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发射了“嫦娥”一号 探月卫星,中国“嫦娥三号”携带玉兔号月球车发射升空,并成功着陆月球表面。

资料库 天文望远镜可以分为 光学望远镜 和 射电望远镜 两种。P66 运载火箭可以用来运送各种类型的航天器。航天飞机可以重复使用使用的飞行器,它可以多次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送人员和货物。

第二篇: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

3、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4、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

5、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6、什么叫月相?它是如何形成的?月相是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7、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8、上半月和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有什么不同?上半月,由亏到圆,月亮的亮面面积逐渐增大,亮面在右侧;下半月,由圆到亏,月亮的亮面面积逐渐变小,亮面在左侧。

9、早上看到的月亮是下半月,傍晚看到的月亮是上半月。

10、(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11、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1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了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13、日食发生在农历的初一前后,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食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前后,有(月全食)、(月偏食)。如果月球是透明的,就不可能有日食现象,而只有月食现象。

14、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最远的是海王星,赤道直径最大的是木星,自转周期最大的是金星,公转周期最短的是水星。

15、太阳是一颗恒星。它的直径大约是140万千米。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16、地球在太空中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绕着地轴逆时针旋转叫(自转);另一种是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太阳(逆时针旋转)叫(公转)。地球自转产生(昼夜变化),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

月球绕地球逆时针公转产生(月相变化)。

17、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18、(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19、(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20、(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

21、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

22、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的三颗亮星(天津四)(属于天鹅座)、(织女星)(属于天琴座)和(牛郎星)(属于天鹰座)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我们还会在南部天空发现一颗火红的亮星,它是一颗红巨星,属于天蝎座。

23、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24、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25、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26、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27、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28、现在人们已经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

29、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30、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我国有

(六)位宇航员翱翔过太空

第三篇: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月球、地球、太阳三个天体的的运动关系是:月球绕着地球公转,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1年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地球的公转,引起地球出现四季变化

月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也总在围绕地球公转,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一致,大约是30天。

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水。月球上是真空,连声音也无法传播。

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千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表的温度变化非常剧烈。白天最热时,温度可达127℃;夜间最冷时,温度可降到-183℃。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月球地形还有一个特点是分布着月海。环形山的特点:分布杂乱随意,数量众多,大小深浅不一。

关于月面环形山的形成,人类曾有过多种猜测,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在7月21日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郎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第一个足印。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10月16日成功返回,航天员是杨利伟,他在太空大概飞行了21小时

月球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朝着太阳的一面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暗的。月相是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相对位置变化引起的,是因为月球被太阳照亮一半对着对于地球反光而形成的。农历上半月,我们可以在傍晚观察月相;农历下半月,我们可以在清晨观察月相。

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1、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

2、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天体是运动着的,日食、月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或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日食发生时,只有处在月影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

我国远在3000多年前,就有观测日食的记录。现在,人们已经掌握了日食、月食的规律,能够准确地推算出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和地区。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体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或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在月球上的光就被地球挡住了,这时就会发生月食。

日食经常发生在农历初一,月食经常发生在农历十五。相对来说,月食发生的机会比日食要多一些

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体积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依次是:水星、火星、金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

2006年8月24日,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新界定为“矮行星”。在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距离太阳最远的是海王星。从太阳系的数据表中得知:在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越近,公转周期越短;距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

八大行星中,除水星、金星外,其它的行星都有卫星,只是卫星的数目不同。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金星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所以夜晚看天空时,除月球外,金星是天空中最亮的一个天体。又称启明星。

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含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北极星是颗不太亮的星星,但我们可以借助大熊座比较容易地找到北极星。大熊座的明显标志是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距离的单位。1光年大约是9.5万亿千米。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仔细观察日食发生的过程图,你有什么发现?答:通过观察日食发生的过程图,我发现日食发生时有几个特点:①太阳被物体挡住;②挡光物体是球体;③地球、挡光物体、太阳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④挡光物体在运动。

根据日食发生的几个特点,我们可以做出什么推测?答:根据日食发生的几个特点,我们可以做出推测: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第四篇: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八课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八课

六一班王相茹

1、(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由(行星)、(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含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2、太阳是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

3、在观星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是有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4、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5、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6、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100亿银河星系)。比如:(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

7、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但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可学家还发现宇宙征处于(膨胀)之中。

8、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

9、(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10、11、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太空技术的发展,(人造地球卫星)、(太空望远镜)、(太空探测器)、(载人宇宙飞船)等相继出现,实现了人类(飞天的梦想)。

12、(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的(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13、目前,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14、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38年中,共有385名男女宇航员遨游过太空,工作最长时间为439天,先后有14名男女宇航员以身殉职。

第五篇: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复习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尖草坪区第二实验小学

姓名:

一、填空题

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电镀)、(涂沥青)、(制成不锈钢)。

7、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酸性物质)。

8、水的三态是指(水蒸气为气态)、(冰为固态)、(水为液态)。

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二、判断题

1、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2、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3、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4、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5、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也不会生锈。(√)

6、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加硫酸亚铁改良土壤。(√)

7、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而竹子喜好碱性土壤。(√)

8、化肥有酸性的,没有碱性的。(×)

9、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洗涤用品清洗。(√)

10、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净。(√)

11、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是碱性物质。(×)

12、树叶变黄,这是形态的变化。(×)

13、家用清洁剂大多是酸性物质。(×)

14、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是一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15.把一块铁放在蒸馏水中,铁也不会生锈(×)

