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同学会感怀
同学会感怀
2013年7月17日,动议了几年的同学会今天终于成行了。
汽车驶离喧嚣的城区,便一头扎进了长坡岭森林公园,沿着林间车道往密林深处,逼窄的道路两旁的松树林郁郁葱葱,满眼的是充满生机的一片黛绿色,顿时心胸似开阔起来。
车子停在了宏源山庄,这家山庄在公园林区里算是一家较大的集休闲娱乐、就餐的饭店,里面有餐厅和简易的歌舞厅,设施还算可以。我们的同学会就在这里举行。
“原大坝69级初中同学联谊会”的横幅在楼下舞厅挂起了,同学会由李泽云和李天权两位同学主持、致辞。而后同学们依次自我介绍,说出心里话。接着童心大发,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因无“鼓”而以盆代替,盆声停时得花者表演节目,节目者或歌或舞,难得作一回活脱一群老玩童。
久违了!难得的这次同学会。依稀记得上次的同学会是2003年的初夏?只记得那次同学会是在往沙子哨路边的格林山庄,那天来了同学人数最多,广西来了好几位,同学们如兴奋的小鸟般一直“疯狂”到晚上,只是我因事提前离开了,没有尽兴,遗憾不已。
今天,高成芳同学一首激昂的《少年先锋队队歌》,将我们带到那少年时代,引起了几多儿时红领巾的回忆?当年班上文艺活跃分子的聂惠玲同学宝刀不老,一曲《青藏高原》又将大家的思绪拉回到现实。是啊,时空就是这样转换的,我们的这一届同学的人生也算是历经了一段磨难。一九六六年初夏,我们小学还没有毕业,那场“史无前例的文革”运动就汹汹席卷而来,大好的读书时光就在“炮轰、火烧、”打打杀杀的“政治运动”中荒废了,致使有的大龄同学选择离开学校走向社会谋生。初中的三年除了读《毛主席语录》、《老三篇》外--学业几乎是空白。因为是企业子校,下厂劳动倒是经历过好几次:汽车修理、铸造、搬砖搅拌灰浆参加修房子,小小的年龄的我们就成为劳动力。但最大的幸运是--好在我们没有摊上“上山下乡”去农村广阔天地,而是初中一“毕业”就先后被招工进了工厂,大多进了贵州铝厂,一部去了代号为011的军工企业,个别的去了七冶、清镇棉纺厂等单位。而后因为工作调离,有的同学去了外省工作,也就极少见面了。
童年的某些经历在脑海里是根深蒂固的,或许是一句话、或许是一首歌、或许是一件事……,就成为记忆中美好的一片花絮。同学,曾记否那清澈的麦架河吗?儿时在河里戏水、捉鱼摸螺丝,给我们带来过无限的欢乐;曾记否我们的母校--大坝子校吗?在那里我们度了过了天真、活泼、启蒙的少年时光。俱往矣四十四年,往事再回首:而今,我们这一班同学已是奔“六张”、“七张”的人了。如今麦架河依在,只是河水失去了美丽的清澈;母校呢?早已荡然无存,二十多年前改制就撤销了,校舍夷为平地作为他用,几乎消失的没有留下蛛丝马迹,母校--从地球上抹去了,从此再没有怀念之地。这些年每每去大坝路过母校的遗址,心中总感到一丝的伤感和惆怅。人,总是重情念旧的。过去的岁月里那些曾经的往事如烟如云,都成了一幕幕渐行渐远的风景,但更值得我珍惜。
光阴荏苒,如今,大多同学们的子女已经成家立业,已经步入了“研究生(孙)”的行列,儿孙绕膝,享天伦之乐。中国人的观念是“辛苦操劳一辈子,一生只为儿与孙”,且根深蒂固。虽如此,也要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之说。
同学们交谈叙旧,清茶一杯,追昔抚今,感慨万千。讲起少年时的趣事囧事。不免开怀大笑。,期间,屈指历数当年的班上的同学今何在,其中潘桂忠、周吉荣、廖银梅、范贤安、杨孝达五位学友陆续离我们而去,有的竟英年早逝,大家不免唏嘘不已。窃以为人生在世,保持一种淡定的心态,贫富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得失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晚年保重,更要生活怡情,长享天伦之乐。
原本拟请曾经教过我们的黄文富、孙月平、薛淑珍、郑义四位老师一起参加这次同学会,只是他们或家中有琐事,或人在外地,最终均未到场,甚憾,甚憾!
