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林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2班 3125314047 朱霞乾
[摘要]:大学生这个群体在国防中占了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国防知识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①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教育、重要性
一、对大学生的国防基础概述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接受过各类形式教育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和国家民族富强的象征。对大学生进行国防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他们是智者的代表,有着智慧的大脑和长远的眼光。他们有能力关注国家安危,他们有能力为国家的和平统一作一丝的贡献。大学国防知识学习有助于形成大学生这个群体对国家安全的认识,也激发他们的爱国精神。这样就形成一种“居安思危②”的理念。国防教育活动不是只针对大学生,包括为增进全民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以及有利于形成和增强国防观念、国防能力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
二、国防教育的范畴
国防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项基本教育,涉及到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范围非常广泛。国防建设的整体性决定国防教育内容,现代国防不仅仅是指军队建设和武器装备以及战场和战略要地的建设,而且同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状况、民族心理、文化水平和人口素质等因素息息相关。国防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对全体公民进行的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动。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在小学、中学附上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具有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也下几点:
1.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
2.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① 出自军事理论教程第10页。
② 居安思危: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
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国防教育是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课以及军事选修课的统称。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便注重在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贯彻新的《兵役法》①为契机,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一、大学生国防教育中的爱国主义理念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共同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表现为人们为争取和维护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和荣誉而奉献一切的高尚道德和精神。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主要体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国防教育,是根据国防的需要来培养人的活动,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对全体大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国防观念的一切活动。由此不难看出,从内容、对象上讲,国防教育是从属于爱国主义的,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是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因此,国防教育从实质上讲,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期的高校中,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就是由国防教育的这种特殊性和本身具有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国防教育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坚强阵地。
二、大学生国防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大学生国防教育将保卫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热情和精神作为教育的重点,并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赋予新的内涵,从而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
(一)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盛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今天,“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共同追求。而国防建设,既是这一奋斗目标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昭告世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倡导一切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的永恒主题。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的鲜明特征,就是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使学生牢固树立“国家兴盛我荣耀,国家衰败我耻辱”的观念,这也是大学生国防教
育的出发
(二)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拓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在政治观念、国家意识、民族利益等较高层次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它主要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爱国主义精神及民族精神等方面的问题。根据《教育法》、《国防法》和《国防教育法》开展的国防教育,凝聚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目标、原则、对象上与爱国主义教育保持高度的一致,以其特有的教育内涵,在全方位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品格和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拓深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已经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国防教育能够使学生把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能够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的威胁,能够为民族的共同利益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这样,就能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把大家紧紧地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具有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三)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自觉性
1662年到1796年,满清政府经过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努力,中国出现了被史学家称为“康乾”盛世的兴盛时期。当时疆域辽阔幅员广大,人口达3.6亿,国家财力占世界总财力的1/3,总体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但是,为什么在仅隔44年后,即从1840年开始,两次鸦片战争竟把大清帝国打得一蹶不振,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境地呢?究其原因,除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弱,经济科技落后外,主要是清政府国防废弛,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异常淡薄,以致中国国防力量极其虚弱,整个国家处于“有国无防”状态。当今世界是大变革、大转折、大发展的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期,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伟大的复兴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作支撑,也更加需要全体社会公民具有更强烈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在思想上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精神长城。国防教育使学生明白,随时接受祖国的挑选,懂得公民的国防权力和义务,树立青年报效祖国的意识,培养护国之智。
