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划生育休假相关规定
计划生育休假相关规定
1、法定婚龄婚假为3天,晚婚者,增加婚假15天。
2、正常平产产假90天,剖腹产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一个婴儿,增加假期
15天;晚育者,增加产假30天,产假期间申领了《独生子女证》的产妇增加产假30天,增加的产假和护理假视为出勤。
3、流产:怀孕不满7个月流产时,根据医师意见,给予30天以内的假期。
4、男职工结扎输精管,给假20天;女职工结扎输卵管,给假30天;上避孕
环,给假7天;取避孕环,给假3天;第一次人工流产,给假15天,从第二次起,人工流产按病假处理;带环怀孕人工流产,给假15天。
5、根据《湖北省计划生育管理条例》,两年以内未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未人
工流产的女职工,根据科室情况,可奖励计生假7天;男职工的妻子生育第一胎,可享受15天陪产假。
第二胎生育政策(与我们有关的)
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凡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要求再生育一个子女:
1、经鉴定,第一个子女有残疾或者第一胎系双胞胎、多胞胎均有残疾不能成为正常劳动力的;
2、无子女,依法收养子女后要求生育的;
3、一方再婚前只有一个子女,另一方无子女的;
4、双方均系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子女的;
5、双方均系归国华侨或者在内地定居的港澳台居民,只有一个子女在内地定居的。
6、再生育子女的间隔和年龄条件:生育妇女必须在25周岁以上,生育间隔
必须在4年以上。但晚育的,生育间隔可以为2年,生育妇女超过28周岁的,不受生育间隔的限制;男方再婚只一个子女,女方无子女的,女方必须达到25周岁以上。
第二篇:计划生育休假规定
计划生育休假规定
(参照计生委规定及我院休假制度)
1.婚假:
凡符合婚姻法规定的休假3天,年满23岁3个月的女性及男方为初婚者可享受婚假共计23天(要参照身份证、结婚证及男方单位的婚育证明)。
2.女职工产假:
正常产假为98天(可在产前休15天),难产增加15天(手术助产);多胞胎增加14天;晚育假增加15天;领“独子证”后增加30天。产后结扎输卵管的另增加21天假。
女职工怀孕满7个月~产后小孩未满1周岁,暂停上夜班,每4小时内给哺乳时间40分钟。
3.宫内放节育环:
自手术之日起休假3天,7日内不得安排重体力活。
4.取节育环:休息1天 5.计划生育人流及引产:
妊娠 < 2个月流产休15天;妊娠大于2个月~4个月流产的休30天;
大于4个月休产假42天。
第三篇:休假规定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我省职工带薪年休假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享受带薪年休假待遇的范围和条件。
我省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民主党派和事业单位的职工,凡工作年限满一年以上的,每年可休假一次。
二、职工带薪年休假时间。
休假时间根据职工的工作地区和工作年限,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在二类地区工作,工作年限满一年不满十年的,每年可作假10天;工作年限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每年可休假15天;工作年限满二十年不满三十年的,每年可休假20天;工作年限满三十年及其以上的,每年可休假25天。
(二)在三类地区工作,工作年限满一年不满十年的,每年可休假15天;工作年限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每年可休假20天;工作年限满二十年不满三十年的,每年可休假25天;工作年限满三十年及其以上的,每年可休假30天。
(三)在四类地区工作,工作年限满一年不满十年的,每年可休假20天;工作年限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每年可休假25天;工作年限满二十年不满三十年的,每年可休假30天;工作年限满三十年及其以上的,每年可休假35天。
以上休假时间不包括假期内的公休日和法定假日。
三、其他人员的带薪年休假待遇。
(一)新录用到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试用期、见习期内不享受休假,试用期、见习期满后的次年安排休假。
(二)调动工作的职工、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和退伍军人,内已在原单位享受了休假的,调人单位和接收单位当年不再安排休假。未休过假的,由调入单位和接收单位根据工作情况统筹安排休假。
(三)驻省外派出机构工作人员的休假时间:驻西藏自治区的参照四类区的规定执行;驻其他省、市、自治区的参照二类区的规定执行;驻省内各地的办事机构按驻地所属类区的规定执行。
(四)中央下派到我省的干部及我省下派基层挂职锻炼的干部,休假时间按到我省和基层工作单位所在地的类区标准执行。
(五)被有关部门立案审查的人员,在审查期间不享受休假。
(六)已享受寒、暑假的职工不再享受休假。
(七)符合国务院国发[1981]36号和省政府青政[1981]282号文件规定享受探亲假的工作人员,如本人自愿,可将当年的休假和探亲假合并使用,并按两种假期规定的实际无数休假。
四、带薪年休假的其他规定。
(一)职工带薪年休假按计算,一年一次,不得跨使用。
(二)工作人员当年请病假超过二个月,请事假超过一个月,旷工超过10天的,不再安排休假,其下次休假待回单位上班后的次年安排。
(三)职工休假期间,享受本单位在岗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
五、带薪年休假的费用问题。
(一)西宁以外省内其他地区的职工,休假期间外出,路费可由工作地报销至西宁。
(二)符合探亲条件的职工,若将两种假期合并使用,往返路费按探亲假的有关规定报销,如按探亲假报销的路费低于休假规定的报销标准,可按休假规定的标准报销。
第四篇:公休假最新规定
公休假最新规定,2010年对公休假是怎么规定的呢?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里面的部分规定如下: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以下称用人单位)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第四条 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第五条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第六条 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第七条 职工享受寒暑假天数多于其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确因工作需要,职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少于其年休假天数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补足年休假天数。
第八条 职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内又出现条例第四条第(二)、(三)、(四)、(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的年休假。
第九条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第十条 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在本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第十一条 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
