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说课稿
知文意
探文理
悟文情
怎一个“情”字了得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说课设计
(课件出示:飘动的红旗和主题)五星红旗,中华民族的象征;五星红旗,华夏儿女的骄傲。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与太阳一同升起,怎能不让炎黄子孙心存自豪之感?怎能不让中华儿女心生爱国情怀?各位领导、老师,让我们一同走进我的说课篇目——《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一、说教材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是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五单元21课的一篇精读课文。第五单元突出一个“情”字,亲情、友情、师生情、思乡情,而本文作为五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是爱国情很浓的文章。有课文按升旗前、升旗时、升旗后的顺序,描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壮观、庄严、肃穆以及人们观看升旗仪式激动而骄傲的心情。文章脉络清晰,文字生动、感情深挚,字里行间迸发出浓浓的爱国之情。字字饱含着情,句句渗透出爱。
二、说目标
目标决定航船的方向。一堂课成功的前提是目标的定位要准确。同时,“教材无非是例子”。教师肩负着的责任是明晰课标年段要求、准确把握单元重点、认真研析教材特点、全面分析学生认知。然后带领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上有所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根据以上思想,我将本课的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并能正确书写。随文用多种方法理解“水泄不通”“气宇轩昂”“冉冉”等词语的意思,并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注意从国旗卫士的动作中体会升旗仪式庄严肃穆的情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对国旗、对祖国的热爱。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从重点词句中体会升旗仪式场面的庄严肃穆以及人们激动而骄傲的心情。教学难点:
理解“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的深刻意义。
三、说教法
对于一篇爱国情怀很浓的文章,怎样在“情”字上下足功夫?如何找到其情感的根基?我一直追求全国名师王崧舟提倡的“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的课堂境界,所以我认为,情感的根基来自于情境的熏陶感染,来自于生活实际的牵引联想,更重要的来自于与文本的亲切对话,与语言文字的深度解读。因此,我主打读一读、品一品、议一议、悟一悟说一说五张牌,辅之于看一看,想一想、演一演的方式,通过“情境染情、品读悟情、联想牵情”的指导思想开展我的教学,以至于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统一。
四、说流程
接下来,请让我们带着浓浓的爱国情意走进课堂流程。
(一)、创设情景,揭题入“情”。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揭题入“情”。
良好的开端,新颖的导入,能让学生从一开课就充满兴趣。因此,我在黑板上贴上一面国旗(在黑板上贴国旗),然后问孩子们,瞧,这是什么呢?等孩子回答后,老师激情介绍:五星红旗就是我国的国旗,红色象征革命,黄色代表灿烂辉煌,四颗小星围绕着大星,代表着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孩子们,每天清晨,当太阳跃出地平线的时候,在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都要升起这鲜艳的五星红旗。你,想去那里参加那隆重而庄严的升旗仪式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天安门广场,去目睹这庄严的时刻(指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以此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情”。
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情”。新的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因此我按照以下三点创设学生自主读书的情境,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1、课前导读(导自读方法)告诉老师,你怎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学生汇报以前的读书方法,老师再适当渗透。
2、读中导读(导自读习惯)
一导读正确,注意“汇、执、迈、跨”的读音;二导工具书的运用,课标对三年级的学生有“借助工具书读书的习惯”之要求。所以,我让学生查字、词典理解“华侨、熠熠生辉”的意思。其为读书方法的渗透。
3、读后导读(导自读感知)
课标要求三年级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学生通过读书后,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按“升旗前、升旗时、升旗后”的顺序讲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内容。
以上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习惯,学习用多种方式自主读书,自己去读懂课文的大意,疏通基本的问题。
(三)、品析课文,以读悟“情”。
在初步与文本对话,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学生便要深入与文本对话,从重点段落、重点句子、重点词语去品一品,去探一探,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捕捉那深深的情感。
因此第三个环节是:品读课文,以读悟“情”。
(一)学习“升旗前”这一部分。(渗透词语的理解方法)勾一勾,读一读,悟一悟。
请大家自由读第1、2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体会到些什么?我体会到了人很多。(师板书人多)
师:文中1、2段有很多词语写出了人多,用你喜欢的符号把它勾出来。边读边勾。(学生一边勾一边小声读)
(师根据生说后屏幕出示词语。)
成千上万
汇集„„
水泄不通
聚集„„
师:找得真好,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人多,自由读一读,把它们积累在脑子里。
(生自由读)
师:我们一起读读这些写人多的词,体会、感受一下人的多。
(学生看着屏幕齐读词)
师:把这些词放到句子中,应怎样读才能让人感觉到人的多?(出示句子)自由练读练读这个句子。
师:谁来读,让我们感受感受人的多。
(抽生读)
师:感受到人的多了吗?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你读得很流利,但让我们感到人还不是很多。应该把写人多的词语读重一点、慢一点,才能让我们感受到人的多。
师:哟,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小评委,你先表扬了他,再给他提了意见。那你愿意读给我们听听吗?
