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06:45: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第一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三(1)班数学上册期中考试

质量分析

此次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测试卷就总体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

一、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我班应考28人,实考28人。平均分77.6分;90分以上有10人,优秀率为35.7%;70分以上有20人,良好率为71.4%;60分以上有24人,及格率85.7%;不及格4人。

从考试结果来看,我班虽然大部分学生适应能力差,解题,分析思路不够清晰,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少数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但整体上计算准确率不高。有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容乐观(如:皮家辉、邱景浩、杜优、何垂宗),他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看到成绩不够理想的同时,我们更要把目光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发现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反思。

二、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命题包含有一至五单元的知识,有六道答题和一道培优题,试卷总分为100分,另有的10分附加题。

(一)试题分析: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紧扣课本、内容全面、重点突出;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1.我会填:本题面广量大,分数占到全卷的1/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掌握情况。很多学生不能根据书本上的知识处理问题。错得较多的题是第1、3、6小题,这几个题学生不会灵活运用。

2.我会判断:本题共有6个小题,5个知识点。其中第3、6小题出错较多,很多同学没有认真思考,因此出现很多错误。3.在○里填上“>”、“<”或“=”:本题除了极个别学生(如杜优、杜汝琪、邱景浩)出现较多错误,其余同学都做得不错。

4.我会计算:本题包含有口算、列竖式计算及验算,其中杜优、邱景浩、皮家辉几人本题几乎不得分,有些同学在需要列竖式计算及验算的题目存在一些问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有:①三位数加三位数时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位;②做减法忘记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一再减。5.小巧手,添一笔:本题意在一个四边形中加一条线使这个四边形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很多同学不理解此题的意思(审题不认真),没有认真思考,结果做错了。6.我会解决问题:本大题共有5个小题,其中第3、4小题错误率达40%以上。第3题需要同学们解决租车问题,有的同学虽然解决出来了但是忽略了租车时人数不够也得算是要租一辆车。第4题是解决关于时间的问题,有的同学将下课休息的时间也算做是上课的时间,由此出现了做题错误。

7.附加题没有同学得分。主要原因是思考题目方式不全面,如个位上的和是8,大家只想到4个2相加得8,而忽略了4个7相加得出来的数的个位也是8.三、教学过程分析:

1.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

4.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四、改进措施: 1.加强概念教学,特别是概念的推导过程、归纳过程,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

2.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3.培优补差,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针对部分学困生,要经常和他们的个别交流,平时要多给他们开小灶,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辅导,经常进行家访,不断与学困生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和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脱颖而出,使全班的教学成绩有更大的提高。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张廷霞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试题从教材出发,体现新课标理念,全面的考察了学生对教材的掌握、应用情况。整张试卷难易适度,覆盖面广、形式灵活多样,既有深度又有一定的广度;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了平时的训练与应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准确把握了本册教材的知识点,而且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体现新课标对学生知识、技能及生活中应用的监测目标。

二、考试实施方式

本次测试严格遵照学校统一安排,依照学校要求制定细致的评分标准,教师阅卷,反复核查。因此,考试成绩是非常真实、可信的。

三、成绩统计及分析

(一)数据的统计

1、、优异率、及格率与平均分的统计

优秀率83 %

及格率 97.2 %

平均分89.65

(二)取得的成绩

1、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比较理想特别是口算、计算正确率达到95%

2、应用题审题、计算能力都有提高。正确率85%,(三)存在的问题

1、教材

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表面上看问题少了,简单了,其实不然。

2、教师

课前对教学内容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那么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不大。还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学会学习才能灵活掌握知识,融会贯通。因此,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四、原因分析

1、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比较理想。

从卷面看,基础知识中的填空题、计算题和应用题等题学生答得较好。由于本学期自开学起从未放松过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课前都进行了口算,再加上期中考试对广大师生的督促,让学生注重了平时的训练、巩固与积累。这样既扎实了基础又缓解了期末的负担。这种方式将在下学期继续实施并不断完善。

2、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局限性,缺少拓展,不能活学活用。

思维的局限性导致学生的判断出现失误。例如填单位名称,眨一下眼睛用1()填(分)

3、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同时却忽略了常识性的东西。

试卷中第一题填一填6小题个别学生竟然没有“星期”的概念。这说明平时的教学结合生活实际较少。这是今后教学需要反思的地方。

4、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审题不认真,爱凭感觉做。

粗心大意、审题不清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经常让学生与完美擦肩而过。计算马虎的现象也“随处可见”!

