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监督所关于提请解决卫生防疫津贴的申请材料
岢岚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关于提请解决卫生防疫津贴的申请材料
县长并财政局、人社局:
卫生防疫津贴是国家为维护和保障卫生防疫人员的身体健康,稳定卫生防疫队伍,更好的完成防病治病任务,对从事接触有毒有害、传染病的卫生防疫人员实行的劳动工资福利。现行卫生防疫津贴标准是1979年颁布,1980年正式实施的,至今已有近三十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现行的卫生防疫津贴标准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了解决卫生防疫标准过低的矛盾,切实保障卫生防疫人员的身体健康,经国务院批准,人事部、财政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的通知》(国人部发[2004]27号)文件,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由按月发放改为按日发放,并且在原有四类标准基础上分别给予提高。
按照标准,我县卫生监督所执行一类岗位防疫津贴19人,每人每工作日9元,每月22个工作日发放金额3762元。根据1989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令第一号发布《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及国家统计局1990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个体范围的解释》,卫生防疫津贴属工资总额的组成部 1
分。2004年开始我市其他县区都已经按照通知要求执行,仅我县至今未落实卫生监督人员的防疫津贴调整,为此,特提请县政府常务会议落实县卫生监督所2012年卫生防疫津贴,并从2013年纳入财政预算。
附件:××省人事厅、财政厅、卫生厅转发《关于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的通知》的通知。
××××年×月××日
第二篇:高安市人民医院防保科关于提请解决卫生防疫津贴的申请材料
高安市人民医院防保科
关于提请解决卫生防疫津贴的申请报告
尊敬的各位院领导:
卫生防疫津贴是国家为维护和保障卫生防疫人员的身体健康,稳定卫生防疫队伍,更好的完成防病治病任务,对从事接触有毒有害、传染病的卫生防疫人员实行的劳动工资福利。经国务院批准,人事部、财政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的通知》(国人部发[2004]27号)文件,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
根据1989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令第一号发布《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及国家统计局1990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个体范围的解释》,卫生防疫津贴属工资总额的组成部分。2004年开始宜春市绝大部分医院都已经按照通知要求执行,我院传染科、检验科痰检医务人员早已发放,我院防保科至今未发卫生监督人员的防疫津贴。为此,特提请2014年卫生防疫津贴。
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我们防保科医务人员每天必须深入传染科、结核门诊、肠道门诊、发热门诊、肝炎门诊、皮肤性病科等科室,经常协助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进入传染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上工作均可能感染各种传染病。
第二:经常深入一线进行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调查,并协助市疾控中心进行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第三:负责全院和职工宿舍灭鼠工作。
附件1:江西省人事厅、财政厅、卫生厅转发部委《关于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的通知》的通知。
附件2:宜春市人事局、财政局、卫生局转发省厅《关于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的通知》的通知。
高安市人民医院防保科
2015-2-12
第三篇:卫生监督所经费申请
关于解决卫生监督办公经费的请示
****县人民政府:
****县卫生监督所自2001年成立以来,历时十载,经过前后两代卫生监督人员的精诚合作与不懈努力,风雨同舟,使我县卫生监督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片到面,逐步开创了****县卫生监督事业的新篇章。
****县卫生监督所共核定编制****名,自成立至今,一直担负着与全县人民生活密不可分的的食品卫生监督、医疗卫生监督、职业病卫生监督、化妆品卫生监督、学校卫生监督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等六大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是一所具有履行卫生行政执法的事业单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卫生监督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难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卫生监督办公经费不足。二是现有检测仪器严重不足,制约了卫生监督工作和卫生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掌握的卫生监督相关知识已经老化,数年来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培训和进修,在卫生监督工作执法时,明显感觉知识的老化和不够用等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县卫生监督工作一直走在全州的前列,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但同时,在开展卫生监督工作时却也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一方面,卫生监督工作需要进一步铺开,更进一步面向基层深入,让更多基层人民群众也享受到和城市群众一样的卫生安全条件;另一方面,卫生监督工作力度需更进一步加大。近年来发生的一件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件件令人触目惊心,只有加大卫生监督力度,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所以,办公经费的短缺,是影响卫生监督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我所面临的办公经费短缺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县卫生监督工作持续健康顺利开展的瓶颈。因此,为了使我县卫生监督工作顺利开展,特敬请县人民政府解决卫生监督工作经费12.05万元,妥否,请批示。
附:卫生监督办公经费申请表
二0一一年六月十日