(该生点头,很投入地读,读完后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生举手)
生:我觉得你读得很好,就像眼前真的看到那么多人一样。
师:读得很好,你评得也好。是的,把写人多的词读慢、读重一点,同时边想像边读,就能让我们感受到人的多。试着用这样的方法再练读练读,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学生投入地自由练读。)
师:大家练读得很投入,带着你们的理解与想像,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句子。
(学生齐读)
师:这么多的人是什么时候来的呢?
生:是早上来的,因为书上说“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
师:你真会思考,请看大屏幕。(出示华灯闪烁图)华丽的街灯都还亮着,说明――(生:天还没亮。)
师:这么多的人这么早就来等候升旗仪式了,你体会到他们什么样的心情?
生:我体会到他们很渴望马上看到升旗仪式。
生:我体会到他们的心情很激动。
生:我感受到他们都在热切地等待着。
(师板书:热切、渴望、激动)
师:现在咱们也在等待着升旗仪式这一庄严时刻的到来,你心里激动吗?(生齐:激动)那让咱们也怀着热切的心情读这一句。(生齐读)
师:(出示句子)这么多的人涌向广场,聚集在这里,却都在“静静地”等候。想像一下: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却是那样的安静。整个升旗仪式的现场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庄严。
师:升旗仪式庄严肃穆。该怎样读才能既表现出人的多又表现出场面的庄严呢,自由练读一下。(生自由练读)
师:谁来读?
(抽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前面人多要读得急切一点,后面读得舒缓而静,我们一起试一试。(全班齐读)
(二)学习“升旗时”这一部分(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
(1)学习第3段。
师:人们静静地等着,静静地等着(点击播放国旗卫士护送国旗这一录像片段,让学生感受卫士们的威武、升旗仪式的庄严,同时师配解说)。来了,国旗的卫士们来了„„在《歌唱祖国》的乐曲声中,战士们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跨过金水桥,穿过长安街,来到广场的旗杆下。
师:在刚才的画面中,你都看到些什么。
生:我看到了威武的护旗手。
生:我看到了气宇轩昂的执旗手。
生:我看到了战士们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
师:是啊,我们都看到了――(课件出示填词,学生回答一个就点击出现相应的词语。)
(威武)的护旗手
(整齐)的方阵
(气宇轩昂)的执旗手(整齐有力)的步伐
师:“气宇轩昂”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没反应)
师:刚才你们都看到了执旗手的样子,你还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他?
生:潇洒、有风度的执旗手
生: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生: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师:好极了,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而“气宇轩昂”把你们说的意思都包括了,足见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以后大家在写作时也要像作者一样用词准确。
括号里的词用得多好呀,一起读一读。(学生看大屏幕齐读括号里的词)
师:现在你能带着你的理解有感情地把这些搭配好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吗?边想像边自由读。
师:好,现在咱们男、女交叉读,比比谁读得最有感情。(生读词组)
师:咱们再去看一看刚才这一庄严神圣的时刻。(出示句子)
师:自己读一读这个句子,把描写战士们动作的词用喜欢的符号在文中画出来。边读边勾。
(学生边勾动词边小声练读)
师:谁来说说你勾了哪些词?
