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组织参加数学活动课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的通知
关于召开中学数学活动式课程教学观摩研讨会的通知 刘渡中心学校(本部)、爱国初中:
为了帮助我镇广大一线数学教师更好地探索活动式课程的教学方法,中心校决定召开数学活动式课程教学观摩研讨会。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要内容及安排:
1.示范课:
时间:11月18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8:45-9:30)
地 点:刘渡中心学校(本部)多媒体教室
执教教师:刘渡中心学校(本部)丁浩勇
2.示范课点评:
时间:11月18日(星期三)上午(8:40-11:30)
地 点:刘渡中心学校会议室
参加人员:与会代表
3.领导讲话:
时间:11月18日(星期三)下午(14:00-14:30)
地 点:刘渡中心学校会议室
4.交流研讨:
时间:11月18日(星期三)下午(14:40-16:30)
地 点:刘渡中心学校会议室
参加人员:与会代表
二、参加对象:
教导主任、数学骨干教师(每校3~5人)。
刘渡中心学校
2009年11月9日
第二篇:少先队活动课观摩研讨活动的心得体会
少先队活动课观摩研讨活动的心得体会
少先队活动课观摩研讨活动的心得体会
2015年12月17日上午,有幸参加了在XX小学多媒体室举行的安海镇2015年秋季少先队活动课观摩研讨活动。此次研讨活动共观摩了两节中队课:四(1)中队的《法--在我心中》和二(1)中队的《百善孝为先》。这两节中队课都让我感触较深。
感触一:XX镇少先队队伍建设日益强大。自从加入辅委会后,伴随着一节节中队课的学习、研讨,渐渐地了解到少先队活动课该怎么上,与2011年刚毕业时由自己提供的中队课感觉完全不一样。比如《法--在我心中》这节活动课遵循总书记对少先队员提出的16个字精神,并以此作为本节课的框架,就“记住要求——知法”、“心有榜样——学法”、“接受帮助——守法”、“从小做起——宣法”这四个篇章开展活动,将少先队活动课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感触二:少先队活动课的选材与少先队员的发展紧密联系。无论是《法—在我心中》还是《百善孝为先》,都与学生的日常行为息息相关。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来选择适合的题目:四年级学生对法有了初步认识,这时候进行法为主题的活动课迎合了学生对法的需求,增强法制观念,提高队员知法、学法、守法、宣法的意识。而德孝注重从小培养,选择二年级学生显得再合适不过。《百善孝为先》这节课从 “感受爱”、“认识‘孝’”、“践行‘孝’”三个篇章入手,让队员在交流中“品味”父母之爱、在穿越剧中“升华”父母之爱、在行动中“回馈”父母之爱。
第三篇:关于参加全国名师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的通知
关于参加全国名师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的通知
各小学:
河南省教育学会将于2011年3月12、13日在郑州市举办“全国名师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届时将邀请全国著名优秀教师薛瑞萍、吉春亚、王崧舟就阅读、写作、字词句以及把握教材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面、进行示范教学和学术讲座,每人听课、资料费200元。
详见下面的附件。
有意参加的单位请于3月7日前将人数报到5211赵杰老师处。
2011.2.23
附件
关于举办全国名师小学语文教学观摩
研讨活动的通知
各省辖市、重点扩权县(市)、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教育学会:
为了提升我省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河南省教育学会将于2011年3月12、13日在郑州市举办“全国名师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届时将邀请全国著名优秀教师薛瑞萍、吉春亚、王崧舟就阅读、写作、字词句以及把握教材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面、进行示范教学和学术讲座,同时还将邀请郑州市惠济区优秀青年教师进行说教材活动展示。
名师展新课 名家释前沿
新知识、新理念、新境界、新感受
——河南最具影响力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活动
一、名师介绍:
薛瑞萍:在中国当今小学语文界,有一大批无论是在人格还是学识上都让人尊敬的中青年教师。比如大名鼎鼎的窦桂梅、周益民等等。他们的成长经历,大都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点:即一级一级的赛课活动让他们的教学风格得到精彩的绽放。
但是也有异类,她就是来自合肥第六十二中小学部网名“看云”的小学语文教师薛瑞萍。薛老师自称“布衣”、“草根”,却有着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素养,开阔睿智的人文视野。薛老师认为: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关键。薛老师那充满激情的演讲,她那将母语完全融于生命的热爱无不掀起一股股“看云”旋风。