今天,我们大力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历史、面对 现实,自觉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安全和尊严,真正做到“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使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四有新人”是1980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给《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①②③
杂志的题词:“希望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中演变而来的。
1.《中国少年报》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主办,是一张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有55年辉煌历史的综合类报纸。
2.《辅导员》杂志于1954年7月12日创刊,由毛泽东同志题写刊名。
3.① 是全部教育法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价值准则,是制定和执行教育法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八十四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1997年3月1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大学生国防教育重要性论文
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班级: 姓名: 学号:
本学期,学校开了堂安全教育课,对我国以及世界的军事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就想谈谈我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看法。
在高等院校中进行国防教育是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冷战结束后,硝烟并没有散尽,枪炮声仍不绝于耳。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了向东扩张的行动;而日本也在美国的支持下,对钓鱼岛等虎视眈眈;在广阔的南海海域,各东南亚小国不断蚕食我国宝贵领土等等。面对严峻的现实,我们必须要有所准备,而这种准备就是要在全民中加强国防教育,普及军事知识,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做好应付战争的准备。为了解决“兵多民不胜养,兵少不足以卫”的矛盾,国家实施了许多旨在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措施,在高校中加强国防教育,培养预备役军官,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新的战略思想和战争手段层出不穷。高等院校中的学生,具有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高的智力水平,如果加以积极合理的引导和教育,我们将成为我国国防后备力量中的骨干。所以,军委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由一般公民逐步转移到高等院校中的大学生身上。“军事,国事,天下事,关我啥事”等消极思想在高校中还具有一定的市场,很多大学生缺乏起码的国防常识,对国家的安全形势和国防政策了解不够、理解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高校中的国防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国防建设,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忧患意识。
在高等院校中普及国防教育要做许多具体的工作,集中军训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也在大学入学的时候接受了为期一星期的军训。军训使我们在思想、作风、纪律、道德、学风、自我管理、集体主义精神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因此,军训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成果也大大推动了学风和校风的建设。
普及国防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高校必修的军事理论课。在课堂上,专职的军事教师,可以系统地讲解军事知识以及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理论。通过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学生将完成对国防、对战争的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进一步体验国防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忱和民族危机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是对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要求,像弃文从武的袁崇焕、像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他们一开始都是出身贫寒、穷苦,都不约而同的投身于保卫国家、按国兴邦、名族振兴的国防事业中。因此,积极投身国防是我当代大学生对我中华民族冲高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而对于身处和平时期的我们,应该怎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体现对国防事业的贡献呢?
在高校中进行国防教育,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天下并不太平,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们及时了解世界上的重大事件及发展动态。由于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长期性,所以,高等院校应设立一个既独立又稳定,并具有组织、宣传职能的部门来承担这一政治性、时事性很强的任务。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在高等院校中搞好军事训练,开展系统的国防教育,加强国防知识的普及、宣传,是国家安全的需要,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关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所在,那就是不要被一时喜悦冲昏头脑,我们国家这些年来无论是在经济、科技、军事装备方面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解放初确实有很大提升,又兼于各国媒体的吹捧,一些国人开始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认为我们是无敌了,这是不可取的。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明清时代我们不正是因为这样才逐渐落伍于世界,挨打百余年吗?更何况当今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还在世界各地发动战争呢!所以我们要勿忘国耻,奋勇向前,才能实现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世纪新阶段里,如何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是事关我们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课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清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采取有效措施,真正把国防教育搞扎实。
把国防教育搞扎实,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它是统揽党的建设和军队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也是指导我们搞好国防教育的行动指南。开展国防教育,目的在于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公民素质,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因此,抓好全民国防教育这一关乎国家安危、民族兴衰的大事,就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就抓住了国防教育的根本和关键,也才能把握国防教育的正确方向。
这节教育课经过老师的讲解,是我们对国防又有了新的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一定牢记祖国的神圣使命,居安思危,保家卫国。
以上就是我对国防教育重要性的想法,理解甚浅,望老师见谅!
