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年度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时间:2019-05-13 00:0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检验科年度医疗安全工作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检验科年度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第一篇:检验科年度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检验科年度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医疗安全是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科在近年来积极配合临床科室,给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数据,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特制度本年度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医疗安全是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科在近年来积极配合临床科室,给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数据,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特制度本年度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一、加强管理,提高认识

利用每周的科会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定期进行报告单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每个同志从思想上认识医疗安全的重要性。

二、严格执行“三查三对”制度

工作人员接到检验标本时,必须查对姓名、科别、床号、检验项目等。属急诊检验应注明标本收到时间,出报告时间,报告结果用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并做详细记录。

三、仪器专人操作

我们科检验仪器都属于大型仪器,仪器使用进行专人操作,每次使用按仪器要求进行认真保养,确保仪器顺利运行。

四、落实职责,加强值班

对急诊、重危病人应及时检验,不容许推托。必须按科室规定按时出急诊报告,并做好登记。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每天早8点科主任、各专业组组长、交接班人员进行交接班。

五、杜绝意外事故

每天下班时专人负责关闭大型仪器,关闭水电,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总之,把医疗安全放到工作的首位,使每个从思想上认识医疗安全的重要性,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第二篇:检验科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制定医疗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熟悉差错、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流程,旨在杜绝或减少检验差错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务实验室从事检验技术工作的全体人员。3.职责:

(1)科主任对检验科医疗安全管理负总责。对医疗安全定期检查、督促并负责处理差错事故。(2)实验室组长负责落实具体措施。

(3)各技术岗位工作人员对本岗位检验报告负责。4.医疗差错、事故防范:

(1)加强对职工的医疗安全意识教育,紧紧绷牢医疗安全这根弦。科主任要及时发现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并提出防范措施。一旦发生差错或纠纷,科主任要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原因,对差错定性,必要时在全科会议上通报,组织全科人员讨论分析,使其它同志引以为鉴,防止再发生类似差错或纠纷。

(2)进一步改善职工的服务意识,加强医患沟通,特别是服务窗口,是最容易与病人发生口角的地方,因此,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及与病人沟通的技巧都很重要。

(3)进一步落实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技术规范,如检验结果审核制度、急诊管理及危急值报告制度、检验标本管理制度、异常结果复检规定、血球仪复检和镜检要求等,科主任经常性检查和督促落实情况。

(4)严把检验质量关,加强检验报告审核工作。报告单发出前必须认真、仔细核对,对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明显不符、阴性与阳性临界值结果、自相矛盾不能解释的、离谱的结果均要给予复查,并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对血清外观异常者也要注明,必要时与病区沟通。(5)坚守工作岗位,急诊标本及时检测,及时报告。属“危急值”结果必须立即复查确认,并按“检验结果危急值质量管理及报告制度”流程及时报告给临床。

(6)做好实习生带教工作。实习生必须在老师指导下从事操作,检验结果必须由带教老师审核后签发。实习生发生的差错由带教老师承担责任。

(7)加强标本的管理,认真采集和验收检验标本,仔细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防止标本错采、错收、张冠李戴。不合格标本须及时退回并电话通知重新采集送检,以保证检验质量。已测标本和未测标本分开放置,标本存人冰箱前必须检查是否已检测过(即是否有未测标本混入其中);下班前也要检查操作台上、水浴箱及离心机内是否有未测标本,确保检验标本不遗失并保证及时报告。同时,作好记录,以备查询。为便于标本复查及查找差错原因,检测后的标本必须冰箱保存一周,骨髓片、染色体制片则要长期存档保存,征兵标本需保存三个月以上。

(8)加强对职工的业务培训,除每月开展一次业务学习外,还要结合本科的工作实际,对职工进行技术考核,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

(9)工作期间严肃、认真、细致,不闲聊,不脱岗。

严格交接班制度,交接标本必须到人到位,交接双方须在交接班本上签字。

(10)加强法制观念,不使用三证不全的试剂(无论质量多好),以防不必要的纠纷发生。(11)科主任二线值班,及时处理值班期间的意外事项(如仪器故障、急诊标本太多需临时加人等),保证值班期间人员、仪器正常。5.差错、事故处理及报告程序:(1)科室职工收到临床对检验质量的反馈(口头或书面),均统一转交给科主任,科主任应及时查实情况,作出相应整改措施,并给临床答复。如反馈内容属于差错性质,应按差错标准定性及时记录、上报。