吉春亚:吉春亚和窦桂梅是北京小学语文教育的“双璧”,是两颗同样耀眼的新星!吉老师的教学自成一派——带有浓浓的“语文味”且不乏诗情画意的“言语学习型”教学风格。她的作文教学奉行喜欢就写的简单作文理念,从游戏作文——引“趣”,单元作文——达“标”,技巧作文——入“格”,生活作文——写“真”等四个方面成功地为小学生学习语文、搭建了一个作文的“快乐驿站”。
王崧舟:全国劳动模范王崧舟是“诗意语文”教学流派的掌门人,国家级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
王崧舟老师长期醉心于语文教育改革,在全国语文界首创“诗意语文”教学流派。他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和谐发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浙派语文教学风格。他的语文课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等栏目播出,在全国语文界拥有广泛影响。
说教材:众所周知,当司机的就怕路不熟,当老师的呢? 无需多言,就怕教材不熟。“和谐教学”创始人王敏勤教授说得对:“把握教材、钻研教材是一个教师永远的基本功”,语言简要,意思明了,真可谓是言简而意赅,一个来自郑州市惠济区的青年教师精彩的说教材展示、将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日程安排:
3月11日(星期五)
全 天 报 到 地 点:河南农业大学招待所101房间
3月12日(星期六)上 午 8:30——11:30 学术报告:主 讲 人 薛瑞萍 《做一个朗读者》、《孩子持续的阅读从哪里来》、《我们班的日有所诵》
3月12日(星期六)下 午 2:00——5:30 示 范 课:作课教师 吉春亚 第一节《小学四年级作文教学》
第二节《小学五年级作文教学》
学术报告:主 讲 人 吉春亚 《优化阅读教学设计例说》、《小学语文教学三十六计》 3月13日(星期日)上 午 8:30——11:30 示 范 课:作课教师 王崧舟 第一节《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
第二节《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
学术报告:主 讲 人 王崧舟 《追寻诗意语文》、3月13日(星期日)下 午 1:30——2:00 说 教 材:主 讲 人 郑州市惠济区优秀青年教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下 午 2:00——3:30 示 范 课:作课教师 王崧舟
第一节《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 学术报告:主 讲 人 王崧舟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参加对象:
小学语文教师、校长、各级教科研机构教科研人员、教育学会工作人员。
四、活动有关事宜:
本次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定于2011年3月11日在郑州市:河南农业大学招待所报到(文化路与农业路交叉口,文化路52号),具体乘车路线:B1、B11、B18、209、30、211、83、28、K28、105、6、K6、K906、86、61、64、72、93、T5、K39路公交车文化路农业路站下车即到。
报名方式:请参加人员务必于3月7日前向会务组报名。每人听课、资料费200元。通过电话、邮箱、短信报名均可(注名学校、人数、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电 话:***、0371—67631232、***(短信)邮 箱:a***@126.COM 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咨询工作专业委员会
二○一一年二月十六日
第四篇:2016参加小学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体会
2016参加小学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体会 参加小学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体会
9月26日至28日,xx市小学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梅列区第二实验小学举行,由十二县市和两所市直属校选送的14节阅读课参加本次评选活动。本次活动呈现出如下亮点:
一、参赛选手素质较高,无论是久经沙场、挥洒自如的骨干教师,还是初出茅庐、教风清新的年轻老师,都能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教学目标值得商榷),精心设计教学预案,立足学生阅读本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但这似乎还不够)。阅读教学中读的形式更加丰富,除了朗读以外,默读、略读、浏览、快速读等各种读书形式都进入课堂(但老师更多关注的还是朗读指导,对其他几种读的能力只见布置,未见指导)。在课前不能进班熟悉学生的情况下,他们大多能在课前10分钟的交流时间里较快熟悉学情,调动学习气氛,不少课堂都能体现出学生由“冷”到“热”的过程,学生刚开始不爱发言,思路没有打开,后来随着课堂教学的进程,学生的学习潜能被不断激发,渐渐融入课堂,大胆发表见解,且发言、朗读的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二、阅读教学有新的突破。一些课堂呈现出了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的转变,以课文为例子教学语文的知识和技能的意识有所增强。