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1讲] 自然、社会、人生三大全新作文主题备考
自然、社会、人生三大全新作文主题备考
作文的冲刺思路
回归传统:以自然角度准备各类作文 立足当代:以社会角度准备各类作文 感悟未来:以人生角度准备各类作文
作文的冲刺思路
回归传统:以自然角度准备各类作文 主要思路:格物致知→托物言志
格物致知→借物喻人
格物致知→借景抒情
文题转化
可以用的素材
人 生 如 萍
(节选)
1.一池浮萍,青青绿绿,其中也有点点水色,无风时它像一块布平铺塘面上,没有一丝一毫的皱纹,又像一块天然的青绿铜镜浮在池中。
2.其中也有几支树杈直插过池面,萍面略显得有些破痕——可是却不能完全划破,这之中更显示出了它的生机。狂风大作,起皱褶的是浮萍;弯身摆头的是杂草;早已无踪影的是翠鸟,皱褶只是一刻,风稍微小时,萍面又恢复了原状。
3.这,使我不由地想起了文天祥的诗句“身世浮沉雨打萍”。是啊,人生又何尝不像浮萍,平静的人生里时刻都有**;而风浪又蕴藏着平静的人生。
4.曲折的人生,又何尝不是风中生存的浮萍,浮萍是为了生根于水中,而人是为了在大千世界中生存。
中考中的同类型满分作文
送你一轮明月
送你一轮明月,让它带你走出悲伤,送你一轮明月,让它带你逃离迷茫。
——题记
1.曾记否,刚步入初中门槛的我一直渴望进夷陵校园,因此我不断汲取知识,不停努力奋斗,成绩终有显现,一直名列前茅的我料想着自己一定能被保送进入夷陵,从而洋洋自得。2.但……
3.初三的期中考试却打碎了我的梦想。
4.那日,我静静地坐在窗边,窗外的风正肆意嘲讽着我的失败,而雨也正一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5.我握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成绩单,内心的压抑终如洪水般袭来,泪决堤,肆意而流。
6.此时的我似乎感觉到夷陵是那般遥不可及,仿佛那是一件奢侈品,我已无力支付。我依旧坐在教室的窗边,一直默默数着内心的悲伤。
7.突然,一只温暖的大手拂过我的发鬓,回头,凝神,哦!是班主任。8.老师走进,一脸关切地望着我:“怎么?还在想着成绩的事呢!” 9.我含着泪水,呜咽着“嗯。” 10.“走,随我来!”老师道。
11.我与老师走近窗边,她指着窗外风雨中摇曳的树叶枝道:“看,那段枝叶。”
12.那是怎样的一段枝叶啊!枝丫处早已断裂开来,仅只有一点枝筋与主干相连,而在狂风中它却只摇不落,任凭风啸雨击,它也不曾离开主干,落入花坛之中。我惊叹之余并深为感动。
13.“看到了吗?这段残的枝叶在面临死亡之时依旧不肯放弃对生的希望,它面临着大灾难却仍然不肯放弃,依旧为自己的生存奋斗;而你也正经历着对于你的困境,你又将做出怎样的抉择呢?”老师露出微笑,默默走开。
14.我站在窗前,夜幕渐渐笼罩,雨停,风止。老师的话以及眼前的树似一汪澈澄的月光洗涤着我,是那么亮,那么净。
15.当我再次坐在桌前,我笑了,因此我将带着老师的劝慰奋斗下去,一直不停的奋斗下去„„
16.而今,我坐在这中考考场上,我的心是那般平静,一如夜空里高悬的明月,我带着老师当初赠予的明月书写着我的未来。因为我相信„„
17.我相信我的未来会如有明月伴行的小径,一直光明延续不停„„
作文的冲刺思路
立足当代:以社会角度准备各类作文 主要思路:突显当代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突显社会提倡的主流价值观
突显社会中的真、善、美
素材点拨
他们
1.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2.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3.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的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中吹过,吹进了城市,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一次,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4.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放学回家,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午夜醒来,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
4.然而,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他们的成长。
5.记得那年春晚他们稚气的宣言:“我们的学校很小,但我们的成绩不差”、“我们不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们的2008!”他们逐渐成熟,告别昨天的羞怯,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6.虽然,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虽然,学校还是交不上水电费;虽然,还有好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有好多个“虽然”,但是,只有一个“但是”就足够了,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
7.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8.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作文的冲刺思路
感悟未来:以人生角度准备各类作文 主要思路:最好写的作文
开头结尾加关于人生的感悟
关于“人生”的片段
1.人生是一本书。有的写得精彩,有的写得平庸;有的写得厚道,有的写得轻薄;有的写得恢弘,有的写得小气;有的写得平顺,有的写得曲折;有的留下光彩,有的留下遗憾;有的留有思考,有的只剩空白!2.生命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次旅行。比赛在乎终点,而旅行在乎沿途风景。
