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1
(一)服务内容:
物业服务范围内的基本水电设备、暖通空调、运输电梯、消防系统、交通设施、监控系统、网络系统、燃气设施、通讯设施、景观灯、公共即热式开水炉、多媒体设施设备、会场、讲堂、报告厅音响设施设备、高压变电所、一级供水供电基础设施设备由委托方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确定专业维保单位进行维修保养,物业服务方做好日常检查管理,保证运行正常,发现异常情况通知维保单位进行检修处理。
(二)技术服务(设施设备管理)的具体标准:
总体标准:保证设施设备完好,正常运转。
1、水电设备房内要保持整洁,室内严禁存放有毒、有害物品。水电设施设备房钥匙由专人保管,给水设施设备、蓄水池盖板应保持完好并加锁,溢流管口必须安装金属防护网并完好。
2、水泵房管理。
(1)水泵房及地下水池、消防系统的全部机电设备由机电人员及定时进行巡回检查,了解设备的运转情况,及时发现故障苗头并及时处理,认真做好记录,解决不了的问题报告委托方有关职能主管部门或相关维保单位,争取早日解决。
(2)水泵房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水泵房。特别是生活水泵房、箱须上锁并有专人管理;有二次供水的生活水箱需每年对其进行清洗、消毒并有国家相关部门的检测报告。
(3)消防泵、生活泵、恒压泵、污水泵的选择开关位置与自动位置,操作标志都应简单明确。
(4)保证供水泵的正常运转,定期检查泵的运转情况做好记录。雨季前的专项检查并做好记录。
(5)做好水泵房卫生清洁。
(6)定期对泵房、管道进行除锈、油漆保养工作。
(7)检修、保养、保洁等管理均有规范的记录(除消防水泵,有专业维保单位负责维保、维修)。
3、保持楼面落水管落水口等正常完好。每月清扫1次以上排水明沟;每2个月对地下管井清理1次,每季度对地下管井疏通1次,做好相关记录,保证通道清洁,排水畅通。
4、熟悉大楼主要水电表、井、阀、管道等的'位置、走向、型号、功率、数量等相关参数,并做好统计和相关记录。
5、避雷接地系统。每年雨季来临之前,对整个避雷接地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在大雷雨过后也要及时对系统检查,发现严重腐蚀、松脱等立即向委托方报修,做好日常维护管理。检查维护结果及处理措施报委托方物业主管部门备案。
6、多媒体设备、会场、讲堂、报告厅音响设施设备。
(1)检查多媒体教室电脑、投影仪是否可正常使用,需保证操作系统安全可靠,应用软件安装到位,无病毒木马等,做好杀毒防护,杀毒软件升级维护工作;
(2)保证会场、讲堂、报告厅音响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会议期间有专人服务。
(3)定期检查设施设备的完好,做好相关记录,如有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
7、电梯运行与管理。
(1)每日监督电梯运行状况,加强日常管理,配合专业维保单位的维保服务,做好相关记录。
(2)按维保服务合同督促维保单位实施电梯及其安全设施检查(标准按学校与维保单位合同规定办)。确保电梯及安全设施完好、齐全,通风、照明等附属设施完好。
(3)在电梯维修时应配合做好临时警示管理。
(4)制定紧急救援方案和操作程序,在接到报警信号应尽快设法解救乘客,同时迅速通知维保单位派人排除设备故障。
(5)专业维保公司进行的定期维保、维修,应提供工作联系单及相关服务资料,这些材料有物业单位收取保管,全部维保、维修工作由物业公司参与并组织验收,对其维保工作作出服务评价。
(6)配合完成每年电梯年检工作。
8、空调设备维护管理。
(1)配合完成专业维保公司一年不少于2次定期维修保养工作,在巡查中发现问题或受理用户报修项目后应及时与空调的维保单位联系,保证空调的正常使用。
(2)对空调专业维保公司进行的定期维保、维修工作提供的工作联系单及相关服务资料物业方需妥善保管。对定期难保、维修完成后进行验,并对维保单位的工作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
(3)做好节能减排相关工作,严格按委托方有关空调使用规定执行,杜绝浪费。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2
1、施工过程中,要配备齐全工程施工所需的'各种规范、标准、规程、规定,以供施工中严格执行。
2、施工过程中,要建立项目的技术标准体系,编制技术标准目录,本项工作由项目资料员在项目技术负责人指导下完成。
3、标准管理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项目资料员具体负责。
4、项目工程所需的各类规范、标准,根据项目编制的技术标准目录配齐,保证满足工程需要。
5、配给专业队、质检、钢筋翻样、安全等有关技术人员使用的技术标准、规范、规定、规程,须按登记发放。当有关人员调离本项目部时,应上交资料员。
6、当某标准作废时,标准化管理人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交旧发新防止作废标准继续使用。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3
一、概述
1.1技术标准是生产、加工、产品交付、物资验收的重要依据,技术标准文本必须齐全、正确、规范、统一。
二、职责
2.1生产部负责各自范围内技术标准的收集和编制。
2.2总经理负责技术标准的'批准发布。
三、管理办法
3.1生产技术部将本公司所需的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收集齐全。
3.2生产部组织相关人员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产品标准。
3.3企业产品标准应符合标准化法律法规的规定,应严于或达到相应强制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3.4生产部组织起草企业产品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征求各部门和有关人员意见后,编制标准草案送审稿。