(2)发生一般差错。当事人应主动向分管科主任汇报,分管科主任及时登记并处理,每月全科汇总一次,月底填表上报医务处。

(3)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当事人应立即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应交待相应的应急措施,同时亲临现场与当事人一起进行应急处理,避免事态扩大,将差错降低到最低水平。(4)发生差错的标本及有关记录等均须妥善保存,以备查对。

(5)发生严重差错及事故,其汇报路线:当事人→科主任→医务处。

(6)发生一般差错,科主任应在科室会议上通报。发生严重差错及事故,应在三天内组织全科讨论分析,当事人须在会上作深刻检查,由科主任向医务处作出书面汇报。(7)发生差错的责任人除通报教育外,根据相关奖惩条例,给予恰当的奖金处罚。

第三篇:检验科医疗安全自查

检验科“医疗安全隐患”自查报告书

在医院的领导重视下,针对当前某些医疗单位存在的不良医疗行为,全院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纠的工作检查。检验科对科内的管理、质量、安全、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纠检查。经过三天的自查自纠,对照相关的医疗规章制度,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隐患,制定了相关的措施。简要总结如下:

1、标本质量情况 大部分标本合格,不合格标本有拒收记录及重抽处理。存在问题:与护理部及各区护理沟通不够充分,要更加全面和及时地反映抽血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措施:季度将相关的标本质量以表格的形式向护理部反映,以促进检验前质量的改进。

2、室内质量控制 全部开展项目都能坚持每天进行室内质量控制,有记录,对失控点有分析,有处理。质量控制良好。

3、室间质量控制 能按参加佛山市、广东省、卫生部的各类项目的室间质量。有记录及反馈分析,有质量负责人的严格控制。同类分析仪器有测定数值的定期比对,数据显示,不同分析仪器间测定结果在合理的可接受范围内。

4、危急值报告制度 各实验室都能认真执行,有记录及处理。存在问题,发现1例假性危急值处理不当。措施:加强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学习及培训,不断提高其自身专业能力。对危急值的处理及报告进行规范及贯彻。要求人人过关。

5、对危险品、安全用电、火灾隐患进行清查。危险品进行上锁管理,有使用登记。未发现用电、电器使用安全隐患。未发现潜在的火灾隐患。消防器材合格并按要求存放。

6、服务能力 能按时发报告,检验报告及时率达95%。服务满意度达90%。评分为时84分。服务水平和质量仍要不断提高。加强思想及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行业新风,创建文明服务窗口。

本次自查自纠检查,对提高我科检验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保障医疗安全,消除医疗隐患有着积极的意义。

检验中心 2011.11.9

第四篇:检验科医疗安全自查.

检验科“医疗安全隐患”自查报告书

在医院的领导重视下,针对当前某些医疗单位存在的不良医疗 行为, 全院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纠的工作检查。检验科对科内的管理、质量、安全、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纠检查。经过三天的自 查自纠,对照相关的医疗规章制度,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隐患,制定了 相关的措施。简要总结如下:

1、标本质量情况 大部分标本合格,不合格标本有拒收记录及重抽 处理。存在问题:与护理部及各区护理沟通不够充分,要更加全面和 及时地反映抽血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措施:季度将相关的标本质量以 表格的形式向护理部反映,以促进检验前质量的改进。

2、室内质量控制 全部开展项目都能坚持每天进行室内质量控制, 有记录,对失控点有分析,有处理。质量控制良好。

3、室间质量控制 能按参加佛山市、广东省、卫生部的各类项 目的室间质量。有记录及反馈分析,有质量负责人的严格控制。同类 分析仪器有测定数值的定期比对, 数据显示, 不同分析仪器间测定结 果在合理的可接受范围内。

4、危急值报告制度 各实验室都能认真执行,有记录及处理。存在 问题,发现 1例假性危急值处理不当。措施:加强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的学习及培训, 不断提高其自身专业能力。对危急值的处理及报告进 行规范及贯彻。要求人人过关。