主题词: 卫生监督 工作经费 请示
抄 报: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副县长。抄 送:县财政局、档。
***县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局印 共印6份
第四篇:关于申请永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关于申请永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工作经费的报告
永和县人民政府:
我所在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同时执行山西省晋价涉字(1994)第44号文件的收费标准,按照标准每头生猪按货值0.7%收取检疫费(按现市场价格每头生猪2000元计算应收检疫费为14元),而前几年全县统一定点屠宰工作时为减轻农民负担,顺利开展工作,要求生猪屠宰检疫收取5元检疫费的规定执行,近年来由于物价的上涨,检疫所需药品费用的增加,再加上所收5元检疫费县财政调控30%、上缴省、市14%,仅剩2.8元维持工作。在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修改颁布后,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职责,在原有工作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动物防疫监督、兽药饲料监管等工作,而未增加收费项目。再加上近年来三聚氰胺、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增加了我们的工作工作频次,从而也增加了工作支出,我所在没有财政预算工作经费的情况下已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一年按检疫生猪4000头计算我所可支配支出为1.12万元,而正常检疫所需药品费用为0.8万元,检疫所需耗材为0.5万元,公休日133天所需补助为0.665万元,执行公务监督监管所需经费2万元,执行正常业务培训及业务会议所需经费1.5万元,除去收入正常开
展工作还需4.3465万元。为能正常保证工作开展,切实保证我县畜产品质量安全,希望政府能给予支持,落实永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经费,并列入地方预算或专项经费。
特此报告
永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二0一一年八月一日
第五篇:卫生监督所
卫生监督所
2010年阶段性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为巩固打击无证行医专项行动取得的丰硕成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营造和谐,规范的医疗服务秩序。我所医疗科根据《开展打击无证行医夏季风暴专项行动的通知》并结合区医疗服务市场重点监督检查计划,于5月13日至6月25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打击无证行医“夏季风暴”专项检查。现将专项行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突出重点 确定目标
此次专项行动以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办医疗机构非法执业和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擅自执业行为为主要目标,把打击无证行医行为作为今年医疗监督的重点工作,采用集中整治和经常性监督相结合的方法。
二、职责分工和责任制
此次行动成立专项检查组,组长:weee(分管所长);副组长:ttt(医疗科科长);组员:医疗科全体成员。对全组人员实行划片分工承包责任制,要求对自己管辖的范围进行仔细摸底,做到对无证行医不法分子底数清、情况明,确保此次行动的成功。
三、加强培训 强化意识 责任追究
为提高整个监督队伍的执法水平,我所组织卫生监督员学习了由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在严厉打击非法行
医和非法采供血中加强衔接配合的暂行规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以及打击非法行医责任追究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医疗执法监督人员的素质和执法能力。
四、加强宣传 利用舆论监督
我所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普及卫生法律法规,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群众正确择医。为此专门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建立举报受理制度,动员全社会共同监督,加大曝光力度,及时将投诉及有关案件的查处情况在媒体上曝光。在此期间,先后邀请四家新闻媒体配合行动跟踪报道,对无证诊所及典型案例及时在报纸上给予曝光,五、信息沟通与通报制度
按照《开展打击无证行医夏季风暴专项行动的通知》的精神,及时召开会议部署工作,加强信息沟通,主动邀请市卫生监督所一起开展工作及时解决交办的任务,扩大影响面,震慑无证行医不法分子。在此期间,共刊出监督信息4篇及时向各级领导汇报打击的进度和成效。
六、相互学习交流检查经验
在此期间,我监督所与兄弟旗县区卫生监督所进行相互学习,交流检查经验。在相互学习的同时,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从而加大此次专项行动的力度和深度。
七、组织人员 集中整治
2010年5月13日至6月25日,按照行动方案,我所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我区特点,在xxxx等城乡结合部展开了两次拉网式的执法检查,重点清理无证行医的违法行为。在整个“夏季风暴”行动中共检查医疗机构278户次,其中取缔无证行医39户,没收一般药品171箱,草药7箱,医疗器械28台件,中药斗18个,拆除没收牌匾、灯箱21个,张贴取缔公告39户,罚款人民币2000元整。
八、存在问题
1.非法行医特别是“游医”的隐蔽性强,流动性大,增加执法难度。
2.容易出现死灰复燃的现象。由于非法行医经营场所的设施简陋,执法人员对其进行查封取缔后,非法经营者的经济损失不大,容易出现转换地点后重新开张的情况,且无证行医多存在城乡结合部及流动人口密集的地段,低收入家庭较多,因经济条件原因,有一定的就医人群。
3.管辖区域较大,卫生监督执法力量相对薄弱,日常监管事项多,以致对非法行医的整治力度和频率都还不够。
九、下一步工作建议
1.进一步加大监督频率和整治力度。坚持巡回监督、集中整治相结合的办法,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重点打击,彻底清除违法违规行医行为;特别对在打击过程中死灰复燃的“黑诊所”,形成“反复打,打反复”的高压态势,一查到底,坚决予以取缔。
2.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以及举办大型咨询活动、派发宣传单、宣传栏、张贴“取缔公告”、“告市民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宣传相关医疗法律法规。
3.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加强管片责任制,建立健全长效监督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