这次同学会最要感谢的是老大哥郭君权同学,他为大家摄影,看他认真尽职地跑前跑后找角度、对光圈,忙得不亦乐乎,为同学们记录了许多值得纪念的珍贵镜头。
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为一花甲,七十古来稀。同学们都是花甲之年已至或将临、悄然奔向古稀之年,岁月虽不住,青春不言老,莫说近黄昏,夕阳依旧好。
你好--常见的同学!再见--远方的同学!挥手作别,衷心祝愿各位老同学们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永远年轻,我们期待:来年老同学们再圆圆欢聚,再共同举杯!
2013年7月同学会后于贵阳白云
第二篇:二十年同学会感怀
二十年同学会感怀
一梦醒来夜已深,辗转方觉泪湿巾。相别自警莫流泪,怎抵梦中念故人。悠悠别离二十载,亦难相聚亦难分。灯光杯影仍犹在,音容依稀总轮回。慨叹时光匆匆过,人生能有几度春。不论富贵与成败,难得天下有知音。同窗情谊弥足贵,一辈同学三辈亲。声声祝福发心底,事事如意皆顺心。
第三篇:家乡感怀
家乡感怀
漠阳碧水绕群山,秋尽春城雁未还。纵目苍茫千里外,追思坎坷卅年间。山前斋舍骨犹劲,道畔捻花鬓已斑。盛日搁书聊纵酒,飞蛾伴我醉朱颜。注:漠阳即漠阳江,春城—阳春县城飞蛾——阳春名山捻花——一种野果花
鹧鸪天卅年怀感
残酒滴滴劝斜阳,无语独酌自凄怆。望尽天涯长别恨,卅年落魄在他乡。醉里梦,寸肝肠。饮尽潸然旧梦伤。西风万里人憔悴,他日相逢面沧桑。
鹧鸪天逝去年华
執笔冰凉临案坐,奈何難描卅年错。写到潸然余淡墨,年华随纸轻翻过。流光逝,浮尘惑。只道心思还似昨。
我欲转身寻旧诺,依稀听见春花落。
碧江小学:林宗威
第四篇:同学聚会感怀
同学聚会感怀李肃
陈王高刘席李张,来去匆匆返家园,五君二婵聚一堂。两日相聚实短暂。欢聚尔虎大草原,相见时难别也难,饮酒听歌笑开颜。未食早餐到车站。一看国门多威严,肃友心中留遗憾,达赉湖景更美观。招待不周请包涵。牙克石的五泉山,另有美丽凤凰山。
呼伦景点千千万,走马观花未看全。
洒泪先别客运站,祝友还乡一路安。何日再会肃家园?2013.07.22
第五篇:心得感怀
心得感怀
2020又是一个繁忙而又平淡的一年,工作十五年后,工作的激情逐渐消退,一切都是那么平淡——上班,下班,周末,学生,孩子。
寒假的某一天,闲来无事,细细翻看自己写过的文章。发表过的、未成稿的,猛然发现自己改变了许多,也有很长时间没有写作了,忙成了自己偷懒的理由。
慢慢的,我有种冲动,真想从繁杂的工作中抽身,把这一页页的经历变成我另一种“工作”的素材。人已渐入中年,我总想过一种随性自然的生活。不再刻意的去要求些什么,争取些什么,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内心生活下去,真心为自己活一活。当然我知道,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一种幻想的期待,毕竟生存于这个世界,我不能独活。
回望这一年,为自己,为家人,为学生奔波劳碌。从中有过成功的喜悦,成就的骄傲;但也有身心俱疲的无奈,奋力拼博的煎熬。应接不暇的考评,批阅不完的作业,疲于应付的事务,处理不完的学生工作,考评不上前列的焦虑……2020过后,这些还将继续了,这就是生活!
静思人生,我不想再去抱怨,我要做生活的欣赏者、品味者、聆听者,去欣赏和品味生活的美;我要驻足人生,做人生风景的欣赏者,去领略生命的精彩。如此,我想我会是幸福的!
突然明白了苏轼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生命有尽头,且走且珍惜,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活得灿烂一点!
经常说服自己,从此不再为杂事所困扰。人生需要拐弯,换一种心态,就换了一种活法,2021将如何走下去,我还没有规划,也未来得及设计,但我总会积极接受的。相信我的2021不会无所事事,人总要做出一点事来,2021我也会去努力。
作者:新世纪中学刘春雨