生:有“迈着 跨过 穿过 来到”。(生说一个师就在屏幕上的句子中点击出该词。)
师:你们和他找得一样吗?齐读动词。
师:把这些表动作的词放入文中,你觉得该怎样读才能展现这一庄严神圣的场面?自己练读练读这个句子。(生练读,师巡视指导)
师:我发现咱们班的孩子特别会读书,有的表情特别丰富,有的边想像边读,还有的在做动作呢,就像自己也变成了威武的国旗卫士一样。
师:下面同方合作,你读我听,比赛谁的朗读最能表现出战士们的威武、场面的庄严。(学生同桌练读)
师:谁来给我们展示一下战士们的威武、场面的庄严?
(抽生读)
师:读得真好,全班一起来。
(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这一句)
师:(播放《歌唱祖国》的乐曲)听,音乐响起来了,让我们饱含深情齐读这一段,想像战士们威武的动作,再次展现这一庄严神圣的时刻。捧起书本,读。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这一段)
(2)学习第4自然段。
师:(播放升国旗录像片段)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了。(学生观看天安门升国旗片段)
①出示句子:
师:刚才我们亲眼目睹了国旗在空中--(生:飘然展开)
师:想像国旗飘然展开的样子,再读这个词。(生读)然后――(生:冉冉升起)
师:读2遍。(生读)换个词来理解一下,还可以说怎样升起――(生:慢慢升起、缓缓升起、徐徐升起)
师:冉冉就是慢慢、缓缓、徐徐的意思。这时,千万双眼睛怎么样?――(生: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
师:现在,你们也来注视这鲜艳的五星红旗。(生一起注视黑板上贴着的国旗)师:孩子,当你注视着这鲜艳的五星红旗时,你心情怎样?
生:我心里感到无比的骄傲、自豪。
师:那就让咱们怀着对国旗的爱,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这一句。
(学生深情齐读)
师:(出示句子)tī ta、tī ta,1秒、2秒„„两分零七秒,国旗升上了旗杆顶端,太阳也跃出了地平线。孩子们,想像国旗缓缓升起的样子,带着激动自豪的心情一起读这一句。(生齐读)此时,国旗在太阳的映照下,想像一下会是什么样的?
生:会闪光、发亮。
生:会变得更红、更鲜艳。
生:更耀眼。
师:说得真好,能够用来形容国旗在阳光照射下的词有很多很多。(屏幕出示词语)自由读一读这些词,积累在脑海中。(学生自主读,积累)
师:怎样读这个句子才能让咱们感受到国旗更加熠熠生辉呢?
(抽生读)
师:是啊,望着这熠熠生辉的国旗,我们心中对国旗的爱油然而生,就让我们饱含着对国旗的爱、对祖国的爱齐读第四段吧!捧起书本,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学生满怀激情齐读这一段)
最后,教师结合课文最后一句发问:国旗为什么要和太阳一同升起?学生的回答谈到了国旗的重要意义,谈到了和太阳一同升起意味着祖国的繁荣富强、蒸蒸日上。
(三)学习“升旗后”这一部分。
师:(出示最后一段,师激情引读。)广场上,金水桥畔,响起了――(生: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仰视――(生: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师:是啊,人们久久不愿离去?(板书)
采访:为什么不愿离去
这位大爷,这位游客 这位小朋友,训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师:孩子,此时,你也仰视着这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仰视着这熠熠生辉的五星红旗,你舍得离去吗?此时你是怎样的心情?
生:我非常不想离去。
生:我舍不得离去。
生:此时我心中涌动着对国旗无限的爱,我想多留一会儿,我想多看看它。
师:说得真好,是啊!正因为我们爱国旗,爱祖国,所以我们才――(师指板书,生答:久久不愿离去。)正因为人们爱国旗,爱祖国,所以人们才――(生:久久不愿离去。)带着你的不舍,带着你对国旗的爱、对祖**亲的热爱齐读这一段。
(学生满怀激情齐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深华情感:
1、师:孩子,你还在哪些地方、哪些场合看到过升国旗呢?(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
2、课件展示:配乐《五星红旗》及国旗升起的相应图片,师激情介绍:
是啊!我们的国旗在校园里升起,我们的国旗在奥运赛场上升起,我们的国旗在南极上空升起,在海岛上升起,在神州六号的发射基地升起,我们的国旗在香港升起,在澳门升起,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升起。
在辽阔的大地上,我们的国旗永远和太阳--(师指课题,师生同说)一同升起。
(随着音乐的起伏推动,全场师生心灵受到深深震撼,心中涌动着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老师们,一堂有生命的课堂一定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粉、情意浓浓的课堂,所以,当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相信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的心也一同震撼,更相信,我所教的学生那深深的爱国之情也随着国旗的升起而升腾、升华。谢谢大家!
