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沪教版 一年级 语文 上 1 看天鹅
读儿歌识字学拼音
1、看天鹅
教学目标: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看、天、白”3个生字。能在正确认读生字、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认读单韵母ɑ、o、e。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能熟读成诵。认识笔画“横折”,能按笔顺正确描写“天、白、大”。
教学重点: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看、天、白”3个生字。
教学难点:能读准单韵母O的读音。
教具准备:录音、投影、卡片、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自然导入。
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天鹅吗?觉得天鹅怎么样?(天鹅全身雪白,非常美丽。)瞧,它们来了!
2.出示:天鹅齐读,指名读“天鹅”,给“天”找朋友。告诉学生“鹅”的读音同e,为拼音的教学打下基础。
3.天鹅美吗?现在我们一起去看天鹅!
出示课题:看天鹅学习生字“看”
二、朗读儿歌,阅读中识字。
1.出示儿歌(多媒体演示或投影片出示)。
小天鹅、大天鹅,天鹅湖上天鹅多。阿姨带我看天鹅,哦,飞起一群白天鹅。
2.朗读儿歌,学习生字。
(1)跟着录音自由散读。
(2)伙伴合作交流读。
(3)小组擂台比赛读。
(4)师生一起读。
3.读中识字。
(1)湖中有许多小天鹅,大天鹅,指名读“小”、“大”。
①男女生读,齐读。
②小书空:大(横、撇、捺)
③出示实物比较:什么是小的?什么是大的?或什么比什么小?什么比什么大?(乒乓球和足球,西瓜和苹果。)
④读开头一行:小天鹅,大天鹅。
(2)天鹅湖上有那么多天鹅,真美!
读第二行儿歌。
(3)哦,湖面上飞起了什么呀!
①齐读“一”,注意单独念第一声,读句子中念第四声。
②请全班书空。注意“一”就一笔写成横,表示只有一个,但文中“一群白天鹅”后面“群”表示许多。
③齐读第四行。
4.复习生字。
(1)出示卡片:天、白、大、看。做游戏:邮递员阿姨来送信?什么信?(汉字信)生发
卡片就说,天(天鹅的天)全班跟读。
(2)读词语卡片:看一看、白天、大人、一天。
三、学习拼音:单韵母
适当插入FLASH动画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1.“阿姨的阿”的发音就是今天学的第一个字母。板书:a
(1)教师范读a,开火车,(大面积训练),齐读。
(2)发a 时看老师的口形:嘴巴张大,口形不变。
(3)认识a 的形,师边范读边说:大圆圈小尾巴a a a, a的形就小女孩的脸和小辫子。
4.教学o 的读音。
(1)公鸡怎么样叫?指名生说。
(2)师范读,生看:注意口形,圆、嘴巴也不动。圆圆嘴巴ooo
(3)学生(个、齐、开火车读)
(4)认清o 的形:一个圆圈ooo
3.教学单韵母:e
(1)天鹅的鹅,声音平平的就是“e”这个字母。
(2)师范读:扁、口形不变。扁扁嘴巴e e e
(3)学生跟读,男女生读,齐读。
(4)认清e 口形:横连半圆eee
4.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三个字母,aoe的发音,认识它们的字形。发音时,口形不变,声音响亮,它们叫单韵母。
5读儿歌,找找儿歌中带有aoe的生字。
四复习巩固
1.听音取卡片。
2.拼音连线。
3.诵读
骆宾王,著名诗人,在七岁曾写下一首诗《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板书:看天鹅
第二篇:1 看天鹅(教案)
读儿歌识字学拼音 看天鹅
闵行区七宝明强小学 纪凌
教学总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看、天、白”3个生字。学习笔画“横折”,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白、天”。2.能正确认读单韵母“ɑ o e”。
3.能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感受“天鹅湖上天鹅多”的美景。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看、天、白”3个生字。学习笔画“横折”,了解生字“天、白”的笔顺。