3.感动往往发生在一刹那间:一个眼神可能让你忆念一世;一次资助可能让你感动一生;一句祝福可能让你温馨一世;一点宽容可能让你感激终生。
4.虽然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它的宽度;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虽然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虽然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虽然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关于“人生”的名言
1.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艾青
2.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3.燧石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出的光就越灿烂。——马克思
4.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 起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 5.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一来可口!-——郭小川
第二篇:第1讲 高考语文备考的自觉意识【课堂练习】
第1讲 高考语文备考的自觉意识
题一: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
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组织的,紧密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热点和市场消费环境,围绕打击假冒、信用建设、质量兴国、名牌战略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诚信·科技·质量·名牌”为主题,聚集各个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的“中国3•15论坛”,将于3月9日在京拉开序幕。
题二:改写下面这个长句,使之成为两个或几个短句,以加强表意的明晰性。(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战争变成了美国的一场使数十万美国士兵横渡太平洋前来参战并使其中数万人丧失性命的战争。
题三:将下列备选句子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顺序是()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③马上扔下背包,④听到大雨既将来临的广播。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____________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题四:将下列备选句子填入下面的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顺序是()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
②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
③压迫着人们的心灵
④改变着人生的轨迹
建筑是凝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
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________,________。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第三篇:中学升职业规划第1讲,规划人生更精彩
第 1 讲 规划的人生更精彩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教授生涯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以及对学生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唤醒生涯意识,了解生涯内涵,理解生涯规划的研究内容,明白生涯规划对学生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生涯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教学方法
案例探究法、游戏体验,讨论互动。
教学手段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视频文件《苍蝇的一分钟生命》《90 秒看人的一生》
学生准备:一张 A4 纸,一盒彩色笔
2.课程呈现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生涯电影推荐
电影《无问西东》
影片简介:
《无问西东》是为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诞所作,影片中的故事涉及民国、西南联大、“文革”前夕、现代,时间跨度长达 100 年,以四个不同时代的故事作为清华百年的缩影,展现出清华学子在时代洪流中的青春芳华。
“无问西东”取自清华校歌中的“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前两句强调学艺先修身,后两句从学术上来说是指著书立说,不用被东西方的差异所限制。而从本片来看,这两句更像是在指人生态度:了解真实的自我,保持初心,不被条条框框所限制!