前款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实行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者其他绩效工资制的职工,日工资收入的计发办法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第十三条 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约定的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年休假天数、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高于法定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约定或者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劳务派遣单位的职工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条件的,享受年休假。
被派遣职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无工作期间由劳务派遣单位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的天数多于其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少于其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的,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应当协商安排补足被派遣职工年休假天数。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监督检查用人单位执行条例及本办法的情况。
用人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条例及本办法规定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用人单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外,用人单位还应当按照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执行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行政处理决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六条 职工与用人单位因年休假发生劳动争议的,依照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 除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外,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依照本办法执行。
船员的年休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执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中的“”是指公历。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休假规定
修水县中医院请休假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劳动纪律管理,严格工作纪律,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保障职工权益的同时,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请休假审批程序
干部职工休假(法定假除外),必须填写请假条,按相关审批程序批准后,送院办公室备案方可休假。
1、职工请假3天以内(含3天),由科室负责人签字同意;职工请假7天以内(含7天),经科室负责人、职能科室主任、分管院领导签字同意;职工请假超过7天的,经科室负责人、职能科室主任、分管院领导、院长签字同意。
2、科室干部请假3天以内(含3天),经职能科室主任、分管院领导签字同意,如离开县城范围休假,需短信向院长报告;3天以上经职能科室主任、分管院领导、院长签字同意。
3、副科级以上干部请休假按上级有关规定办理。
二、请假种类及规定
(一)年休假
1、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二)事假
1、职工因特殊情况可以申请事假,先安排休年休假,年休假不足的按事假审批。
2、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1)全年事假累计在15天以内的,原工资照发;(2)全年事假累计超过15天,从第15天事假起按本人基本工资的70%发给;
(3)全年事假累计超过22天,从第23天事假起停发本人事假期间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第十三个月工资和当年年终奖金。
3、当年请事假累计超过15天的,当年不能参加评先评优。
(三)病假
1、职工因病休假,需出具县级及以上医疗单位的疾病诊断证明,并按审批程序办理请假手续。
2、职工申请病假,先安排休年休假,年休假不足的按病假审批。
3、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1)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发给原基本工资。(2)病假超过两个月不满六个月的,从第三个月起按照不同标准发病假期间工资: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基本工资的90%;工作年限满10年及以上的,原基本工资照发。
(3)病假超过六个月的,从第七个月起按不同标准发病假期间工资: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基本工资的70%;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发基本工资的80%;工作年限满20年及以上的,发给本基本工资的90%;工作年限满35年及以上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95%。
(4)因公负伤者按国家工伤有关政策办理。
(5)当年连续休病假1个月以上者不参加评先评优。
(四)婚假
按《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婚假为3天,职工请婚假需附结婚证复印件按审批程序办理请假手续,超过规定时间的按事假处理。
(五)产假
对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生育的职工,女方可以享受产假158天,男方可享受陪产假15天。
(六)计划生育假
凡请计划生育假者需附上医师开具的计划生育证明。
1、合法怀孕7个月后不上夜班;分娩后12个月内不上夜班,同时准予每天上下午分别安排一次30分钟的哺乳时间。
2、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休假3天;取宫内节育器的,休假1天;结扎输精管的,休假7天;结扎输卵管的,休假21天。
3、怀孕不满三个月施行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的,休假25日;怀孕三个月以上施行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的,休假42日。
(七)丧假
职工夫妻双方的直系亲属死亡时,可请3天的丧假。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可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八)探亲假
1、工作满一年的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休探亲假时限由科室负责人根据科内及医院实际确定。
三、相关事项说明
(一)其他以上未列举的按国家规定可以享受的各种假期,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二)不办理请假手续或已办了手续请假的人员不按时返院销假上班的;用不正当手段,骗取、涂改、伪造休假证明;未请假或请假未批准,无故不上班的视为旷工处理。
(三)除带薪年休假外,其他假期休假期间仅享受工资待遇,不享受绩效工资及其它待遇。任何假连续休假10天或累计休假15天的,不享受当月绩效工资及其它待遇。
(四)鼓励职工休产假期间提前上班,按每天50元津贴给予补助。科室同时有二人以上休产假,而医院又不能补充人员顶岗的,按每人每月1200元加班费给予科室人员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