5、对危险品、安全用电、火灾隐患进行清查。危险品进行上锁管理, 有使用登记。未发现用电、电器使用安全隐患。未发现潜在的火灾隐

患。消防器材合格并按要求存放。

6、服务能力 能按时发报告,检验报告及时率达 95%。服务满意度 达 90%。评分为时 84分。服务水平和质量仍要不断提高。加强思想 及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行业新风,创建文明服务窗口。

本次自查自纠检查,对提高我科检验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保障医疗安全,消除医疗隐患有着积极的意义。

检验中心 2011.11.9

第五篇:检验科医疗管理

检验科(医疗管理)

检验科是医院进行医学检验,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可靠信息和科学依据的医技科室。近十多年来,我国各级医疗单位的检验科发展很快,实验室条件普遍改善、仪器自动化、试剂商品化、检验人员的素质和检验质量稳步提高,所有这些均使检验科的医学检验出现了向检验医学发展的根本性变化。与此同时,由于社会进步、科学的发展、医院间的竞争,又向检验科的检验工作提出了快速、微量、优质、高效的新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检验科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一、检验科的管理制度

保证检验科的检验质量,必须有一个全面的、完善的管理制度,至少有以下规章制度。

(一)检验工作制度

1.全科人员应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上班后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检验单由医师逐项填写,要求字迹清楚,目的明确。急诊检验单上注明“急”字。3.收到标本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标本不符合要求的应重新采集。对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管。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下班前发出报告。急诊检验标本随时做完随时发出报告。

4.遵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化操作,认真做好每项检验工作。

5.要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作好登记,签名后发出报告。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或可疑时,主动与临床科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院外检验报告,应由主任审签。

6.特殊检验标本发出报告后保留24小时,一般标本检测后和用具一样立即消毒。7.为保证检测质量,应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的灵敏度。定期抽查检验质量。耐心听取医师和病人的意见,妥善处理。

8.建立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制度,开展室内质控,并积极参加室间的质量评价活动。9.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和体检工作,配合临床,引进新技术,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更新。10.做好菌种、毒种、剧毒试剂、易燃、安全保卫、清洁卫生、试剂管理、仪器管理、输血管理、信息反馈、经济核算等制度,保持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1.必须把检验质量放在首位,普及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知识,使之成为每个检验人员的自觉行动。

2.建立健全科组二级管理组织,并配有兼职人员负责管理。管理内容包括:目标、计划、指标、方法、措施、检查、总结、效果评价及反馈,定期向上级书面报告。

3.各专业实验室应按照省检中心的有关规定开展室内质控,制订相应的措施,做到日有记录、月有小结、年有总结。有原始记录及质控图。对失控情况应及时纠正,未纠正前停发报告。4.各专业实验室应必须参加临检中心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努力提高质评成绩。5.加强人员培训及仪器、试剂管理,建立仪器档案。

(三)急诊检验 1.急诊检验的要求

检验人员接到急诊检验单后,要迅速及时地采集标本,及时进行检验,准确地报告检验结果。检验科可根据急诊工作的实际需要,配备专职急诊检验人员,从事急诊检验工作。(1)急诊检验由各科临床医师根据急诊病情需要,填写急诊检验单,由护士、工人或病人家属急送化验室,也可用电话或传呼告知急诊检验值班人员。

(2)急诊检验人员接到急诊检验单后,必须在5分钟内将标本采集完毕。血常规标本由检验人员采集,难以行动的病人,由检验人员到床边采集。静脉血由护士采集,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胃液由医师采集。粪便、尿液等由护士、工人或病人家属连同检验单一起送至急诊检验室。

(3)急诊检验值班人员接到标本后,必须先检查检验标本是否符合要求,而后进行检验并及时报告检验结果。

(4)急诊检验值班人员将急诊检验结果报告单及时送检医师,或电话告知送检病区,由送检病区的护士或医师记录结果,其检验报告单应于当日或次日早上交给送检病区。2.急诊检验的范围(1)急诊病人。