身处中国不同时期清华园里的莘莘学子,四段不同的故事构建起电影的主线,从 1924 到 2012 里,1924 是抉择,1942 是家国,1962是爱情,2012 是方向,每一段故事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对“无问西东”这一清华命题做出诠释。
吴岭澜,出发时意气风发,却很快在途中迷失了方向。沈光耀,自愿参与了最残酷的战争,他一直在努力去做那些令他害怕但重要的事。王敏佳,最初的错误,只是为了虚荣撒了一个小谎;最初的烦恼,只是在两个优秀的男人中选择一个,但命运,却把她拖入被众人唾骂的深渊。陈鹏,把爱情摆在了理想前面,但爱情却没有把他摆在前面。他说,“我有人要照顾”,纵然这意味着与所有人作对,意味着要和她一起被放逐千里。张果果,身处尔虞我诈的职场,“赢”是他的习惯。为了赢,他总是见招拆招,先发制人。而有一天,他却面临了一个比“赢”更重要的选择。这几个年轻人,在最好的年纪迎来了最残酷的考验,并成就了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
第四篇: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三__第3讲_备考针对训练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材料2:参战各方伤亡情况统计:
材料3: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提示和显露出来。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2)概括材料3的主要观点和意图。试从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简要批驳上述观点。(3)针对21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挑战,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
2.(2012·丽水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材料3:„„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终于于1952年12月12日在维也纳胜利召开了。到会国家85个,代表1 880名。这里面正式代表1 627名,列席代表102名,来宾105名,国际组织代表46名。代表性是非常广泛的,„„这一盛大的会议,真可以说是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派别的人类大集会。
„„讨论了三个中心问题:(一)关于民族独立与国际安全;(二)关于停止现行战争,首先是朝鲜战争;(三)关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摘自《关于世界人民和平
大会的经过和成就的报告》
请回答:
(1)概括材料1、2共同的主题思想。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并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1月27日,美国休斯敦大屠杀博物馆举行了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仪式。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是联合国大会2005年为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犹太人惨遭纳粹法西斯屠杀而设立的国际纪念日。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高燕平在纪念仪式上说:“60多年前发生的对犹太民族的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惨绝人寰的灾难和国际罪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民族应该以史为鉴,坚持和平发展和合作的主题,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绝不让类似悲剧重演。中国人民自古崇尚和平正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重要的贡献。目前,世界上仍存在着威胁国际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中国人民愿与各国人民携手为推动建立一个和谐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设立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反映了联合国什么样的宗旨和原则?
(2)目前,威胁国际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还有哪些?概述二战以来世界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努力。
4.(2012·绍兴模拟)阅读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生意经》的副标题是:卖伞的渴望下雨,我们当然渴望战争啦!
图二《桥》的副标题是:西方国家向中东地区派出大规模武装力量,与此相对应的是,恐怖分子也向西方国家发起进攻!
(1)图片《生意经》揭示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2)根据你的理解,图片《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第五篇:2022 北部湾 中考化学 一轮复习板块三 第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专题训练(学生版)
板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1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基础达标
1.(2021·桂林中考)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冰雪融化
C.玻璃破碎
D.汽油挥发
2.(2021·梧州中考)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木棍折断
C.汽油挥发
D.铁锅生锈
3.(2021·贺州中考)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出土的半张“黄金面具”被刷屏,同时出土的文物还有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古人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捶打黄金
B.打磨象牙
C.雕刻玉石
D.湿法炼铜
4.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钻木取火
B.破釜沉舟
C.聚沙成塔
D.买椟还珠
5.物质世界在不断变化,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将矿石研磨成粉末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燃放烟花爆竹
6.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7.(2021·陕西中考)下列图示实验中能明显观察到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8.(2021·河池模拟)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烧赤壁
B.刻舟求剑
C.司马光砸缸
D.铁杵磨成针
9.(2021·黄石中考)
下列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化作春泥更护花
C.蜡炬成灰泪始干
D.爆竹声中一岁除
10.(2021·贵港模拟)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生石灰作干燥剂
D.碘酒作消毒剂
1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由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共同决定的是
()
A.炭黑用于制墨
B.氦气用于充气球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D.稀盐酸用于除铁锈
12.(2021·泸州中考)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烧碱能中和酸,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CO2,可用于灭火
C.金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压成很薄的片
D.钨熔点很高,可用于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13.(2021·北部湾经济区模拟)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铁
制作铁锅
导热性
B
干冰
制造舞台云雾效果
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
小苏打
治疗胃酸过多
小苏打能与盐酸发生反应
D
稀有气体
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