板书:
升旗前
成千上万
热切、期盼 升旗时
庄严肃穆
激动、敬仰 升旗后
久久回味
向往、祝福
第二篇:国旗和太阳一起升起
国旗和太阳一起升起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观看过升旗仪式吗?谈谈你的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凝聚着12亿华夏儿女的灵魂,国旗代表着祖国,无论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听到国歌,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个炎黄子孙都会热血沸腾。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天安门广场上去看看升旗仪式。
2、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录象,看后发问: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揭题: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思考:课文写了些什么?
2、反馈,集体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字行:晨曦、臃肿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2、反馈分段结果,说说分段。
第二课时
一、指导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回读单元提示,思考:
(1)说说这个长句子的主要意思。(课题)
(2)其他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国旗”象征什么?“每天清晨、总是”说明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注意停顿和语气。
二、指导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
(2)理解句子:数万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雄伟的天安门。(目光注视什么?这是谁的目光?怎样的目光?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要求:
(1)根据课文后面的第3题(1)的要求默读课文。
(2)讨论:课文按什么顺序写升国旗仪式的过程的?
(3)找出表示升旗仪式过程的词语。(出发→行进→交旗→升旗)
2、指名轮读课文,正音。(注意:字音:炽热、凝神、鲜为人知、摄氏、(4)学习要求:再读,体会文中哪描写体现了升国旗仪式的庄严、神圣,可以在书上画一画,组内进行交流。
(5)拓展阅读:
天安门广场的升国旗仪式一招一式欣赏性极强,人们概括有“五绝”。一绝:升旗。每一次,当擎旗手以优美的动作,在国歌奏响第一个音符时,将国旗展开抛出,到国歌的最后一个音符终止,都是2分07秒,国旗也准时到达30米高的旗杆顶端;二绝:护旗。国旗护卫队从金水桥行到国旗杆基的围栏,走的正步是138步,落地都是同一个声音,丝毫不差;三绝:敬礼。随着一声“敬礼”的口令,升旗手按电钮,护卫队行持枪礼,军乐队奏国歌都是同一个节拍;四绝:礼毕。国旗升到旗杆顶端与“礼毕”口令,36名托半自动步枪的卫士齐刷刷把枪放下,都是同一时刻。五绝:收旗。国旗卫士们在降国旗时,练就了过硬的收旗动作,当国旗在2分07秒的时间内降到国旗杆底座时,一名卫士迅速用双手将国旗托住,而后另一名卫士将旗面均匀地打成折叠状,此动作精确在13把至15把之间。
四、指导学习第4、5、6段
1、默读第4、5、6自然段,思考:为了国旗和太阳一起升起、降落,护卫队战士作了哪些努力?文中哪些语句你读了最为感动?说说理由。划出来好好体会体会。
五、学习最后一段
(1)出示“肩上扛的是祖国第一旗,升起的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展示的是中国人的尊严”、“守卫国旗,重于生命”这两句话,让学生去自读自悟,再出示最后一自然段,播放轻盈悠扬的音乐,让学生吟诵:战士们的形象像纪念碑一样高大……
(2)自由读,说说你的理解
(3)讨论重点词:
形象——纪念碑——高大
心灵——汉白玉——纯洁
胸怀——广场——开阔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
(5)再次观看录象:你最想对国旗护卫队的战士说些什么?