3.5生产技术部组织会审,编制审查纪要。根据审查意见编制标准草案报批稿,经总经理批准发布,报送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登记。
3.6对于生产过程中必需的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生产技术部应制定质量验收标准。
3.7技术标准涵盖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如生产标准、产品分选、包装标准等。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4
1、有关安全生产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及公司内部的规程制度等,都是确保安全生产和重要文件资料,企业全员都要认真贯彻执行,并由安全科专人负责管理归档。所有的文件资料应登记、编号保存。项目部的文件资料由项目部安全员负责登记、编号保存。
2、安全管理科应做好文件资料的.宣传、贯彻执行、收发、归档等工作,并做好收发记录,项目部安全员做好收文记录工作。
3、做好新老规范、文件的交换工作,新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规章制度出台后,旧的应上报封存或销毁,不得再使用。
4、做好规范、文件的外借工作,外借文件按规范登记,写明归还日期,以免影响他人借阅。
5、做好规范、文件的防火、防虫、防灾等的保存工作,以免损坏。
标准化管理制度
第1章
总则
第1条
目的
为规范公司的技术标准管理工作,遵循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规定,提高公司的技术水平,特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2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技术标准的制定、审批、执行与管理事宜。第3条
责任
公司技术标准由生产部工艺技术科根据各级标准负责制定与完善,各部门须严格执行。
第2章
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审批
第4条
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企业内控标准和协议产品标准。
第5条
制定技术标准的原则如下。
1.符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2.同类产品,进行规格优选和合理分档,形成标准条例。3.尽量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和国外的先进标准。4.公司内控标准一定要优于采用的国际标准或国内标准。
5.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物料及企业内部中间产品,必须制定质量检验标准。
第6条
企业所采用的内控标准由技术经理带领技术人员负责起草,经分管生产技术的副总审核。主管生产技术的副总审核完毕,送交公司总经理批准后颁布实施。
第7条
内控标准的修改由由技术管理人员负责,修改前必须充分调查市场需求,修改后的审批颁布程序同上。
第8条
企业内控标准的修改在得到确认的同时,废除以往的旧标准。
第3章
技术标准的执行
第9条
公司技术标准一经颁布,各部门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任何部门在工作执行过程中,不得擅自修改工艺、降低标准。否则,所引起的质量事故将按生产质量管理中的有关条款执行。
第10条
公司的各类质量验收、检侧活动,都必须按制定的技术标准执行。符合标准的物资或产品由质检部颁发合格证,不符合标准的物资不准入库、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不准出厂。
第4章
技术资料管理
第11条
技术人员处理完毕的技术资料,应在第二年的第一季度内归档。第12条
归档应达到如下要求。
1.技术文件与资料应纸质优良、文字清楚、格式统一、签字手续完备。2.准确、齐全、成套,新设计的图样技术文件应符合国标、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否则资料管理员有权拒绝接受。
第13条
归档的技术文件与资料,应确定密级和保管期限。第14条
归档的资料应立卷编号,登记造册,以便查找。
1.归档的技术资料按名称、特征编成卷册,按时间顺序或按重要程度排列。2.应编写“卷内目录”,卷内的技术资料也应逐张编号,并根据需要填写“备考录”。
第15条
归档的技术资料必须装订整齐,在装订时应去掉金属物,用线绳装订,并在卷角编号。
第16条
资料管理员在接受技术文件与资料后,要检查其准确、成套性,及时登记、分类、编号,不得遗漏、涂改。
第17条
凡归档技术资料的底图,只有在更改、复制的情况下方能取出。第18条
技术资料采用电子文档格式时,由计算机信息专人负责备份。第19条
技术资料在保管时,应注意防火、防潮、防虫、防盗。第20条
对长期和永久保存的技术资料,若有破损或字迹模糊者,应及时修补或复制。
第21条
存档的技术文件及资料(包括产品样件)、未存档(试制的)的技术文件及资料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可以外借。
1.已签订技术协议的外协生产。2.对比试验。
第22条
外供技术文件及资料(包括产品样件)需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5章
附则 第23条
公司技术标准每隔2~3年审核一次,并根据市场技术情况做适当的修订。
第24条
本制度由技术部制定,经技术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