如《祖父的园子》《我最好的老师》等,既关注了课文表达的内容,同时也关注到其表达的形式。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孟令全老师指出:“阅读教学中,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研究得比较多;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研究得比较少。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失衡。只讲内容,不讲形式或讲得极少,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十分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语言阅读教学,如果只局限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是不完整的教学,最多只能说完成了教学的一半。只有把理解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结合起来,才能说走完了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这样的过程是由语文教学的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否则就不是语文的阅读教学。”这应该成为我们当前阅读教学改革的一个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课时目标不明,虽然是上第一课时,但大多数的课堂呈现却是基本上囊括了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比较突出的是六上《只有一个地球》的第一课时其实已经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老师在结课时交代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讨论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已经脱离语文学科的本位。大概是老师们总想在第一课时尽可能展示其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的精彩部分,所以才在第一课时大包大揽,但第一课时的教学有其既定的目标,如字词教学、初读感知、了解大意、理清脉络等,再把第二课时的大量阅读理解挤进来,难免贪多嚼不烂,好几节课都出现前面教学的生字在后面又出现读错的现象,如:“引吭大叫”“净角”“大模大样”“瀑布”“磨坊”等,说明读准字音这关未过。四上〈白鹅〉与三上〈风筝〉理解课文都是三个部分内容,在第一课时既定教学任务这么重的情况下,还学完了两个部分内容(〈白鹅〉的叫声、步态,〈风筝〉的做风筝、放风筝),只留下一个部分内容在第二课时学习(〈白鹅〉的吃相,〈风筝〉的找风筝),这样是不是会头重脚轻了?课时划分比较恰当的是六上〈老人与海鸥〉,在了解大意、理清文脉后,学习第一部分“老人爱海鸥”,将第二部分“海鸥送老人”安排到第二课时学习,这样第一部分就能学得比较充分些。
二是学段目标不明。四上〈白鹅〉用了14分钟学习生字新词,有无必要?四年级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在字词教学中老师可以更加放手一些,这样就不会导致后来学生两次读书时间不足,有点匆匆走过场。又如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但是大多数老师都只关注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忽视了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还有一点缺憾:老师自身的语文素养不高、语文意识不浓、语感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多数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不太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对于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谈感受时出现的表达不清或表达困难等问题,不能予以及时帮助和指导,甚至对于有明显语病的表达也轻易放过,如一个学生评价老师的朗读“又大声又响亮”,还有一个学生说“我们激烈地喊叫着:风筝飞得再高一点”,老师都没有注意。其实这些不都是最好的修改病句的范例吗?可惜老师错过了一个规范语言表达的机会。学生在发表见解时,不仅关注其思想内容,也要关注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语文老师不同于其他学科老师的特有的教学任务,我们责无旁贷。二是个别老师自己的语言也不够规范,如“长长的瀑布”“这样长的瀑布让你想到什么”用“长长”来形容“瀑布”不妥。三是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如老师说“读古诗是有节奏的,如果你喜欢哪个字,还可以把这个字读得重一点,拖得长一些。”古诗诵读的音长是由学生喜不喜欢来决定的吗?老师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在指导朗读时很想给学生方法,却只能在“大声、有感情地读”中绕来绕去,无法提升。四是有一个老师把“贾平凹wā”读成了“āo”。一点思考:阅读教学还有没有别的招?