5、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加强。

画线段不用尺子;出现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只做一步。这些给我们老师提出了警示,是今后的教学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6、学生应用题分析能力差,稍复杂点的应用题就显得吃力无从下手。

五、改进措施

1、夯实基础。创新的同时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教学。

2、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教师要善于观察、思考。适时转换和优化知识结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热情。

3、力求让知识“活”起来。多开展活动,为学生搭建实战的舞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对概念、法则等知识的教学不要局限于死记硬背。应注重其生成的过程。进而升华、拓展。引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5、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基础的题型入手,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6、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有充足的知识、能力储备。

第三篇:小学数学三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三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山神庙小学张满

期中考试之后我对考试卷进行了分析,我认为在半学期的教学中存在下面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个别同学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和缺乏基本技能。

2、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局限性,缺少拓展,不能活学活用。

3、学生中普遍存在粗心大意、审题不认真问题。

例如:(1)、竖式计算要求验算,有的同学不验算。

(2)、计算题中,还有人忘写横式结果.(3)、仍有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写单位不写答语。

(4)、把加法当减法算,把乘法当除法算。

(5)、学生对老师讲过的内容记不住,说明课堂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

4、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加强。

有些同学计算时没有验算的习惯,一旦出现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会由于计算失误而造成全部丢分。这也是我们今后的教学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5、学生分析能力差,稍复杂点的问题就显得吃力无从下手。

二、改进措施

1、夯实基础。创新的同时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教学。

2、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要善于观察、思考。适时转换和优化知识结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热情。

3、力求让知识“活”起来。多开展活动,为学生搭建实战的舞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引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基础的题型入手,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5、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熟练地驾驭教材的能力。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九月份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三(1)班数学上册九月份考试

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卷分析:

此次三年级数学九月份考试题就总体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

二、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我班应考28人,实考28人。平均分75.5分;80分以上有3人,优秀率21.4%;60分以上有24人,及格率85.7%;不及格4人。

从考试结果来看,我班虽然大部分学生适应能力差,解题,分析思路不够清晰,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少数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但整体上计算准确率不高。有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容乐观(如:皮家辉、邱景浩、杜优、杜汝琪),他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看到成绩不够理想的同时,我们更要把目光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发现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反思。

三、教学过程分析:

1.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体现在列式计算后不写单位名称。还有的在解应用题后不写答案等;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位置与方向中的数对表示物体的准确位置;圆周率的比值是圆周长和直径的比等。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

4.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5.学生对题型不够熟悉,在答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不够。6.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没有到位,课堂教学缺乏知识拓展一类问题的思维训练。

7、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四、改进措施: 1.加强概念教学,特别是概念的推导过程、归纳过程,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

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4.注重拓展提高,强化思维训练,不能死教教材。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变”,平时多收集资料,特别是要多整理易错题、灵活题、实践题,在讲解时要讲清讲透,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培优补差,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针对部分学困生,要经常和他们的个别

交流,平时要多给他们开小灶,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辅导,经常进行家访,不断与学困生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和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脱颖而出,使全班的教学成绩有更大的提高,

第五篇: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六年级一班数学上册期中考试

数学总结分析

一、试卷分析:

此次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就总体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

二、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我班应考45人,实考45人。平均分68.5分;80分以上有20人,70分到80分有6人,不及格17人,其中60到70分有3人。

从考试结果来看,我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但整体上计算准确率不高。有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容乐观,他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有一少部分学生适应能力差,解题,分析思路不够清晰,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看到成绩不够理想的同时,我们更要把目光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发现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反思。

三、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大题:我会填(20分)平均得分 15.5 分,错的最多的是第1小题和第5和7小题,分别有23,18,17人填错。从整体上讲,大部分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的基础部分掌握还是较好的。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得糊里糊涂的。比如第5小题有23人出错,只需将小数化成分数,再进一步约分即可。按理说,这个题,学生只要用认真计算就能得到结论。并且考试前一天,我在给学生复习时,讲到了类似的题。考试中学生做这一题时根本不去理解其中的原委,学的知识死,更是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第7小题,好多学生错误,这一题是对倒数的意义的类比。是相当容易理解的,但题目换了一种呈现方式,学生就无法做对了。还有第11小题,是求周长比、面积比的公式的理解。,这是五年级学生就应该掌握的一个知识点,有11出错。其他各题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但比较零碎,有的粗心,有的分析理解不够。但大多数还是小范围的。