三、选择题

1、下面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C)。A、蜡烛融化B、铁块变铁水C、馒头发霉

2、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B)A、火柴燃烧B、木材做家具C、白糖加热至焦黑

3、紫甘蓝水是(C)。A、碱性物质

B、酸性物质

C、指示剂

4、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起泡,需加入(B)。A、自来水 B、橘子汁C、洗发水

5、下面属于酸性物质的是(A)。A、西红柿

B、肥皂

C、清洁剂

6、与铁生锈无关的因素是(D)。

A、水分 B、空气 C、水分和空气 D、温度

7、火柴燃烧的变化是(B)。A、形态变化 B、产生新物质

8、橙子、西红柿中含有维生素C,蔬菜中含有叶酸,它们都是(A)物质。A、酸性 B、碱性 C、中性

9、判断下面现象是属于哪一种变化,把正确答案填空在括号里。A、形态的变化 B、产生新物质的变化(1)、蜡烛燃烧。(B)(2)蜡烛受热熔化或冷却凝固。(A)(3)生鸡蛋变成熟鸡蛋。(B)(4)、面粉做成馒头。(B)

(5)、铁水变成钢锭。(A)(6)、树叶颜色变化。(B)(7)、火柴燃烧。(B)(8)、盐酸滴在石灰石上。(B)(9)、水的三态变化。(A)(10)、在碱中倒入少量白醋。(B)

(11)将白糖加热至焦黑。(B)(12)、压扁可乐罐。(A)

(13)、往澄清的石灰水吹气。(B)

(14)、将白糖加热至溶化。(A)(15)、在装有白醋的玻璃杯中放入一个生鸡蛋。(B)

四、问答题

1、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干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干净。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油,另一只手拉着水。当我们揉搓衣物的时候,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这样,原来不相溶的油和水,就变成“油水交融”的污水了,随着多次的漂洗、拧干,衣物也就洗干净了。

2、请你设计蜡烛燃烧变化的实验。

答:材料:蜡烛、烧杯、澄清的石灰水、三脚架、酒精灯、蒸发皿(白瓷)、石棉网等。步骤:(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干燥烧杯内有一些雾气;

(2)、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现象: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有白色的浑浊物。

(3)、将一只白瓷的蒸发皿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蒸发皿,观察它的底部。现象:白瓷蒸发皿底部有黑的。

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一种新的物质。

3、请你设计变色花实验。

答:材料:紫甘蓝水、碱水、毛笔、白醋、纸花等。

步骤:(1)用毛笔在“花瓣“上抹白醋。

(2)在“叶子“上抹碱水。

(3)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看一看纸花变成什么颜色?

现象:纸花的“花瓣“变成红色,”叶子“变成绿色。

结论:这说明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4、实验设计: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材料:三根试管,三个铁钉,少许油,水(普通水和沸水)实验设计:(1)、在第一根试管中,放入一根铁钉,加沸水浸没铁钉,加少许油,与空气隔离开。

(2)在第二根试管中,放入一根铁钉,盖上试管塞子。

(3)在第三根试管中,只放入浸没铁钉一半的普通水。

(4)观察大约一周以上时间、实验现象:(1)(2)号试管都没有生锈,(3)号试管生锈了。

结论:铁钉在有空气和水的环境下容易生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刀尔登中心小学)

二、判断题。(15分)

1、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2、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3、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4、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5、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也不会生锈。()

6、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加硫酸亚铁改良土壤。()

7、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而竹子喜好碱性土壤。()

8、化肥有酸性的,没有碱性的。()

9、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洗涤用品清洗。()

10、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净。()

11、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是碱性物质。()

12、树叶变黄,这是形态的变化。()

13、家用清洁剂大多是酸性物质。()

14、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是一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15.把一块铁放在蒸馏水中,铁也不会生锈()

三、选择题。(23 分)

1、下面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蜡烛融化 B、铁块变铁水 C、馒头发霉 D、木材做家具

2、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火柴燃烧 B、木材做家具 C、白糖加热至焦黑

3、紫甘蓝水是()。

A、碱性物质 B、酸性物质 C、指示剂 D、去污剂

4、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起泡,需加入()。A、自来水 B、橘子汁 C、洗发水

5、下面属于酸性物质的是()。

A、西红柿 B、肥皂 C、清洁剂 D、小苏打

四.问答题:(15分)

1、在装有白醋的玻璃杯中放入一个生鸡蛋属于那一类变化?为什么?

2、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3、请说一说变色花的秘密。

五、实验设计:(18分)

1.请你设计用紫甘蓝做试剂 制作材料: 制作方法: 2.设计蜡烛燃烧变化的实验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六.说明道理:

说明肥皂的去污原理(5分)

下载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宇宙 1、地球的卫星——月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多......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资料(各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 宇宙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四分之一),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体积是地球的(四十九分......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电 和 磁》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水滴里的生物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2、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的制造者是列文虎克,第一......

    六年级下册科学《宇宙》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宇宙》单元知识点 班级: 姓名: .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公转与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球的直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1/4,月球的质量大约......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 声音 一、 填空题。 1. 听听声音 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 声音 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利用 物体 来制造出 不同 的声音。声音有 高低 、 强弱 的不同。1. 音叉是一种 发......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总结[本站推荐]

    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整理姓名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我们看不到它,也摸不到它,但是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总能听到各种声音。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

    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 1、泉城在山东济南,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了泉水的多和美,从形态和声音两方面来写泉水的特点,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泉水的样子比作银花盛开(盛开的银花)和明珠散落(散落的明珠),把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