本次阅读教学不管是第一课时还是第二课时,不管是第二学段还是第三学段,老师们都是两招打天下,一是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词句谈体会,二是创设一些情境,引领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朗读。不是说这两种教学手段不好,但是学生如果年复一年,一节课接一节课都是这样上的,他们会不会厌倦?另一方面,关于找词句谈体会,学生都没有困难,他们都能准确找到相关的语句,而且他们谈的感受也似乎都受到了肯定,如果一节课光让学生交流他们已知已会的东西,我们的阅读教学还有何意义呢?如何在他们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提升呢?老师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哪里呢?有些茫然。在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提升学生语文能力方面,我们语文老师还有没有别的招呢?值得思考。5
第五篇:参加一体机教学应用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感想
参加一体机教学应用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收获
前不久参加了区教研室举办的《蚌山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暨一体机教学应用》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通过听课、课后点评和专家最后的总结,使我获益不浅。
一、听课收获:
首先,两位老师在接到一个新班级后,都大约用了10分钟左右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了解自己、信任自己、喜欢自己。尤其是朱文启考试课前的游戏活动,既让学生体会到每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好记为新课学习提前铺垫,又一下子抓住孩子爱玩的天性很快就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其次,两位老师也对教材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整合制定了较为合适的目标且侧重点不同。朱老师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排列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组探究的活动总结出来画图、列举、计算的方法。老师没有硬性的将学生引导到使用计算的方法上来,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自己适合的方法。这既体现了他的教学目标,也展现了他的人文关怀。毕竟学生都有差异,在理解层次上也有不同,所以教师不能按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全体学生,而要因材施教。邵老师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的逐步优化的过程。邵老师以珠子引入教学,贴近学生生活。通过课件展示每两个珠子为一组重复出现、每三个珠子为一组重复出现、每四个珠子为一组重复出现的珠帘。先让学生通过对第一组珠子观察、小组探究得出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再通过第二组珠子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了要想知道某个序号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必须先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以及余数和商各表示什么意思。最后通过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第三组珠子的问题,逐步让学生明白有些时候用列举和画图的方法来解决周期问题没有用计算的方法更简单、方便。使学生真正从心里接受使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再次,里那位老师对练习的设计也非常有亮点。朱老师的“摆棋子练习”:让学生明白摆的棋子有没有规律,必须至少出现几次完全一样的情况?理解“规律”的特征。接下来又通过学生独立设计珠子,让学生将自己对周期规律的理解加以升华,这种设计比直接出示让学生解答更有层次更有蛇深度。邵老师的“俄罗斯方块练习”:让学生经历了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锻炼的过程,虽然学生解决起来有点困难,但它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我们在平时非常重视学生的顺向思维,很少关注学生的逆向思维。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们就可以在这方面加以拓展。
二、研讨中的收获:
现场的点评最能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素养既包括教师的教研水平,也包括教师的教学心理。教研水平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它需要教师的一点一滴积累。从上次的研讨活动许多优秀教师的精辟点评,再到自己的理解就显得相形见绌了。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自己固步自封不去接受新知识、新理念,不从教育理论书籍、经典杂志和专家讲座中学习,又哪来的“腹有诗书”?教学心理更是一名教师必备的能力。可是教师在不同的环境,其心理素质也是一样的。只有经常锻炼的教师,心理素质才会更趋于成熟,课堂的应变能力才会提高。所以当我们遇到发言和上课的机会就应该勇敢的去面对。只有经历了,才会体会这种经历带给自己的收获。孔主任最后的总结,更是道破了我们固步自封的原因。人如果没有积极向上的奋斗目标,那么就不会有为止付出的努力。
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时刻提醒自己,加强自己的教学素养。从平时的点滴做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的教学之路还很长,抓住时机努力进取吧!
陈梁中心小学
朱正雨 20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