第二大题判断题(10分)平均分8分。此题解答较好。

第三题选择题(10分):平均分6分。也不太理想。特别1、5两小题,比较抽象。许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不会灵活选择其他方法。思维比较僵化。

第四大题、计算题(22分)平均得分 22.5 分,其中(1),直接写的数,平均得分3.5 分,错的最多的是第4小题,有21人出错,(2),脱式计算(8分)平均得分 6 分,错的最多的也是第3小题,有12人出错。(3),化简比(4分)平均得分 3.2 分,错的最多的第1,小题,有12,出错,错在化简不彻底。计算题整体考试成绩也不是很理想。虽然我平时教学中把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以笔算为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从考卷看出,大多数学生虽掌握了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但正确率不高。这充分说明:加强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经。

第五大题:解决问题(38分)平均得分22 分.正确率是43%, 错的最多的是第4,6,7小题,分别有23,22,35人做错。这是整个卷面体现老师教学失败的最明显的地方.第4小题是先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求总量,有23人做错.主要原因是计算比较复杂,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较差。.第6小题是一道行程问题。这道题曾经让学生做过,但大多数学生仍出错。这反应学生听课效率较差。还有最后第7小题是一道有关求分数和比的综合应用的题,难度并不是较大,关键是能将分数的问题

都统一成比的问题理解,问题就简单了。但许多学生灵活性较差,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多做错。只有少数学生本大题做对。

四、我班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体现在列式计算后不写单位名称。还有的在解应用题后不写答案等;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比如说应用题的第7题。

4.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5.学生对题型不够熟悉,在答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不够。

6.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没有到位,课堂教学缺乏知识拓展一类问题的思维训练。体现我会画和解决问题的第五大题的4,6,7题的方法上。

7、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五、今后改进措施

1.加强概念教学,特别是概念的推导过程、归纳过程,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

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4.注重拓展提高,强化思维训练,不能死教教材。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变”,平时多收集资料,特别是要多整理易错题、灵活题、实践题,在讲解时要讲清讲透,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培优补差,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针对部分学困生,要经常和他们的个别交流,平时要多给他们开小灶,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辅导,经常进行家访,不断与学困生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和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脱颖而出,使全班的教学成绩有更大的提高,6、平时在教学中要多设计一些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题目训练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综合性较强需要灵活解决的题型。

7、教师在后期教学中要加强题型训练,尤其是计算题中的简便计算和解方程,做到精讲精练,灵活教学。

8、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注重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勇闯难关的信心。

9、继续做好“抓差扶优”工作,缩小差距,争取全面提高。

10、同科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强化研讨,不单打独斗。

下载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2012秋六年级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鹿城镇中本完小 罗朝书 一、试卷分析: 此次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就总体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余 云 本次期中考试,三年级数学试卷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和基本计算能力的培养情况。题量比......

    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四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面分析 本次命题是新筑街办统一命题,整个卷面题量很大,题型偏,有一定难度。另外还存在卷面印刷失误,因此学生答题情况很不乐观,全班优秀虽过半,但最高分只......

    小学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乐运小学2015—2016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考试成绩分析: 本次其中考试成绩如下: 一年级数学参考人数19人,总分869,平均分45.74,及格率31.58%。 六年级数学参考人数21人......

    2013-2014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质量分析 罗月蓉 2015、11、18 一、 试卷分析: 这份试卷试题内容全面,覆盖广泛,难易适中,题量比较适中,分值占得比重也不是很大,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2014-2015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14-2015学年度秋季学期三年级 数学期中教学质量分析 马路乡巴图小学 杨泰一 本次期中考试,三年级数学试卷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

    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合集五篇]

    三(2)班数学半期考试质量分析 夏宇明 一、试题分析本张试卷重视考查学生掌握数学核心概念,建立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等情况,既检查了数学学......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考试基本情况 试卷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考核对象是一年级全年级学生,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