六、总结课文:
七、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介绍网站,课后阅读。
第三篇: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学校: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北一经街小学
姓名:邵丹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的同学可以一样的积极,一样的踊跃,师生一样的融洽。这样,同学们就会更加主动,更加积极。
学案稿这样学习的方法,希望能够给我们大家带来一种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触使我们有更大的进步。
第四篇:《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案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中的长句子,能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并了解附加成分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及多音字“鲜”在课文中的据词定音,掌握“晨曦、炽热、凝神、纯洁”等词语,能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4.了解天安门广场国旗护卫队的感人事迹,体会他们热爱祖国,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及多音字“鲜”在课文中的据词定音,掌握“晨曦、炽热、凝神、纯洁”等词语,能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2.了解天安门广场国旗护卫队的感人事迹,体会他们热爱祖国,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的精神。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
1.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这一激动的场面的。2.读课文,说说难读的地方。3.练习并随机理解有关词语。炽热 凝神 鲜为人知 摄氏 晨曦 臃肿
二、出示,练习长句的朗读。
(1)1991年5月1日,东方欲晓,晨曦微露,在天安门广场上,数万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雄伟的天安门。
①目光注视着天安门。②“群众的目光”、“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
(说明大家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当时激动的心情。)(2)掌旗手擎着五星红旗,34名„„正步向旗杆基座行进。①缩句:掌旗手和护旗队员向旗杆基座行进。②体会整句话怎样写出了升旗仪式气氛的庄严。
三、作业。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再读课文,深入体会,说说什么地方令你最感动。
思考——交流——补充——朗读
三、读到这里,你最想对护卫队战士说些什么?
过渡:是啊,国旗护卫队战士的崇高爱国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所以一位诗人这样赞美这些可爱的战士。
四、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师范读,问: 你们知道这些句子的含义吗?谈谈体会。
形象——纪念碑——高大
心灵——汉白玉——纯洁
胸怀——广场——开阔
五、指导感情朗读并背诵。
六、填空练习,辅助默写。
战士们的形象像一样,战士们的心灵像一样,战士们的胸怀像一样。
七、简单了解书名号的用法。
八、学了文章后,我们应该向护卫队叔叔们学习什么?
九、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十、作业。
附:板书
过程: 出发——行进——交旗——升旗
形象——纪念碑——高大
心灵——汉白玉——纯洁
胸怀——广 场——开阔
第五篇: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及新词。
2.用课后的词语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让学生了解天安门广场上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4.学习写一写学校的升旗仪式。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及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让学生了解天安门广场上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及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那么,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呢?
1.全班齐读课题。
2.学生自由发言。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录音范读。
2.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3.你读懂了什么?
4.组织信息反馈。
5.组织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1.听录音范读。
2.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3.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4.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掌握生字词语。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评价朗读情况。
3.指名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4.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5.说说读懂了哪些词语,还有哪些词语不明白?
6.请再次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给同桌听。
1.分段朗读课文。
2.评价朗读情况。
3.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4.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5.说说读懂了哪些词语,还有哪些词语不明白?
6.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给同桌听。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扩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完成作业。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让学生了解天安门广场上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感悟体会。
1.默读课文1、2段,想想人们的心情怎样?哪些词语看出人多?
2.指导怀着热切的心情朗读1、2段。
3.细读第三段,体会升旗仪式的庄严、肃穆。
(1)播放升旗仪式,你体会到什么?
(2)默读3段,你是如何体会到庄严、肃穆的?
a.在学生的讲述中,选择句子,朗读体会。
b.体会挎、扛、气宇宣昂、迈、整齐有力这些词语。
(3)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朗读。
4.默读第4段,找出体现人们心情激动的语句。
a.全班齐读句子。
b.你体会到什么?
c.你认为应该怎样来朗读这句话?
d.有感情朗读。
5.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你感受到什么?
6.指导读最后一段,读出自豪之感、不舍之情。
1.默读课文1、2段,说说人们的心情怎样?哪些词语看出人多?怀着热切的心情朗读1、2段。
2.细读第三段,体会升旗仪式的庄严、肃穆。
(1)观看升旗仪式,谈体会到什么?
(2)默读3段,谈谈是如何体会到庄严、肃穆的?
(3)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朗读。
3.默读第4段,找出体现人们心情激动的语句。体会、朗读句子。
4.齐读最后一段,说说感受到什么?读出自豪之感、不舍之情。
三、整体回归,揣摩写法。
1.师谈话总结本课内容。
2.课文怎么写升旗仪式,哪些地方写得好。
学习写法。
四.布置作业。
写写学校的升旗仪式。
板书:
21、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人多:不同职业
不同民族
不同年龄
热爱祖国
心情激动:热切等待
注视国旗
热烈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