第三篇:大学生国防教育重要性论文
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本学期,学校开了堂军事理论课,对我国以及世界的军事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就想谈谈我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看法。在高等院校中进行国防教育是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冷战结束后,硝烟并没有散尽,枪炮声仍不绝于耳。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了向东扩张的行动。面对严峻的现实,我们必须要有所准备,而这种准备就是要在全民中加强国防教育,普及军事知识,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做好应付战争的准备。为了解决“兵多民不胜养,兵少不足以卫”的矛盾,国家实施了许多旨在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措施,在高校中加强国防教育,培养预备役军官,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新的战略思想和战争手段层出不穷。高等院校中的学生,具有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高的智力水平,如果加以积极合理的引导和教育,我们将成为我国国防后备力量中的骨干。所以,军委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由一般公民逐步转移到高等院校中的大学生身上。但是,“军事,国事,天下事,关我啥事”等消极思想在高校中还具有一定的市场,很多大学生缺乏起码的国防常识,对国家的安全形势和国防政策了解不够、理解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高校中的国防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国防建设,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忧患意识。
在高等院校中普及国防教育要做许多具体的工作,集中军训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也在大学入学的时候接受了为期一星期的军训。军训使我们在思想、作风、纪律、道德、学风、自我管理、集体主义精神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因此,军训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成果也大大推动了学风和校风的建设。
普及国防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高校必修的军事理论课。在课堂上,专职的军事教师,可以系统地讲解军事知识以及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理论。通过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学生将完成对国防、对战争的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进一步体验国防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忱和民族危机感。
在高校中进行国防教育,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天下并不太平,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们及时了解世界上的重大事件及发展动态。由于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长期性,所以,高等院校应设立一个既独立又稳定,并具有组织、宣传职能的部门来承担这一政治性、时事性很强的任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在高等院校中搞好军事训练,开展系统的国防教育,加强国防知识的普及、宣传,是国家安全的需要,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关心。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世纪新阶段里,如何处理经济建设和
国防建设的关系,是事关我们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课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清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采取有效措施,真正把国防教育搞扎实。
把国防教育搞扎实,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它是统揽党的建设和军队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也是指导我们搞好国防教育的行动指南。开展国防教育,目的在于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公民素质,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因此,抓好全民国防教育这一关乎国家安危、民族兴衰的大事,就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就抓住了国防教育的根本和关键,也才能把握国防教育的正确方向。
以上就是我对国防教育重要性的想法,理解甚浅,望老师见谅!
财务管理0842班张卉
008年4月5号
第四篇:浅谈国防教育重要性
浅谈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同学们是来小学、初中,对国防的意识大都较
淡薄。然而同学们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担挑者,是未来国防的中坚力量。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同学们的国防教育非常重要,实际上我们国家已经在从娃娃抓起国防教育建设了。国家原国防部部长迟浩田曾题词“增强国防观念,提高国防意识”,学柳彬先生也曾经题词“国防教育应从中小学抓起”因此通过国防教育的学习和课堂上创造的爱氛围的氛围的感染。让同学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参加国防教育能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从而增强对国防的义务感、责任感和坚决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