2.在朗读儿歌中借助“阿、鹅、哦”等字音,初步感知单韵母“ɑ o e”的发音。3.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感受“天鹅湖上天鹅多”的美景。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媒体课件、田字格、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学习生字“看、天” 1.看媒体演示,猜汉字。
(1)看汉字变化演示,猜汉字;复习巩固汉字“明”“尖”。
演示:“日”“月”合在一起;“小”“大”合在一起;学生猜字。(2)看汉字变化演示,猜汉字“看”。
演示:孙悟空把手放在眼睛上,“手”“目”合在一起,变成“看”。看画面,做动作,启发学生识记生字“看”。2.引入新课,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1)听儿歌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记一记儿歌的内容。(2)学生交流听到的内容。
3.板书课题(生字“天”写在田字格内)。
(1)教师边书写,边说笔顺,随机渗透“天”的笔顺。(2)要求学生给“天”找词语朋友,组词。
4.指导学生读课题,借助课题中的“鹅”字,渗透单韵母“e”的发音。(1)要求学生关注老师口形,念“鹅”字的时候嘴巴要扁扁的(师板书:é)。咧开嘴,嘴角往上扬,读准“鹅”。(2)读课题,注意“鹅”的发音。【说明】
从汉字的演变引入新课,意在引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感受汉字的魅力。认读会意字“明”、“尖”,既是复习巩固前一课的旧知,又有助于学生较快地集中注意力,转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本课新授的生字“看”,也是会意字,根据这类字的造字特点,让学生看看图片,做做动作,便于科学地识记生字。
二、分句听录音,练习朗读句子
1.听、读第一句,借助画面感受湖上天鹅多的场景。(1)听第一句,说说听到什么。
看画面,感受湖上天鹅大大小小,数量很多。(2)出示句子,练习跟读。
师随机提示:读句子时看到“小逗号”要停一停。
2.听、读第二句,借助“阿”“哦”两字,渗透单韵母“ɑ、o”的发音。(1)听第二句,说说谁带我们看天鹅。(2)学生交流,随机正音“阿姨”。
要求学生关注老师口形,念“阿”字的时候嘴巴要大大的。(媒体上标注“ā”)跟读词语。
(3)创设情境(句、画),生扮演天鹅,体验天鹅展翅起飞的样子。
(4)读儿歌第二句。随机正音“哦”,要求学生关注老师口形——嘴巴圆圆的。(媒体上标注“ò”)跟读句子。(5)学习生字“白”,师在田字格内范写,引出新笔画“横折”。
实物、媒体演示,重点感知“横折”是一笔写成的。同桌互写。【说明】
本课是“读儿歌识字学拼音”单元的第一课,教学中要特别关注“读儿歌”、“识字”、“学汉语拼音”三个学习任务的有机整合,让学生对在读儿歌中“学汉语拼音”的方法有所感知。教学从听、读入手,教师范读时,有意强调、夸张地演示与新授韵母相关的汉字——“阿”、“哦”、“鹅”,引导学生听音时能关注老师的口形,初步感知韵母的发音特点。学生在积极跟读字词、诵读儿歌的语言实践中,逐步掌握字母的读音,建立起“识字”和“学汉语拼音”的双向联系。
三、创设情境,游戏中复习生字、笔画 1.游戏:头部运动
例:(出示生字“白”)师述:这个字是“日”吗?生判断,点头、摇头表示。2.游戏:手部运动
例:(出示:“大天”)师述:哪个字是“天鹅”的“天”?生判断,举手示意。
3.游戏:全身运动
听音乐,跳跳唱唱。【说明】
游戏“头部运动”和“手部运动”参与面广,学生安安静静听,集中注意看,独立做出判断,在游戏中巩固知识,也融入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则通过看学生动作快慢,了解教学效果,发现学生间的差异,以便在下一个教学环节中关注个体,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