(2)门诊中的急、危、重病人。(3)急诊室观察病人病情突然变化者。(4)住院病人中病情突变者。3.急诊检验项目(1)血液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血色素测定,出、凝血时间测定,血型鉴定,血交叉配合试验,疟原虫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2)尿液常规检验:尿蛋白定性试验、尿糖定性试验、酮体测定、尿沉渣镜检、尿胆红素定性试验、尿胆元试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3)大便常规检验:粪便理学检验、涂片镜检、潜血试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4)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检验:理学检验、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蛋白定性、糖定性或半定量,涂片法作细菌检查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5)生化检验:钾、钠、氯、糖、肌酐、尿素氮测定,淀粉酶测定,胆碱脂酶测定,血氯分析,脑脊液蛋白、糖、氯化物定量测定,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6)胃液的毒物分析:如巴比妥类,有机磷类的毒物测定,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7)其他,根据临床需要,由临床科室与检验科商定。

(四)安全管理制度

1.医院检验科必须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2.专人保管易燃、易爆和剧毒化学药品,建立易燃、易爆、剧毒化学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3.易燃、易爆药品的贮存,要求有专用的危险品库,并符合危险品仓库的管理要求。4.普通化学试剂库设在检验科内,要专人负责,并建立试剂使用登记制度。

5.各种电器设备,如电炉、干燥箱、保温箱等仪器,以实验室为单位,由专人保管,并建立仪器卡片。

6.使用煤气的实验室,要防止中毒或失火事件的发生。

7.上班时检查科室有无异常,下班前关闭好门窗。有不安全现象应立即报告医院保卫科。

(五)感染管理制度

1.各种检验标本的收集、送检,必须有统一的容器留好,不得外溢和污染。

2.静脉采血、指尖采血,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采血针,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便、尿标本一律用一次性便盒、尿杯。

3.已检验的标本,必须先经消毒、灭菌或相应措施处理后,方可弃去或焚烧。细菌培养用的废弃标本(含各种培养基和培养物)必须经消毒或高压灭菌后弃去。4.检验科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必须经消毒处理后集中,按规定处置。5.工作台上、放有检验标本或其他传染物品的冰箱、冰柜内不得存放食物。6.工作人员下班前必须用肥皂水清水洗手。

7.工作台面、被污染的地板应用过氧乙酸或漂白粉消毒液擦洗。实验室定期用紫外线消毒。

(六)值班制度

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因工作需要等暂离值班室时,应标明去向。2.认真做好值班室的检验工作,急诊优先,做到快速、准确、服务优良。3.值班期间遇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向医院总值班汇报,以求妥善处理。4.下班前做好签收标本的工作及交班记录,办好交接班手续,搞好清洁卫生。5.值班人员如有擅离岗位或失职行为应严肃处理;如做好事应表扬或奖励。

(七)仪器管理制度

1.操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熟练掌握有关仪器的性能,严格遵守仪器的操作规程,熟练地进行操作。

2.仪器实行专人专机,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完好、功能是否正常,操作中若发现异常或故障,应立即向科主任汇报,不能擅自乱**修,按照正常渠道进行检修。使用后须检查仪器并恢复原位,清理好试剂、操作台,做好使用、维修记录。

3.仪器与仪器资料不分离,便于随时查阅。仪器室内应有简明操作规程。

4.进修实习人员原则上不能独立使用本仪器,必要时,应在指导老师严格指导、监督下进行操作,并由指导老师负全部责任。

5.做好仪器室的安全、清洁工作、严禁在仪器室内吸烟、进食或接待客人。外来参观人员须经医院或科领导同意方可接待。

6.保管人员应定期检查及纠正各种仪器的指标,每天了解仪器的运转情况、试剂的使用情况;检查仪器的整洁、安全、水源、电源情况,努力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7.检验得意忘形任应经常了解、检验仪器室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选购仪器由专业人员、检验科主任会同医院分管领导,经多方考察了解后,按正常渠道进货,并建立仪器档案,检查、登记入帐。仪器报损也应按医院规定手续办理。

(八)试剂管理制度

1.各专业实验室应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从节约的原则出发,每日向科主任早报所需试剂,列入请购单内,由科主任负责处理。