同学们,国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每一个公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民族责任心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我们中国,历代有作为的统治者、教育家和军事家,同样都很重视国防建设,重视对人民的尚武卫国的思想教育,并把它视为立国安邦之道。“国无防不立”,“落后就要挨打”,这些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都是历代仁人志士用鲜血换来的经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更是千年来被反复证
明、颠扑不破的真理。
一、回顾历史
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多少仁人志士、爱国将领为拯救民族于水深火热,解救国家于危难存亡之际而血染疆场,保卫祖
国的安宁杀身成仁,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
碑就是历史的见证,碑下昔日的英雄们用他们的血
肉之躯筑就了共和国今天的辉煌,而现在,烈士们
用他们宝贵的生命捍卫着国土地完整,百姓的安
宁。用他们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染红了我们的庄严而
又鲜艳的五星红旗。
回首昨天,一部写满血与泪的近代史依然在记
忆深处。尽管我们已经远离了金戈铁马饮冰河,尽
管已经用不着再醉里挑灯看剑,可是,旧中国在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承受的侮辱,逼着我们签订丧
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日军侵华惨绝人寰的屠杀我同胞三十五万,八年抗战,河山破碎,民不聊生,多少无辜之人成为刀下鬼。忆起民族的危亡,百余
年的屈辱和血泪,这些我们都不能忘记,不该忘记。
在那五星红旗的猎猎飘扬中,我们似乎听到了四万
万同胞共同埋葬日本侵略者的怒吼,听到了“钟山
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隆隆炮声,听到
了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歌,我们的党经历了历史上的血雨腥风,跨入了现代化
建设的新时代,国防日益巩固。
二、纵观现在当人们怀着企盼和平的心态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科索沃的轰炸声、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火、中国驻南使馆的被轰炸、,“海空卫
士”王伟的壮烈捐躯把我们从梦中震醒、越南、马来
西亚、菲律宾等国继续联合由美国暗中支持继续在南海同中
国周旋,企图扩大在南海的权益,帮美遏制中国、中日关于
东海争端升级!后果也很难预测!境外“东突”恐怖组织在新疆的打砸抢烧事件严重的危害了社会的安宁和团结。同学
和平年代并不和平。我们不能夜郎自大,坐以待毙,“居安
思危,忘战必危”世界并不安宁,并不太平。隆隆的炮火
声反复证明:人类的永久和平还不能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而到来。自公元前3200年以来,人类共经历大的战争14500多次,战争与和平总是在交相更替。
因此,世界各国都争相把国防建设,摆到十分
突出的位置,历史上每个朝代、每个国家都很注重国防教育建设。可以这么说,如果哪个国家或朝代的君主不重视国防建设,历史证明,这个国家将会成为“一盘散沙”,甚至说会“国将不国”。
三、展望未来
未来中国的周边局势依然不容乐观,日本侵犯
我主权,破坏我领土安全,侵占钓鱼岛。东南沿海国家在我国海域里开采石油、矿产,大肆采购武器装备,已经威胁到了我国南海的安全,美国一直没有停止对我国的窥探,拉拢我邻国对我国的牵制。未来我国国防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培养爱国情怀,加强国防教育,尤其是加强青
少年的爱国教育尤为重要。
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我们产生松懈麻痹思
想,国防意识开始淡薄。世界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对我国而言,安全和主权永远是第一位的,中国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周边环境最复杂的国家,也是面临的安全威胁多元化的国家。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形势任务发展,强化大国防观念与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就尤其重要。“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目前,世界各个国家都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让更多的人了解军事、关心军事,让军事科技深入人心,可以有效地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增强国防意。早在同学们十年以后是未来国防人力资源的主力军,你们的国防观念如何,对于维护我国国防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坚强的意志、崇尚军事和武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阳刚之气、进取意识和自强活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防人力资源成长的一种基本的精神环境动力。而我国青少年的这种精神环境动力在不断
减弱,直接表现就是青少年从军的职业理想在不断走低。我国现在的青少年一代都生活在和平时期,享受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取得的成果,有着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普遍存在 “天下太平”“国事与我无关”的思想,随着这种思想在当今青少年的大脑中定格,将会对我国未来的发展起到负面作用,尤其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很难保证敌对势力利用其高度发达媒体信息技术对我国进行骚扰,污染青年一代的思想,对青少年和部分群众进行反爱国主义教育,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罪恶目的。对我们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你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十年以后,你们