四、再听录音,练习跟读整首儿歌 1.听录音,继续练习“听”与“指读”。(1)第一遍:字字过目听清楚。(2)第二遍:字字过目跟着读。(3)第三遍:字字过目指着读。2.自由练习“字字过目”指读儿歌。3.集体反馈,男女生合作读。【说明】 “倾听”与“朗读”是语文学习起始阶段特别要关注的学习习惯。尽管前一环节已让学生分句听录音、跟读句子,但仍有必要再让学生静心听记整首儿歌。在听录音、读课文时,教师应反复提醒 “字字过目”。“指读”是帮助学生读课文时做到“字字过目”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学习起步阶段的学生在朗读儿歌时,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在学生“指读”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应帮助学生摆脱“指读”。
五、布置作业
练习朗读儿歌,要求学生注意“阿、鹅、哦”(ɑ o e)的读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2.复习“看、天、白”3个生字。
3.能正确认读单韵母“ɑ o e”,辨清字形。
4.复习笔画“横折”。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白、天”。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媒体课件、田字格、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作业反馈,朗读儿歌,复习生字 1.指名读儿歌。师生、生生互动点评。2.同桌互读、互评。3.游戏:(1)生字叫号。
(2)火眼金睛:找找有新笔画“横折”的汉字。【说明】
教师要重视对作业的反馈,有检查,有点评,促使学生养成及时、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二、读准韵母,辨清字母
1.看天鹅字母图,引入汉语拼音字母。(出示“ɑ o e”)2.借助书中插图,读准单韵母“ɑ o e”。(1)观察图片,学习字母“ɑ”。
(出示插图):ɑ 像医生给我们检查喉咙时一样,嘴巴张大,念得又响又长。多种形式反复认读:张大嘴巴ɑɑɑ阿姨阿姨ɑɑɑ(2)听录音(公鸡叫声),学习字母“o”。
多种形式反复认读:圆圆嘴巴ooo
哦,飞起一群白天鹅ooo;(3)观察天鹅图片,学习字母“e”。
多种形式反复认读:扁扁嘴巴eee 天鹅天鹅eee。3.“照镜子”正音:同桌互相看看口形,互读。4.做游戏,辨清字母。(1)看口形,猜字母。(2)捉迷藏,看看哪个不见了。5.按字形特点编字母顺口溜。
如:半圆加竖ɑɑɑ 一个圆圈ooo
一横半圆eee 6.听一听,看一看,选一选。(见书后练习)
听老师读词,看老师口形,判断哪些字音中含有“ɑ o e”。【说明】
在汉语拼音的教学中,带出儿歌中的有关汉字,将汉字与汉语拼音再次勾连,帮助学生正确发音。“看口形,猜字母”的游戏再次提示学生三个单韵母发音的特点;“捉迷藏”的游戏则引发学生去关注韵母字形的差异。低年级学生想象丰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按字母字形特点编顺口溜,加强汉语拼音字形的记忆。
三、指导正确描摹“白、天” 1.做手指操。
2.写字准备:身体坐正,肩膀放平。一尺、一拳、一寸要做到。3.练习描摹“白”。
(1)数数“白”的笔画数,知道第三笔是什么。
(2)说说写“横折”时的注意点。(一笔写成,折处有尖角)(3)看媒体演示笔顺,加深印象。(4)指导看懂笔顺框,按笔顺框描摹。3.练习描摹“天”。(1)独立看笔顺框,请小老师带领大家写。(书空)
(2)观察田字格中的“天”,说说字中两横的特点。(短横,写的时候有点斜,左低右高)师范写。(3)按笔顺框描摹。3.同桌互评。【说明】
学生第一次描摹汉字,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看懂书上“我来描一描”中的笔顺框,学习借助笔顺框来了解汉字笔顺,正确书写。
四、布置作业
1.对着镜子,看口形,练习读准单韵母“ɑ o e”。2.说说字母顺口溜。
附:手指操儿歌
我有一双小小手,(伸出两只小手拍两下)变成星星闪呀闪,(手握拳头打开合上两下)
变成风车转呀转,(手指相交在一起手腕转动从左移到右)
变成蝴蝶飞呀飞。(大拇指重叠四指并拢手背向前做蝴蝶翅膀弯曲两下)我有十个手指头,(双手手背向前伸开转向手心向前)变成小鼓咚咚咚,(伸出食指上下敲击其余手指弯曲)变成小鸡叽叽叽,(食指拇指相碰呈三角形做小鸡啄米状)变成小狗汪汪汪。(双手大拇指放在太阳穴其他四指并拢竖起)我有一双小小手,(伸出两只小手拍两下)相亲相爱不分手,(双手合十相交握拳)
不——分——手!