2.科内确定由专人负责试剂管理,协助科主任做好请购、登记入库、领发、保管、清点盘存、报废等工作。

3.所有试剂的请购、进货均由科统一管理,做到来源渠道正规,货物正常,有批准文号,有生产日期和供货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4.各专业实验室应做好本室试剂的请购、使用、保存、检查工作。防止浪费、变质、过期,如有发现应及时处理。

5.剧毒试剂必须由科室统一保管,存放于保险箱内或双门双锁,由科主任和负责保卫的人员负责,使用时,应有两人在场并做好使用记录。易燃、易爆试剂远离水源、火源,存放于沙堆内。强酸、强碱试剂也须妥善保存。

(九)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1.建立检验工作查对制度,包括:采集,收集标本、化验单的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检验标本的质量和量;检验时的项目、所用的试剂、编号;检验结束时的检验结果、登记;发报告时的科别、病房。

2.要做过细的工作,严防检验标本丢失或损坏,尤其是脑脊液、心包液、骨髓、胸腹水液等重要标本,收到后应立即登记并检验,防止漏检、错检;生化、免疫检验标本验后应保留24小时,输血标本应保留三天以上;防止在工作中,特别是离心沉淀时损坏标本;防止仪器错用、试剂错配、错用及计算错误;防止定错或错报血型及交叉配合试验等等。3.建立检验标本难收制度。病区送检验的检验标本和化验单应经检验科有关人员验收、签名,发现有不合要求的标本或与化验单不符的标本应当即退回,并要求重送。

4.发现差错应及时向专业组长及科主任报告,力求妥善处理,并登记入册。发现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后,立即组织抢救,并报告医务科、院领导,对重大事故,应做好善后工作。5.对已发生的差错事故,科主任应视不同情况对有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严肃处理。

6.科主任及专业组长加强对差错事故的防范管理及对检验人员的安全医疗教育,经常检查、分析,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十)信息反馈制度

1.建立检验差错事故及检验信息把握意见登记制度、分发检验科信息反馈卡。凡有反馈意见或差错事故应及时登记。2.检验人员应虚心听取病人及家属的意见,做到热心、耐心。

3.科主任及全科人员应冷静对待病人和家属的意见、临床科室的反馈信息,分析情况,作出妥善处理,必要时,应进行复查。

(十一)输血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卫生部《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输血工作应纳入本地区血液三统一管理。不得自找血源、自采、自供血源。

2.临床需要输血、配血、应由医师逐项填写好申请单,由护士或工人连同受血者之血2毫升,提前一天送交全血室或血库。需要新鲜血或成分血,应提前三天通知输血室或血库。抢救用血,随即定型、配血。

3.血型鉴定及交叉配合试验完成后,仔细填写检验报告单并详细核对结果。同时,保留标本三天以上。

4.临床采血时,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严防采错血标本,工人送标本应严防损坏或污染。

5.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并做到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病人如有输血反应,应立即分析原因,如疑血型定型及交叉配血问题,应及时进行复查、处理。6.血库或输血室应定期用紫外线消毒,严防输血感染。

二、检验科质量管理

(一)临床检验质量管理要求

1.临床检验工作人员要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理论和具体方法。2.建立健全临床检验室的科学管理制度。3.临床检验的一切操作要做到规范化、程序化。

4.依照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认真做好检验标本的收集、采集和送检。

5.对有计量标准的各件仪器、器皿必须经过校正标定,合格后方准使用。血细胞计数仪、血红蛋白仪、尿液分析仪要定期调试、校正,同时,以血,尿液质控物作对照。6.认真开展临床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1)临床检验中,应对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尿蛋白定性、尿糖定性、酮体及胆红质定性等项目实行质量控制,逐渐扩大质量控制项目。(2)对尿蛋白定性、尿糖定性、酮体和胆红质定性等试验,要用尿液质控物对每个人进行质量考核,使每个专业人员的质量标准达到要求。

7.在认真开展室内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必须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比活动,对成绩优秀者由省临检中心推荐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评价。

8.按卫生部规定和要求,认真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工作,对每项控制项目,须测出O.C.V.和R.C.V.值,R.C.V.值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9.在开展室内质控的基础上,必须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对成绩优秀者由省临检中心推荐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评价。

10.当工作质量失控时,应立即停止该项报告,查找原因,待纠正失控后再报告。11.定期对室内、室间质控工作进行总结,各质控单位要逐级接受临督、检查、对质控不合格者,吸取经验教训,限期改正。