都将走上建设祖国、保护祖国的岗位,肩负起建设和保卫祖国的重任。小学时期,是一个人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为了使你们能热爱国防事业,自觉为国防事业献身,现在就必须打好热爱国防、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就必须接受国防教育,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同学们要在学好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各种技能,为将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奠定良好的基础。同学们可以尽自己的力量去宣传国防知识,激励人们去为祖国争取更大的成就。在社会中谱写人生壮丽的篇章,绘制人生的宏伟蓝图,实现自己人生伟大的理想!让我们继承无数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脚踏坚定的步伐,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把中国建设成文明主义现代化的军事强国,让五星红旗永远高高飘扬在世界的东方。
有了理想,更需要行动。登上昆仑,才知道什么叫做高俊;踏上虎门,才懂得什么叫做雄伟;目览黄河,才知道什么叫做壮阔;游览长城,才体会什么叫做巍峨。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都甘愿为她流血付出,在这个伟大面前,我相信同学们不会忘记前人用鲜血换来的教训,同时,我也坚信同学们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学习,长大后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贡献你们的力量。
第五篇:浅论大学生加强国防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浅论大学生加强国防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军训结束,在外在和内在上,所有人都发生了些许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变黑了,因为军训时太阳接到命令:不准休息。上课时,老师问我们学生:“经过军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有学生就很幽默地说:“大学军训让我更爱学习。”因为军训太苦。
当然,这些都是玩笑话,不过这也反映出:军训苦。正是这种苦,让我们受益匪浅。在小的方面,军训提升了我们的形象与气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
大学入学时和军训结束后我们走路的姿态是不同的。有同学在以前有躬腰驼背的习惯,不管是坐着还是站着,总能看到他背后的小驼峰,这种习惯如果不加以改正就会发展成真正的驼背,到时想改也难了。然而,军训过程中有一个很核心的训练:站军姿。抬头挺胸,双肩展开,身子站直,一站便是一小时,正好针对驼背给出了解决方案,经过这样的训练,相信驼背这个习惯也就不复存在了。身子站直了,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与以前的驼背相比,是形象的不同,给人的感觉是风度与气势;是气质的不同,给人的感觉是自信与阳光。
时间观念,纪律观念,这是军训的又一个强调点。早上七点,晚上十点,不准迟到,迟到就接受惩罚,不能早退,早退就予以警告;站军姿时不要动,要动就打报告,教官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执行指令要迅速,不要有任何抱怨……
军训每晚的活动也十分有意义,教官一改白天的严厉,细心地教唱军歌,《团结就是力量》百唱不腻,《强军战歌》雄浑壮阔,排内相互对唱,在娱乐的同时也更了解彼此,排之间相互拉歌,在欢笑时逐渐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不知不觉中,团结悄然刻在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个人心中。大学大学,对“大”这个字的一个解释便是“大爱”,我们一个训练营中,学生相互关心,团结一体,不正好反映了一种大爱之情吗?
从小的方面来说,军训训的是个人,是集体,一个人的外在与内在都在军训中得以提升,这必然增加了这个人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的竞争力,增加了他人生的砝码。
从大的方面来说国防教育是一种国防建设,是一个国家防患于未然的准备,也是为未来的发展打下的基础。
在当今世界相对和平的大背景下,仍然存在一些不和平的势力,比如由日本引起的钓鱼岛争端,美国的亚太再平衡计划,台湾至今未回归祖国而分裂问题继续加剧。中国的国家主权,国家的统一,领土完整与安全正受到诸如此类势力的干扰,这就要求中国必需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
大学生加强国防教育可以让大学生之间更具凝聚力,团结为一体,千千万万个大学生团结起来,团结的是青春的力量,团结的是知识的力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唯有团结起来,团结成如此,便会坚不可摧,才能干大事。
国家的国防力量具有综合性,是以该国的综合国力为基础的综合国防力,是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外交和自然等综合力量的总和。如果说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那么到了大学,这朵花将盛开,为祖国献出自己的美丽。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将会是各个专业的精英,将在各个阶层展现自己的风采,团结起来的大学生必然是国家综合国力发展的最强力,必然是国防力量发展的最强力,也只有这股力量撑得起我们国家的未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平环境的客观存在容易使人忘却忧患,沉湎于和平景象之中,滋生和平麻痹的思想,从而埋下沦亡的祸根。时刻保持忧患意识,真正构筑起心中的长城,国防才能巩固和发展。我想大学生国防教育想要向我们传达的正是如此。
大学生加强国防教育无论从小到个人,大到集体到国家来说,都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