第三篇:(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上超市》教案设计
上超市
教学目标:
1、听录音,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超、市、和、鱼、虾、今”6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认识笔画横折钩,能正确地说出“市”和“今”的笔顺,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描写。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地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能独立或半独立地朗读课文。
3、开展识字拓展活动,让学生认一认物品包装袋上的名称。
4、在模拟超市的活动中,让学生喜欢识字,并愿意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教学重点、难点:
读准六个生字的字音,能正确描写两个生字;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的准备:教师准备一些在超市购买的小货品,如:薯片、沐浴露、小笔记本等。
学生方面的准备:请学生在课前到离家最近的超市去逛一逛,认识超市的名称,还能认识一些超市中商品的名称。上课前,选一样自己在超市中购买的小商品,准备到课堂上来交流。教学过程:
一、结合实际,谈话引入:
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一包“乐事薯片”。
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着什么?请学生猜猜是老师从哪儿买来的?
2、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超市”二字 谁认识这两个字?
这么多小朋友在老师还没教的时候就认识这两个字了呀?你们真了不起!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认识的?
3、学生字:超市
教师领读,提醒学生注意,在读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把舌头翘起来。指名试读,教师正音 指名领读,集体跟读
4、话练习:请学生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带来的物品是从哪家超市买来的?(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各不同超市的名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5、小朋友,超市里的货物品种繁多,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今天我们 将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上超市》
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交流:课文告诉我们谁到超市去,买了什么?为什么要买这些物品?
2、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句子:我们买了鱼、虾、鸡蛋和蔬菜。
3、听老师读黑板上的句子,让学生找出生字:鱼、虾、和
4、学生字:1)指名领读生字:选你认识的一个字,领大家读一读,并告诉大家,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在哪里看到的? 2)引导学生交流记住字形的好方法。
3)说说你认识的鱼和虾,或给“鱼”、“虾”组词 4)出示并学习生字:今
三、再听录音,指导朗读:
1、再听课文录音,学生自由仿读。
2、老师领读,学生指着书跟读。
3、指名读――教师讲评,重点指导读好末两句
4、男、女生比赛朗读课文。
5、集体齐读。
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找生字游戏:在每一种“蔬菜”后面藏着一个生字,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读准它背后的字,这个物品就作为礼物,赠送给你了。
2、认识新笔划:横折钩;指导描写:市、今 1)2)3)4)5)6)出示生字:市
教师边说笔顺,边板演并引导学生发现“市”中新的笔画 认识新笔划“横折钩”并指导书空 指名书空“市”――集体书空
教师在田字格黑板上再次板演“市”――学生描写 学习描写“今”(教法同“市”)
五、模拟超市,识字拓展:
学生把各自带来的物品集中在一起,模拟超市。
六、写字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上册数小鸡教案沪教版
数小鸡
教学目标: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毛、戏、少、急、气”五个生字。认识笔画“横折弯钩”,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中描写“气、少”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拼读音节的兴趣;复习声母j、q、x,能拼读带有这三个声母的音节。
3、能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教学重难点: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毛、戏、少、急、气”五个生字。
2、能拼读带有声母“j、q、x”三个声母的音节。
3、能正确朗读儿歌,熟读成诵。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蜡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导入:一天清晨,母鸡妈妈带着它的宝宝们到草地上做游戏来了。有个宝宝名叫小黑鸡,可是,大家都叫他——小淘气。
2、学习“小淘气”的“气”。
1认识一个新的笔画“横折弯钩”○,教师当堂板书 “气”字,重点指导“横折弯钩”的书写。并让学生尝试在自己的本子上描一描这个“气”字,教师作巡视指导。2读词语:○“小淘气”
3、揭示课题,拼读“鸡”字的音节jī。过渡: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数小鸡》这首儿歌。
二、朗读儿歌,学习生字。
(一)学生听课文录音,要求边听录音,边跟着指读。
(二)轻声读儿歌,圈出儿歌中的生字。
(三)读儿歌,随机学生字。
1、学习生字“戏”
师:小朋友,你们看,“戏”是由左边的“又”和右边的“戈”组成的,这样的结构就叫“左右结构”。想一想,我们认识的哪些字也是左右结构的。○1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当场书写“戏”。○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
2、学习生字“急”,读词语:着急
○1鸡妈妈发现少了一只小黑鸡,心里可着急了。你们能不能劝劝它,让它别着急呀!(请学生轻声读句子)
○2谁来劝鸡妈妈,让它别着急呀!(指名读句子)○3我们一起来劝劝鸡妈妈,让它别着急。(齐读句子)
3、学习生字“毛”
○1正音,读词语:毛茸茸(máo rōng rōng)○2学生交流:哪些东西也是毛茸茸的?