(二)免疫血清检验质量管理要求

1.临床免疫血清学检验专业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质控的理论和方法。2.建立健全免疫血清检验的科学管理制度。

3.做到临床免疫血清检验的各项操作规范化和程序化。

4.认真做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方法和送验过程,必须符合临床细菌检验要求。

5.实验用的诊断血清、抗原和致敏血球、胶乳试剂等生物诊断试剂,要使用商品供应制品,购进后须经阳性和阴性标本对照试验,符合质量要求后,方能应用。

6.检测试验中心须设阳性和阴性的对照盐水或稀释或稀释液的对照,以监测质量,对某些低滴度的阳性结果,必要时用中和试验证实后,方可出正式报告。7.检测中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结果时,须停止报告,及时查找原因。

8.在开展好室内质控的基础上,必须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对成绩优秀者由省临检中心推荐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评价。

9.免疫血清的质控工作要定期进行总结,各质控单位的工作,要逐级接受监督、检查、对质控不合格者,应吸取经验教训,限期改正。

(三)临床细菌学检验质量管理要求

1.临床细菌检验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2.建立健全临床细菌检验的科学管理制度。3.做到临床细菌检验的各项操作规范化、程序化。

4.认真做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细菌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部位、容器、方法及送检过程,必须符合临床细菌检验要求。

5.实验用的各种玻璃器材必须无菌,仪器及玻璃器材的性能、质量必须经常进行监测,如对培养箱、干燥箱、水浴箱、高压灭菌器、厌氧培养箱等仪器必须进行调温、恒温、高压灭菌效果等质量监测。

6.实验用的试剂、药敏纸片等必须经质量监测,并须使用统一供应的商品试剂。

7.在开展室内质控的基础上,必须参加省监检中心组织的空间质评活动,成绩优秀者由省临检中心推荐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评价。

8.工作质量失控或可疑失控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待纠正后,再发报告。

9.定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细菌检测的质量,逐级接受监督、检查,对质量严重失控者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改进。

(四)骨髓检验质量管理要求

1.骨髓检验人员必须掌握骨髓检验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2.建立健全骨髓检验的科学管理制度。3.做到骨髓检验的各项操作规范公、程序化。

4.认真做好骨髓室的室内质量控制,骨髓检验的标本采集时间、方法、部位、容器及送检过程,必须符合要求。

5.实验用的各种玻璃器材必须清洁干燥,仪器性能、质量必须经常检查、检测,保持良好状态。

6.实验的试剂应使用商品供应制品,购进后须经阴阳性标本对照试验,符合质量后方可应用。7.检测中心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结果时,必须停止报告,及时查明原因。8.在开展室内质控的基础上,根据省临床检验中心的要求参加室间质评活动。

9.定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检验质量,逐级接受监督、检查,对质量不合格者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改进。

下载检验科年度医疗安全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检验科年度医疗安全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度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2014年度医院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2014年,医务科将一如既往地是贯彻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实干兴院、安全立院的总体指导方针,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不断提高医......

    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医疗安全工作计划医疗安全是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科在近年来积极配合临床科室,给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数据,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特制度本年度医疗安......

    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医疗安全工作计划1 在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和监督下,根据医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参照卫生部《20xx年三级专科医院评审标准实施......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生物安全及医疗废弃物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废弃物管理、产生、运输、处理等方法规定如下: (一)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严格分开,严禁混放。......

    检验科医疗废水处理程序

    检验科医疗废水处理程序 1.目的 规范检验科医疗废水处理。 2.适用范围 检验科医疗废水处理。 3.具体方法 1000mg/LCL的消毒液......

    检验科医疗质量方针和目标

    检验科医疗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检验科的质量方针是:科学高效,公正可靠、精益求精、信誉第一、严格把关、优质服务。质量目标是:以病人为中心,以ISO/ 15189为标准,全面贯彻质量方......

    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保康中坪医院 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为规范检验科医疗废物的管理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依据相关规定,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制订本制度: 一......

    检验科医疗废物注意事项

    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注意事项1.医疗一次性废物应分类放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容器内,须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