4、学习生字“少” ○1带读。○2齐读。
○3我们学过的哪个词意思同“少”相反的?(多)
4给“少”组词,再说出几个反义词。○(大小、上下、左右、前后、黑白、高矮、长短……)
三、朗读儿歌,尝试背诵 1、师生合作读儿歌。
2、找自己的好朋友合作读儿歌。3、指名读。
4、试背。(能背的小朋友可以一起背,背不出的小朋友可以看着书读。)
四、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读句子:鸡妈妈和小鸡一起做游戏,发现少了一只毛茸茸的小黑鸡,鸡妈妈心里可着急了!
2、看图拼读音节“jiā、xià、jú huā、hú xū、jī qì”。
3、照样子描写“气、少”。
1教师通过板书把“少”的“先中间后两遍”的笔顺规则展示给学生看,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一些基本的笔画笔顺。
2学生当堂练习书写“气、少”○,教师时刻关注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3、小结。
第五篇:一年级语文下册责任1教案沪教版
责任
学习目标:
1. 认识10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和两句句子。
2. 正确朗读课文,知道一个小男孩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的后懂得了什么叫责任。3. 用音序查字法查出“必”“忆”“碎”“任”在字典中的页码。4. 说说自己如果不小心打碎了教室里的花盆,会怎么做。重点和难点: 复习巩固音序查字法。理解:“承担过失”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 出示:他回忆往事时,说:“通过自己劳动来承担过失,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2. 指名读这句话。
3.这句话中有三个字宝宝,谁能做小老师来教大家? 4.不同形式朗读句子。5.读了句子,有什么疑问吗?(“我”指的是谁?这个小男孩有什么过失?他怎样通过劳动来承担过失?)6.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学习第52课:责任。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带着疑问,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借助拼音读准生字。2.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3.交流:
(1)开火车认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出示:破 碎 赔 偿 负 责 必须
(2)说记生字的好办法。字音:碎(平舌音)扩词、换部首法:赔 负 须、形声字:偿(3)掌握“必”的笔顺和“碎”的最后一笔的书写。
4.出示:必须、责任、回忆、任务、赔偿、偿还、任重道远、忆苦思甜、担负重任、粉身碎骨
三、再读课文,释疑、感悟、体会
1.分小节、开火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明白了什么或你能解决哪些疑问? 2.集体交流,释疑、感悟。
(1)小男孩有什么过失?(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个别读句子,小组读,全班读)(2)如果我们闯了这样的祸家长会怎么做?小男孩的父亲又是怎么做的呢?(3)小男孩是怎样通过劳动承担过失的? 出示:从此,小男孩一边刻苦读书,一边洗盘子挣钱。读句子,照样子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4)出示:当小男孩把钱还给父亲时,父亲拍拍他的脑袋说:“一个能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的人,将来是会有出息的。”讨论“出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一个能为自己过失负责的人,将来是会有出息的?(因为他有责任心,敢于承担过失,所以会有出息的)齐读句子,注意适当的停 1 顿。
四、总结课文。
1.学了课文之后,你还想提什么问题? 2.齐读文中父亲的话:愿我们记住这位父亲的话.将来做个有出皇的人。
五、练习: 1.连词成句:
(1)小男孩 承担 通过 过失 劳动 自己的(2)一边 看报纸 爸爸 一边 听音乐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上下结构:上紧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